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想像力】
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在即,台灣民意調查各項,由於幕後有外部勢力的網軍攪局,形勢相當混亂。
蔡英文被指為讀稿機,但韓國瑜模仿美國的傳統,玩語言粗鄙的民粹。美國沒有只二百年歷史,中國則儒家文化兩千年,蔣中正宋美齡馬英九講話,至少方正端莊,無此東施效顰之癟三風格,台灣此一國民政府「中華文化復興基地」,到了21世紀,進入迷離境界。
經濟層面:美中貿易戰,激發兩國冷戰,美國企業在中國帶頭撤資。2020年,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優勢」不再。
當前的潮流,並非韓先生所估量的台資入大陸、同時中國熱資湧來台灣,而是在美國帶頭「脫中」(decoupling from China ) 的影響力之下,中國市場的台資和外資紛紛撤出,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下降。
連台灣最大的玻璃製造廠、韓國的三星和現代、日本的鈴木汽車也正在撤出大陸,很明顯,韓國瑜繼承馬英九任內倚賴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已經不合時宜。因為國際形勢已經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蔡英文任內,經濟成績不大,但眾人皆知是因為遭到中國以政治理由不公正地全面制裁。但隨着蔡英文連任,全球風向改變,台灣經濟大可趁此重新定位,吸引以台資回歸為主、其他外資進入台灣設廠,局面會大為改觀。
事實上,本來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的郭台銘,若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經濟政策會有更健康的定位,因為郭台銘就是加工製造業的老闆,以上經濟行情,他通通知道。但國民黨另有自私的小算盤,不讓郭台銘出線。比起兩蔣時代的氣派,那時國民黨雖然盤踞台灣,還是巨人,今日的國民黨已經是侏儒。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八個月以來,一味口號圖大,實事成小。例如,他可以將高雄與日本的長崎結為姊妹城市,加上沖繩,推動一線三點的東亞旅遊經濟文化圈。這三處地方,對於至19世紀中葉以來東亞的歷史發展,有戰略性的影響。當今全球對東亞局勢關切,高雄本來完全可以對外展開合作。反正台北與上海也是姊妹城,台灣的文化經濟,可以內外面向,謀取雖以大陸為腹地、但面對太平洋而平衡。
因為中國大陸一切貿易利益輸送,皆以「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為目的。若國民黨走上20年來香港之路,則國民黨本身必會「民建聯化」,台灣內部經濟命脈,以香港為例子,會被中國政治操控。事實上此一內蛀掏空過程,於馬英九的兩任之內,由傳媒、電訊、到黑社會勢力,早已展開。
韓國瑜若出任總統,不會一人直接「賣台」,但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只知吸引「人潮遊客」,台灣少數商企得到一時上癮般倚賴性的利潤,台灣整體會失去靈魂。
純粹鼓動「本土身份」意識型態爭論,固然無補於事經濟,但台灣的地位特殊,蔡英文第一任相對之經濟無為,是遭到以中國牽頭的全球化圍堵、孤立、封殺在先。
中國對台一切經貿政策,絕對的以政治先行,馬英九兩任之內,台灣雖企圖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中國也不允許,非要將「各自表述」單方面閹割,以「一個中國即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並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將優柔寡斷的馬英九如牧羊犬驅趕羊群一樣,趕上一條最終通往「一國兩制」的統一之路。
韓國瑜如果想做總統,應該以此為起點,向漸失憶的老齡和年輕國民清楚說明:若不投民進黨,他韓總統會有何意志和辦法,令台灣「安全、發財」?他向中國大陸爭取到的任何經貿利益合同,是否不會附帶任何條件?唯這一點,相信連台灣的三歲小孩,也知道答案。
還是他宣揚的安全和發財,只是一種老人家患白內障之後看到的海市蜃樓?
「發財」加「GDP主義」,別無其他道德文明信仰,是很庸俗的鄧小平式的治國主張。做台灣總統,要有想像力。例如台灣的水果賣不出去,可不可以與北韓在第三國如新加坡達成貿易協議,將台灣的水果與菜蔬由高雄出發,運往北韓?若北韓沒有錢,可以叫北韓請中國用美金救濟支付。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北韓也遭到國際制裁。台灣並無義務遵守聯合國任何制裁令。若美國施壓,不論蔡英文還是韓國瑜做總統,都可以告訴美國人:你若有本事把台灣拉回聯合國,我自然遵守某些國際規例?
沒有聯合國會員會員籍,不加入全球化,另有海闊天空之處。身為香港人,都希望台灣繼續文明與美好。今年的大選,是決定未來50年台灣安危的一戰。
在台灣的玉山,我看見寶島的土地,不必像香港新界一樣「發展」為「萬億大嶼」,不必靠地產,沒有經濟泡沫。台灣的生存,並無捷徑,只須很紮實地用雙手實幹,尤其年輕一代,回到先輩開墾的初心。
這一點,視乎台灣人投下正確的一票與否,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最終會發現,台灣從來沒有被世界遺忘,而是得到上帝的眷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tube22:30搶先首播 https://youtu.be/0EJk37Uc3vw ✭【 琪斐大放送 】從法國電信員工輕生潮 看捍衛勞權為何重要? ✭【 動眼看熱鬧 】美國批准對台軍售案 中國氣炸兩岸緊繃? ✭【 世界都在看 】上海垃圾分類大作戰 嚴格執行民眾超煎熬 ✭【 漏網東西軍 】...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選想像力】
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在即,台灣民意調查各項,由於幕後有外部勢力的網軍攪局,形勢相當混亂。
蔡英文被指為讀稿機,但韓國瑜模仿美國的傳統,玩語言粗鄙的民粹。美國沒有只二百年歷史,中國則儒家文化兩千年,蔣中正宋美齡馬英九講話,至少方正端莊,無此東施效顰之癟三風格,台灣此一國民政府「中華文化復興基地」,到了21世紀,進入迷離境界。
經濟層面:美中貿易戰,激發兩國冷戰,美國企業在中國帶頭撤資。2020年,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優勢」不再。
當前的潮流,並非韓先生所估量的台資入大陸、同時中國熱資湧來台灣,而是在美國帶頭「脫中」(decoupling from China ) 的影響力之下,中國市場的台資和外資紛紛撤出,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下降。
連台灣最大的玻璃製造廠、韓國的三星和現代、日本的鈴木汽車也正在撤出大陸,很明顯,韓國瑜繼承馬英九任內倚賴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已經不合時宜。因為國際形勢已經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蔡英文任內,經濟成績不大,但眾人皆知是因為遭到中國以政治理由不公正地全面制裁。但隨着蔡英文連任,全球風向改變,台灣經濟大可趁此重新定位,吸引以台資回歸為主、其他外資進入台灣設廠,局面會大為改觀。
事實上,本來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的郭台銘,若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經濟政策會有更健康的定位,因為郭台銘就是加工製造業的老闆,以上經濟行情,他通通知道。但國民黨另有自私的小算盤,不讓郭台銘出線。比起兩蔣時代的氣派,那時國民黨雖然盤踞台灣,還是巨人,今日的國民黨已經是侏儒。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八個月以來,一味口號圖大,實事成小。例如,他可以將高雄與日本的長崎結為姊妹城市,加上沖繩,推動一線三點的東亞旅遊經濟文化圈。這三處地方,對於至19世紀中葉以來東亞的歷史發展,有戰略性的影響。當今全球對東亞局勢關切,高雄本來完全可以對外展開合作。反正台北與上海也是姊妹城,台灣的文化經濟,可以內外面向,謀取雖以大陸為腹地、但面對太平洋而平衡。
因為中國大陸一切貿易利益輸送,皆以「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為目的。若國民黨走上20年來香港之路,則國民黨本身必會「民建聯化」,台灣內部經濟命脈,以香港為例子,會被中國政治操控。事實上此一內蛀掏空過程,於馬英九的兩任之內,由傳媒、電訊、到黑社會勢力,早已展開。
韓國瑜若出任總統,不會一人直接「賣台」,但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只知吸引「人潮遊客」,台灣少數商企得到一時上癮般倚賴性的利潤,台灣整體會失去靈魂。
純粹鼓動「本土身份」意識型態爭論,固然無補於事經濟,但台灣的地位特殊,蔡英文第一任相對之經濟無為,是遭到以中國牽頭的全球化圍堵、孤立、封殺在先。
中國對台一切經貿政策,絕對的以政治先行,馬英九兩任之內,台灣雖企圖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中國也不允許,非要將「各自表述」單方面閹割,以「一個中國即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並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將優柔寡斷的馬英九如牧羊犬驅趕羊群一樣,趕上一條最終通往「一國兩制」的統一之路。
韓國瑜如果想做總統,應該以此為起點,向漸失憶的老齡和年輕國民清楚說明:若不投民進黨,他韓總統會有何意志和辦法,令台灣「安全、發財」?他向中國大陸爭取到的任何經貿利益合同,是否不會附帶任何條件?唯這一點,相信連台灣的三歲小孩,也知道答案。
還是他宣揚的安全和發財,只是一種老人家患白內障之後看到的海市蜃樓?
「發財」加「GDP主義」,別無其他道德文明信仰,是很庸俗的鄧小平式的治國主張。做台灣總統,要有想像力。例如台灣的水果賣不出去,可不可以與北韓在第三國如新加坡達成貿易協議,將台灣的水果與菜蔬由高雄出發,運往北韓?若北韓沒有錢,可以叫北韓請中國用美金救濟支付。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北韓也遭到國際制裁。台灣並無義務遵守聯合國任何制裁令。若美國施壓,不論蔡英文還是韓國瑜做總統,都可以告訴美國人:你若有本事把台灣拉回聯合國,我自然遵守某些國際規例?
沒有聯合國會員會員籍,不加入全球化,另有海闊天空之處。身為香港人,都希望台灣繼續文明與美好。今年的大選,是決定未來50年台灣安危的一戰。
在台灣的玉山,我看見寶島的土地,不必像香港新界一樣「發展」為「萬億大嶼」,不必靠地產,沒有經濟泡沫。台灣的生存,並無捷徑,只須很紮實地用雙手實幹,尤其年輕一代,回到先輩開墾的初心。
這一點,視乎台灣人投下正確的一票與否,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最終會發現,台灣從來沒有被世界遺忘,而是得到上帝的眷顧。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天下文化邀我來談談,我看這本書史迪格里茲的改革宣言的感想。
我先介紹一下史迪格里茲,大家最知道他的,就是他在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紐時的專欄作家,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克魯曼就有受到他的影響。所以他在美國的政治光譜裡是自由派的。也就是他很討厭川普。現在克魯曼可能比史提格里茲還有名,但我覺得他的經歷比克魯曼還完整,因為除了研究及教書之外,史提格里茲還擔任過世界銀行資深副總裁與首席經濟師,他還曾經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還在2010-2014年間擔任經濟協會主席。他在全球的經濟學界絕對是喊水會結涷。像最近他公開批評川普的防疫的政策再這樣搞下去,美國很可能會進入經濟大蕭條。很多媒體都做了報導。
史迪格里茲這本書叫做改革宣言,要改革什麼呢?就是美國的經濟制度。在史迪格里茲來看,美國的傳統經濟模式,有幾個問題:
第一:在美國有很多人奉為聖經的自由市場機制,就是市場背後自有一支看不見的手會調節市場的說法,他認為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他認為現在大企業跟有錢人操緃市場的那隻手更大,美國所謂的自由市場機制已經被扭曲,他舉很多例子,我只挑一個來講,比如在自由市場機制下,勞工有能力可以跟企業談條件 ,單一勞工沒辦法,就可以透過工會,若是勞工要的條件太高,企業就會倒,所以好的公司就是勞資平衡的公司。但現在,企業用各種資源影響政府政策,工會過度弱勢,這讓大部分勞方根本無法與資方抗衡,談不上勞資平衡,市場早就不自由了。
第二:雷根時代奉行,現在又被川普拿出來還魂的供給面理論,行不通。所謂的供給面理論,就是用降息跟減稅等方式,讓供給面也就是負責生產的企業成本降低,做出來的東西便宜,消費者買的意願就會高,經濟活動多,就會讓這個社會的經濟活力強,經濟就會成長,大家都受惠。但史格迪里茲認為,美國過去曾兩度試行供給面的實驗,但兩次實驗都以失敗收場。雷根施行減稅政策後,經濟成長表現不僅遠低於原先的承諾,甚至不如之前的幾十年。到布希政府施行減稅政策之後,個人儲蓄率降到幾近於零;儘管投資活動回升,主要卻是歸功於房地產投資活動,這不但沒有達到原先理想的結果,甚至衍生出新的問題。此外供給面學派常講的下滲理論,就是有錢人會從事很多經濟活動,讓經濟有很多活水,好處就會往下滲透到中低收入階級。史迪格里茲認為這也是胡說八道,因為滲下去的實在太少,最上面的1%的有錢人想盡辦法 把水留在最上面,下面的人全都沒能接收到減稅及降息的好處,還是渴得要命。
第三美國的企業跟有錢人利用資金跟影響力,讓理應監督這些企業的政府,卻變成有錢人的工具,完全不中立,一人一票,變成一元一票。
第四美國式經濟創造出太多自私自利的人。
那要怎麼矯正呢?三個字就解決了。就是大政府。在史迪格里茲來看,只有有效能的政府,才能平衡目前私人企業過度強大的缺點。他說國家財富是來自人民的創造力跟生產力。但強化經濟的同時,一定要確保經成果平等分享。也就是餅要做大,還要分得公平,能這樣做的只有政府。他並指出在過去美國從農業社會轉化到製造業為主的社會的時候是政府帶頭做,還有很多社會福利措施做搭配,是政府牽著人民的手,走過這個轉變。現在世界又面臨了機器人這些新科技的挑戰,正在從製造業為主的經濟轉為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這還是要政府出面來主導,才能確保人民在這個轉變中,適應得過來。他還說要培養人民的創造力跟生產力,就是要靠科學跟理性,所以在這變革的過程中,政府一定要大量投資在人民的教育上,對老師們要好一點,才能教出高質量的國民。
好,我們剛講的,這算是書的主軸。但我在看這些大師級的著作時,我會希望從書中可以對一些我長期以來,一直很困惑的問題,看看大師們的想法。
好,那我第一個問題,就是全球化到底靈不靈?我看的感想是,史迪格里茲認為全球化是好的,但以前的全球化讓私人企業的利益淩駕了眾人能得到的利益,這要改,怎麼改呢?就是各國政府達成的國際協定,必需要對私人企業做更嚴格的監理。在談判國際協定時,過程也要透明,不能像以前那樣黑箱作業,才能達到讓最多人受惠的結果。
他也認為過去的全球化體系太傾向美國利益,所以一定要改得平衡才走得下去。他認為全球化不是單一價值觀。我們面對的現實狀況就是不同國家根據不同的信仰跟價值觀,以不同的方式打造自己家的制度。並非每個國家都想要充滿獨占勢力跟不平等的美國式資本主義,當然也並非每個國家都能接受中國那種高度侵略又不尊重隱私的中國式經濟。所以不由價值觀束縛的全球化經濟不可行,但由單一國家指定遊戲規則的全球化體系也行不通。所以要找到一個全球化方式,是可以以和平共存為出發點。
第二個問題是川普上來之後,造就的這個美中大對抗局勢,全世界都在選邊站,台灣也不例外。但在美國制度跟中國制度之中,到底那一個是比較好的制度?我覺得史迪格里茲的看法是:美國制度沒大家想的那麼好,但中國制度也沒大家想得那麼差。美國制度的問題我剛己經講了,那中國制度的好處在那裡呢?在史迪格里茲來看,中國制度有很多優點,比如中國讓七億多人脫貧就是偉大的成就。他還說中國稱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非常穩健,為第三世界國家在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濟模式時,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他甚至認為美國在貿易戰上拼不過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比較團結也比較支持本國政府,再加上中國還可以採取其他撇步來反制美國,比如壓制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營運,甚至在南海採取行動。
我看到這裡,我就想,啊,他覺得中國制度比較好啊?看到後來你就知道,他也沒這麼講。史迪格里茲對民主非常重視,也就是民主跟荷包一定要兼顧,為了荷包犧牲民主,他一定不幹。他在最後的章節裡,就說,他非常認同機會的平等,正義的平等以及民主的平等。他並且一再強調價值觀的重要性,他說美國人的優點就是雖然不是全然理性,但也不是全然自私,亞當斯密強調的道德情操的重要性,這個價值觀仍然是當今美國人很重要的特質。他在文中也用“太侵略性”,“太老大哥”,來形容中國,認為跟很多國家的民情不符,不可能適用。
第三個問題是創新一定是好的嗎?這一點對我來講真的就是醍糊灌頂。我以前跑過矽谷新聞,對美國的創新精神極為著迷,一直認為創新一定是好的。但史迪格里茲認為不是。他說谷歌跟臉書這類新發明,為人類的造就的福祉還比不上抽水馬桶。他還舉美國二零年代做例子,當時美國的農業快速創新,農產品產量大增,結果反而使農產品價格大降,在1929到1932年間,農業所得下降超過70%,農民財富嚴重縮水,但又無力搬到城市去住,就只好更努力耕種,生產更多農產品,結果農產品價格更低,陷入了惡性循環。接下來都市也受到農民的影響,收入降低,沒能力買農產品,農民就更慘,都市人跟農民一起慘,後來就變成了大蕭條。
他也說這些科技公司口口聲聲把創新精神當作神主牌,事實上當把自己養大了之後,就用各種資源,維持自己在業內的優勢,對其實更創新的小企業,不是殺掉,就是用購併把人家生吞活剝。目的都不是創新,是不讓後來的人對企業構成威脅。
第四社群媒體到底能不能用政府之力來管?史迪格里茲斬釘截鐵的說,一定要。他認為各國政府應該要採取強勢的司法及立法監督行動來監督社群媒體,但是要由公民社會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參與監督。
最後講講我不同意大師的地方好了。我覺得史迪格里茲有很高的理想性,而且他對人性持樂觀的態度,所以講合作,講理性,我自己也是這一種。但最近的情勢,實在很難這麼樂觀,你看看川普的支持度,習近平的支持度,還有全球各地不斷竄出來的右派勢力,合作很困難,理性往往被各種感情淹沒,他在書尾說,情況是很壞,但現在改,還來得及,所以大家要趕快做。我是沒有那麼樂觀啦。但我很好奇大家怎麼想,所以去看書吧!
購書連結在此: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QYAPC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Youtube22:30搶先首播
https://youtu.be/0EJk37Uc3vw
✭【 琪斐大放送 】從法國電信員工輕生潮 看捍衛勞權為何重要?
✭【 動眼看熱鬧 】美國批准對台軍售案 中國氣炸兩岸緊繃?
✭【 世界都在看 】上海垃圾分類大作戰 嚴格執行民眾超煎熬
✭【 漏網東西軍 】遭中國網民舉報台獨 台生放棄赴武漢大學
我們今天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市長,很誠懇的發出了採訪邀請,在節目中我甚至把採訪大綱都列出來了,很希望可以到高雄去出差,如果真能去高雄訪韓市長,我們應該在南台灣也來開個見面會吧?總而言之,我願己經許了,看看願望會不會實現吧?
今天的琪斐大放送要談長榮空服員罷工。你可能覺得我有完沒完,新聞感太差,這事都己經落幕啦,而且寰宇漫遊不是應該講國際新聞嗎?
我保證是國際新聞,而且一口氣我講了三條。
第一條是法國電信的管理階層因為用非常手段,要逼走無法正式解雇的員工,結果十年下來有三十五名員工自殺。現在這些管理階層被告上法院,罪名是”道德騷擾”,如果判了有罪,不但要罰錢還有可能要坐牢。
很諷刺的是,搞到這麼嚴重,其實跟法國勞工法對勞工保護太好是有關係的。因為法國勞工法對勞工的保護導致企業在解雇員工時成本很高,所以大部分企業非不得己不雇用全職員工,這造成法國的失業率高於歐盟平均,法國勞工市場長期僵化,這些法國電信員工就算想要跳槽也沒處去,才會走上絕路。
第二條新聞是鴻海,對,就是要選總統的那個郭台銘的公司。在報導法國電信的員工自殺潮時,有些媒體就會提到鴻海(在中國叫富士康)在2010年爆發的員工自殺潮。連帶的又提到總部設在紐約的NGO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和英國報紙觀察者(The Oberver)去年又揭露了鴻海在衡陽的工廠,違反勞動法,用了太多的派遣工。這種比正式員工保障差很多的派遣工,根據中國勞動法,只能占勞動力的10%,讓企業不能用這個制度來剝削員工,削減成本。根據這個調查結果顯示,這個鴻海工廠裡這樣的派遺工超過40%。
第三條新聞是亞馬遜,宣布要用七億美金來訓練員工,做在職訓練,學什麼呢?跟機器人一起工作。亞馬遜的理論是他們用二十萬的機器人的同時,得要雇三十萬的人類員工。機器人提高了效率,把餅做大,他們才會有能力雇用更多的人。
這三個公司,一個在勞工法保護極佳的法國,一個在勞工保護較少的中國,一個在標榜資本主義掛帥,勞工市場隨市場靈活變化的美國。把這三家公司聯在一起的是, 這三家公司都有很多員工說他們活不下去。
法國電信跟鴻海都爆發過自殺潮,亞馬遜雖然沒有類似的自殺潮,但4年前亞馬遜的西雅圖本部就曾經有人跳樓自殺。一間提倡企業組織工會的公司Organise曾針對一百位員工做訪談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受憂鬱所苦,其中八名曾有自殺的念頭。
是這些員工的心理素質都太差?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勞工權益普遍太差呢?
在全球化之後,勞工的籌碼己經受過一次打擊,各國政府在面對跨國企業時,幾乎都很弱勢。現在在機器人進來之後,我實在看不出來,勞工的籌碼如何不再受影響?如果再沒有工會,讓勞工能團結起來議約,我們要用什麼保護自己?
我在上一波華航罷工時,也要出國,我當時也很緊張,但同以勞工身分,我又很同情空服員的處境。這條新聞的用意,只是要讓大家想想,在面對各行各業的罷工時,你消費者的身分跟勞工的身分,那一個你會擺在前面?
我也要再提醒大家一次,民主是需要練習的。這次的長榮罷工就讓我們看做一次,勞資雙方都要學習的功課。
動眼神經本周選的是對台軍售案,動眼神經跟我們談談這軍售案牽扯到的兩岸關係有多敏感。
張嘉玲選的是上海正在進行垃圾分類的努力,這個新聞激勵我自己平常的垃圾分類還要做得更好一些。
我們晚上見!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上一次美國大選,大家應該還記得吧,選完沒多久,美國就有很多人跳出來說,美國大選被鹹豬手揩油了。那隻鹹豬手就是俄羅斯。有很多人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動網軍用假新聞分化美國社會,讓川普當選。美國為此還成立了特別檢察官調查,調查的結果也證實了俄羅斯的確伸出了鹹豬手,只是川普沒有跟鹹豬手串謀。時光飛逝,美國馬上又要舉行大選,只剩下三個月不到,美國情報單位在8/7又出面警告,這次大選還是有鹹豬手,而且從一隻變成了三隻。
那這三隻鹹豬手要幹嘛呢?NCSC也有說噢,俄羅斯想盡辦法要讓川普再度連任,但中國跟伊朗則是想盡辦法要讓川普選不上。所以外國如果也可以投票的話,選票看起來就是這樣,俄國會投給川普,中國跟伊朗就會投給民主黨的拜登
俄羅斯的普丁為什麼那麼喜歡我們川貴人呢?專家分析,普丁看準川普和他有著相同理念,就是討厭全球化,因此積極向川普招手,想和美國重修舊好。NCSC的聲明就說,一些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人物,現在正利用社群網站與電視媒體,積極為川普助選,同時打擊向來對俄羅斯立場強硬的拜登;甚至連烏克蘭的親俄勢力也來參一咖。其實在NCSC這次的警告之前,美國情報單位就已經掌握情資,指出俄羅斯在2016年大選時,曾經試圖駭進全美50州的選務系統,還入侵了兩黨的全國委員會,偷人家的電子郵件和通訊軟體的資料,但這可不是俄國最擅長的,克里姆林宮的慣用技倆就是派出大批網軍,模仿或假冒美國候選人的競選標誌發文,藉此挑起族群對立、製造憤怒與恐懼,最終目的就是要煽動美國分裂、引發社會混亂、破壞美國人對政府的信心,這些是主要目的,接下來才是「順便」支持一下他們偏好的候選人,也就是川普。
再看到中國。中國不想要川普當選的原因,應該不用情報人員來告訴你吧?過去三年多,只要不是住在月球的,大概都知道川普反中。但是人家俄羅斯又用駭客又買廣告,中國用什麼方法呢?根據NCSC中國目前主要的做法是,不斷利用疫情抨擊華府,我想大概就是像一直說川普的防疫做這麼爛,千萬不能讓他選上之類的,或是對阻撓中國利益的政治人物施壓、轉移與反駁中國受到的批評。像是對中國批評很多的美國聯邦參議員盧比歐 (Marco Rubio)、克魯茲 (Ted Cruz)就都登上了中對美的制裁名單。
至於伊朗也是很不希望撕毀了核協議,又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的川普選上。因此積極發動網路攻擊手段,在社群網站上散播假消息以及反美內容,見縫插針分化美國社會,目的就是要顛覆美國的民主制度。
這三隻鹹豬手哪隻比較厲害呢?《紐約時報》引述一位情報官員的說法指出,在「干預美國大選」這件事上,俄羅斯與中國完全是不同的等級。俄國有如龍捲風一樣,快又猛,會對美國民主體制造成立即的損害;中國比較像氣候變遷,緩慢但非常廣,但威脅程度恐怕更嚴重。至於伊朗呢?不重要。美國情報官員還說目前中國和伊朗似乎還在評估介入程度,而俄羅斯則是已經做出實際行動的積極干預了。也就是俄羅斯的鹹豬手已經伸出來了,但中國跟伊朗還在想,我到底要不要伸出去?伸出去可以摸到什麼呢?
但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平常錢流來流去,人也跑來跑去,一個開放社會如何在選舉的時候,可以杜絕外國的影響呢?這就好像漂亮女生你把她關在家裡,誰都不見,當然不怕鹹豬手。但就是要能讓妹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鹹豬手還沒辨法攻擊,這才是高招嘛!這個事困難度很高,但不是不可能,美國政治評論雜誌《Mother Jones》專欄,整理了歐洲各國都是怎麼對付俄羅斯鹹豬手,像歐洲老大哥德國採用紙張選票,駭客就不能駭進來改改數字就好,還制定了「反駭」策略,包括使用網路攻擊行動來對付駭客,同時為政黨提供援助,加強他們的網路安全,外加梅克爾政府三不五時就會提醒公眾,注意俄羅斯的干預行動,而且在政府鼓勵下,所有政黨都承諾不使用假帳號來打選戰。
法國的各種媒體和Google都實施了「事實查核」,來對抗假新聞,選戰最後幾天會實施媒體禁令,防止駭客或假消息在最後關頭左右選情,政府也同樣會向民眾示警,小心外國干預行動。瑞典政府會定期公布選舉計畫的最新資訊,同時會教育選民提防外國干預,瑞典媒體也發展出一套事實查核的聯合行動,揪出來自國外的假新聞。結論就是政府帶頭祭出反制措施,才能有效抵抗「外侮」。但回到美國,川貴人自己都捲進勾結外國勢力的醜聞裡,好像也不太能指望他採取什麼行動。那國安專家們怎麼建議呢?我們歸納出幾點辦法。
首先是要從法規上做出限制,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先前就發布了一份報告,建議針對社群媒體立法,要這些平台向用戶說明,他們為什麼會看到某些政治廣告,這些內容又是誰付錢刊登的,就類似廣播電視管理法之類的規範,好確保俄羅斯等外力將不能付費干預選情。
根據統計,美國大選「黑錢」規模近年不斷暴增(2008年6900萬美元→2012年3.1億美元),美國國會2010年就提出一項《披露法》(DISCLOSE Act),規定候選人和各勞工團體、稅務編碼為501(c)(4)的公共慈善機構、Super PACs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等,必須公開競選活動支出明細和捐款來源,藉此打擊不當的政治獻金。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黨內初選,就在愛荷華州出了大包,原本為了防止駭客攻擊計票系統,所以遲遲不願讓系統曝光,結果沒想到在正式開票的時候,計票App整個大當機,導致黨部最後只能尷尬地用手動計票,這件事情被川普笑了好久,還糗到登上國際媒體版面,現在一堆專家就呼籲,拜託好好加強票務基礎設施。錢要花下去,維護電力和網路設備,以及電子選票系統,最重要的是,萬一出現爭議,應該要使用紙本選票來查核選舉結果。
尤其這一次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地方可能必需要投票站與郵寄投票兩個系統一起做,複雜度更高,出錯的可能性也更高,也給駭客更多可趁之機,最可怕的是,萬一選舉有些什麼瑕疵,選輸的人一定不服氣,選舉的公平性不被接受,那美國的民主制度真的就玩完了。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通俄門再起
#三隻鹹豬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今天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市長,很誠懇的發出了採訪邀請,在節目中我甚至把採訪大綱都列出來了,很希望可以到高雄去出差,如果真能去高雄訪韓市長,我們應該在南台灣也來開個見面會吧?總而言之,我願己經許了,看看願望會不會實現吧?
今天的琪斐大放送要談長榮空服員罷工。你可能覺得我有完沒完,新聞感太差,這事都己經落幕啦,而且寰宇漫遊不是應該講國際新聞嗎?
我保證是國際新聞,而且一口氣我講了三條。
第一條是法國電信的管理階層因為用非常手段,要逼走無法正式解雇的員工,結果十年下來有三十五名員工自殺。現在這些管理階層被告上法院,罪名是「道德騷擾」,如果判了有罪,不但要罰錢還有可能要坐牢。
很諷刺的是,搞到這麼嚴重,其實跟法國勞工法對勞工保護太好是有關係的。因為法國勞工法對勞工的保護導致企業在解雇員工時成本很高,所以大部分企業非不得己不雇用全職員工,這造成法國的失業率高於歐盟平均,法國勞工市場長期僵化,這些法國電信員工就算想要跳槽也沒處去,才會走上絕路。
第二條新聞是鴻海,對,就是要選總統的那個郭台銘的公司。在報導法國電信的員工自殺潮時,有些媒體就會提到鴻海(在中國叫富士康)在2 010 年爆發的員工自殺潮。連帶的又提到總部設在紐約的 NGO 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和英國報紙觀察者(The Oberver)去年又揭露了鴻海在衡陽的工廠,違反勞動法,用了太多的派遣工。這種比正式員工保障差很多的派遣工,根據中國勞動法,只能占勞動力的 10 %,讓企業不能用這個制度來剝削員工,削減成本。根據這個調查結果顯示,這個鴻海工廠裡這樣的派遺工超過 40 %。
第三條新聞是亞馬遜,宣布要用七億美金來訓練員工,做在職訓練,學什麼呢?跟機器人一起工作。亞馬遜的理論是他們用二十萬的機器人的同時,得要雇三十萬的人類員工。機器人提高了效率,把餅做大,他們才會有能力雇用更多的人。
這三個公司,一個在勞工法保護極佳的法國,一個在勞工保護較少的中國,一個在標榜資本主義掛帥,勞工市場隨市場靈活變化的美國。把這三家公司聯在一起的是, 這三家公司都有很多員工說他們活不下去。
法國電信跟鴻海都爆發過自殺潮,亞馬遜雖然沒有類似的自殺潮,但4年前亞馬遜的西雅圖本部就曾經有人跳樓自殺。一間提倡企業組織工會的公司 Organise 曾針對一百位員工做訪談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受憂鬱所苦,其中八名曾有自殺的念頭。
是這些員工的心理素質都太差?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勞工權益普遍太差呢?
在全球化之後,勞工的籌碼己經受過一次打擊,各國政府在面對跨國企業時,幾乎都很弱勢。現在在機器人進來之後,我實在看不出來,勞工的籌碼如何不再受影響?如果再沒有工會,讓勞工能團結起來議約,我們要用什麼保護自己?
我在上一波華航罷工時,也要出國,我當時也很緊張,但同以勞工身分,我又很同情空服員的處境。這條新聞的用意,只是要讓大家想想,在面對各行各業的罷工時,你消費者的身分跟勞工的身分,那一個你會擺在前面?
我也要再提醒大家一次,民主是需要練習的。這次的長榮罷工就讓我們看做一次,勞資雙方都要學習的功課。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全球化對勞工團結權之影響 的相關結果
全球化對勞工 團結權之影響. (一)序言. 自經濟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上世紀80 年代倡議後,雖曾被譽為能達成. 「人盡其才、貨暢其流及物盡其用」之理想境界,而 ... ... <看更多>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台灣石油工會 的相關結果
經濟全球化對勞動的影響除了國家主權的腐蝕,也造成了失業問題的惡化,工會力量的危機,以及勞動的去形式化。在全球化的歷程中,就業人口結構亦產生變化,約20%的高 ... ... <看更多>
全球化對勞工的影響 在 全球化時代下的就業困境 - 台灣勞工陣線 的相關結果
經濟全球化對勞動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於就業的影響,可謂眾說紛紜,支持者主張全球化將帶動各國的經濟發展,進而促進就業;但反對者則認為,全球化不僅未能帶來想像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