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市農會今天舉辦「102年1期作稻米品質競賽」,會場內米香四溢,朴子市農會從96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地區性的稻米品質競賽,朴子的產品在農委會的全國性比賽是常勝軍,原是97年度入選全國前20名優質好米,98年度更獲得「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殊榮,可見朴子的稻米品質是全國的佼佼者。
今年競賽共有25位參者,經過嚴格的生產履歷紀錄及田間檢查初審後,才篩選出10位優良稻作農民來參加決賽,競爭十分激烈。
決賽評審項目包括有外觀性狀與米食官能品評,就是要選出最好的稻米,希望藉由比賽,選出最優秀的稻作產品,參加9月份農委會舉辦的「全國十大經典好米選拔」競賽,繼續打出我們嘉義在地的稻米品牌,證明嘉義的水稻在田間管理技術及品質上都有實質的提昇,更期許所有農民都能繼續朝著安全、安心、高品質的品牌農業之路前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3的網紅蔡易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嘉義縣立委蔡易餘一手催生的嘉義幣,嘉義縣政府3日與中華科技金融學會進行「嘉義幣: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 包括嘉義縣長翁章梁、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副理事長沈中華與理事沈大白、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 立法委員陳明文、吳玉琴親自出席見證,並邀請到科技金融、創投圈、學術界、中央部會及嘉義農漁業者等各界代表共...
全國前 十 大 農會 在 張花冠 Facebook 八卦
優質好米在嘉縣!位處嘉南平原的嘉義縣,是全國主要糧倉之一,去年稻米產列名列全國前三,總生產面積3萬2千公頃,僅次於彰化及雲林。嘉義縣優質的稻米遠近馳名,朴子市農會8月1日舉辦稻作品質競賽,前3名分別是莊德義、莊忠諺和張凱廸,將代表朴子市參加「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
朴子市1期水稻面積約2000公頃,97年度入選全國前20名優質好米,98奪下「全國十大經典好米」殊榮,優異的競賽成績激勵了農友對提高稻米品質的重視,也改變了稻作重量不重質的傳統觀念,因此,朴子市農會的稻作品質競賽,可說是朴子地區優秀稻農大展身手的機會。
希望今年全國名米競賽,能夠帶回佳績,光榮「米」嘉。
全國前 十 大 農會 在 台灣竹材產業 Taiwan Bamboo Facebook 八卦
翻轉山村˙看見綠金-林務局陪伴山村發展原鄉特色產業-富里鄉農會在山村好物市集展售農特產熱銷
記者張柏東/台北報導
林務局12月7日至9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大草原,舉辦為期三天的山村好物市集,希望將山村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衍生性商品帶到城市與大眾分享。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應邀前往參與時,特地推出創意品牌富麗系列優質農特產品來展售,跳脫傳統躍進未來,讓食品金蟬蛻變成為不僅僅是「食品」,更是「商品」與「禮品」,除了大賣產品,更把「富麗富里」品牌成功的從農村行銷到城市。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領導的工作團隊,前往展售熱銷的創意農特產品,包括:新品牌牛奶皇后米、醜美人米,以及在消費市場早已享有好口碑的:有機糙米麩、有機白米、有機胚芽白米、有機糙米、原味米香、花生米香、海胎米香等等。什麼是「牛奶皇后」?什麼是「醜美人」?推陳出新的創意行銷,實力與內涵兼具,也充分顯示出富里鄉農會工作團隊的人才濟濟、優異表現。
「山村」坐落於人類生活區與山林的交界地帶,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山村特有文化及風土人情。林務局自 106 年起推動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協助各地揉合原鄉傳統知識與在地資源,發展出承載老靈魂與新創意的綠色商品,並集結精銳商品來行銷。
12月7日的成果展暨產品發表會,由林務局過去協助辦理保存鼻笛文化遺產的排灣部落、及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表演「大武山的讚頌」作為開場,並舉辦生技商品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技轉廠商將會從產品收益提撥 1% 回饋山村部落產業發展。會中也發表 10 項運用本土民族植物研發的特色山村綠色經濟商品,包括山鹽藏系列調味鹽、自然草本凝露、綠色寶藏叢書、月桃系列保養品、罐裝蜜樹豆、竹產綠色或有機資材、森林蜜等,會後邀請網紅泱泱前往山村體驗遊程,希望將此類原鄉文化傳承及產業開發的概念推介給社會大眾。
林務局表示,排灣族雙管鼻笛樂音是世界獨特民族音樂,臺灣特有竹種「火廣竹」則是製作鼻笛最佳工藝材料,兩者形成世界特有森林音樂文化。過去林務局透過社區林業計畫與山村社區進行自然資源管理,開場的排灣部落雙管鼻笛表演便是當年在社區林業計畫的啟動下,協助部落開辦鼻笛工藝文化班,傳承長老技藝的成果,當時林務局還與在地族人共同復育火廣竹,同時扶植排灣青年發展森林工藝產業(小鼻笛),發展臺灣特有民族森林音樂,而活動延續辦理至今,成為部落另類的觀光經濟模式。
而近年來很夯的紅藜,原本只是日治時期曾經記錄到的赤藜、紫藜,林務局於2006年起委託學者進行原住民傳統知識調查,陸續於賽夏族、排灣族的部落發現少數植株的蹤跡,進而啟動多年的調查及植物分類研究,才確立紅藜是臺灣特有種,並於2008年正名為「臺灣藜」,成為近20年來原民山村經濟效益最高的新興古老作物。
林務局長林華慶強調,中央山脈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及臺灣山林的特有森林資源,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臺灣藜的再發現不僅確認其在世界生物系統上的獨特性,也讓紅藜從沒沒無聞到成為帶動部落經濟的友善作物,這些都是從傳統智慧衍生出來的綠色經濟奇蹟!
林務局持續推廣友善環境的森林資源永續利用,透過部落、社區的自主性,協助各地應用森林主、副產物,加值利用傳統採集文化,或者轉化原鄉傳統知識,因而發展出許多兼具地方特色與傳統文化的綠色經濟商品。迄今已促進在地就業約 600 人,研發出數十項山村商品,推動森林產物的多元利用,並於 50 個部落進行生態旅遊,同時促進原鄉採集與農耕文化的保存與活用,兼顧在地生產、生活與文化,也同時帶動山村部落生態旅遊及產業發展,整體效益產值近新臺幣 2.5 億元。
本次山村好物市集計有 33 個展攤,除了富里鄉農會的創意農特產品行銷攤位之外,還包括竹木材多元利用、林下經濟、友善生產、原鄉生態旅遊及原民傳統文化等 5 大項產品展售攤位,更在三天的市集精心安排社區表演,如部落廚房-山鹽藏料理;料理教室-黃金小米肉丸、咖啡肋排;音樂表演-谷關泰雅族獨立樂團,還有多項手作驗驗活動,像是月桃糕製作、籐編紙鎮 DIY、布農板曆石板彩繪、木藝野生動物公仔 DIY 等。
12 月 7 日至 12 月 9 日上午 10:30 至下午 18:00,林務局和山村部落夥伴邀請民眾抽空前來華山大草山村好物市集及紅磚區山產店走走,一同感受山村的轉變與生命力,見證社區、部落努力的成果;也不妨選購優質的山村好物,用實質行動支持這些「山產」,因為你的每一筆消費都是推動山村部落前進的力量!
在秀姑巒溪的故鄉 水質純淨而甜美
和煦陽光照耀花東縱谷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農人齊心的無私奉獻成就了縱谷沃土上豐饒的金黃, 這是身為富里人的榮耀與驕傲。
位於台灣花蓮縣南端的富里鄉,擁有適合稻米與多種農作物生長的絕佳氣候與環境,農人們滴下禾土的汗水收成了遠近馳名的高雄139 號米種。扮演協助在地農民生產、銷售與訓練的富里鄉農會,為將在地優質農產品推廣至台灣以及世界各地,成立「富麗富里」品牌,期盼透過多樣的優質農產品,與所有消費者分享這來自縱谷秘境的農情味。您除可透過各大量販、零售實體通路購買「富麗富里」的優質產品外,為因應現代消費者購物需求,富里鄉農會更建置了完善的購物平台,透過便捷且透明化的購物流程,讓您無須出門,在家即可輕鬆享有這來自大地的幸福滋味。
台灣東部的肥沃的土壤與純淨的水質,使得生產的「富麗米」獨具香 Q 口感,不僅征服每個人的味蕾更榮獲多項國際肯定,更是來自花東土地上最純淨、美好的農情味。美味的背後,是富麗富里對於「吃得健康、食的安心」永遠不變的品質要求。富里鄉農會每年編列高額預算於產品的安全檢驗上,所生產的產品除均通過國內外各大檢驗項目合格外,並由日本米商及官員來台花蓮實地抽驗,且通過日本政府嚴苛檢驗的稻米,如此對於品質與安全的嚴格要求,就是希望在嚴格的栽培管理技術下,與您分享這來自花東縱谷的安心美味。
產量NO.1-全台最大有機水稻生產區 第一名的珍貴米品
根據農糧署東區分署統計,富麗米的故鄉富里鄉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與土壤條件,是全台最主要的有機水稻產地。其驗證面積達 500 公頃以上,約佔花蓮縣的 65%;佔全國有機水稻驗證面積的27%,是全台最大的有機水稻生產區域。
廣受國人喜愛 驚艷東洋味蕾
高雄 139 號的富麗米,雖然不如一般米種來的晶瑩剔透,但其米粒大而飽滿、透明度佳,光澤、Q 度、咬勁與甜度皆為上上之選。經農人齊心努力與農會層層把關之下,其品質連對稻米最挑惕的日本人都讚譽有加,還給了這款稻米「醜美人」的稱號。
高雄 139 號從開花到成熟的時間較長,不僅所有地區都適合栽種此品種。但由於花蓮縣富里鄉的氣候環境、土壤質地與純淨水質較其他地區更為合適,因此成為了高雄 139 號最重要的產地之一,也是「富麗米」最溫暖的故鄉。
創意案例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生產的牛奶皇后/ 醜美人米包裝(包裝設計)以富麗米名聞遐邇的花蓮縣富里鄉,因位在好山好水的花東縱谷,是最適合稻米的生長環境。今年富里鄉農會特別自日本引進「牛奶皇后」品種,以有機栽培、限量耕作方式,提供國人更創新多元的米種選擇。為了讓民眾瞭解「牛奶皇后」與在地品種「醜美人」之差異與特色,農會特別舉辦雙後 PK 大賽,讓民眾透過實際品嚐、評鑑、投票方式,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米種,為地方農創注入一股嶄新活力。
為延續此 PK 概念,PH7 禾翌創意分別將醜美人、牛奶皇后擬人化,打造出在地「醜美人農婦」與尊貴「牛奶皇后夫人」兩種產品角色,輔以兩種不同色彩系統與輔助圖像,塑造出充滿系列感又別具風格的系列產品包裝。
美味富麗米 安心吃得到
由富麗富里所推出的「富麗米」,其獨特的自然香氣與香 Q 口感,不僅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與肯定,更在民國 93 年以純淨優異的品質成功外銷日本;且於當地廣獲熱烈好評,是名副其實來自台灣花蓮的米之珍品。
結合生態旅遊
除了提供優質的農特產品外,富里鄉農會也結合當地文化開發主題旅遊行程,串起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期許透過自然生態導覽、有機栽培解說、實際手作體驗等活動,帶給消費者一段豐富難忘的知性旅程。
得獎記錄
+ 榮獲2016臺灣農村美食棧點
+ 2016入圍全國名米競賽非香米組
+ 2016入圍精鐉米獎非香米組
+ 2016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6米穀雜糧烘焙競賽稻米組第二名
+ 入圍第二屆「十大嚴選穀得(GOOD)」產品競賽全穀組(前十名)
+ 2015 榮獲金點設計獎
+ 2015 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5 績優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全國前十名)
+ 2014績優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 (全國前十名)
+ 2014入圍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獎
+ 2013績優稻米產銷專業區(全國前十名)
+ 2012台灣百大觀光特產認證
+ 2011花蓮經典旅遊路線觀光農特產伴手禮評選最佳伴手禮
+ 2010東部地區良質米行銷推廣創意米食料理賽優勝
圖:林務局推動原鄉特色產業卓然有成。
圖:富里鄉農會推出的創意農特產品,成功的將「富麗富里」的優質品牌,從農村行銷的城市。
圖:牛奶皇后米、醜美人米饒具創意。
記者張柏東/攝
全國前 十 大 農會 在 蔡易餘 Youtube 的評價
由嘉義縣立委蔡易餘一手催生的嘉義幣,嘉義縣政府3日與中華科技金融學會進行「嘉義幣: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
包括嘉義縣長翁章梁、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副理事長沈中華與理事沈大白、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 立法委員陳明文、吳玉琴親自出席見證,並邀請到科技金融、創投圈、學術界、中央部會及嘉義農漁業者等各界代表共襄盛舉,嘉義幣預計今年七月上線。
先前韓國瑜聲稱買到混冒的阿里山茶,立委蔡易餘今日記者會宣布「透過嘉義幣APP,保證買到真材實料的嘉義茶」!蔡易餘是催生「嘉義幣」的重要推手,他一直相當關注高雄幣籌備與發行過程,因此對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團隊十分有信心,嘉義幣的概念在於讓消費者直接跟生產者結合,在農漁產生產過程創造節點,每個節點上鏈,資料不會被竄改,保證消費者買到真實產地的產品;消費者可透過APP直接訂購嘉義品牌商品,並且獲得嘉義幣回饋,再刺激嘉義當地消費,帶動經濟循環;未來民雄的鳳梨、太保的小番茄等嘉義各鄉鎮農產均可運用。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現代科技打造許多開創性的通路,而農產品最重要的是通路,今天談虛擬通路,無論大家懂或不懂,這個未來趨勢仍會改變人們的生活。嘉義縣政府近期全面盤點農產品通路資源,以利日後更精確掌握到未來通路如何拓展,從生產到通路、到消費端可以更穩定,開創通路是嘉義縣政府的使命!翁章梁提出「嘉義幣」三大特色:第一、透過區塊鏈加密,記錄相關節點,讓消費者參與產製過程。第二、生產者與消費者可以直接連結,日後透過IoT、而不透過中間商,真正提高農民收入。第三、嘉義幣的回饋機制,先是回饋農民、再回饋到購買嘉義產品的消費者、最後回饋到嘉義縣農漁設施。
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副理事長沈中華教授感謝嘉義縣立委、政府的信任,他表示,身為學者最榮幸的就是將所學貢獻給土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回饋到自己所愛的土地。他提到區塊鏈應用兩個大層次:首先,消費者、農夫、農產品的關係以前是斷裂的,現在透過嘉義幣連結在一起,這就是去中心化,消費者有機會以創新形式關心到農民與土地。第二,由於收益直接給予農漁民,因此有盈餘,再從盈餘當中提撥部分比例回饋給消費者。而嘉義幣隨時間而「幣齡遞減」的部分則再提撥部分比例給嘉義縣政府,運用到農業設施,因此達到農民、消費者、政府三贏。
嘉義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表示,當蔡易餘立委提出「嘉義幣」計畫,農民們聽了都非常期待。大家都知道嘉義農產品非常優質,但長期以來沒有更直接的通路讓消費者方便採購,不僅嘉義縣政府、嘉義縣十八個鄉鎮農會很支持,更重要的是「嘉義貢獻值」的概念,讓外地的嘉義人也可以透過嘉義幣表達對嘉義在地認同。而外地的消費者可以安心買到阿里山真正的高山茶。
「阿里山茶」品牌的重要推手嘉義縣立委陳明文表示,農業是嘉義縣的主要產業,但農民的收入不高,因為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要經過層層盤商。現在透過區塊鏈平台,農產收益可以直接進到農民口袋,提高農民收入。再從消費者端來看,消費者在市場採購時不知如何挑選物產食材,現在透過APP可以買到原地產品,包括東石蚵仔、阿里山茶、鳳梨等嘉義正牌農水產,相信在嘉義縣政府與學會的努力下可以帶動嘉義縣新的經濟發展。
「鹿草的女兒」嘉義縣立委吳玉琴表示,從產地到餐桌層層資訊,消費者都看得到,可確保食安品質及產地真實。鹿草擁有豐富的農產品,秋葵、西瓜產量佔全國前茅,透過區塊鏈平台,讓消費者可以方便且安心地採購到嘉義優質農產品,還可獲得「嘉義幣」回饋。而嘉義幣隨時間衰減的機制,幣值回收後,會再回饋到嘉義縣的農漁業設施與社福系統,意義重大。
「嘉義幣」運用區塊鏈、物聯網(IoT)等相關技術協助嘉義縣農水產品,落實產地溯源、認證防偽等,從產地到餐桌層層把關;並透過區塊鏈去中間化特性,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由此健全產業發展,真正提昇農漁民收入。
透過區塊鏈認證與發幣平台,消費者可安心採買且直接向生產者訂購商品,而且每次消費均可獲得嘉義幣回饋,再度刺激消費、活絡經濟。由於嘉義幣限定於嘉義縣使用,有助於將外地與縣內的消費力留在當地,促進經濟回流。此舉將是全球首例幣鏈合一應用,以區塊鏈科技達成「農漁民」、「消費者」、「當地政府」三贏的典範。
立委蔡易餘向來關心「地方創生」、「智慧城鄉科技應用」等議題,早在高雄幣發行之前,蔡易餘委員就十分關注區塊鏈對鄉村發展的影響,多次拜訪產官學界尋求解決方案,並向中華科技金融學會請益,再與嘉義縣政府、翁章梁縣長研議相關應用,逐步建構「嘉義幣」計畫,終促成產官學簽約合作。盼透過區塊鏈與IoT科技的導入,帶動嘉義產業升級與地方品牌經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jWgCeI0V_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