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接受廣播主持人修伊特(Hugh Hewitt)訪問,龐皮歐說:
台灣一直都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在雷根政府時期就定調的立場,其所制定的對台政策,共和、民主兩黨政府遵守至今已35個年頭,我真的認為這是跨黨派共識,我覺得核心理解在於,這就是民主運作模式... 我們也要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我們有一連串的責任義務,你們已經看到我們宣布了對台出售武器,協助提升他們的防衛能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後倒數100日衝刺階段了,雖然我人在台灣,但是一定會郵寄投票,投票是公民的義務,其實不是,是因為我很賭爛。好啦,這裡還是強調一下好了,投賭爛票是不好的行為,我們要選賢與能,OK?這不過,這個川貴人一定是知道我有這種想法,先前已經好幾次批評郵寄投票,說這樣會造成選舉舞弊啦、選票會...
兩黨制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The Guardian 英國衛報》
英國衛報在7日以「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為何台灣未能設法因應大規模新冠疫情爆發」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how Taiwan failed to plan for a major Covid outbreak為題,評論報導點出儘管台灣先前有250天沒有發生任何本土案例。
但近期在台灣發生逾1.1萬例感染案例中,超過90%是在5月中以來染疫。台灣主要受三大因素,而在抗疫中失敗:
1)疫苗訂量不足、
2)錯估全球疫苗短缺形勢
3)和地緣政治影響。(指因中國大陸復星集團代理權爭議買不到輝瑞疫苗)
而且,因為疫苗不足,台灣全國接種疫苗的人口比率,不到3%。(指施打一劑)
●未能及時防範兇猛的英國病毒株
多位公共衛生專家表示,在病毒於全世界一波波擴散之際,台灣當局未跟上有
關新的變種病毒株的新知識、包括對抗空氣傳播必須通風的重要性。
*尤其大規模檢測的有效性。
一些人士認為,台灣已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公衛專家、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當局原先以為他們靠著接觸史追蹤系統和精確篩檢就已控制住疫情,但英國病毒株傳播速度更快,帶來挑戰,而且5月9日母親節又釀成超級散播事件。
●不願採取嚴格封鎖措施
衛報也指出,台灣當局顯然反對採取激烈的封鎖措施,而且屢次重新界定引發必須封鎖定義門檻。
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表示,從疫情大爆發以來,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他仍希望台灣能基於感染數和風險水準制定明確定對應的封鎖限制措施。
顏慕庸說,他仍擔心加護病房被增加的病患數壓垮,進而導致外溢至社區的風險,「這曾經發生在紐約市、義大利北部。你必須要停止傳播,就是要採用封鎖。一個必要、精心規劃的封鎖」。
●疫苗仍是當務之急
衛報指出,全球應對疫情的焦點仍是疫苗,但台灣在取得疫苗方面也面臨問題。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how Taiwan failed to plan for a major Covid outbreak
Once a poster child for blocking coronavirus, Taiwan failed to fully prepare a pandemic response or vaccination rollout
Coronavirus – latest updates
See all our coronavirus coverage
Helen Davidson in Taipei
@heldavidson
Mon 7 Jun 2021 09.19 EDT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via Email
While most of the world suffered throug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ases and millions of deaths from Covid-19, the 23.5 million people in Taiwan largely lived a normal life, thanks to a well-documented strong and early response that saw it go 250 days without a single local case. It lobbied for inclusio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decision-making body off the back of its undeniable success and expertise under the slogan “Taiwan can help”.
But now the tables have turned and the island itself is in need of assistance, after an outbreak that started among airline staff in April spread across the island. The government appears to have been caught short by something it thought would never happen: the poster child for outbreak prevention had apparently failed to fully prepare an outbreak response.
It has so far recorded more than 11,000 cases and 260 deaths, more than 90% of them since mid-May. Affected by inadequate orders, global shortages and geopolitics, it has vaccinated fewer than 3% of its 23.5 million people. The president, Tsai Ing-wen, on Monday gave a broadcast address from her office to assure a population at its second-highest alert level that 750,000 vaccine doses promised by the US would arrive soon.
‘We thought maybe we could contain this’
Multiple health and social experts told the Guardian that as the virus spread in waves worldwide, authorities hadn’t kept up with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around virulent new strains, the importance of ventilation to combat aerosolised spread, the effectiveness of mass testing, or the examples set by some countries of locking down hard and early. Some felt Taiwan had become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even complacent.
* 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台灣如何未能為大規模的 Covid 爆發做好計劃
台灣曾是阻斷冠狀病毒的典型代表,但未能為大流行應對或疫苗接種做好充分準備
冠狀病毒 - 最新更新查看我們所有的冠狀病毒報導海倫戴維森在台北
@heldavidson
2021 年 6 月 7 日星期一 09.19 EDT
雖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因 Covid-19 感染了數億例病例和數百萬人死亡,但台灣 2350 萬人在很大程度上過著正常的生活,這要歸功於有據可查的強有力的早期反應,該反應在 250 天內沒有發生一個本地案例。
憑藉其無可否認的成功和專業知識,它以“台灣可以提供幫助”為口號,遊說將其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機構。
但是,在 4 月份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爆發的疫情蔓延到全島之後,現在情況發生了轉變,該島本身需要幫助。政府似乎被它認為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弄得措手不及:預防疫情的典型代表顯然未能充分準備好應對疫情。
迄今為止,它已記錄了 11,000 多例病例和 260 例死亡,其中 90% 以上是自 5 月中旬以來的記錄。
受政府疫苗採購不足、全球疫苗短缺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它的 2350 萬人口中只有不到 3% 的人,接種了(一劑)疫苗。
週一,蔡英文總統在她的辦公室發表廣播講話,向處於第二高警戒級別的民眾保證,美國承諾的 75 萬劑疫苗很快就會到貨。
“我們想也許我們可以控制它”
多位公衛體系和社會專家告訴《衛報》,隨著病毒在全球掀起波瀾,當局沒有跟上關於新變種毒株的新科學知識。
*通風對抗霧化傳播的重要性、
*大規模檢測的有效性或示例。
一些國家早已地採取了嚴格的封鎖措施。但一些人認為台灣已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甚至自滿。
⋯⋯
在國內,黨派也攪渾了水,幾位專家告訴衛報,他們對公開批評廣受歡迎的政府和衛生當局(包括陳時中)必須持謹慎態度。
一位公衛專家說,他們覺得政府不願複製在中國看到的任何事情——比如野戰方艙醫院或封鎖——政治已經為判斷蒙上了陰影。
對於台灣以外的人或密切關注疫情的人來說,今天的台灣令人不安地懷舊,彷彿現在是2020年6月,而不是2021年。
全球防疫現在是關於疫苗。
但台灣也在這方面苦苦掙扎。 “我認為政府開始認真考慮 [疫苗] 太晚了,”全球臺灣醫學聯盟總幹事、前國家監察員委員Peter Chang 博士說。
“他們認為我們很擅長戴口罩,人們在保持社交距離方面非常自律,所以沒關係。”
許多早期在該病毒上取得成功的國家也一直在努力獲得和分發疫苗,但台灣面臨著額外的併發症,包括指責和中國地緣政治干預的實例。台灣聲稱中國阻止了與德國疫苗生產商 BioNTech 的交易,中國予以否認。
台灣防疫指揮中心CECC 告訴《衛報》,它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疫情,但“公平獲得有效疫苗是結束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的最終解決方案”。
日本已提供超過 120 萬劑疫苗,美國參議員周日飛往台北,宣布美國的捐贈,並強調美國兩黨對台灣的支持。
進入第 3 級警戒兩週多後,病例數並沒有顯著下降,週一警報再次延長,直到 6 月底。
陳時中部長認為 3 級已經足夠嚴格,並質疑政府實施更多措施的能力,但表示沒有足夠明確的信息,告訴一般人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和所謂的“隱形感染”者。
“你必須假設任何不與你同住的人都是潛在的攜帶者,”他說。 “在接下來的兩週左右的時間裡,不要與不和你住在一起的人在室內聚會。”
htt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1/jun/07/a-victim-of-its-own-success-how-taiwan-failed-to-plan-for-a-major-covid-outbreak
兩黨制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205紐約時報
*【冠毒正在毀滅美國,潛在的不平衡標準決定了生死】
週四創下了全國單日記錄,新病例超過217,000。這說明瞭冠毒已經大幅擴散,在美國已有278,000多人死亡,超過了德州拉伯克市,加州莫德斯託或紐澤西州澤西市的全部人口。基礎條件在決定了誰能在病毒中倖存下。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等疾病的美國人(約佔人口的45%)更加脆弱。越來越多的新證據表明,低收入社區的人們由於需要外出工作而遭受該病毒的暴露風險較高。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us/covid-united-states-surge.html?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
*【專家說,對Covid倖存者的後遺症需要迫切關注】
從呼吸困難到心臟病到認知和心理問題,這些症狀已經困擾著全世界無數人,後遺症也可能因混合了各種情況要復原是漫長而艱辛的路。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近發布了一些長期症狀的清單,包括疲勞,關節痛,胸痛,腦霧和抑鬱症,但醫生和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仍然不了解許多此類疾病的程度或原因。問題,哪些患者會發展它們或如何解決。在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贊助的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官員們承認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不足,並警告人們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health/covid-long-term-symptoms.html
*【領導人同意為年終協商努力,經濟紓困方案出爐有望】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和多數黨領袖參議員麥康奈已同意嘗試達成一項可以納入必不可少的支出措施的交易。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us/politics/stimulus-deal-pelosi-mcconnell-biden.html
*【9000億美元的計畫將有助於經濟,但修復之路仍艱難】
數月放緩的經濟復甦有逆轉的危險。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企業遊說者和其他倡導團體敦促立法者團結起來,焦點放在目前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9080億美元援助計劃的原因。這種規模的計劃,仍無法達成經濟學家認為,在冠毒流行期間,為工人和企業所提供的一切援助。但如果立法者,至少是朝著正確的方向,而且也應該這樣做。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business/economy/congress-stimulus-economy-impact.html
*【就業率再度放緩引發經濟警訊】
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非農就業報告,新冠病毒感染數激增,持續打擊就業復甦步伐,11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為24.5萬人,遠低於預期和前值,且增幅為今年5月出現爆炸性成長以來最低,增強了對新的救濟計劃採取行動的呼籲。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business/economy/november-jobs-report.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舊金山灣區將在加州下令之前頒布新的限制措施。由於加州病情嚴竣,灣區等不及州政府下令,決定自行實施嚴格的新限制措施,以遏制疫情。
#東北和大西洋中部的病例激增,通常超過春季爆發的規模。新罕布什爾州目前平均每天有近600例病例,大約是五月份達到的最高平均水平的六倍,住院治療也處於創紀錄水平。緬因州,麻州,賓州,德拉瓦和紐澤西都在周四創下了單日病歷記錄。
#巴林緊隨英國之後,先於美國批准了輝瑞用於緊急用途的疫苗。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敦促美國人在家庭外戴口罩。
#邁阿密案件的激增,官員們懇求居民們在假期待在家中。
#義大利政府宣布,12月21日至1月6日期間,各地區之間禁止進出,除了工作,就醫或緊急情況。在聖誕節,12月26日和元旦那天,不允許離開城鎮。
#中國科學院生物產品質量控制專家王俊芝週五表示,中國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批准銷售6億種冠狀病毒疫苗。
#韓國首都首爾的大多數企業將被要求在周六晚上9點之前關閉。週五該國報告了600多起新病例,這是近9個月來的最高記錄。
#日本首相須秀芳秀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日本正面臨著新的冠狀病毒危機。他指出,重病患者的數量開始增加,給醫院帶來了壓力。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日本正在經歷第三次疫情爆發。
#潘斯說,隨著疫苗開發的加快,美國正處於一個“希望的季節”。
#大流行造成的收入損失迫使各州和地方政府削減預算。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2/04/world/covid-19-coronavirus
*川普決定前往喬治亞州,控訴選舉舞弊,並且間接為一月中參議員選舉造勢。當地可能正形成政治風暴。喬治亞州為共和黨州長,其州國務卿等選務人員從高階主管至基層員工,皆收到死亡威脅信或是性侮辱的人身攻擊。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us/politics/trump-georgia-senate-obama.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川普命令所有美軍撤離索馬利亞】
五角大樓週五宣佈,幾乎所有在索馬利亞大約700名士兵-大多數進行過訓練和反恐任務的特種作戰部隊將於1月15日離開。川普先前已下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大規模撤軍,最新的命令顯示,他決心結束美國在海外永無止境的戰事。在任期只剩下最後幾星期之際,履行他當年的競選承諾。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world/africa/trump-somalia-troop-withdrawal.html
*一位非裔音樂製作人因為懼怕自己可能無辜坐牢公開了他被法國警察羞辱的影片,抗議之聲正在法國發酵。法國剛剛提出「警察安全保護法」,引發數千人示威攻擊,最後警方施放催淚瓦斯。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04/world/europe/Michel-Zecler-france-police-video-beating.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泡菜之爭:中韓軟實力較量新戰線】
中國一份官方小報宣稱,中國“主導”制定了泡菜的國際標準,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在韓國,這一說法被認為具有誤導性,因為中文裡的“泡菜”也指“韓式泡菜(kimchi)”,這是在韓國料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醃白菜。“如果將來中國剽竊了泡菜的醃制程式,那麼韓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會消失,”一位焦慮的用戶在韓國人氣頗高的社交媒體平臺Naver上寫道。它也觸及到韓國文化的痛點:在韓國人食用的工廠生產的韓式泡菜中,有近40%都從中國進口,隨著吃外國菜的韓國家庭越來越多,在本土製作泡菜的傳統正在消失。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1203/south-korea-china-kimchi-paocai/
兩黨制定義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後倒數100日衝刺階段了,雖然我人在台灣,但是一定會郵寄投票,投票是公民的義務,其實不是,是因為我很賭爛。好啦,這裡還是強調一下好了,投賭爛票是不好的行為,我們要選賢與能,OK?這不過,這個川貴人一定是知道我有這種想法,先前已經好幾次批評郵寄投票,說這樣會造成選舉舞弊啦、選票會被搞丟啦,真的嗎?
美國時間7月30日晚間,川普乾脆直接在推特上呼籲,延後總統大選!他推文說:「在全國實施郵寄投票,將使2020總統選舉,成為史上最不精確且最多弊端的一場選舉,將給美國帶來極大尷尬,不如延後總統大選,直到民眾可以正常、安全的投票?」,哇聽起來好貼心,擔心選民因為疫情而無法好好投票,你當我們是白痴啊?你現在民調落後那麼多,是擔心自己選不上吧?還是擔心選輸了,要賴皮不承認選舉結果鋪路啊?消息一出當然是幾億人都驚呆了,哇靠!還有這一招?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直接搬出憲法打臉川普,說只有美國國會有權決定大選日期,甚至連共和黨自家人都與這個不知道哪邊冒出來的創意保持社交距離,朝野兩黨異口同聲反對,逼得川貴人沒多久就改口。隨便川普怎麼說,反正美國總統的權力沒有大到可以延後選舉。根據現有制度,就算川普祭出他最愛用的行政命令,也沒辦法取消或延後選舉。美國《憲法第二條》說得很清楚,美國大選的時間日期,由國會決定;而1845年制定的聯邦法律,確定了大選每4年在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例如今年就是11月3日,如果要更改大選日期,就等於要修改聯邦法律,整個過程曠日費時!目前不論由民主黨佔優勢的眾議院,或是共和黨多數的參議院,兩黨都沒打算給自己找這種等級的麻煩。
就算真的大家都願意配合川普,按照規矩延後大選,但延到哪一天其實也沒多少彈性,因為美國憲法規定新國會必須在1月3日宣誓就職,新總統的任期必須在1月20日開始,這些也都不是能透過常規立法就輕易更改的。也就是說,就算要延也得在11月3日後的兩個月內挑一天,美國疫情被你搞得那麼嚴重,難道再給兩個月,病毒就會自動消失嗎?這個提議雖然馬上被制度擋了下來,但還是引發輿論抨擊,痛批川普「法西斯」!
過去「白人至上」的川普,從四年前初次參選時,就有一堆專家在分析他的言行,根本就是法西斯代表墨索里尼的化身,川普甚至引述過墨索里尼的名言,這一次延後大選事件,也讓法西斯再度成為熱門關鍵字。其實不是只有川普被罵是法西斯,網路上動不動就能看到網友拿法西斯來罵人,連小英總統都曾經被罵過搞獨裁,根本是法西斯、希特勒,但法西斯到底是什麼呢?有這麼萬用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什麼是法西斯。
法西斯是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在1919年發明的概念。我們可以引述紐約大學歷史學家(Ruth Ben-Ghiat)的定義:法西斯政府只有一個政黨,由獨裁者領導,該獨裁者透過暴力消除所有反對派,包括司法、新聞界和「國家的敵人」。很多國家其實都有法西斯的影子,我們可以從法西斯的特徵,看看川普到底是不是個法西斯主義者。
法西斯第一個特徵就是「種族主義」,以民族團結、復興、強大和擴張為目標,重返昔日榮耀,看看川普一直掛在嘴邊的競選口號。這根本是跟中國外交部比賽複製貼上吧?口號喊了四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具體做法不知道,但真的一堆選民買帳。
第二法西斯領袖通常自命不凡,會幫自己塑造一個父權強人形象,強調自己就是超人,這世界沒有他的話,整個系統整個體制會崩潰瓦解。
第三:法西斯主義者永遠需要一個敵人,非常擅長製造對立,很喜歡說「我們」怎樣怎樣,跟他們怎樣怎樣。「我們」最正統,他們都是邪門歪道。「我們」的所有問題和苦難,統統都是「他們」造成的,人民一旦被分化,就比較容易受到操控。例如納粹vs.猶太人,印度人vs.穆斯林,羅興亞人被緬甸視為強暴犯和罪犯,這個描述墨西哥人應該聽到想吐了。川普四年前的主要政見就是蓋長城「抵禦」墨西哥偷渡客,上任後又頒布行政命令,把來自七個穆斯林國家的人擋在門外,甚至連國內的非洲裔美國人都被他批評為愚笨。當然他現在的眼中釘中國人也有事,聽過功夫病毒吧?
第四:法西斯主義者反對民主自由,所以特別愛攻擊真相,因為「真相」是自由民主的核心,川普一天到晚抨擊反對他的媒體,說那些都是假新聞,只有他說的才是真的。這幾年在川普支持者中,還會看到「Q」標語,這是個在網路上走紅的陰謀論標誌,代表deep state深層政府(暗勢力)正努力要把川普拉下台,還會衍生出懷疑知識的「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欸,不要笑,看看美國一堆人認為戴口罩會害死人就知道。最後在真相被攻擊,謊言、陰謀論滿天飛的情況下,就沒有人敢肯定什麼是真相了。
第五:法西斯主義者熱衷控制社會、鎮壓異己、剝奪人民的自由,對暴力和流血手段無比尊崇,經常赤裸裸地宣揚暴力行為。美國5月底爆發「佛洛伊德事件」引發各地爭平權示威潮,但川普頻頻放話要鎮壓群眾,甚至直接在推特上說:「當搶劫開始,槍擊就會開始。」(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後來又發生「白宮暴力清場聖經擺拍事件」,而最近在波特蘭「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演變成警民衝突,結果川普竟然擅自派遣「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混合特遣隊,在未經地方政府的邀請下進駐波特蘭市,波特蘭的地方首長當然氣炸,譴責川普侵犯自治權,而且這群重裝上陣的「川普聯邦特工」,不但沒有配帶識別證,還以無牌警車抓捕示威者,跟黑警沒兩樣!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法西斯政府的定義:美國目前兩黨互相制衡,不只一個政黨;川普是獨裁者嗎?他想得美!美國的國父們早就想到,會有這種人出現,所以在制度裡就設計了很多制衡機制,像我們剛剛講的延後選舉就一定要國會同意才行。但川普正在全力消除與他為敵的人民、媒體和政敵。雖然距離真正的法西斯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專家仍警告,民眾必須對這些訊號有所警覺,萬一法西斯的意識形態蔓延,人民恐怕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不知不覺掉入法西斯陷阱中。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川普法西斯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