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母親節,千萬不要忘記,跟親愛的媽媽說一聲「母親節快樂」!
想到媽媽,不論腦海浮現的印象,是下班回家就忙著煮飯、晚上再幫忙簽聯絡簿的身影;或是當你生病時,身旁著急、關愛的眼神,那都是最辛苦、時時刻刻為我們付出辛勞的媽媽。
#不同年齡層媽媽有不同辛勞
美國一間公司,曾刊登一則求職廣告,徵求一名全職的「營運經理」,並開出以下這些工作條件:
1. 具備行動力,多數工作時間必須站立
2. 工作最低時數為135小時,視客戶情況無上限
3. 具備醫療、財政、烹飪廚藝技能
4. 全年無休,不可請假
5. 每逢聖誕節、新年、感恩節,工作量將提高
6. 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7. 警告:這是一份不付出全力就做不好的工作
8. 具備良好的協商與人際溝通能力
9. 具備危急處理能力
10. 接下這個工作之後,得考慮放棄原先的人生
更不可思議的是,符合上述工作條件的待遇,薪資是「0元」。而這份工作的職稱,就是「媽媽」。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然而你我的媽媽,都曾經活在這樣的工作循環裡。
在2016年全台灣就業人口中,女性約佔五百萬人,勞動力參與率(勞參率)50.8%,其中勞參率最高的年齡層,落在25歲至45歲區間。換言之,女性待在職場的全盛時期,剛好也是生兒育女的黃金時段,象徵著職場與家庭這兩大重擔,同時落在職業婦女的肩上。
早在三十年前,美國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 (Arlie Hochschild)就曾經以「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描述職業婦女被工作與家庭夾殺的處境,她們下班之後還得從事第二個工作──照顧孩子與整理家務。當時,加上第二輪班的工時後,女性全年勞動時數比男性已足足多出一個月;三十年後,狀況一樣沒變,女性仍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忙得暈頭轉向,非常辛苦。
#現代婦女晚婚不生
由於女性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奔波,使得現在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最低。調查顯示,未生育女性「不想生」首要原因是「不想要現有自由和較寬裕生活受影響」(55.2%);家有0~6歲幼兒媽媽不願生下一胎,則以「經濟狀況不允許,無法負擔育兒費用」(63.8%)居首位。
而願意生育因素的前3名,則分別是「房價合理、租屋負擔減輕」(41.7%)、「薪資或收入提高」(36.7%)和「任職單位提供友善育兒的福利」(32.1%)。
#政府如何減輕媽媽負擔
一直以來,新北市都是推動公共托育的領先城市,我們總共興建了60間的公托中心,提供了一萬四千多個收托名額,也有延托的服務,讓很多職業媽媽的負擔減少許多。
#爸爸也該負擔起家務
此外,現代婦女的工作的比率相當高,實在不該把家務、帶小孩、煮飯的責任都推給媽媽,爸爸也該在家務上負起責任,與太太分工合作、共同經營家庭,才是正確的觀念。
#中年婦女與老年媽媽遇到的問題
而不同年齡層、不同階段的媽媽,其實有著不同的辛勞。等到步入中年之後,小孩漸漸步入成年,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親,卻也漸漸老邁。身為子女的我們,正要開始照顧自己爸媽的健康跟生活;然而回頭一看,自己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可能剛好處在叛逆期的階段,使得中年婦女可能更為辛勞,等於是不同世代間的夾心三明治。
因此,政府在長照系統、托老機構方面,必須建構完善。2018年底,新北市的長照機構為217家,可供進駐人數為10571人,是全台灣排名第一。此外,我也特別成立在地就養對策小組,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並陸續推動老人共餐運動、銀髮旅遊、不老志工及銀髮俱樂部等,讓老人福利政策,真正落實在新北市民的生活空間。
隨著年紀越大,小孩可能離家獨立,甚至結婚成家,很多媽媽一下子失去生活中心,進而迎來「空巢期」,這個時候,她們又會重新需要朋友、社區的力量,協助她們重拾生活的重心。對此,政府應該開辦一些進修課程,不論是排舞、園藝、書法等等,讓她們保持社交活動。
#婦女保護
除了現代婦女的勞務問題之外,另一個應受重視的問題,就是婦女保護。近日,立法院「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確定跳票,這個攸關婦女朋友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由於內政部及警政署認為案件量大,將排擠治安維護工作等因素,要求暫不推動,令人感到相當遺憾。針對婦女的保障,不該被其他政治議案排擠,更不該被政府忽視不顧,一部符合人民需求的跟蹤騷擾防制法,對於捍衛婦女安全而言,誠然有其必要性。
最後,再一次提醒大家,在這個周末,無論媽媽身在何處,讓我們一齊用感謝的心情,向媽媽說一聲:「母親節快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以房養老制度」,質詢內政部與金管會。原規劃五年僅限獨居老人可申請,並有100人的上限,林佳龍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並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
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明天就是母親節,千萬不要忘記,跟親愛的媽媽說一聲「母親節快樂」!
想到媽媽,不論腦海浮現的印象,是下班回家就忙著煮飯、晚上再幫忙簽聯絡簿的身影;或是當你生病時,身旁著急、關愛的眼神,那都是最辛苦、時時刻刻為我們付出辛勞的媽媽。
#不同年齡層媽媽有不同辛勞
美國一間公司,曾刊登一則求職廣告,徵求一名全職的「營運經理」,並開出以下這些工作條件:
1. 具備行動力,多數工作時間必須站立
2. 工作最低時數為135小時,視客戶情況無上限
3. 具備醫療、財政、烹飪廚藝技能
4. 全年無休,不可請假
5. 每逢聖誕節、新年、感恩節,工作量將提高
6. 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7. 警告:這是一份不付出全力就做不好的工作
8. 具備良好的協商與人際溝通能力
9. 具備危急處理能力
10. 接下這個工作之後,得考慮放棄原先的人生
更不可思議的是,符合上述工作條件的待遇,薪資是「0元」。而這份工作的職稱,就是「媽媽」。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然而你我的媽媽,都曾經活在這樣的工作循環裡。
在2016年全台灣就業人口中,女性約佔五百萬人,勞動力參與率(勞參率)50.8%,其中勞參率最高的年齡層,落在25歲至45歲區間。換言之,女性待在職場的全盛時期,剛好也是生兒育女的黃金時段,象徵著職場與家庭這兩大重擔,同時落在職業婦女的肩上。
早在三十年前,美國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 (Arlie Hochschild)就曾經以「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描述職業婦女被工作與家庭夾殺的處境,她們下班之後還得從事第二個工作──照顧孩子與整理家務。當時,加上第二輪班的工時後,女性全年勞動時數比男性已足足多出一個月;三十年後,狀況一樣沒變,女性仍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忙得暈頭轉向,非常辛苦。
#現代婦女晚婚不生
由於女性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奔波,使得現在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最低。調查顯示,未生育女性「不想生」首要原因是「不想要現有自由和較寬裕生活受影響」(55.2%);家有0~6歲幼兒媽媽不願生下一胎,則以「經濟狀況不允許,無法負擔育兒費用」(63.8%)居首位。
而願意生育因素的前3名,則分別是「房價合理、租屋負擔減輕」(41.7%)、「薪資或收入提高」(36.7%)和「任職單位提供友善育兒的福利」(32.1%)。
#政府如何減輕媽媽負擔
一直以來,新北市都是推動公共托育的領先城市,我們總共興建了60間的公托中心,提供了一萬四千多個收托名額,也有延托的服務,讓很多職業媽媽的負擔減少許多。
#爸爸也該負擔起家務
此外,現代婦女的工作的比率相當高,實在不該把家務、帶小孩、煮飯的責任都推給媽媽,爸爸也該在家務上負起責任,與太太分工合作、共同經營家庭,才是正確的觀念。
#中年婦女與老年媽媽遇到的問題
而不同年齡層、不同階段的媽媽,其實有著不同的辛勞。等到步入中年之後,小孩漸漸步入成年,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親,卻也漸漸老邁。身為子女的我們,正要開始照顧自己爸媽的健康跟生活;然而回頭一看,自己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可能剛好處在叛逆期的階段,使得中年婦女可能更為辛勞,等於是不同世代間的夾心三明治。
因此,政府在長照系統、托老機構方面,必須建構完善。2018年底,新北市的長照機構為217家,可供進駐人數為10571人,是全台灣排名第一。此外,我也特別成立在地就養對策小組,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並陸續推動老人共餐運動、銀髮旅遊、不老志工及銀髮俱樂部等,讓老人福利政策,真正落實在新北市民的生活空間。
隨著年紀越大,小孩可能離家獨立,甚至結婚成家,很多媽媽一下子失去生活中心,進而迎來「空巢期」,這個時候,她們又會重新需要朋友、社區的力量,協助她們重拾生活的重心。對此,政府應該開辦一些進修課程,不論是排舞、園藝、書法等等,讓她們保持社交活動。
#婦女保護
除了現代婦女的勞務問題之外,另一個應受重視的問題,就是婦女保護。近日,立法院「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確定跳票,這個攸關婦女朋友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由於內政部及警政署認為案件量大,將排擠治安維護工作等因素,要求暫不推動,令人感到相當遺憾。針對婦女的保障,不該被其他政治議案排擠,更不該被政府忽視不顧,一部符合人民需求的跟蹤騷擾防制法,對於捍衛婦女安全而言,誠然有其必要性。
最後,再一次提醒大家,在這個周末,無論媽媽身在何處,讓我們一齊用感謝的心情,向媽媽說一聲:「母親節快樂」!
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今日疫情重點【Delta印度變異株病毒進入社區,群聚12人中驗出6人有病毒基因,屏東成立前進指揮所防堵社區擴散;7月1日開放新一波公費接種,將先配送64萬劑莫德納疫苗;新北市家禽市場新增19人確診,未持有快篩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
台灣今(26)日新增78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2例境外移入、13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Delta印度變種株病毒已進到社區裡面,造成屏東群聚事件累計12例個案,經基因定序後,確認其中6例為Delta變異株,包含22日確診的指標案例自營計程車司機。陳時中也表示,只要有15分鐘以上的接觸就算是密切接觸者,未來將擴大匡列,並從24日起快篩444名相關接觸者,目前皆為陰性。
屏東縣今日成立「枋山專案前進指揮所」,將社區篩檢站增加至2組以擴大量能。明日起,群聚感染重點區域的楓港、善餘兩村居民持篩檢陰性證明,將可開始接種疫苗。此外,當地超市、超商、餐飲業、傳統市場將關閉3天。
指揮中心宣布,將陸續配送美國贈送的106萬劑莫德納疫苗,考量莫德納疫苗在基層院所冷藏儲存不能超過30天,為避免疫苗浪費,6月30日起先配送第一批64萬劑,其中高風險區域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各分配到9萬劑和12萬劑。
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新增19人確診,為2名本國籍、17名外籍移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確診者皆已送至集中檢疫所治療,明日起未持有快篩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新北市肉品市場今日也全面快篩,截至中午已篩檢305人,皆為陰性。
■新增78例本土個案,屏東3例為感染Delta印度變異病毒的計程車司機同住家人
今日新增78例本土病例,為36例男性、4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1日至6月25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0例,桃園市、基隆市及屏東縣各3例,苗栗縣、彰化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的12例中,10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日新增13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20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22日,死亡日介於6月21日至6月24日。
今日屏東新增3例確診個案,皆為感染Delta印度變異株病毒的自營計程車司機(案14298)同住家人,截至昨日已匡列相關接觸者136人、居家隔離99人、自主健康管理32人、自我健康監測5人,其中已採檢124人,PCR檢驗陽性9人、陰性115人,疫調和匡列都持續進行中。
■防變種變毒,屏東成立前進指揮所,擴大匡列接觸者並優先施打疫苗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屏東群聚及相關感染事件已累計12例確診,其中6例經過基因定序後確認是Delta印度變異株病毒,分別為從祕魯返國的祖孫2人(案13332、13333)及隔壁鄰居(案14407、14408、14409)與曾載過鄰居的自營計程車司機(案14298)。
由於Delta印度變異株病毒在世界各國造成新一波的傳染,且症狀更為明顯,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進一步說明這6例感染症狀。他指出,從祕魯境外移入的祖孫目前住院11天,阿嬤有輕微肺炎,孫子則沒有特別症狀;至於其他的本土確診個案,目前都尚未住進加護病房,但有2位在使用瑞德西韋,而有5位在使用單株抗體,皆在醫院內進行藥物治療。
陳時中表示,Delta病毒已經進到社區裡面,會盡力圍堵,無論是接觸對象或是確診者的相關職業別群體都會做更完整的疫調,只要有15分鐘以上的接觸就算是密切接觸者。他也強調,群聚事件沒有所謂「熱區」的區分,整個地區都要廣篩,呼籲當地的民眾要配合政府儘快篩檢。
屏東縣長潘孟安今日也宣布成立「枋山專案前進指揮所」,24日設置的社區篩檢站將由1組增加至2組,延長運作至28日以擴大篩檢量能,截至昨日,419人PCR篩檢皆為陰性。潘孟安強調,已商請國軍和環保局進行環境清潔消毒,且要求當地超市、超商、餐飲業、傳統市場等場所停止營業3天,期間若有需要,社會處將備妥防疫包依家戶發放,讓居民應急。
枋山鄉的楓港村和善餘村是這次群聚感染的重點地區,因此潘孟安表示,除篩檢外,明日起持篩檢陰性證明就可至枋山老人活動中心的快打站接種疫苗,以提供村民更完整的免疫保護力。
■ 7月1日開打第一批莫德納疫苗64萬劑;完成第一劑AZ疫苗接種者可公費接種第二劑
7月1日將開放新一波的公費施打對象,指揮中心將開始規劃配送方式與數量。指揮中心指出,美方贈送的106萬劑莫德納疫苗中,將分為兩批配送至各縣市衛生局,第一批64萬劑疫苗將於6月30日起陸續配發,其中位於高風險區域的台北市將獲得9萬劑,新北市則是12萬劑。
陳時中說明,僅先配送約6成,不一次全部配送的主因是擔心疫苗沒有打完導致浪費,莫德納疫苗有一定的保存期限,在攝氏2~8度的冷藏環境下,可存放28~30天,基層院所的設備和環境也沒有儲存的問題。陳時中強調,只要地方施打的速度快,或是疫苗數量有所不足,就會把其餘4成的疫苗配發下去。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6月24日,已有3.3萬人完成2劑的AZ疫苗接種。為因應4月12日至5月9日期間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民眾須在10~12週後接種第二劑疫苗,及有出國急迫性的民眾須在8~10週間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本週起將連續4週配送約6.9萬劑的AZ疫苗到指定的合約醫療院所,方便民眾接種。
有民眾認為莫德納疫苗保護力較佳,是否能讓第一劑接種AZ疫苗者,第二劑接種莫德納疫苗?陳時中回應,國際上沒有明確的研究證實可能效果和風險,目前還是不建議疫苗混打。面對台灣擁有的疫苗數量增加,因應接下來大量接種,是否有推出疫苗地圖的打算?陳時中表示,政務委員唐鳳都在規劃中,當然每個地方的預約系統各有不同,如果推出就是以中央為主,全國一致。
■ 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累計19例確診,雙北市場專案持續強化
繼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後,位在新北市的家禽運銷合作社也爆出群聚感染,今日累計19例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昨日發現確診個案後便全面篩檢,已快篩523人並做PCR檢測,共19人確診,其中17名為外籍移工,確診者皆送至集中檢疫所治療;而剩下的78名移工也完成匡列,完全停工,進行一人一室居家隔離。另外,目前有408人已完成疫苗接種。
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今日休市一天,侯友宜強調,從明日起,未持有快篩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以防止疫情蔓延。此外,市場內的9條生產線將有獨立廁所,錯開人員休息時間,車流動線由7台降為4台,將由動保處協助現場人員的人流及車流管制。供應北部地區民生肉品的新北市肉品市場,今日也預計全面篩檢約720人,截至中午有305人為陰性,並有240人完成疫苗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雙北幾處市場群聚事件,將會持續按專案精進防疫。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亦宣布將在批發市場設置前進指揮所。陳時中表示,視察市場時也有和攤商溝通,擴大篩檢、匡列隔離和疫苗施打應三管齊下,且疫苗發揮效力需要時間,在此之前更要警覺。他表示,市場內部場域靜置消毒3天應沒有病毒傳播風險,但人員的匡列和隔離仍是必須,攤商可能怕連累鄰居而沒有確實回報接觸狀況,提醒只要在發病前3日有一同執行業務者,都要進行14天居家隔離。
■明起自高風險7國入境者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開放他國自費申請入住
因應COVID-19病毒變異株的高傳染力,為提升邊境防堵效果,6月27日起從重點高風險7國(巴西、印度、英國、祕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入境者,將強制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此外,自上列以外國家入境的旅客,如有住宿需要也可自費申請入住集中檢疫所。
至於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的量能是否充足?陳時中表示,截至6月25日,全台防疫旅宿約有21,783間,使用率是28.28%,如果民眾有訂房需求都可至「防疫旅宿專區」(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covhotel)查詢。
有民眾質疑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的收費不一,陳時中回應,旅館選擇的自由度較高,維持需要收費,還是會注意付費的平衡性,但集中檢疫所的費用已有調降,目前全台有49處集中檢疫所,每人每日支付2,000元,若是12歲以下同住幼童則不另行收費。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6月20日的入境人數大概在1,000人左右,目前觀察下來,週六、週日都是固定在這個數量,而近一週每日平均大約有500~600人入境。
(文/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何柏均;攝影/余志偉、鄭宇辰)
#延伸閱讀
【被冷藏的疫情熱區──揭開北農群聚風暴,大到追不了的隱形傳播鏈】https://bit.ly/3zX2e9D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AZ疫苗 #莫達納疫苗 #屏東 #Delta變異株 #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 #新北市肉品市場 #北農 #PCR
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8)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以房養老制度」,質詢內政部與金管會。原規劃五年僅限獨居老人可申請,並有100人的上限,林佳龍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並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人同意時,均可加入此機制,但有子嗣者,需提出子嗣同意書,擴大規模辦理。
林佳龍指出內政部的「以房養老」政策規劃為德不卒,虛情假意,並有三大缺點,「限制多」、「試辦久」、「人數少」。林佳龍表示,好的政策應該更大膽地推動,高齡化少子化是一個趨勢,獨居或夫妻合住的老人必須自己負責後半生的情況越來越多,「以房養老」是少數得到社會支持、朝野樂觀的經濟安全與社會安全政策,但內政部的規劃方案卻完全無法因應社會的期待。
林佳龍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知不知道台灣有多少是有房子但無子嗣? 有多少有意願參加「以房養老」? 有子嗣亦有意願的又有多少?曾次長只回答出有房子無子嗣的約有11萬人。
林佳龍對內政部施行政策卻沒有做好調查大為不滿,「沒有資料,隔空抓藥」「好的政策人會越來越多,壞的政策連一萬人都沒有」。林佳龍提出願意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老人住宅或安養堂占1/3;65歲以上老人表示願意者兩成,其中65~69歲組老人願意比例較高。65歲以上老人獨居者為9%、與配偶同住者為19%,合計28%,約73萬人,以二成有意願的來算,可得約 15萬的獨居老人或配偶合住老人有意願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或老人住宅,這就是目前以房養老的需求數據。
內政部目前以5年試辦總人數 至多100人僅限「單身」無繼承人,林佳龍批評,簡直是「務虛」,一點企圖心都沒有,「五年後,你們這些當官的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林佳龍問曾中明,「五年內次長你退休了嗎?」曾中明回「還沒? 」林佳龍再問「那你會不會升部長嗎?」曾中明竟然回答,「希望如此!」林佳龍批評內政部,政府又在做做樣子,交差了事,有如推動「平民銀行」、「食物銀行」及不動產證券化一樣,只在打高空或是打假球,導果為因、保守沒有因應社會需要,更遑論引導、帶動社會福利政策,根本無法真正讓具需求的年長者追求其晚年尊嚴社會安全的目標。
曾中明回答,這個是創新的措施,林佳龍不滿地說,全世界很多民主先進的國家都實施很久了。曾中明卻說,「在我們國家是新的,要做長期的評估」。林佳龍不滿的表示,五年100人,現在民主時代,還用五年來當一個試辦的期程,「曾次長,你還活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嗎?」凱因斯說 「in the long run, we all dead 」,林佳龍立即在委員會提出應改成三年,2016以前人數要從100 增加到至少一千人。曾中明表示,看實施的狀況,會做滾動式修改。
林佳龍並且在委員會中提案並獲通過將「以房養老」的標準放寬、人數增加、示範時間縮短。提案通過放寬申請條件65歲以上國民,不論獨居(含夫妻合住)與否,只要已還清房貸,當所有權人同意時,均可加入此機制,但有子嗣者,需提出子嗣同意書,擴大規模辦理。
林佳龍表示,擴大規模後將需要導入一個好的保險機制以分散承做「反向房貸」機構的風險,屆時商品的風險控管將不是目前的社會司有能力解決的。林佳龍問社會司長簡慧娟,「司長,你有能力解決商品的風險控管嗎?」簡慧娟表示,在研商過程中,金管會都有提供意見。
林佳龍再問金管會,美國實施以房養老有那些配套措施?金管會回答,有保險機制的配套加入,細節不是這麼熟悉。林佳龍不滿表示,「有講等於沒講,一問三不知,這不是你的專業嗎?」林佳龍提出,美國的配套措施包含政府提供保險機制以彌補貸款額度超過年金總額與費用的損失,金融機構提供多元組合的年金發放方式,甚至將貸款方案以證券化的方式售出,以提高金融機構的流通性,使民眾對以房養老的需求日益殷切,並帶動良性循環。金管會表示,現在先以公益型的來試做,「等我們累積經驗後,再來改進。」林佳龍強烈表達不滿,全世界民主國家的社會安全體系實施那麼久,我們的政府還要慢慢累積經驗來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