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指出的路
1
從川普上台以後,美國對中國的壓制,開始以暴衝的方式進行。
各式花樣,沒有一日消停,讓人應接不暇。
許多人說,都是因為中國不懂得低調。
竟然要跟美國爭霸,自不量力。
所以才招致美國的反感。
現在中國必須全力避免跟美國脫鉤。
2
但是北斗,告訴我們,事情不是這樣的。
如果中國沒有在90年代波斯灣戰爭中,看到美國如何用GPS全球定位系統,讓伊拉克軍備一夜之間被擊潰。
如果不是警覺到,美國可以立刻關閉GPS。
那麼中國不會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系統。
3
美國擁有GPS系統。
歐洲也想要有自己的系統,以免受制於人,於是邀請中國一起加入伽利略系統開發。
但因為歐洲要壟斷技術,所以只要求中國花巨額經費,卻不允許中國參與開發。
如果當時中國苟安了,如今,也不會有北斗。
4
關鍵的”原子鐘”,本來要跟歐洲買。
可是,歐洲在最後關頭,拒絕賣給中國。
於是中國被迫,只能自己開發。
如果當時因為太困難,於是放棄。
回到GPS和伽利略,今天,依然沒有北斗。
5
商業和國防,是一體的兩面。
不要相信,美國或其他國家,會有商業和軍事的切割。
在21世紀,有時候,商戰對於國家的生死存亡,重要性跟軍事戰爭一樣。
為什麼美國要打壓華為,中興和大疆,, 等企業 ?
一來是在關鍵的產業上,中國技術太強,美國狂追不及。
所以,用各種手段,遏止中國科技公司的發展,以讓美國企業可以追趕。
二來,不管是5G還是無人機,甚至其他被美國鎖定打擊的中國企業,都會讓中國軍事更加強大。
美國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各種科技進展,從軍事流向商業,商業化之後,可能更廉價或是進步更快,回頭又被運用在軍事。
美國對於任何商業使用,在國家安全的名目下,隨時可以被徵用。
科技公司要為政府開後門,或是隨時下令不准任何公司跟華為貿易往來。
不准賣芯片給華為。
不准台積電幫華為做芯片代工。
甚至不准荷蘭公司把光刻機賣給中國。
6
產業鏈如果被斷鍊怎麼辦 ?
過去美國全力遊說中國,全球化是何等美麗的新世界。
中國真心相信了。
全力配合。
從低端代工做起,參與了全球化。
用離鄉背井的親情代價,用刻苦聰明的辛勤勞動,用低廉的工資,用汙染了清潔乾淨的環境,用文化和社會的單方面開放和輸入做代價。
賺取了代工的微薄酬勞。
規格制定,專利權,關鍵零組件,品牌價值,和金融操作的鉅額利益,其實都是國外和境外賺走了。
一只售價6000元的iPhone,就是最具體的例子。
中國人只拿到微薄的幾十元工資。
中國人賺到微薄工資,卻省吃儉用,努力慢慢過上小康的日子。
還努力買著外國產品。
所以,一邊是世界代工廠,一邊是世界市場。
30%的iPhone,其實是中國人買走的。
可是,美國竟然指責中國不公平競爭,賺太多。
7
美國發現自己單靠印美鈔,壟斷專利,華爾街金融操作,只是肥了頂尖的10%的美國人。
一般人在美國極致的資本主義制度下,越來越貧困。
於是,美國又全力抵制全球化。
美國自己要求美國企業優先,美國優先,一切反全球化。
卻強迫中國要一切開放給美國,要中國市場全球化,或是美國化。
這其實是,21世紀帝國主義,更赤裸裸的掠奪。
發動貿易戰,法律戰,,,要求中國用美國立下的規矩貿易。
中國境內的法律,和企業型態,都要由美國派員審查。
詳細規定,中國人可以賺多少。
哪些產業不得越雷池一步。
國企叫做國家資本主義,必須民營化。
美國認為,一切的是非與利害,都是美國說了算。
美國境內,其他國家,甚或是中國境內,都是美國立規矩,中國遵守。
符合美國利益,才是對的,好的。
所以,中國必須傷害自己國家人民的短期中期長期利益,為美國的利益服務,才是中美友好。
中國才不會威脅世界和平。
8
許多人面對病毒,毫無抗體,更毫不自我保護。
美國控制了全世界媒體的話語權。
歐美大媒體所作的報導,輾轉又會流入中國境內。
中國的學府和學術界,長年來,讀的是歐美教科書,接受的,是歐美教條。
論文要發表在歐美學術期刊。
文化呢,不管用哪一種當作標準,都很清楚,是一種極度的自卑。
在學術,文化,媒體和教育上的極度卑微與不對等,導致許多人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以歐美的是為是,以歐美的非為非。
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正的進步與改革,什麼是包藏禍心的操作。
9
這種時候,只要想想北斗。
就會非常清楚。
要國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未來,應該怎麼做?
北斗,是一堂課,一面鏡子,一條路。
有了北斗,就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he World 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2:54 左上角華盛頓州應為 WA,而非 MA。 #美國總統大選 今天開跑,雖然 #拜登 民調一路領先,但美國媒體也列出 #川普 可能勝選的四大原因。投票結束後哪些州最關鍵,我們也帶你一起看觀選順序! ★ 美選相關報導 ★ 搖擺州?選舉人團?郵寄選票會出包?一次搞懂美國大選制度 htt...
全球化企業有哪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一帶一路系列報導:美韓最終改變主意加入高峰會,英國財相出席
【習近平2013年倡議「一帶一路」主為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經濟下滑,同時帶動沿線基礎建設「和平之路」 擴大國家影響力 在同時成立亞投行配套下總經費高達9000億美元 從原本不被看好下, 實施三年漸成亮點】
「「一帶一路」論壇共有29國元首,以及130多國代表團出席。」NHK新聞畫面。
5月14日於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論壇,是一場涵蓋亞、歐、非、美洲及大洋洲的盛會。在1500名與會人士,以及多達4000名採訪記者面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闡述了他「一帶一路」,全球經濟共榮大願景。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我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面展開的新階段,」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
「一帶一路」是一個涵括全球44億人口,三分之二能源,40%GDP的巨大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要重建連結亞洲與歐洲海上陸上的「新絲路」。
「「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計劃,「一帶」(Belt)指的是陸上通道,包括公路與鐵路,「一路」(Road)指的是海上通道,從中國西南沿海,途經印度,東南亞,非洲,最後通往歐洲,從中國到歐洲中心的貨運鐵路,巴基斯坦的巨大溫水港,還有眾多在亞洲非洲各地的建設項目,大陸斥資數兆美元建設公路,鐵道及港口,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雄心勃勃提出的計劃,就是重建古老的「絲路」,使東西方的貨物,貨暢其流,」WSJ新聞畫面。
2013年起,大陸國內經濟增長放緩,2016年迄今,大陸已流失超過120萬個工作機會。藉由一帶一路,大陸可以向沿線國家輸出過剩的產能,以期實現中短期的增長,這是習近平的目的之一。
「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
為期兩天的論壇,與會國通過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最大的亮點,是大陸宣布還要增資千億人民幣。經由對外投資加大大陸在國際間影響力,是他的第二個野心。
「我們現在要做好這個,新世紀的絲路新篇章,圓我們的中國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
對習近平個人來說,一帶一路已經談了四年,此時廣邀賓客到北京來,也是在19大之前,鞏固政治權威的一場大秀。
「對習主席而言,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一項投資計劃,也是他對國內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都知道中國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許多建設公司已經接不到案子,藉由拓展外國建造機會,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一個很合理的選擇,也能成為他的政治傳奇,」經濟學人智庫中國首席分析師王丹說。
「大陸視此時為其擴張勢力的歷史性時刻,因為川普正重新思考全球貿易協定,並將注意力投向美國國內,過去2年,大陸向「一帶一路」沿線50國,直接投資超過300億美元,一帶一路使大陸與全球2/3人口,在商業上緊密連結,希望能刺激大陸國內經濟增長,同時擴大北京的全球影響力,」WSJ新聞畫面。
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各國走向保護主義的同時,習近平儼然成為全球化的新代言人。
俄羅斯總統普丁,是親自出席峰會的29國元首之一。在東協10國元首之中,包括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在內,共有7人參加。緬甸則是由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代表出席。至於元首未能親自到場的三個東協國家,也都派出高官代表團,顯示東協全體對一帶一路計劃的支持。
像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雖然人沒到,但早就公開表態支持。「(大陸提倡)亞投行AIIB,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我們在東協當然都很支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14)說。
雖然這次論壇,G7集團中除了義大利之外,都沒有領導人赴會。但是英國由財政大臣領軍,帶來了龐大的商務銀行團。
「我們的企圖是要有更多貿易往來,而不是更少,顯然中國在這點上,和我們看法一致,」英國財政大臣Philip Hammond說。
在大陸倡導一帶一路之初,英國就不顧美國批評,首先加入亞投行,並且帶動大批歐洲國家隨之進入。
英國位處「一帶一路」計劃的西部終點,期待「一帶一路」能夠為脫歐後的英國帶來轉機。而這次論壇,也來了一些意外的訪客。
「北京時間12日上午,中美兩國幾乎同時宣布,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已達成早期收穫,其中一點,就是美方將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CCTV新聞畫面。
美國原本沒有派重量級官員與會的打算,峰會召開兩天前,卻突然指派國安會亞洲高級主任波丁格(Matthew Pottinger)率代表團出席,表明白宮正在加強與習近平的友好關係。
「(一帶一路)是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倡議,中方想建很多港口和基礎建設,我們會繼續和中方展開合作,因為貿易是我們很重要的議題,」白宮發言人史派瑟說。
此外,因薩德問題,原本出現準斷交狀態的中韓關係之間,在文在寅上台之後,也獲得習近平邀請與會。
「但是,有一部分國家,對於大陸影響力急速的擴大,感到擔憂,」NHK新聞畫面。
即使北京稱「一帶一路」是全球經濟共贏共榮計劃,但一直無法擺脫反對者,對資金來源,以及背後是否暗藏政治性動機的質疑。
「很多人把一帶一路計劃,拿來跟馬歇爾計劃相比,但如果你仔細去看馬歇爾計劃,裡頭很清楚寫明有哪些項目,以及由誰來執行,還有誰來付錢,但是如果大陸的一帶一路計劃,只是讓中方自己隨意開支票,去建造各項基礎建設,他們就要去設定優先戰略目標,然後去評估,先看項目能否獲利,再來去想如何達成戰略目標,」地緣政治遠景分析主管Jacob Shapiro說。
大陸和一帶一路沿線國的年度貿易額,已經超越1兆4千億美元。但是近年來北京在南海和東海引發的海上爭議,卻讓許多國家開始疑惑,一帶一路是否會是一匹特洛伊木馬,是北京試圖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旨在主宰其他國家的貸款和發展工程。北京否認這是一種新殖民主義。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
一帶一路計劃實施至今,中歐班列已通,大陸和歐洲的貨物往來,從以前走海運的60天,縮減到兩星期可達。等到中巴經濟走廊一通,也可望實現大陸到中東貨物往來,由現在的12天,縮短為36小時。戰略意義上,目前大陸有八成的石油通過麻六甲海峽運輸,一旦發生戰爭或是其他危機,勢必危及供給鍊。巴基斯坦油氣管線與中緬油氣管道的建立,能夠分擔風險。但是中巴經濟走廊和油氣管線,穿過爭議不斷的喀什米爾地區,還有塔利班,和緬甸武裝反政府勢力威脅,都是隱憂。
但對此,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倒是十分看好一帶一路的發展,而且認為美國不該缺席。
「毫無疑問,這勢必影響美國,我認為美國應該要加入,美國應該要加入一帶一路計劃,因為很多美國企業可以從中得利,至於中國大陸方面,我覺得他們必須避免獨厚中國企業,因此這裡頭衍生的利益,足夠使所有人獲利,如果你看中亞那些國家,依他們所在的位置,他們都從一帶一路中得利不少,但不管你信還是不信,我認為歐洲會受益良多,因為最終歐洲能分一杯羹,而且在一帶一路實現之後,東西方貿易會大幅飆升,」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說。
一帶一路是個長期數十年的宏大計劃,所需的資金高達9000億美金,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單一國家提出最巨額的投資計劃。習近平捨棄了鄧小平奉行的韜光養晦理念,展現大陸要從40年前的邊緣經濟體,走向全球第一貿易大國的決心。
全球化企業有哪些 在 黃智賢世界 Facebook 八卦
新時代的抗戰之歌
1
今天,大陸是抗戰勝利75週年紀念日。
台灣是軍人節。
但之所以定為軍人節,也正是因為抗戰勝利,感念國軍的奮戰與犧牲。
所以我們在台灣慶祝軍人節,總要記得,軍隊,是抵禦外侮和侵略的。
總不能被用來當成分裂國家的武器。
慶祝抗戰勝利,我們的思緒可以橫跨百年,看如今,我們要往哪裡前行。
2
二次大戰,已經結束75年了。
但人類的本質與本性,從來沒有改變。
人性貪婪與勤奮並存,善良和邪惡同時存在。
我們會彼此競爭,爭奪,也會合作,互助。
但一群人,完全可以一方面對自己人公正善良,一方面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而凶殘屠戮另一群人。
作為中國人,百年來,我們太了解了。
我們看到太多民主先進國家,在優雅文明的國會殿堂,在虛偽的輿論上,辯論如何侵略我們更為有利。
如何假裝看不到中國的哀號求救。
如何彼此密切合作,以便讓中國無處可逃。
3
我們當有覺悟。
國與國之間,本質如此。
侵略從來不會停止。
我不犯人,是我們的文化與克制。
但他人仍然會犯我。
因為侵犯我,以便得利強大,他國人民,從來不曾反對過。
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強不息,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本。
自強起始,人民要愛國。
要讓他國不敢進犯。
要讓他國發現,和中國合作,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益。
讓他國明白,中國對維護自己的國家權利,錙銖必較,不會退讓,不必動歪腦筋。
不如走正道和中國合作更划算。
4
那,自強之道是什麼?
一個14億人口,有5000年文明的大國,那真是大哉問。
可以說,一切都關乎自強。
但要明確知道,一切必須靠自己發動。
依賴他人,相信他國,只能隨時被犧牲。
百年來我們嚐盡了被利用欺騙背叛掠奪的滋味。
看待一切事務,最後我們看的是,終究對中國,造成怎樣的後果?
是短期利益還是長期利益?
是短期陣痛,還是長期損失?
是人心渙散,還是人心凝結?
是更多創新進步,還是延宕落後?
外國所表示輕蔑的點,詆毀的,會不會其實是我們未知的珍寶?
強權鼓吹的,會不會是他們要誤導我們的亡國之道?
5
侵略,從來不是只有軍事和船堅砲利。
即使是百年前,軍事攻擊,也是密密的和外交,商業,文化,宗教綑綁在一起。
你看白人侵略殺戮中南美洲,基督教會,總跟著士兵和帝國主義前進。
所以,慈眉善目是真的。
可是,侵略與屠殺滅絕也是真的。
6
20世紀,西方強推全球化。
但在21世紀的今天,也可以鎖定中國,定點狙擊最有全球化實力的華為等中國300家企業。
7
一邊要求公平貿易,一邊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和殲滅戰。
並且,以貿易戰的名目,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制度和法律。
要將中國,變成一個徹底為美國利益存活與服務的存在。
凡是有利於中國強盛的制度與文化,就必須被改變或消滅。
舉兩個例子就好。
美國認為中國補貼扶持企業,是不公平競爭。
可是,台積電正是蔣經國從無到有,以全台灣之力養出來的超級企業。
而美國自己對企業的各種扶持補貼,花式繁多。
如果還扶不起來,就直接用法律對付,以行政命令追殺,好保護美國企業。
301條款也好,對HTC,台灣面版面,中興,華為,抖音,,,,都很簡單。
不只是補助而已,而是直接幫你殲滅競爭對手。
這算哪一種公平自由貿易?
8
所以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談判,真正的絞殺手段,是其中牽涉的中國的國企,產業政策,和法律。
降關稅,不過是一時之痛。
如果中國在決定哪些項目要降,降多少關稅時,有整體長期的戰略思考,那麼,甚至可以利用降關稅改變產業結構。
而涉及體質,產業政策,法律和內政的改變,要有非常清晰的判斷。
比如,假設美國以開放為名,以民營化為名,汙名化國企。
然後要求國企必須民營,全面接受民間及外資收購。
於是,要求美國就可以無門檻的,以金融操作,賤價收購國企。
比如美國要求,禁止中國扶持補貼重點產業,可是美國自己卻無下線的大補貼,甚至行政部門當企業打手。
於是,中國的土地,資源,關鍵產業,可以在短期內,落入外資之手。
9
如果外國藉著商業,而滲透中國各種產業,學術,媒體,校園,文化。
那麼,更能夠改變中國的方向,順應列強的要求。
10
國與國之争,是血淋淋的征戰。
中國人渴望和平互助共贏,但他國的心,卻是要宰制甚至殲滅中國的心。
抗戰紀念日,念我先輩同胞的受欺,奮戰與勝利。
我們,會更警醒。
讓中國強盛,人民幸福。
全球化企業有哪些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評價
*更正:2:54 左上角華盛頓州應為 WA,而非 MA。
#美國總統大選 今天開跑,雖然 #拜登 民調一路領先,但美國媒體也列出 #川普 可能勝選的四大原因。投票結束後哪些州最關鍵,我們也帶你一起看觀選順序!
★ 美選相關報導 ★
搖擺州?選舉人團?郵寄選票會出包?一次搞懂美國大選制度
https://youtu.be/e3qkAIPpBZI
企業家川普治國實踐「交易」 高呼美國優先、帶動反中潮
https://youtu.be/WUKYc9E8R1M
政壇打滾半世紀!拜登三度挑戰總統寶座 喊話重建美好、挺綠能
https://youtu.be/aXI1nMg_cEI
一場奪走23萬條性命的疫情 如何改變美國總統大選
https://youtu.be/WBe6LIqt0L8
繼續引導美國抗中?拜登會比川普更強硬嗎
https://youtu.be/QADWKt42EWc
「鐵鏽帶」成關鍵搖擺州!從威州看選民對全球化的反思
https://youtu.be/nyOTpYhJvGg
美中科技戰延燒 台灣該扮演什麼角色
https://youtu.be/LMSixBGMIU0
美國移民政策逐漸收緊 究竟該把移民當敵人還是人才?
https://youtu.be/NiPdNRkQ3e4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全球化企業有哪些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評價
提到 #美國 #民主黨 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不少台灣觀眾對他的印象就是超老、失智、打瞌睡、又愛親小女孩,還外加有個醜聞不斷的「拜家子」杭特(Hunter Biden)扯後腿。
除了這些負面標籤外,在美國政壇打滾50年的 #拜登,又端出哪些牛肉呢?
★ 美選相關報導 ★
搖擺州?選舉人團?郵寄選票會出包?一次搞懂美國大選制度
https://youtu.be/e3qkAIPpBZI
企業家川普治國實踐「交易」 高呼美國優先、帶動反中潮
https://youtu.be/WUKYc9E8R1M
一場奪走23萬條性命的疫情 如何改變美國總統大選
https://youtu.be/WBe6LIqt0L8
繼續引導美國抗中?拜登會比川普更強硬嗎
https://youtu.be/QADWKt42EWc
「鐵鏽帶」成關鍵搖擺州!從威州看選民對全球化的反思
https://youtu.be/nyOTpYhJvGg
美中科技戰延燒 台灣該扮演什麼角色
https://youtu.be/LMSixBGMIU0
美國移民政策逐漸收緊 究竟該把移民當敵人還是人才?
https://youtu.be/NiPdNRkQ3e4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全球化企業有哪些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 目前已經有超過九千萬選民 #投票,在 #總統大選 中,能準確判斷選民重視議題的候選人佔很大的優勢。今天一起來看看,美國選民最重視的議題有哪些?
★ 美選相關報導 ★
搖擺州?選舉人團?郵寄選票會出包?一次搞懂美國大選制度
https://youtu.be/e3qkAIPpBZI
企業家川普治國實踐「交易」 高呼美國優先、帶動反中潮
https://youtu.be/WUKYc9E8R1M
政壇打滾半世紀!拜登三度挑戰總統寶座 喊話重建美好、挺綠能
https://youtu.be/aXI1nMg_cEI
一場奪走23萬條性命的疫情 如何改變美國總統大選
https://youtu.be/WBe6LIqt0L8
繼續引導美國抗中?拜登會比川普更強硬嗎
https://youtu.be/QADWKt42EWc
「鐵鏽帶」成關鍵搖擺州!從威州看選民對全球化的反思
https://youtu.be/nyOTpYhJvGg
美中科技戰延燒 台灣該扮演什麼角色
https://youtu.be/LMSixBGMIU0
美國移民政策逐漸收緊 究竟該把移民當敵人還是人才?
https://youtu.be/NiPdNRkQ3e4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