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才剛出一個電競的世界冠軍,就馬上報出這種新聞,真是一大盆冷水潑在臉上…
🎸管委會有沒有權拒絕別人入住?
所有權人可以自由處分、使用、收益其財產,因此,管委會無權去阻止房東賣給誰、出租給誰,房東想賣給電競公司鼓勵產業發展,那也是他的自由。
其次,規約是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的,而且是嚴格的多數決(原則上是3分之2出席,4分之3同意),管委會只是執行單位,不能擅自妄為。
管委會想要趕走住戶,只有在符合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時,才有可能。
想要符合這條規定,必須構成法定事由(例如,於防火巷、避難空間堆放雜物、設置障礙妨礙出入。或是積欠應繳費用過高,或是違反法令、規約情節重大等),以及法定程序(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訴請法院判決)。
在符合這些要件以前,管委會無法趕走這些人。
🎸原住戶群能不能訂下具有歧視性的規約,說電競選手都是壞人、嚴禁他們搬入?
規約在社區中的效力很強,基本上任何大小事包含停車位的使用到寵物的飼養,都有可能用規約來限制其他住戶。
但規約仍屬於私人的契約行為,仍有其底線存在,那就是不能違法(民法71條),也不能違背善良風俗(民法72條)。
限制別人財產權的行使(買賣房屋)或是人身自由產權、使用權人遷入),已經踩在在違反善良風俗的大紅線上,更別說拒絕的理由若確實是「電競選手是會吸毒、打架生事和令大廈治安轉壞的社會渣滓。」這類基礎,那毋寧是一種歧視。
想要限制原房東、電競選手對於自己產權的使用,也應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條、第5條為限。只要沒有妨害建物的正常使用以及其他所有權人的共同利益,那原房東、電競選手就可以自由的使用其專有部分。
如果電競選手確實有吸毒、打架生事,也應發現具體事實時依法報警來處理,而不是以貼標籤的形式預設「這些人都有毒」,這樣具有歧視性的規約,我只能說,在法律上很危險。
🎸據報載,原住戶群另一個拒絕理由是電競公司把住宅當宿舍用,而該社區大多是家庭為主,所以住戶通過決議反對,不希望新來的住戶人數超過4、5人。
若是覺得公司把住宅當旅館用,那也應該是走發展觀光條例向主管機關檢舉「喂!有人違法經營旅館業、日租套房啊!」,而不是透過規約來濾掉住戶。
如果允許用這種方式過濾住戶,那以後社區能不能訂定「限年收xx萬才能入住」、「律師業不得入住」、「粉絲人數未超過5萬不得入住」這樣的規約?我都不能住啦QQ
這種規約不僅有違法可能,更只是在加劇社會階級的凝固,還有族群對立的加劇而已。
我們可以不用當聖人拯救世界,但也不要當惡人欺凌他人。法律給予規約一個強大的效力,是希望能夠共創住戶間的最大福利,而不是製造族群或階級的對立。玩遊戲並不是件壞事,電競產業更不糟,只要抱持正確的心態,不要玩物喪志,那有什麼壞處呢?
#認同請按讚分享追蹤訂閱委任(咦?)
#跪求一人一讚讓律師入住高級社區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專有部分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公寓中自己的車位,到底能不能隨意放置雜物、停放機車?
有些人覺得,車位是我買的,我的財產應該可以任意使用,就算是管委會也不能管。但這時候你可能要小心,你的車位是哪一種車位了。
🎸依照建築技術規則,停車空間分成「法定停車空間」、「自行增設停車空間」與「獎勵增設停車空間」。
法定停車空間,一定是被登記為共有部分。對於共有財產權的使用,如果管委會開過會議、訂出規約,基本上住戶都應該遵守這個對於公共空間的使用規範。
而且,也要看你當初買房時的約定內容,你買到的可能只是車位的使用權,不是像買土地、房子一樣的買到所有權。
因此停車位不一定是你的財產,就算是你買的,也應該遵守共有財產所有人之間的使用約定。
但如果是增設的停車空間,看它有沒有使用上或空間上的獨立性,有可能在建商作登記的時候是以「專有部分」進行登記。
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條的規定,「區分所有權人除法律另有限制外,對其專有部分,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並排除他人干涉」,針對專有部分,原則上所有權人是可以任意使用,別人不能說嘴的。
這種車位,你就有可能主張它是「自己一個人單獨享有的財產」,別人不能干涉你想放紙箱、放機車或放任何東西。
🎸怎麼看自己的車位是哪一種?
這個單看權狀有點難,因為權狀上不一定會把車位性質寫出來,這一部分可能要看到使用執照或工圖才能知道。
有個快篩的方式是你看權狀有幾份。如果你買房子的時候,房子與停車位是分兩張,這時候你買到的停車位就比較有可能是登記成專有部分,可以自行使用;反過來說,登記在同一張就比較可能是登記成共有,使用上會受到規約限制。
雖然專用的停車位可以任意使用,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5條規定,專有部分的使用也不能影響建物正常使用或住戶共同利益,實務上也有判決認為在這一部分上,還是有規約介入的空間,所以記得權利的行使,仍不能影響到他人喔!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專有部分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八卦
這不分享,實在對不起大家啊!
如果要問排名第一名的不動產相關糾紛,應該是漏水的問題了。
房屋漏水了,到底應該算誰的,誰來修?誰出錢?誰告誰呢?
*****首先,漏水發生了,要怎麼判斷是誰的責任****
->重點:原則上要看漏水起源點是來自於房屋的哪一個部位,該部位是屬於哪一個所有權人的,例外則是能夠證明有其他造成漏水事由發生的人,則由該人負責。
我們可以看一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的規定:
1.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各該區分所有權人或約定專用部分之使用人為之,並負擔其費用。
2.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但修繕費係因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負擔。其費用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還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2條的規定:
專有部分之共同壁及樓地板或其內之管線,其維修費用由該共同壁雙方或樓地板上下方之區分所有權人共同負擔。但修繕費係因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負擔。
*******如果是自己家裡的天花板漏水,不知道是來自於自家,還是樓上,需要請水電師傅去樓上住戶家裡勘查或修繕,卻遇到樓上住戶不配合,怎麼辦呢?******
->重點:請主管機關罰鍰或請法院強制執行
我們可以參考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的規定:
1.他住戶因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進入或使用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不得拒絕。
2.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因維護、修繕共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進入或使用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不得拒絕。
3.於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使用共用部分時,應經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之同意後為之。
住戶違反前開規定,經協調仍不履行時,住戶、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按其性質請求各該主管機關或訴請法院為必要之處置。
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違反第六條規定,主管機關受理住戶、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之請求,經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在第47條有規定有上列行為之一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義務、職務;屆期不改善或不履行者,得連續處罰。
*******如果對方拒不修繕或我方修繕了對方不付修繕費呢?*****************
->重點: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對方修復或給付我方修復的費用,甚至裝潢的損壞還可以請求賠償。
相關的法條是民法184、191、213、215、216
********接下來是重點了**************
假設對漏水的被告提起訴訟,因為法院必須確認漏水的責任歸屬,目前實務上會請土木技師公會、建築師公會等專業單位做鑑定,這個鑑定費常上看十幾二十萬,由敗訴的負擔,我們曾經看過一個案例被請求一萬多的修復漏水費用,不願給付,結果敗訴的時候連同鑑定費被要了十幾萬,因此,在發生漏水糾紛時,最好衡量漏水修復費用及事先請水電師傅評估可能漏水的地方責任歸屬,否則不管是原告或被告,敗訴的一方就要負擔高額的鑑定費,非常的不划算,不如雙方大事化小,各自退一步,互相分擔一點了事,這是本文最重要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喔!
別猶豫,快分享給朋友吧!
可道律師事務所
預約現場免費諮詢
(02)2976-1611
LINE帳號
@taipei_lawyer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專有部分 在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編章節條文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區分所有權人除法律另有限制外,對其專有部分,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並排除他人干涉。 專有部分不得與其所屬建築物共用部分之應有部分及其基地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應 ... ... <看更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專有部分 在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0-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第10 條. 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各該區分所有權人或約定專用部分之使用人為之,並負擔其費用。 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 ... ... <看更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專有部分 在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三、專有部分:指公寓大廈之一部分,具有使用上之獨立性,且為區分所有之標的者。 四、共用部分:指公寓大廈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及不屬專有之附屬建築物,而供共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