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們告別的自然美景及歷史建築》
* 850年的守護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下午6時50分左右,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近15小時才完全撲滅,教堂中世紀建築的木質結構屋頂絕大部分遭到火焰吞噬。當大火被撲滅後,消防員及媒體記者打開教堂大門時,驚訝地看到,滿眼煙霧及瓦礫中,教堂內的十字架完好無損,並且因光線透進而閃爍發光。事故調查原因公佈是由於「電器短路造成」。
*冰川逐漸消失的冰島
2019年7月,冰島打造了一塊紀念碑,緬懷國內第一個因氣候變化而消逝的OK冰川,希望藉由OK冰川的消失,喚醒世人對全球暖化的關注。
冰川紀念碑上寫著:[在接下來的200年,這裡所有的額冰川或許都將面臨同樣的宿命,這塊紀念碑的目的,在於承認我們知道正在發生的一切,以及必須採取行動。只有未來的你們知道,我們是否做到了。]
在冰島,冰川覆蓋面積佔了11%。冰川為這裡增添了獨特氣質,每年上百萬遊客來到這裡,只為感受這裡的荒蕪、純淨與壯麗。冰川並不是這場全球浩劫中唯一的冰島犧牲者,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冰島剩餘269座有名字的冰川,以及上百座沒有名字的冰川,預計十年內大部分消逝。
* 亞馬遜雨林大火
2019年8月,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因異常頻繁的森林大火,引爆全球輿論。大火燃燒了20多天,[地球之肺]被濃煙籠罩,巴西北部城市阿塔米拉的森林被白煙覆蓋。世界各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為亞馬遜祈禱」的呼籲,要求國際社會關注大火局勢,拯救人類的[地球之肺]。事件持續發酵,甚至從環保議題延燒成國際政治風暴。英國《BBC》、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等權威來源指出,導致亞馬遜這波異常嚴重的森林大火,極有可能是「人禍」。森林砍伐、農業與放牧業燒田墾荒...等人為因素,都被質疑才是這波惡火的元兇。亞馬遜森林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森林面積約有60%位於巴西境內,雨林供應全球約20%的氧氣,也被稱為「地球之肺」。七個亞馬遜雨林國家,包括波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納、秘魯和蘇里南,於9月6日共同簽署「萊蒂西亞協議(the Leticia Pact)」,期望能以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來保護亞馬遜雨林。
* 琉球故宮—沖繩首里城
日本沖繩那霸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里城在10月31日凌晨也發生了大火,城內的主殿、北殿、南殿幾乎全燒毀。
* 奧地利哈爾斯塔特老建築失火
2019年12月,這座世界最最美小鎮還是不幸地失去了兩座木屋和兩座其他建築物。熊熊烈火燃燒了好幾個小時,當地出動8台消防車及109名消防員救火,其中一名消防員重傷送醫救治。
* 洪水襲城 – 義大利威尼斯
2019年12月23日,威尼斯再度遭遇洪水侵襲,最高水位達到了1.4米。2019年11月中旬以來,威尼斯一直飽受水患之苦,11月12最高水位達到1.87米,創下1966年以來該地區水位的峰值,3/4的歷史古蹟都遭到侵襲。聖馬可大教堂底下建於12世紀的地下墓穴整個被海水徹底覆滅,大理石梁柱、馬賽克拼磚藝術都不免被海水侵蝕毀壞,當局緊急出動抽水機也無濟於事,令人心痛。遊客們紛紛上傳水深及腰、泡在水中的驚人照片,整個城市都浸在水中,商家忙著用水桶舀水。一位居住60餘年的當地人說,「我從窗外望去,徬佛看見了威尼斯的葬禮。」
洪水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另一部分原因是這座城市正在下沈。如果全球暖化沒有停止的話,威尼斯這個古老的城市,可能在100年內永久沈入水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全球暖化:
*南半球才早春未進入夏季澳洲已爆發世紀野火🔥季、紐約時報稱:這是未來的預演
*北半球阿拉斯加森林野火🔥已三個月,仍未消滅
*NASA公布今年八月北極冰層冰融比三十五年前多出95%
*氣候專家表示:目前全球的氣候狀態,在二十年前的預測應該2050年才發生,全球暖化對人類居住、疾病、海平面上升、乾旱、野火、及生物多樣性生態鏈的衝擊提早了三十年
內文:燦爛的陽光化為烈焰,昆士蘭大片區域被暴風雨般的大火吞噬,形同火海,這裡曾經是夢幻的人間天堂,如今卻和地獄沒有兩樣
(災民)
爸爸 我們得繼續走 爸爸
整條街上的人們都深陷極度驚恐
(災民)
這真的很危險,就像徹底失去理智一樣,我們快走
因為超過130起不同型態的森林大火,在過去一星期,橫掃澳洲東岸的昆士蘭及新南威爾斯,且不斷向外擴大超過20棟建築被毀,其中包括當地最古老的
自然度假勝地(the beloved getaway),為了盡快控制火勢,當局只得出動上千消防隊員,徹夜與烈焰搏鬥。
(Jackie Trad/昆士蘭代理省長)
整個昆士蘭仍有超過80多場火災仍在蔓延,當前的情況是,我們正在經歷乾燥 高溫 低濕度及大風,預計今天稍晚,這樣的情勢仍會為我們緊急服務的消防隊員,持續帶來挑戰
當地媒體報導稱,目前約有65%的昆士蘭省和98%的新南威爾斯地區正陷入乾旱
官員們也警告,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度乾燥,正讓澳州迎來史上最早也最嚴重的野火季,眼前的這一切,不是什麼「新常態」,狀況還會持續變得更糟。
(Annastacia Palaszczuk/昆士蘭省長)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此刻想一想,這是一個人的家,是他們撫養兒孫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正經歷這樣的創傷,因此,我們正努力聯絡這些家庭,確保他們的安全,但他們現在會經歷很多傷痛,必須靠我們的社區齊心協力,才能讓他們重新靠自己站起來
更可怕的是 紐時報導稱,近來當地的野火,已進一步延伸到當地雨林,這種通常陰涼潮濕的雨林一旦燃燒,多半都是具有強烈的毀滅性,因為灼熱和低降雨量
會導致這些潮濕地區在一年當中,更長時間地變乾,這將使得涵養寶貴生態系統的雨林,陷入極大的起火風險。
(Jackie Trad/昆士蘭代理總理)
毫無疑問 隨著氣溫升高,氣候變化,科學家告訴我們的是,這些事件會更頻繁,而且會更加兇猛,這正是科學家一直不停在提醒我們的話
紐時報導用「未來的預兆」,形容2019澳州森林野火的提早報到,南半球這樣的早春時節,本該不是野火肆虐的戰場,一份最新報告卻指證歷歷,全球暖化的持續加溫,已讓過去50年澳洲炎熱的天數增加了一倍,且熱浪變得越來越難熬,極端氣候如洪水和颶風,頻率與強度也明顯加劇,儘管這次森林野火原因,多方指向是人為因素導致。
(Katrina Carrol/昆士蘭警方)
有些火災涉及兒童玩火,顯然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正如我所說,其中一些是有目的和惡意的
這絕對不是特例,因為全球此起彼落,破紀錄的森林野火,皆相繼反映出人性的罪惡與貪婪,像是南美洲各國在調查亞馬遜雨林火災原因,除了指向巴西民粹總統波索納洛的鼓勵開發,號稱支持環保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近期深入雨林火場救火,也是擔心自己一手催生 讓國家脫貧的,多項發展農業,向林區移居的法律,已被視為肇禍原因之一。
(新聞旁白)
這個夏天,如果你穿越阿拉斯加,從無冰的北方,到煙霧繚繞的南方,你會發現 當談到(暖化)驚人的變化時,最後邊界的感覺和最前線沒有兩樣
極圈以內的阿拉斯加往年野火季都在8月告終,今年的異常高溫與乾燥,卻導致天鵝湖當地的森林大火,延燒了三個月還無法撲滅。
(Brian Brettschneider/阿拉斯加大學氣候科學家)
如果你看一下實際的觀察結果,我們在2019年被濃煙籠罩的時數,已經是其它季節的兩倍多,實際上幾乎已和其他幾年加起來一樣多
這印證了近期一份科學研究,指自60年代以來,阿拉斯加冰川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經比格陵蘭 南極洲,或任何其它地方要來得更多,八月全球熱浪所引發的後遺症,更讓格陵蘭島一天之內融冰125億噸,創下史上第二多的紀錄。
(Bill Weir/CNN首席氣候特派員)
由於這些水分子,每一顆都會流進海洋,而且到處都是,這將不僅是一個改變阿拉斯加地貌的故事,這是一個邁阿密的故事,這是一個查爾斯頓與舊金山灣的故事
為了突顯1984到2019,整整35年間北極海冰的變化,NASA公布了長期以「周」計時的影片,赫然發現 多年海冰相較於1984已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
到了2050年甚至是更早,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重大衝擊。
(Brian Brettschneider/阿拉斯加大學氣候科學家)
一旦這種水融化並進入海洋,只要我們在大氣中存在所有這些二氧化碳,它就不會再回到(北極圈)這裡了
專家憂心,氣候劇烈改變可能衝擊生物多樣性,除了產生新的病毒導致更難對付的疾病,慣於生存在寒冷水域的鮭魚,它們一生如史詩般的旅行,恐怕也無法適應暖化後的環境。
(Sue Mauger/環保團體科學部門主任)
我們今年夏天看到的溫度,我們本來預期2069年才會出現,真的嗎?我們認為這個溪流的溫度提早了50年出現,所以真的非常令人擔憂
這是為什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近期特別關注北極的各項變化
尤其是食物鏈底部。
(Lisa Eisner/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生物海洋學家)
我們正在研究有害的藻類大量繁殖,所以他們正在從有害的藻類加熱器中,取樣水中毒素
(Pete Shipton/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技術員)
當它(海水)變得更溫暖 它們(鮭魚)就會往北走得更遠
(Lisa Eisner/NOAA生物海洋學家)
所以可能很快,這對社區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一場遠在南半球,看似遙遠的森林野火,危機可能就在眼前,正如全球暖化,讓人們容易忽略,卻可能牽動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惡水襲亞洲,從六月底開始,印度東北部雨季 (5月-10月)暴雨引發雅魯藏布江洪水潰堤,兩周以來驟發2次洪淹,部分地區甚至已經水深及"肩",老弱婦孺完全無法逃出。截至目前為止,惡水已經造成東北部的阿薩姆邦(Assam),至少71人死亡, 洪水範圍擴大到影響27區,超過300萬印度民眾家園被淹沒(且災民數字不斷飆升到近400萬人),至少3000村莊遭淹沒,不少幾乎是完全被滅村。且不只人類付上慘痛代價,當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卡濟蘭加國家公園>裡邊珍貴的野生獨角犀牛保育區也慘受威脅,至少50頭犀牛被淹死。
<為何如此嚴重>:氣象學家分析,印度北部因雨季造成的洪患其實每年都有,自古以來,這種正常性的區域自然現象,其實讓印度北方土壤肥沃,但"人為因素和極端氣候"的煽動,印度阿薩姆(Assam)的惡水一年比一年加劇。1)印度政府半世紀前,在政治利益的考量下,在較富有選民區的河岸大建河堤河堤高築,卻使得大水一旦開始流入無河堤的貧窮區域時,水流反而因累積更大的能量而四處竄淹,造成更大洪患和破壞力。2)猖獗的森林砍伐和山坡地濫用,讓季節性水患越發嚴重,甚至蔓延到鄰國孟加拉。3)氣候變遷與暖化的影響,使得東部西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更快】
{內文}
洪水 山崩與土石流,惡水間的民眾驚恐莫名。印度東北阿薩姆邦(Assam)從六月底開始,雨季降雨引發洪水,兩周來越發加劇。部分地區甚至已經水深及"肩",家中有老婦小孩的家庭根本無法逃,也不知逃往哪裡去,只縮在房樑較高處,但若無救援和食物,只能死路一條。
(印度災民)
雖然水患每年都有,但從沒有這麼大又嚴重,我的房子和所有東西全都被水淹了
於是當印度執政黨<人民黨>議員賽奇雅(Mrinal Saikia),於推特上發布一段,把2歲女童和尚在襁褓中的嬰孩,克難的以獨木舟救出深困惡水時,立刻引發社群網路熱議。因為兩周來,截至目前為止,惡水已經造成至少71人死亡,洪水範圍擴大到影響27區,至少3000村莊遭淹沒,高達300萬印度民眾家園被淹沒。
(印度災民)
大水忽然間衝了進來,所有東西現在都沉在水裡,我們的家 道路 全都毀了
印度北部因雨季造成的暴雨惡水,其實每年都有,但人為因素和極端氣候的煽動,印度阿薩姆邦(Assam)的惡水更是一年比一年加劇。氣象專家分析,這是因為從西藏流向印度 再流向孟加拉的南亞第一大河<雅魯藏布江>(Brahmaputra River),是印度漁農業的重要命脈,上游融化的冰川,加上每年5月-10月份的季節性雨季,於是常引發大水潰堤。自古以來,這種正常性的區域自然現象,其實讓印度北方土壤肥沃。但半島電視台觀察,印度政府半世紀前,在政治利益的考量下,於富有區域的沿岸大建河堤,河堤高築卻使得大水一旦流入,無河堤的貧窮區域時,反而因累積更大的能量,四處竄淹,造成更大洪患和破壞力。
(The Quint新聞評析)
猖獗的森林砍伐和山坡地濫用,讓季節性水患越發嚴重,更別忘了,氣候變遷的影響,使得東<西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更快
且不只人類付上慘痛代價,當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卡濟蘭加國家公園,裡邊珍貴的野生獨角犀牛保育區也慘受威脅,至少50頭犀牛被淹死。
(SB(The Quint新聞評析)
過去動物群只要往保育區高地移動就好,但2019年開始,大水淹沒了<卡濟蘭加國家公園>9成土地,幾乎每寸土地全遭水淹,高地也滅頂,忽然間,動物群沒有地方可以逃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更添變數,7月17日,印度感染人數正式突破1百萬人大關,等於繼美國和巴西之後,全球第三個累計染疫人數,超越100萬例的國家。印度疫情是由城市擴散到農村,災情最嚴重的首都新德里和金融大城孟買,檢測和封城措施頻頻更動造成困惑,使得病毒正急遽往農村擴散感染,已造成至少2萬5千多人死亡,哈佛流行病學家警告,印度實際病例數一定更高。
(帕可\印度心肺科醫師)
印度防疫政策太多困惑了,到底檢測是否進行,誰可以被檢測,檢測人次中是否有人重複,或是到底要做哪種檢測 全都模糊不清
疫情肆虐下,印度洪患迫使超過百萬人湧入臨時避難所,難以保持社交距離,人畜之間密集接觸,讓受災和救災都變成高度染疫風險。
今年五月,印度先是遭受20年最強氣旋<安芬>襲擊,至少15人死亡 300萬人大撤離。六月底七月初,印度北部阿薩姆邦又遭雨季洪患,再添300萬人流離失所。天災 人禍,印度還有已經達全球第三慘重,百萬人染疫的新冠疫情,多頭延燒的人類致命挑戰,正在南亞上演。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qWifNxrlQY/hqdefault.jpg)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日公布最新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可以視為人類的紅色警戒;由於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與天災更頻繁發生。報告內容還警告,如果地球均溫上升超過1.5度門檻,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災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8XTDMn25Ng/hqdefault.jpg)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八卦
全球暖化 首頁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原因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的。 ... <看更多>
全球 暖 化 人為因素 在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八卦
全球暖化 首頁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原因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