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出爐!恭喜所有得獎者
本屆得獎者有:
「文化耕耘獎」李安導演
「在地希望獎」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人道奉獻獎」陳榮基醫師
「社會改革獎」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青年創意獎」HRC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
我想每個得獎的個人或團體都象徵了他們在該獎項非凡的貢獻,而他們所創造的至高社會影響力,值得我們每個人謙卑學習。
佳龍想特別提起我所敬重的「在地希望獎」得主「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疫情期間,如果想去戶外透透氣,也鼓勵大家打開他們的網站,找一條寧靜的步道前去,回歸自然,洗滌身心。
2020年,我在交通部長任內推動「脊梁山脈旅遊年」,鼓勵民眾進行一趟步道之旅。去年八月,佳龍偕同家人與親朋好友,特別走訪了淡蘭古道。我們在暖暖車站會合,徒步行走數小時,體驗這條由千里步道協會精心重現的古道,由協會執行長周聖心親自導覽。我們一路感受山林寧靜之美,也體驗古人篳路藍縷的開路傳奇。當天,哪怕時有滂沱大雨,沿途濕滑,也有陡峻地勢,都值得我們出發,愛上步道之旅。
「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夢想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關於淡蘭古道,他們在網站這麼書寫:
『淡蘭古道,是人們對於過去「淡水廳」與「噶瑪蘭廳」間交通路線的概稱,一般多指涉由萬華開始,經由松山、暖暖,翻越三貂嶺與草嶺進入宜蘭的「官道」路線,隨著十九世紀末以來的交通革新,古道漸為公路取代,或因交通路線改變而荒廢,今日僅剩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等片段為人所知。
事實上,在漢人進入台北盆地與噶瑪蘭地區前,早有平埔族秀朗社、三貂社與「蛤仔難三十六社」居住於此些地區,山川河流自然已存在聚落間溝通的道路。即使在清領時期,淡蘭間的交通路線也隨著開墾與軍事需求,隨時代推移,由沿海至內陸演變出多條路線。日治時期後,不論是軍事用途的「陸軍路」,經濟用途的採礦路,乃至於聯繫著各個聚落間的「保甲路」,皆使得淡蘭古道超越單一時代、路線的範疇,因此,我們以「淡蘭百年山徑群」這個更加廣泛且具包容性的名稱稱之。
在這張綿密的路網中,古道、古橋、石厝與廟宇搭起現代與往昔的橋樑,而自十八世紀末以來生活其上的人們、行走其中的商旅與宣教士、疾馳其中的軍隊與「土匪」,乃至隨著漢人拓墾而遷徙的原住民,皆在淡蘭百年山徑中留下豐厚的故事與記憶,留待今人追索、探尋。』
想起在台中市長任內,我也請市府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在大坑瑞井登山步道,延伸步道至南寮古道,串聯大肚山步道系統,打造百里「手作步道」,減少水泥使用,讓步道融入自然景觀,那是一段美好的合作,至今仍是學校讓學生們體驗步道的好去處。
親身走過,便能感受千里步道協會,秉持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守護台灣土地之美的堅持。他們以雙腳行走,踏遍台灣山海風景,一點一滴挖掘、保護我們的土地。從平地到深山,從自然到人文,用自己的步伐走出台灣土地樣貌。倘若你也想多認識台灣步道之美,佳龍邀請您打開千里步道協會網站,步道,就在你的指尖下。
再次恭喜「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也謝謝你們長年的努力,獲頒總統文化獎,實至名歸。
#總統文化獎
千里步道|http://www.tmitrail.org.tw/
中華文化總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林宣Xuan 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走進台中的山間秘境-梨山部落,雖然交通不比其他觀光山區方便,少了人擠人的觀光團課、更是保留了山的原貌。 這兩天吃了泰雅族在地美食、住了當地人的接待家庭、也體驗了獵人打獵時的陷阱設置、射箭體驗等,感受到泰雅族的智慧,以及運用本身的自然資源認真的在一座山裡生活💚 想要體驗遊程,可以來這裡報名喔!...
內溝山登山步道交通 在 Facebook 八卦
#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內溝山登山步道交通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向山致敬」,山岳政策與公民運動的里程碑 》
今天在行政院舉辦的這場記者會,很榮幸能受邀參與,和多位曾一起為山岳政策努力發聲的前輩們,一起見證這場由蘇貞昌院長、張景森政委等人所主導的,台灣山岳政策革命。
「山,是大家的;山,是台灣的;我們要向山致敬。」
蘇院長以這段話為引子,帶出了「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的五大主軸(詳見文末p.s.1 ),宣示台灣未來國家層級的山林經營目標與展望,也透過媒體的記錄與播送,更加強化了這份改革的決心。
會場內瀰漫的,是期待,與欣慰。
今天的登山代表致詞也很精彩:
崔祖錫的登山聖殿崔祖錫
冒險精靈的李美涼
中華山岳理事長 黃楩楠
中華健行理事長 黃一元
登山補給站的蔡及文
從祖錫提到台灣山岳多樣性、美涼姊的對山岳政策改變的期盼與驚喜、兩位黃理事長縱貫古今的眼界分享與未來展望、到及文哥再次提起當今搜救法制面的改革必要,幾乎全方位的描繪出了我對台灣山岳環境經營的願景。
除了黃楩楠理事長較為不熟外,其餘四位和我都是互相認識的朋友,也是在山岳政策議題上的戰友,所以當我坐在台下聽他們一位位分享時,就好像這幾年來,每一次的封山、自治條例惡法與搜救議題討論與遊說的日子,一幕幕從眼前閃過一般。
那真的,很感動。
集眾多前輩共同努力、更多的人的關心與討論下,台灣的山,終於從封閉,走向開放。而且不只山,水域、岩場,不可能不比照辦理,只要我們持續的關注、討論、監督、遊說。
曾經,反對黑山的我們,被社會嘲笑、被唾棄違法。
如今,團結一心的我們,讓行政院長,
願意為山林、為開放背書,讓登山終於不再可能是一件「違法」的事。
這是何等珍貴的事?
一顆名為民主的果實,就此熟成。
各位啊... 記得我曾說過的,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需要挺身,為自由而站出來的話,我願意嗎?我們已經等不到那一天了呀!
我知道你可能會說,
陽明山還在封溪、
壽山還在封岩封洞、
蚯蚓坑還在封溪、
東北角又要封海岸了...
對,這些我也知道。但你知道嗎?
今天由最高行政長官宣示的開放,
是我們能夠用以監督基層機關的最充分理由。
因為這些濫權封閉的下級單位,都是有主管機關的。
你敢封?沒關係,我們光用講理的、向上級陳情的,就足以讓他們備感壓力。那種基層機關愛怎麼封就怎麼封,你們拿我沒轍的迂腐過往,已然離我們而去。
台灣,正在往前走,以堅定而穩健的腳步。
-
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從蘇院長、張政委、林華慶局長,到默默在這條路上努力耕耘付出的眾多山岳前輩們,再到每一位願意耐心看完各種山岳議題討論、與動手分享的你,全部,都是推動這場山岳政策改革的最大功臣。
我由衷的感謝每一位長官、前輩,與在座的你。
今後,讓我們繼續監督基層單位,是否依然走在這場山岳改革開放的路上吧!首先,就從關注自治條例惡法是否全數撤回或者修正、還有無用的登山險砍掉重練開始吧!(宜蘭縣,登山自治條例這麼明顯的惡法,你們當真要訂?這麼急著羅織罪名給求援者,再喊著登山安全的幹話,是一件正義的事嗎?)
過了這個里程碑後,讓我們一起在這座改革的大山上,繼續努力走下去!
---
後記:
今天我以一個28歲的青年,成為一個受邀主體參與記者會——全場最年輕的受邀「單位」(最年輕的受邀者是健行筆記小編盼盼,小我1歲XD),這本身就是一個網路奇蹟,由看到這邊的你所親手製造。
我坐在那裡,長得根本就是某單位的小編,又或者是誰的助理,不認識我的人根本不會想來跟我寒暄(但這也挺好的,我有需要找誰再去拜會就好),每一個受邀者都幾乎大我至少10歲起跳,這種不和諧的畫面,非常的不可思議、非常超現實。
如果不是你們的關注與認同,今天我不可能在那裡。我真的非常榮幸,能受到大家的委託與信賴,進到最核心的區域,去關注、去監督、去批判、去理解、參與討論、最終凝聚成共識,推動環境的進步。
雖然說過很多次了,但我仍要在這個小段落再一次的跟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你們說:「謝謝你們,真的,謝謝。」
謝謝你們願意把力量借給我,匯聚成一股政府願意傾聽的聲音,成為一個方便的傳聲筒,建立起與政府溝通的管道,讓改變,再也不是癡人說夢。
不要再覺得網路上討論都是怨天尤人、不會有用了。
看看我們的山岳政策,國家機器不就動起來了嗎?
想要改變?
沒問題!
首先,就從按讚與分享開始吧!
讓我們繼續抱著讓山林更好的初衷,一起走下去吧!
---
p.s.1
開放山林五大政策主軸內涵
「開放」為「開放山林,簡化管理」,政府不應該以危險為理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各山域除國安及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依《國家安全法》所劃設的山地管制區,亦持續檢討和縮減。具體措施如,林務局轄管所有林道全面開放、管車不管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全面取消登山能力或經驗證明審查,改以申請人線上自行檢核方式辦理;進入各類核心生態保護區和山屋住宿,申請截止期限縮短為5天前。整體而言,大幅簡化入山、入園及山屋申請程序及條件,提供國人開放便捷的登山環境。
「透明」為「資訊透明,簡化申請」,預訂今年11月啟用一站式申請平臺,整合現行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線上申請系統、林務局山屋申請系統及警政署入山管制區申請系統,並可隨時查閱申請情形,達到作業簡化、訊息公開及便民的目標。此外,亦推動山林政策網路參與,歸納山友需求並蒐集公眾意見,以使用者導向優化申請介面。
「服務」為「設施服務,便民取向」,包括山屋改善、步道及牌示系統改善、全面劃設營地及改善山區通訊品質等。內政部及農委會預計於年底前完成23座山屋的設備提升,並規劃5年內新(改)建12座、整建23建山屋;步道改善方面,於109年底前完成78條步道整體維護及牌示設備檢修;全面劃設營地,提供59處高山露營地,每日最多1,514人使用;山區通訊改善,玉山北峰行動通訊基地台於今年啟用,未來將逐年提升山區行動通訊品質,以利山難救助效能。
「教育」為「登山教育,落實普及」,從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雙管齊下,教導並鼓勵大眾及學生親近山林、走進山林、淨化山林。教育部今年在上百所學校推動山野教育計畫,亦鼓勵高中以下學校自行規劃系統性之戶外教育課程活動,學習冒險犯難精神,擴大教學場域,連結生態及環境教育;社會教育部分,林務局與各機關已共同推行無痕山林運動,教育部體育署每年結合登山月系列活動,宣導傳播各種登山知識、技能,提升民眾具備登山素養。交通部觀光局也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在海外推廣臺灣登山觀光。
「責任」為「責任承擔,觀念傳播」,法務部已提出《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落實登山自主管理、責任承擔的觀念;內政部消防署正與各縣市政府協商,朝鼓勵開放、統一標準的原則,修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此外,金管會及產險公會正研議推動更符合登山者需求之保險商品,為登山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新聞稿)
---
p.s.2
誰說戶外品牌穿到正式場合會很奇怪?
我身上都是啊XD 重點是產品線,不是牌子啦~
上衣:NORRØNA (老人頭)svalbard cotton
褲子:Fjällräven (小狐狸) Greenland Jeans Regular
鞋子:美國買的踢不爛
---
p.s.3
蘇貞昌比我想像的還要...可愛...(欸
內溝山登山步道交通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評價
第一次走進台中的山間秘境-梨山部落,雖然交通不比其他觀光山區方便,少了人擠人的觀光團課、更是保留了山的原貌。
這兩天吃了泰雅族在地美食、住了當地人的接待家庭、也體驗了獵人打獵時的陷阱設置、射箭體驗等,感受到泰雅族的智慧,以及運用本身的自然資源認真的在一座山裡生活💚
想要體驗遊程,可以來這裡報名喔!!!
👉 https://pse.is/3czlxq
*我參加的是『梨山不離山~尋訪山谷裡的泰雅秘境之旅』
還有另一個行程『 遊蹤山間~跟著泰雅獵人的步伐探索山林之旅』
有參加的人歡迎留言告訴我好不好玩😎😎😎
想了解更多關於【梨山地景藝術節】
👉 官網:https://www.trimt-nsa.gov.tw/theme/layout1?code=5-7-1
👉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imnt/
►影片時間軸:
00:00 精采預告
00:12 春天絕不可以錯過的山間秘境!
01:07 午餐~泰雅美食:野菜湯、醃魚
01:58 超美浪漫到爆的山景❤️
02:28 梨山文物陳列館:作品一
04:10 好吃到爆吃到爽晚餐~~~松茂部落-春發農園
06:26 溫馨小木屋住宿:環山部落接待家庭
07:48 Day2 部落漫步導覽(銀杏蘭莊)
09:18 我最愛的行程~「獵人步道」做陷阱、射箭體驗
11:13 山景餐廳午餐:哈囉邦查
12:23 梨山觀景台:作品二
13:05 楓之谷-作品三
13:37 櫻緣丘-作品四
14:00 另一個遊程:新佳陽部落-茶園體驗、黑森林步道
14:37 此趟心得感想~
剪輯師:Alfred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fred.tw/
此影片是商業合作影片。
This is a sponsored video.
-----------------------------------------------------------------------
►追蹤林宣
林宣IG: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n_travel
林宣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first.travel.xuan
林宣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943ishli#~
►商業合作
Email:xuanlin@cooljapantv.biz
(為了提升溝通效率,來信請附上:產品名稱及內容、合作檔期、預算範圍)
-----------------------------------------------------------------------
►林宣旅遊熱門影片
【初訪神秘國度北韓🇰🇵】系列:https://pros.is/PAGC5
【沖繩機車獨旅🇯🇵】系列:https://pros.is/P59CC
【一個女生旅行/獨旅】系列:https://pros.is/39knec
【台灣離島旅行】系列:https://pros.is/3ajl6q
【Outdoor戶外登山潛水】系列:https://pros.is/3a3adn
泰國夜間巴士,比飛機還高級?! https://youtu.be/78lRcoIUmJo
搭乘全台唯一環島觀光列車影片:https://youtu.be/MD8o8RtRj2k
花東旅行,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https://youtu.be/r6cVZoZ3mOI
全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北中南東環島吃一圈!https://youtu.be/zVEkf9XPtZc
在蘭嶼,學到的七件事|浮潛、環島、跳水、秘境https://youtu.be/aylaNjMRslg
為什麼冬天不要去澎湖?我被受困在七美島三天的故事 https://youtu.be/gPlkkdenOEM
-------------------------------------------------------------------------------
►拍攝器材:
Canon m50
GoPro Hero 8 Black
iPhone 12 Pro
►剪輯軟體:
Final Cut Pro
--------------------------------------------------------------------------------
影片關鍵字:
Taichung 台東旅遊 部落旅遊 部落美食 台中美食 台東秘境 Vlog
頻道關鍵字:
林宣 Xuan Lin Taiwan Tainan travel hostel backpacker vlog 台灣旅行 台灣美食 住宿 廉航 旅行 旅遊 自由行 自助行 台東旅行 台南旅行 台南美食 離島旅行 澎湖 金門 馬祖 綠島 蘭嶼 小琉球 龜山島 美國打工 打工度假 打工換宿 青旅 背包客棧 獨旅 一個女生 一個人旅行 旅遊youtuber

內溝山登山步道交通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於2021/4/27拍攝
跳島第一站是去年才開放的 #基隆嶼
只有限定夏季可以登島的一日遊行程,到底值不值得去呢?
我在Klook買的『四合一』的 $1000
(從Shopback訂賺100元現金回饋: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IfUvY0&slug=klook)
Shopnack註冊完 👉Klook 👉搜尋🔍 「基隆嶼」即可找到
►影片時間軸:
00:00 跳島第一站-登基隆嶼囉~
00:25 如何預約基隆嶼?
01:09 登船囉~
01:27 基隆嶼地理歷史小知識
02:20 第一個景點~象鼻岩
02:54 到基隆嶼了~ 陸地導覽、海濱
04:47 我最喜歡的一個部分~登山步道、超美海景、燈塔
07:55 基隆嶼心得~~~
►更多【2021台灣離島跳島】系列影片:https://pse.is/3g9qck
►更多【台灣離島旅遊】影片:https://pros.is/ua4gz
剪輯師:宏彬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ngcha23/
此影片不是商業合作影片。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追蹤林宣
林宣IG: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n_travel
林宣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first.travel.xuan
林宣的Podcast【女子休日】:https://reurl.cc/9Zg2nV
林宣的Podcast【助你旅途愉快】:https://reurl.cc/vDQKON
林宣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943ishli#~
►商業合作
Email:xuanlin@cooljapantv.biz
(為了提升溝通效率,來信請附上:產品名稱及內容、合作檔期、預算範圍)
-----------------------------------------------------------------------
►林宣旅遊熱門影片
【初訪神秘國度北韓🇰🇵】系列:https://pros.is/PAGC5
【沖繩機車獨旅🇯🇵】系列:https://pros.is/P59CC
【一個女生旅行/獨旅】系列:https://pros.is/39knec
【台灣離島旅行】系列:https://pros.is/3ajl6q
【Outdoor戶外登山潛水】系列:https://pros.is/3a3adn
泰國夜間巴士,比飛機還高級?! https://youtu.be/78lRcoIUmJo
搭乘全台唯一環島觀光列車影片:https://youtu.be/MD8o8RtRj2k
花東旅行,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https://youtu.be/r6cVZoZ3mOI
全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北中南東環島吃一圈!https://youtu.be/zVEkf9XPtZc
在蘭嶼,學到的七件事|浮潛、環島、跳水、秘境https://youtu.be/aylaNjMRslg
為什麼冬天不要去澎湖?我被受困在七美島三天的故事 https://youtu.be/gPlkkdenOEM
-------------------------------------------------------------------------------
►拍攝器材:
Canon m50
GoPro Hero 8 Black
iPhone 12 Pro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Final Cut Pro
--------------------------------------------------------------------------------
影片關鍵字:
Keelung 基隆旅遊 基隆住宿 基隆美食 打工換宿 Vlog
頻道關鍵字:
林宣 Xuan Lin Taiwan Tainan travel hostel backpacker vlog 台灣旅行 台灣美食 住宿 廉航 旅行 旅遊 自由行 自助行 台東旅行 台南旅行 台南美食 離島旅行 澎湖 金門 馬祖 綠島 蘭嶼 小琉球 龜山島 美國打工 打工度假 打工換宿 青旅 背包客棧 獨旅 一個女生 一個人旅行 旅遊youtuber
音樂來源:Epidemic Sound, Artlist

內溝山登山步道交通 在 Marcos & Jinny相許旅記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大縱走第四段 #大崙頭山 #小百岳
【步道簡介】
臺北大縱走第四段,起終點為風櫃口至大溝溪親水公園(或延伸至捷運大湖公園站),全長約10公里,耗時五至六小時。沿途經過風櫃口步道、雙溪溝古道、五指山古道、大崙頭山北面步道(可順道撿小百岳大崙頭山,標高475公尺)、許願步道、圓覺寺步道。其中雙溪溝古道溪水伴行、大崙頭山三角點360度環視大台北地區、圓覺寺步道絕美瀑布,都很值得一訪。
【交通簡介】
自捷運劍潭站搭乘「市民小巴1」(發車時間0610、1010、1310、1540、 1730),在「風櫃嘴站」下車後步行至萬溪產業道路與風櫃口步道交叉口,即為起點。不建議自行開車。
【影片資訊】
無版權音樂:
Vlad Gluschenko - Flying Leaves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inematic Drone Documentary by Infraction [No Copyright Music] F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