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台灣鏈結國際
IBM在台灣落地已有63年。
近年來 AI、區塊鏈、雲端、大數據等新技術,帶動全球產業格局翻轉。
今天「IBM客戶中心/創新場域」的啟用,代表IBM看好台灣在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發展,加碼投資台灣,加速產業轉型,協助企業朝向金融3.0、工業4.0、零售4.0及策略性產業的方向邁進。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就任後,行政院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協助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希望未來5至10年,除了半導體產業維持頂尖外,在智慧醫療、交通、製造等特定應用領域,都有機會達到世界領先的地位。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總體經濟穩定度排名全球第1位,與德國、美國、瑞士列為全球前4名「超級創新國」,且具備健全的上中下游產業價值鏈。國際資通訊大廠如全球行動晶片大廠高通、雲端龍頭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等,也都看中台灣產業環境與科技創新實力,也紛紛於去年宣布在台成立創新中心。
很高興作為國際資通訊指標企業的IBM公司加碼投資台灣。
期盼藉由IBM分布於全球的客戶服務網路,鏈結國際市場。政府也會持續推動「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鼓勵跨國企業與台灣產業合作,創造雙贏。
台灣IB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G、AI、HPC等新應用開枝散葉,驅使半導體產業追逐更精細的工藝、更強大的晶片效能。不過,隨著晶片設計、製造的複雜度提升,成本壓力也不斷墊高,若透過有效率的CP(晶圓測試)、FT(成品測試)測試,就可以減少製造成本的耗費,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步帶旺相關測試介面需求。 其中,穎崴科技目前在全球測試...
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八卦
2021還會更好的!本網美2018的農曆新年就說台灣景氣大好了,那時候還沒有貿易戰,結果被藍營爆罵,還有一個二百五獵頭說我講台商回台灣買廠房的消息是假新聞,他的客戶沒有任何人回台灣,結果現在好像廠房都買不到了,那個獵頭應該被開除一萬遍了吧😂。
2021還會更好的,台灣加油~
整篇報導最好笑的是這段: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
#溫馨
————————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於2020年最後一天(31日)以「擺脫依賴中國的台灣、經濟成長世界第一…完全勝過看中國臉色的韓國」為題,感嘆台灣的經濟成長已連續3年完勝南韓,去年甚至相隔29年超越中國。報導認為,兩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成為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運的重要分歧點。
2020年10月、11月,台灣的出口額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紀錄,反映去年下半年的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台灣政府於是在11月把經濟成長率從1.56%上修至2.54%。《朝鮮日報》指出,若台灣的這項預測順利成真,將是自1991年以來、29年來首次,追過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同時也是,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世界主要國家中,登上經濟成長率第一名的寶座。
據IMF的報告,有關(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台灣雖從2017年的34.0%增至2020年的35.6%,但預估到了2025年會降至29.3%,反映台灣政府安定管理。反觀南韓不但從2017年的40.1%增至2020年的48.4%,到了2025年還預估會惡化至65.0%。這顯示,就算比較政府的財政運用能力(對於國家預算的管理),台灣都被認為是比南韓還要出色的「模範國家」。
報導接著話鋒一轉,指出在1970至80年代,台灣與南韓同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彼此經濟競爭。2003年,南韓的人均GDP超越台灣後,差距便不斷拉大,南韓也因此把台灣視為「低一等」的國家。有鑑於此,對南韓而言,落到今天的局面,可說很丟臉、可恥。
但究竟為什麼台灣會逆轉呢?報導先講出結論:那就是兩國執政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成了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重要分水嶺。
報導指,台灣與南韓都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若以GDP及總輸出額中的對中國貿易佔的比率來看,分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但這四年來,兩國的做法卻成了對比。接著,《朝鮮日報》把「與中國堂堂對抗」的台灣,和「把中國敬奉為上級國家」的南韓做比較。
《朝鮮日報》先舉武漢肺炎的防疫方式為例,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中斷與中國互航的國家,打造強力的「對中國防火牆」。南韓則是憂心影響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及經濟面的衝擊,不願全面對中國關上國門。而結果就如大家所知道的,台灣自去年1月22日首次發現感染者以來,迄今(截至2020年12月30日晚間9時39分)有797人感染、其中7人死亡。這數字(797)比南韓近來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數都還少許多。
若以整體來看,南韓的累計感染人數達5萬9773人(現已破6.2萬人)、死亡人數879人(現已超過940人),分別是台灣的75倍、126倍之多。考量台灣的人口約南韓的一半,這樣數字顯示文在寅政府自豪的「K防疫」(韓式防疫)根本完全敗北。
報導分析,蔡英文總統自從2016年5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的「脫中國產業政策」(脫離依賴中國的產業政策),也為台灣的經濟復甦注入一大力量。蔡總統點出中國的經營成本上升且企業環境不穩定(如:動不動就可能震碎小粉紅的玻璃心),積極勸誘台商回流,結果光是至2019年8月已有102家企業決定收掉中國的工廠、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筆電手機代工大廠「仁寶電腦」,以及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這些企業對台灣的投資額達5047億元台幣。
在美中對抗轉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也許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於威斯康辛州投資,清楚地站到美國那一側。結果台灣的IT企業,享受到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反射利益,再加上武漢肺炎帶來特別需求,訂單殺到,2020年飽嚐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
報導指,相較於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親中的南韓則是到現在還未獲中國完全解除「薩德」(THAAD,全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報復措施。(編按:南韓因為2017年讓美軍部署薩德,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招來報復。)
報導提到,去年5月,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儀式上,包括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內的41國、92位政要紛紛透過視訊祝賀,過去一直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台灣,存在感急增。而南韓政府又是如何呢?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受小國朝貢的大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再者中國祭出的「薩德」報復措施,至今已超過3年,文在寅仍無法獲得中國承諾解除。
《朝鮮日報》最後指,天安門大屠殺已過31年,2020年全球迎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強的反中浪潮,不光是與美國親近的日本、澳洲、加拿大,連向來對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各國也紛紛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開始背向中國。本月20日上台的美國拜登政權也已多次表明會對中國祭出高強度的壓力。不幸的是,2021年的文在寅仍陷在「對中國的幻想」中,持續看著中國的臉色,結果經濟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持續拉大,這樣下去難保南韓的國運不會衰退。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03/QFCOJ7YAANBR5K5HVLPEZU5C3A/
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南韓晉身已開發國家,台灣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聯合國近日正式認定南韓為「已開發國家」。「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日通過韓國地位變更案,正式將韓國認定為「已開發國家」,也是自1964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成立以來首次有國家「升級」。
南韓總統文在寅6日回應表示「名副其實」、「感到驕傲」。
什麼是已開發國家?
又稱為「高所得國家」、「工業化國家」或是「先進國家」,
雖然聯合國目前沒有完善的認證系統,
但已開發國家普遍特徵為,
人均國民生產毛額、人均所得、工業化水準在世界前列,基礎設施發達,並擁有極高的人類發展指數。
韓國與台灣經濟指數比較:
👉2020人均國民所得:
韓 (32,860美元),台 (29,153美元)
👉2020國民生產毛額:
韓 (31,489美元),台 (28, 371美元)
👉2020 國家貿易總值排名:
韓 (第7名),台 (第17名)
👉2020 國家出口排名:
韓 (第6名),台 (第15名)
👉2020 國家進口排名:
韓 (第9名),台 (第18名)
👉2019 人類發展指數:
韓 (0.916),台 (0.916)
#很難想像台灣的出口額曾是韓國的四倍
在今年6月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報告中,
韓國在2021年第一季半導體設備出口重回世界第一名,更突顯台韓之間半導體產業的韓瑜亮之爭,(台灣曾在2019年為世界半導體設備出口第一名)。
在過去的發展上,
台韓兩國均透過政府主導產業政策,
投入大量資源在發展在資訊電子業🖥、
半導體產業以及工具機等產業中,
因此不少台灣企業一直以韓國公司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在技術上,台韓在半導體產業有不同專長,台灣在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有領先全球的地位,而韓國則是在記憶體方面為全球龍頭。
但近年來韓國晶圓代工技術發展上也動作頻頻,電子大廠三星集團,
企圖要在兩年內追上晶圓龍頭台積電。
而韓國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K半導體戰略」,南韓認為全球半導體競爭激烈,
其重要性已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所以 #未來10年將投資510兆韓元(4500億美元),🎯目標是建設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引領全球供應鏈,建設韓國為半導體強國。
面對疫情後的經濟挑戰,韓國政府在去年7月公布「韓國版新政」(Korean New Deal), 這是一個國家發展戰略,
要重振COVID-19對經濟影響,
是一個全面性的綜合發展策略,
要描繪10年後的韓國經濟藍圖。
新政重點是建立一個更加「數位化和綠色」的韓國經濟,其中包含28個專案,橫跨9個領域;並建議重點投資10個關鍵項目:
♦️數位新政3個項目:
「數據大壩」、人工智慧政府、智慧醫療。
♦️綠色新政3個項目:
綠能改造、綠色能源和環保交通運輸系統。
♦️數位與綠能產業結合4個項目:智慧綠能學校、數位分身 (Digital Twin)、社會間接資本數位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SOC)數位化、智慧綠能產業園區。
👉盤點這些投資的項目,不難發現其實也是台灣現在經濟轉型很需要的突破點。
對比韓國政府的企圖及雄心壯志💪,
台灣真要停止民主內鬥耗掉國力😫,急起直追。
民進黨2016年執政以來,
台灣在經濟發展比以前更好嗎❓
2016-2020年的5年之間,
蔡政府每年平均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為2.87%,低於馬政府8年執政的3.00%,
別忘了馬政府時代還經歷2008-2009嚴重的全球金融海嘯😲。
主計總處6日發布5月 #失業率,
驟升至4.11%創七年半新高😨,
6月三級警戒持續,基層服務業百業蕭條,
再加上畢業生進入職場,失業率一定更慘烈😱
另外台灣還深陷 #缺電危機🤧,
5月中旬的兩次全國分區停電,
都突顯電力供給不足情況迫在眉梢,
核二廠又在7/1日除役,
產生80萬瓩電力缺口(占發電量2.6%),
民營電廠電廠只能補足6成,
也就是我們隨時處在跳電危機之中🤦。
疫情之下更暴露台灣貧富差距嚴重,
民眾隱瞞身體不適只為可以繼續日薪工作😭,單親媽媽攜二子,冒雨騎車跨縣,只為一份「待用餐」,就算疫情過去,弱勢生活難回往常😥。
台灣近年來面臨嚴重的經濟轉型困境,
根據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發現
「國家對政策促進經濟,能力愈來愈弱」
其中面臨礎建設短缺特別是電力問題,
都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意願,但目前也看不到政府拿出下一個十年經濟發展解方。
再加上疫情的衝擊,
對與許多產業都有根本性的影響,
我要在此很沉痛的呼籲政府📣
#停止政治惡鬥💢,
政府應該在此刻好好盤點,
並學習韓國建立疫後重建的經濟藍圖,
正視台灣經濟發展遲滯問題,
快為台灣找回經濟發展的動能。
#台灣民主內鬥耗掉國力
#花大錢大內宣不如實質的經濟投資
#好想贏韓國
#下一個十年經濟發展在哪裡
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評價
5G、AI、HPC等新應用開枝散葉,驅使半導體產業追逐更精細的工藝、更強大的晶片效能。不過,隨著晶片設計、製造的複雜度提升,成本壓力也不斷墊高,若透過有效率的CP(晶圓測試)、FT(成品測試)測試,就可以減少製造成本的耗費,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步帶旺相關測試介面需求。
其中,穎崴科技目前在全球測試座(socket)市占排名第三,近年也積極卡位探針卡商機,可說是半導體產業的隱形冠軍。究竟,穎崴的產品優勢在哪?MoneyDJ專訪到穎崴董事長王嘉煌,請他跟大家分享個人的創業歷程,以及公司未來營運展望。
#穎崴 #半導體測試介面 #IC測試座 #探針卡 #老化測試 #同軸測試座 #高雄 #socket #5G #HPC #AI #高頻高速 #王嘉煌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EIJ4p6LN6M/hqdefault.jpg)
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 在 全球半導體廠商20強| 2004 - 2021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全球半導體 產業Intel 三星台積電對決 全球半導體 廠商20強2004 - 2021列出 ... 所有 半導體 廠商(包含:晶片製造商、無廠 半導體公司 ,晶圓代工)營收 排名 , ... ... <看更多>
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 在 [新聞] 騰訊市值重回全球前10強緊跟台積電之後- 看板Stock 的八卦
原文標題:
騰訊市值重回全球前10強 緊跟台積電之後
原文連結:https://bit.ly/38JBr7M
發布時間:2022年5月20日
記者署名:葉憶如
原文內容:
台積電(2330)要小心了!中國大陸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昨股價大漲,市值攀高
至4617億美元,重回全球前十強榜上,緊跟在第9名的台積電(2330)之後,騰訊來勢洶
洶,想重回亞洲(東北亞)市值一哥寶座,護國神山要小心被超越。
美股、台股昨天相繼下跌,科技股價也劇烈震盪,台積電昨天收在522元,在美ADR收在
90.21美元,下跌0.35%,市值來到4690.6億美元,換算新台幣約13.96兆元,目前仍居東
北亞洲市值第一寶座。
不過騰訊(Tencent)昨大漲3.55%,市值也已來到將近461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3.74
兆元,距離台積電市值只超距不到74億美元(新台幣2200億元左右)。今天台積電上午在
台股順利開高走高,看來對於保住東北亞洲市值一哥寶座,也是半分不讓。
騰訊2004年在香港交易所掛牌,市值在2021年2月達到最高峰,約新台幣14.87兆元左右,
曾經高居全球排名第6高,但隨後歷經中國監管風波,去年9月後跌出全球市值前十榜外,
今年2月一度重回,但隨後就被台積電超越,護國神山成為東北亞市值最高的企業。不過
中國副總理李鶴17日力挺數字平台海外上市言論似乎也有奏效,騰訊近來重回全球前十企
圖旺盛。
全球市值排名最新前十強,截至昨天最新結果,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依舊超越蘋
果,排在全球第一寶座;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瑪遜仍居第2~第5名;此外特斯
拉險守第6名寶座,其他依序是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臉書、台積電與騰訊,嬌生
跟UnitedHealth被擠出前十名榜外。
全國政協前5月17日在北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國務院副總
理劉鶴在會上告訴科技企業,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並表示中國政府支持數字企業
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顯示北京或準備對科技巨頭長達一年的監管和整頓鬆綁。
據騰訊最新公布的季報內容顯示,截至3月31日,騰訊全球有11萬6213名員工,2021年同
期為8萬9228名,年增約30%;總酬金成本為292.29億元人民幣,2021年同期為204.01億元
人民幣,同比增長43.27%,員工酬金開支持續增加。按此推算,騰訊員工人均月酬金8.38
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審核:呂俊儀)
心得/評論:
這幾年讓台灣人很舒服的一件事情就是台積電壓在騰訊上面
最近中國那邊開始宣佈政策回穩
騰訊一直以來都很低調 (反觀阿里巴巴)
明哲保身到現在市值也慢慢開始回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88.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3021075.A.91D.html
BAT
Baidu Alibaba Tencent
早期並列中國三大科技巨頭
雖然主力不同 不過很常被拿來比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