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錯誤的教法_孩子用情緒反彈
今天一位帶孫的阿嬤來問我,說孫子都會常不理或吃定阿公,可是阿公對他很好,怎麼會這樣?我問詳細後,發現阿公跟孫子互動的方法不太對,一下子給孫子很多規定,一下子又很沒有原則,弄的孩子很不喜歡,最後對阿公的情緒總是又魯又歡。
陪伴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找到方法及技巧,如果家中孩子都對特定的人特別兇、特別不聽,就一定要找出可能的原因。
👩👧帶孩子錯誤的9種親子互動:https://pros.is/T6Q6R
在日常中,大人對孩子太多不必要的限制,反而妨礙孩子的發展,甚至引起情緒反彈。有九種錯誤的親子互動行為:
1. 「限制玩遊戲的方式」孩子會情緒反彈:
例如2歲多的小孩很喜歡玩煮菜的遊戲,媽媽買了一盒拼圖,想來陪孩子玩,結果孩子是把所有拼圖倒到鍋子去假裝炒菜,有些大人可能就會急忙阻止,甚至限制,這是拼圖,不是拿來炒菜的,但這樣的舉動,就可能妨礙孩子的發展。過去研究顯示,與18個月以上的孩子玩,若大人太過主導遊戲方式,會影響幼兒的專注力發展。
2. 「強迫要吃多少」孩子會情緒反彈:
大人都可能有大小餐,更何況孩子,差那幾口絕對不會因此餓死或營養不良。儘管媽媽你煮得很辛苦,看到食物剩下來真的很「不舒服」,但把吃飯氣氛弄那麼僵,孩子只會更不喜歡吃,吃飯會有情緒,何必呢?
3. 「邊看手機邊陪小孩」會情緒反彈
孩子是會感受到大人是否有認真陪伴的,而且邊看手機通常就比較不能及時回應孩子,或者是沒看孩子就回應,久而久之,孩子學到的是不主動去看大人表情,社會互動的能力變差,表現出來的就是在團體中不專心、很做自己。
4. 「規定孩子要照說明玩」會情緒反彈:
就像疊積木,就是要組的跟說明書一樣,或跟著大人一起組,孩子無法自我發揮,大人出發是好的,想要孩子學習,但這樣的規定反而可能讓孩子無趣,玩具就玩不久。
5. 「硬要發音清楚」孩子會反彈:
除了字要講清楚,有些家長還很強調句子的完整度,不到三歲的孩子,句子可能要求的跟中班程度一樣,孩子可能需要兩三次才有辦法將句子說完整,這會讓孩子一直有挫折感,沒自信。
6. 「要求只能乖乖坐著玩」會反彈:
孩子就是有活動量的需求,活動量沒有滿足的孩子,就會容易會有躁動、衝動能行為表現。
7. 「規定幼兒閱讀順序」會反彈
不少媽媽會問,跟孩子看書,我都還沒念完,孩子就一直急著翻,怎麼辦?閱讀這件是要先有樂趣,才有可能深入研究,因此不需要太早強調孩子要一頁一頁看完,反而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圖片,一起找出圖畫中的人物,孩子覺得有趣,大人在逐漸將故事串起來,最後再一頁一頁將故事說完整也不遲。
8. 「覺得髒不讓孩子摸」會反彈:
前幾天聽到一個媽媽有感而發,孩子把盆栽打翻了,為了訓練孩子的責任感,請孩子自己處理,儘管等等媽媽可能要花三倍的力氣收拾善後,結果阿嬤說,不行,土很髒,大人收一收就好了…。甚麼都覺得髒、大人不好清潔,就不讓孩子嘗試,會剝奪孩子的感統發展機會。
9. 「規定什麼都要一起玩」會反彈:
現在媽媽多半不會要求手足間大的要讓小的,會強調一起玩,但殊不知這個一起玩是假公平,有些年紀小的孩子,遊戲發展本來就是平行遊戲,怎麼可能一起玩,結果換來的是兩個都不開心,要讓手足一起玩,大人要有技巧,既然是玩,就要開心,絕對不是說一句一起玩,問題就解決了。
陪伴孩子需要技巧,訂規矩關鍵在過猶不及。下面不知不覺錯誤的陪伴行為,大家中了幾個呢?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萬的網紅黃氏兄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頻道第三成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S2S-Zs8LeuJxK-T3RQQg/join .. 兩兄弟其中一隻要先透漏年齡了! 觀眾一直想知道的,就來公開吧w (有推算出來的別講啊XD) 感謝各位觀眾支持,持續努力邁進! .. 30萬Q&A公益:...
兩 歲 不專心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兩 歲 不專心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兩 歲 不專心 在 黃氏兄弟 Youtube 的評價
成為頻道第三成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S2S-Zs8LeuJxK-T3RQQg/join
..
兩兄弟其中一隻要先透漏年齡了!
觀眾一直想知道的,就來公開吧w (有推算出來的別講啊XD)
感謝各位觀眾支持,持續努力邁進!
..
30萬Q&A公益:https://youtu.be/x_XUE4-fbP0
竟然要分頻道:https://youtu.be/CGvvp2HH1iA
【轉學兄弟】:https://reurl.cc/EOKnn
【YouTuber好朋友】:https://goo.gl/aDPv2Z
【外婆家系列】:https://goo.gl/n82tCk
【兄弟對決】https://reurl.cc/yaQNl
🎓畢業108系列單曲🎓
EP.01【我的新座位】MV 👉 https://youtu.be/ZWYFHrJj4dI
EP.02【不專心】MV 👉 https://youtu.be/0GzLgn2fgcI
EP.03【多想告訴你】MV 👉 https://youtu.be/BT2tg7QphVU
🔥2020年單曲
【專家模式】MV👉 https://youtu.be/x8AP-2aLEeE
【室友】MV 👉 https://youtu.be/kaP4JUyI0uc
IG 追蹤 👉 huangbrotherss
FaceBook 專頁 👉 https://goo.gl/UcZf4Y
訂閱我們 👉 https://goo.gl/pPGJbv
👉 兄弟倆日常;喜歡拍試吃、開箱、搞怪、整人影片、都市傳說、實驗、運動、黑暗料理(?)、抖音、Vlog
( 呃....就是生活中想拍什麼就拍什麼www )
► 每週一、三晚上六點,週六早上十點發片!會不定時直播跟追加影片(一定要開鈴鐺收通知!)
► 追蹤臉書專頁、IG 關注我們動態
( 大家多多分享、按喜歡,你的支持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 )
..
#QA #問與答 #回饋 #訂閱 #TALK #問答 #快問快答 #秘密
#回答 #募集 #蒐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a3gepcHxy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mxVuOGVy29ps-W7SXBBu3YgcP5A)
兩 歲 不專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叫做「愛,會令人盲目」。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在青少年的時候,可能我們的父母親,都會禁止我們交男女朋友,因為會影響到課業。
然而對很多職場上面,對於那種所謂的辦公室戀情,也是特別的敏感。彷彿呢,辦公室戀情一發生,不管是老闆、還是相關的同事,就會直覺的聯想到你的工作表現,可能會受到影響。
你可能是其中的當事人,你會覺得這是大家的偏見。但是我今天要跟你分享,一個實驗研究。不管你覺得它是偏見也好、不是偏見也罷。我們總有一些更科學的研究,來告訴我們可能的現象。
那麼如果你這個時候,投入了戀愛的關係裡,你也可以當做是一個重要的自我提醒。在萊登大學有一位學者,叫史坦伯根,他的研究方向就是當人進入愛情關係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認知控制,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他進一步的想研究,他想知道這些進入熱戀關係的人,是不是比較容易專注在他的伴侶,而不是在其它的事物上面。他的研究團隊,找了43個年齡介於18到27歲,正處於熱戀關係的大學生。
那所謂的熱戀呢,就是他們的戀情開始都不到半年。而這實驗一剛開始,會有十分鐘的實驗解說,跟他們戀情程度的問卷填寫。這個內容主要是讓他們回想,他們目前的戀情、的想法,還有看法。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還會放他們自己所帶來,最喜歡的情歌精選,透過這樣的環境氛圍,讓他們去回想戀情,而且也聽著情歌,讓他們充滿著「粉紅色的泡泡」。
有了這個階段之後,接下來讓他們進行兩個關於「注意力」方面的作業。這些作業呢,需要他們反應愈快愈好;可是在進行的過程當中,會有其它的干擾跟剌激,所以只有他們越專注,才能夠越成功的完成這些作業。
實驗的結果就發現喔,在熱戀的問卷當中,得分越高的人,他們進行專注力的作業,就越容易受到干擾跟影響。換句話說喔,你現在打得越火熱,你就越容易不專心、愈容易分心。
史坦伯根認為熱戀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把他們的專注力,用來想另外一半。但我們知道喔,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它是有總量管制的。
所以,當我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想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的時候,那我關注在其它事情上面的時間,跟精力就會變少。而具體的呈現,可能就是功課受到影響,或者是工作受到影響。
然而,當你聽到這邊的時候,你可能會罵我,你罵我什麼呢?拜託~現在已經少子化了,你這樣子說,是不是讓大家更不要交男朋友、更不要交女朋友呢?
其實不是哦,事實上呢,這個研究還有後續,因為他們後來發現,這樣子專注力受到影響的現象,只是在戀愛早期,在「熱戀期」才會有的狀況。等到戀情越來越穩定,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恢復到原本的水準。
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老覺得自己的伴侶,不像熱戀的時候那麼的關注你,我說實在的一點,他只是個正常人而已,他這樣子並沒有什麼不對。你要一個人,他已經跟你在一起很久了,還像熱戀一般的無時無刻的想著你?
是,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粉紅色泡泡,你可能會覺得很浪漫。但事實上一方面它是不切實際的;二方面,那你要把他的工作,跟生活放在什麼位置呢?你們的愛情,會遠大於麵包這樣多嗎?
你可以想一想喔。而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如果你感覺到,現在真的有一點點被愛情衝昏了頭,那麼你可能就要好好的問自己,你對於這份關係,有什麼樣的期待跟想像?是「追求刺激」還是「追求穩定」呢?
如果你要追求的是「刺激」,事實上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讓你不影響到自己的專注力。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是「穩定」,那麼怎麼樣去經營一份,能夠彼此滋養親密關係,就是接下來必要的功課了。
談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在1月26號有一門叫『幸福工作坊』的課程。這個是由嘉玲老師,也就是我的伴侶所擔綱,你會在這個工作坊裡,學會怎樣去經營一份滋養性的親密關係。
無論你現在已婚、還是未婚,有沒有伴侶,我相信愛是本能,但是怎麼樣去經營愛,這是需要學習的。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幸福工作坊』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然而無論如何,如果回到今天的分享「愛,的確會令人盲目」。可是可果沒有愛,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活的跟行屍走肉一樣呢?因此,學習怎麼去愛,怎麼樣去經營愛,才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不是嗎?
期盼能夠在『幸福工作坊』裡能夠見到你,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接,我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NawTapYwY/hqdefault.jpg)
兩 歲 不專心 在 Q力伊萊 Youtube 的評價
#伊菲 #KTV #黃氏兄弟 #專家模式 #你的新座位 #不專心 #風的來信
伊菲剛滿兩歲的歌單也太狂,會唱的歌曲好新。你們聽得出她在唱哪些歌嗎 #嬰兒唱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s3UPqqopQ/hqdefault.jpg)
兩 歲 不專心 在 寶寶吃飯坐不住、不專心怎麼辦?||恬兒職能治療師 - YouTube 的八卦
完整教養方法https://kid-pro.com/avdv「湯匙怎麼揮來揮去,以為在開演唱會嗎!!!」 「不要把食物拿起來丟啦!!!」 「吃個飯是身上長蟲嗎?怎麼坐不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