公立幼兒園家長擠破頭抽籤的情況每年都有,抽籤的結果非常殘酷,對年輕爸媽來說,他們對市府的「鼓勵生育」口號,從滿懷期待變成被重摔在地,可以清楚看到抽籤現場家長臉上的失落和難過,如果官員也願意一起到現場看看,相信一定會有所感觸。
在我們社會上,不是所有人都讀得起私幼。即便已經有補助,但價格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對剛進社會打拼的年輕父母來說,他們只希望在有限的財力下仍讓孩子就學、讓自家小孩至少不要輸在起跑點。
長期關注公幼環境的我,誓言為台南市育有幼兒、或準備增產報國的年輕爸媽們發聲。市府不能一邊喊著移居城市、喊著鼓勵生育,卻一邊掐住公幼預算,讓人口稠密的市區公幼嚴重供不應求。
甚至,教育局屢次宣稱本市公私幼比為37.8:62.2,接近教育部公私幼比4:6目標。這完全是掩蓋實際數字的話術,幾乎可以說是欺騙、欺騙不知情的民眾。
其一,該比例是以全台南市、不分城鄉區域來計算;其二,該比例是以幼兒園的「園數」、而非實際班級數和就讀幼童數來看。也就是說,對永康等人口稠密的市區來說,公私幼比例遠遠低於上開教育局提供的數據。
請教育局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只拿避重就輕的數字來搪塞問題。
台南市區公幼抽籤 家長抱怨比考碩士難!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30000409-26010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教育局(3/30)】 #公私幼比例 為減輕育兒負擔,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比例是教育部與桃園市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標,市府也多次在新聞中提及,今天智翔在議會中詢問教育局,在人數上的比例,何時可以達成,而教育局長也表示,以園數達4:6的話,尚須17間公幼,可望在今年達成,但若以人數...
公私幼比例 在 邱顯智 Facebook 八卦
【我是幼教師,我挺邱顯智!】
陳雅媛
教保合作成長協會發起人
私立幼兒園幼教師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畢業
Q:為什麼幼教老師要走上街頭?
A:
去年五月看到新聞,得知《幼照法》要修法。原本規定要「具有教保服務人員」的資格才能在幼兒園服務,但卻要修法取消這個資格限制;原本規定五歲班裡需要至少有一名幼兒園「教師」,但現在也打算放鬆。
原本的幼教老師也出自正式的國家師資培育制度中(包括小學、國中、高中),但若修法通過,幼兒園將可能不再有幼教老師。教學品質也將無人把關。
我自己是幼教系畢業,也是現場的教保人員。看了這個修法版本後,非常焦慮,就回大學去詢問教授相關狀況。後來遇到一個學姐,兩個人就在系上辦說明會、在臉書上開社團串聯,到了五月底,修法愈來愈擋不住,我們正式成立「教保合作成長協會」粉絲頁,串聯全台各地教保人員到立委服務處陳情。
九月,由諾瓦國小蘇偉馨董事長發起了一場遊行,各組織串連響應,有兩三千人一起上街,為的就是保障孩子的環境與受教權。今年三月,全教總再發起「全民護幼大遊行」,持續運動的能量「累積達到萬人」,直到後來法案協議通過。
--
Q:抗爭過程中,家長、政治人物的反應如何?
A:
這幾個月來的抗爭,讓我覺得幼兒教育好像只有我們教保人員在重視,甚至有些家長也沒那麼在乎。
在街頭連署時,曾有家長說:「反正這修法也還沒三讀。」或說:「我的小孩已經上國小了。」
但幼兒教育,真的只和特定人士有關係嗎?自己沒有孩子,就沒有關係了嗎?還有一次,我們去國會向立委陳情我們的主張,結果某位立委助理告訴我們:「我小時候也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但現在也活得好好的」。這讓我很納悶,如果我們知道教育可以更好,是不是應該一起努力走向更好的方向呢?
對教保人員來說,孩子的環境是很重要的,但當出去簽連署時才發現對許多人來說沒那麼重要。許多候選人都會說孩子是我們未來的棟梁等等,但真正政策在執行的時候卻不是把孩子放第一位。
--
Q:為什麼支持邱顯智?
A:
在邱律師推出的公共托育政策裡頭,我看見的是重視孩子,重視家長,也重視教保人員。
重視孩子,所以強調幼教課程需符合現行課綱中的精神,而非譁眾取寵的以精熟為目的之分科教學。
重視家長,所以考量有各種家庭,也會有不同的教育需求。現行公私幼比例懸殊的問題,無法符合所有家長的托育需求,因此提出了幼兒教育社區化的構想,讓家長有更多選擇。
重視教保人員,對教保人員的辛勞感同身受,致力於給教保人員更加友善的環境,保障教保人員應有的權利。
這些政策要推動,絕對不容易。萬事起頭難,但要有「起頭」的勇氣,更不容易。因此,我支持邱顯智!
#我挺邱顯智
--
如何「打造」幸福兒童城市?──公共托育政策的現況與展望
時間:10/17 15:00-17:00
地點:新竹教育大學N大樓第六會議室
講者:
邱顯智(新竹市立法委員參選人)
許玉齡(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3852983307611/
公私幼比例 在 簡舒培 台北真速配 Facebook 八卦
台北市幼教公共化落後新北桃園 私幼學費補助凍漲機制不完善!
針對就讀私幼的3-4歲幼兒每學期補助13660元,追加預算為1.32億元,市府期望藉此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
柯市長選前主張公私幼比例7:3,但是3年半過去了,台北市幼教公共化只增加4628個名額,相較北部其他二都桃園市(4720名)和新北市(6272名)都少,顯見柯市長對幼教托育公共化,努力不足,選前口號響亮、上任推動牛步。
另外針對市府0-12幼教托育愛持續政策,根本邏輯不通!社會局層層嚴控0-2歲托育,對保母與托嬰中心設下嚴格收費限制;然而,9月即將實施的私幼補助,教育局卻只憑一紙公文,嚴重缺乏完善凍漲機制,讓人無法信任!
另外現在的幼托政策及補助都漏了2歲的孩子,社會局只補助0-2歲孩子托育費用,滿2歲就不在補助範圍,且教育局的私幼補助也未將2歲納入。難道2歲的孩子蒸發了嗎?
簡舒培要求:
1. 幼兒教育公共化不可因私幼補助上路而停滯,教育局應明確規劃出增班規劃,而不是畫大餅。
2. 私幼學費補助要有更積極的凍漲機制!
3. 0-12歲幼教托育愛持續多項政策應有一致性!
4. 研議2歲幼兒補助或就讀幼兒園政策。
20180516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 追加減預算質詢「台北市公共托育落後新北桃園 幼教公共化的凍漲機制不完善」質詢影片:https://youtu.be/gt6J_HAN43c
公私幼比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教育局(3/30)】
#公私幼比例
為減輕育兒負擔,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比例是教育部與桃園市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標,市府也多次在新聞中提及,今天智翔在議會中詢問教育局,在人數上的比例,何時可以達成,而教育局長也表示,以園數達4:6的話,尚須17間公幼,可望在今年達成,但若以人數算,目前還缺六千餘位,今年預計可增加1750位招生額度,未來還需時間找尋更多的空間來辦理公幼。
智翔則提醒,伴隨少子化所釋出的校園空間,許多國中、小都可以納入規劃,就麻煩教育局繼續努力,希望能早日達成政策上設定的目標。
#學校行政電腦汰換
校園內的電腦汰換,原則上以電腦教室內的教學用電腦為優先,汰換過後才將舊機型轉至一般教室與行政單位使用,但近年來電腦設備的進步幅度大增,許多四年前的硬體設備到今年已不堪使用,而根據資料,2017年度到2019年,桃園市校內的行政電腦在汰換台數與金額上也有成長,因此,許多學校轉往市議員方面請求協助,相信許多議員也有接獲不少類似的陳情。
關於這題,智翔想建議的是,學校行政和一般教室的電腦,都是現代教育在執行上的必要工具,應比照公務員的電腦,做固定汰換,既然有需求就來制定規則,由我們教育局來統一汰換的業務。
#校園工程統一由設施科招標
接續著也是校園經費的問題,許多學校在單一設施的修繕上,例如遮雨棚,在公開招標上由於金額過小,少有廠商願意承接,如果換個做法,由設施科來開個開口合約,將這些工程累積起來,把金額做大,讓廠商更願意來做,不然往往因為金額過小,廠商就直接換新了,其實也是一種浪費。
而教育局長也承諾會請設施科研擬看看做法,就再麻煩設施科了。
#校安通報濫用藥物數桃園佔比高
近兩年高中以下的藥物濫用通報數,桃園佔全國都達20%,去年甚至在全國僅有的5例國小生濫用案件,桃園就佔2例,因此想詢問教育局,如何去應對濫用藥物佔比高,以及濫用年齡層向下的問題。
這部分反映了我們的反毒政策,可能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當然智翔也知道,一夕之間要把校園濫用藥物的人數歸零是不可能的,也希望教育局若有新的規劃或做法,我們可以會後再來討論。
公私幼比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3/10)】
今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各級學校都延後了開學時間,所幸台灣在堅強的醫療團隊以及行政團隊的努力之下,疫情仍在控制範圍中,也讓市議會能夠順利開議,所以,久違的簡老師市政考前大猜題,又可以繼續登場啦!登登登登!
今天是桃園市議會第二屆第三會期首日,智翔延續上個會期的做法,將重點議題先陳列出來,讓各局處針對題目提早準備,有些題目屬於過去質詢過的問題,在這個會期中繼續追蹤;有的則是新題目,也希望各局處在各項跨局處的業務上能及早聯繫與討論,盡量減少在質詢當下才來討論責任歸屬的狀況。
#捷運路網二期規劃
捷運路線推動程序漫長,光規劃階段就需要10年以上,根據捷運工程局的報告,許多路線目前還處於非常前端的規劃,且各路線還需接受財務、社會、工程可行性的檢驗。請盡速開展各路線的可行性研究,不要給民眾錯誤的期待。
#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的財務規劃
目前各公保地通檢案所保留的公保地,大部分都規劃透過一般徵收取得,目標年為民國130年(西元2041年),距今仍有20年左右的時間。但各公保地通檢計畫的第六章-「事業及財務計畫」內所估算的公保地徵收經費,每一個細部計畫皆需要數十億以上的金額,如果只是規劃而不落實,公保地的保留又有何意義?
所以我認為,應把未來20年,分年編列經費的計畫給定出來,把每一年針對徵收公保地到底打算編多少錢說清楚,並列入重大計畫追蹤考核,就算無法全盤列入計畫,至少也應把公體綠廣兒等公設用地的所需經費去做分年編列計畫。
#都市更新
桃園市的都更進度緩慢,是否比照其他直轄市,提升都更科為都更處,或成立都更中心?以此拉高都市更新工作的的層級,也能補足人力需求,深化都更工作。
另外,上個會期曾提過舊城區老舊校園改建的前端問題(空間轉型所需的使用執照、補助、文資保存等),我認為學校也需要因應周邊社區的發展週期來逐漸轉型,是否規劃空間充裕的學校進行改建,以提供社區內停車、社福和托幼等公共設施。
#公私幼比例
根據教育部國教署「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其目標為「於2020年底前,提供4成幼兒進入公共化幼兒園」,過去市府針對此目標也多次宣傳已達標。但所謂的達到公私幼比4:6是指「園數」,而非「招生名額」,如果看招生名額,大概到2022年公共化的名額也只占27%而已。
在249次市政會議中,游副市長的指示也說:「109年即可達到教育部標準,公共化與私立招收人數比例為4:6」,可見一字之差導致成果差異甚鉅,所以也請教育局確實提出將「招生名額」提高到4成的計畫、期程和所需經費。
#校園設施對外開放
過去多次質詢的校園運動設施開放議題,因為都是教育局主導,在教育局的考量之下,進度有限,因考慮到教育局多以學生事務與教學業務相關,也許校園設施開放的主持局處可以改成體育局,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中油煉油廠
煉油廠的遷廠進度,本會期會持續追蹤!
#桃園觀光夜市升級與再創
桃園夜市的升級議題,起因於上個月臨時會中,針對經發局、都發局所提專案報告中所做的建議,在po文之後也獲得許多市民的迴響,以及網路媒體的報導,希望在這會期中,能與兩個局處做更多的討論。
#題庫更新囉
#值日生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