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個人都盛裝打扮了呢!」
我剛剛看了一部很幽默的電影,是2017版的《牡丹花下The Beguiled》 。作為柯波拉家族的粉絲,這次我想跟蘇菲亞柯波拉說,「你給我過來,給我解釋清楚為什麼拍成這樣,我保證不打你。」但她應該也不care因為憑這部片她有拿到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首先,這部片的中文片名一樣是很差強人意,翻成《魅惑》,超不負責任的隨便翻譯法,有人會覺得《魅惑》比較好看嗎?《牡丹花下》雖然稍嫌做作,但是用隱藏的下一句帶出主題我想是比較詩情畫意的。
其次是,我和友人看過預告後都以為這是一部充滿香豔刺激場面的電影,殊不知,根本沒有!這就算了,本人最害怕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收尾,本片的結尾就是那麼淘氣,在你認為「不可能就這樣結束了吧?」的時候活生生地結束了。
唯一的看點只剩服裝,Stacey Battat和團隊製作的高領羊腿袖襯衫和碎花長裙洋裝完美展現南北戰爭結束前的女性衣著風格,比1971年版本好多了。不過也就僅只如此了,1971年版本的男主角是克林伊斯威特,贏過柯林法洛五千倍,雖然柯林法洛非常適合飾演窩囊廢和色鬼與瘋子,但是帥度不夠,如果是克林伊斯威特,我可能會希望他住在我們家一輩子都不要離開。
至於為何會說這部片幽默?因為裡面的女性角色所有行徑如果搬到現實上演都太過於丟臉,太糗所以顯得很幽默。其他的我就不說了,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購票去一探究竟,但其實我也不是很推薦就是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克林伊斯威特在【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維持了一貫的冷調壓抑英雄風格,試圖傳達他心目中的平民英雄的概念。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Facebook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半瓶醋 Youtube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半瓶醋 Youtube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Sight & Sound:克林.伊斯威特專訪(上)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2022克林伊斯威特過世-運動賽事熱門討論及分析,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請益] 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到底算不算白右?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克林伊斯威特的英雄定義【影評 的評價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八卦
「我的靈魂深處永遠有一份叛逆,無論何時只要有人告訴我現在流行這個那個,我就想要反其道而行。我討厭所謂的流行與潮流,我討厭模仿,我崇尚獨立。」
1964年,這位帥氣的年輕人正在大街上蹬著滑板,他已34歲,但外表看來比實際年紀年輕又老成:他笑的時候就像24歲,不笑的時候就像54歲。
他在羅馬,這個美國人那個時候是全義大利最紅的演員之一,與其說人們著迷他的電影,不如說是著迷他的身影,那個他在幾部電影裡一直維持的形象:一個沒有名字的男人、一件骯髒的斗篷、半截要熄不熄的雪茄。他總是半瞇著眼睛,妳無法從他的眼神中判斷他的喜怒,只有當妳注意到他的眉頭,那彷彿可以夾斷鋼筋的深邃紋路裡,也許可以分辨他在憤怒或是冷笑.....大概吧。
事實是,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是一個妳永遠猜不透的男人,因為他叛逆至極。
當西部電影的英雄總是帶著一塵不染的白色牛仔帽,那些帽子讓底下的白色肌膚更加耀眼,彷彿拯救世界的天神下凡;當他們總是謙恭有禮、牽老太太過馬路、溫柔地執起淑女之手親吻,這些千萬觀眾熱愛的形象,卻讓伊斯威特作嘔。這個明明還不算成名的小演員,有什麼資格對潮流說三道四?但是當他演過一部西部電影,被迫穿上那身白人無敵牛仔的形象後,他再也受不了了:「那一刻,我決定了,我要成為一個反英雄。」
小咖逃避潮流的方法,只有逃,逃到天涯海角,逃到沒聽過的外國導演旗下去演戲,然後在人生地不熟的鳥地方,堅持他的反英雄信念,演一個永遠不是英雄的無名傢伙--不管他要為這個堅持犧牲什麼。
那個年代人人吞雲吐霧,他不抽菸。導演笑他,這樣如何像個痞子反英雄,他就這樣咬上了雪茄,開始習慣讓煙霧刺痛他的雙眼與肺腔;
劇組要到更便宜的西班牙荒野去拍戲,那裏連演員都要輪流去打水;
這部沒太多成本的電影,與他簽了一個有點血汗的合約:拍戲11週,薪水1萬5--約等於現在的11萬美金,真是Z級演員等級。
想想辛苦的拍戲環境與名不見經傳的導演--為什麼一個義大利導演要拍美國西部電影?這是哪門子越過界?但他還是簽了。誰會簽這種合約?一般人都不會答應的吧?
但妳別忘了,伊斯威特就是個叛逆鬼。
伊斯威特的回報是,導演讓他盡情扮演他想要的西部無名反英雄。你討厭白帽子?我們換成髒帽子,還不是標準的牛仔帽;你討厭帥氣燙直的白襯衫?我們換成農場工人的斗篷,讓你連下戲也繼續穿;你討厭乾淨光滑的下巴?這樣吧,別剃鬍子了,這樣正好掩蓋你那溫柔的笑容。
伊斯威特的回報是,這部扮醜扮賤扮落魄的非美國導演的美國西部電影,在義大利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這個為了反潮流跑過半個地球的叛逆靈魂,突然變成了一個國家的潮流之首。義大利人說他是美國之光,說他是義大利之光,說到連美國人都聽到風聲了,然後想著他們到底錯過了什麼?
伊斯威特紅了之後,繼續在伯樂導演賽吉歐李奧(Sergio Leone)手下拍了2部電影。他現在走在羅馬街頭也得小心了,他已經不是默默無名小咖了。但是這一天,他又反其道而行了,在交通殘暴無理的擁擠羅馬大道上,他不熟練地踩著滑板,像個搞不清楚狀況、只想玩樂的孩子。
「如果一個人對他的信念深信不疑,不管他相信的是藝術風格或是生命中的任何事物,他都會成功--因為你不需要證明任何事,你可以當你想要的自己。」沒人搞得懂伊斯威特,但這看來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伊斯威特永遠搞得懂伊斯威特。
#宇宙每日的名言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賭命運轉手 #TheMule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八卦
「我的靈魂深處永遠有一份叛逆,無論何時只要有人告訴我現在流行這個那個,我就想要反其道而行。我討厭所謂的流行與潮流,我討厭模仿,我崇尚獨立。」
1964年,這位帥氣的年輕人正在大街上蹬著滑板,他已34歲,但外表看來比實際年紀年輕又老成:他笑的時候就像24歲,不笑的時候就像54歲。
他在羅馬,這個美國人那個時候是全義大利最紅的演員之一,與其說人們著迷他的電影,不如說是著迷他的身影,那個他在幾部電影裡一直維持的形象:一個沒有名字的男人、一件骯髒的斗篷、半截要熄不熄的雪茄。他總是半瞇著眼睛,妳無法從他的眼神中判斷他的喜怒,只有當妳注意到他的眉頭,那彷彿可以夾斷鋼筋的深邃紋路裡,也許可以分辨他在憤怒或是冷笑.....大概吧。
事實是,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是一個妳永遠猜不透的男人,因為他叛逆至極。
當西部電影的英雄總是帶著一塵不染的白色牛仔帽,那些帽子讓底下的白色肌膚更加耀眼,彷彿拯救世界的天神下凡;當他們總是謙恭有禮、牽老太太過馬路、溫柔地執起淑女之手親吻,這些千萬觀眾熱愛的形象,卻讓伊斯威特作嘔。這個明明還不算成名的小演員,有什麼資格對潮流說三道四?但是當他演過一部西部電影,被迫穿上那身白人無敵牛仔的形象後,他再也受不了了:「那一刻,我決定了,我要成為一個反英雄。」
小咖逃避潮流的方法,只有逃,逃到天涯海角,逃到沒聽過的外國導演旗下去演戲,然後在人生地不熟的鳥地方,堅持他的反英雄信念,演一個永遠不是英雄的無名傢伙--不管他要為這個堅持犧牲什麼。
那個年代人人吞雲吐霧,他不抽菸。導演笑他,這樣如何像個痞子反英雄,他就這樣咬上了雪茄,開始習慣讓煙霧刺痛他的雙眼與肺腔;
劇組要到更便宜的西班牙荒野去拍戲,那裏連演員都要輪流去打水;
這部沒太多成本的電影,與他簽了一個有點血汗的合約:拍戲11週,薪水1萬5--約等於現在的11萬美金,真是Z級演員等級。
想想辛苦的拍戲環境與名不見經傳的導演--為什麼一個義大利導演要拍美國西部電影?這是哪門子越過界?但他還是簽了。誰會簽這種合約?一般人都不會答應的吧?
但妳別忘了,伊斯威特就是個叛逆鬼。
伊斯威特的回報是,導演讓他盡情扮演他想要的西部無名反英雄。你討厭白帽子?我們換成髒帽子,還不是標準的牛仔帽;你討厭帥氣燙直的白襯衫?我們換成農場工人的斗篷,讓你連下戲也繼續穿;你討厭乾淨光滑的下巴?這樣吧,別剃鬍子了,這樣正好掩蓋你那溫柔的笑容。
伊斯威特的回報是,這部扮醜扮賤扮落魄的非美國導演的美國西部電影,在義大利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這個為了反潮流跑過半個地球的叛逆靈魂,突然變成了一個國家的潮流之首。義大利人說他是美國之光,說他是義大利之光,說到連美國人都聽到風聲了,然後想著他們到底錯過了什麼?
伊斯威特紅了之後,繼續在伯樂導演賽吉歐李奧(Sergio Leone)手下拍了2部電影。他現在走在羅馬街頭也得小心了,他已經不是默默無名小咖了。但是這一天,他又反其道而行了,在交通殘暴無理的擁擠羅馬大道上,他不熟練地踩著滑板,像個搞不清楚狀況、只想玩樂的孩子。
「如果一個人對他的信念深信不疑,不管他相信的是藝術風格或是生命中的任何事物,他都會成功--因為你不需要證明任何事,你可以當你想要的自己。」沒人搞得懂伊斯威特,但這看來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伊斯威特永遠搞得懂伊斯威特。
#宇宙每日的名言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賭命運轉手 #TheMule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評價
克林伊斯威特在【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維持了一貫的冷調壓抑英雄風格,試圖傳達他心目中的平民英雄的概念。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懇請訂閱支持~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評價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註釋
會出現這段注釋,是因為在YouTube頻道上有人在留言問了一些英文的問題,因此把回答他的解釋也一併貼上。
03:37溶接(Dissolve)前一個鏡頭淡出,後一個鏡頭同時淡入重疊其上,稱為溶。這個用語言很難解釋,但是你可以把這個英文當成關鍵字搜尋一下影片會比較清楚
05:15【顫慄空間】Panic Room電影的名字,我跟超粒方的對談是認為【暫時停止呼吸】的電影風格跟【顫慄空間】很像,都是利用難度很高的長時間運鏡來吸引觀眾。
05:45Fight Club是電影【鬥陣俱樂部】的英文片名。以前的電影放映是用膠捲的~可是一卷膠卷大概只能裝二十分鐘左右的畫面,所以就必須要把很多膠卷接起來才能夠放完90分鐘~這就是換本的意思,而標記點就是在影片的右上角會有一個註記,把註記貼在一起,就可以無縫把兩本膠卷接上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recommending anime, comics and game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it cause any lost of your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2022克林伊斯威特過世-運動賽事熱門討論及分析,精選在PTT ... 的八卦
美國音效師艾倫.羅伯特.莫瑞(Alan Robert Murray)辭世,享壽66歲。他是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的班底,曾提名奧斯卡十次、兩次獲獎,得 ... ... <看更多>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請益] 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到底算不算白右? - PTT Web 的八卦
推ashin1069: 他哪裡有保守派風格跟思想全都不是就算他是保守 12/17 10:29. → ashin1069: 派他也是那種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那一種 12/17 10:29. ... <看更多>
克林伊斯威特風格 在 Sight & Sound:克林.伊斯威特專訪(上) - 精華區movie 的八卦
https://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8014437.html
翻譯/SAMMAX
Sight & Sound九月號封面有個醒目的標題:「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當今
美國最偉大的導演?」,就創作的質和量來看,或許把這個稱號頒給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會更恰當一些,但是從攝影機之前到攝影機之後,相信沒有人比克林
伊斯威特走得更風光精采。
在《陌生的孩子》(Changeling, 2008)上映之際,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大家熟悉的銀幕硬漢
對他自己的導演風格和演藝生涯有什麼樣的看法。
S&S:上次我們見面的時候,我曾暗示說你的作品看起來越來越接近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的電影;他的片子都是對人際關係、地方、氛圍等等比較有興趣,而不是情節。
CE:嗯,我愛霍克斯;我們總是對他影片中的人物感到有興趣。還有他電影的步調──《
小報妙冤家》(His Girl Friday, 1940)──他是怎麼做到的?不過我猜是因為他有卡萊
葛倫(Cary Grant)和羅莎琳羅素(Rosalind Russell),這兩位演員都受過訓練才會說的那
麼快的。反之,現在的演員都嘗試要真實一點。在當時演員講話真的都像連珠砲一樣。
S&S:你會給演員很多指導嗎?
CE:我試著用我喜歡被指導的方式去指導演員。身為一個演員,我喜歡展現我可以做什麼
,如果有哪裡出錯了你再告訴我這樣子。所以在導戲的時候我喜歡看演員發揮。有時候我
會說步調或是哪裡不太對,我們再照著調整。我們也可以談談。在《陌生的孩子》,我給
他們一些關於真實事件的東西,然後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有很多電影角色的台詞就是
當時人們真的說過的話。拍《神秘河流》(Mystic River, 2003)的時候,演員說想要排演
,我就說去吧。他們不想更動劇本寫的角色性格,我也不在意。
S&S:《陌生的孩子》花了42天拍攝,這對一部大時代電影來說算快了。你仍舊比較喜歡
迅速完成工作嗎?
CE:我喜歡把事情推著走,所有我過去成長時期喜歡的導演似乎都像這樣,不過我只有跟
其中幾個人一起工作過,例如Stuart Heisler在晚年執導了幾集《Rawhide》(譯註1)。我
曾經在威廉惠曼(William A. Wellman)的影片中擔任過小角色;他就把事情推動的相當快
。我猜約翰福特(John Ford)和霍克斯也是這樣做的。
S&S:我曾跟一名導演聊天,他把你拍攝的要素和福特的相比。
CE:依照今天的標準來看,福特並沒有拍出很多令人驚奇的鏡頭,但像在《俠骨柔情》
(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裡,他讓亨利方達(Henry Fonda)翹著腳坐在門廊上,或
是在《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中,約翰韋恩(John Wayne)步出門外,走向大草
原;這樣單一一個鏡頭就讓人印象非常深刻,而且真的成就了整場戲。現在則是會傾向剪
成六、七個鏡頭,而不是只呈現一幅靜止的肖像讓你可以去凝視它,像是在看Velá
zquez(譯註2)或誰的美麗畫作一樣。
並沒有特別哪一位導演是我刻意去追隨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曾在Merv Griffin
的節目上說過他很喜歡《西部執法者》(The Outlaw Josey Wales, 1976),因為那片讓他
想起霍克斯的片子,而威爾斯他是很喜歡霍克斯的。有個來自不同年代的電影工作者在看
你的東西真的很棒。
S&S:從《菜鳥帕克》(Bird, 1988)開始,你很多片看起來都比別人黑暗很多,為什麼?
CE:很多其實是片子故事本身就滿黑暗的,例如像是《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裡頭講到人們在地下坑道裡活的像畜生一樣。不過這也是我看事情的
方式──以一種黑色電影風格的方式──我認為是這樣啦!我跟攝影指導的工作關係非常
密切,我常常會說「燈光太亮了!」,因為我只是要一個大概,不希望把一切都看的很清
楚。觀眾會自己補完他們所看到的。在以前有一種小小的、特別的燈光會打在角色的眼睛
上,但是有時候你不想看到眼睛。重點是在看電影而不是電影在看你,觀眾必須進到電影
,成為其中一份子。這跟演戲是同樣的意思,我看過很多演員把自己整個丟給觀眾,反之
,你必須要靠近觀眾一點,把自己擺到觀眾之中,這樣才能拍出一部比較有深度的電影。
S&S:當你是演員的時候,你的作品總是有些約束,現在你的執導手法裡面也有同樣的東
西在。
CE:我喜歡觀眾和我一道去走一段旅程,如果他們不想的話,我不會去求他們。假如觀眾
不喜歡你提供的旅程的話,他們可以去旁邊看看有什麼其他的。
在《西部執法者》的結尾,我所扮演的角色在旭日東昇之際騎馬離去。我的剪接師希望說
,把他的同伴環繞在他身旁這樣的一個影像疊印到他身上,如此一來觀眾就會知道他是要
回到同伴身旁。我則是說不、不,我們不需要這個,觀眾知道他最後會回到老奶奶、女孩
、印地安人和其他人的身邊,觀眾會知道這個結果,因為這是他們所期盼的。如果他們不
希望這樣其實也不會有什麼關係!
我是聽收音機長大的;你會在腦中看見你所聽到的。之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小時候聽
到的劇集,不過還是覺得廣播劇比較有趣,因為藉由那個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影像,而這是
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譯註1:《Rawhide》是一部從1959年至1966年的西部電視影集,克林伊斯威特就是從這個
劇集開始發跡的。
譯註2:Diego Velázquez (1599-1660),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西班牙宮廷畫家,以肖像
畫聞名於世,最著名的一幅畫作為〈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09.6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