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公共衛生師法 三讀通過!
這次疫情,台灣在醫療、公衛領域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受到全世界的肯定。有這樣的成果,不僅要感謝第一線防疫人員,也要感謝長期為了健康促進在耕耘的公衛人員,讓我們更了解到「公共衛生」觀念必須走入社區,深入每個台灣人的生活中。
因此,「公共衛生師法」在這次的疫情中,也再度受到關注。終於,在朝野黨團的努力下,今天(15)立法院三讀通過了這項草案,讓公衛師的專業更受到重視,從業更受到保障、權利義務更加明確,讓公衛師不再是健康體系中失落的一塊,也強化了台灣防疫國家隊的陣容。
再次感謝朝野黨團的努力,以及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等團體長期的推動。2020年對台灣的醫療公衛體系來說,都會是重要的一年。多年後,我們回頭看,一定會為我們共同為台灣人民守護健康的努力而感到驕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的網紅立法委員吳玉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公共衛生師法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台灣公共衛生的一大步!
1991年,我進入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所預防醫學組就讀。當時,陳建仁 Chen Chien-Jen教授教流行病學,現在成大的王榮德教授教流行病學方法論,林瑞雄教授教公共衛生學導論、詹長權教授教危險性評估。一轉眼,我從學校到今天在行政院的院會,蘇貞昌院長拍板,通過了公共衛生師法草案。這是台灣公共衛生史上的一大步。
我畢業那一年,台大公衛學院從1993年從醫學院獨立出來後,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林瑞雄教授擔任了首任院長。公衛學院亟需新的教學空間,老師找了已是立法委員的我,一起爭取台大現在的公衛大樓。目前,台大公衛學院已是亞洲第一所通過美國公共衛生教育委員會CEPH評鑑的公衛學院,成為世界一流頂尖的公衛學院。
1998年,腸病毒肆虐,政府防疫多頭馬車。因此,我當立委時,推動將衛生署防疫處、預防醫學研究所、檢疫總所整併為一,最終成為今天的疾管署。2003年,擔任黨團幹事長,發生了SARS,因此提案推動SARS條例。到這次武漢肺炎防疫中,公衛學者包括詹長權教授、陳秀熙教授、何美鄉教授、張鴻仁教授、郭旭崧教授、陳保中教授及方啓泰教授都是行政院重要的諮詢對象,提供專業的防疫政策的建議。這幾次的疫情,更有無數的公衛系畢業生參與其中。前幾天,有一個學弟碰到我,高喊他一點也不後悔唸公衛學院,雖然很辛苦 ,要下鄉,做田野調查。
今天行政院院會通過 #公共衛生師法草案,將公衛人員納入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制度,對其業務範圍、責任及管理等事項加以規範,有效管理並提升台灣公衛服務品質。
未來法案經立法院審查通過後,目前數萬名公衛專業人員、與相關系所畢業生,將可以在考取國家考試後,取得公共衛生師證照,對我國衛生醫療政策、社區衛生服務、促進民眾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健保及衛生教育,守護台灣全民的健康!
公共衛生師法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我進入立法院、擔任立法委員的第一百天。
在媽媽的角色上,加上了立委的工作,也因此,這一百天來,我們始終以母親的角度出發,所關心的、想改變的,始終都圍繞在媽媽們關心的事。
雖然才短短一百天,卻天天都很紮實!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們這一百天來所討論、質詢、關心的議題。
▋改善兒童成長環境
▋強化社會安全網連結
▋改善社工人員工作環境
▋精神衛生資源應加強、精神疾病不該污名化
▋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改革
▋防疫優化、紓困監督
▋紓困追加預算主決議,提案通過!
▋性別平權、性平教育
▋環境保護、永續政策
▋《公共衛生師法》初審通過!
▋將地方聲音帶入中央
(每一張圖點進去都有更多的說明唷!)
當然,未來要做的事、要關心的領域還很多。
未來我們會持續努力,也請大家一起關心這些議題,並且繼續監督我!
🔔歡迎追蹤我的YT頻道:http://bit.ly/2VVR3wn
📌歡迎訂閱我的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wanyu_npp/
公共衛生師法 在 台灣公共衛生新里程碑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共衛生師法」 的相關結果
衛生福利部自2003年SARS過後,即著手推動公共衛生師立法工作,惟因其定位、業務範疇、專業排他性及應考資格等問題,始終未能順利於立法院進行審議。本次公衛師法草案 ... ... <看更多>
公共衛生師法 在 公共衛生師法之立法要旨 的相關結果
該法之目的在1.建立公共衛生師之報考資格、業務範圍與執業標準,2.提升公共衛生專業盡責度(accountability)以保障民眾健康,3.確保公衛專業人員之知識與技能符合當代社會之 ... ... <看更多>
公共衛生師法 在 公共衛生師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為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服務體系,明確公共衛生師之權利義務,提升公共衛生專業及發展,以促進民眾健康,特制定本法。 ...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