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動的分享,也非常期待看到電影。
「你相信命運嗎?」
來自美國好萊塢某記者這樣問我!
《灼人秘密》從2018年11月26日殺青到現在,
我接受了上百個訪問。
我幾乎在重覆回答及解釋關於「電影」的問題:
『你為什麼拍電影?
這部電影是根據哈維溫斯坦改編的嗎?
這是你想要呼應#metoo運動嗎?
你為什麼改變這麼大?
拍這樣一部跟你之前作品完全不一樣的類型片?
你是想朝商業片靠攏嗎?
電影裡的「學狗叫」…「水餃」…
「電影一開始,冰箱門貼著的妮娜紅毯照」…
「小王子舞台劇」…
「妮娜去試鏡時走在迷宮般的走廊」…
「1408」房間…
「夢境」…
「戲中戲」…
是否是劇情的XXX?
是否是向某導演致敬?…
是否是一種隱喻?…
是否是一種XXX連結? 』
當重覆了圍繞著「電影」的問題數百次,
而我也知無不言、
誠實地回答了數百次同樣的問題後,
突然聽到這個問題「你相信命運嗎?」
我靜默了,
我得花點時間,靜下來…誠實認真地想想…
想想…我的命運…
『我相信命運嗎?』
1998年,
那個幾乎不曾踏出過腊戌村落的緬甸鄉下小孩…
…從數千人中被命運選中了…
帶著200塊美金…
一張厚重的猩紅色舖滿大花朵圖樣的毛毯…
十罐雲南餣菜…
一套由隔壁鄰居裁縫阿姨從西洋雜誌上模彷縫製的西裝…
第一次坐飛機…
突然,穿越時空般地,
半夜降落在桃園機場…。
對於當時的大多數的緬甸鄉下小孩來說,
台灣是我們夢想中「改變命運」的地方,
所謂的「改變命運」對當時的我們來說,
並不是「讀書」、並不是「知識」、
更不曾想到會是「拍電影」…或「搞藝術」。
對我來說改變命運是「踏實地打工存錢,
然後寄回緬甸,償還因為辦護照而欠下的債務」…
…然後再打工…存到足夠的錢…
為家裡弄個水泥圍牆…然後再打工…
存到更多的錢…蓋棟水泥房子。
然後再打工…存到更多更多的錢…
回到緬甸家鄉…作一樣小生意…
開個服裝店什麼的…
我相信命運,而命運之神對我也很好…
在抵達台中高工三天後,
我就找到了在學校餐廳打工的機會…
週一到週五,三餐不愁…邊上學邊打工,
而假日也找到了學校外面的工作…
是當一家川菜的廚師助手…
我從小善於應付考試…每學期有獎學金…
再加上寒暑假的打工…
到高二時,
辦護照的債務已經償還完畢,得到解脫。
緊接著,
就想著怎麼打工存錢為家裡弄水泥圍牆了…
高中三年級一開學,
我就跟所有的高中生一樣得準備聯考…
在勞累的體力打工的生活中,
以及跟一般高中生一樣;正常地準備聯考的壓力下…
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
睡夢中常常作夢…夢中幾乎是緬甸小時候的場景…
整座燒焦的山…巨大的蟒蛇、
雨中突然冒出的黃莓果,滿山滿地…
第一次坐飛機…
上飛機前數十道關卡:
軍警和情報人員的搜身…
一直上不了飛機…。
這些夢境對比我後來的生活…
常常讓我覺得是真的?還是只是夢?
面對聯考以及打工存錢的雙重壓力,
我常常在掙扎:
是否該休學?乾脆別唸書了…
如其他僑生朋友一樣去找份高薪水的勞動型工作,
存一大筆錢回緬甸算了!
我當時覺得:
世界上很多人,我們一出生就輸了…
我們註定得跑得很用力才能跟得上別人,
即便是最簡單的「溫飽」和某些地方有的與生俱來的「受教育的權益」;
我們得很努力很努力地去爭取才能得到!
命運就是這樣…比電影更戲劇:
高三開學後的一個月,
某個週五,放學後,
跟平常一樣,
我快速地先跑到學校裡的學生餐廳打工一小時,
然後趕到川菜餐廳工作。
那天,川菜餐廳生意很好,
工作量非常大,
我又在無法專注的狀況下,
被一鍋熱水燙傷了手臂…
一團慌亂,
我被送到中山醫院急診,所幸無大礙,
但老闆覺得我已不適合在餐廳打工,解雇了我。
我馬上失去了每週二天半、
以及寒暑假的打工的機會。
當晚,我的手臂纏滿了紗布,
回到宿舍,室友們紛紛關心詢問,
但我說不出一句話!
拿了室友偷藏的煙猛吸…
我失業了!
第二天是週六,
宿舍的室友們都回家了,
僑生同學們都去打工了,
我整天坐在宿舍前面的木棉樹下,
無所事事,
也沒有心思唸書準備聯考…
一直到下午,
有個中年人來找我,
他是跟我緬甸拜把兄弟(兒時好友)作漁貨生意的台灣人,
他交給我一封信,和七萬塊台幣,
原來是腊戌拜把友人寄來的信和錢,
信中寫了這位拜把兄弟要結婚,
需要一台DV攝影機…
他要我幫他買了寄回緬甸,
他想要用DV紀錄婚禮。
第二天,是週日,
我拿著錢去到柳川路一帶,走進一家攝影器材店,
用七萬塊台幣買了一台SONY TRV 900的攝影機,
馬上把攝影機郵寄到緬甸。
過了十天,攝影機被退回了!
當時,我猜想是緬甸當局對媒體攝影器材進出口管制嚴格,
而在詢問來往緬甸的人後,
也沒有人願意幫忙運送這樣的媒體器材。
拜把兄弟的婚禮已過去,
對於能否寄回攝影機這事,
他也已不在意,他再次來一封信說道:
「你寄到也紀錄不到什麼了…你留著玩,等回緬甸再還我!」
於是,在失業的那些假日…厭倦地準備聯考的日子裡…
在一個下午,
我打開了那台DV攝影機,
我打開了它的LCD螢幕觀景窗…
那片3吋的彩色世界…透過它…
裡面的木棉樹…裡面的風、裡面的所有東西…
我覺得很神奇…有一股魔力…
它可以框住你想看到的東西,
而把你不想看到的東西隔離在景框之外……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
打工存錢外、實體物質外、
理性思考外、邏輯之外的另一種東西…
那種東西不止是影像…
它是很奇秒的東西…它讓我覺得…
透過它,我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後來,我禁不住每天把玩那台攝影機,
開始拿著它拍攝同學們的生活紀錄…
…也開始有同學們的親友,
學校的老師、
教官陸續找我去拍攝他們親友們的婚禮…給我一些酬勞…
我也開始以拍攝婚禮為業…
用攝影機來打工存錢寄回家。
透過拍攝婚禮,
我看到了新娘、新郎臉上的表情…
我有時zoom in 那個表情…看到了快樂、
也似乎看到了不安、
而那些種種的我的私密感受…無法言譯表達…
後來,我才明白,是「電影」。
我上了大學,唸了設計系…
又因為我在設計系的「設計或手繪技巧」相對沒有很好,
在做畢業作品時,
在我的指導教授孫春望鼓勵下,
我拍攝了第一部短片電影《白鴿》…
後來的後來…我去了金馬電影學院,
遇到了很多前輩:侯導、廖桑、李安導演等等的不吝分享及教導,
在那段期間,
彷佛被打通了電影的任督二脈…
…受到許多前輩們的鼓勵…
…我才有勇氣一個人,
拿著攝影機用極低成本…拍攝了《歸來的人》,
後來也才有勇氣實踐我想像中的電影…
拍攝了包含《冰毒》等…
接著才有人看到我,
支持我投資我…才拍了《再見瓦城》。
然後,又因為早期的短片,
在試鏡中結識了吳可熙…
而我們幾個在電影的路上,
變成革命戰友,
而我才能得到她的信任…交給我《灼人秘密》…
…非常獨特原創的心理驚悚劇本。
而《灼人秘密》在籌資到拍攝,
都非常不順利…
畢竟劇本相對複雜,
在華語片這種電影可能較不常見…。
但我相信命運,
從小到現在,
我覺得命運之神一直在選擇我,
而我一直盡全力地努力後,
隨遇而安,從不逃避,
每次我都勇敢接受命運交給我的任務…
遇到什麼,就去面對什麼…。
在幾經挫敗後,命運很眷顧我們,
…我找到了精良的製作團隊伙伴,
拍攝開始,過程困難重重、
但大家意志堅定、各司其職、竭盡心力!
最終,我們完成了電影;
來到了坎城影展。
在坎城影展期間,
受影展官方邀請去看《南方車站的聚會》
在抵達盧米埃電影院時,
有個男人問我是Midi嗎?(我坐的椅背上面有貼Midi Z)
他問我是不是NINA WU的導演?
他說他在幾篇報導裡看到我拍的電影是關於電影中的電影…
他說他也拍了一部電影是關於電影中的電影,
而他說看了我們的簡介…
我們的電影中的電影是在1960年代,
他的電影也是電影中的電影設在1960年代…
然後他曾研究個緬甸案子(劇本)
這男人講話很快,邊講邊揮動雙手,
我還來不及反應…
我們兩個中間隔著一個女人,是他的太太,
然後這位女人才介紹說:他是昆丁塔倫提諾…
然後他說他想看我們的電影,
然後想見見編劇吳可熙…
後來看完電影,
他跟我要了聯絡方式…快速交換了我們對《車站》一片的劇本意見…
接著他說,他會盡可能來看Nina Wu。
5/20下午四點半,在坎城。
《灼人秘密》首映,
坎城影展主席Thierry跟我說,
能不能延一下再放映,
因為昆丁在趕來,他非常想看,請求我等一下。
我其實是不想讓觀眾等的,因為觀眾都到了,
但主席百般請求,大家只好等了近八分鐘,
滿身大汗的昆丁導演出現了,他跟我說很對不起,
然後電影開場,主席Thierry 要我講句開場的話:
我說:「很感謝大家來看《灼人秘密》,
我沒有進過電影學校學習電影,
我都是在學校的圖書館和DVD出租店學習電影,
每次我走進DVD出租店,
我都會問自己:世界上有這麼多好的導演,
這麼多好的電影!
為什麼我要拍電影?
我的答案是:電影不需要我,但我需要電影,
我需要電影來表達我的私密的情感…和感受…和觀察…。
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不是很順利,
有很多限制,
但也是因為有這些限制我們才能突破,
才能找到一種自由的方法來拍這部電影!
電影是自由的,
它從來無法被定義該用怎樣的方式?
該如何來拍電影?
電影是自由的;
如同人的思考是自由的,
我也希望大家開放自由地看這部電影!謝謝!」
電影開始放映,燈光暗下,
觀眾隨著妮娜進入了我們創造的私密世界。
對來我說…電影不止是故事、
電影除了故事以外還有更多的是那些私密的個人情感…的獨特表達…
我喜歡塔可夫斯基…不是他的長鏡頭…
不是他的符號…他讓我感動的是他描寫的:
「他母親別過頭去的淚水、
他母親在一片茅草中被風吹拂的長髮、
還有他念念不忘的童年…
那瓶倒掉的牛奶…那只喝著牛奶的貓…
還有他揮之不去的小時候的家…
最後在寒風中…變成了癈墟…」
我喜歡李安導演…
不是他熟練的場面調度…
不是他能把東方美學或隱喻學發揮在西方擅長的三幕劇裡…
我喜歡他的電影是他的個人的私密性觀點或經驗…
「他那個早晨快走慢跑的父親…
那個睡在椅子上看似熟睡的父親,旁邊擔心父親是否已經有些「昏迷」跡像的兒子…
我喜歡…「兩個背對觀眾相擁相泣的牛仔男人……
喜歡那個…
…被孤立在一片大海中的印度男孩;他對著海、
對著老虎大聲呼叫…似乎在問神的存在…」
電影結束後,
更多的採訪蜂湧而至,
在上百次的採訪後,
喉嚨開始發炎溢血…。
終於到今天早晨,
採訪才暫時完結。
從2018年初拿到劇本,
開始改劇本、籌資、組團隊、拍攝、剪接、後期、影展、採訪後…
為了《灼人秘密》我連續工作了一年半,
沒有一天是放假休息的。
於是在昨晚,
我決定婉拒了幾個臨時邀約的採訪,讓自己休息一天。
今天,大清早,醒了,起床後到樓下吃早餐,
由於太早,旅館的餐廳還沒食物,
於是我乾坐著喝茶…這時突然有人拍我肩膀…Midi
居然是昆丁導演…他也被影展安排住在這旅館,
他說他也睡不著…然後他又說了起來…他說的很快,
照常揮動著他的手勢,
我得非常專注聽他說英文,
他說我先別回答:
他拼湊一下我要給他的世界:
「妮娜永遠在惡夢裡面?,
其實一開始故事就結束了?
最後一場才是真的對吧?
妮娜去試鏡變成了惡夢?
1408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所有的人都困在裡面出不來?
我覺得你所有的hint(暗示)都放得極好,
前後呼應,我看得很擔心,
你知道,我很怕錯過一個暗示,
我就會不懂這故事…我超怕錯過暗示…
但我很尿急…那天我來太趕…所以,
至到後四十分鐘我才出去上廁所…
還好我還連結得上那些暗示…
我之前的《低俗小說》也有hints很多…
…但沒你的這麼複雜…
我覺得這觀影經驗太好了…我覺得一般人要看二次才會知道這些「暗示」。
在昆丁導演的連續十五分鐘的快速英文表達後…
我很吃驚…也很得到鼓勵,
他居然都懂我們的佈局…都被看到了!
天下還有什麼比能了解你…懂你…更好的慰藉呢?
而且我非常喜歡昆丁導演寫的劇本…
他的劇本幾乎沒有破綻…
後來…餐廳的食物還是沒出來,
我們不得不聊了許多…聊到了一本書…
他說有個英國朋友給他看過一本書…
他覺得他不適合拍…關於緬甸的書:
而他說那本書我很適合拍…於是他開始講書名…
居然…那就是…前年…
一位英國的出版社老先生寄給我,
覺得很適合我拍的書…
然後我們交換了許多意見…怎麼拍…怎麼籌備…
他要我別急…自己一定要寫劇本…。
…
從我出生到現在…
我常常在想…如果沒有那場考試…
如果沒有那些種種…
如果我沒有離開家鄉…我會怎麼樣?
是的,我相信命運!
Midi 寫於坎城
25 May ,2019
八分飽定義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7
在上一週的文章後記2. 所轉貼的『旋律/時間』高等示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tUM5aLHPA ,其實在開口的第一句話:『We love patterns!』,就已經揭露了古典賦格音樂寫作技法的奧義:將動機或是樂句視為一個一個的『模式』,真的像是在玩樂高積木一般,將這些模式在不同的時間點、音域範圍做巧妙的組合;然後用精緻的動畫,來將這些原本只能『聆賞』的音樂,轉化為視覺可以協助理解的時間軸橫向移動,來讓我們看得到這些『模式』的結構,是如何交織成音樂的『織地』(Textur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9%94%E9%AB%94_(%E9%9F%B3%E6%A8%82) )。
我真希望我在高二、高三看著『基礎樂理』那些刁鑽的火星文字時,就已經能夠有像前列的Youtube連結,來讓我更快瞭解音樂運作的基本法則!
我的青春歲月已然錯失了…但年輕的你,可千萬要好好珍惜網路上所為你展示的學習路徑啊!因為這種知識與經驗太寶貴了,所以,我們還要再舉一個例子:且先讓我們看一下Cameron Carpenter這位年輕的管風琴(Organ)演奏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eron_Carpenter )所彈奏的巴哈G小調賦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KsTQpjKEM 。
是不是很驚人!除了正面四層的琴鍵之外,在他腳下的低音Pedal同樣也能擔負旋律演奏的功能,當樂曲的『織地』最密集的時候,他的四肢可以同時處理到四條的旋律線的流動(特別請注意看他單掌手指跨上下層鍵盤的彈奏技巧)!但是……即便我們已經親眼看到了演奏家的示範,其實我們對於音樂的感知,還是大約只能模糊地感覺到一些『Pattern』似乎有重複地出現、然後有一堆複雜的音階連接著、然後……就沒有了。
你如果對於這一類的曲目無法建立記憶的資訊,其實很正常!畢竟,我們並不是受過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科班學生;但,就是會有熱心公益的Youtuber,將這些難以實際掌握的音樂訊息,用清晰的視覺訊號呈現出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hPUqpaRp4 。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視覺呈現,它除了用不同顏色來標定四條旋律線的樂句行止與相互關係,它還有一個小小的動畫效果來幫助理解每一條旋律線在做音程大跳轉換時的『連接印象』,這對於幫助我們來理解這麼複雜的音樂內容,實在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曲子從一條主題旋律線開始,大約10秒之後,第二個聲部下轉五度摹仿了主題旋律、而原本的聲部開始去做主題旋律的對位和聲,在接下來的兩聲部寫作,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時間』上的對比:當第二聲部做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訴說時,第一聲部用了二分音符的長度來『對比』,而當第一聲部開始轉成十六分音符時,第二聲部用了四分音符來摹仿第一聲部在前面的對位動機,而後兩個聲部漸次移動到較高的音域,來讓第三個聲部可以用低八度音的域區再次重複主題旋律線。
其實到這邊,我們這些試圖要從古典音樂去學習通俗音樂的尋寶者,應該已經挖到了我們的第一個寶藏!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4] ~時間_04//和絃_01
我們粗淺的音樂知識知道:單一的聲線可以稱之為『旋律』,兩條的聲線可以建構起『和聲』,而當有三個聲線同時存在時,我們可以開始去定義『和絃』。幾乎所有的吉他教材在討論到和絃的組成時,一定都是從『基本三和絃是由三個音所組成,它包括了主音(或根音)、往上的三度音以及五度音』開始,我在剛開始學習吉他時,也是照著這個公式、口訣,去努力背誦一個調裡的七個基本三和絃的所有組成音;但當我看著那種有載明旋律簡譜與和絃提示的曲例時,我就有一事不明:『這個小節…它告訴我要彈C和絃,可是旋律卻有唱到2或是6……,它就不是1、3、5啊!為什麼可以彈C和絃?』你可能很難想像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一個高中生熱愛著吉他、卻完全無法理解這其中矛盾的那種痛苦!一直到我快要把基礎樂理翻爛掉的某個時刻,我忽然意識到:『可是,旋律是流動的啊!如果旋律在唱2的時候,我不要去彈3、而變成彈1、2、5,或者等旋律的2唱過去之後我再彈1、3、5…這應該行得通吧?只是……那個譜記,好像不能只單純叫做可以彈C和絃吧?它好像會多出來一些什麼……』。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隨著譜記所『框定』的一個小節裡,隨著旋律線音高的變化,其實那些『基本和絃』一直都在變動它的組成音而形成『許多的和絃在一個小節裡,只是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的現象。所以,在一個標定為C和絃的小節,在那個『固定時間』內它可能隨時轉化成Cadd9、Csus2、Cmaj9、C79,甚至Cm79,甚至G/C!
因為,三個組成音的『和絃』,它只是三條旋律聲線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瞬間快照』而已,隨著三條(或更多)的聲線流動,其實和絃的意涵與色彩,會隨著時間而有著多樣且自由的呈現、組合方式。
那代表什麼?或者說,那對於『編曲』來說有什麼意義?
讓我們冷靜想一件事:編曲是為什麼而存在?在現今的音樂分工下,應該是為了『那個已經存在的旋律線』而開始的吧?所以,我如果要為『已經存在的旋律線』來設計和絃,我其實是在編寫另外兩條(或以上)的旋律線條吧?
是的!你需要去『編寫』其他的旋律線條,讓那些旋律線條去交織成和絃的聲響---請千萬、一定要注意這個順序!是針對那條已經存在的旋律線去寫作其他的聲線而形成和絃。
不是『拿既定的和絃去套在那條旋律上面』!不是!
在這裡必須要先岔開一條路去討論一種真實存在的音樂現象:有許多很棒的西洋音樂,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重複的和絃進行,然後把旋律寫在上面,譬如Coldplay的『Yellow』A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NxeF4KMsY ),或Radiohead的Creep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kzRNyygfk ),根本就是四個和絃反覆到底!那又怎麼說?這其實關係到西洋音樂的根底之於古典音樂,他們的思維是從『Pattern』的概念開始,而他們的音樂寫作也的確常常從和絃的Pattern進行開始,在這個時候,和絃進行成了『第一聲部的旋律』,而人聲旋律反而成為『另外寫出來』的聲線。這是一種『作曲』的手法,效能好或不好…很見仁見智,以我自己的觀察,西方人從Pattern式的和絃進行去寫旋律的效果明顯比東方人要好,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文化血液、基因。
回到主題,那麼,另外編寫的兩條(或以上)聲線應該如何去執行呢?這得要回到人類的聽覺能力:以一個沒有受過嚴格音樂訓練的聽眾來說,不論給他什麼樣的音樂型態,我是說從簡單的民謠一直到結構嚴謹複雜的古典交響樂曲,他最容易聽得到、分辨得出來的音樂內容,只有兩條線:最高的那一條與最低的那一條;而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習慣將主旋律當成是『最高的那一個線條』(時至今日,也許應該修改成『最突出的那一條』),所以,顯而易見的,編曲者在確認了主旋律線條之後,下一步要編寫的,絕對是低音部的線條。
上面曾經提到的『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這個整體的大塊色彩,其實就來自你所決定的低音---或者通俗地說:你決定的根音。請再回頭看看挖到第一個寶藏前的兩聲部的編寫基本運作法則,沒有人告訴你根音只能彈長音或八分音符或什麼的,它其實是可以做為主旋律的對位,它可以很綿長、也可以很流動,關鍵是它與主旋律之間形成的『對比』,而且,它沒有被規定一個小節換一次!
我喜歡今天所轉貼音樂視覺化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根本沒有小節線!
小節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A%82 )最起初的功能,只是方便音樂家在溝通或演奏過程中容易標定位置的一種記號,但,我的觀察,現在許多的年輕音樂工作者…也許因為電腦編曲軟體的普及化,對於音樂的理解與認知,幾乎是建立在一種僵化的小節概念之上,它產生的問題是:旋律寫作的本身不是來自於旋律自己該有的呼吸長度,而受限於『如果不是乖乖的四拍或三拍或6/8拍的小節長度,好像會怪怪的……』的那種不安全感,所以,也許某一句旋律它只需要五拍或七拍就可以講完重點,可是因為那樣的不安全感,就覺得一定要補完足夠的制式拍分,而讓音樂變得拖泥帶水、缺乏自然的生氣與律動感。而這種現象往往會被搭配著『拿既定和絃去套旋律』成為一種編曲套餐來食用,這樣的思維所生產出來的編曲,往往只會給人一種千篇一律而缺乏驚喜的感受,以『用音樂說故事』來感動聽眾的角度來說,恐怕不是太高明的方式。
而如果你寫就了一個很好的低音線條,讓音樂中的主旋律得到一個很好的、有呼吸感的低音支持,我覺得這個編曲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真正考驗編曲優劣與否的關鍵,現在才要開始。
當我們有了最高的、最低的兩條聲線後,接下來所編寫的、用來充填、定義和絃真正結構的,統稱為內聲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B0%E9%83%A8%E5%86%99%E4%BD%9C ),在此,請容我引述臺灣流行音樂的錄音開路先鋒、前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先生的部落格文章:『我曾經說過,在一首歌曲中, 高音像皮膚,低音像骨架, 中音則像肌肉, 三者均衡當然最好, 如果不均衡, 則中音不足是最難聽的; 弦樂四重奏裡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也就是在一般歌曲裡的"內聲部",我感覺常受到忽視, 包括編曲和錄音都是如此, 尤其是初入行者』(http://qkhsu.pixnet.net/blog/post/97205466-%E5%85%A7%E8%81%B2%E9%83%A8%E5%B8%B8%E5%8F%97%E5%88%B0%E5%BF%BD%E8%A6%96 )。有道是『聽不見的最重要』!這句話是在說:普通人耳的聽覺雖然只能分辨兩個線條,但對於那些『不易分辨』、『聽不太出來』的音樂內部織地,還是可以感受得到飽實與否;設計得不好的內聲部,即便用了再多的線條、再昂貴的樂音,聽起來還是會覺得雜亂、混濁或空洞、無趣。反之,設計得宜的內聲部,往往與主旋律會取得非常好的度數距離,即便只寫了很簡單的用音,也能讓音樂的張力非常扎實。也就是說,我們在思考編曲的概念,其實就是在指定完低音之後,如何有效地寫出位於中間地帶的其他旋律聲線,來使整個音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
但是,還記得我們在『時間_01』文章中說過:『音樂在能量的呈現上,還有一種觀測的表述:【開展】與【收斂】』?所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並不是指讓音樂一直停留在飽和的狀態,它永遠是一種對比,有的時候你要讓和絃的感受很『窄』,有時候你要讓它很『寬』,來構成能量的收斂、開展;它之所以可以被這樣操作,其實就是來自於低音線條可以寫到多低、內聲部線條會與主旋律拉得多開來決定的。
而因為這些都是流動的線條,它們所『快照』出來的和絃結構是可以很自由的,甚至,這些『被構成』的和絃出現時間點,也可以被設計在特定的位置;而在『什麼時間點』變換了和絃,其實,它也就影響了『重音』出現的位置,而這個動作,同一個時間也代表了律動感的好壞,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Groove好不好』的關鍵!
因為,這一切的元素,都與時間感息息相關!
這一篇文字主要是希望對於『使用和絃感到苦惱』的編曲者,能提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音樂建構的想法。就如同我很反對『盒框式和絃』的記憶、用法一樣,我期待我們能從旋律的面向來重新思考和絃的意義,也因此而找到定義和絃的新看法;而關於『Groove』的問題,我們就留在下一次再討論。
在此之前,祝新思路順利愉快!
八分飽定義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八卦
故事因為已經完成而有了美好的寓意跟啟示。
故事可以感動人,激勵人,幫助人。
但也永遠記得,故事往往是大數法則的例外。
即便如此,還是要有好故事在人生裡作為輔助前進的養分。
會說故事,會聽故事,也要會看懂故事背後的符號,再將兩者連結。
「你相信命運嗎?」
來自美國好萊塢某記者這樣問我!
《灼人秘密》從2018年11月26日殺青到現在,
我接受了上百個訪問。
我幾乎在重覆回答及解釋關於「電影」的問題:
『你為什麼拍電影?
這部電影是根據哈維溫斯坦改編的嗎?
這是你想要呼應#metoo運動嗎?
你為什麼改變這麼大?
拍這樣一部跟你之前作品完全不一樣的類型片?
你是想朝商業片靠攏嗎?
電影裡的「學狗叫」…「水餃」…
「電影一開始,冰箱門貼著的妮娜紅毯照」…
「小王子舞台劇」…
「妮娜去試鏡時走在迷宮般的走廊」…
「1408」房間…
「夢境」…
「戲中戲」…
是否是劇情的XXX?
是否是向某導演致敬?…
是否是一種隱喻?…
是否是一種XXX連結? 』
當重覆了圍繞著「電影」的問題數百次,
而我也知無不言、
誠實地回答了數百次同樣的問題後,
突然聽到這個問題「你相信命運嗎?」
我靜默了,
我得花點時間,靜下來…誠實認真地想想…
想想…我的命運…
『我相信命運嗎?』
1998年,
那個幾乎不曾踏出過腊戌村落的緬甸鄉下小孩…
…從數千人中被命運選中了…
帶著200塊美金…
一張厚重的猩紅色舖滿大花朵圖樣的毛毯…
十罐雲南餣菜…
一套由隔壁鄰居裁縫阿姨從西洋雜誌上模彷縫製的西裝…
第一次坐飛機…
突然,穿越時空般地,
半夜降落在桃園機場…。
對於當時的大多數的緬甸鄉下小孩來說,
台灣是我們夢想中「改變命運」的地方,
所謂的「改變命運」對當時的我們來說,
並不是「讀書」、並不是「知識」、
更不曾想到會是「拍電影」…或「搞藝術」。
對我來說改變命運是「踏實地打工存錢,
然後寄回緬甸,償還因為辦護照而欠下的債務」…
…然後再打工…存到足夠的錢…
為家裡弄個水泥圍牆…然後再打工…
存到更多的錢…蓋棟水泥房子。
然後再打工…存到更多更多的錢…
回到緬甸家鄉…作一樣小生意…
開個服裝店什麼的…
我相信命運,而命運之神對我也很好…
在抵達台中高工三天後,
我就找到了在學校餐廳打工的機會…
週一到週五,三餐不愁…邊上學邊打工,
而假日也找到了學校外面的工作…
是當一家川菜的廚師助手…
我從小善於應付考試…每學期有獎學金…
再加上寒暑假的打工…
到高二時,
辦護照的債務已經償還完畢,得到解脫。
緊接著,
就想著怎麼打工存錢為家裡弄水泥圍牆了…
高中三年級一開學,
我就跟所有的高中生一樣得準備聯考…
在勞累的體力打工的生活中,
以及跟一般高中生一樣;正常地準備聯考的壓力下…
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
睡夢中常常作夢…夢中幾乎是緬甸小時候的場景…
整座燒焦的山…巨大的蟒蛇、
雨中突然冒出的黃莓果,滿山滿地…
第一次坐飛機…
上飛機前數十道關卡:
軍警和情報人員的搜身…
一直上不了飛機…。
這些夢境對比我後來的生活…
常常讓我覺得是真的?還是只是夢?
面對聯考以及打工存錢的雙重壓力,
我常常在掙扎:
是否該休學?乾脆別唸書了…
如其他僑生朋友一樣去找份高薪水的勞動型工作,
存一大筆錢回緬甸算了!
我當時覺得:
世界上很多人,我們一出生就輸了…
我們註定得跑得很用力才能跟得上別人,
即便是最簡單的「溫飽」和某些地方有的與生俱來的「受教育的權益」;
我們得很努力很努力地去爭取才能得到!
命運就是這樣…比電影更戲劇:
高三開學後的一個月,
某個週五,放學後,
跟平常一樣,
我快速地先跑到學校裡的學生餐廳打工一小時,
然後趕到川菜餐廳工作。
那天,川菜餐廳生意很好,
工作量非常大,
我又在無法專注的狀況下,
被一鍋熱水燙傷了手臂…
一團慌亂,
我被送到中山醫院急診,所幸無大礙,
但老闆覺得我已不適合在餐廳打工,解雇了我。
我馬上失去了每週二天半、
以及寒暑假的打工的機會。
當晚,我的手臂纏滿了紗布,
回到宿舍,室友們紛紛關心詢問,
但我說不出一句話!
拿了室友偷藏的煙猛吸…
我失業了!
第二天是週六,
宿舍的室友們都回家了,
僑生同學們都去打工了,
我整天坐在宿舍前面的木棉樹下,
無所事事,
也沒有心思唸書準備聯考…
一直到下午,
有個中年人來找我,
他是跟我緬甸拜把兄弟(兒時好友)作漁貨生意的台灣人,
他交給我一封信,和七萬塊台幣,
原來是腊戌拜把友人寄來的信和錢,
信中寫了這位拜把兄弟要結婚,
需要一台DV攝影機…
他要我幫他買了寄回緬甸,
他想要用DV紀錄婚禮。
第二天,是週日,
我拿著錢去到柳川路一帶,走進一家攝影器材店,
用七萬塊台幣買了一台SONY TRV 900的攝影機,
馬上把攝影機郵寄到緬甸。
過了十天,攝影機被退回了!
當時,我猜想是緬甸當局對媒體攝影器材進出口管制嚴格,
而在詢問來往緬甸的人後,
也沒有人願意幫忙運送這樣的媒體器材。
拜把兄弟的婚禮已過去,
對於能否寄回攝影機這事,
他也已不在意,他再次來一封信說道:
「你寄到也紀錄不到什麼了…你留著玩,等回緬甸再還我!」
於是,在失業的那些假日…厭倦地準備聯考的日子裡…
在一個下午,
我打開了那台DV攝影機,
我打開了它的LCD螢幕觀景窗…
那片3吋的彩色世界…透過它…
裡面的木棉樹…裡面的風、裡面的所有東西…
我覺得很神奇…有一股魔力…
它可以框住你想看到的東西,
而把你不想看到的東西隔離在景框之外……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
打工存錢外、實體物質外、
理性思考外、邏輯之外的另一種東西…
那種東西不止是影像…
它是很奇秒的東西…它讓我覺得…
透過它,我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後來,我禁不住每天把玩那台攝影機,
開始拿著它拍攝同學們的生活紀錄…
…也開始有同學們的親友,
學校的老師、
教官陸續找我去拍攝他們親友們的婚禮…給我一些酬勞…
我也開始以拍攝婚禮為業…
用攝影機來打工存錢寄回家。
透過拍攝婚禮,
我看到了新娘、新郎臉上的表情…
我有時zoom in 那個表情…看到了快樂、
也似乎看到了不安、
而那些種種的我的私密感受…無法言譯表達…
後來,我才明白,是「電影」。
我上了大學,唸了設計系…
又因為我在設計系的「設計或手繪技巧」相對沒有很好,
在做畢業作品時,
在我的指導教授孫春望鼓勵下,
我拍攝了第一部短片電影《白鴿》…
後來的後來…我去了金馬電影學院,
遇到了很多前輩:侯導、廖桑、李安導演等等的不吝分享及教導,
在那段期間,
彷佛被打通了電影的任督二脈…
…受到許多前輩們的鼓勵…
…我才有勇氣一個人,
拿著攝影機用極低成本…拍攝了《歸來的人》,
後來也才有勇氣實踐我想像中的電影…
拍攝了包含《冰毒》等…
接著才有人看到我,
支持我投資我…才拍了《再見瓦城》。
然後,又因為早期的短片,
在試鏡中結識了吳可熙…
而我們幾個在電影的路上,
變成革命戰友,
而我才能得到她的信任…交給我《灼人秘密》…
…非常獨特原創的心理驚悚劇本。
而《灼人秘密》在籌資到拍攝,
都非常不順利…
畢竟劇本相對複雜,
在華語片這種電影可能較不常見…。
但我相信命運,
從小到現在,
我覺得命運之神一直在選擇我,
而我一直盡全力地努力後,
隨遇而安,從不逃避,
每次我都勇敢接受命運交給我的任務…
遇到什麼,就去面對什麼…。
在幾經挫敗後,命運很眷顧我們,
…我找到了精良的製作團隊伙伴,
拍攝開始,過程困難重重、
但大家意志堅定、各司其職、竭盡心力!
最終,我們完成了電影;
來到了坎城影展。
在坎城影展期間,
受影展官方邀請去看《南方車站的聚會》
在抵達盧米埃電影院時,
有個男人問我是Midi嗎?(我坐的椅背上面有貼Midi Z)
他問我是不是NINA WU的導演?
他說他在幾篇報導裡看到我拍的電影是關於電影中的電影…
他說他也拍了一部電影是關於電影中的電影,
而他說看了我們的簡介…
我們的電影中的電影是在1960年代,
他的電影也是電影中的電影設在1960年代…
然後他曾研究個緬甸案子(劇本)
這男人講話很快,邊講邊揮動雙手,
我還來不及反應…
我們兩個中間隔著一個女人,是他的太太,
然後這位女人才介紹說:他是昆丁塔倫提諾…
然後他說他想看我們的電影,
然後想見見編劇吳可熙…
後來看完電影,
他跟我要了聯絡方式…快速交換了我們對《車站》一片的劇本意見…
接著他說,他會盡可能來看Nina Wu。
5/20下午四點半,在坎城。
《灼人秘密》首映,
坎城影展主席Thierry跟我說,
能不能延一下再放映,
因為昆丁在趕來,他非常想看,請求我等一下。
我其實是不想讓觀眾等的,因為觀眾都到了,
但主席百般請求,大家只好等了近八分鐘,
滿身大汗的昆丁導演出現了,他跟我說很對不起,
然後電影開場,主席Thierry 要我講句開場的話:
我說:「很感謝大家來看《灼人秘密》,
我沒有進過電影學校學習電影,
我都是在學校的圖書館和DVD出租店學習電影,
每次我走進DVD出租店,
我都會問自己:世界上有這麼多好的導演,
這麼多好的電影!
為什麼我要拍電影?
我的答案是:電影不需要我,但我需要電影,
我需要電影來表達我的私密的情感…和感受…和觀察…。
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不是很順利,
有很多限制,
但也是因為有這些限制我們才能突破,
才能找到一種自由的方法來拍這部電影!
電影是自由的,
它從來無法被定義該用怎樣的方式?
該如何來拍電影?
電影是自由的;
如同人的思考是自由的,
我也希望大家開放自由地看這部電影!謝謝!」
電影開始放映,燈光暗下,
觀眾隨著妮娜進入了我們創造的私密世界。
對來我說…電影不止是故事、
電影除了故事以外還有更多的是那些私密的個人情感…的獨特表達…
我喜歡塔可夫斯基…不是他的長鏡頭…
不是他的符號…他讓我感動的是他描寫的:
「他母親別過頭去的淚水、
他母親在一片茅草中被風吹拂的長髮、
還有他念念不忘的童年…
那瓶倒掉的牛奶…那只喝著牛奶的貓…
還有他揮之不去的小時候的家…
最後在寒風中…變成了癈墟…」
我喜歡李安導演…
不是他熟練的場面調度…
不是他能把東方美學或隱喻學發揮在西方擅長的三幕劇裡…
我喜歡他的電影是他的個人的私密性觀點或經驗…
「他那個早晨快走慢跑的父親…
那個睡在椅子上看似熟睡的父親,旁邊擔心父親是否已經有些「昏迷」跡像的兒子…
我喜歡…「兩個背對觀眾相擁相泣的牛仔男人……
喜歡那個…
…被孤立在一片大海中的印度男孩;他對著海、
對著老虎大聲呼叫…似乎在問神的存在…」
電影結束後,
更多的採訪蜂湧而至,
在上百次的採訪後,
喉嚨開始發炎溢血…。
終於到今天早晨,
採訪才暫時完結。
從2018年初拿到劇本,
開始改劇本、籌資、組團隊、拍攝、剪接、後期、影展、採訪後…
為了《灼人秘密》我連續工作了一年半,
沒有一天是放假休息的。
於是在昨晚,
我決定婉拒了幾個臨時邀約的採訪,讓自己休息一天。
今天,大清早,醒了,起床後到樓下吃早餐,
由於太早,旅館的餐廳還沒食物,
於是我乾坐著喝茶…這時突然有人拍我肩膀…Midi
居然是昆丁導演…他也被影展安排住在這旅館,
他說他也睡不著…然後他又說了起來…他說的很快,
照常揮動著他的手勢,
我得非常專注聽他說英文,
他說我先別回答:
他拼湊一下我要給他的世界:
「妮娜永遠在惡夢裡面?,
其實一開始故事就結束了?
最後一場才是真的對吧?
妮娜去試鏡變成了惡夢?
1408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所有的人都困在裡面出不來?
我覺得你所有的hint(暗示)都放得極好,
前後呼應,我看得很擔心,
你知道,我很怕錯過一個暗示,
我就會不懂這故事…我超怕錯過暗示…
但我很尿急…那天我來太趕…所以,
至到後四十分鐘我才出去上廁所…
還好我還連結得上那些暗示…
我之前的《低俗小說》也有hints很多…
…但沒你的這麼複雜…
我覺得這觀影經驗太好了…我覺得一般人要看二次才會知道這些「暗示」。
在昆丁導演的連續十五分鐘的快速英文表達後…
我很吃驚…也很得到鼓勵,
他居然都懂我們的佈局…都被看到了!
天下還有什麼比能了解你…懂你…更好的慰藉呢?
而且我非常喜歡昆丁導演寫的劇本…
他的劇本幾乎沒有破綻…
後來…餐廳的食物還是沒出來,
我們不得不聊了許多…聊到了一本書…
他說有個英國朋友給他看過一本書…
他覺得他不適合拍…關於緬甸的書:
而他說那本書我很適合拍…於是他開始講書名…
居然…那就是…前年…
一位英國的出版社老先生寄給我,
覺得很適合我拍的書…
然後我們交換了許多意見…怎麼拍…怎麼籌備…
他要我別急…自己一定要寫劇本…。
…
從我出生到現在…
我常常在想…如果沒有那場考試…
如果沒有那些種種…
如果我沒有離開家鄉…我會怎麼樣?
是的,我相信命運!
Midi 寫於坎城
25 May ,2019
八分飽定義 在 吃飯只吃七分飽,做人只需八分好,看懂勝讀十年書【曉書說】 的八卦
吃飯只吃七 分飽 ,做人只需 八分 好,看懂勝讀十年書【曉書說】. Xiaoshu Talk. Xiaoshu Talk. 535K subscribers. Join.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