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年代新聞張雅琴主播的仗義直言。
當然新聞片段,時間有限,只能擇要點來談。我們再補充一些吧!
台北鐵路地下化,1980年代就動工了,1700多億(而且是1980、1990年代的幣值!)的經費,完完全全是中央政府出錢。高雄鐵路地下化,遲至2009年動工,近一千億的經費,高雄市政府要分攤25%(左營到高雄段)到55%(高雄到鳳山段)!
大台北地區,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等流域的防洪計劃,早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1990~2000年代達到高峰,一共花掉了1200億以上的經費(again,這很多是1990年代的幣值!)而高雄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下,尤其是馬英九時期,中央才補助了32億;民進黨阿扁、小英執政下,補助多一點,達到120億左右。別忘了,高雄市的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是超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的!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整個土建與機電全部蓋好,再以「一元」的象徵性租金,轉移給北捷公司營運。而高雄捷運,則是吳敦義晚期搞了個四不像的BOT案,機電設備要高捷公司自行出資與自負盈虧,光是利息和折舊加起來就令人喘不過氣。北捷的賺錢神話,和高捷的賠錢問題,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到陳菊任內,指派主計專家郝建生去高捷當董事長,高市府買斷機電設備、高捷重整債務,才讓高捷轉虧為盈。說起來,也不過是跟北捷回到同一個起跑線而已。
馬英九任內,新北市民營的八仙樂園發生塵爆,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二預備金幫新北市府善後(當時市長是朱立倫)。高雄的公有石化管線,在吳敦義任內施工不當,致使二十年後發生氣爆;而行政院的反應是袖手旁觀,尤其是江宜樺「不立專法、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立專責機構」的「三不主義」,讓高雄人寒透了心。
直轄市健保費爭議,馬英九為台北郝龍斌編列專案補助344億元,高雄(縣市合併後)卻只拿到59億,是台北的六分之一,其它都要高雄市政府自己想辦法。
更不要說,台北跟高雄(尤其是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天生條件就不一樣。台北的面積小,一大半更是低度開放的山地;高雄的面積大,是台北加新北的總和還要多出三分之一。而且高雄上到玉山下到台灣海峽,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都高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年預算卻還比台北市單獨還少。更何況,高雄是重工業之都,污染防治、交通整治,比起台北那是難上太多。
不是我們愛抱怨,實在是平平是直轄市,台北跟高雄的待遇怎麼差這麼多?以上苛扣的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再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是三千億都不止。台北進行現代化的大眾運輸、都市規劃建設,已經四十年以上;高雄卻是近二十年才急起直追。而大高雄合併後,治理的面積與難度,更不是台北這種純粹都市化的首善之都可以相比的。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大建設時代」進入尾聲的2017、2018兩個年度,陳菊(和代理的許立明)市府都達到了收支兩平的財政目標。能夠在中央補助滿滿的台北市少花錢,這不算功夫;在中央爹不疼娘不愛的氣氛下,一邊做大建設,一邊逐漸把財政調整到兩平,這才是真功夫。
柯文哲很喜歡把「財政紀律」掛在嘴上。但是要比較財政紀律,也要起跑點差不多,才有比較的可能性。事實是,北、高兩市的起跑點,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硬要兩個城市湊起來,用柯文哲式去脈絡的標準,去比「財政紀律」,那個不叫精實廉能,而純粹只不過是「從台北看天下」的傲慢罷了。
柯文哲手上有雄厚的媒體資源,配合他去炒作各種去脈絡化的指控。套一句3Q陳柏惟說過的,柯文哲一句「陳菊負債3000億」,高雄人就解釋得要死,還解釋得不清楚。我說,就算解釋得清楚,也沒辦法透過主流媒體,讓大家聽懂。這社會上,願意花時間花心力去爬梳台灣「南北不均」的制度性不公現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跟著柯文哲的媒體操作起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幸現在愈來愈多人看破了柯文哲的手腳,更有幸有雅琴姐仗義直言,幫花媽市長講了幾句公道話。
「台灣人不是笨,而是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有義務去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可能花時間去爬梳這些脈絡,寫給大家看的初衷。
(圖片來源: 打馬悍將粉絲團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JoyeeWalk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路線特色 : 賞・芒草山景,沿途主要都係山頂上行走,景色十分開揚壯觀,更有遍地芒草欣賞。 難度唔算高,但長度不容小覤! 尤其剛開始上山一段更要留意體力! 宜:影山景,追求開揚景色之人,影芒草,石頭愛好者,三五知己 忌:缺少運動之人,怕曬之人 Highlights: 0:52 春風亭 1:21 八...
「八仙山難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JoyeeWalker Youtube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JoyeeWalker Youtube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Kanya Chan Youtube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八仙山主峰登山步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八仙山主峰登山步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八仙山難度 在 谷關七雄難易度?! - Mobile01 的評價
八仙山難度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感謝年代新聞張雅琴主播的仗義直言。
當然新聞片段,時間有限,只能擇要點來談。我們再補充一些吧!
台北鐵路地下化,1980年代就動工了,1700多億(而且是1980、1990年代的幣值!)的經費,完完全全是中央政府出錢。高雄鐵路地下化,遲至2009年動工,近一千億的經費,高雄市政府要分攤25%(左營到高雄段)到55%(高雄到鳳山段)!
大台北地區,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等流域的防洪計劃,早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1990~2000年代達到高峰,一共花掉了1200億以上的經費(again,這很多是1990年代的幣值!)而高雄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下,尤其是馬英九時期,中央才補助了32億;民進黨阿扁、小英執政下,補助多一點,達到120億左右。別忘了,高雄市的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是超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的!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整個土建與機電全部蓋好,再以「一元」的象徵性租金,轉移給北捷公司營運。而高雄捷運,則是吳敦義晚期搞了個四不像的BOT案,機電設備要高捷公司自行出資與自負盈虧,光是利息和折舊加起來就令人喘不過氣。北捷的賺錢神話,和高捷的賠錢問題,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到陳菊任內,指派主計專家郝建生去高捷當董事長,高市府買斷機電設備、高捷重整債務,才讓高捷轉虧為盈。說起來,也不過是跟北捷回到同一個起跑線而已。
馬英九任內,新北市民營的八仙樂園發生塵爆,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二預備金幫新北市府善後(當時市長是朱立倫)。高雄的公有石化管線,在吳敦義任內施工不當,致使二十年後發生氣爆;而行政院的反應是袖手旁觀,尤其是江宜樺「不立專法、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立專責機構」的「三不主義」,讓高雄人寒透了心。
直轄市健保費爭議,馬英九為台北郝龍斌編列專案補助344億元,高雄(縣市合併後)卻只拿到59億,是台北的六分之一,其它都要高雄市政府自己想辦法。
更不要說,台北跟高雄(尤其是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天生條件就不一樣。台北的面積小,一大半更是低度開放的山地;高雄的面積大,是台北加新北的總和還要多出三分之一。而且高雄上到玉山下到台灣海峽,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都高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年預算卻還比台北市單獨還少。更何況,高雄是重工業之都,污染防治、交通整治,比起台北那是難上太多。
不是我們愛抱怨,實在是平平是直轄市,台北跟高雄的待遇怎麼差這麼多?以上苛扣的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再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是三千億都不止。台北進行現代化的大眾運輸、都市規劃建設,已經四十年以上;高雄卻是近二十年才急起直追。而大高雄合併後,治理的面積與難度,更不是台北這種純粹都市化的首善之都可以相比的。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大建設時代」進入尾聲的2017、2018兩個年度,陳菊(和代理的許立明)市府都達到了收支兩平的財政目標。能夠在中央補助滿滿的台北市少花錢,這不算功夫;在中央爹不疼娘不愛的氣氛下,一邊做大建設,一邊逐漸把財政調整到兩平,這才是真功夫。
柯文哲很喜歡把「財政紀律」掛在嘴上。但是要比較財政紀律,也要起跑點差不多,才有比較的可能性。事實是,北、高兩市的起跑點,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硬要兩個城市湊起來,用柯文哲式去脈絡的標準,去比「財政紀律」,那個不叫精實廉能,而純粹只不過是「從台北看天下」的傲慢罷了。
柯文哲手上有雄厚的媒體資源,配合他去炒作各種去脈絡化的指控。套一句3Q陳柏惟說過的,柯文哲一句「陳菊負債3000億」,高雄人就解釋得要死,還解釋得不清楚。我說,就算解釋得清楚,也沒辦法透過主流媒體,讓大家聽懂。這社會上,願意花時間花心力去爬梳台灣「南北不均」的制度性不公現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跟著柯文哲的媒體操作起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幸現在愈來愈多人看破了柯文哲的手腳,更有幸有雅琴姐仗義直言,幫花媽市長講了幾句公道話。
「台灣人不是笨,而是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有義務去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可能花時間去爬梳這些脈絡,寫給大家看的初衷。
(圖片來源: 打馬悍將粉絲團 )
八仙山難度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中國已經放棄總統回防高雄了嗎?
#柯韓還在亂扯高雄負債三千億?
文:蕪菁雜誌
圖片: 打馬悍將粉絲團
感謝年代新聞張雅琴主播的仗義直言。
當然新聞片段,時間有限,只能擇要點來談。我們再補充一些吧!
#北高建設的歷史性不對等
台北鐵路地下化,1980年代就動工了,1700多億(而且是1980、1990年代的幣值!)的經費,完完全全是中央政府出錢。高雄鐵路地下化,遲至2009年動工,近一千億的經費,高雄市政府要分攤25%(左營到高雄段)到55%(高雄到鳳山段)!
大台北地區,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等流域的防洪計劃,早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1990~2000年代達到高峰,一共花掉了1200億以上的經費(again,這很多是1990年代的幣值!)而高雄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下,尤其是馬英九時期,中央才補助了32億;民進黨阿扁、小英執政下,補助多一點,達到120億左右。別忘了,高雄市的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是超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的!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整個土建與機電全部蓋好,再以「一元」的象徵性租金,轉移給北捷公司營運。而高雄捷運,則是吳敦義晚期搞了個四不像的BOT案,機電設備要高捷公司自行出資與自負盈虧,光是利息和折舊加起來就令人喘不過氣。北捷的賺錢神話,和高捷的賠錢問題,就是這麼來的。一直到陳菊任內,指派主計專家郝建生去高捷當董事長,高市府買斷機電設備、高捷重整債務,才讓高捷轉虧為盈。說起來,也不過是跟北捷回到同一個起跑線而已。
#中國黨中央政府補助的不正義
馬英九任內,新北市民營的八仙樂園發生塵爆,行政院立刻動用第二預備金幫新北市府善後(當時市長是朱立倫)。高雄的公有石化管線,在吳敦義任內施工不當,致使二十年後發生氣爆;而行政院的反應是袖手旁觀,尤其是江宜樺「不立專法、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立專責機構」的「三不主義」,讓高雄人寒透了心。
直轄市健保費爭議,馬英九為台北郝龍斌編列專案補助344億元,高雄(縣市合併後)卻只拿到59億,是台北的六分之一,其它都要高雄市政府自己想辦法。
更不要說,台北跟高雄(尤其是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天生條件就不一樣。台北的面積小,一大半更是低度開放的山地;高雄的面積大,是台北加新北的總和還要多出三分之一。而且高雄上到玉山下到台灣海峽,河川長度和水域面積都高過台北與新北的總和,年預算卻還比台北市單獨還少。更何況,高雄是重工業之都,污染防治、交通整治,比起台北那是難上太多。
不是我們愛抱怨,實在是平平是直轄市,台北跟高雄的待遇怎麼差這麼多?以上苛扣的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再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是三千億都不止。台北進行現代化的大眾運輸、都市規劃建設,已經四十年以上;高雄卻是近二十年才急起直追。而大高雄合併後,治理的面積與難度,更不是台北這種純粹都市化的首善之都可以相比的。
#陳菊努力下高雄市已出現盈餘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大建設時代」進入尾聲的2017、2018兩個年度,陳菊(和代理的許立明)市府都達到了收支兩平的財政目標。能夠在中央補助滿滿的台北市少花錢,這不算功夫;在中央爹不疼娘不愛的氣氛下,一邊做大建設,一邊逐漸把財政調整到兩平,這才是真功夫。
柯文哲很喜歡把「財政紀律」掛在嘴上。但是要比較財政紀律,也要起跑點差不多,才有比較的可能性。事實是,北、高兩市的起跑點,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硬要兩個城市湊起來,用柯文哲式去脈絡的標準,去比「財政紀律」,那個不叫精實廉能,而純粹只不過是「從台北看天下」的傲慢罷了。
柯文哲手上有雄厚的媒體資源,配合他去炒作各種去脈絡化的指控。套一句3Q陳柏惟說過的,柯文哲一句「陳菊負債3000億」,高雄人就解釋得要死,還解釋得不清楚。我說,就算解釋得清楚,也沒辦法透過主流媒體,讓大家聽懂。這社會上,願意花時間花心力去爬梳台灣「南北不均」的制度性不公現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跟著柯文哲的媒體操作起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幸現在愈來愈多人看破了柯文哲的手腳,更有幸有雅琴姐仗義直言,幫花媽市長講了幾句公道話。
「台灣人不是笨,而是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就有義務去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可能花時間去爬梳這些脈絡,寫給大家看的初衷。
八仙山難度 在 JoyeeWalker Youtube 的評價
路線特色 :
賞・芒草山景,沿途主要都係山頂上行走,景色十分開揚壯觀,更有遍地芒草欣賞。
難度唔算高,但長度不容小覤!
尤其剛開始上山一段更要留意體力!
宜:影山景,追求開揚景色之人,影芒草,石頭愛好者,三五知己
忌:缺少運動之人,怕曬之人
Highlights:
0:52 春風亭
1:21 八仙嶺-仙姑峰
1:46 八仙嶺-純陽峰
2:20 遍地芒草
2:47 黃嶺
3:20 鶴藪水塘
Cameras: Nikon D5500, GoPro, Iphone, 三軸穩定器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Joyee-Walker-1668115463499101/
八仙山難度 在 JoyeeWalker Youtube 的評價
難度:★★★☆☆
長度:★★★★☆(約十三公里)
時間:約 5 小時(約30分鐘休息時間)
起點:粉嶺火車站> 小巴52B> 鶴藪水塘
終點:大美督
沿途主要都係山頂上行走,景色十分開揚壯觀
難度唔算高,但長度不容小覤!
尤其八仙嶺一段更要留意體力!
宜:影山景,追求開揚景色之人,影芒草,石頭愛好者,三五知己
忌:缺少運動之人,怕曬之人,怕蜜蜂之人
Cameras: GoPro, Iphon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Joyee-Walker-1668115463499101/
八仙山難度 在 Kanya Chan Youtube 的評價
八仙嶺
路線:大美督入-》 鶴藪出
全程長度:12KM
時間:5小時(連拍照、休息時間)
技巧 2/5
體能 5/5
難度 4/5
景觀 5/5
----
Shot by: GoPro Hero8
Special thanks: @microworkshk
八仙山難度 在 八仙山主峰登山步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八卦
八仙山 主峰步道- 台灣山林悠遊網八仙山因海拔約八千日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為谷關... 八仙山主峰步道1k處,因巨木 ... ... <看更多>
八仙山難度 在 谷關七雄難易度?! - Mobile01 的八卦
舉我個人例子最易-->最難白毛山->唐麻丹山->東卯山->馬崙山->屋我尾山(麗陽上)->八仙山波津加山還沒爬過,應該跟八仙山差不多但路程短一些路徑明顯注意 ... ... <看更多>
八仙山難度 在 八仙山主峰登山步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八卦
八仙山 主峰步道- 台灣山林悠遊網八仙山因海拔約八千日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為谷關... 八仙山主峰步道1k處,因巨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