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兩岸設計師改造傳統市場 無價的美好關係 日本公益廣告 盼社會大眾批評之前三思 中國知名設計師陳耀光 改造客家小攤 香港知名設計師陳德堅 為水果攤換新風貌 公東高工木工高手 與設計師共同改造市場 】
這是一個借用日本桃太郎故事的公益廣告。
有一天老奶奶在河邊洗衣服時,滾啊滾,滾啊滾,從上游飄來一顆大桃子,於是老奶奶把這顆桃子撈了起來。
(這是竊盜哦W)
(要是小朋友學你這麼做怎麼辦)
(不拿去給警察嗎?)
批判的聲浪蜂湧而至。
(你有考慮過桃子的心情嗎!)
(通報!通報!)
「在把話說出口之前,要不要想一想再說呢?」
近幾年負面的聲音好大聲,但最近在一個小市場裡,看見了人與人之間溫暖無私的互動。
2017年6月,來自兩岸32位設計師與企業家,免費無償的進行了傳統市場改造計畫。
中國知名設計師陳耀光:到了這裡以後,我們沒有在櫥窗裡,也沒有在高大上的場所,我們直接進入了廚房的隔壁,每個城市都有的小菜場,我們大陸叫小菜場。在這裡會演繹出真正接地氣的,影響健康、影響心情,精神比物質更多的一些亮點。
他是中國知名設計師陳耀光,在設計界地位崇高。曾經榮獲中國室內設計大賽七次一等獎,近年的代表作品為李叔同紀念館、浙江美術館等等,中國媒體形容他是最出色的「名人紀念館」設計師,以擁有12年的南宋古院和他在千島湖小島的放養生活,獲得"室內設計界的抒情詩人"的稱號。這次他和台灣設計師陳秉信一起負責改造一個傳統客家菜的攤位。
來自香港,多項國際大獎得主的設計師陳德堅,設計過香港冰極餐廳、六十年代餐廳等知名餐飲空間,他分配到的是一個在士東市場擺了二十幾年的阿娟水果攤。
通常這些設計師的案子,是設計一個城市、打造一棟摩天大樓,或者為古都蓋一個美術館,但這天設計師們為一個個不到4坪的小攤位,親手做招牌,設計門面。
台灣第一位獲得德國紅點設計金獎的設計師張清平,為阿卿熟食店操刀,中國國家一級建築師金捷負責的,是傳承三十幾年,已經由第二代接班的豆腐店。
在施工現場穿藍色體育服的,是傳承五十多年師徒制的公東高工,曾經獲得15面世界技能競賽金牌的台東孩子,用最拿手的木工和國際大師一起並肩合作。
其實,改造市場還有個小插曲。一開始,並不是每個攤商都很想改變。
商家:我剛開始是真的不願意,因為很麻煩,而且我們習慣了運作方式已經很習慣了,怕麻煩。
設計師們花了很多時間溝通、解釋,甚至示範性的改造了一間水餃店,商家們因此全心信任,將畢生心血甚至是祖傳老店,交給來自遠方的、想都想不到的國際級設計師。
改造即將完成,市場和商家們滿心期待接受全新的開始。
服裝設計師黃蕙鈴負責改造蔬菜店,她換上了仿麻材質的招牌,訂製環保袋、畫上一片美麗的黑板,她想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黃蕙鈴:它的意義是很深遠的,它代表了人跟人之間、人跟物之間,對我來講 它代表的是我跟老闆娘之間、老闆娘跟它的顧客之間,還有老闆娘跟這個環境之間所有的,看似好像兩條平行線,可是事實上到最後,它是交疊在一起。
商家:上面看板的布料,還有人來問我說,這可以買得到嗎?可能他們想要買回家,把他們家的窗簾換成這個樣子。
買菜、找錢、聊天、話家常,傳統市場的日常依舊運行,但是攤商與顧客之間,開始有一點點不一樣了。
阿達水果老闆:客人就覺得很驚訝說攤子變漂亮了,然後又乾淨,因為我以前沒有招牌,我想說招牌不用了,招牌做上去之後生意更好。
豆工廠老闆:第一個牆壁的底色,他把它改掉,本來由白色變成綠色,這綠色算是很大的一個突破。第二個他就是把資源再回收再利用,像我們那些是紅酒箱是人家不要的東西,賦予它新的生命還有這個布簾,這三個元素。我覺得老師真的好厲害。
最後這些來自兩岸三地的設計師,經歷了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攤商們以此表示他們對設計團隊的感謝之意。
黃蕙鈴:我的團隊藉由這件事情,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在很年輕的時候,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一些些什麼樣的事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公東高工木工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八卦
【希望你一輩子堅持】
今天 玉東卡本特 的開幕,嘉納帶著玉東國中的孩子跟大家見面。但最特別的,是四年前來台北參展的幾位木工班孩子們也來了。他們都高中畢業,有的已經在系統傢俱業當師傅,而有的也要進入科大唸書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活動的一半,嘉納突然拿出他自己用剩餘的木材做出來、要送給他們每一位的神秘禮物。那是用木頭做的很細緻、造型很現代的木頭「煎匙」。
嘉納跟他們說,老師送給每個人這把「煎匙」,希望他們一輩子都能「堅持」。能自己解決的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送「堅持」給孩子時,老師跟每一位相擁。
有這麼多位孩子能繼續在好的工作、學業上前進。在偏鄉部落努力過的老師,會知道這是多麽不容易的事。這些孩子不但回學校幫助指導學弟妹,也一起來台北。嘉納這幾年的努力,終於讓一個正向的 cycle 開始形成,是多麽不容易的事!
我只是來參加開幕典禮,卻沒想到會這麼讓人想掉淚...
---------------
在致詞時,我提到了嘉納老師是這麼努力的為孩子找到他們的木工才華。但這些孩子畢業後,在花蓮卻找不到木工的高職可以念。他們只能去台東唸公東高工木工科,但要進入公東,要看會考成績。
這些孩子明明就是木工很有天份,但到頭來卻又是看成績才能繼續學木工?這對他們真的很難,到頭來,孩子畢業後只能去打零工,無法繼續他們熱愛的木工之路。
我還記得去年嘉納跟我講這件事情時,為孩子前途的憂心和傷痛。即使後來我們想辦法找人幫忙協調,但受限於種種的規定,這些孩子畢業後的路還是被高牆擋住。
我真的覺得無奈,一個國中老師都做到這樣了,把孩子的熱情跟才華都點燃了。但畢業後卻只能看著他去打零工?這老師心該有多痛?
---------------
一個老師的偉大,在於他跟學生說的,他自己是否也做到。碰到這樣的高牆,嘉納並不放棄。他去跟花蓮玉里高中談合作,讓這群孩子進到高中後,還有機會繼續跟他學木工技術。他用他的力量,繼續照護著這群孩子。他真的一直在為孩子們「堅持」。
我非常的感佩嘉納能繼續地幫孩子找出活路。但坦白說,我也覺得難過。我們的社會是怎麼了?這樣的事情,居然要靠一個國中老師一個人扛?老師的肩膀雖然寬厚,但能撐多久?
真心盼望有資源的公部門、企業,真的要趕快出來幫孩子們找一條活路,我們真的要幫助偏鄉的孩子們找到站穩腳跟過生活。
這樣的事情,我們的真的只讓一位老師自己扛嗎?
---------------
歡迎參加:7/2~7/10 玉東國中木工班作品展示/義賣 at 華山文創
(歡迎分享)
公東高工木工 在 劉櫂豪 Facebook 八卦
劉櫂豪邀請蔡英文總統前往公東高工木工實習工廠,為利用假日前來集訓的選手們加油打氣!
公東高工木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icscTThsa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