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體國人努力下,國內疫情得到最好的控制,更受到國際矚目和肯定。台灣也已經從過去的口罩進口國,轉變成 #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口罩日產量不斷往上突破,可以充分供應國內的需求。
但是我要提醒所有的國人:國際疫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就不會結束,台灣也依然會身處險境。
現在,不論是快篩、疫苗、藥品的研發,還是防疫物資的超前部署,都有非常多的國家,積極想和台灣進行合作。
像是我們和美國、歐盟以及捷克,正在共商防疫策略,分享目前的研究成果。我們和澳洲以及美國,也在進行防疫物資的合作交換。對於邦交國,我們也提供協助,讓他們以當地購買的方式,取得需要的醫療物資。
這陣子,大家常常看到新聞報導,有的國家醫療體系受到嚴重的衝擊,醫療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協助病患,卻因為欠缺醫療物資而感到無助,甚至因此大量確診。
當各國面對疫情擴散、急需協助的此刻,基於人道考量,台灣絕不能袖手旁觀。今天我特別宣布,我們願意在口罩、藥物、技術這三個項目,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
1️⃣口罩支援:現在 #台灣一天可生產1300萬片口罩,並且持續提升,在這個階段,我們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 #將近一日產能,支援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
2️⃣藥物支援:有些國家的臨床研究,認為 #奎寧 有助於輕症患者的治療,因此政府已經請廠商提高奎寧產量,對有需要的國家,給予適當的支持。
3️⃣技術支援:我們會分享大數據分析的 #電子檢疫系統 ,讓有需要的國家準確追蹤確診民眾接觸史,並且也會持續透過視訊,提供我們的防疫經驗與技術,給需要幫忙的國家。
我也要請國人放心,能促成這些合作的前提,是 #台灣有堅強實力 #政府也行有餘力。其他醫療物資,在確保國內需求無虞後,會陸續提供,協助國際。
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願意盡一份責任,#助人也利己。我們要讓世界看見,不只是 #TaiwanCanHelp,更是Taiwan is helping。我們更要展現,在面對全球疫情的挑戰下,台灣是世界聯手防疫不可或缺的一員,台灣也願意發揮關鍵影響力,跟國際社會攜手共度難關。
同時也有4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萬的網紅欸你這週要幹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關於我與這頻道的一路走來」 2018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誕生了。 2021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的主題曲誕生了。 在兩年...
全球疫情 在 蕭美琴 Bi-khim Hsiao Facebook 八卦
美國對台灣人滿滿的關心與支持,起飛了!
感謝拜登政府,也謝謝美國人。250萬劑的莫德納疫苗,是美國人加倍的❤️!
去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政府與國人團結合作,資訊透明、民主治理抗疫的「台灣模式」深獲國際肯定,也讓台灣民眾,得以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平安撐過一年多。而台灣人樂善好施,向全球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也讓世界在黑暗疫情中,感受到台灣良善力量的溫暖。
如今台灣面臨自身疫情衝擊,雖然我們政府去年就開始下單採購疫苗,然全球疫苗原料與生產供應鍊屢屢因疫情而影響,供不應求;各大國際疫苗廠商,至今都還在消化去年的訂單,包括台灣的。各界熱心人士想即時採購,但新增商購卻面臨交貨遙遙無期的困境。我知道許多國人的焦慮。我在美國生活近一年,更體會周遭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的煎熬和恐懼。
美國本週還是有一天超過萬人的確診人數,但此時願向全球分享美國政府自身採購的疫苗,並優先納入台灣,也是良善力量的循環。這次援贈對台灣是及時雨,也是美國對台灣展現關懷與支持的具體行動。就像親自訪問台灣力挺的參議員所說,美國不會讓台灣孤軍奮戰。
需特別一提的,是美國對蔡英文總統的領導,無論是對內的民主治理,或對外關係的經營,在這幾年建立起堅實的友誼與信任。過去一步一步累積的信任,在緊急時刻,也發揮患難見真情的關鍵力量。向美方進洽爭取的過程中,總統時時關切進度,更親自在松山機場接待到台灣關心的參議員,讓美方更瞭解台灣的迫切需求。
感謝有僑胞台商的關心,有國會議員的相挺發聲,有國內各單位通力合作,也有外交團隊的血汗奔走,一言難盡。美國白宮全球疫苗協調團隊,為了及早提供台灣疫苗,不論週末和假日,清晨或深夜,多次與我們召開協調會議,完成繁雜的法律簽約流程;今天美國聯邦疫苗配送團隊更是在國定假日連夜將疫苗運送至機場,於凌晨兩點半開始交給我方。
拜登總統將美國疫苗形容為「民主的力量,美國科學家的創造力,以及美國製造的實力。」每一劑疫苗都得來不易,在這班往台灣的飛機上有加倍的愛;希望這份美國相挺台灣的情義,將是未來雙邊關係繼續前進的正面動能。無論在台灣或美國,我們都要珍惜。
全球疫情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全球疫情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關於我與這頻道的一路走來」
2018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誕生了。
2021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的主題曲誕生了。
在兩年前,我跟大家一樣是個平凡的上班族。
每天上班等下班,下班等假日。
而這麼平凡無奇的一個人,
當時卻完全不知道她有著令好多人嚮往的生活。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改變一生的時刻發生。
也許早已發生,也許發生了數次。
這個世界或許會說你不行,
但只有你可以給自己機會去嘗試失敗。
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
這次失敗的更好一點就好了
在每次要剪一支新的片前我都得深呼吸一口氣
因為接下來是一段漫漫的工作時間
有趣的是數段冗長的毛片本身並沒有意義,
但當我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成為什麼意義。
記住,生活也是如此。
這三年來我收到了好多、好多的故事,
無論光芒的、沮喪的我們都一起經歷過
在這裡可以分享兩段最低潮的時間。
第一、是某次去育幼院跟小朋友們一起改造他們的家,
拋磚引玉的希望大家能一起幫忙,
得到很多評語卻是「利用」、「操作」、「大頭症」
睡前看著論壇上的留言想著
是什麼內容讓這個網路世界變得冷酷?
但當收到育幼院媽媽及小朋友後續的感謝
我又明白了,
當你在某個領域裡找到自己的目的和意義,
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你不需要注重外人的想法。
你不會變得沮喪、不會變得抗拒,
而是變得沈穩、變得更強大。
第二、是實現一直以來想拍節目的憧憬
欸Game的第一集並不受大家好評
確實我們還不夠熟悉,還有很多能進步的地方
我們承認那時是一個階段的失敗
擁抱失敗是無可避免的,
我們有膽子接受失敗並一步步的往前跌
現在大家談到的Let’s Play欸Game
是滿滿的回憶以及實現夢想的勇氣
做自己保持激情的事情、不要害怕跳出框架的思考
掌握好機會,這些都將定義你是誰。
回顧這三年的我們:
帶你們周遊列國的視野、
推薦許多台灣就能很滿足的食衣住行玩樂、
被自己的偶像看見我們的崇拜、
挖掘身邊的人各種潛力才華跟不可能、
陪伴小生命的孕育、誕生及成長、
實現學生時期拍節目的憧憬、
成立帶給你們優秀商品的副業、
正經歷從未想過的全球疫情,
這一項項都不容易,但沒有一項覺得愧對自己。
這是我的生活、我的日常,會繼續的譜寫下去。
那你們呢?
欸!你這週要幹嘛?
---
2020年6月25日 錄製歌曲
2020年7月7日 歌曲完成
2021年1月20日 開始拍攝MV
2021年4月27日 完成MV最後鏡頭拍攝
長達快一年的製作終於完成啦!!!!
這個MV有超級多彩蛋
充滿欸的元素跟細節
慢慢按暫停一定可以發現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希望看完你們會跟我們一樣
發現自己嘴角上揚了三分鐘
這不是一支最華麗完美的MV
但對我們是一支最有溫度跟意義的MV
---
《欸你這週要幹嘛》
Shine:
在全世界風俗民情的街頭打轉
每家餐廳都吃不習慣
Ariel:
最喜歡飛機毛毯把自己
包的比木乃伊溫暖
只求吃飽睡好睡睡平安
合唱:
欸你這週要幹嘛
let’s go having fun
安排不完的橋段
隨手抓一台類單
給個旋律畫面隨便都來一段
夜幕低垂開始嗨
喝幾杯煙霧瀰漫
夜晚都比白天好看
珍奶的娘:
沒辦法一個人在家等太陽下山
喜歡曬太陽又撐陽傘
Ariel:
走沒兩步路吵著腳好痠
哭著鬧著只想發懶
旁邊的人叫我麥勾來亂
合唱:
欸你這週要幹嘛
let’s go having fun
安排不完的橋段
隨手抓一台類單
給個旋律畫面隨便都來一段
夜幕低垂開始嗨
喝幾杯煙霧瀰漫
夜晚都比白天好看
Shine:
安排不完的橋段
阿勳:
隨手抓一台類單
Shine:
給個旋律畫面隨便都來一段
合唱:
夜幕低垂開始嗨
喝幾杯煙霧瀰漫
夜晚都比白天好看
Ariel:
欸你這週要幹嘛
let’s go having fun
let’s go having fun
《音樂製作》
主 唱 :Ariel、Shine、阿勳、珍奶媽
作 詞 :Ariel
作 曲 :Shine、崇崇
製作人/編曲/木吉他/電吉他/人聲編輯/混音師/錄音師/ :吳奕宏
錄 音 室 :Playroom
《影像製作》
導 演 :喬大
製 片 :李 彥 鋒
執 行 製 片 :吳盈樺
製 片 助 理:朱浩鈞、駱靖怡、潘巧翔
攝 影 :李育霖
攝 影 大 助 :黃雨柔
美 術 :郭晟禎
助 理 :何伯庭
造 型 總 監 :李惠琳
妝 髮 協 助 :何秋香、小林芝羽
《特別鳴謝》
欸你這週要幹嘛全體親朋好友
中華航空 CHINA AIRLINES
早喚
彩虹眷村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
桃園協拍中心

全球疫情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的人文特色受到不少外國人的嚮往,有世界各地的人都紛紛來台旅遊和移民。這一次就讓來台多年的德國人、韓國人、瑞士人、阿根廷人來聊聊,覺得在台灣最喜歡、感到自在的四件事。竟然有外國人會因為這件事而來台灣?
台灣的熱情讓他們留了下來,而最近的的防疫結果更加讓世界看見了台灣。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我們的「家」,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
影片授權:胃酸人 위산맨 (https://youtu.be/PLdVU9At6BU)
FB:https://www.facebook.com/waysunman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全球疫情 在 JP傑劈 Youtube 的評價
(更新:由於疫情升溫,各位不管前往哪裡,出門要記得戴起口罩,以防被感染風險,加油啦!全世界!)
這位大陸網美是我去年認識的小姊姊優雅,當時她告訴我她住在湖南,現在武漢爆極度嚴重的疫情,我當下想起了她,並下關心她的狀況以及了解更多內幕消息!不管你住在哪裡,一定要好好珍惜當下,擁抱家人並珍惜這世界上的幸福與美好,大家加油!
❤加入JP的會員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sUVRskM42-wS1nLKd79RQ/join
馬上訂閱JP傑劈 ►► https://goo.gl/hLf5rT (小鈴鐺要打開喔!)
在IG上追隨我 ►► https://instagram.com/swagasian0117
在FB上追隨我 ►► https://www.facebook.com/SwagasianJP
追隨我的Twitch ►► https://www.twitch.tv/lliikekr2000
【關於JP】
極度熱愛惡搞遊戲
我愛你們,謝謝收看!
#武漢肺炎 #湖南妹子 #口罩

全球疫情 在 全球疫情進入尾聲又有新冠溯源報告劍指中國大陸TVBS文茜的 ... 的八卦
《TVBS 56台》【TVBS 看板人物】主持人:方念華每周日晚間23:00首播/隔周日上午10:00 重播訂閱官方頻道 https://bit.ly/2RAmwip【T觀點】主持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