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趨勢跟我們夏季班第3堂課提到的股票有關係,
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車輛電動化趨勢 MCU、CIS需求上升
車用半導體擴張的推動力,來自於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系統等汽車控制相關需求,例如微控制器(MCU),也就是目前車用晶片缺貨之中的大宗,還有感測用的雷達與CMOS影像感測器(CIS)等外 就來自於環保車輛與節能減碳的趨勢,也就是功率半導體領域。
在微控器方面,Semiconductor Portal報導,市占率最高的是日廠瑞薩電子(Renesas),先進的微控制器良率控制可將瑕疵品壓低到0.1 ppm以下,也就是1,000萬分之1以下。瑞薩已量產搭載28奈米製程Flash Memory的微控制器,在車輛的電控系統(ECU)幾乎都搭載微控制器,而且傾向於加強安全性的效能冗餘,使微控制器的需求將進一步提高。
而10年來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6%的CIS市場,雖然在2020年受疫情衝擊,據IC Insights統計成長率僅3%,不過預估2021年,將成長19%,達228億美元,未來5年年複合成長率約12%,到2025年達336億美元。若以數量計算,2020年67億件的CIS,將以14.9%的年複合成長率,到2025年可年產135億件。
雖然CIS的主要需求,仍來自於5G普及帶動的手機銷售,手機鏡頭CIS的年複合成長率6.3%,2025年可達157億美元市場規模,但以成長速度來說,車用CIS成長最快。IC Insights估計,未來5年車用CIS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33.8%,到2025年可達到51億美元。
其他應用領域,如醫療與科學系統、安防監控、機器人與物聯網等工業用途,雖然2025年預估的市場都比手機用與車用CIS來得小,但成長速度都高於手機用CIS。
在車用CIS相關的市場,富士奇美拉總研(Fuji Chimera Research Institute)的報告預估,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動駕駛所需的車用攝影模組,由於環繞影像系統(Surround View)普及,使觀測攝影機(View camera)被採用的數量增加。
此外,在日本、歐洲、美國都開始強制採用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也讓車前攝影機使用量上升。
2021年後疫情時代車市慢慢恢復,上述兩種車用攝影機的需求也會明顯攀高。預估到到2026年,車用攝影機模組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930億日圓(約合91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93.8%。
同樣使用攝影機的行車紀錄器,全球需求也在成長,不過各地區對於行車紀錄器對隱私的影響看法不同,部分國家增加速度較慢,但整體來說在安全性的需求下出貨仍會逐步上升,富士奇美拉總研預估,一般車輛使用的行車紀錄器的市場規模,到2026年會達到3,200億日圓(約合29.5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2.2倍。環繞影像系統與行車紀錄器,都會拉高車用CIS的出貨量。
#車用功率半導體廠擴產 #追趕電動化商機
車用半導體之中,另一個項目是功率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在車輛與電機設備等都有使用,不過在車輛電動化的趨勢下,車用功率半導體的推升作用更加明顯。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曾在2019年預估,以8吋晶圓估算的半導體產能,會在2022年達到月產650萬片。不過,在純電動車(BEV)與油電混合車(HEV)需求與產能不斷提升,功率半導體可能出現供應不足問題,使相關廠商開始加大投資。
例如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目前是最早投資功率半導體12吋晶圓廠的廠商,位於德國東部德累斯頓的第1座工廠已經開始量產,目前第2座12吋晶圓功率半導體廠,則在奧地利南部Villach興建中,預計將量產功率MOSFET與IGBT。車用零組件一級供應廠電裝(Denso)則是英飛凌的出資者之一,以穩定功率半導體供應來源。
電裝在車用半導體的投資布局,也包括針對瑞薩電子,逐步提高持股比例,到2020年底為止,占瑞薩股份8.84為第2大股東。電裝也與功率半導體新創Flosfia建立資本合作關係,在氧化鎵(GaO)功率半導體的車用領域進行研發合作。而占有電裝股份20%以上的豐田汽車(Toyota),也正在把車用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硬體的研製,轉移到電裝。
安森美(ON Semi)則是以收購方式取得GlobalFoundries的美國紐約州Fishkill的12吋晶圓廠(fab 10),總價4億3,000萬美元,2019年已先付1億美元,到2022年底前會支付剩下的部分3億3,000萬美元。這座12吋晶圓廠雖然還沒有完全讓渡,但依據協議已開始為安森美生產半導體。
目前看來,歐美的功率半導體場對於12吋晶圓廠較為積極。而在日廠方面,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預定會在日本熊本縣工廠引進12吋晶圓的量產產線。三菱電機在廣島縣福山工廠目前只有後段製程,不過熊本工廠將來如果產能已滿,福山工廠設置12吋晶圓產線也將成為選項。
富士電機(Fuji Electric)在2021年度(2021.04~2022.03)的半導體設備投資額會拉高到410億日圓(約合3億8,000萬美元),年增1倍以上,以因應電動化車輛對於功率半導體的旺盛需求。而原本預計在2024年3月前的5年間,要完成的半導體設備投資1,200億日圓(約合11億美元),會在2023年3月前完成。
雖然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8吋晶圓的前段製程,不過,富士電機也正在研發12吋晶圓製程。至於何時設置12吋晶圓量產產線,由於12吋產線所需投資額是8吋產線的2倍~3倍,因此要依據市況再來評估。但比起12吋矽晶圓產線,富士電機可能對新建碳化矽(SiC)產線更感興趣。富士電機的2021年度半導體研發費,將年增6%,至130億日圓(約合1億2,000萬美元),研發車用IGBT、SiC功率模組,以及工業用第8代IGBT技術。
2021年第1季,富士電機的電動化車輛(BEV、HEV等)功率半導體訂單額,年增51%,金額與2020年第4季大致相同。預計到2021年第2季,也會維持第1季的同等級訂單額,此後則開始逐季成長。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請撥打客戶服務專線:(02)02-25056789分機轉5720~572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例假日除外)
全球手機出貨量2022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八卦
【高通本月初一口氣發表3款最新處理器】
高通預測,2022年全球5G智慧手機累積出貨量超過14億部,這是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所有手機品牌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高通 #華為 #聯發科 #晶片 #5G
全球手機出貨量2022 在 曈逸館 吳炘曈師傅 風水 改名 擇日 算命 占卜 Facebook 八卦
#財星攻略
#貿易戰
#5G #華為 #任正非
#有人問所以有這篇文章 :)
華為的未來
人有自己的命運,公司也亦然。
談起貿易戰,很難不想起華為,上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出口黑名單,技術禁令嚴重打擊華為手機。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更承認外國市場手機出貨量急跌四成。
如同人的命運一樣,無論公司的規模有多大,背後有多堅實的靠山,公司的發展也一樣會有高低起落,也一樣看你能否在艱難的期間,勇敢地撐過去,若能也許是否極泰來的時刻,業務更上一層樓。
11年前有雷曼,11年後,有默默崛起的華為要經歷無妄之災。回想起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有關他的故事已經過去將近11年,雖然華為公司非上市公司,但別忘了,由於公司也是靠人來經營,人的習氣是難以改變,所以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回顧過去,華為,從一間註冊資本僅僅2.1萬的銷售代理用戶電話交換機的小公司,在這短短32年間靠自己的技術能力以及勇氣成為了目前一家提供通訊裝置以及銷售消費電子產品的大型跨國科技公司。依據資料顯示華為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產品和服務,截至2011年,他們已經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華為在2012年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裝置製造商,並於2018年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電子。華為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位列第72名,當年年收入增至1085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21%)。這樣的一家企業,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所謂樹大招風,這樣看來今日所遇到的考驗,也並不奇怪了。
如果純粹依照玄學角度來看,目前所遭遇的一切原因,無非就是遇到一些人,因為嫉妒,要讓他待在原地不動,蓄意破壞他的發展計劃,正如目前推動5G的狀況一樣。按推測而言,這一年非常難過,會突然間損失大量的支持者(例如客戶),不過,所幸這只是短暫的一時的情況,而實際上背後還是有一股力量在提供有力支持,幫助他渡過這場重大的考驗。未來兩年,有錢會進帳,但是破財以及承受的壓力也不斷在遞增,直到2022年的夏天才可以算是渡過這場重大的考驗。若能渡過,預計2025年起將是華為騰空高飛的一個年份。
蓮花於污泥中生,菩提也自苦難中誕生。就讓時間為我們解說他的未來發展吧,如果你也因貿易戰深受其害,願你和華為一樣,渡過難關,再振翅高飛。
吳炘曈
www.facebook.com/MasterNgYanTung
#好久沒好好updateFB 🤪🤓
#如果掛住我今晚突擊直播聊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