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們告別的自然美景及歷史建築》
* 850年的守護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下午6時50分左右,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近15小時才完全撲滅,教堂中世紀建築的木質結構屋頂絕大部分遭到火焰吞噬。當大火被撲滅後,消防員及媒體記者打開教堂大門時,驚訝地看到,滿眼煙霧及瓦礫中,教堂內的十字架完好無損,並且因光線透進而閃爍發光。事故調查原因公佈是由於「電器短路造成」。
*冰川逐漸消失的冰島
2019年7月,冰島打造了一塊紀念碑,緬懷國內第一個因氣候變化而消逝的OK冰川,希望藉由OK冰川的消失,喚醒世人對全球暖化的關注。
冰川紀念碑上寫著:[在接下來的200年,這裡所有的額冰川或許都將面臨同樣的宿命,這塊紀念碑的目的,在於承認我們知道正在發生的一切,以及必須採取行動。只有未來的你們知道,我們是否做到了。]
在冰島,冰川覆蓋面積佔了11%。冰川為這裡增添了獨特氣質,每年上百萬遊客來到這裡,只為感受這裡的荒蕪、純淨與壯麗。冰川並不是這場全球浩劫中唯一的冰島犧牲者,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冰島剩餘269座有名字的冰川,以及上百座沒有名字的冰川,預計十年內大部分消逝。
* 亞馬遜雨林大火
2019年8月,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因異常頻繁的森林大火,引爆全球輿論。大火燃燒了20多天,[地球之肺]被濃煙籠罩,巴西北部城市阿塔米拉的森林被白煙覆蓋。世界各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為亞馬遜祈禱」的呼籲,要求國際社會關注大火局勢,拯救人類的[地球之肺]。事件持續發酵,甚至從環保議題延燒成國際政治風暴。英國《BBC》、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等權威來源指出,導致亞馬遜這波異常嚴重的森林大火,極有可能是「人禍」。森林砍伐、農業與放牧業燒田墾荒...等人為因素,都被質疑才是這波惡火的元兇。亞馬遜森林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森林面積約有60%位於巴西境內,雨林供應全球約20%的氧氣,也被稱為「地球之肺」。七個亞馬遜雨林國家,包括波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納、秘魯和蘇里南,於9月6日共同簽署「萊蒂西亞協議(the Leticia Pact)」,期望能以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來保護亞馬遜雨林。
* 琉球故宮—沖繩首里城
日本沖繩那霸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里城在10月31日凌晨也發生了大火,城內的主殿、北殿、南殿幾乎全燒毀。
* 奧地利哈爾斯塔特老建築失火
2019年12月,這座世界最最美小鎮還是不幸地失去了兩座木屋和兩座其他建築物。熊熊烈火燃燒了好幾個小時,當地出動8台消防車及109名消防員救火,其中一名消防員重傷送醫救治。
* 洪水襲城 – 義大利威尼斯
2019年12月23日,威尼斯再度遭遇洪水侵襲,最高水位達到了1.4米。2019年11月中旬以來,威尼斯一直飽受水患之苦,11月12最高水位達到1.87米,創下1966年以來該地區水位的峰值,3/4的歷史古蹟都遭到侵襲。聖馬可大教堂底下建於12世紀的地下墓穴整個被海水徹底覆滅,大理石梁柱、馬賽克拼磚藝術都不免被海水侵蝕毀壞,當局緊急出動抽水機也無濟於事,令人心痛。遊客們紛紛上傳水深及腰、泡在水中的驚人照片,整個城市都浸在水中,商家忙著用水桶舀水。一位居住60餘年的當地人說,「我從窗外望去,徬佛看見了威尼斯的葬禮。」
洪水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另一部分原因是這座城市正在下沈。如果全球暖化沒有停止的話,威尼斯這個古老的城市,可能在100年內永久沈入水底。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全球暖化:
*南半球才早春未進入夏季澳洲已爆發世紀野火🔥季、紐約時報稱:這是未來的預演
*北半球阿拉斯加森林野火🔥已三個月,仍未消滅
*NASA公布今年八月北極冰層冰融比三十五年前多出95%
*氣候專家表示:目前全球的氣候狀態,在二十年前的預測應該2050年才發生,全球暖化對人類居住、疾病、海平面上升、乾旱、野火、及生物多樣性生態鏈的衝擊提早了三十年
內文:燦爛的陽光化為烈焰,昆士蘭大片區域被暴風雨般的大火吞噬,形同火海,這裡曾經是夢幻的人間天堂,如今卻和地獄沒有兩樣
(災民)
爸爸 我們得繼續走 爸爸
整條街上的人們都深陷極度驚恐
(災民)
這真的很危險,就像徹底失去理智一樣,我們快走
因為超過130起不同型態的森林大火,在過去一星期,橫掃澳洲東岸的昆士蘭及新南威爾斯,且不斷向外擴大超過20棟建築被毀,其中包括當地最古老的
自然度假勝地(the beloved getaway),為了盡快控制火勢,當局只得出動上千消防隊員,徹夜與烈焰搏鬥。
(Jackie Trad/昆士蘭代理省長)
整個昆士蘭仍有超過80多場火災仍在蔓延,當前的情況是,我們正在經歷乾燥 高溫 低濕度及大風,預計今天稍晚,這樣的情勢仍會為我們緊急服務的消防隊員,持續帶來挑戰
當地媒體報導稱,目前約有65%的昆士蘭省和98%的新南威爾斯地區正陷入乾旱
官員們也警告,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度乾燥,正讓澳州迎來史上最早也最嚴重的野火季,眼前的這一切,不是什麼「新常態」,狀況還會持續變得更糟。
(Annastacia Palaszczuk/昆士蘭省長)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此刻想一想,這是一個人的家,是他們撫養兒孫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正經歷這樣的創傷,因此,我們正努力聯絡這些家庭,確保他們的安全,但他們現在會經歷很多傷痛,必須靠我們的社區齊心協力,才能讓他們重新靠自己站起來
更可怕的是 紐時報導稱,近來當地的野火,已進一步延伸到當地雨林,這種通常陰涼潮濕的雨林一旦燃燒,多半都是具有強烈的毀滅性,因為灼熱和低降雨量
會導致這些潮濕地區在一年當中,更長時間地變乾,這將使得涵養寶貴生態系統的雨林,陷入極大的起火風險。
(Jackie Trad/昆士蘭代理總理)
毫無疑問 隨著氣溫升高,氣候變化,科學家告訴我們的是,這些事件會更頻繁,而且會更加兇猛,這正是科學家一直不停在提醒我們的話
紐時報導用「未來的預兆」,形容2019澳州森林野火的提早報到,南半球這樣的早春時節,本該不是野火肆虐的戰場,一份最新報告卻指證歷歷,全球暖化的持續加溫,已讓過去50年澳洲炎熱的天數增加了一倍,且熱浪變得越來越難熬,極端氣候如洪水和颶風,頻率與強度也明顯加劇,儘管這次森林野火原因,多方指向是人為因素導致。
(Katrina Carrol/昆士蘭警方)
有些火災涉及兒童玩火,顯然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正如我所說,其中一些是有目的和惡意的
這絕對不是特例,因為全球此起彼落,破紀錄的森林野火,皆相繼反映出人性的罪惡與貪婪,像是南美洲各國在調查亞馬遜雨林火災原因,除了指向巴西民粹總統波索納洛的鼓勵開發,號稱支持環保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近期深入雨林火場救火,也是擔心自己一手催生 讓國家脫貧的,多項發展農業,向林區移居的法律,已被視為肇禍原因之一。
(新聞旁白)
這個夏天,如果你穿越阿拉斯加,從無冰的北方,到煙霧繚繞的南方,你會發現 當談到(暖化)驚人的變化時,最後邊界的感覺和最前線沒有兩樣
極圈以內的阿拉斯加往年野火季都在8月告終,今年的異常高溫與乾燥,卻導致天鵝湖當地的森林大火,延燒了三個月還無法撲滅。
(Brian Brettschneider/阿拉斯加大學氣候科學家)
如果你看一下實際的觀察結果,我們在2019年被濃煙籠罩的時數,已經是其它季節的兩倍多,實際上幾乎已和其他幾年加起來一樣多
這印證了近期一份科學研究,指自60年代以來,阿拉斯加冰川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經比格陵蘭 南極洲,或任何其它地方要來得更多,八月全球熱浪所引發的後遺症,更讓格陵蘭島一天之內融冰125億噸,創下史上第二多的紀錄。
(Bill Weir/CNN首席氣候特派員)
由於這些水分子,每一顆都會流進海洋,而且到處都是,這將不僅是一個改變阿拉斯加地貌的故事,這是一個邁阿密的故事,這是一個查爾斯頓與舊金山灣的故事
為了突顯1984到2019,整整35年間北極海冰的變化,NASA公布了長期以「周」計時的影片,赫然發現 多年海冰相較於1984已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
到了2050年甚至是更早,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重大衝擊。
(Brian Brettschneider/阿拉斯加大學氣候科學家)
一旦這種水融化並進入海洋,只要我們在大氣中存在所有這些二氧化碳,它就不會再回到(北極圈)這裡了
專家憂心,氣候劇烈改變可能衝擊生物多樣性,除了產生新的病毒導致更難對付的疾病,慣於生存在寒冷水域的鮭魚,它們一生如史詩般的旅行,恐怕也無法適應暖化後的環境。
(Sue Mauger/環保團體科學部門主任)
我們今年夏天看到的溫度,我們本來預期2069年才會出現,真的嗎?我們認為這個溪流的溫度提早了50年出現,所以真的非常令人擔憂
這是為什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近期特別關注北極的各項變化
尤其是食物鏈底部。
(Lisa Eisner/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生物海洋學家)
我們正在研究有害的藻類大量繁殖,所以他們正在從有害的藻類加熱器中,取樣水中毒素
(Pete Shipton/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技術員)
當它(海水)變得更溫暖 它們(鮭魚)就會往北走得更遠
(Lisa Eisner/NOAA生物海洋學家)
所以可能很快,這對社區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一場遠在南半球,看似遙遠的森林野火,危機可能就在眼前,正如全球暖化,讓人們容易忽略,卻可能牽動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1.2020對美國來說是水深火熱的一年,西岸遭逢千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引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森林野火;南部各州也頻繁遭受颶風襲擊,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地區深受洪災之苦。
2.當氣候災難變成人類日常生活的新常態,這場戰爭就將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森林野火將是消防隊員全年無休的噩夢,而且失去家園的痛並沒有讓當地民眾甘願搬走,自稱氣候難民的他們無處可逃,只能改變建材努力苟活。
3.「暖化是別人家的事」當人們抱持這種想法,災難就會突然降臨。巴西濕地災難在九月起火點數量足足是美國的兩倍,嚴重威脅地球生物多樣性最強的生態系統,海水溫度變化是導致巴西近年乾旱的主因,遠在亞洲的印尼也正以同樣原因
長期飽受野火所苦。
4.野火及颶風洪水已成惡性循環,2020極端氣候席捲全球,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此刻,氣候行動者齊聚紐約掛上「氣候時鐘」倒數,要人們誠實面對氣候災難的反撲。
{內文}
(新聞片段)
這好可怕,真的非常恐怖,趕快帶著你所有的一切離開家,是的,這不好玩,這不是開玩笑,如果你不相信氣候變化仍然存在,跟消防員聊聊吧,這很簡單,當你感受到創紀錄高溫時,這就是今年夏天西海岸看到的情況,你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至少一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將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就會得到這類大規模的野火
這是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日前接受《大西洋月刊》所舉辦線上活動時的沉痛呼籲,當全美瀰漫在不信任科學的氣氛中,眼前的災難正強而有力地,證明了氣候變遷的存在,無論是西岸肆虐的野火,還是遭逢颶風侵襲的美國南方各州,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地區的洪水。
(新聞片段)
最高持續風速已達每小時150英里,颶風蘿拉(Laura)現在是有史以來,襲擊美國大陸最強大的颶風之一,這個(颶風)直徑約為400英里,你只需要四處張望,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水,然後你自己想想這是怎麼回事
當氣候災難變成人類日常生活的新常態,這場戰爭就將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打火隊員甚至必須長達一整年面對四處竄出的野火。以加州為例,過去40年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兩度,降雨量卻只剩30%,那些鄉間茂密的森林猶如最佳燃料,只需要一把火便能隨時點燃。
(Jennifer Balch/科羅拉多大學火災科學家)
我們是一手在自家創造了一場噩夢,這場噩夢又因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嚴重
超過一百萬戶人家被視為「大地入侵者」(wild land interference),這些人早在2017年遭逢過毀滅性野火,接近8成房屋瞬間灰飛煙滅,但短短三年又全數重建,失去家園的痛,並沒有讓他們卻步,只是改採新型防火建材以更具防禦型的空間,不可燃材料及覆蓋煙囪的出口,防止灰燼溢出釀成可能的災難。
(加州災民)
這仍使我們感到嚴重受困,它使你感到無處可逃,必須以那種形勢苟活,在情感上是不可能持續的
因為「我們就是氣候難民」,加州人望著逐年擴大的野火面積,無奈地承認,當2020野火季又再次刷新紀錄,超過1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城鎮,瞬間化為瓦礫灰燼被夷為平地,遠處的那一把火,他們壓根沒想到會燒到自己。
(美國民眾)
突然之間,整座山就著火了,幾天前你知道它看起來還遠在東邊,我對此並不擔心,沒想到突然間,它不靠一點風就憑空出現在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
這何嘗不是多數其他人共同的想法,就在美國加州忙著撲滅破紀錄的野火之際,南半球巴西的潘塔納爾溼地,也爆發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濕地災難,嚴重威脅著地球生物多樣性最強的生態系統,這裡光是九月火點數量,幾乎每天都是美國兩倍以上,2020年上半年還足足比去年翻了一倍,且這個災難早已不是一天兩天,是氣候變遷外加人為農地焚燒,共同釀成這場2010以來最嚴重的野火。
(Fernando Rodrigues/巴西消防官員)
溫度很高,濕度極低,大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且風很大,因此所有這些因素都在為野火的蔓延創造了最佳條件,也為我們對抗野火創造了最惡劣的條件,而且我們知道,該地區發生大多數野火都是人為釀災
根據NASA生物圈科學實驗室分析,海洋溫度變化是近年導致,巴西連年乾旱的最主要原因,過去這種海洋溫度變化驅動的振盪,大約每30到40年才會發生一次,如今全球暖化打亂了這種規律,使海溫長期處於溫暖狀態,這將致使森林火災頻率大增,且加劇大火嚴重程度,連遠在亞洲的印尼也正以同樣原因,長期飽受野火所苦,科學家說,氣候災難從來不會單獨發生,而是彼此相互牽動,就像美國的野火和颶風洪水,基本上都是暖化下的苦果。
(Katharine Hayhoe/德州科技大學氣候科學家)
隨著(海水)溫度升高,更多的水蒸氣在地表蒸發,我們因而得到較乾燥的植被,因此夜間大火瞬間就會燒毀大面積區域,但當暴風雨來臨時,溫暖的空氣中就會有更多的水蒸氣,這也導致風暴能吸飽水氣,瞬間席捲我們
可怕的是,全球多地日益嚴重的森林野火,正逐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2020這個極端氣候席捲全球的一年,從一月澳洲野火開始,六月西伯利亞寫下史上最高溫紀錄,九月美國西岸破紀錄高溫,燒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野火,然後秋天進入颶風季,形成的數量多到命名都不夠用,全球平均氣溫正形成一條危險曲線,相較於工業革命前快速升高,過去五年已經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這意味著地球倘若再升高攝氏兩度,人類深陷熱浪 洪水與乾旱的機會就會大增,且年初才因新冠疫情而下降17%的碳排量,早就因全球野火而瘋狂飆升,搶救「地球之肺」必須付諸行動刻不容緩。
(Sven Harmeling/國際關懷協會CARE研究員)
我認為還是有機會的,如果我們能採取正確的措施,投資低碳解決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可持續性交通,一切還是可以避免的,我們也可以避免回到以前的(排碳)水平,但這需要政治意願
就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此時,年輕一代的氣候行動者,正無畏新冠疫情齊聚紐約準備發動2020最大的一場抗暖化行動,曼哈頓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建築物牆上,也秀出了所謂「氣候時鐘」,我們只剩七年103天15小時又22分07秒
能搶救地球。
(氣候行動者)
這可以說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應該被放在我們社會的廣場正中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開始倒數,希望它將繼續下去,而人們能將其視為重要的參考點,以此作為對我們的挑戰保持誠實的一種方式
德國明鏡周刊說,人類抗暖化的這場戰爭,無疑是徹底失敗了,北極冰層今夏融化速度更甚以往,雖不意外卻依舊震撼,當氣候災難已如地球憤怒的反撲,人命與財產都正遭逢史無前例的嚴酷挑戰,視而不見的後果,就是大國也將淪為氣候難民,隨波逐流。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閲[完整版]2020.09.26《文茜的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youtu.be/uTdhzl4Uhis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 在 地球怎麼了?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 - YouTube 的八卦

了解溫室氣體與環境變遷的關聯,讓孩子體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與行為對於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並學會如何計算二氧化碳當量。對於碳排放有一定的背景 ... ... <看更多>
全球暖化人為因素 在 越來越熱!全球暖化將重演2.5億年前地球大滅絕? - YouTube 的八卦
全球暖化 不只會造成海平面上升、增加森林大火機率,還可能加速大規模物種滅絕。2億5200萬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地球曾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