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的故事。Day 7。🇵🇹
文末替大家整理了七日或五日行程。希望可以幫助到想來葡萄牙的人們。
/
1.
里斯本的牛奶有很有趣,全脂喝起來清如水,低脂根本就是水,所以他們還有賣超高脂口味。
我覺得有趣,買了一罐全脂鮮奶,每天早上一杯鮮奶茶。
陛下看的心癢癢,吵著要喝。
「把拔我要喝牛奶。」
「不行。」爸爸下達禁令。
這位爸爸很奇怪,兒子糖都吃了,卻禁止他喝牛奶。
「給他喝一點沒關係啊。」我替兒子求情。
「牛奶沒什麼好的,那是給牛喝的東西。」這位先生倒有話說。「為什麼要跟牛搶?叫他喝人奶。」
我已經沒有奶了好嗎?要去哪生啊。(這不是重點)
忍不住替牛奶抗辯。
「誰說的,我不喝牛奶也是長到184,那是基因,牛奶只是喝爽的,不要再迷信拔獅子鬃毛的謠言了。」啾啾抵死不從。「總之兒子,你不可以喝,你喝了———會變牛的!」
「不會。不可能。」陛下一臉不屑,斬釘截鐵反駁。
「是真的!一直喝牛奶會變牛,你的馬麻就是一頭牛。」啾啾突然用戲劇化的語氣宣布。
在說什麼肖維?這什麼爛謊言?
孰料陛下竟然一臉驚恐,語帶哭腔奔進我懷裡。
「馬麻,爸爸騙我⋯⋯不會變牛!!喝牛奶還會是個人!」
#兒子難得糊塗
#怎麼就信了呢
趁爸爸去外面倒垃圾,我偷偷給兒子喝了一杯牛奶。
「馬麻,你偷偷告訴我一個秘密⋯⋯你是不是真的是一個牛?」陛下盯著手中的牛奶,突然問。
#完蛋了在兒子心中我是頭牛了
#神奇哞哞重出江湖
2.
準備整理行李離開里斯本。
「我想吃批泊卡需,媽咪。」我忙著整理行李,在一旁看電視的陛下突然說。
「批波卡需是什麼?」我愣了一下。
「批泊卡需~是一個爆米花啊,電視上的小rabbit有吃過他很喜歡⋯⋯他會說謝謝歐不理嘎都⋯⋯」
我挑眉,辜狗了爆米花與謝謝的葡萄牙文。
Pipoca。Obrigado(男生用法)。
兒子看電視看到會葡萄牙文了⋯⋯⋯
#看電視學葡萄牙的男子
#這才能應該是有前世記憶
#啾啾很激動說不送他去學什麼太可惜
#他現在企圖逼他看日文雜誌
#爸爸你進程太快他不識字
3.
今天是待在里斯本最後一天,退房後搭下午兩點的火車前往波多。
想到要離開人稱小花蓮(只有啾啾這樣稱呼吧)就很惆悵。
「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會再來里斯本。」我看著山城大景依依不捨。
「馬麻你為什麼還要來里斯本啊?」陛下在這趟旅程最大收穫就是突然中文變超流利。
「我喜歡這裡啊,這裡很漂亮⋯⋯」
「好啊。你跟雷納說他可以安排的。」陛下點點頭。
#老天爺雷納到底是誰
「你就自己做sangaria然後回花蓮就舊地重遊了啊⋯⋯」啾啾補刀。
#試問老公里斯本跟花蓮的關係
#重點不是喝醉好嗎�
/
📷 附上這次里斯本拍的各種奇蹟美照。對了我兒子是其中一名攝影師,他有協助錄影,有子真是萬事足。
🚃 里斯本與近郊緩慢七日遊
出發前:事先購買網路卡: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9997?cid=5821
Day1:落地里斯本,晚餐
Day2:里斯本上城區一日遊 /可購買里斯本二日城市通行證: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21324?cid=5821
Day3:里斯本貝倫區一日遊
Day4:辛特拉二日遊/住宿皇宮瑟阿提斯宮一晚
Day5:辛特拉二日遊/可購買票券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22209?cid=5821
Day6:直布羅陀海峽一日遊 /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6447?cid=5821
Day7:Santa Apolónia搭車前往波多,晚餐
🚃 里斯本與近郊精實五日遊
出發前:事先購買網路卡: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9997?cid=5821
Day1:落地里斯本,晚餐
Day2:里斯本一日遊 /可購買里斯本一日城市通行證: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21324?cid=5821
Day3:直布羅陀海峽一日遊/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6447?cid=5821
Day4:辛特拉一日遊/可購買票券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22209?cid=5821
Day5:Santa Apolónia搭車前往波多,晚餐
📒 務必check美食清單
蛋塔老店:Casa Pastéis de Belém
個人偏愛的美味蛋塔:Manteigaria
不會踩雷葡萄牙風味菜:Taberna Sal Grosso(建議搭火車去波多前午餐)
在地人推薦貝倫區超道地葡萄牙菜:Restaurante Cervejaria O Prado(有沙丁魚跟鍋牛)
美味海鮮餐廳:Ramiro
兒子難得糊塗 在 難得糊塗/范美敏/永恆音樂多媒體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難得糊塗 /范美敏/永恆音樂多媒體 ... 18歲孤兒進城尋親,竟是全城首富失散多年的兒子,千金小姐立馬來倒貼,不料孤兒說:我要娶的是你丫鬟! ... <看更多>
兒子難得糊塗 在 [文章] 聰明與糊塗- 看板NTUGIEE_ED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聰明與糊塗
劉炯朗
媽媽到學校去看老師,老師說您的兒子真聰明,媽媽聽了高興得不得了;兒子月考不及格
,爸爸又生氣又擔心,盡在駡「怎麼這樣笨?」似乎大家都愛聰明,不喜歡愚笨。宋朝蘇
東坡,他小兒子出生滿月的時候,按照習俗為嬰兒洗澡叫做:「洗兒」,他寫了一首〈洗
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東坡這首詩,可以說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他說出他心中的牢騷和不平,雖然他有
蓋世的才華,可是他做官的生涯,相當不順利。宋神宗王安石變法革新時,蘇東坡被認為
是反對派司馬光的人,幾次被貶到偏僻的外地,一生鬱鬱不得志。所以他在詩裡,諷刺大
官們都是笨蛋,只要聽話懂得逢迎拍馬屁,要做大官不需要什麼才華,「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的另外一個層次,也可說是呼應了一句老話:「聰明反被聰
明誤」,就是說聰明人往往因為自己聰明,沒有成功,反而招致失敗。聰明的人往往因為
自己聰明,變得過分的自信,而不好好努力;聰明的人往往因為自己聰明,而不能夠虛心
地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別人的幫忙,更不會主動的徵求別人的意見、找別人幫忙,甚至變得
驕傲狂傲,對別人不客氣不禮貌。聰明的人往往以為自己聰明,而低估了競爭對手的聰明
和能力,最嚴重的是,聰明的人往往以為自己聰明,可以做出違法,不道德的事情,以為
即使蒙蔽真相、欺騙眾人,也不會被發現,但是到了最後反而吃了虧、受到懲罰。
大老闆發現手下的小職員犯了錯,會大發雷霆,開口痛駡:「你實在太糊塗,你看我們競
爭的對手,是何等精明!」似乎大家都愛精明、不喜歡糊塗,相信大家都聽過鄭板橋很有
名的四個字箴言:「難得糊塗」。
鄭板橋的名字是鄭燮,板橋是他的名號,他是清代有名的書畫家、文學家,他在科舉考試
中,表現得很不錯,二十歲左右在康熙年代就考中秀才,四十歲中舉人,四十三歲在乾隆
元年中進士,所以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之稱,但是他在官場裡,並不得
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自稱「糊塗老人」的老先生,鄭板橋為他題了「難得糊塗」四個字
,又加上三句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其實,上面我們說「聰明」和「愚笨」是相對的,這裡我覺得說「精明」和「糊塗」是相
對的,會比較更貼切一點。精明,就是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計算得很週到;糊塗,就是沒
有把事情看清楚、計算得很週到。
世界上有許多事,聰明人會去爭取、去計較;糊塗的人不知道去爭取、不曉得怎樣計較;
由聰明而轉成糊塗的人,知道怎樣爭取,曉得怎樣計較,卻選擇不去爭取、不去計較。在
上司面前,聰明的人懂得怎樣去表現自己討好上司,糊塗的人不懂得怎樣做,而由聰明轉
成糊塗的人,卻選擇不這樣做。聰明的人會看到佔便宜、抄捷徑、走後門的機會,糊塗的
人看不到這些機會,由聰明轉成糊塗的人卻選擇放棄這些機會;聰明人會看得很清楚別人
的缺點和過失,糊塗的人看不到這些缺點和過失,由聰明轉成糊塗的人,卻不把別人的缺
點和過失放在心上。聰明人會把別人對他的虧欠算得很清楚,糊塗的人不知道怎樣去算清
楚,由聰明轉成糊塗的人卻不算。聰明是才能,糊塗是幸福,由聰明轉成糊塗那是智慧。
讓我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唐朝有一位有名的大將軍郭子儀,他平定內亂,多次擊敗入侵
的回紇吐蕃大軍,功勞很高,他的第六個兒子郭曖,娶了皇帝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為妻
。有一天郭曖和昇平公主吵架,郭曖說:「皇帝有什麼了不起,我父親只是不想當而已。
」昇平公主回到皇宮,跟父親哭訴告狀,唐代宗叫她不要哭,好好回家。郭子儀聽到此事
,氣得把兒子關起來,等待皇帝懲罰他。唐代宗安慰郭子儀說:「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小
兒女在閏房裡講的話,我們大人何必把它當真呢?」這是難得糊塗的一個好例子。
在許多的事情裡,我們不是傻瓜笨蛋,不是瞎子聾子,但是不去計較,裝作看不到、聽不
到,正是從聰明轉為糊塗;那的確就是鄭板橋講的「難得糊塗」了。尤其是為人父母、師
長、長官的人,更應該體會「難得糊塗」的幸福和智慧。
在中國的酒,有所謂十大名酒的排行榜,其中有一種在貴州赤水河沿岸釀的酒,叫做「小
糊塗仙」,這個酒的名字取得真好,「小糊塗仙大智慧」,一點小糊塗也許可以把我們帶
到神仙的境界,那又夫復何求呢?
讓我再講兩個歷史上的小故事,有一副對聯,描寫歷史上兩個有名的人,三國時代的諸葛
亮和宋代的呂端,這副對聯的上下聯分別描述他們的個性,「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
不糊塗」。大家都聽過許多三國時代諸葛亮的故事,他足智多謀,做事非常小心、週到,
不留任何出錯的空間,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正是「諸葛一生唯謹慎」這
句話的意思。諸葛亮非常謹慎的風評也救了他一命,那就是空城計的故事,有一次諸葛亮
帶了五千士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在西城縣,就帶了十五萬大兵分兩
路向西城縣殺過來。諸葛亮手下,只有一批文官,連一個大將都沒有,諸葛亮馬上下令,
將城牆上軍隊的旗幟都拿下來,把四面的城門都打開,每個城門外派二十個兵,裝扮成老
百姓灑水掃街,他自己換上休閒的打扮,帶了兩個書僮坐在城上,焚香操琴。司馬懿的軍
隊到了城下,看到這個情形,趕快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親自前往看到這付情景之後,便
下令退兵。司馬懿的兒子說:「可能諸葛亮沒有兵,故意裝成這個樣子,您為什麼要退兵
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會冒險,現在城門大開,一定有埋伏,我們打進
去,一定中了他的計,我們還是趕快撤退吧!」諸葛亮靠一生謹慎的形象轉危為安。司馬
懿倒難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現在「空城計」成為「真真假假」、「虛則實之,實
則虛之」這個策略的代名詞,在有名的三十六計裡,空城計是第三十二計。
呂端是宋朝的一位宰相,當宋太宗要讓呂端當宰相的時候,有人說:「呂端為人糊塗」,
宋太宗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任命他為宰相這就是「呂端大事不糊塗」這
句話的來源。宋太宗這句話,可以解釋為「雖然呂端是個糊塗人,但是他只出小錯,不出
大錯,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覺得宋太宗這句話應該解釋為「呂端知道什麼是可以甚
至是應該糊塗的事,什麼是不可以糊塗的事」。
呂端到底在什麼事上有糊塗的表現呢?按照宋史的記載,他「寬厚多恕」,那就是心胸寬
廣,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別人得罪了他,他不介意,別人誤會他,造謠中傷他,他不
辯駁、不理會,只是說:「風言風語不足畏」。他曾經幾次被降官,他坦然不放在心上,
他有一位同僚叫做寇準,在有些要排名的地方,他都自動要求排名在寇準之下;他和別人
交往,對錢財不會計較,他「輕財好施」,對家裡的事不過問「未嘗問家事」,不為自己
積蓄財產,這都是他糊塗的地方,也正是難得的糊塗,這正是他在大事上不糊塗,可以做
大事的原因。
很多年以前,我聽過一個有關尹仲容先生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尹仲容先生對台灣的經濟
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上一份公文,請他批示一個案子,他看了之後
批「不管此等小事」。小事可以解釋為雞毛蒜皮、瑣碎零雜的事;也可以解釋為不要管、
不該管的事。我們談到「小事」裡,「小」字的解釋,有些表面上是「小事」,其實它背
後代表的是大原則。古語說:「莫為善小而不為,莫為惡小而為之」,在善良和邪惡、合
法與非法、道德與不道德的分野之中,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每一件事都糊塗不得。
有一本書叫做〈用人管理糊塗學〉,指出在一間公司裡,在用人和管理上面,有許多值得
、甚至應該先糊塗的地方。我相信在聽了上面的幾個小故事後,大家也可以體會到「糊塗
」二字,並不只是大老闆用來駡小職員的一句兇話而已;也可以作為大老闆用人和管理的
原則。讓我們列舉一些例子:
第一、知人善用,忽略一個人的缺點,看出他的優點,把這個人安排在他適合的位置上。
第二、大度為懷,能夠寬恕容忍別人的錯誤。
第三、抓大放小,掌握大原則,不必拘泥小節。
第四、重裡輕表,許多表面的工夫和動作,是可以忽略的。
第五、用人唯才,不要以為「官大學問一定也大」。
第六、平易近人,放下架子,職位和身分的高低,往往是不重要的。
第七、分層負責,有些事只要基層的人看成不可以糊塗的大事,大老闆可看成可以糊塗的
小事。
也許,我把大家也給講得糊塗了,但是那又何嘗不是難得的糊塗呢?
祝您有充滿幸運和智慧的一天,記得開車的時候,糊塗不得,我們下周再見!
https://blog.udn.com/liucl/2353372
--
◣ ◢
..
◥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6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