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六四事件」廿六週年,也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這兩個重大事件教導我們同一件事,就是不論中外,主政者不能迴避傷痛,必須勇敢面對歷史、痛定思痛,才能走出陰霾,邁向未來。今天是我最後一次以總統身分發表六四談話,特別要呼籲大陸當局,正視歷史,走出傷痛,創造更有對話基礎的共同未來。
三十年前,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經驗證明,政治改革或許有陣痛,但不會造成災難,反而成為國家新生的契機。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是鳥之雙翼,相輔相成,缺一就不能振翅高飛。過去卅年大陸經濟改革成就斐然,回頭來看,當年的改革者,絕對無法想像能有今天的成果。改革開放不但沒有造成災難,反而使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準也有顯著的提升。但政治改革卻相對腳步較緩,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停留在「六四」,凡此種種,不免讓希望兩岸關係未來進一步擴大與深化的人,感到失望。
民國九十七年(2008)本人上任後,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成功打造出台海兩岸「和平、繁榮」的現狀。但由於兩岸制度間存有巨大差異,兩岸人民心理上產生相當距離;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也說過,兩岸人民要能「心靈契合」,我們認為,要縮短心理距離,要達成心靈契合,「和平與繁榮」只是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則要靠大陸致力推動民主化改革才能達成。
去年雙十國慶致辭時,我曾呼籲,大陸在推動政治改革時,建立包容異議分子的民主價值,逐步推動具有大陸特色的民主化進程。容忍歧見不是舶來品,中國春秋時代的子產,就以不毀鄉校、容忍人民批評政府獲得時人的讚賞。我們這七年來的努力,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已經有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共同基礎,倘若大陸方面更進一步深化民主進程,我們認為,這就是兩岸未來可以更深入對話的共同基礎。
七年前,本人在五月二十日就職時曾說:「我們真誠關心大陸13億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均富的大道,為兩岸關係長遠的和平發展,創造雙贏的歷史條件」,而「平反六四」,就是為兩岸創造雙贏的重要歷史條件之一。正視歷史,尤其是「六四事件」,我們認為,這樣的共同基礎會更加穩固。
如同我們每年在臺灣不斷紀念、反省民國36年(1947)的「二二八事件」與民國40(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一樣,任何政府面對傷痛歷史,都必須「就事論事」,面對沈痛家屬,更需要「將心比心」。我們誠懇期望,大陸當局能正視「六四事件」,一方面絕不能讓悲劇重演,另一方面更應該採取必要行動來「平反六四」,積極撫平受難者與家屬所受的傷痛。這樣的行動,必然會對臺灣產生極大的正面作用,拉近雙方心理距離。讓兩岸互動有更穩定與更豐富的共同基礎,為後代創造更有開創性的未來。
同時也有4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又是來自於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的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翁p時間啦!翁p是以他家買的紅豆麵包塑膠袋特別吵而知名的教授,今天我們要談談G7的狀況,還有美國關於疫苗的一些新聞啦!究竟他今天早上會...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鄭正鈐 Facebook 八卦
【美大選後,美中台關係怎麼走?】
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膠著,未來無論誰入主白宮,都必須謹慎觀察美中台的關係變化。
美國大選引起台灣民眾的矚目與投入,在於其結果對台灣及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有重要的關聯性。美國政權將來是否和平轉移、台美雙方是否互相分享情資,仍是關鍵的觀察指標。
但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美中之間仍將會延續以貿易戰的主軸,持續以台灣作為談判籌碼逼迫大陸,而大陸是否持續以武力對台恫嚇、挑釁,仍視台美關係深化的程度。
今日我與兩岸圓桌論壇協會邀請各界學者專家,共同就「美國大選後的美中台關係走向與戰略發展」舉辦座談。會中也聚焦於美中貿易戰的對壘、科技與軍備的競賽,以及台灣如何扮演地緣政治重要性的地位,能否在美中主導下找尋操作空間,
今日座談會與談人分別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前立法委員帥化民、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黃奎博、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張顯耀、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等專家學者。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 Facebook 八卦
【藍綠和解先從放下罷韓活動開始】
#檢視蔡政府執政除了製造對立,鬥爭特定族群之外,四年看不到任何政績。
#李來希為何說「天佑台灣」,還好今年1月11日不是韓國瑜當選?
520於下週到來,蔡英文第二屆總統任期即將展開,算算自今年1月11日當選開始,在這4個半月的任期交接期間,正好碰上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不免驚呼,這真是「天佑台灣」,還好韓國瑜落選,否則若重演2008年民進黨執政團隊輸了就躺著不做事,部會首長請假出走,台灣疫情還能處理控制得那麼好?
李來希今日直播時表示,檢視過去4年,蔡政府究竟做了哪些事?蔡英文4年執政,除了製造社會對立與鬥爭,對台灣沒有太大貢獻。現今台灣對新冠疫情的控管,也只是災害控管,並沒有為台灣社會產生紅利,也就是沒有向上走,只是維持平盤,讓台灣疫情不似國外嚴重而已。
隨著下週就職典禮即將到來,李來希回想起過去政黨執政輪替,在交接期間的執政卡卡情況。2008年1月10日中國國民黨馬英九當選 ,離520就職有4個半月的交接期,當時民進黨政府任內的政務官眼看選輸大勢已去,幾乎都跑掉了,好多人都跑去出國旅遊度假,薪水照領躺著不做事。他說,假如今年是韓國瑜當選,民進黨複製2008年現象,所有蔡政府官員都不能續任,請問陳時中部長還會每天開記者會處理疫病相關事項,每天坐陣指揮中心召開跨部會會議,台灣疫情能處理得當?所以他事後諸葛地認為「還好韓國瑜落選」。
李來希再舉例,2016年大選,民進黨取得立法院三分之二多數,當時馬政府執政下的行政院長為毛治國,在輸了後立即請辭,使得張善政副院長臨危受命擔任4個月過渡期間閣揆,只是礙於選罷法相關規定,執政方若敗選必須人事凍結,所以張善政無法任命部會首長及政務官,當時正好發生台南大地震,所幸為了救災,勝選的民進黨當下願以合作態度配合災害處理。
如今總統大選結束,選後,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大流行,舉國上下傾全力在防治疫病,但仍有一群在搞政治活動,搞罷韓。李來希認為,台灣目前要面對的問題不是韓國瑜,也不是只有新冠病毒,而是疫情後所產生的經濟文化負面影響及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對人民的衝擊。其實誰來當高雄市長,對整個台灣發展影響不是太大,可是隨著罷免日期接近,民進黨中央地方聯手配合,結合時力、基進等附庸政黨,從北到南都投入鼓吹罷韓,讓罷韓成為社會亂象,這是整個政治體制出了問題。
李來希說,社會要和諧,必須要擺脫藍綠情結,藍綠要和解,而和解要從停止罷韓行動開始。他也點出,今天台灣其實已經沒有藍綠了,因為只要支持藍,就會被說成舔共,被打成紅色,因此,台灣只剩下紅色跟綠色。
李來希也要大家回頭檢視 ,過去4年蔡政府執政下,經濟有沒有變好,日子有沒有變得更好,所得有沒有增加,社會有沒有變得和諧?檢視之後就會發現,台灣這4年不僅在倒退,社會族群對立氛圍日漸加劇,兩岸緊張關係形成負面效應。所以他期待蔡總統下週在就職演說中能有新的宣誓,為台灣未來發展產生正向作用,不要再製造仇恨與對立,不要再鬥爭,放下藍綠情結,不要區分你我,以平常心對待2350萬人。
#全世界處理紓困只一國有差別性:台灣。
李來希表示,對立延續下去,沒有贏家。在民進黨全民執政下,未照顧到人民,反而在區分族群製造對立,連現在的疫情紓困方案,排富條款一出,都可以把2千萬人排除掉,而得到紓困的3百萬人,又要區分成不同階層分領不同金額救助,連領錢都可分成有些人不需要申請,不需要排隊,不需要審核,比如說99萬個農民紓困金直接滙入戶頭,一般人申請提出證明審核後還不見得領得到。領到紓困金的人,又查出有許多是重複領取,這使得在口罩之亂後,又多了一個紓困之亂。如果特殊期間紓困只救窮不救急,對經濟穩定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又是來自於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的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翁p時間啦!翁p是以他家買的紅豆麵包塑膠袋特別吵而知名的教授,今天我們要談談G7的狀況,還有美國關於疫苗的一些新聞啦!究竟他今天早上會吃甚麼麵包呢?
這次G7參與的國家幾乎都已經在對抗新冠肺炎上到達完全解封的狀況了,所以他們在卡比斯灣玩起來很高興的樣子。不過根據翁p的說法這次似乎有達成不少經濟和防疫上的合作協定,但關於台海的局勢是否因為寫進g7宣言之中而變得更穩定,他有不一樣的看法!這時候就要問他的紅豆麵包了!
禮貌上領袖要互送禮物,這次G7峰會禮物外交中拜登致贈英國首相強生美製手工單車,強生送了拜登一幅畫,一幀描繪19世紀非裔廢奴主義者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肖像壁畫的裱框照片。但結果意外造成小川普在網路上狂幹雙方不對等禮物外交,這是怎麼一回事啦!
根據BBC的報導:【七國集團領袖將在星期六(6月12日)舉行的特別會議後發表《卡比斯灣宣言》(Carbis Bay Declaration )。該宣言將制定一項計劃,試圖防止新冠肺炎造成的人類和經濟災難再度重演。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75億人感染Covid-19,超過370萬人死亡。G7宣言將闡明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針對未來任何疾病的疫苗、治療和診斷方法的開發和許可時間縮短至100 天以下,加強全球網絡監測和基因組測序能力,支持改革和加強世界衛生組織(WHO)】這些做法聽起來很厲害,但是現實運行中真的做得到嗎?
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建設,同樣也是bbc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他希望由美國支持的「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劃可以成為比中國方案更為優質的選項。
美國白宮周六(6月12日)發佈一份聲明稱,拜登和七國集團國家的領導人同意啟動這項新的全球基建倡議。這項「由民主國家主導的、高標凖、價值導向的透明基礎設施伙伴投資計劃,將幫助改善發展中國家總價值超過40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這個計畫可能類似馬歇爾計畫,但是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真的有用嗎?
但是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6月14日電,北約的立場似乎又沒有這麼明確,那到底是怎麼樣:【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4日表示,北約成員國將在今日峰會後的最終聲明中就中國問題展示明確立場。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沒有在進入一個新的冷戰,中國也不是我們的對手或敵人,但我們需要作為一個聯盟共同應對中國崛起對我們的安全帶來的挑戰。」斯托爾滕貝格補充說:「我也期待盟友在公報中統一語言。在我們當前的戰略構想中,並沒有直接提到中國。2019年的倫敦峰會期間,我們只用了一句話談到中國。這次將就中國展示更清楚的立場,展示盟國間的共同立場。」】
不過蔡英文總統在中午發端午文被洗板之後,立刻又發了一篇g7的文字,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第47屆7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昨天落幕並發布聯合公報,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這是G7領袖峰會第一次在聯合公報中,提到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蔡總統在臉書上指出,這些進展再次說明了,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只是兩岸之間的事情,更是印太區域中受到全球關注的焦點,是維繫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關鍵所在。「正因為台灣受到國際的關注,我們首先要團結克服疫情的考驗,也必須堅守著民主自由的信念。我們會持續努力。」】台派是很高興啦,但真的是如此嗎?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中國當然也沒有善罷甘休,哪有可能只讓你制裁我我沒有對抗方案的,所以他們也推出了「反外國制裁法」:【新法律的通過意味著跨國公司及其員工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陷入困境。美國和歐盟禁止與被指侵犯人權和其他罪行的中國企業和個人進行任何交易,這份禁令的名單越來越長。
...
在英國、加拿大、歐盟和美國因中國在新疆的行動實施制裁後,中國外交部於今年3月對外國公司和個人實施了一系列報復性措施。中國外交部的處罰措施包括沒收部分目標個人和機構在中國的所有資產,拒發籤證,並禁止中國公司與其中一些公司和個人建立任何商業關係。
但西方律師質疑外交部是否擁有這樣做的法律權力。
特納說,中國立法機構現在「是在回過頭去,建立法律權威,以明確授權已經宣布了的舉措」。】未來會怎麼演變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姚文智 Youtube 的評價
姚文智說,柯文哲的市政藍圖應該要講過去四年的成績和未來四年的施政願景,但幾項台北市民最關心的議題,例如,大巨蛋何去何從?攸關西區發展的雙子星大樓、內湖交通的改善方針、北流中心、北藝中心等卻在市政藍圖中隻字未提,柯文哲過去怎麼做不敢報告,未來怎麼做他可能也不知道,僅是一本排版精美,充滿文青式呢喃的書,這是他最看不下去的地方。
姚文智主張,首先要確立台北市國家首都的地位,堅持在國家主權內的都市改造方向,以獨立自主追求自由幸福的國家內做首都。姚文智說回顧20年來,首都的發展與大家的期待漸行漸遠,要瞭解台北的處境堅定地守護國家首都。兩位對手,一個主張九二共識,另一個原先以為價值觀與我們相同,後來發現他是liar,不但違背台灣自由思想接受了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大家要清楚知道,兩岸一家親的最終目標就是「共圓中國夢」,這場選舉要把與中國關係走歪掉的路重新導正,要把台灣路線放在首都發展最重要的位子。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評價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這是一段我一直想找機會發表的內容,關於我親身與幾個一般年輕的政治「素人」對話的心得,包括一位常去的火鍋店老闆兒子(比我小一歲),以及兩個在游泳池意外認出我、進而交談的高雄青年(比我小十歲)。
他們都不自認是所謂「天然獨」世代,也不覺得有什麼「反中」或「仇中」情結,而是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去,「中國」必然會是主導亞洲世紀的老大,那就應該往「中國」去。
他們和時下台灣年輕人一樣,習慣稱對岸為「中國」,把對岸視作「另一個國家」,用他們的話講,是和我們血緣、文化、經濟關係極為密切的「國家」。
他們也同樣不喜美國,認為美國就是靠侵略別人成就自己國內的「民主」,利用印美鈔綁架全球金融,充滿雙重標準的虛偽,隨時準備出賣盟友。他們說,美國正在走下坡,所以更加以鄰為壑,如果到了某一天,台灣必須選擇美國或「中國」,他們會選擇共同血緣的「中國」。
其中一個小我十歲的小伙子,更直接說「中國」如果不抓緊自己的制度,一旦隨便開放,就要繼續做被美國文化、經濟「殖民」的狗。
我又再問他們,如何看待兩岸未來?他們異口同聲都說,「分久必合,我們這一代必然會碰到統一那一天。」至於「一國兩制」?他們說,「中國」愛面子,台灣要裡子,叫什麼其實不重要,維持各自不同的制度,不要戰爭就好。我們本來就是中華民族,說是「中國人」,也可以。
但他們馬上補了一句,「一國兩制」在台灣選舉不能說,怕掉票,所以只能這樣繼續混。他們也說,在部隊當兵時,就體會過不同長官代表不同派系的鬥爭,「中國」的決策圈一定更複雜,如果他們內部不安定,就更可能提早打台灣。像大陸網友愈來愈傾向武統,他們也都看到了。
他們給我的這些回應,其實啟發了我很多。多數青年其實非常務實,想要發展,想要賺錢,知道台灣在衰退,也看到美國的偽善及泡沫。他們相信亞洲整合將是趨勢,中國必然是帶頭者,他們也不排斥加入中國崛起的行列,但因為近三十年的教育,已失去大中國的認同,也不再有過去那種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情感。
我們最後說再見時,兩個高雄青年稱呼我「議員」,其實我並不是議員,也不是委員,只是一介無官無職的政治工作者。但又有多少「議員」、「委員」為了當選,告訴大家一切先選上再說,等到選上以後,便陷入必須繼續「騙票」的惡性循環,最後原本的「理念」也放棄了,永遠沒人敢說真話。
我雖沒有一官半職,但願意在關鍵的時刻,帶領這些迷茫的年輕人走出泥淖。在我來看,他們雖也陷入李登輝以來「兩國論」的思維,但其實都是廣義的統派。善良的台灣人,要的只是和平與發展,當那一天真的來臨,讓我們一起面對,互相扶持。

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在 【台灣板凳寬】預告|二十大後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鈕則勳 的八卦
二十大涉台表述,引發台湾社会各界高度關注。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中共二十大後的未來發展趨勢論壇”,“字數最少、力度最大”,“ 反台獨、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