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很老的老人,本身有一堆疾病在身上,這次因為急性腹痛來掛急診,診斷是無數的膽結石造成膽囊炎。
急診第一時間就會診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手術。然而考量到手術風險實在太高,因此病人家屬直接拒絕這個建議,被會診的外科醫師也同意手術不是目前最適合的治療。醫病雙方達成的共識,是先住進肝膽胃腸科病房,希望能用較安全也較保守的方式來治療。
在內科病房打抗生素打了兩星期,發炎還是沒有改善,除了持續性腹痛之外,體溫也是燒燒退退,每次抽血的數值也不理想。
雖然知道手術風險很高,但似乎也沒有更好方法,於是再度會診外科醫師。
面對這種兩難的狀況,家屬不想冒險,外科醫師也不想冒險。更何況照先前交手的經驗,如果有什麼意外,家屬不會善罷干休的。
所以討論過後,還是繼續藥物治療。
又過了兩星期,整個療程已經接近一個月,依然沒有起色。家屬終於接受需要手術的事實,一個月以來,確實醫師已經用盡各種非手術的治療方法了。
外科醫師在手術同意書上,詳細寫下密密麻麻各種可能併發症,麻醉科做術前評估時,也約集所有家屬,詳細說明了預期發生的風險,甚至包括猝死之可能。
目的不外乎讓家屬瞭解事態的嚴重,亦善盡告知之職責。
果然發生意外,麻醉科藥物才剛打,病人就出現低血壓,沒多久心臟就停止了。於是立刻開始急救,目標是先把病人救回來再說。
在這種情況下,外科醫師當然不敢手術,連皮膚的第一刀都還沒劃,就先把病人送回加護病房了。麻醉科醫師在手術室外頭,被十幾個家屬包圍住,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說明。所幸術前各種可能性都已告之,同意書上也白紙黑字載明,當下還算說得過去。
在加護病房裡,病人一直沒再醒來,後續電腦斷層確認是急救過程中腦部缺氧太久,除非有奇蹟,否則應該是永遠不會醒來了。
後續治療過程中,家屬透過各種管道表達不滿之情。然而院方態度明確,麻醉風險已清楚告知,各項處置皆符合醫療常規,因此雖然對家屬表達人道關心,但並不存在賠償問題。
由於還沒開始手術就進行急救,外科醫師自覺應該與自己無關,要是手術開始才急救,那責任釐清將更複雜。
急性照護期過去後,病人轉到普通病房,家屬也慢慢接受病人永遠不會清醒的事實。至於原本的膽囊炎,現在更不可能去手術,只能繼續用藥物治療。
就這麼多住了兩個月,病人慢慢退燒了,發炎指數與白血球也逐漸改善。
外科醫師接到家屬投訴,質疑當初手術的建議:「明明病人繼續使用藥物治療,有機會能夠避開手術。然而因為外科醫師的誤判,導致病人必須承受不必要之手術與麻醉風險!」
故事的結果是那位前輩,被家屬三番兩次要求解釋與負擔未來所有的長照費用後,黯然離開其工作機構,現在是個清閒的開業醫師。
聽完這個故事,有種說不出的悲傷。
#說不出的悲傷系列
#人事物皆已打碼
#如有雷同實屬不幸
「內科病房常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NEJS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Facebook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AskMeAnything醫中內科病房護理師 - 護理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內科病房常規、護理師工作選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內科病房常規、護理師工作選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內科病房常規 在 「護理vlog」加護病房大夜班日常之我離職啦!!! - YouTube 的評價
內科病房常規 在 NEJS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Facebook 八卦
【醫必厭 (EBM):輔以類固醇治療加速社區型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復原 】
氣溫直降,呼吸道疾病可是處理也處理不完,其中又以社區性肺炎為大宗,除了針對細菌的抗生素之外,您知道類固醇可以讓這些辛苦的病人迅速恢復嗎?
一項刊登在Lancet (柳葉刀) 的隨機分派雙盲研究,這項研究的問題是:
P (病人):接受常規抗生素治療的社區性肺炎住院成人。
I (介入):輔以類固醇 (prednisone 50 mg QD,治療七天)
C (對照):安慰劑
O (結果):達臨床穩定所需的時間、副作用
附註:臨床穩定 (clinical stability) 在這項研究中的定義為體溫、心跳、自發性呼吸、血壓、意識狀況、能口服進食、氧氣飽和度皆恢復正常。
這項研究共收納802人,研究結果顯示輔以類固醇治療:
(1) 顯著縮短達臨床穩定所需時間:平均縮短1.4天 (類固醇組3.0天、安慰劑組4.4天)。
(2) 顯著縮短住院天數:平均縮短1天 (類固醇組7.0天、安慰劑組6.0天)。
(3) 顯著減少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天數:平均縮短1天 (類固醇組4.0天、安慰劑組5.0天)。
附註:在抗生素總療程 (包含口服抗生素) 是沒有差異的喔!
(4) 顯著增加需要胰島素治療的高血糖風險:增加8% (1.96倍),換算NNH為13人。
資料來源:The Lancet. 2015;385:1511-8. http://goo.gl/iPgjqD
除了這項研究以外,另外一篇刊登在Ann Intern Med的系統性綜論 (systematic review) 也有類似結果。
資料來源:Ann Intern Med. 2015;163:519-28.
好的類固醇帶你上天堂,用的不好讓你住病房,除了正確使用抗生素外,類固醇可能逐漸納入治療社區性肺炎病人的內科醫師腦袋中。
內科病房常規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八卦
唉,醫師救人,誰來救醫師?
中國武漢肺炎第一位揭發的醫師,李文亮也被傳染,剛剛死了?!
唉,RIP
唉,醫師救人,誰來救醫師?
中國疫區台商如果大舉撤回
造成病毒擴散之後
台灣防疫醫療資源若因此排擠崩盤
會有多少醫院多少醫護人員被犧牲?
「公開武漢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於2月6日去世,年僅34歲,留下妻子和5歲的孩子。」
https://m.facebook.com/story/graphql_permalink/…
「一個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by 中國武漢醫生 李文亮/2019 nCoV SARI
中國武漢新冠肺炎世紀大流行啟示錄,應該有人為這位醫師寫歷史,著書書立傳!
當社會忽略或壓制異常徵兆的敏銳預警或聲音,結果,往往就是坐視整個系統爆裂炸開!
當吹哨人,發出了預警,發出「異常事件通報」,如果社會系統不能傾聽包容與應變,一旦觸動地雷或點燃火種,又無法踩住煞車或降溫滅火,就無法避免一連串爆炸與野火燎原的大災難。
能夠傾聽包容民主自由多元的聲音,才是下一代中國大國崛起改革真正欠缺的軟體革命!
自由,民主,多元,包容,協調,應變...
這正是台灣社會與中國社會不一樣的地方。
「財新報道〈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真相比平反更重要〉:
武漢醫生李文亮率先披露不明肺炎有關情況,受到單位約談、警方訓誡。他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被查處的八名「造謠者」之一。他說,讓大家知道真相比自己平反更重要,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入院18天後,李文亮終於知道了自己的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他至今仍然躺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監護室的隔離病房裏,生活起居要靠醫生護士照料。
李文亮此前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一直沒有確切結果,而是頂着不明原因肺炎的名頭接受治療。這是一種現在已被證明具備「人傳人」特徵的傳染病,引發的疫情仍在加速蔓延。截至1月30日24時,中國確診病例9692例,現有疑似病例15238例。
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當這一特徵尚不明確時,他試圖將工作中獲知的危險告訴同學,卻不想「倒霉地」做出了一個「違法行為」。
一個月前的12月30日17時48分許,李文亮在一個150人左右的同學群中發布信息稱:「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急診科隔離」。同一天,武漢市衛健委印發的《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也在網絡上流傳,其中要求嚴格信息上報,並強調「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救治信息」。
李文亮在微信群裏的提醒揭開了口子。一名群友將他的對話截圖發上了網絡,而且沒有隱去最關鍵的信息:他的名字和職業。這讓看到截圖的人精準地找到了他,不久他即被醫院監察科約談,並在1月3日到轄區派出所簽了一份對「違法問題」警示的《訓誡書》。
1月20日後,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迅猛發展,這位曾被警方定性為發布不實信息的人,其本人的遭遇又被視為這次疫情中前線醫護人員的註腳:在接診過程中自己被感染,病情一度惡化進了ICU。此外,他的多名同事和父母也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當公眾追溯疫情源頭才發現,原來早已有人預警,李文亮因其截圖上的實名又成為了能被找到的「吹哨人」。他說,自己當時只是想提醒同學,並沒有想那麽多,截圖被傳播出去後還曾一度生氣,但體諒公眾出於擔憂公共衛生狀況也就釋然了。而現在是否給他平反已經不那麽重要,因為真相比這更加重要,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與李文亮一起引發關注的還有武漢警方此前通報的八名造謠者,他們被查處的消息一度上了央視新聞。李文亮說,並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八人之一。財新記者注意到,武漢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武漢」第一次通報已傳喚八名違法人員是在1月1日17時38分,而李文亮稱其第一次到派出所是在1月3日上午。1月29日,武漢警方第二次通報此事時,也沒有提到李文亮受到的訓誡處罰。
除了李文亮,財新記者還聯繫到一名有據可查在微信群中發出預警,而後被截圖轉發的人,她也是一名醫生。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女士拒絕了財新記者的採訪請求,目前同樣尚不足以判斷她是否為八名「造謠者」之一。她回應稱,不想再提這些事,因為現在的重點是為醫院籌集物資。
1月30日,李文亮實名接受了財新記者採訪。他是遼寧人,今年34歲。他說因為不太喜歡熟人社會和人情世故,因此想去南方上大學。2004年參加高考,因為想要「比較穩定的專業」,李文亮報考了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製專業。畢業後,先在廈門工作了三年,2014年回到武漢,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至今。
以下是李文亮與財新記者的對話。
財新記者:你現在狀況如何?
李文亮:我在呼吸與重症醫學科監護室接受規範接受治療,是一個四人間的隔離病房,目前只住了兩個人,能用手機和外界保持聯繫,平時由醫生和護士照顧我,每天護士都會幫忙擦臉、擦身體。我今天(30日)聽醫生說我的核酸測試結果已經轉陰了,但是這是咽拭子的結果,我覺得代表不了肺泡。肺功能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只是還有些呼吸困難,一直需要高流量吸氧,還吃不下太多東西。
財新記者:公眾很關心你在群聊裏發「確診7例SARS」的事,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李文亮:我是在一個150人左右的同學群發的,當時還強調了不要外傳,主要是想提醒臨床工作的同學注意防護。因為我也是和同事交流知道的這事,雖然當時病例還沒這麽多,但是怕會爆發,疫情會擴散流行開,因為這個病毒和SARS很像。
財新記者:你是指像SARS那樣會「人傳人」?
李文亮:明顯存在人傳人。1月8日左右,我自己就收治了這類病患。當時我們眼科有一位患者以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入院,當天食欲不佳,但體溫正常。剛開始我們也沒往別的地方想,後來她青光眼眼壓正常了,第二天還是食欲不好,中午發熱了,查肺部CT提示是「病毒性肺炎」,其他的各項指標都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的標準。
當天晚上照顧她的家屬也發熱了,她的另外一個女兒也發熱,這是明顯的人傳人。我們就立刻上報到醫務處和院感辦公室了,請了院內專家組會診,會診後建議患者在我科隔離治療。三天後,我們又給他做了覆查CT,結果還是「病毒性肺炎」,而且範圍擴大,病情加重了,接着患者就轉到呼吸內科隔離病房,之後的情況我就不知道了。
財新記者:既然當時已經出現「人傳人」的情況,為什麽確診的病例那麽少?
李文亮:當時確診估計有難度,試劑盒還沒出來。不過沒有試劑盒可以送檢做核酸檢測,只不過更麻煩耗時,具體流程我也不清楚。當時我們醫院專家組對前面這個病患會診時,也說他們無法決定做不做檢測。當時臨床的確診基本是通過排除其他病因的方式進行,比如CT具體表現,常規治療無效,白細胞不高,淋巴細胞降低,這些都是參考指標。
財新記者:你自己感染也和這名患者有關嗎?
李文亮:最開始病人沒有發熱,我大意了沒有做防護。結果病人轉走當天,我就開始咳嗽,第二天開始發熱,這時候我就開始戴N95口罩進行防護了。1月12日,查了呼吸道病毒,做了CT,高度懷疑是新冠病毒肺炎就住院了。同科室的同事在我之後一兩天也出現了感染的情況,父母在我之後三四天也相繼出現症狀住院了。後來我病情經歷了一次惡化,現在每天都要打抗生素、抗病毒,球蛋白和吸氧。
財新記者:這些治療措施都要自己花錢嗎?
李文亮:免疫球蛋白是自費買的,有的是藥店送過來,有的是同學幫忙買的。到現在花了五六萬元,還不知道能不能報銷。有企業搞了針對醫務人員感染的救助計劃,本來準備申請,但是核酸結果陰性,估計就不行了。
財新記者:你剛才提到在群裏曾強調過不要截圖傳出去,但還是傳播出去了,你怎麽想的?
李文亮:當天晚上,微信上就很多人拿截圖問我。而且他們截圖不大全,原本在「確診7例SARS」之後,我又強調了這是冠狀病毒,具體還在分型,但這些網傳的截圖沒有。看到這些我感覺要倒霉了,可能會被處罰。因為這是敏感信息,又在開「兩會」的敏感時刻。我之前很生氣,截圖還不打碼。現在看得淡一些,別人可能也是一時着急,為了提醒家人朋友。
財新記者:那這之後你被處罰了嗎?
李文亮:就是這個截圖傳出去那天夜裏(12月31日)凌晨一點半,武漢衛健委連夜開會,我主要是被我們醫院領導叫過去詢問情況。天亮上班後,我又被醫院監察科給約談了,還是問我情況,問消息來源,問事情經過和是否認識到錯誤。
後邊我也沒想到警察會找我。1月3日,他們打電話叫我去派出所簽《訓誡書》,以前也沒和警察打過交道,我當時也很擔心,不簽的話怕不能脫身,我去了走完流程就簽字走了。這事我也沒給家裏人說,當時壓力比較大,擔心醫院處罰,影響以後工作晉升之類的。後來我一個同學知道了,幫忙介紹了記者,我直接跟記者說了這些情況。
財新記者:警方第一次通報是在1月1日,稱當時已傳喚八名造謠人員,而你是在1月3日被叫去派出所的?這是不是說你是這八人之外被處理的人?
李文亮:這個就不清楚了,我不能確定,你說的也有可能,我現在只想早日康復。
財新記者:警方給你的《訓誡書》上寫的是在互聯網上發表不實言論,當時還有人覺得你造謠,你怎麽看?
李文亮:我覺得不算造謠,因為報告寫得清清楚楚是SARS。而且我只是想提醒同學注意,並不想引起恐慌(李文亮在群聊時還上傳了一張檢測報告單,其臨床病原體篩查結果中檢出「高置信度」陽性指標的有SARS冠狀病毒、銅綠假單細胞、46種口腔/呼吸道定植菌-編者註)。
財新記者:既然不認為是造謠,那你想過以後會不會走司法途徑來要個說法?
李文亮:沒有,司法途徑恐怕很麻煩,我不想跟公安局找麻煩,我很怕麻煩。大家知道真相更重要,平反對我而言不那麽重要了,公道自在人心。另外再就是有人說我被吊銷執照是不真實的,要澄清!
財新記者:1月28日,最高法院在公號發了一篇武漢八名「造謠者」處罰是否得當的評論文章。你可能是這八人之外的人,當時你看到後有什麽想法?
李文亮:看到最高法院的文章後,我心裏放鬆了許多,不太擔心醫院的處理了。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同意利用公權力過分干預。我還是認同最高法院的文章,應該具體甄別。(是不是那八人之一)不會太關注,因為網絡傳播最廣的,最高法院文章引用的那一條就是我發出去被截圖的。
財新記者:1月29日,武漢警方回應了對八名「造謠者」的處理,其中並沒有提到你所受到的訓誡,你怎麽看?
李文亮:警方的回覆我只能看看,發表不了看法,沒有意義。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那八人中的。
財新記者:有人把你稱為這次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預警者」、「吹哨人」,你認為呢?
李文亮:不敢當,我只是得知消息,提醒同學,當時沒想那麽多。
財新記者:之後有什麽打算?
李文亮:康復以後我還是要上一線的,現在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
財新記者:家人的情況現在怎麽樣了?
李文亮:我妻子在外地的娘家,武漢封城回不來。父母應該近期可以出院,暫時找不到人幫忙,他們平時身體不錯,出院後應該可以自己照顧。我跟他們通話聽起來狀態都不錯,可以自己活動。」
內科病房常規 在 內科病房常規、護理師工作選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內科病房常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victor176也提到請詳述以下資訊一、性別:男二、年齡:31 三、職業/工作內容:科技業辦公室居多四、保障需求:重大 ... ... <看更多>
內科病房常規 在 內科病房常規、護理師工作選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內科病房常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victor176也提到請詳述以下資訊一、性別:男二、年齡:31 三、職業/工作內容:科技業辦公室居多四、保障需求:重大 ... ... <看更多>
內科病房常規 在 #AskMeAnything醫中內科病房護理師 - 護理板 | Dcard 的八卦
背景簡介:醫中內科病房護理師,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至今, ... 藥物、常規、備物記不起來我下班抄回去背,上班夾在自己的板夾裡忘記還可以看一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