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該死的塑膠袋啊~~~~放過海洋一馬吧~~~~~
天啊~~~~~
高雄迷航小虎鯨屍體解剖 "18個垃圾袋 大海綿擠爆胃"
人類再不知節制的話
今日的小虎鯨海龜 明天就會是人類自己
在這樣請況下 - 沒有人是局外人
根據聯合國專家統計 全球每年
有800萬至120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流進海洋中
最直接的受害者自然是 海龜 鯨豚 魚蝦蟹類等等
有很多都被海洋生物給誤食了連帶也將
塑化劑 雙芬A 多氯聯苯 環境賀爾蒙 戴奧辛
通通吃進肚子裡
再透過食物鏈又回到人類自己身上
而這些有害物質足以讓人類斷子絕孫好幾回
少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 不亂丟垃圾 減少垃圾量
多多注意個人生活習慣 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跟我們一起 動手愛台灣
影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9ZKJEqV6fg
全球海洋垃圾量統計 在 温貞菱 Wen Chen-Ling Facebook 八卦
去潛水時越多人的地方
也許有不少人願意整理帶離垃圾
但幾乎沒有人潛的地方
那些垃圾到哪裡去了呢
第一次以清掃漁網之名潛水路途較遙遠也需採取跨入式下水
看見包覆著漁網的全是陸地上的垃圾
我曾看到的軟絲寶寶們與海星與油彩蠟膜蝦
如何生活在這樣的海洋呢
思考是不是自身減少垃圾量
成為一個不會製造任何垃圾的人
這是有可能成功的。
最近正在閱讀
慢慢分享給大家
每日帶著水壺、環保筷、環保吸管、環保袋出門
不使用動物實驗、含任何傷害海洋成分的用品
(這件事一直很疑惑,以前的人不會有防曬產品,而人類為了防曬裏頭卻有一個成分會傷害到海洋珊瑚吸食過量會死亡:氧苯酮、英文:Oxybenzone)
包括賣掉有在穿大部分的衣物、減法生活
即便我們說著「環保」
也許我們仍購買了許多不環保的物品
有天我忘記帶出門這些物品
仍不會購買任何此類的物品
(因為我已經有了,而我不會也無法使用會成為垃圾的用品)
還在努力,會越來越好
可以不要讓人類成為唯一無法跟零廢棄共處的生物。
謝謝報導者 The Reporter
【#seafood 的真實生活,沒有勞斯萊斯只有滿滿的塑膠垃圾】http://bit.ly/2h96lb5
不到4公分的小海馬捲著「棉花棒」游泳,海馬後方的白色小點點,不是沙塵、不是 #法喜充滿,而是滿滿的 #塑膠垃圾。
這張照片在國際社群瘋傳,震驚許多人。
其實不只印尼海域,全世界的海洋都正遭受垃圾危機,根據統計,全球各地受海廢影響、危及生命的生物高達800種!(http://bit.ly/2fpCvPo)
今天,是916國際清潔海岸運動日,然而除了 #淨灘 清除可見的大型垃圾之外,肉眼不可見的微塑膠大軍更讓人頭痛,據聯合國推估,台灣處在 #微塑膠密度最高的海域,但我們的政府對此幾乎一無所知…(http://bit.ly/2oT2Med)
🔺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http://bit.ly/2oT2Med
🔺垃圾污染危機,地球還有多少海洋生物可以消耗? http://bit.ly/2fpCvPo
🔺#資訊圖表 塑膠砌成的海洋生物墳場:http://bit.ly/2h96lb5
***
《#報導者》向攝影師 Justin Hofman 詢問否能使用這張照片時,他除了慷慨回覆沒問題,還說希望能讓更多亞洲人看見。(請多多分享~~~)
更多照片:www.instagram.com/justinhofman
[小百科]海馬的脊椎經長期演化,可捲曲並鉤住任何突出物體,以固定身體位置或借力漂浮。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蠢羊與奇怪生物 厭世動物園 島人。Islander 週遭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 為了海龜 玻璃吸管 #勞斯萊斯 #塑膠微粒 #柔珠 #塑殺
全球海洋垃圾量統計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保護海洋、保護海龜,垃圾請帶走🚯
「報復性旅遊」帶來驚人的垃圾量,墾丁萬里桐海底滿是寶特瓶垃圾、台東2個月垃圾暴增500公噸、離島的環境負荷沉重。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相當於每1分鐘就有一卡車垃圾倒入海裡。
全球總共有7種海龜,已有6種面臨絕種威脅😲!
台灣海域可以見到5⃣種海龜,小琉球是全世界海龜密度最高的地方。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累積解剖上百隻海龜,80%-90%的海龜胃裡有垃圾。
海保署2019年度海龜擱淺報告,解剖的85隻死亡海龜中,61%海龜的消化道內有人造物。
屏東海生館2019年度收容的24隻海龜的糞便💩,含有人造物的比例高達100%。
塑膠的香氣,容易使海龜誤食,5至10克就會使海龜非常痛苦而不得不停止進食,最後活活餓死。
❌不要再隨意丟棄塑膠袋、塑膠瓶、漁網等等人造垃圾,💢請把垃圾帶走。
✔️海龜有助於海洋生態環境!!
✔️吃草的綠蠵龜,可以維持海草的生長健康,避免海草過度生長阻擋水流。
✔️海龜愛吃水母,可以控制水母數量,避免水母過量。
#保護海洋
#保護海龜
#請勿亂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