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了對長榮罷工的感想後,很多訂了長榮機票的旅客,很生氣的來問我
「如果是你的行程被影響呢?」
事實上,我在六月底,也就是罷工期間,確實要到美國參加一個正式的國際交流活動。
這是一個從去年就開始接洽,非常難得(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而且行程緊湊,很難接受任何更改。
在機場check in的時候,地勤告訴我,因為長榮罷工,簽轉旅客很多,因此班機全滿,剩下最後一個座位。我差點無法搭上這班飛機。
這次出訪,雖然主辦單位幫我訂的航空公司不是長榮,但仍差點被影響行程。而且,我搭的航空公司,也是有工會的。
在出發前,我確實有想過,如果航班因為罷工有變動或取消,我會怎麼樣?
我應該會非常非常困擾吧。
不過,雖然我會很困擾,但我不會怪罷工的空服員。
第一,我是一個政治工作者,我不能只想到自己。
第二,我相信,遇到困難時,應該信任民主法治程序解決問題。合法罷工為自己爭取權利,並沒有錯。
在民主法治國家,任何自認權益受到損害的人,都有權利用合法的方式為自己爭取保障。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民主法治社會。
在民主法治社會,一個公民不會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需求,去犧牲他們自身的權益。而是該學習怎麼用合法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如果今天有買了機票的消費者因為不滿長榮航空,到馬路上遊行靜坐。或許他會阻礙交通,但我都同意任何人用合法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權利,不管他的立場跟我是否相同。
臺灣的法律,對買了機票的旅客,保障真的非常不足。這是事實。
不過,有能力改變這個情況,同時也該為此負責的,是有權修改消保法、飛航相關法律的立委,是有權管理航空公司的交通部,以及航空公司。而不是航空公司的僱員,不是地勤,也不是空服。
因此,任何消費者來找我,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如果需要協助,請提供我訂票的資料,和旅行社的合約,讓我整合台北市消保官的力量,盡力幫消費者爭取權益。
勞工的權利和消費者的權益,並不是互斥的。
算帳要找對人。這不是什麼道德呼籲,而是民主社會的遊戲規則:民主社會沒有萬能的獨裁者,找對人,才能解決問題。
6月29日一大早出發前,我到南崁長榮罷工帳篷,關心罷工中的空服員。
當時,工會已經公開表達「開放搭便車」「放棄勞工董事訴求」「不爭取增加日支費」等退讓意願。
長榮董事長和工會代表會談後,我原本認為,事情將以折衷方案落幕。
飛了十個小時、半個地球,到舊金山轉機時,看到新聞。空服員投票願意接受長榮提出的方案,準備簽下團體協約後結束罷工。
結果,轉機抵達目的地後,風雲變色。長榮航空對董事長提出的方案竟然不認帳。工會宣布罷工繼續。
被外界視為貪婪、只想到自己、被稱為公主的罷工空服員,願意接受打折的方案,願意放棄一部分訴求,願意妥協,停止罷工。
但一路走來踩在受害者的位置的長榮航空,出爾反爾,寧可戰線持續延長、航班持續取消,就是堅持要「保留秋後算帳的空間」。
繞了半個地球,過了好幾天。勞方的妥協,在資方的出爾反爾之下,一切又回到罷工開始的原點。
從六月底開始,我過著與臺灣日夜顛倒、時事新聞脫節半天,白天工作,晚上回到飯店繼續追臺灣訊息的生活。
一面調整時差,一面用全副精力迎接全英語工作,其實滿疲憊的。因此真的提不起勁發文、回覆留言或訊息。
看著新聞和留言,各種對罷工的譴責,甚至對勞工的人身攻擊。
我想,或許是臺灣的空氣太髒了,四處都飄著濃濃的霧霾,讓很多臺灣人看不清楚。
很多人看不到長榮航空一路走來種種違法,看不到長榮資方為了堅持秋後算帳、差別待遇、打壓工會成員,不惜出爾反爾、延長戰線,取消更多航班、影響更多旅客。
很多人只看到新聞和名嘴說,頂著烈日雨水合法罷工苦撐的空姐都是貪心公主病,都不重視消費者權益,執意要影響別人。
到底是誰綁架乘客?是誰太貪心?
你看得清楚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的網紅李建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捷運運量三年成長5.8%,駕駛人力僅增0.66%,員工休假困難 李建昌批:怪不得人才留不住! 捷運是台北人日常搭乘的重要公共運輸工具,106年至108年運量從7億 4,606萬人次成長為7億8,959萬人次(表1),增加5.8%,但駕駛人力卻幾乎沒變。對此台北市議員李建昌接獲有30%組成的北區捷運...
公司勞方代表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上次發了對長榮罷工的感想後,很多訂了長榮機票的旅客,很生氣的來問我
「如果是你的行程被影響呢?」
事實上,我在六月底,也就是罷工期間,確實要到美國參加一個正式的國際交流活動。
這是一個從去年就開始接洽,非常難得(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而且行程緊湊,很難接受任何更改。
在機場check in的時候,地勤告訴我,因為長榮罷工,簽轉旅客很多,因此班機全滿,剩下最後一個座位。我差點無法搭上這班飛機。
這次出訪,雖然主辦單位幫我訂的航空公司不是長榮,但仍差點被影響行程。而且,我搭的航空公司,也是有工會的。
在出發前,我確實有想過,如果航班因為罷工有變動或取消,我會怎麼樣?
我應該會非常非常困擾吧。
不過,雖然我會很困擾,但我不會怪罷工的空服員。
第一,我是一個政治工作者,我不能只想到自己。
第二,我相信,遇到困難時,應該信任民主法治程序解決問題。合法罷工為自己爭取權利,並沒有錯。
在民主法治國家,任何自認權益受到損害的人,都有權利用合法的方式為自己爭取保障。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民主法治社會。
在民主法治社會,一個公民不會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需求,去犧牲他們自身的權益。而是該學習怎麼用合法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如果今天有買了機票的消費者因為不滿長榮航空,到馬路上遊行靜坐。或許他會阻礙交通,但我都同意任何人用合法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權利,不管他的立場跟我是否相同。
臺灣的法律,對買了機票的旅客,保障真的非常不足。這是事實。
不過,有能力改變這個情況,同時也該為此負責的,是有權修改消保法、飛航相關法律的立委,是有權管理航空公司的交通部,以及航空公司。而不是航空公司的僱員,不是地勤,也不是空服。
因此,任何消費者來找我,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如果需要協助,請提供我訂票的資料,和旅行社的合約,讓我整合台北市消保官的力量,盡力幫消費者爭取權益。
勞工的權利和消費者的權益,並不是互斥的。
算帳要找對人。這不是什麼道德呼籲,而是民主社會的遊戲規則:民主社會沒有萬能的獨裁者,找對人,才能解決問題。
6月29日一大早出發前,我到南崁長榮罷工帳篷,關心罷工中的空服員。
當時,工會已經公開表達「開放搭便車」「放棄勞工董事訴求」「不爭取增加日支費」等退讓意願。
長榮董事長和工會代表會談後,我原本認為,事情將以折衷方案落幕。
飛了十個小時、半個地球,到舊金山轉機時,看到新聞。空服員投票願意接受長榮提出的方案,準備簽下團體協約後結束罷工。
結果,轉機抵達目的地後,風雲變色。長榮航空對董事長提出的方案竟然不認帳。工會宣布罷工繼續。
被外界視為貪婪、只想到自己、被稱為公主的罷工空服員,願意接受打折的方案,願意放棄一部分訴求,願意妥協,停止罷工。
但一路走來踩在受害者的位置的長榮航空,出爾反爾,寧可戰線持續延長、航班持續取消,就是堅持要「保留秋後算帳的空間」。
繞了半個地球,過了好幾天。勞方的妥協,在資方的出爾反爾之下,一切又回到罷工開始的原點。
從六月底開始,我過著與臺灣日夜顛倒、時事新聞脫節半天,白天工作,晚上回到飯店繼續追臺灣訊息的生活。
一面調整時差,一面用全副精力迎接全英語工作,其實滿疲憊的。因此真的提不起勁發文、回覆留言或訊息。
看著新聞和留言,各種對罷工的譴責,甚至對勞工的人身攻擊。
我想,或許是臺灣的空氣太髒了,四處都飄著濃濃的霧霾,讓很多臺灣人看不清楚。
很多人看不到長榮航空一路走來種種違法,看不到長榮資方為了堅持秋後算帳、差別待遇、打壓工會成員,不惜出爾反爾、延長戰線,取消更多航班、影響更多旅客。
很多人只看到新聞和名嘴說,頂著烈日雨水合法罷工苦撐的空姐都是貪心公主病,都不重視消費者權益,執意要影響別人。
到底是誰綁架乘客?是誰太貪心?
你看得清楚嗎?
公司勞方代表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勞權餵財團】
原影片:川普安倍餵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jEBykbK78
報導者【一例一休、七休一】懶人包(註)
https://goo.gl/yRiV43
中華民國的輿論,從來不缺對中國黨任何政敵(如民進黨、時代力量、柯文哲等)的批判聲量。這並不代表我認同其他台灣本土政黨犯的錯誤,但我從來不擔心中國黨以外的其他政黨犯的過錯被消音或欠缺監督。電視新聞和網路上對於民進黨政府在勞工議題上的批判,不做贅述。要說對誰誰誰或某某黨失望,下次不投給他,那當然是個人自由沒有問題,但是還在偷渡「藍綠一樣爛,票投中國國民黨」這種萬年二分法跳針套路的,那些永遠躲在各種議題背後消費弱勢、大搞統戰焦土戰打擊政敵的中國黨徒,就省省吧。台灣人看得越來越清楚,寧願給其他台灣本土政黨機會,也不會給一個既偏袒財團、更鎖國於中國、棄守台灣主權、喊了八年拚經濟,結果產業、經濟成績卻一蹋糊塗、助長物價房價飆漲、薪資水平倒退16年的22K元兇回來執政。
執政黨對勞權的傷害當然要被監督,但是財團最麻吉的中國黨就不用貓哭耗子假慈悲了。
【1109抗議勞基法修惡行動】
https://goo.gl/udyarU
明天(9日)早上0930,行政院大門
不付連結之奇文共賞
【想加班不行嗎?僅15%勞工滿意一例一休】
2017.02.08 今周刊
【一例一休後遺症 勞工怨:加班賺錢錯了嗎?】
2017.03.31 旺旺中國時報
不久前才一堆這種媒體聲浪在幹執政黨。最噁心就是那些為反對而反對的,可以在剛推一例一休的時候說要推行兩例要七天假,一下又說企業要倒光了台灣產業要垮了,一下又說勞工想加班不行嗎?假變多了薪水變少了這種鬼話都出來了,一下又轉彎說勞工過勞沒人權。各種矛盾可以湊再一起胡說八道搏版面的那群。中國黨在台焦土戰,就是這麼一回事。
信不信,之後如果勞工政策又修正偏向勞方,那些熟悉的帳號和媒體,又會開始鋪天蓋地的說蔡英文要搞跨台灣企業了。到時候,可別再被傻傻的帶風向了,好嗎?
延伸閱讀,也是火熱的勞權時事
|真實事件|空服員的告白:你所不知的航空公司真相
https://goo.gl/CZozB6
註:
懶人包雖然預設了最壞的可能,但是內容大致無誤
唯標題【勞權倒退30年】是否過於誇飾聳動?請問30年前的勞權是如何?誰能說明一下?30年前的產業環境是很容易賺錢買房沒錯,但是勞權會比今日完備嗎?
===肥宅和布袋爺爺的衣服上線啦===
錢太多嗎?來買!
https://goo.gl/k7BpSG
公司勞方代表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評價
捷運運量三年成長5.8%,駕駛人力僅增0.66%,員工休假困難
李建昌批:怪不得人才留不住!
捷運是台北人日常搭乘的重要公共運輸工具,106年至108年運量從7億
4,606萬人次成長為7億8,959萬人次(表1),增加5.8%,但駕駛人力卻幾乎沒變。對此台北市議員李建昌接獲有30%組成的北區捷運電聯車駕駛產業工會陳情,表示過去人力短缺導致排休非常困難,假期看得到放不到。
李建昌調閱資料發現106年至109年平均駕駛人員的總員額依序分別為662.58、667.58、663、667人(表2),106到109年期間人力僅增加0.66%,與5.8%的運量成長率不成比例。雖然每年甄聘的人力足年增加(107年補了17人、108補了47人、109年補了28人),人才根本留不住。另一方面是現階段人才根本就沒有足額甄補,預算員額與實際員額仍有40到68人的差距。
李建昌認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人力缺口的問題,所以扣掉配合勞基法規定的七休一例假日之後,可以讓員工自由排假的總時數一年比一年少(表3),到年底休不完的假越來越多。究其原因除了捷運公司聲稱因環狀線通車人力調度問題外,還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其一是駕駛高運量線段的的編制員額不斷縮減(表2),106年行車處的駕駛人力(司機員、技術士)的編制員額共731人,但到了109年該處駕駛人力的編制員額降為703人,4年砍了28人!其二是捷運公司員工結構比較年輕,所以申請育嬰假的狀況比較普遍,以108年度來看,最多同一時間共29人請育嬰假或其他因素留職停薪,若加上編制短差的40人,就代表既有人力要去分攤那69個人的工作,每個駕駛人力的工作量增加一成!這些都是人力不足以負擔現有工作的證據。
或許是捷運公司考量人力不足所致,李建昌接獲200位駕駛組成的北區捷運電聯車駕駛產業工會陳情,過去工會成員曾因為公司對於休假申請的總量管制問題休假遭拒,與捷運公司召開勞資調解會議(附件),調解委員判定捷運公司認為基於營運考量協商排休狀況進行總量管制及均分原則,與勞方基於勞基法第38條主張的排休自由相衝突,宣告該次調解失敗,公司應研議後回應勞方,但公司至今卻無下文!
李建昌表示,今年2月起捷運公司取消八折優惠推出了常客方案聲稱可以增加3.4億的收入(以107年消費模式為例8折方案本業虧損為13.8億,如果用常客優惠方案則本業虧損將減少為3.4億)。未來財政狀況逐步完善的同時也必須改善員工的勞動條件,過去員工加班的補休時數還是應該尊重員工的休假意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9XpKqKYG6U/hqdefault.jpg)
公司勞方代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到底有多少廠商要實施無薪假,根據勞委會掌握到、各地方政府通報的最新數字,共有十二廠家、2801人,勞資協議、減少工時,除了一家是屬於傳統產業的機械公司,大部分都是都是光電、科技相關產業。
勞委會堅持不公布企業名單,也解釋,2801人,是屬於和企業簽訂協議的,不代表實際放無薪假的勞工人數,不過也有可能很多企業根本沒有通報,所以真正放無薪假的人數,勞委會無法掌握。只是主委王如玄才在前一天說只有六家企業放無薪假,今天怎麼爆增一倍,變成十二家呢?
勞委會指出,大部分的企業都說自己在三四季有衰退現象,才會放無薪假,目前也組成穩定就業輔導團介入查處,會來了解,這些企業是不是確實出現、獲利虧損,才實施無薪假的。
記者林靜梅彭耀祖台北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9CaexXkq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KRHZXpuzRkdHpRQV0W1_UpsEQQA)
公司勞方代表 在 勞資會議Q&A - 勞動局 的相關結果
一、雙方代表各為二至十五人(應同數組成人數) 。但事業單位人數在一百人以上者,各不得少於五人。 · 二、資方代表:由雇主指派。 · 三、勞方代表:事業單位有結合同一事業 ... ... <看更多>
公司勞方代表 在 勞資會議紀錄怎麼做?一文帶你認識「勞資會議」到底是什麼 ... 的相關結果
勞方代表 可以依照不同的事業場所(例如不同地區的辦公室、分店)、不同部門,或是不同工作性質的員工人數多寡來分配名額,並分別選出代表,勞方代表每一屆 ... ... <看更多>
公司勞方代表 在 就算公司只有5個人也要開!關於「勞資會議」你一定要知道的9 ... 的相關結果
勞資會議由勞資雙方同數代表組成,其代表人數視事業單位人數多寡各為2人至15人。但若雇用勞工人數在100人以上者,各不得少於5人。勞資會議勞方代表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