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一場空?
根據蔡政府規畫的能源配比目標,2025年燃氣將增加到占50%。
從經濟部能源局的內部報告指出,政府將持續新增9部燃氣機組。
令人憂心的是,國內供電能穩定嗎?
報告裡有6大電力開發計畫,卻有半數卡關,
包括興達燃氣機組改建因環評不通過而延宕;台中與協和2大電廠共4部燃氣機組,還卡在環評審議動彈不得。
這3大方案占台電總裝置容量19%。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直言,
若新建的天然氣接收站不能如期完工,蔡政府確保國內供電無虞的支票勢將跳票,全台供電難達15%的法定備用容量率。
葉宗洸教授指出,一旦燃氣機組無法準時服役,政府將僅剩燃煤機組一再延役,在核電陸續除役後,碳排放將不減反增。
去年電力排碳係數0.509 kgCO2e/度,距離行政院「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設定目標,2020年電力排碳係數0.492 kgCO2e/度,還有0.17公斤要努力。
台灣沒有豐沛的天然資源,天然氣原料高度依賴進口,安全存量更遠低於核能、燃煤。
以目前燃氣的安全存量天數只有7天,而燃煤安全存量有36天、核能則有540天,
天然氣明顯少於煤炭與核燃料,成本也較高,更容易受到天候與人為外力因素的影響。
再加上今年7月單日用電量就五度刷新紀錄,7月23日更創下台灣單日用電史上新高,高達3802.0萬瓩。
長期以來,工業用電更以每年1%幅度成長,2019年能源燃料煤礦進口量不減反增,增至近4807萬公噸 (2018年進口4761萬6千多公噸)。
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所發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報告,台灣減少碳排的幅度比前年退後三個名次,排名第59位,倒數第三名。
蔡政府把能源安全暴露於高風險配置,天然氣儲存槽、離岸風電進度緩慢。
電力有缺口時,只會加大燃煤發電,不僅擴大空汙,更無法達成減碳的目標。
蔡政府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儲 能 系統 環評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八卦
苗栗造橋鄉親肉身擋機具
地方父母官看了心不痛嗎?
隨著春節的腳步靠近家家戶戶都歡喜地準備過年。但在苗栗縣造橋鄉,卻有一群人正面臨家鄉土地被破壞的恐懼,讓許多年邁的鄉親們為了捍衛家園夜不成眠。
「反坤輿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的鄉親們,日前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前舉行記者會抗議,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陳椒華、邱顯智、王婉諭和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也到環保署前聲援,要求苗栗縣政府和主管機關行政院環保署 #撤銷坤輿科技的廢棄物掩埋場的設置許可。
而坤輿掩埋場的爭議到底是如何發生呢?
#坤輿掩埋場計畫無預警火速通過
宋國鼎議員提到,坤輿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試運轉案,早在10多年前就被環保署訴願駁回,環保署認為廠商有 #規避整體開發計畫的嫌疑,因此計畫必須重送。而這10多年來,廠商的開發計畫完全沒有重送或變更,但苗栗縣政府卻在去年底火速准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試運轉,這個場址下方不到1公里處,就是農田水利署的灌溉儲備池。
#坤輿科技長年規避環評
邱顯智委員提到,坤輿科技長年以來 #拒絕將聯外道路納入事業範圍,不肯辦理地目變更和修改計畫書,就是為了規避環評。而苗栗縣政府無預警核准坤輿試營運90天,對幾乎都是農田覆蓋的造橋鄉來說影響甚鉅。根據試運轉計畫書的內容,全台各地約莫8,000噸以上的事業廢棄物,將被送進這個以有機農業聞名、縣府每年補助辦理南瓜節的地點。對造橋鄉親而言,農田遭到廢水污染影響的不只是環境權、勞動權,甚至是生存權。
#坤輿掩埋場場址鄰近灌溉系統
陳椒華委員從10幾年前就與自救會有聯繫,抗議當年坤輿掩埋場以取巧手段刻意規避環評,如今再次檢視坤輿的興辦計畫書,發現仍問題重重。陳委員質疑,掩埋場設置處為砂岩地質,若有廢棄物污染就會滲透影響地下水和土壤。此外,坤輿掩埋場位鄰近大潭蓄水庫及龍昇村灌溉系統,周邊600公頃的農田灌溉用水都仰賴其供應,周遭良田受到嚴重威脅。
#政府要繼續消磨鄉親心力嗎?
王婉諭委員表示,龍昇村有很好的環境、有機農業也非常的發達,過去帶孩子多次來參加南瓜節的活動。然而掩埋場試營運卻在去年底無預警通過,沒有環評、沒有相關計畫,就這樣粗暴地把垃圾埋在鄉親的家。
這樣的開發計畫,應審慎的評估,在環評未通過之前,不應該有任何試營運,呼籲苗栗縣政府和行政院環保署,撤銷撤銷坤輿科技的設置許可。
苗栗造橋龍昇村及附近的農民們,一輩子用心務農,卻因為政府錯誤的決策,即將失去原本純淨的家園。許多年邁的老人家,被逼得不得不發起抗爭,在寒冬的早晨北上陳情、用肉身抵擋機具,只希望政府能聽見他們的請求。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與苗栗在地議員,將會持續與居民們站再在一起,嚴格監督環保機關與苗栗縣政府,#反對設置坤輿廢棄物處理場,堅持守護環境正義,讓每一位在地鄉親都能安心地過個好年。
儲 能 系統 環評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八卦
【馬拉松會議過後】
今天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朝早九點至傍晚六點,八小時,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仍未表決( http://www.legco.gov.hk/…/c…/fc/pwsc/agenda/pwsc20170218.htm )。
建制派的說法繼續是民主派拉布,工人沒工開。如果大家有時間留意會議,應可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我今天的策略,個人來說,是從不同方向,將橫洲發展幾個重點問題清楚展現:
(1)摸底與利益衝突:政府在2013年與屏山鄉事委員會主席曾樹和摸底前,是否知道他在橫洲經營露天貨倉,有利益衝突?(政府迴避問題)
(2)城市規劃委員會:2014年城規會將橫洲綠化帶改劃成住宅前,各部門按程序撰寫意見,為何沒有提及該綠化地帶的居民狀況及意見?部門有沒有失職?(政府代表冇人答)
(3)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橫洲計劃原有三期公營房屋和元朗工業邨擴展,顧問報告指按法例要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為何現在政府聲稱由運房局繼續三期公屋發展,創科局負責工業邨擴展後,就不需要進行環評?(政府代表迴避問題)
(4)追究犯罪行為:橫洲貨倉霸官地做貨倉,地政總署何時追收過去租金?顧問公司奧雅納偷政府資料幫新世界一事,何時完成刑事調查?(政府代表迴避了一半,另一半沒時間答)
每次攻一個方向,問了七條每條一分鐘的問題,才大致完成,然後再以休會議案的三分鐘發言總結,收網(夜啲希望剪番條片)。
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給我一個「議會錦囊」,說做議員最重要是懂得「跟進」,粗俗點就是死纏,甩不開。今天放出去的每一條線索,都可以繼續追下去,死纏不放,為橫洲居民討公道。
這叫不叫拉布,我沒所謂。但如果拉布是指無意義的拖延,那我們肯定不是。所有問題,都是有的放矢。
※※※※※
整個民主派團隊也有策略。這次目標明確,要改變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筆撥款」這個1982年遺留下的殖民地制度,為立法會,亦即是為市民爭回將具爭議項目抽出獨立審議和投票的權力。今年,我們檢視過整筆撥款9400多個項目後,找到26個具爭議項目,要求抽出,頭號目標就是橫洲公屋計劃。
香港的建制派其實可以正名為「新殖民派」。他們雖然以民族主義立場反對英國人的統治,但對英國殖民政體的方方面面甘之如飴,從獨攬大權的港督制,到「行政吸納政治」的諮詢委員會系統,只要是有利於北京控制香港社會的,就照單全收。
立法會「新殖民派」的立場就特別荒謬,由民眾選出,身在議會,卻反對增加立法會的權力。在這次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筆撥款的辯論中,他們為了防止民眾明白增加立法會權力的理據和優點,不斷重複「拉布」、「阻工人開工」等愚民說法,再由大眾傳媒廣播。
民主派人不夠多,要制衡建制派甚至為整個立法會爭權,必須每人多跑兩步,多踢兩腳。我們辦公室因為有「文件狂人」譚生,所以成了生產問題平台。每次開會前,我們總會先向主席交上一兩封信件(為這項審議已入了七封信),要求主席轉交政府回應,然後同事們可以就問題本身,或者按政府的回應,各自發揮。
人齊,熟書,搶住問,敢提議案,所有因素加起來,才能「頂住」今日的會。民主派能否好好利用「頂住」形成的張力,邁向目標,抑或無以為繼,輸議題又輸民心,未來一個月是關鍵。
收睇會議:
http://webcast.legco.gov.hk/mobile/player.aspx…
http://webcast.legco.gov.hk/mobile/player.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