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眾議員及其所領導的「促進日本臺灣經濟文化交流年輕議員之會」成員見面,我也藉這個機會向岸信夫眾議員表達有關我國漁船「東聖吉16號」事件的立場。
在上個月25日,我國漁船「東聖吉16號」在「沖之鳥礁」附近公海捕魚時,遭到日本政府公務船扣留、且船長遭遇脫衣檢查並戴上手銬,強索600萬日幣的保證金,令我國人民極為震驚與憤怒。
我向他們鄭重表示,「沖之鳥礁」面積不到9平方公尺,只有我們所在地總統府綠廳(面積80平方公尺)的8分之一。是「礁」不是「島」,高出海平面只有16公分,既無淡水維持人類居住,也根本無法維持本身的經濟生活。但日本透過人工建造擴大至數百平方公尺,主張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不但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對於島嶼的定義,並且扣押我國漁船、逮捕處罰我國漁民,也嚴重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87條所訂的「公海捕魚自由」。
中華民國護漁立場是「漁民在哪裡,海巡就在哪裡」;我們護漁的態度,是「不迴避、不衝突、不挑釁」。我們派海巡署與農委會船艦到沖之鳥礁附近公海,去捍衛我國漁民合法的權益。
昨天中午雙方的船艦都已到達沖之鳥礁附近的公海,我們希望雙方船艦都自我克制,避免發生衝突,影響雙方多年來的友誼。中華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會用和平方式,依據國際法來解決國際爭端。
安倍首相在去年7月30日在國會答詢時,就曾經表示:「臺灣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觀,不但是重要夥伴,也是應珍惜的友人」。我們希望日本盡速與我國展開協商,盡早解決爭端,若雙方無法取得共識,我也建議可交由國際仲裁或法庭,由公正第三方來處理,維持兩國友好及區域的穩定與和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月は誰のものだろうということを考えたことがなくとも、おもしろい疑問だと思いませんか?地球上で誰にも所有されていない場所はほとんどありません。だから、誰かが月を所有し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ということがあってもおかしくないですよね?それでは、月の正当な所有者とはだれなのでしょうか? 誰かが足を踏み入れる前...
公海定義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既然記者spot 到我們名字,我認為,都應該分享一下。
聯署集體割𥱊這種行為,本來against我一生的信念,我一直主張社會全光譜dialogue,何況是同校師兄弟。
我知道同屆兄弟有不同意見,認為alumni不應捲入政治,這幾天已有幾人退出群組,好傷感情。這些是認識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人生幾何?舊生會內部不同年齡,自然更有不同看法,特別是年長一點的師兄,覺得動議開除舊生會終生會籍,很破壞solidarity。
有些師兄和同學覺得,我本人symbolize一種和解價值,不應簽名,擔心以後再沒有人能 rebuild 兄弟情。
而我好愛QC,一如香港。
但我覺得,一如香港,此刻是最critical moment,我們要承認,以往和平時代有效的價值、規範,現在已經失衡,因為那是建基於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我好清楚。
現在我們需要定義我們能接受的social norms,這不是一間學校alumni的事,也是全香港的事。何先生的事,不是政治立場問題,而是他代表的norms,不應該被包容在civilized world。自然也不應被包容在香港,和QC。
而何先生代表的norms是甚麼,讀得QC,唔需要再elaborate。
假如是公海,我可以看不見。但我當年是學生會主席,現在是舊生會名譽顧問,也許是最年輕那一批。咁我唔簽,好難同當年既我交代。
同屆同學識我咁耐,知道我係深思熟慮既人。既然我地係QC,應該做返QC歷史上的責任。
當社會秩序回復,或新秩序出現,那時就是rebuild 兄弟情的時候。
公海定義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唯獨香港是不可取替
「香港對中國不再重要」,一度是牆內世界小粉紅的口號。中國今天擁有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其日常交易額早已超過香港,而且兩地也出現了自貿區、示範區,在小粉紅文宣中,號稱距離「國際化」僅一步之遙,隨時可取香港而代之。不少外媒訪問時,直接採用北京文宣,講述香港GDP佔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多少、現在又只有多少,論證香港再沒有戰略價值。
但真是如此,北京何不任由香港自生自滅,何苦大費周章謀劃?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香港GDP佔全國比重雖然下降,但中國對香港的依賴,其實不跌反升,因為這是全國唯一被國際社會典章制度承認、行普通法的國際金融中心。中國通過香港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從回歸前的40%,升至現在的約70%,國家越是富有,香港這個最方便的美元集資中心、「走出去」(自行領會)特殊通道,越是國內外兵家必爭之地。近日香港局勢紛擾,阿里巴巴偏偏在這時候來港上市,反映香港尚有不少未被注視的隱藏功能,屬北京不能放棄之列。特別是中美貿易戰開打後,香港更成為中國抗衡美國的經濟利器,戰略角色獨一無二。只要了解這些功能,一旦香港人鐵了心和北京博弈,經濟線能創造的「攬炒」條件,可以不堪設想。北京何不好好對待香港人,回到「一國兩制」初心,非逼得大家劍拔弩張不可?
協助在美上市中資股撤退的「方舟計劃」
這次阿里巴巴在港招股,集資額約150億美元,集資完成後,港交所成為2019年度全球最高集資額的股票交易所。遙想當年,阿里巴巴一度在香港尋求上市,只是礙於「同股不同權」尚未通過,遂改往美國上市,一直相安無事,運作暢順。但自從中美貿易戰爆發,中興、孟晚舟等事件發生,曝露出中資企業在中美博弈時的風險,尤其是那些科技巨企,若單純在美國獨市交易,總有可能面對封殺。輕則旁敲側擊,例如因為有人投訴賣假貨,而被官司纏擾;重則直接攻擊,如美國商務部會因為新疆人權制裁等問題,直接封殺AI人臉辨識科技公司;又或因為違反伊朗制裁,而封殺中興、華為等。幸好中興只是在港、深上市,短暫停牌兩個月後,終能恢復交易,避過沒頂之災。
為免被美國封殺長期停牌,必須為這批為數眾多、已赴美國上市的中資巨股,北京明白必須製造一隻體積夠大的經濟「方舟」,作全體海歸逃難之用。「方舟」製成後,美國以水淹之的風險及動機,就自然降低。小粉紅主流輿論可能又認為,百份百受控的上海、深圳,理應是第一收容港,又何必取道香港?問題是整個「方舟計劃」有一個最核心的技術問題:股份互換,這不是上海、深圳能解決的。
此刻任何大小股東,拿著阿里巴巴的美股,可以換成港股,到港交所放賣,據說阿里巴巴一些最大股東,已經開始變換;賣出後得到的港元,又可隨意兌換成各種主流貨幣,自由進出香港。因為中國既要大舉引入外資、又要嚴格實施外匯管制,這樣的矛盾結構,令香港變得獨一無二:在高牆內的上海、深圳,根本做不到股份互換,這也是上海這個自貿區失敗的原罪;唯獨香港在公海,「方舟」必需在海上,才能發揮其作用。至於其他在公海的外地交易所(例如新加坡),對北京而言,既沒有香港的受控度,又未必有能力承接阿里巴巴這樣的大戶,更沒有港滬通這類連結國內的特別通道。在可見將來,美國上市中資股必然陸續光榮回歸,百度、京東、拼多多、騰訊音樂等星光熠熠,不能盡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阿里巴巴上市當日,更公然打開口牌,陸續迎接其他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回歸」香港,畢竟這樣的「方舟計劃」,就只有港交所能勝任。至於為什麼不回到更「一國」的「家」,就「你懂的」了。
香港作為中國的最大美元印鈔機
據今年六月港交所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18年,內地非金融企業,在香港發行了723億美元債券,加上內地企業在香港的IPO集資了350億美元,單計尚未完整的官方數字(欠內地金融企業的美元債券發行數字),香港在2018年,已經為中國集資了1073億美元。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回看2007年,上海、深圳兩市交易量井噴,即使後來隨著金融海嘯回落,成交量及集資能力依然踏上新台階,令在「一般企業」層面,港交所一度被認為是中國的次等集資市場。畢竟同一隻股票,中港兩地同權掛牌的A股,總比H股有更高溢價;在內地掛牌,可比在香港得更高估值、更高PE。因此,「一般企業」總傾向在A股集資上市,除非有其他問題,才「淪落」到香港;前中國首富王建林尋求回歸A股,更是眾所週知(其後際遇是後話)。理論上,如不涉及把股權存放海外,或想藉上市香港,打開海外債券市場等算盤,單純集資,首選國內乃理性選擇。
然而,在最高層的角度,尤其是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企業到底在境外、還是境內集資,就另有計算。以下是邏輯推論:首先,人民幣是人民銀行印出來的;中國公司的股票或債券,乎合一定條件下,實際上也是印出來的。國內公司發行股票、債券後,所籌集的美元或港元資金,必須兌換成人民幣,並匯回國內使用;如涉及外債,可經審批留外還債。因此,國內集資所得的港元或美元,最後還是會交到人民銀行手上,並換成由人民銀行印出來的人民幣。
換句話說,香港等於間接成為中國的美元印鈔機,而且是一台年產高逹1000億美元的印鈔機,可謂一本萬利。中美貿易年度差額約6000億美元,若關稅是25%,即每年所涉關稅約1500億美元;但單是香港印出來的美元年產量,已幾乎可對沖其大部份關稅。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除了因為上市前的股東結構,涉及雅虎、軟銀之類的外資,與及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同時也是完全符合國家利益的行為。假如沒有香港,中國怎樣有更簡單的方法,變出這批美元?言猶在耳,中國財政部本週已宣佈,直接在香港發行以美元為單位的中國國債(注意:不是人民幣),赤裸裸的「cap美元」大計一浪接一浪,而且市場流傳香港金管局是大買家之一,無異間接以香港外匯儲備支持中國。
基於香港金融市場的功能,港人實不應妄自菲薄,迷失在什麼「GDP只佔全國2%可以不理」的無知論述中。香港的獨特金融戰略地位,並不能由上而下的「打造」及複製,而且在國際關係,這台機器更多是1992年美國的《香港關係法》加持而成的,而不是香港參加了任何國際組織、或北京單方面定義所能落實的。否則一紙空文成立特區,北韓就有了美元提款機;或加入了世貿的小島,就是金融中心,國際關係就不用讀了。假如當權者失去理智,親手毁掉這金融利器而不自知,才是真正令親痛仇快的事。屆時誰是真正的愛國者和愛國賊,豈非心中有數?
明報筆陣,2019年12月2日
公海定義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評價
月は誰のものだろうということを考えたことがなくとも、おもしろい疑問だと思いませんか?地球上で誰にも所有されていない場所はほとんどありません。だから、誰かが月を所有し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ということがあってもおかしくないですよね?それでは、月の正当な所有者とはだれなのでしょうか?
誰かが足を踏み入れる前から、人類は月の所有を主張していたようです。そんな主張は、1756年にさかのぼります。アル・ヨーゲンという男性が、プロイセンの王様であるフリードリヒ2世から贈り物として月を受け取りました。最近になってからの月の所有権に対する主張は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タイムスタンプ:
贈り物として月を贈呈された人 1:03
宇宙に関する条約で禁止されていること 2:42
実際に月の権利を主張した人はいるのか 4:04
月税 5:06
宇宙での土地を政府が主張することは出来るか 8:29
#月 #宇宙 #ブライトサイド
概要:
- 多くの人がその所有権を主張してきていますが、最も顕著な人で言えば、デニス・ホープというアメリカのビジネスマン。
- 1967年、アメリカ、イギリス、ソ連は、宇宙の使用に関してのルールを確立する条約にサインしました。
-この条約では、宇宙における特定の核活動の使用を禁止して、月や太陽系のその他の場所に軍事基地を建てることを禁止します。
-つまり、この条約によって、宇宙は公海と同じような扱いになったのです。
-ホープはこの条約が「国」や「国家」という単語を使用していることに注目して、「個人」や「企業」に関して、特に記載されてないことに気づきました。
- 20ドル、送料、手数料、「月税」をお支払するだけで、アナタも月の一部を所有することが可能です。
-それはさておき、ホープのお客様はかなりのお金持ちです。元大統領のジミー・カーター、ロナルド・レーガン、ジョージ・H・W・ブッシュなども含まれるとされています。さらに、彼のお客様の中には、バーバラ・ウォルターズ、トム・クルーズ、ジョン・トラボルタ、ニコール・キッドマンなども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中国がいつか自分たちの植民地を月面に建てるつもりであるという意向を表明した際、デニス・ホープはご立腹。
-政府はいかなる状況であっても、宇宙の土地を主張することは出来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
-お住まいの国の法律によってあなたのものだと定義されたとき、あなたが所有者となります。
-デニス・ホープや彼の顧客にとってこれの意味するところは、彼らの主張が正当なものであると考慮されるためには、宇宙政府が一つの国家として認められなくてはいけ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出演:加賀美祥(Studio Kiw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7Nd1DINNrM/hqdefault.jpg)
公海定義 在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對「內水」、「大陸礁層」 - 法源法律網-相關 ... 的相關結果
三、公海: (一)定義: 1.一九五八年公海公約第一條規定,公海為不屬於領海或一國內國水域之海洋所有各部分。 2.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八十六條規定,公海指沿海 ... ... <看更多>
公海定義 在 全球海洋公約:需要知道的5件事-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 的相關結果
公海 ,簡而言之,就是國家管轄以外範圍。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國家領土基線起12海里的領海、內水與群島水域,以至基線起200 ... ... <看更多>
公海定義 在 公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公海 ( High Seas)或國際公海,根據1958年的公海公約是指不屬領海或一國內國水域之海洋。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則規定沿海國專屬經濟區、領海以及內水以外的海域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