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我們家來說,是格外珍貴與特別的中秋節。
我們在公園曬太陽、在醫院內一起吃摩斯,兒子在醫院寫功課......都是生活的小事,但是,這就是最幸福的事。
能夠全家人,一起平平凡凡的過著生活,看似是你我的每一天,但,差一點,成為我這輩子不可能的夢。
上週的某一天,一個平凡的早晨,我的筋肉爸爸,送孩子上學後睡回籠覺時,居然中風了。
好險我還沒有出門,好險我有進房間,好險我發現了他真的不對勁,所以,及時送到醫院急診。
經過這一番折騰,眼睜睜看著我的至愛,與死神擦身而過,很多細節我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我幫忙壓著他做腦斷層掃描、醫院內跑上跑下的還有通知家人,後來診斷是腦部栓塞,因為在三小時內送達,條件評估後可以打腦栓塞溶劑。
我簽了病危通知書,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簽這種東西。因為施打後會有百分之六的機率變成腦溢血,他的全身血管都會作用,因此必須在加護病房觀察監測。
我甚至忘記自己當時是怎麼回家的。邊走邊哭嗎?
一瞬間生活天崩地裂,很難接受,我的老公,上週還陪著我去度假,這一刻在床上跟死神搏鬥著。
我記得幾個時刻。
有一刻,有朋友傳訊息,告訴我一些醫療資訊,我一時間拿不定主意覺得慌,直覺打開LINE傳訊息問筋肉爸爸。傳完,才發現.....這一刻的他昏沈的,他無法回我,我甚至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再跟他訊息來訊息去。
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沮喪與哭,多數時間只能挑個時間哭一分鐘,就得繼續往前走,因為我還有個跟上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因為我必須完成筋肉爸爸的工作與教學、因為我還有自己的工作必須做!
我得快速調整生活的腳步、分配時間、盡力顧好需要照顧的老公與孩子;沒有時間哭,哭的時間都是浪費,而我沒有一點點的時間,去浪費在無謂的情緒上。
事發第三天,我就開始教筋膜運動研習班;第五天就是女性增肌減脂研習班;我不能讓自己的事情影響教學品質,我必須做得更好,比以往都好,才能具備可以照顧家人的能力。
還好,這幾場教學的事後調查,口碑都很好。
於是我的每一天,開始變成:醫院、教室、教學、孩子,一直跑來跑去。
事發以後,公公婆婆與我的弟弟,不遺餘力的幫我接送孩子直到調整好步調;這是我結婚八年,第一次跟公公聊好多的天,才發現他是個很好的人。
以前常常開玩笑,說跟公公認識八年講不到五句話;第一次促膝長談卻是在老公生病後,才發現酷酷的公公,其實是個冷面暖男。
轉移到普通病房後,老公昏沉了很多天,昏沉到醫師都覺得奇怪,他的腦傷應該不至於讓他一直睡,於是問了我他的作息。
事實上,搞了快一週,才知道,筋肉爸爸會在37歲中風的原因。
他的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標準,在家族病史檢測後才知道,這一切,都跟我們疏失的家族病史有關。
老公有凝血功能的問題,容易凝血;我的婆婆至今得天天吃藥控制腦血管通順;老公的親戚中有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就兩位,一位才20多歲。
然後我們自以為有運動,很年輕,體力好,健檢沒事就忽略了這一切!常常半夜工作不睡覺,睡得很少,常態是半夜三點睡、六點起、睡回籠覺、一天加起來睡眠不到六小時。
於是,老公,就這樣的,過勞加上有家族疾病,中風了!傷害到控制右邊肢體運動神經的大腦,現在要好好復健。
他太累了,睡了好多天,好像一口氣想要把沒有睡飽的睡回來。而我好怕,他每次一睡,就不會再醒來。
所以可以想見,當有一天我跑高雄教學時,突然接到了老公的簡訊,我有多驚喜和開心!
他自己傳了個簡訊,問我在幹嘛?他想我~~這個訊息,是我婚後八年收過最棒的禮物!
而後,他都時時刻刻的在進步康復。
婚姻走到八年,許多夫妻,包含之前的我們,都因為對方的常在而感到習以為常。失去了熱情,感到無聊,出現許多抱怨,好多好多的嫌棄替代了以往的愛情。
我現在才知道,能夠和老公傳訊息是多幸福的事!能夠抱著他聊天是多大的恩典禮物!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這樣平凡的如常,我卻真的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會分享這個資訊,是因為筋肉爸爸已經慢慢好起來,而我充滿了樂觀與希望,不久的未來,他一定可以跟以前一樣,陪我健身,帶兒子出去玩,就好像不曾受傷一樣。其實不是「希望」,而是我會竭盡所能的,找資源學習知識去讓他康復到最好的樣子。
許多朋友,告訴我不要發這個訊息。原因不外乎,筋肉爸爸曾經是頂尖的運動選手、好評講師;現在受傷了需要長時間復健,自然會吸引許多壞嘴酸民想要落井下石,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但我一點都不在乎!以前我就不看那些垃圾內容,現在也不會看,未來更不會看。
我會分享,是因為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以後大家還是會看到我的育兒文、運動知識文、家庭生活文、我的內心小宇宙文;
但是,會有更多的,我們如何在醫療與復健運動的道路上,去找回身體該有的功能。
台灣中風人口高達1/3,其中不乏正在壯年的人。
老公的復健之路,我相信也會是許多人需要的資訊;我們要更努力推廣健康生活模式,正是因為爸爸之前身體質量好,所以中風後康復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現在開始我們家力行晚上九點、至多十點就要睡覺;早上早早起床活力滿滿的復健或者完成工作。要吃得健康、活得健康,粉絲們會看到,更加健康中滿活力的我們。
之後我們的筋肉體適能,不論團體課或者個人教練課,都會是我來親自授課喔!
想要運動的女性朋友們,來吧!!
祝福愛的粉絲們,中秋節快樂!
如果想對我們說什麼,給我們正面的鼓勵就夠了~愛你們!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內臟脂肪1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今年,對我們家來說,是格外珍貴與特別的中秋節。
我們在公園曬太陽、在醫院內一起吃摩斯,兒子在醫院寫功課......都是生活的小事,但是,這就是最幸福的事。
能夠全家人,一起平平凡凡的過著生活,看似是你我的每一天,但,差一點,成為我這輩子不可能的夢。
上週的某一天,一個平凡的早晨,我的筋肉爸爸,送孩子上學後睡回籠覺時,居然中風了。
好險我還沒有出門,好險我有進房間,好險我發現了他真的不對勁,所以,及時送到醫院急診。
經過這一番折騰,眼睜睜看著我的至愛,與死神擦身而過,很多細節我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我幫忙壓著他做腦斷層掃描、醫院內跑上跑下的還有通知家人,後來診斷是腦部栓塞,因為在三小時內送達,條件評估後可以打腦栓塞溶劑。
我簽了病危通知書,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簽這種東西。因為施打後會有百分之六的機率變成腦溢血,他的全身血管都會作用,因此必須在加護病房觀察監測。
我甚至忘記自己當時是怎麼回家的。邊走邊哭嗎?
一瞬間生活天崩地裂,很難接受,我的老公,上週還陪著我去度假,這一刻在床上跟死神搏鬥著。
我記得幾個時刻。
有一刻,有朋友傳訊息,告訴我一些醫療資訊,我一時間拿不定主意覺得慌,直覺打開LINE傳訊息問筋肉爸爸。傳完,才發現.....這一刻的他昏沈的,他無法回我,我甚至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再跟他訊息來訊息去。
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沮喪與哭,多數時間只能挑個時間哭一分鐘,就得繼續往前走,因為我還有個跟上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因為我必須完成筋肉爸爸的工作與教學、因為我還有自己的工作必須做!
我得快速調整生活的腳步、分配時間、盡力顧好需要照顧的老公與孩子;沒有時間哭,哭的時間都是浪費,而我沒有一點點的時間,去浪費在無謂的情緒上。
事發第三天,我就開始教筋膜運動研習班;第五天就是女性增肌減脂研習班;我不能讓自己的事情影響教學品質,我必須做得更好,比以往都好,才能具備可以照顧家人的能力。
還好,這幾場教學的事後調查,口碑都很好。
於是我的每一天,開始變成:醫院、教室、教學、孩子,一直跑來跑去。
事發以後,公公婆婆與我的弟弟,不遺餘力的幫我接送孩子直到調整好步調;這是我結婚八年,第一次跟公公聊好多的天,才發現他是個很好的人。
以前常常開玩笑,說跟公公認識八年講不到五句話;第一次促膝長談卻是在老公生病後,才發現酷酷的公公,其實是個冷面暖男。
轉移到普通病房後,老公昏沉了很多天,昏沉到醫師都覺得奇怪,他的腦傷應該不至於讓他一直睡,於是問了我他的作息。
事實上,搞了快一週,才知道,筋肉爸爸會在37歲中風的原因。
他的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標準,在家族病史檢測後才知道,這一切,都跟我們疏失的家族病史有關。
老公有凝血功能的問題,容易凝血;我的婆婆至今得天天吃藥控制腦血管通順;老公的親戚中有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就兩位,一位才20多歲。
然後我們自以為有運動,很年輕,體力好,健檢沒事就忽略了這一切!常常半夜工作不睡覺,睡得很少,常態是半夜三點睡、六點起、睡回籠覺、一天加起來睡眠不到六小時。
於是,老公,就這樣的,過勞加上有家族疾病,中風了!傷害到控制右邊肢體運動神經的大腦,現在要好好復健。
他太累了,睡了好多天,好像一口氣想要把沒有睡飽的睡回來。而我好怕,他每次一睡,就不會再醒來。
所以可以想見,當有一天我跑高雄教學時,突然接到了老公的簡訊,我有多驚喜和開心!
他自己傳了個簡訊,問我在幹嘛?他想我~~這個訊息,是我婚後八年收過最棒的禮物!
而後,他都時時刻刻的在進步康復。
婚姻走到八年,許多夫妻,包含之前的我們,都因為對方的常在而感到習以為常。失去了熱情,感到無聊,出現許多抱怨,好多好多的嫌棄替代了以往的愛情。
我現在才知道,能夠和老公傳訊息是多幸福的事!能夠抱著他聊天是多大的恩典禮物!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這樣平凡的如常,我卻真的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會分享這個資訊,是因為筋肉爸爸已經慢慢好起來,而我充滿了樂觀與希望,不久的未來,他一定可以跟以前一樣,陪我健身,帶兒子出去玩,就好像不曾受傷一樣。其實不是「希望」,而是我會竭盡所能的,找資源學習知識去讓他康復到最好的樣子。
許多朋友,告訴我不要發這個訊息。原因不外乎,筋肉爸爸曾經是頂尖的運動選手、好評講師;現在受傷了需要長時間復健,自然會吸引許多壞嘴酸民想要落井下石,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但我一點都不在乎!以前我就不看那些垃圾內容,現在也不會看,未來更不會看。
我會分享,是因為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
以後大家還是會看到我的育兒文、運動知識文、家庭生活文、我的內心小宇宙文;
但是,會有更多的,我們如何在醫療與復健運動的道路上,去找回身體該有的功能。
台灣中風人口高達1/3,其中不乏正在壯年的人。
老公的復健之路,我相信也會是許多人需要的資訊;我們要更努力推廣健康生活模式,正是因為爸爸之前身體質量好,所以中風後康復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現在開始我們家力行晚上九點、至多十點就要睡覺;早上早早起床活力滿滿的復健或者完成工作。要吃得健康、活得健康,粉絲們會看到,更加健康中滿活力的我們。
之後我們的筋肉體適能,不論團體課或者個人教練課,都會是我來親自授課喔!
想要運動的女性朋友們,來吧!!
祝福愛的粉絲們,中秋節快樂!
如果想對我們說什麼,給我們正面的鼓勵就夠了~愛你們!
內臟脂肪1 在 I運動 Facebook 八卦
東京奧運體操國手唐嘉鴻
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學生
在2018體表會中,以單槓獻技驚豔全場
超嚴格自我管理,把自己練到扣除內臟脂肪,僅剩下1%
這樣苦行僧般的生活
也讓他以最頂尖貓跳獲得「世界貓王」稱號
這次中華體操隊取得5席門票
包括李智凱、唐嘉鴻、蕭佑然和洪源禧,及女子丁華恬
瞄準奧運獎牌
i運動邀你一起為中華隊加油
內臟脂肪1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內臟脂肪1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0:00 陳淑麗 資深藝人&瑜伽老師
0:31 行善隨手做,捐錢認養小孩無掛礙
1:48 樂捐退休金,擴大愛的邊際效應
3:48 年老不可怕,照顧好自已重要
6:21 脊椎伸展動作:後彎
10:38 脊椎伸展動作:前彎
【相關影片】
一張椅子把腿力練起來,80歲還要繼續教、繼續學︱ 陳淑麗老師
https://youtu.be/RRLW7WZkef4
坐著扭轉就能消內臟脂肪 堅定做環保找到珍惜的幸福︱ 陳淑麗老師
https://youtu.be/gEimtWVZHV8
【相關文章】
70歲仍然擁有Q彈大腿!陳淑麗的4個養肌建議
https://www.edh.tw/article/24615
超肌力:超激勵!70歲也能長肌肉,每週5天養成超肌體質
https://www.edh.tw/article/24676
內臟脂肪1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常常覺得腰酸背痛、倦怠無力,沒感冒卻不時頭痛,還常常覺得胸悶、昏沉,有時莫名焦慮?其實,這可能都是因為姿勢不良造成的!駝背會打壞身體的平衡,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肌肉受到拉扯以及代謝下降,引發種種問題。其實,駝背只需要簡單的伸展就能幫助改善!
《矯正姿勢這樣做》
日本運動指導員町田雄太表示,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有意識地活動到肩胛骨,現代人普遍有駝背的習慣,會讓肩胛骨保持八字形的打開狀態,長期下來,會導致背部和肩膀周圍疼痛。為了讓肩胛骨回到正確的位置,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簡單的運動。
STEP1.將雙手放在褲子後方的口袋。沒有口袋的話,也可將雙手放在臀部的位置,手背和指甲貼著臀部。
STEP2.手背的位置不動,讓兩側的肩胛骨往內靠近。
這時,要注意肩膀不要往上、腰部不要反折。保持自然的呼吸20秒鐘,進行3~5組。
相關文章:
手放背後夾,每天1分半就能讓肩胛骨回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699
超有效!每天15下打開肩胛骨,贅肉、痠痛立刻神隱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174
改善駝背降內臟脂肪,1分鐘肩胛骨瘦身操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107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內臟脂肪1 在 內臟脂肪 - 運動板 | Dcard 的八卦
所以我接觸了健身,練了半年身體肌肉群慢慢變大,但內臟脂肪卻依然在7、8這數字游移。 爬過文說不要熬夜不要吃宵夜就會改善,但我因為工作的關係上夜班是 ... ... <看更多>
內臟脂肪1 在 [討論] 內臟脂肪-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最近板上有人在講內臟脂肪的事,
以前也有人來信詢問過我內臟脂肪的標準,
我想在此做一個整理,
方便大家查詢...
有不專業與錯誤之處,麻煩不吝提出指教,
小弟會非常感激...
出處:https://tw.myblog.yahoo.com/theresa-babyblog/article?mid=854&sc=1
脂肪:脂肪組織是由脂肪球構成的,脂肪球的特性是,會漲大、會縮小,
漲到某個程度,會分裂成兩個(所以胖到一個程度後,再怎樣減都
很難再瘦下來),但脂肪球卻只能縮小到某個程度『脂肪球絕對不
會憑空消失,除非抽脂』。
以下參考:
https://tinyurl.com/lvzzfz
https://hist.class.kmu.edu.tw/Basic/Connective/Special/adipose/intro.htm
這裡的脂肪球應該是指,白色脂肪組織( white adipose tissue ) 或
單房脂肪組織 ( unilocular adipose tissue ),這是成年人比較具有的脂肪細胞,
也就是因脂肪細胞內儲存單一的大型油滴而得名。
脂肪組織亦是身體的重要內分泌系統器官,
為身體製造荷爾蒙,例如:肥胖荷爾蒙(leptin)、
抵抗素(resistin)及細胞激素(cytokine)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
而脂肪組織有另一種是褐色脂肪組織: ( brown adipose tissue ) 或
多房脂肪組織 ( multilocular adipose tissue )
人類之褐色脂肪組織從出生後十年內會逐漸減少,
而白色脂肪組織則相反,所以成為成人之主要脂肪組織。
這就是脂肪球增長,不會減少的說法。
抱歉,我並不是生理醫學專長,也是搜尋知識得來的,
(其實我在板上所有的知識都是看書或網上搜尋或自己實踐所得)
難免會有出錯,有錯請指正(真的是誠心請大家分享)。
身上的體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血脂。
體脂率(Fat)可以量測的主要是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而已,
而血脂需要血液抽取量測才可得知血脂(脂肪與蛋白組成脂蛋白)等高低數值分佈狀況。
95% 的脂肪是三酸甘油脂(triacylglycerol) 存在於脂肪細胞與組織中
(皮下脂肪、內臟脂肪),
少部分存於循環系統與肌肉中(血脂、膽固醇等),以上稱之為體脂肪。
(血脂組成與體內脂肪種類詳細可參考:
#1AL4QX-C norvamine R: [問題] 降低血膽固醇 = 降體脂? )
1.皮下脂肪
簡短敘述一下,皮下脂肪就是皮下捏起來軟軟的脂肪,有皮肉分離之感,
一般量測方法是量測皮下厚度的1/2,如體脂夾的量測方式,大多只能
量測到皮下脂肪,無法測量到全身體脂率(包括內臟脂肪)。
皮下脂肪主要分佈於全身之皮下,臉、胸、腰、手臂、大腿、小腿,
一般嫌臉胖、大腿胖、蝴蝶袖都是指這類型脂肪。
2.內臟脂肪(VAF)
內臟脂肪,顧名思義,就是囤積在內臟周圍的脂肪量,
內臟脂肪的功能在於保護內臟,人體是由骨頭形成的一個腔室,
裡面充滿著各式的內臟、血管、肌肉、結締組織、脂肪、體液…等,
脂肪的功能在於保護內臟,不至於因碰撞而損傷,並協助固定內臟位置等。
所以內臟脂肪不可過低。
但內臟脂肪過高,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罹患風險會提高,
有相當高的正相關。(皮下脂肪影響外觀)
由於內臟主要分佈在腹腔,
因此所謂的內臟脂肪率,是以囤積在腹部脂肪(內臟脂肪)的橫截面積來訂定
(一般用CT斷層掃瞄),
以CT掃瞄的脂肪面積10平方公分,等於內臟脂肪率1。
脂肪面積100平方公分,等於內臟脂肪率10。
一旦超過這個數值,因為內臟脂肪產生的慢性病症候群的併發率就會提高1.5倍。
現行內臟脂肪率標準為:
正常:1 - 9 、偏高:10 - 14 、高:15 以上
(有人說,建議男生為4,女生為3,但其實1-9都在標準之內)
在這裡,大家也發現,既然內臟脂肪是以腹部脂肪截面積作為標準,
(量測電阻的方式,量測的是內臟脂肪率,比較不精確,CT截面積較為準確
但兩者換算似乎是可互通的?坊間討論似是這樣)
也因此內臟脂肪的量測方式也可以量測腹部腰圍作為一個方便的判斷標準,
所以大家常看到這個標準:
男生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便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分享一下腰圍的簡單量測方式:
請筆直站立,輕輕吸氣之後吐氣,放鬆心情,再開始測量。
測量腰圍(肚臍略微上方)。
問題:那可是你可能會說,腹部也會囤積皮下脂肪阿,怎麼分辨皮下與內臟呢?
簡單判定是,
捏起腹部贅肉,略微挺出腹部,試著捏起肚臍旁邊的肉,
捏起部分的厚度若超出2cm,表示腹內囤積的是皮下脂肪,
相反的,覺得捏不太起來的人就是隱性肥胖,亦即很可能
是內臟脂肪型肥胖。
所以,若是四肢瘦瘦,但腹部大大或超過標準的腰圍時,
這也算是肥胖,更要注意減肥。
主要是內臟型肥胖外形會比較像是一根竹竿,插著槓丸的樣子。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只是腹部大了點,這比一般全身性肥胖的人更要注意。
而消去內臟脂肪,最好的方式,
就是飲食控制(少油、少鹹)與規律有氧運動。
不要再相信吃哪些藥是最有效的了。
一般來說,皮下脂肪的比例大於內臟脂肪。(不然人的比例會很奇怪)
體脂肪量測基本常識:
也可參考:
#180AOnVR FlyinDeath □ 給新手的體適能入門(4) - 身體組成的量測與評估
https://www.whsh.tc.edu.tw/f2blog/domestic/index.php?load=read&id=24
體脂肪並無法由體重推算出來。一般來說,測量體脂肪的方法包括以下一些:
1. 水中測量法:藉由脂肪比重比水輕的原理,在實驗室中測量人體的比重來推算
體脂肪百分率。
2. 皮下測量法:使用體脂肪測量夾來測量皮下脂肪的厚度,算是較簡易的測量法,
但誤差值高且只能推測出皮下脂肪,對於內臟脂肪無法測量,所以
無法得知整體體脂肪率。
3. 近紅外線測量法。
4. 雙能量X光測量法。
5. 生物電阻測量法:利用脂肪與水份導電率不同的原理,藉由人體電阻的測量來推
測脂肪在身體中所佔的百分率。這也是目前市售體脂機最常見
的測量原理。
因為體脂機的普及率提高,所以在學校保健室、健身房、減重門診甚至一般人的
家中都會備有體脂機可供測量。不過,一般的體脂肪儀是籍由電流導傳間接來估計體
脂肪多少,因脂肪不能導電,所以當膀胱沒排空、胃有進食、大號沒排乾淨…等情況
時,均會造成估計錯誤。為了避免誤差,最好固定時間將身體”廢物”排空後再測量
,會比較準確。
由於體脂肪儀的測量不是沒誤差的,所以檢查結果必須由專科醫師判讀才可以減
少錯誤發生。其實我們在家評估體脂肪減少沒有,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看看衣服鬆了
沒,只要衣服鬆了,體脂肪鐵定有減少,可能比體脂肪儀還實用。
(這是板上的板友最常告訴板友的的方法:
1.照鏡子
2.用皮尺
3.相片記錄每一段時期的照片)
體脂肪率是指身體成份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看起來胖的人,不一定脂肪率高
;相反的,一個外型瘦小的人若不運動,體內還是可能囤積很多脂肪。體脂肪計係透過
人體電阻原理,利用低電壓電流,測出電阻的單位,因為人體組織中的體脂肪是不導電
的,而其他非體脂肪部分有70﹪為水分是可以通電的,如果電阻越大,體脂肪就越高。
測體脂肪組成,用醫院的大儀器最準,愈是簡化的,愈不準確。可以將自家的儀器
帶到醫院用較精密的儀器做一次對照。
由於人體的體重、體脂肪率會隨著時間、飲食及身體機能和所含水份不同等因素而
略有改變,因此,儘量選在固定時段測量才能作為比較的依據。一般來說,早上一起床
上完廁所時,體內水分較少,所以,測量出的體重會較輕,但是脂肪的重量沒有變,當
然體脂肪率就會升高,反之,下午測量出的體脂肪率較低,但也較為精準。若是加上水
分攝取異常的多,一天之內體內水分含量變動更大,則造成誤差的程度則更顯著。
專家建議,最好的測量時間是晚上洗過澡、就寢前,空腹狀態時,測量時,最好只
著內衣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75.171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1 12:38)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1 12:42)
當然有可能,因為板上有一些板友,常常抱怨,運動了兩三個月,體重卻沒有減輕,
或是變重了。我們就就會告知他,請照鏡子或是別有人無跟你說體態是否有變瘦之類的,
因為體重、體脂影響因素很多,有時並不客觀,因此都會建議直接看最準。
至於是不是瘦到肌肉,當然有可能,
但是這很容易就可以發現的,
脂肪的體積比肌肉大,脂肪瘦的多,體型很明顯變瘦,體重卻比較不明顯改變。
而皮下脂肪減少,很明顯的,捏起來鬆鬆的脂肪減少,
外形明顯變結實、緊繃,
(指外觀,請板友不要跟我戰結實是練肌肉、有氧只是減脂不會結實)
(講到清楚天都黑了...)
板上有經驗的人,就知道我在講什麼,
相信置底文也有說過照鏡子...
這只是一個簡便,較直觀的判斷方法,
真的要知道是否完全減了脂,肌肉完全沒有消掉0.1g,
請找較經準的體脂計實際量出數據,
這樣就會比較好比較,
不然你也只能自己感覺..(我就是自己感覺、傾聽身體的改變)
我不是相關科系的學生,
不能提供很精確的reference
ex:
1."書名",作者,年份,第幾版,pp.xxxx-xxxx
已補上在網路上搜尋的資料,
如果有錯,請跟我說,小弟對正確知識的渴望很深,
希望您也一起幫忙分享..謝謝 ^^
謝謝Tiew大的分享,
小弟因你過往分享的文章得益許多,
在此一併感謝...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1 15:34)
從這兩種脂肪組織的作用與存在目的來看的話,
我覺得相當的有趣:
white adipose tissue:
『白色脂肪組織之運作可受神經與內分泌系統之調控,
以調節其釋出或儲存脂肪酸 , 甘油之速率與方向。』
這是我們一般減體脂時,板友主要與之奮鬥的脂肪細胞,
也是復胖的時候,儲存的脂肪細胞的主要去處。
由於是能量儲存效率最高,因此為成年人體主要的脂肪細胞。
(如果你一直狂吃的話)
而其消耗是依靠人體肌肉內的粒腺體,將其轉化成運動所需的ATP等能量來源,
這是我們熟知的脂肪消除方式。
一般來說,講女性生理期或是賀爾蒙分泌受到體脂的影響,
就是指這類脂肪細胞。
brown adipose tissue :
『細胞質內富含粒腺體。褐色脂肪細胞在脂紡氧化之過程,
不形成 ATP 而將所含之能量以熱能形式釋放,提供動物
體溫與熱能之需求,在小型哺乳動物之體溫維持上 與動物
冬眠之甦醒時,扮演極重要之角色。』
這個應該比較存在於有冬眠的哺乳類動物身上,
這類脂肪細胞本身即有粒腺體可以消耗細胞內部的油滴,
但是卻轉化成熱能,而不是轉化成人體動作所需的ATP等能量來源,
而人類冬天已不需冬眠,
所以此類細胞漸漸退化,到成年時,會逐漸減少。
(可以解釋有些人比較不怕冷?)
以上是我的推論,沒有文獻支持,
歡迎討論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1 17:42)
感謝du大的分享,有文獻支持,有利於論點,而且還是"奶球"期刊!
脂肪組織算是結締組織是可以持續再生的,
另一個論點的討論是在於,
比如肌肉,人體的肌纖維總數是固定的,
而後天重訓長肌肉,是因為肌纖維破壞的修補(非再生)後的肌肥大(總數不變),
因此有些人容易肌肉長大(天生肌纖維數目多),
有些人不易(天生肌纖維數目少)(當然也牽涉到吸收,假設練的份量一樣)。
但是如果因為刀傷,將一整塊肌肉割掉(肌纖維束),就不會再生了。
或是因刀傷將肌肉由中間橫剖開,修補的是結締組織,而非肌肉細胞。
是不是也因為脂肪細胞是結締組織,
所以具有持續再生的效果...
小時候胖,容易復胖,
那小時候瘦...是否長大也不易胖?
(我知道這不能若p則q...影響肥胖因素太多)
ko大,您的爬文與搜尋知識的方法是正確的(笑),
小弟自己也是如此,
以往曾跟板友分享這樣的爬文想法,
還有板友覺得他都是問人就好,從不爬文確認的(他還在念研究所呢..)
只是我想寫過paper或是論文的板友都知道,
文獻的歸納與整理是相當繁複與困難的,
如果不是對其非常有興趣或是本科系的人,
是很難跨入的,畢竟隔行如隔山,
所以我在運動生理學或醫學這方面的知識與參考,
主要是來自網路的中文資料,
至於英文paper或是學術參考書籍這方面會比較薄弱,
請見諒..
但話說起來,由於PTT算是快速、方便分享資訊的地方,
因此若要常常引用文獻算是麻煩與費時的,
可能會影響發文者的意願,
但也因此有時會有錯誤資訊,
只能說願意花時間整理的人,要多給一些鼓勵與支持,
並多多互相討論,
這樣發文起來才有樂趣..(知識分享是互相的)
真的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找資料與文獻整理很花費時間,(光這篇我就打很久)
您慢慢來,有空再做就行,
期待您的好文。
其實這點我在寫的時候也感到相當好奇,
以腹部肥胖的腰圍量測,對女生來說脂肪應該比男生重要,
(以內分泌影響程度與保護子宮的目的來說)
但是為何女生的腰圍標準竟然比男生低?
這點相當值得思考與討論...
或者是男性需要的活動量比較大,
因此儲存較多的脂肪來供應大的活動量是比較正常的?
或是男性在工作、運動或是日常衝突上,
比較容易碰撞,因此較多的脂肪來保護內臟也是正常的?
但若是以體脂率來說,
女性建議值不得低於12-13%,男性最低可達3%,
這點又比較合理...
的確是矛盾之處....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2 16:08)
另一點可能是,
以腰圍來說,
男性天生就比女生粗,(如同手臂、大腿一般)
非關體內臟器與脂肪,
而是男性天生肌肉較多,
因此腰圍較粗(上腹肌、下腹肌、側腹肌、下背肌肌肉量較多)。
再加上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覆蓋之後,
就會顯得比女生更粗大。
好玩的是,有些人的肚子肥胖,
你完全捏不起贅肉(脂肪),但是他肚子就真的是啤酒肚,
這就是皮下脂肪不多,胖在內臟脂肪。(我爸就是這樣..)
※ 編輯: DLCSEA 來自: 140.116.175.171 (07/22 20: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