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回來已經一個星期
來說說這便的情況吧~
我這裡是江蘇 昆山 花橋國際商務城
算是江蘇的東大門,位於上海與昆山交界
旁邊挨著就是上海安亭與白鶴
回來之前…身邊的人都在說哪哪哪又封城了
哪裡哪裡又死了多少人
千萬不要回去啊啊啊啊…
爸媽…我也知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回去
爸媽…我也清楚去了在短時間不能回來
但……這就是生活,沒那麼多為什麼
自己選的路就要自己負責
2/7懷著忐忑的心
帶著老婆和五歲的女兒出發
至於為什麼這種時間還要帶著老婆和小孩
不自己回去就好
還是老話一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
每家也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我們夫妻始終覺得一家三口在一起最放心
帶著法定量的口罩與防護用品完成check in
這趟航程機上的氣氛特別凝重
從起飛到落地基本聽不到任何交談聲
長榮免稅商品也廣播停賣
空姐一律眼鏡,雙層手套,口罩 戴好 戴滿
飛機餐還是有的,不過換成密封包裝的蛋糕
但想當然爾…沒人拿下口罩吃機餐
我想…每個人都要不同的故事和無奈
才要在這敏感的時間一起搭上這班飛機
很順利的起飛,降落無錫機場
本來人流量就相對較少的碩放機場
在這時候更顯淒涼
拿到行李之後都還需要再過一次X光機檢查
還好~很順利通過入境安檢
口罩沒像傳聞中的被收走
雖然我已經做好被充公就要當場全部
撕掉也不要留給他們的心裡準備
祖先有保佑~沒被攔截
感謝公司司機在這敏感的時間還來機場載我們
無錫回花橋高速上幾個比較小的出口直接關閉
原來只要一個小時的路程足足開了三個小時
最後在滬寧高速花橋檢查站需要掃二維碼
填寫“來滬人員健康登記表"
依序排隊量體溫就可以通過
下了花橋出口也是需要再檢查證件並量體溫
以上兩站檢查如果查到來自重點疫區或體溫異常都無法通過,會直接勸返
最後,好不容易回到小區…
我住的小區原有三個出入口
現在只留下一個進出口,搭了棚子設檢疫台
要進入小區要檢查證件並登記資料、量體溫
雖然很麻煩,但想想…
在這敏感的時機多一道防線還是好的
好不容易踏進家門,總算鬆了一口氣
隔天,和老婆還在煩惱去哪買菜的事
看到小區的微信群在討論又有新政策
需要帶相關資料辦"通行證"
如果沒有辦就沒辦法自由進出小區
WTF~我進出自己社區還要通行證??
而且這通行證還是政府派人統一登記核發
趕緊備好相關資料去排隊
(排隊真的每個人間隔1公尺)
真慶幸我是業主,只要準備台胞證和權狀則可
如果是租房子的還需要準備效期內租房合同
、房東身分證影本、身分證、暫住證等等…
一堆人資料不全被打回去在現場大吵大鬧
就這麼又排了三個小時,終於辦下來
把東西收拾一下馬上趕去公司
這趟回來就是為了辦“复工申請”
一月底眼看疫情失控
大陸政府史無前例要求所有企業延後開工
除了民生必須企業可以申請提早開工外
其他企業在2/9前都不得擅自開工
(每個地方政府規定日期可能不太一樣)
申請開工需要準備不少材料上繳審核部門
待政府審核通過之後才會回覆准許開工日前
拿到開工許可後才能通知員工回來公司上班
這幾天手機也會不斷收到簡訊提醒
在公司未通過復工審核前絕不能通知員工提前返昆…
當天,在幾位同事努力下把復工申請的資料完成
第一時間交給政府審核部門
上傳之後只得到一句回覆“好的,收到”
然後呢?
資料對不對,全不全,你好歹也講一聲
對,就沒有然後了,開始無止境的等待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問資料可以嗎?
有沒有要補的?還需要改什麼嗎?
哪時候輪到我們驗收?
得到的永遠是官方回覆…
“已受理,待審核,有消息會通知”
原以為搶頭香趕快提交上去
到2/10開始審核就可以排到來驗收
誰知道,接下來是沒完沒了的改資料
三不五時又丟一個新的表格過來
要把已經上報的資料按照新的各式重新填寫
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內容
只是欄位、排序或各式不同
沒關係,為了复工,我忍,我做,我改…
截至今天2/14,沒錯!還在改!還在改!!
不是我們資料不全,也不是我們內容有錯
就只是要不斷將資料和名單更新到最新格式!
這也是我這幾天一直重複的事…
前兩天竟然要求要提供所有复工人員的個人軌跡
輸入短信或掃二維碼可以查該手機號15天或30天曾經去過、途經哪些地方
查出來要打印出來附在個人檔案後面
如果顯示內容15天內途徑地點涉及
政府認列的管制疫區此人就不得放入復工名單
哦,對了~
復工申請有一項必要條件是要有充足的防護用品
例如口罩規定要有三天安全庫存
每天每人要發兩個
如果庫存不足隨時會被勒令停產
說真的,像我們兩百多人的公司
沒有準備一萬個口罩真的挫咧蛋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後面買不買的到
還好我們部分工種本來就需要戴口罩
所以公司就有一定的保有庫存
有的公司買不到口罩求助政府部門
希望政府部門可以整合各企業需求統一採購
得到的回覆是……恩,你們懂得
最後,大家應該很好奇這邊的實際情況吧
Q:是不是真的都封城了?
A:這要看封城這個詞怎麼定義,每個城市與城市之間都有實施不同的交通管制,例如限制某些嚴重疫區的人返昆或入滬等等,或是要辦理相關通行證才能進出,甚至有些地方是只限當地戶籍的人才可以自由進出等等,但目前我所在的上海與昆山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封城,只要你沒去過或不是來自嚴重疫區的人,理論上持有臨時通行證進出都不是問題,只是到處都要排隊等檢查;
至少我在的這個位置沒台灣新聞說的那麼嚴重
另外,目前各地方政府對於進出人員管制政策都不一樣,而且有可能一天好幾變,連我們在這邊的人都不知道此時此刻台灣人如果明天飛到上海是否能順利進來昆山,建議自己打電話到政府部門問清楚;
Q:有些地方把路挖斷或封路不讓裡面的人出來,真的嗎?
A:是真的,因為我們有員工是這樣被困在老家沒辦法回來,但那些地方大多是偏鄉村落,他們可能沒有很充足的防護用品或物資,所以他們要用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吧?我猜的
Q:疫情嚴重嗎?
A:說真的,不知道!但通過跟武漢當地的客戶聊天,感覺意有所指又不能講太多,而我所?
Q:物資匱乏嗎?
A:說真的,生活必須品還好,雖然路上的店都沒開,但全家、便利蜂等便利商店、超市和?
差不多這樣吧
目前非必要情況下不會出門,因為出一次門就會浪費一個口罩,雖然庫存不少,但這個情況
最後~目前花橋這邊的規定是
回昆之後要向社區報備登記
非疫區回昆人員都需要居家自主隔離14天
接下來會不會改不知道
請還在台灣的各位WIC們
要來前想清楚,問清楚,為自己負責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der~
如果有回台灣的話一起乖乖居家隔離14天嘿
免稅商品定義 在 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 Facebook 八卦
⭐️ #母親節⭐️
首先,我想說聲「 #今天大家都要快快樂樂喔」。
因為看著家人快樂的笑容,就是媽媽們最大的快樂與幸福。
所以在今天,#請大家都帶著笑容快樂過一天吧😊
其實從小到大,在台灣的文化裡,我算是個固執又叛逆的孩子。
在長輩們「你這麼固執以後一定會吃虧」,「你怎麼都說不聽」,「我真的快被你氣死了」這些話中成長。曾經,我也曾看著那些老師口中的模範生。老師說一就一,說二就二,他們從不違抗命令。甚至自動自發做些會讓老師開心的事。
而我總是跟好友們一起發現新大陸,讓保守派老師們覺得是個麻煩的孩子。
這樣一路走來,我也習慣了反正我不是一個會被老師所喜愛的孩子,反正我永遠也比不上長輩們口中那優秀的誰家的誰誰誰。
每年母親節看著大家購買康乃馨與寫卡片時,我都覺得自己平常就不是個讓長輩們滿意,不是長輩們理想中的孩子。我的存在讓他們常常生氣( #其實常常不知道台灣的長輩們到底都在氣什麼👀)
所以一直以來在這個節日裡。那句「媽媽母親節快樂。謝謝妳」常常卡在喉嚨說不出來。
但就在快十一年前,一場又是因為我的「固執」。我堅持到日本念研究所的家庭戰爭結束後。我托著一卡皮箱開啟了我的留學之路。
但這留學之路徹底的改變了我對我自己的看法。讓我更認識我自己,更懂我自己。
因為「不聽話( #勇於嘗試)」與「台灣長輩們眼中的固執( #獨立自主,堅持為自己未來鋪路)」讓我在來到日本兩個月以內,認識了許多日本各地的大學研究所教授。
跟幾位研究方向接近的教授見面,討論我的研究所升學之路。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協助我寫研究計畫與準備研究所面試與考試的貴人。
也因為不畏懼發言(尊重別人想法,但也勇於表達自己為基礎)。我在那時認識了未來兩年研究所求學生活的論文指導教授。
讓我能在日語學校只待了半年就順利升學進入了日本的研究所。
到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拜訪他的國際研究學會時。這群日本人教授在跟我討論完我的一些經濟論點後。對我說的那句「你是我見過最有想法,腦筋轉最快的學生。你非常聰明。好好發揮自己所長。你未來會很有成就」
✨✨✨✨✨✨✨✨✨✨✨✨✨✨✨
👉當下其實比起開心,我腦袋充滿的是「咦,我不是那個從來沒被老師們稱讚過得孩子嗎」。到來日本之前台灣老師們長輩們對我從來不抱任何期望,甚至覺得我是個不務實,不好好努力,未來會去做苦工的孩子之類的話頓時充滿我的腦袋瓜。
✨✨✨✨✨✨✨✨✨✨✨✨✨✨✨
留學期間的兩份打工。在心齋橋大丸百貨三麗鷗販賣hello kitty,在上新電機電器行販賣家電,也處理免稅手續。都讓我遇到了貴人。兩間店的店長都對我說過「你非常的獨立有想法,打工當作一種修煉,或許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客人讓你心情不好。但要記得以後出社會將會有更多讓你哭的事。不要畏懼,福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在日本正式上班後的前公司與現在育嬰假期間的公司。好的壞的也經歷許多。但也成就了現在的我。是我理想中的自己。讓我第一次擁有了滿滿的自信。第一次覺得人生是為自己而活。感受到了活著的意義。體會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開始想打從心裡感謝媽媽生下我。
#想對媽媽說聲謝謝你。
正因為自己的成長路是這樣,讓我在生完雙寶後提醒也告訴自己。不要阻擋雙寶發揮任何潛能的機會。 #媽媽我能做的不是強制他們聽我的話。 #而是幫他們擊退路人甲乙丙丁的閒話,與在成長路上指引他們,支持協助他們。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孝順不一定是百依百順。
成功的人生也不一定等於孝順。
#你覺得孝順的定義是?
#我認為的孝順是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能感受到活著的美好
#能活出自己
#悠先生寫給丈母娘的母親節祝福話用詞好幽默
❄️❄️❄️❄️❄️❄️❄️❄️❄️❄️❄️❄️❄️❄️❄️
有兩款已沒現貨的寶寶吃飯神器圍兜 #好兜盒
超好喝超人氣的 #韓國膠囊飲
這裡有 #團購優惠價 http://bit.ly/2XTlDVe
5/14 23:59結單✨
韓國寶寶米餅無鈉無糖也很推👍
付款方式除了信用卡,轉帳外,也可以超商付款取貨。
商品名前面有 #日本生活543的字樣 才是團購優惠價。下單時請小心💡😊
❄️❄️❄️❄️❄️❄️❄️❄️❄️❄️❄️❄️❄️❄️
免稅商品定義 在 當日本oL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 Facebook 八卦
#坐防疫車比坐飛機還久
#疫情期間韓國台灣入境差異
可能因為大家都想趕在12/1前回台灣,機上比預期中來得多乘客,幾乎兩旁窗邊都坐滿了。大多是台灣同胞。
地勤說因為飛機載重平衡關係,即便人相較以往少很多,但還是無法安排得很疏散,好像又長了知識了呢!
台灣的國籍航空相較韓國國籍航空,對於機上防疫來得謹慎,廣播內容變成了防疫版本、機上免稅商品也暫停銷售了,只是即便穿防護衣+護目鏡+手套,大韓航空的空姐們還是散發出美麗氣息,相較之下我們華航空姐們的美貌都被遮住有點可惜的感覺。
乘客有些穿上了輕便雨衣、有些準備酒精、防護鏡,有些什麼防備措施都沒有一上機就睡覺。有些人拒絕在機上飲食,但有了入境韓國的經驗,我想還是填飽五臟廟為先,畢竟抵台後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
韓國→台灣的航程比日本→韓國多了約一個小時的飛行,因此用餐完後還有一點點休憩時間。
桃園機場,也是停滿了飛機,雖然規模比仁川機場小,震撼感沒那麼大,但也是很壯觀啊!✈️✈️✈️這樣難得的景象真的只有在疫情期間才有!😍😍😍
國人返台程序,只要搭機前48小時在網上填寫入境檢疫申報系統,告知要回國的訊息及簡單身體狀況,其他的就等抵台後再做處理,相較入境韓國時填寫資料少許多。
班機抵達後首先來到第一關,確認有沒有收到衛服部的簡訊。沒有台灣門號的人得在現場買一張sim卡。
會有服務人員協助操作,可能我動作挺快的,即便是最後幾名下機還是超越了還在做設定的人群。
接下來第二關主要告知手機不能關機啊、隔離到幾月幾號、有問題撥打防疫專線這類「需知事項」。
再來是與一般時期回國一樣有機器檢測體溫(走過去而已沒有特別人工量or問診)、掃描手提行李是否含肉類產品,最後是人工入境審查及提領行李、海關再次掃描托運行李。由於一路過關斬將太順暢,我想記憶中的順序可能有些顛倒也說不定。
然後就來到了登記坐防疫車的地方了(笑)。台灣沒有像韓國有專人「監視」,也沒有得集中在特定區域,照平常方式走出來即可。
整體來說入境部分我覺得台灣和韓國的做法很不一樣(這裡指的是12/1前的做法)。韓國是對入境者「全面」採檢,不分國人、外國人(政府買單);台灣比較偏向需「自主」告知,如果沒有主動告知,基本上就是看隔離期間會不會有症狀出現這樣。
不過我還是想再次強調,12/1開始台灣要求的陰性檢測報告,並不是只要在國外機關測出「陰性」即可,嚴格來說規定是需要記載「檢測方式、採樣日、報告日……等」一些詳細內容的。(衛生署網站有寫)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國外能做檢測的醫院,都有辦法「配合」。當然這項政策剛開始執行,可能連外國地勤也搞不清楚,所以也有可能只要提交「陰性」兩個字的證明就放行,但我不想做「不確定」的事,因此提早回台。
防疫車司機與我共處了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他說從三月到現在,大約平均每天有1,000位國人回國。以歐美地區居多。
像最近大約都是每天2,000、4,000人。有些是載往防疫旅館,有些是居家隔離,有些人家裡非常偏僻在山裡,他每天平均來回要南北各跑兩趟才能下班。
(以下可以跟大家分享他跟我聊天的內容,但僅代表他個人看法,大家參考即可。我想應該也得讓大家知道一些新聞內容以外的情況所以寫了下來。)
他說其實有問題的在機場就被攔走了,像是印尼勞工這類進台灣時,和國人的程序不同,所以跟我們走的路線不同。像外國留學生的話則是得先透過教育部那裡,才有辦法讓他們「入境」台灣。
他說從疫情到現在,沒有聽過載過客人的司機確診的,因為若某位司機沒來上班大家都會知道,目前大家都有正常來上班(笑)。
司機以前是走包車遊覽工作的,他認為雖然防疫車比以前賺的多,但他也希望能盡快回到正常,多接外國客人。
如果南下途中,要上廁所,他們得先打電話給衛服部的人,聽說就是乘客上完所走的路線進行消毒這樣。這點我在機場廁所也是這樣!一上完阿桑就進去「消毒」了XD
防疫旅館部分,下一篇再分享給大家,隔離的話,台灣並沒有像韓國那樣要求「回報」一天兩次體溫紀錄&身體詳細狀況,也或許各區做法不同(?)。親辜新北市是說不用量體溫,我們高雄市是說「自行記錄」,若要就醫時有提供資料讓醫生參考即可。
還有台韓兩國對「發燒」度數定義也不太一樣,依據手邊資料台灣是38度以上、韓國是37.5度,可能跟兩國氣候差異也有關。
關懷部分,台灣是由每個里的相關人員,每天有兩則固定格式的LINE訊息,簡單問候「今天身體狀況還好嗎?」這樣,可能因為最近回台人數太多,他們看起來也挺忙,沒時間跟你哈拉,公事公辦的感覺。只有抵台隔天大致解說一下狀況而已。
也會有指揮中心傳訊息來問有沒有「發燒、流鼻水鼻塞、咳嗽、呼吸困難等」這類症狀。
感覺台灣很「強調」定位這件事,雖然韓國也有,但台灣只要一被察覺手機沒訊號還是太久沒回訊息,聽說警察就會出現在你門口!若手機要重開機也要事先告知~
目前感想是這樣吧!也許過幾天會有新的變化~
當防疫計程車往高雄交流道下去時,還是滿感動看到這個一年未見的家鄉......😭😭😭歐都拜、垃圾車、宣傳車的聲音,讓我實則感受到,真的回來台灣了啊!
美男:「還不趕快去倒垃圾XDDDD」
免稅商品定義 在 菜鳥發問請問清泉崗機場國內免稅店 - Mobile01 的八卦
先搞清楚"免稅"的定義吧不是"機場=免稅" 免稅商品便宜的理由。這是因為免稅商品不需要支付消費稅、進口時繳納的酒稅、關稅等相關稅金的原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