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2樓內湖運動公園賞機趣
#賞機秘境
#航空迷有福了!
內湖污水處理廠上部設置內湖運動公園,時不時能聽見令人震撼的飛機聲,彷彿觸手可及能與飛機有最親密的接觸,有著3D震撼場景。
騎著自行車欣賞完基隆河畔風光後,至 #內湖運動公園 玩水,#親水池 #免費開FUN 至9月30日!歡迎大小朋友在炎炎夏日,一起來運動、戲水,消暑又有趣!
水深高度不超過50公分,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家中的小寶貝來戲水,為確保親水池的水質衛生,衛工處定期清洗池體及換水,池旁還有自來水台可供清洗,歡迎全家大小一起來公園野餐休閒,不時抬頭仰望還會有飛機從頭頂上呼嘯而過。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24690
內湖 污水處理廠 公園 在 台北旅遊網 Facebook 八卦
端午連假小確幸-內湖運動公園免費戲水消暑趣
臺北市氣溫屢創新高,真是熱爆了!端午連假除了躲在冷氣房,還能去哪兒呢?即日起至9/30在內湖污水處理廠上部運動公園免費開FUN親水池!歡迎大小朋友在炎炎夏日,一起來運動、戲水,消暑又有趣!
內湖運動公園(內湖區舊宗路二段2號):
1.公車;建議搭乘552、63、小2、藍26號公車,在內湖運動公園站下車;或搭204、518號公車在新湖/行忠路口下車,再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
2.汽/機車:汽車經堤頂大道一段,於公園西側提供收費停車場/機車行經舊宗路二段(提醒停車場無設置機車停車格)。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24276
內湖 污水處理廠 公園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八卦
這個問題也曾出現在我和綠豆粉圓的生活當中。
當年綠豆三歲、粉圓一歲,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安排探索不同的公園,有的公園沒什麼人(例如內湖和迪化污水處理廠"樓上"的公園,或是民生社區很多小公園),有的公園則是人滿為患(例如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有一陣子,綠豆很愛盪鞦韆,在沒人的公園,他總是可以盪到「飽」為止,但若到人多的公園,「鞦韆可以盪多久?」就是需要我們帶領孩子思考與討論的議題了。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在和孩子思考討論之前,父母可以先「改變情境」,也就是讓鞦韆別再一座座消失,最好還能一座座增加。大家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孩子有更多的遊具(不只是鞦韆)可以選擇、可以享受。
【從孩子的視野先來看議題】
父母要從孩子的視野先來看議題,首先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時間是很抽象的,他們喜歡的事情,一小時像一分鐘一樣快,而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一分鐘則像一小時一樣久。
當孩子排隊三分鐘等著盪鞦韆,他們內心的時鐘像是過了三小時,因此當他們上了鞦韆,沒盪個半小時(內心時鐘不過三十秒)怎能甘願呢?
再來則是孩子遊戲的需求,對學齡前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花大量的時間去遊戲和探索,絕不是花大量的時間在排隊。
同時孩子遊戲的需求是需要被徹底滿足的,需求被迫中斷,或是被要求排隊、輪流、分享,都很容易讓孩子將原本真實的需求,轉變為錯誤目標的權力鬥爭,也就是當孩子可以盪鞦韆時,他已經不是單純想盪鞦韆而已,而是享受佔有鞦韆這個「王位」的權力。
【先同理孩子,並且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
同理心不是用講的、也不是用教的,而是當孩子長期感受到被同理之後,經由引導(思考、討論)進而練習同理別人。
我們同理孩子對於盪鞦韆的時間感覺與成人不同,我們同理孩子有盪鞦韆的真實需求(當然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要大量地讓孩子感受到同理與支持)。
接下來要做的,是要先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好好的玩、安心的玩、滿足的玩、盡情的玩⋯⋯
因此在發現綠豆對盪鞦韆有興趣,然後不想排隊、卻又想盪很久的情況時,我就和綠豆進行對話(閒聊就可以,不用太正式),試圖找出解決之道。
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從照片或記憶裡,找出人少的公園,然後安排更多的時間到那些公園,滿足孩子好好的玩、安心的玩、滿足的玩、盡情的玩的真實需求。
【需求滿足後,再引導孩子同理別人】
有了大量人少公園的經驗,偶爾我們也會前往人多的公園,因為那也是真實生活的一環。
有次我們在早上到大安森林公園,正好遇到一群幼兒園的孩子也在那裡遊戲,每個鞦韆都排了長長的人龍。
我問綠豆:「你想要盪鞦韆嗎?」他說他想要。
我問:「你知道其他孩子在幹嘛嗎?」
綠豆說:「他們在排隊,如果我要盪鞦韆也需要排隊。」
排了一下之後,綠豆說:「我覺得好久喔!」
我說:「我可以了解你的感覺,不然我來計時看看,我們需要花多少時間可以盪到鞦韆?」綠豆說好。
或許因為幼兒園老師有給孩子限制,所以多數的孩子盪個十下或二十下就下來了,從大人的時間感來說,其實很快就輪到我們了,但孩子的時間感是不同的。
在快要輪到我們之前,我給綠豆看計時器:「我們等了五分鐘,而我們前面有六、七個小朋友,所以他們每個人盪鞦韆的時間不到一分鐘。」
「待會要換你盪鞦韆了,你想要盪多久呢?」我問。
「嗯,我想要一直盪一直盪,和昨天一樣」,綠豆回答。
「如果像昨天的公園一樣沒有其他人,當然可以一直盪一直盪,不過我們後面還有好多小朋友,他們也和你一樣覺得等好久,如果你一直盪一直盪,他們不就永遠等不到鞦韆了嗎?」我分析可能的狀況。
「嗯⋯⋯那我和他們一樣,也盪一分鐘就好,明天我們再去可以一直盪鞦韆的公園」,綠豆提出解決方法。
「好,那我一樣協助你計時,然後時間快到的時候會跟你說。」
而綠豆也如他所說的一樣,一分鐘時間到了就自己下來換別人;而我也如他所說的一樣,隔天再和綠豆去可以一直盪鞦韆的公園。
後來我們還發現,大約下午一點前後,大安森林公園的遊樂區竟然沒什麼人!(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這樣)所以也有一陣子,我們會帶午餐過去野餐,因此綠豆和粉圓也就有了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鞦韆一直盪一直盪的照片。
【從共好的角度來討論解決方法】
只要是兩個人以上的團體,就很難只聽誰的意見、或只照顧誰的需求。
如果我們只從「我好」的角度來看各種生活層面的議題,很容易就落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陷阱裡。
面對家庭以外的公共議題,我們不會「只」問孩子的意見、更不會「只」要孩子聽我們或他人的意見,而是習慣和孩子一起從「我好、你也好」的共好角度,來共同討論出議題的解決方法。
有時候想出的方法並不完美,需要折衷、需要調整、甚至需要等待,但因為孩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會得到滿足、自己是被同理支持的,因此很自然的,孩子會願意由衷的同理別人。
不是大人規定只能盪幾下、不是不問孩子就把他抱起來、也不是因為孩子喜歡就一直盪、更不是大人之間的吵架或偷拍爆料,而是在每一次的議題中,和孩子一起思考與成長,朝向「共好」的目標前進!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4512
#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