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前有一則新聞,標題聳動地說「滑板醜聞」,指稱有一批「2020 年優秀及潛力滑輪板選手訓練營」的選手有吸菸、喝酒等不當行為,甚至還有男女相擁入眠等誇張行徑,這些年輕選手立刻遭到滑輪溜冰協會懲處。
運動選手並不是表現好就有免死金牌,品格與操守也在社會期望的範圍之內。所以犯錯接受懲罰,當然合情合理。
不過在這些受到懲罰的年輕選手裡,最嚴厲的兩年禁賽是處罰兩位媒體報導「相擁而眠」的男女選手。而這兩位所謂的相擁而眠並不是發生在訓練中,而是在訓練後、於私人場所遭到偷拍外流。我們不禁要問這個處置是否合理?
直接判定部分選手停賽兩年,等同於讓極有希望為國爭光的學生選手,直接喪失明年東京奧運、2022杭州亞運資格賽的出賽資格,也等同判決他們的職業生涯死刑,對於兩情相悅的兩小無猜來說,這是有必要的嗎?協會顯然懲處過當,我完全不認同這種直接宣判處選手生涯死刑的判決。
從八月事件發生、報導陸續出現以來,協會接獲檢舉後唯一做出的舉動,就是在體育署要求下,於9月28日召開紀律委員會做出懲處。然而,協會 #完全沒有訂定選手行為準則,在選手收到懲處結果後, #協會也從來沒有理會選手的申訴。協會的紀律委員會到底是按照什麼樣的標準來做出懲處決議?又為何不能夠申訴?這兩年的禁賽標準又是如何產生?選手在這期間從來沒有被告知過。
就算是按照按照協會紀律專門委員會章程簡則第11條「為代表隊之教練、選手,因個人行為舉止,影響國家或協會聲譽者,視行為輕重處 2 至 4 年禁賽。」來做出禁賽決議,這些選手也從來不曾是、還未是代表隊選手,又要怎麼適用協會的紀律委員會章程?這樣子青少年偏差的行為,說老實話,很多人都曾有過,又怎麼會影響「國家聲譽」呢?
更嚴重和讓人吃驚的是,懲處風波並沒有隨紀律委員會的懲處而結束。某些選手在已經順利報名的近期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時,卻在頒獎前無預警被大會除名、私下拔除獎項,導致個人成績受到影響。另外,部分媒體披露的未成年選手裸露影像,是在 #當事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 #在營隊外的私人空間中,被偷拍並放上網路,更持續造成當事人的二度傷害。這很可能已違反兒少法第46-1條,教育局應該立即介入,透過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防止影像繼續散佈。我也必須譴責相關媒體的捕風捉影式報導、以及網友持續散播的劣質行為。
從2017年國民體育法翻修以來,各界就一直強調開放參與、程序透明、保障選手的重要性。但到今天,單項協會仍然可以透過組織力量及輿論風向,由上而下的掌握對選手的生殺大權。面對協會行政怠慢與內部救濟管道失能,我也鼓勵選手應該要依國民體育法第37條明定的仲裁機制,由向第三方單位(如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尋求救濟,也希望體育署應站在行政中立立場給予協助,而非單憑網路爆料未審先判。
我相信教育的目的,不應是讓犯錯的年輕選手沒有翻身的機會,而是讓他們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們都曾年輕過,都是大人組成的協會,就給孩子一個機會吧。
兩情 相 悅 後 被告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八卦
活到這年紀(別問我貴庚~~)看到許多年輕女孩,一愛上就昏了頭,濃情蜜意之下,卿卿我我的照片就這樣留在對方的手機裡。
嘿~~姐姐告訴你,如果你還這樣傻氣,你們的愛情恐怕很可能也還不夠成熟。不懂得保護你的男人,把自己的私密影像留給他,簡直是請鬼拿藥單喲~~
他就有把握,不會因為修手機或一些現在自動備份的功能讓你的私密照外流嗎?
他有考慮過一旦不小心外流會對你造成什麼傷害嗎?
律師娘請事務所同仁整理了,私密照被外流的法律問題給女孩們參考,只是如果都外流了,一切也只能亡羊補牢。
親愛的女孩們,成長從保護自己開始。
-------------------------------------------
◆『有些事,還是不要留下紀念比較好』—談親密照外流危機
撰文者:可道律師事務所 蔡詠晴
近年來因為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愈來愈普及,拍照記錄日常生活變成一件再平凡也不過的事,但是也因為攝影留念的便利性,讓人在無意間忘了「有些事,還是不要留下紀念比較好」。
極為注重形象管理的演藝人員,對此感受應特別深刻;
2008年香港知名藝人陳冠希因電腦送修,電腦內與多位女星親密照被不當外流,導致演藝圈人人自危,也就是俗稱的「豔照門事件」
2014年當時的日劇女王香里奈因為一張「開腿照」公諸於世,幾乎斷送星途,復出遙遙無期;
2015年堪稱台灣宅男女神的安心亞,也因為和MP魔幻力量嘎嘎一段掀裙影片流出,被瘋狂轉載而形象大傷。其實,不只是藝人,時下男女因交往時兩情相悅拍攝的親密照片、影片紀念,但雙方分手反目故意外流、或是無意間外流的事件,實際上層出不窮。
以公開私密影像要挾、故意散布等相關行為,在法律上常見之應負責任如下:
►威脅散佈親密照:
刑法第305條:「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346條:「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故意散佈親密照:
刑法第235條:「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前二項之文字、圖畫、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刑法第310條:「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02年度訴字第796號:
…刑法第310條誹謗罪係處罰行為人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具體事實,倘僅抽象的公然謾罵或嘲弄,並未指摘具體事實,則屬刑法第309條第1項公然侮辱罪範疇(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6920號判決意旨參照)。系爭不雅照片表徵證人甲女與某男子(不一定是其丈夫乙男)曾拍攝性愛畫面之事實,足以減損證人甲女之社會評價,而此僅涉及證人甲女之私德,與公益無關等情,應可確認。
►擅自複製親密照檔案:
刑法第358條:「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電腦之保護措施或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而入侵他人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359條:「無故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致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02年度訴字第796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個人電腦可藉由網路連結儲存於雲端資料庫之相關資料,是刑法第358、359條所謂「他人之電腦及相關設備」,判斷標準應在於「行為人是否具有該電腦或相關設備使用權限」,而非「該電腦或相關設備之所有權屬於何人」。須註冊會員帳號方得登入之網站(臉書網站即屬之),各該帳號使用權限之擁有者為所對應之會員本人,因此,在該網站允許會員操作之範圍內,視同會員電腦之延伸,而為「電腦相關設備」。被告未獲證人甲女允許,逕行登入證人甲女之臉書帳號,而增貼系爭不雅照片於其上供不特定人觀覽,使證人甲女於臉書網站之個人頁面內容有所更動,縱系爭不雅照片嗣後為證人乙○○所刪除,惟被告之舉仍已變更證人甲女臉書帳號之電磁紀錄甚明。
►此外,若上開行為不法侵害他人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時,受害者尚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等向行為人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即慰撫金)。
------------------------------------
律師娘姐姐告訴妳,男人說愛你不是愛你,看男人,要從他把照顧你看得比照顧自己的需求重要的那種挑起。
◆律師娘Instagram:anica114
◆可道律師事務所法律分享、諮詢賴帳號:@taipei_lawyer
兩情 相 悅 後 被告 在 梁律師的執業日記 Facebook 八卦
今天要探討『性侵害犯罪案例分析-以兩則實務判決為例』
歡迎加入梁律師的line 免費法律諮詢唷!
👩⚖👩⚖👩⚖👩⚖分隔線👨⚖👨⚖👨⚖👨⚖
今天分享的兩則實務判決,主要是討論「違反意願」的認定⛔⛔⛔
考量妨害性自主案件大多處於隱密性、非公開環境下為之,如何認定雙方究竟屬於兩情相悅,大多得仰賴事前或事後客觀事實,舉例來說,進入房間前兩人神情或身體舉止、事後被害人反應(如是否即時呼救、報案、驗傷等,或是與被告間對話紀錄),不過也常常演變成檢討被害人是否符合犯罪下「理想被害人」的形象,因此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781號判決指出任意以事後被害人的反應便逕認被告未違反被害人意願。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最高法院判決意旨有什麼特別看法,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以下節錄裁判內文📌📌📌
1. CEDAW於國內生效是我國推動性別平等的重要里程碑,促使我國性別人權狀況與國際接軌,兩性權益均獲得平等保障,性別歧視逐步消除。落實在性侵害事件,主要為打破以往對於性別刻板印象及普遍存在性侵害犯罪迷思。
2. 強調「性自主決定權」即「性同意權」,意指任何性行為都應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同意的基礎上,絕對是「NomeansNo」「onlyYesmeansYes」,即「說不就是不!」、「她(或他)說願意才是願意!」、「沒有得到清楚明瞭的同意,就是不同意!」。申言之,要求性主動的一方有責任確認對方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同意」(但排除對未滿16歲、心智障礙、意識不清、權力不對等或以宗教之名行誘騙之實者)之行為,鼓勵「溝通透明化」並「尊重對方」。
3. 對方沉默時不是同意,對方不確定或猶豫也不是同意,在對方未同意前之任何單獨與你同行回家或休息,只能視為一般人際互動,不是性暗示,又同意擁抱或接吻,也不表示想要性交,即對方同意後也可反悔拒絕,無所謂「沒有說不行,就等於願意」或有「半推半就」的模糊空間,避免「性同意」成為性侵害事件能否成立的爭議點。
4. 猶不得將性侵害的發生歸咎於被害者個人因素或反應(例如不得將被害人穿著曝露或從事與性相關之特殊行業等作為發生性行為的藉口,或指摘被害人何以不當場求救、立即報案、保全證據,或以被害人事後態度自若,仍與加害者保有曖昧、連繫等情狀即推認被害者應已同意而合理化加害者先前未經確認所發生的性行為),卻忽視加害者在性行為發生時是否確保對方是在自願情況下的責任。
#No_means_No💢
#only_Yes_means_Yes👌
#打破大家對於理想被害人的想像🤛
https://fb.watch/61vRpUalSt/
兩情 相 悅 後 被告 在 網戀成妨害性自主被告,網路交友愛注意~太多你不知道的事! 的八卦

... 律師資歷0:40 與未成年交往被對方父母告上法院1:56 兩情相悅 仍 被告 ? 3:25 對方謊報已成年5:11 明知道對方未成年#法律 #妨害性自主 #網路交友 #性 ... ... <看更多>
兩情 相 悅 後 被告 在 性侵被告(第38頁) - Mobile01 的八卦
你如果覺得是兩情相悅你何必認罪千萬別慌啊不要被檢察官兩三句就嚇到了對方到底有何證據啊? 證據拿出來再說吧 要告人性侵應該是對方要拿出證據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