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鞠躬 道盡一切】
堅定改革必有陣痛 風雨過後迎接天明
歷經無數次的協商與七天的表決後,此次年金改革的三大法案,《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以及《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均已三讀通過。
改革過程是痛苦的,無論是受到影響的公教朋友、行政院與考試院全體人員或是朝野各政黨的立法委員,均在法案立法、協商與表決的過程中,內心備受煎熬。民主進步黨感念過去軍公教朋友,在國家面臨危難時挺身而出,我們也知道,國家給予其優渥退休保障之歷史背景,更知道此次的年金改革勢必造成公教朋友極大的衝擊、不安、焦慮以及無助,但是,面臨退撫基金破產迫在眉睫,民主進步黨不得不做出沉重的決定,毅然決然進行年金改革,我們願對過去制度設計不善、退撫基金績效不彰以及更改對於公教朋友的承諾,深深地向受到影響的朋友們致歉,也感謝公教朋友的體諒與包容,為了臺灣的未來,你我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共同捍衛我們摯愛的這片土地。
本次年金改革的重點,在於降低所得替代率、刪減優惠存款利息、延長退休金計算期間、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不同職業別年資併計、育嬰留職停薪年資得以列入退休年資計算等,公務人員、公校教職員以及政務人員的改革通過後,共可省下約1.3兆元,並為112年新進人員規劃全新制度,同時也檢討政務人員退職制度,使得我國的年金制度更趨完善。
首先,調降所得替代率。肇因於過去退休制度的不完善,導致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動輒超過八成,但OECD國家多半在40%至60%之間,過高的所得替代率,將使得年金水庫瀕臨乾涸,為了緩和破產的壓力,此次改革在公教人員的部分,35年年資的替代率將由75%,分十年降至60%,在政務人員部分,部長級人員則由55%,分十年降至40%,除了達到改善制度的目標外,也盡可能減低公教人員受到的衝擊,採取漸進式的改革方式,並設立32160元的最低保障金額,若退休金低於此金額者,則不予調整,另外,也針對早期退休者,設立人道關懷條款,適度提高其退休給付,並非如外界謠傳般以毫不留情地一次到位之方式修法,亦符合大法官解釋文的意旨。
再者,刪減18%優惠存款。優惠存款利息雖有其歷史背景,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公教人員的薪資與一般勞工已無明顯差距,爰此該制度必須進行改革,本次修法,不分公務人員、教師以及政務人員,18%優存利息將在諸法施行後兩年半內落日,但是,亦考量領取一次退休金人員可能賴此維生,因此,該類人員的優惠存款則分6年降至6%,兼顧改革必要以及保障弱勢的雙重目標。
第三,延長退休金採計期間至15年。此變革乃為達到繳費與給付之衡平性,因此,過去以最後在職一個月的薪資做為退休金計算基準,可能發生退休前最後一個月時調任高職等職務以獲取較優渥之退休金,此種情形顯失公平。本次改革將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採計期間由最後在職5年逐步延長至15年,此與OECD國家逐步調向終身均俸方向一致,但已退休者並不受到影響。
第四,逐年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近幾年來,整體制度運作面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退休人數逐年累增以及退休年齡下降等困境,除造成政府與退撫基金破產壓力外,更會讓優秀的人才過早退休,不利於經驗傳承,因此規劃適度延後退休年齡。但亦考量到部分公教人員另有人生規劃,將自願退休條件與全額退休金起支年齡脫鉤,未達全額月退休金起支年齡之公教人員,可選擇減額年金或是展期年金的方式領取退休金。全額月退休金起支年齡的部分,公務人員則有10年的過渡期間,並設計指標數,逐步調整至65歲,危勞職務者則維持現行的70制(年滿55歲且年資達15年),中小學教師則是逐年調升至58歲,同樣設計10年過渡,以漸進的方式達成改革目標,另外,考量原住民族群與國人平均餘命之差異,原住民人員自願退休年齡與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均提前5年。
第五,此次改革最大之亮點,在於不同職業別間年資得以併計。過去公教人員離職後,年資會中斷,且無法累計,導致雙方難以對話與了解,不利於政府施政,改革後,不同職業別間人才得以相互轉任,促進公私部門人才交流,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第六,本次修法亦因應少子女化之國安問題。於年金改革後,公教人員得以選擇繼續全額繳納其育嬰留職停薪的年資,併入退休時總年資計算,增加退休金的給付比率,鼓勵年輕公教人員生育子女。
第七,為求年金永續,每5年將進行制度檢討。建立滾動式檢討機制,強化公教人員年金財務穩健之監控,以建構長遠穩健可行的年金制度。
最後,檢討政務人員退職制度。在民國93年以前任職政務人員中,不乏由常務人員轉任者,可與政務年資合併計算,導致其任職年資較短,但卻享有較高的退休金計算基準,更常受到各界的批判,職是,為改革此不公平現象,已規範法施行後擔任政務人員者,仍以原職薪額及適用的退休制度計算退休金。
年金改革過程艱辛,民主進步黨自始而終仍堅定改革,抱著嚴肅且不捨的心情,進行年金改革,我們深信,在歷經各種挑戰後,勢必可以風雨過後見天晴,望公教朋友體諒,並共同攜手守護臺灣的未來!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七月底新聞報導一位勞工因病身故,給付被充公 他過去投保24年勞保,投保級距一直都是最高 他家人向勞保局申請相關給付卻被勞保局拒絕 這也是我在某次諮詢發現到一個蠻嚴重的問題 要知道,勞保講白了只是『政府推出的保險』而已 所以在大部份的規定上,跟一般商業保險差異不大 甚至某些給付認定上,可能還會比保...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政客們所作所為是為了下一次的選舉
#政治家卻是為了下一代著想
A politician thinks of the next election; a statesman, of the next generations.
— James Freeman Clarke,美國作家
🔷 「蔡英文賭上個人政治生涯的理念之戰」—彭博社頭條
蘋果日報在近期,分別是5/7-5/11還有5/16-5/26兩段期間,做了三次民調,結果都顯示小英總統在同婚法案通過後,民調數字掉了5%之多。
「同婚」是台灣在人權領域上的重大里程碑,在選舉裡卻往往是票房毒藥。
「滷肉飯配礦泉水」的韓國瑜市長與反同宗教界領袖走得很近,卻也不敢在公開場域大聲宣傳自己的反同立場。而智商157的柯文哲市長,則刻意保持模稜兩可:對同婚公投不明確表態;在美國參訪期間又公開說自己「投了反對票」;立院三讀通過專法以後,又重提北市府與祁家威提出釋憲案的「豐功偉業」,劫收同婚的高新聞話題性。
同婚表決通過後,韓柯兩人民調一致上升,似乎坐實了彭博社的預測。更糟糕的是,民進營黨內正在上演一場原本不應該發生的初選,而同婚成了黨內不滿派攻擊小英總統的大痛腳。
在理念與選舉之間,小英總統選擇了理念,卻讓自己在選舉裡陷入了困境。
🔷 偉大的政治家令人們長久感念;政客卻將消逝在歷史洪流當中
台灣在人權議題上走得很快,但,人權的進步未必能換成選票。
民主先進國美國,也不是一開始就人人平等的。
👉 1776年美國建國
👉 經歷近百年與血腥的南北內戰,1870才透過憲法第十五修正案,讓黑人才開始初步擁有投票權
👉 又再過了50年,1920年,原本連訴訟權都沒有的婦女才開始擁有了投票權
👉 直到美國建國快兩百年的1960-1970年代,黑人才真正破除了種族隔離制度
而台灣在短短的數十年內,即廢除了「萬年國會」,實施總統全民直選。今年五月,更通過了亞洲第一的同婚法案。
這些都有賴數十年來,無數不分黨派的有志人士的努力奔走。但也需要走在時代前端的執政者,做出睿智的決定。每次做決定的當下,沒有例外,都會遇到了極大的既得利益者與社會保守派的壓力。
真正的「政治家」,總是在理念與妥協之間拉扯,最終勇敢而睿智地將局勢引導到對的道路上。
而政客總是坐觀風向,在激烈論戰的過程中模稜兩可、不做表態,待到民權政策上路,獲得民眾的肯定後,又出來沾光,坐收他人血淚的果實。在政治家努力的過程中,政客極盡嘲諷之能事,只為了讓自己顯得比那些傻傻幹活的人更「聰明」一些。
但歷史是擁有記憶與溫度的。許多年後,人們會記得為了理念付出的政治家,而政客將隨歷史洪流消逝。只是這歷史的肯定有時來的太晚。政治家有時就像藝術家一樣,總要時空與年華匆匆飛逝了,才能得到公允的評價。
🔷 台灣要的是政治家還是政客?
民主選舉制度下,鮮少有執政者願意在第一個任期內,實施大幅度的改革舉措;更多的是,第一任內大量預支未來的資源,來盡可能地用「肉桶政治」滿足民眾與地方派系。什麼理念、什麼價值,都放到第二任再說,一切以連任為目標。
台灣有一個更特別的現象,就是很多選上縣市首長的政客,都迫不及待像把縣市長位置作為更上一層樓的跳板;在地方選舉中做出的承諾如同浮雲,而理念論述早不知被丟到哪裡了。反正只要能夠配合媒體炒作話題,再略施小利收買地方派系支持,在選舉場上無往不利。
小英總統在第一任幾乎都挑最難的做:年改、同婚、稅改、大戰略上的國防外交。這些事情對台灣都是最重要的,卻也是最沒有選票的。改革過程無可避免的紛擾,也大大傷害了小英總統的威望與連任聲勢。
更有甚者,小英總統也概括承受了整個社會對民進黨的不滿砲火。而當初執政團隊的重要成員,卻躲在一邊看好戲、伺機奪權。
小英總統的「#新南向政策」與台商回流主張,在兩三年前來看,業界抨擊不斷;現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大家才驚覺小英總統深刻的戰略眼光。
#年金改革 注定要讓廣大的既得利益軍公教族群對小英恨之入骨,卻也保證了政府財政的穩定與年輕軍公教退休金給付的可能。
#稅改 將稅收責任移到了大企業大財團身上,對國家最大的意義卻在於降低年輕人的負擔。
#台商回流 讓廠商在就業市場上發生搶人大戰,間接提高受薪階級的薪資水平,自然而然地產生產業轉型。
所有一切的改革,都無法一夜之間發酵,更不可能今天做、明天就見效。改革,可能要一年兩年甚至更久,大家才能感受到改變。
林全行政院長任內的稅改,醞釀三年,今年大家才感受到「有感減稅」。
新南向政策也醞釀了三年,直到美中貿易戰打到白熱化,大家才開始覺察到東南亞的崛起,認識到「分散投資」與經濟對中國斷奶的重要性。
年改呢?等到我們這輩人用到退休金,已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情了。到那時,大家會感謝誰呢?
「政治家」與「政客」的分野,台灣人在課堂上唸得朗朗上口,在實際生活中卻始終看不清。
台灣人,您要的國家領導人,是流芳百世的「政治家」,還是會被歷史洪流沖走的「政客」呢?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政客們所作所為是為了下一次的選舉
#政治家卻是為了下一代著想
A politician thinks of the next election; a statesman, of the next generations.
— James Freeman Clarke,美國作家
🔷 「蔡英文賭上個人政治生涯的理念之戰」—彭博社頭條
蘋果日報在近期,分別是5/7-5/11還有5/16-5/26兩段期間,做了三次民調,結果都顯示小英總統在同婚法案通過後,民調數字掉了5%之多。
「同婚」是台灣在人權領域上的重大里程碑,在選舉裡卻往往是票房毒藥。
「滷肉飯配礦泉水」的韓國瑜市長與反同宗教界領袖走得很近,卻也不敢在公開場域大聲宣傳自己的反同立場。而智商157的柯文哲市長,則刻意保持模稜兩可:對同婚公投不明確表態;在美國參訪期間又公開說自己「投了反對票」;立院三讀通過專法以後,又重提北市府與祁家威提出釋憲案的「豐功偉業」,劫收同婚的高新聞話題性。
同婚表決通過後,韓柯兩人民調一致上升,似乎坐實了彭博社的預測。更糟糕的是,民進營黨內正在上演一場原本不應該發生的初選,而同婚成了黨內不滿派攻擊小英總統的大痛腳。
在理念與選舉之間,小英總統選擇了理念,卻讓自己在選舉裡陷入了困境。
🔷 偉大的政治家令人們長久感念;政客卻將消逝在歷史洪流當中
台灣在人權議題上走得很快,但,人權的進步未必能換成選票。
民主先進國美國,也不是一開始就人人平等的。
👉 1776年美國建國
👉 經歷近百年與血腥的南北內戰,1870才透過憲法第十五修正案,讓黑人才開始初步擁有投票權
👉 又再過了50年,1920年,原本連訴訟權都沒有的婦女才開始擁有了投票權
👉 直到美國建國快兩百年的1960-1970年代,黑人才真正破除了種族隔離制度
而台灣在短短的數十年內,即廢除了「萬年國會」,實施總統全民直選。今年五月,更通過了亞洲第一的同婚法案。
這些都有賴數十年來,無數不分黨派的有志人士的努力奔走。但也需要走在時代前端的執政者,做出睿智的決定。每次做決定的當下,沒有例外,都會遇到了極大的既得利益者與社會保守派的壓力。
真正的「政治家」,總是在理念與妥協之間拉扯,最終勇敢而睿智地將局勢引導到對的道路上。
而政客總是坐觀風向,在激烈論戰的過程中模稜兩可、不做表態,待到民權政策上路,獲得民眾的肯定後,又出來沾光,坐收他人血淚的果實。在政治家努力的過程中,政客極盡嘲諷之能事,只為了讓自己顯得比那些傻傻幹活的人更「聰明」一些。
但歷史是擁有記憶與溫度的。許多年後,人們會記得為了理念付出的政治家,而政客將隨歷史洪流消逝。只是這歷史的肯定有時來的太晚。政治家有時就像藝術家一樣,總要時空與年華匆匆飛逝了,才能得到公允的評價。
🔷 台灣要的是政治家還是政客?
民主選舉制度下,鮮少有執政者願意在第一個任期內,實施大幅度的改革舉措;更多的是,第一任內大量預支未來的資源,來盡可能地用「肉桶政治」滿足民眾與地方派系。什麼理念、什麼價值,都放到第二任再說,一切以連任為目標。
台灣有一個更特別的現象,就是很多選上縣市首長的政客,都迫不及待像把縣市長位置作為更上一層樓的跳板;在地方選舉中做出的承諾如同浮雲,而理念論述早不知被丟到哪裡了。反正只要能夠配合媒體炒作話題,再略施小利收買地方派系支持,在選舉場上無往不利。
小英總統在第一任幾乎都挑最難的做:年改、同婚、稅改、大戰略上的國防外交。這些事情對台灣都是最重要的,卻也是最沒有選票的。改革過程無可避免的紛擾,也大大傷害了小英總統的威望與連任聲勢。
更有甚者,小英總統也概括承受了整個社會對民進黨的不滿砲火。而當初執政團隊的重要成員,卻躲在一邊看好戲、伺機奪權。
小英總統的「#新南向政策」與台商回流主張,在兩三年前來看,業界抨擊不斷;現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大家才驚覺小英總統深刻的戰略眼光。
#年金改革 注定要讓廣大的既得利益軍公教族群對小英恨之入骨,卻也保證了政府財政的穩定與年輕軍公教退休金給付的可能。
#稅改 將稅收責任移到了大企業大財團身上,對國家最大的意義卻在於降低年輕人的負擔。
#台商回流 讓廠商在就業市場上發生搶人大戰,間接提高受薪階級的薪資水平,自然而然地產生產業轉型。
所有一切的改革,都無法一夜之間發酵,更不可能今天做、明天就見效。改革,可能要一年兩年甚至更久,大家才能感受到改變。
林全行政院長任內的稅改,醞釀三年,今年大家才感受到「有感減稅」。
新南向政策也醞釀了三年,直到美中貿易戰打到白熱化,大家才開始覺察到東南亞的崛起,認識到「分散投資」與經濟對中國斷奶的重要性。
年改呢?等到我們這輩人用到退休金,已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情了。到那時,大家會感謝誰呢?
「政治家」與「政客」的分野,台灣人在課堂上唸得朗朗上口,在實際生活中卻始終看不清。
台灣人,您要的國家領導人,是流芳百世的「政治家」,還是會被歷史洪流沖走的「政客」呢?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評價
七月底新聞報導一位勞工因病身故,給付被充公
他過去投保24年勞保,投保級距一直都是最高
他家人向勞保局申請相關給付卻被勞保局拒絕
這也是我在某次諮詢發現到一個蠻嚴重的問題
要知道,勞保講白了只是『政府推出的保險』而已
所以在大部份的規定上,跟一般商業保險差異不大
甚至某些給付認定上,可能還會比保險公司還嚴格
畢竟⋯能讓你一次領或領月退,加保期間又有保障
以成本和立場為考量,可能就不會設計到那麼周全
今天我會針對這則新聞,跟大家說明條款中的細節
還有很多人不會注意到『勞保轉國保可能的損失』
很多時候,相關權益都是在你沒注意時被放棄掉的
渾然不知的你,在這個權益突然重要的時候才發現
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今天就讓我們來清楚自身權益吧!
00:00 前言(勞保被充公的新聞)
01:40 為什麼還沒退休,勞保也可能被充公?
02:50 勞保保障&給付被充公的最大原因
04:25 無社會保險,發生事故如何申請到給付?
05:20 改成不會充公,反而未來可能繳更多錢?
09:02 Q&A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我會不保留的把付費內容透過這支影片免費分享
過去幾年我和我的團隊在協助數以千計的勞保規劃經驗
整理出來,用來協助顧客讓勞保規劃到優退的方法
影片看到最後我會送給你一份勞保規劃的教學電子書
想學會怎麼讓勞保領最多、那你一定要看到最後
章節:
00:00 前言
00:50 優化勞保,提早退休的五大重點
01:25 什麼時候加保勞保最有效率?
03:02 何時開始領勞保退休金最有利?
05:33 如何合法的調高勞保投保級距?
06:53 讓勞保退休金再持續倍增的方法
09:28 從勞保局給的框架裡畢業
11:04 艾倫送給大家的的免費電子書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Ryan的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reurl.cc/8yzgGX
小船的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勞保優退教學 #優化退休生活 #限時免費勞保規劃電子書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評價
你是公司員工,但不知道勞保提供你什麼權利?你投保職業工會,不知道保障如何全額請領?你想在各項勞保權利都領到應該領到的錢?
不管你是 #雇主 #公司員工 #職業工會 #漁保 身份
今天的影片你會學到勞保各項權益的重點整理
讓你用一支影片就可以對相關權益更清晰
想知道更多勞保的相關資訊
到Youtube或臉書搜尋『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公保退休金一次給付 在 公保退休Q&A(頻道即將破兩萬訂閱,艾倫萬分感謝) #勞保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