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到矽谷四年:生活、工作的比較及心得
2015 年的一月,我和親愛的老婆從美國東岸那時大雪紛飛的馬里蘭州搬到陽光普照的加州灣區。時間轉眼一下就過了 4 年, 我們也從當初的灣區菜鳥,到現在大概知曉這裡的各式生活狀況、職場秘辛。 對於矽谷,大家總是有許多憧憬、幻想,當初的我也不例外,希望在這個世界科技之都能立足,並和各國高手一起競爭、合作、參與改變世界的產品。 四年後,在矽谷這個入門工程師的領域,我算是站穩腳步,小有成就,這篇是我的回顧及心得。
2015 年一月,我們從零下還在下雪的地方穿超級厚重的外套在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DCA)上飛機,我們剛下飛機就發現晚上攝氏 10 幾度的舊金山實在好溫暖,脫下了外套後, 要拿我們 2 個大行李箱、 3 個小行李箱,隨身背包、及大外套讓我們手忙腳亂了一陣子。那時要從舊金山機場坐 Uber 到定的 Airbnb 房子,我們選擇最大容量的 Uber XL, 來接我們的大叔開一台大 SUV, 在塞完我們所有的東西後幾乎沒有什麼剩下的空間了。 40 分鐘的路程,我們到了舊金山 Glen Park 附近定的房子,我們知道房東在上夜班,她 90 歲的媽媽會幫我們開門。 在按了門鈴後,過了許久,房子才出現亮光,2 樓窗戶出現一位老太太,揮手示意她知道了。 我們於是在一樓門口等著她, 等著等、大概過了將近 5 分鐘都沒有動靜,我們一度懷疑老太太怎麼了, 正要打電話給房東時,老太太才步履蹣跚的到門口來開門,原來她只是因為走路很慢,但並沒有出什麼事。 當我們走到 3 樓的房間時,發現房間內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有什麼空位了,我們的行李根本就放不進房間裡。 只能先拿貴重及那晚需要的東西,剩下的先暫時放在他們的車庫裡。
我們搬到舊金山之前,在馬里蘭的 Rockville 租一個 one bedroom 採光不錯的電梯公寓, 850 square feet 包水電, 一個月的租金是 $1350, 而舊金山我們租的房間是一間獨立的房子裡 4 個房間中的一間,大概只有 200 square feet,要和另外一個房間共用廁所,而整個家住了 9 個人加 3 隻狗,一個月的租金是 $1700。 我們知道舊金山的房價及房租很高,要找短期租房的更是困難,所以也只能摸摸鼻子,住在一個不是那麼舒服的地方。希望一切在我上完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後就可以穩定下來。
在開始上課之前,我們有大概幾天的空檔,那時候 Uber 和 Lyft 剛推出共乘服務, Uber Pool 或 Lyft Line 只要 $5 就可以讓你搭車到舊金山任何地方, 而且還可以帶一個人。而舊金山的公車系統 Muni, 一個人的基本票價是 $2.25, 而且你要到的地方可能要換很多次車多花很多錢。 那時候的演算法可能還沒有很完善,我們常常上車後,司機到我們的目的地前也沒有接到共乘的人,所以和一般票價的 Uber/Lyft 沒什麼差別。 我們第一次覺得在矽谷可以嘗試新產品真是好棒!
2015 年初的舊金山不太冷,白天有到攝氏 20 多度,我們出門去 Dolores Park 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穿著短袖加一個薄外套,對於在東岸生活了幾年的我們,真的很享受能在冬天公園裡曬曬太陽。
而灣區的餐廳選擇很多、不管是中式、日式、或是哪種料理,我們都可以找到沒有太貴,但就很好吃的,當然我們知道和洛杉磯 LA 的美食可能還是有差距,但我們真的很感動灣區的食物選擇及品質。
在舊金山市區上課時,我覺得最不能忍受的是 Market Street 附近的遊民,有時候一個轉彎,你就看到整條街 30~40個遊民聚集在要走的路上。 因為聽到了不少被遊民謾罵、甚至毆打的案例,通常我都會繞路而行。 但舊金山遊民數量實在太多,路上常常有許多遊民的排泄物,走路真的要很小心。 到 2019 年的現在,每次去舊金山我們還是覺得要經過遊民附近是很可怕的經驗。
那時候我每天早上 9 點到晚上 9 點在學習,要回家的路上沒什麼人,從上課到 Bart 車站 5 分鐘,及從 Glen Park 車站走回家的 15 分鐘,我每天都很害怕被搶劫或是襲擊,我會多帶一個備用錢包放一些小錢,並穿著慢跑鞋,想說希望如果真的遇上了,就把備用錢包丟到反方向、拔腿就跑,好在到搬離開舊金山時都平安沒有遇到。
矽谷的工作機會很多,以軟體工程師來說,大中小公司面試的重點不太一樣,大公司著重演算法、資料結構、 system design、小公司著重實際經驗及所要的技能是否能立即使用。 2015 年的時候,大家提到想進的夢想公司是 FLAG , FLAG 是 Facebook、 LinkedIn、 Google 這 3 間公司、A 有人說是為了順口加的,有人說是 Apple , 有人說是 Amazon。 FLG 都是相對年輕的公司、公司福利待遇類似、公司有提供三餐等等,是眾多畢業生想加入的公司。 到現在比較多人在講的是 FAANG (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and Google), 到去年下半年前,這幾家公司的過去幾年股票漲很多, 讓投資人或是工作申請者趨之若鶩。
我 2015 年在找工作時,我主要要靠自己及朋友內推來申請職缺。 我開始在 SolarCity 工作之後, 不時的信箱或是 LinkedIn 就會收到 recruiter 寄信,詢問有沒有興趣去了解他們的公司或是面試。 而我加入 Facebook 之後, recruiter 們寄來的信就更多了。 在矽谷,1 年半 到 2 年換一個工作是很正常的, 文章像是 Employees Who Stay In Companies Longer Than Two Years Get Paid 50% Less, Why you should switch jobs every 2 to 3 years to boost your earnings 都鼓勵著大家時常去就業市場上看看自己的行情。 而前幾年許多獨角獸公司的擴張,大舉砸錢找人才, 也讓 FAANG 公司許多員工流向像是 Uber、 Airbnb、Dropbox、Pinterest、 Snapchat、Slack 等公司。
因為工作機會多,許多朋友也早就、或是後來搬到矽谷發展, 參加朋友們之間的活動, 讓我也認識許多在不同科技公司的朋友們。 在矽谷這裡, 可能認識的 3 個人就有 2 個是在科技公司工作。 軟體工程師是佔最大的比例、而 Product Manager 、Designer 等科技公司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有不少人。 相對來說, 其他地區的職業傾向沒有像矽谷這裡這麼傾向科技業。
美國的產假在已開發國家中是很落後的, 但加州的父母福利在美國各州還算是還不錯的, 加州規定懷孕的媽媽在產前 4 週可以開始請 maternity leave, 產後有 12 週的 paid maternity leave 。 爸爸也有在小孩出生到一歲前的 6 週 leave。 而科技公司為了讓員工有小孩時無後顧之憂, 也會加碼提高爸媽在家照顧嬰兒時間, 最高的 Netflix 可以提供到一年的帶薪產假呢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親身看到請一年假的 Netflix 同事),這篇文章提供了矽谷各大科技公司的產假福利時間 Netflix parents get a paid year off and Amazon pays for spouses’ parental leave。我所在的 Facebook 是不論是爸爸或媽媽都可以請 17週的產假,公司及部門也都會盡量鼓勵大家在小孩一歲前把這個假放完,多在家陪小孩。
在生活壓力上,矽谷的工作壓力也還是蠻大的, 你的同事及朋友們,大家都是聰明人,也賭上一切在這裡努力求生。 每個人真的都非常努力的在工作中表現及爭取。 因為矽谷灣區蓋的房子數目跟不上人搬進來的速度, 房價飛漲, 100萬美金在矽谷只能在沒有那麼好地區學區買 60 年以上屋齡的小小的老房子。 相比之下, 馬里蘭最好學區 Potomac 10, 10, 10 的房子,有著可大 2、3 倍的室內室外空間及較新的屋齡, 許多也不到 100 萬美金。 有許多有小孩家庭的人, 因為受不了房價及學區, 紛紛搬離矽谷, 其中, 蠻多人選擇搬到西雅圖, 我一年半前寫的西雅圖要超越矽谷了?提到了西雅圖的崛起及人才的流動,我最近也剛好有同事調到西雅圖,薪水不變的情況下,因為不用繳交華盛頓州的收入稅、及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每個月可以用的稅後收入增加許多,除了冬天下雨多了些之外,生活過的很開心。
我知道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優缺點, 我很感激來灣區矽谷的一切體驗, 對我來說,矽谷願意接受一個半路出家的我, 讓我有機會證明我自己, 這裡的氣候、食物、福利、及各種機會,都是很多地方沒有的。 上一個 4 年,我過的很精彩,希望下一個在矽谷的 4 年能更加適應、綻放光芒。
你的矽谷經驗或者你的美國經驗是怎麼樣呢? 歡迎一起留言討論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1/4YearInSilliconValley.html
光開門就很忙了netflix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Facebook 八卦
今年因為有很多其他規劃,再加上藝文工作室剛開張(目前對外課程還在規劃中,如果單純是對繪畫、藝術課程講座有興趣可以先去按讚追蹤
不可方物藝文工作室 Indescribable Art Studio,之後也會在這邊分享工作室的改造內容,但現在還沒有要正式跟大家介紹它)。
在還沒有找到助理、工讀生的情況下,最近我其實是先把影片邀約都先推掉了,手邊其他影片工作也都暫時停止,因為犧牲影片製作能讓我其他方面的產能最大化。
本來我一直很抗拒在自己的社群平台徵人,因為很擔心會有一大把「懷抱著憧憬而貿然應徵,見到面的瞬間就發現現實不如想像」的人,但這幾天仔細想想,與其在徵才平台找了人,結果對方其實對我毫無認同感甚至有負面觀感的話,不如在自己的平台上把醜話說在前面,來應徵的至少是不討厭我的人。
簡單說,今天是要來徵人的,但我不會按照一般的徵人啟事那樣簡短說明重點,會打一個不短的純文字內容,因為我會希望來應徵的人,至少能夠清楚閱讀完並理解這段文字,而不是靠著一股衝勁,或是想在網紅底下工作所以讓自己也能成為網紅這類的動機來投履歷。
說真的,我是要找助理,不是要開網紅培訓班。
----------------------
先跟大家講一下「我平常自己一個人在做」的工作內容,再跟大家解釋助理需要做什麼:
(1)照片拍攝,但不是隨便按兩下那樣的照片拍攝,是不管用手機還是全片幅單眼相機,都要能拍出不被廠商挑剔、退件,同時又能在社群之海中能被人看見,同時具備舒適感與美感的照片。
(2)照片編輯:包含色調調整,將照片調整成舒適但不失真、明亮但不過度鮮豔也不過曝的照片,因為每張照片曝光度不同,所以基本上要一張一張調整;照片排版,將照片適當地排版,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更輕鬆,單張圖片中也能放進更多素材及資訊;浮水印壓制,主要是怕照片被盜用,所以浮水印要以不影響畫面但卻沒那麼容易修掉的位置,每一張要壓的地方不一樣,所以只能一張一張調整。
(3)影片腳本撰寫:在開拍之前要先把腳本段落、分鏡寫好,讓自己清楚知道要拍攝什麼內容,如果是業配合作的話這個也是讓廠商先了解影片內容的方式,我通常會告訴他們要確認好腳本內容,如果腳本確認好以後,影片開拍下去不可修改影片架構,只能修改字幕字卡,但還是會有廠商後續才死要修改,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4)影片拍攝:分成產品單拍、示意內容、口說內容,不同的影片內容,會需要拍攝的內容段落也都不一樣,有時候在一個地方就能拍完,有時候要分好幾週分好幾個拍攝地。
(5)影片剪輯:將拍好的影片內容、段落、分鏡、配樂剪輯好,雖然我這邊只用一句話帶過,但在這些所有工作裡面我最恨的是這一項。
(6)工作相關信件、訊息回覆:各大廠商寄來的email或傳來的訊息回覆,包含未執行的、已經在執行的、已經執行完但又追加一些事情的,看似簡單但有時候會耗費4-5個小時。
(7)相關社群留言、訊息回覆:就是你各位的留言跟訊息回覆,訊息我幾乎全部都會回覆,雖然留言我是不會每個都回啦,但能順手回的還是盡量,YT上面那種同一個問題大概100個人重複問的我就會懶得回,或是LINE官方帳號上騷擾跟無意義貶低居多的就直接忽略。
(8)相關社群文章發佈:包含FB,IG,YT,LINE等等不同類型社群平台的文案撰寫、發表,因為每個平台的受眾、演算法都不同,所以每一個平台要撰寫的內容其實不一樣,適合發表的內容也不太一樣,所以同一組圖片同一個文案不是在所有平台都能一次發表。
(9)Blog文章撰寫:其實我自己還是最喜歡寫這種圖文並茂的長文,現在因為時間被壓縮,變成有時候可能好幾個月才更新一篇,但其實我還是希望可以一週發個一篇之類的。
(10)工作室教案規劃:目前我們繪畫課程的教案發想、內容規劃主要是我在處理的,如果主要是71的想法,最後是我負責彙整編排,讓它變得比較好理解以及有系統性。
(11)工作室教學文案、文宣製作:目前有對外宣傳的教案、文宣也都是我製作的,因為與其讓71在旁邊意見一堆想得很複雜,不如我自己做一做比較快。
(12)工作室社群平台管理:文案撰寫什麼的大概講一百遍了,總之就是FB,IG,LINE等等平台對症下藥去寫去編輯,然後還有Wix網站製作跟管理,目前也是我自己處理,但目前因為還沒有正式對外招生,所以這個工作的佔比還算很低。
(13)工作室專案教師面試與課程編排:因為目前還在找適合的老師來開其他適合的課程,以及相關課程的規劃討論(71本身就有的課已經在上課),有些課程是我跟71一起面試,有些是我單獨負責面試;除了面試以外,後續的課程時間安排目前也是我在處理。
(14)工作室行銷規劃、預算規劃:欸...因為行銷跟預算也是我比較擅長,所以目前也是我處理,身為客家人,告訴別人不能亂花錢讓我快樂。
(15)模特兒工作:就是大家熟悉的Air Space Plus棚內以及外景拍攝,目前還有另一個品牌在跟我洽談,但因為佔的時間跟花費的心力也不算少,如果接下來其他工作的時間勢必會更壓縮,還在猶豫要不要接;雖然之前來談的大部分聽到鐘點費就嚇跑了,不過我是認為如果沒有到這個鐘點費,我寧願去做其他工作效益更好,看看上述在做的事情,大家應該有感覺到我「不缺工作」吧?因為實在太會給自己找事情做了。
(16)今年度還有大概2~3個額外規劃,目前都在執行中,但還不能透露給大家,也因為有這些額外事項,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決定要找專職助理。
---------------------
平常在家裡的家事我跟71大概是一人一半,雖然上述有很多事情是我在做,但這些都算是我擅長所以攬下來做,有很多麻煩的雜事我就會叫71去做,因為我就是一個討厭出門討厭跑東跑西的人,所以他這個人也是滿忙碌的,當初工作室裝潢時他更是要完成我各種任性要求,這個也是日後再告訴大家。
總之我平常「一個人」在做的工作大概就是上述這些,當然不是說每天都要做以上所有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以週為單位先做個大規劃,預留好要去運動、採買家裡跟工作室用品以及處理一些雜事的時間,再去細分每天要做的進度有哪些。
目前我有外包出去的工作只有兩項:一是無法自己拍攝的照片,比方說要拍到半身、全身,要拍出厲害畫面的,或是跑活動無法只有自拍,這個我會請品君特地幫我拍攝,這些照片她就會幫我把色調調好、畫面經修好,但後續排版、壓浮水印是我自己處理;二是影片的字幕字卡特效後製,基本上我會把影片所有的內容、分鏡、架構剪好,然後請這位厲害的字幕君幫我把字幕跟特效做好,但如果有時候影片量較多,就會有部分影片需要我自己把整支影片包含字幕字卡都剪完。
以前負責影片字幕字卡後製的是有兩位,都是我以前大學美術系的學妹,所以美感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目前還在接案這個是有軟體基礎,所以很幸運地不需要教她什麼也沒有太多磨合期;另一位是去年建築研究所畢業後就去南科工作了,因為工作壓力較大,接案方面就跟我請辭,當時她是美感基礎有,但軟體方面以及剪輯常識是我手把手教會的。
在她請辭以後為了分擔另一位字幕君的工作,我有找過一些外包的影片剪輯,但美感方面即使非常努力溝通,甚至把已經配好色的色卡提供給他們,剪出來的成品還是非常可怕,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是我自己跟這些人要花很多時間溝通以外,還要重新處理他們處理不了的這些影片,反而增加工作量。
美感是主要問題,影片節奏又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個比較難解釋,總之我外包出去的影片其實需求都是列得超清楚,連幾分幾秒要幹嘛都寫得一清二楚那種,但剪出來不行就是不行,花了錢自己還要花時間擦屁股。
昨天在IG上發了限動以後,很多人要我把工作內容跟薪資先列出來,但問題是現在其實是我需要知道這個人能為我做什麼、能分擔我手邊什麼樣的工作,我才能夠真正決定她是做兼職還是全職,領的薪水能是多少。而且本來我自己的工作就是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我幾乎只要有時間就是在工作,所以我也很難清晰地列出上下班時間、在哪工作(但基本上就是雙北交通都方便的地方,也不會跑太遠);事實上很多事也要做下去才知道,畢竟會說漂亮話的人也滿地都是。
然後不要期望我在工作的時候還是能夠隨時照顧別人的心情、保持幽默,看看我上述的工作內容,我還能維持情緒穩定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我是來徵助理的,不是來幫人做心理諮詢的。
-----------------------
主要我目前需要有人來協助分擔的工作有以下,但這不是最終徵才內容,請繼續詳細閱讀:
(1)照片拍攝:同上述,不是摸過單眼相機就叫會拍照,需要能協助我拍攝一些隨手但好看的照片(當只是拍每日穿搭或一些產品的時候),但如果檢測後發現照片拍起來不行,那我會請你做別的事(但你要能做別的事),我會叫品君來拍照。
(2)照片編輯:同上述,包含色調調整、排版、壓浮水印等等,總之就是我上面說的我自己平常在做的那些,忘記了就自己拉回去看,所以基本的PS,AI,PR要會,如果是有基礎的人,這方面目前應該不會到非常吃重,但除了我這邊社群經營需要的,可能會需要排一些教案之類的。
(3)影片拍攝:腳本撰寫、絕大部分拍攝我自己會做,但未來可能會需要有人可以額外出一機協助拍攝(目前是固定腳架的跟品君的一台),器材我這邊會購入,如果不熟拍攝方式、拍攝運鏡我會教,其實主要就是你美感要有,沒有美感我很難教。
(4)影片剪輯:這個會是最主要、最吃重的,希望是初步能做好字幕字卡特效,未來熟悉節奏後能把初剪、分鏡等等剪好,如果無法獨立作業做好初剪,至少能讓我聲控做好初剪,這樣處理初剪同時我就可以執行其他工作。因為我自己是真的完全沒空看別人的影片,我連Netflix會員都是別人在看,我根本沒空看,所以如果來的人是自己平常看的影片較多,比較理解影片節奏、近期流行素材的人會更好。
(5)YT留言回覆:其他所有平台我都是自己回覆留言跟私訊的,工作信件訊息等等我也全部會自己回,但因為YT有很多人都是完全不認真看影片也不看描述欄也不看留言處其他回覆,所以詢問重複問題的留言超級多,這樣的內容我就會覺得無法花時間一一回覆,所以希望至少有人來幫那些人複製貼上(是說他們自己不看其他留言,也只值得複製貼上了)。
(6)工作室社群管理:主要是負責回覆課程相關內容、招生教案文案張貼,如果不是那麼擅長撰寫文案,那文案就還是我自己寫,如果還算擅長,就是文案寫了之後我會協助過稿。
(7)工作室雜務處理:在老師上課前提前去工作室開門、掃地拖地簡單清潔,有時協助管理課堂狀況。
--------------
由於以上工作量非常多,我也理解找一個人來做不太可能(雖然我一個人是全做啦,但我是為自己而做,情況當然不一樣),所以說,這一次徵才主要我會以兩個大方向來徵:
(一)專屬行政助理:以上至少(1)~(4)點要能做,主要是希望(3)(4)能做,如果(5)或(6)能協助處理是最好。以純美術、應用美術、設計相關科系畢業的人為主要徵才對象,工作時間會比較不固定,但視情況有些可遠端工作,一開始會以兼職形式磨合,後續沒問題就轉全職,希望是能長久穩定工作的人,不然我光做職場訓練就飽了。
(二)工作室工讀生:主要處理第(7)點,如果(5)或(6)可以協助處理是最好。但因為我們是藝文工作室,後續可能有些課堂也需要助教,所以有實際手繪能力尤佳(術科考試會考的水彩、素描),以讀過美術系、美術班的人為優先錄取對象,工作時間較為彈性,在學生亦可。
如果有覺得可以一次勝任以上兩者的勇者也歡迎,但我想應該是不太可能啦。
--------------
工作待遇我必須說初期我沒有辦法直接開出很棒的條件,因為我不知道你能夠做什麼的話,也許會變成支付不錯的薪水出去,但我卻是花了錢花了時間又在自我消耗。
(一)專屬行政助理一開始以兼職形式磨合,前兩週試用期時薪160元/hr,確認雇用後時薪200元/hr起跳;轉正職後28000元/月起跳,因為這個真的是要看能做多少事、工時多少再來計算,所以我現在只能給一個最低的數字,正職含勞健保。
(二)工作室工讀生:前兩週試用期時薪160元/hr,確認雇用後時薪為180/hr,若能擔任助教,時薪為200元/hr,若可以執行更多額外工作,時薪可再往上調整。
如果看了以上落落長的資訊,你還是想應徵的話,相關應徵個人資訊、履歷、作品集幫我寄到工作室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寄到此信箱以外的應徵資訊一概不受理,因為我不需要一個連這種基本要求都看不懂的員工。
我可能不會是個像惡婆婆一樣的超級慣老闆,但大概會是一個對你不會太差,卻在有些地方還是會吹毛求疵、講話不經意會流露傷人之處的那種婆婆一樣的老闆;簡單說,就是不可能像你媽對你一樣好啦!再怎樣你都不是我生的那種概念,懂?
如果沒有要應徵,只是要聊天的,歡迎底下隨意尬聊。
光開門就很忙了netflix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陌生人的慈悲
解禁後的第二個周末, 樓下新鄰居開趴, 連開兩天, 音樂震天, 陽台上旁若無人大聲聊天到凌晨兩三點.
本來想, 剛解禁, 關瘋了的巴黎人出籠, 狂歡一下也是無可厚非.
問題是我兩天無法入睡.
沒睡覺的憔悴是任何再高級昂貴的保養品都救不回來的.
惡鄰居我碰多了, 每次對決的下場都很淒慘, 幾乎沒贏過.
除了一次.
多年前樓上住了個畢區, 每天早上穿著麵包鞋碰! 碰! 碰! 在我頭上走來走去, 而且是環繞音響效果, 一個鐘頭後才出門上班.
溝通數次後(實在不懂為何早上要在屋內穿厚根鞋?), 談判破裂. 畢區不鳥我, 繼續為非作歹, 我也不是喫素的, 當然尋思報復.
這裡大俠我先懺悔, 以下這一招大家不要學啊, 不然招引的任何嚴重後果自行負責.
時值八月巴黎大熱天, 在某位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的正義友人熱血建議下, 等她出門後, 我去買了塊本來就是屁味濃厚的camembert乳酪塗在她門上.
「經過一天高溫發酵後, 等著看, 一定有人會去報警.」朋友嘴角帶笑, 很小人地說.
其實不是當晚, 是隔天, 有同樓鄰居報警: 本樓某戶散發腐屍惡臭!
(給你猜, 味道從哪一戶傳出來的?)
好幾天我心裡在唱歌, 裝無辜的同時, 還有復仇的無比快感和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輕微的愧疚.
朋友也夠壞的, 甚麼不好教, 傳授這麼陰損的招數.
惡鄰對決, 問題當然沒有解決, 只圖了一時爽快而已. 最後是我搬走了.
這次樓下的新鄰居是個年輕男子, 他搬來那天我們在電梯裡巧遇, 停在9樓, 開的門就是我家正樓下那一戶.
我把兩天被吵得無法睡覺的事跟朋友抱怨. 朋友佛心勸我, 跟對方溝通溝通: 「畢竟你還要住下去啊~」
根據多年的巴黎惡鄰經驗, 我其實不抱任何期望. 請鄰居體諒你希望的安靜, 基本上像是『慾望街車』裡的白蘭琪的名言: 只能仰賴陌生人的慈悲.
不過我還是寫了:「親愛的(惡)鄰居(你也不打聽打聽樓上住的本地一方惡霸), 連著兩天你家傳出(擾人)的音樂和聊天聲音吵得我無法安睡(很想報警). 我能了解解禁後大家都想拾回往日的歡樂時光(可是做人也不能太過份). 我的要求不多, 只希望你能在過了半夜之後, 音樂聲量關小, 說話聲音也壓低些, 尤其在陽台上的時候(不然你給我試試看). 謝謝你的體諒. 10樓鄰居忠道」
寫這種小紙條是賭注, 賭巴黎人的自私不會發作, 讓情況不會變本加厲. 賭他良心發現, 或是好欺負.
隔天下午樓下果然傳來比先前更大聲的鬼叫聲, 一整個樂團在演唱會, 還觀眾滿堂似的.
忍了一下午, 快崩潰了.
出門散步算了. 附近走了一大圈, 回來做飯喫晚餐.
躺在椅上看Netflix上不怎麼好看的”凡賽斯謀殺事件American Crime Story”影集. (劇本很有問題, 中途還換了導演. 一下子重心在凡賽斯發現自己罹癌和妹妹Donatella有衝突; 一下子重心是兇手Andrew的心理歷程; 一下子是90年代美國社會對同志的打壓… 總之, 好幾條線同時交錯, 當每條線都是主軸就是沒有主軸. 還有, Ricky Martin是隻呆頭鵝.)
門鈴響了. 開門一看, 是樓下新鄰居, 多了鬍子, 多半是解禁後忙著狂歡沒時間去刮鬍剪髮.
手裡抱著一包錫箔紙, 一臉很歉疚地說: 「我看到您的紙條了. 很抱歉, 沒留意自家聲音太大, 吵到您了. 做了幾個小餅乾請您嚐嚐, 表示歉意.」
餅乾還是熱的, 4顆拳頭大的小餅乾在我手裡散發著陣陣香氣. 鬍渣男很有誠意的舉動害我一下子心都融了, 不知如何反應: 「謝謝您的諒解, 小餅乾真是太感人了! 謝謝, 謝謝. 如果以後需要甚麼幫忙(OS: 除了借錢以外), 請不要客氣, 隨時來敲門.」
第一次在巴黎遇到如此暖心的鄰居. 灑花~
可是… 來我家道歉, 為何沒有戴口罩?! 而且剛才好像沒有保持一公尺的社交距離耶!
天啊, 我要崩潰了…
後記: 拳頭小餅乾是巧克力-椰子-榛果口味的, 非常好喫! 值得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