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對中國儒家思想和歷史,用功甚勤,治學極深。與其他的學問家如饒宗頤不同,余英時有融會貫通之力,更由中國的歷史思想,對政治有尖銳而勇敢的見解。余英時為中國的病症,窮幾十年探究藥方,企圖拯救國魂,實為精深博大,博古通今。
舉例於萬一:余先生對於「宋明理學」殊有研究。宋朝有朱熹,明朝有王陽明。一般將宋明兩朝並列,並讚揚朱熹與王陽明振興孔孟儒家的貢獻。
但宋明理學與孔孟儒學有何不同?余英時指出:孔孟身處的時期是春秋,那時定為一尊的秦暴君帝國尚未出現。但一千多年之後到了北宋,孔孟思想即使能承傳,是因為中國經過秦漢、隋唐,到了北宋,家天下的帝王政治已經穩固成形。而定位一尊的帝國政治是孔孟在生時,沒有見過的局面。
因此,朱熹在宋代,結合了趙氏皇帝,家天下的結構,上瞻李唐的盛世,對於宋朝的帝王政治提出「內聖外王」的要求。
但這時因為宋代帝王歷朝都比較開明,容得下士大夫的異見,因此宋朝的知識人膽敢以孔孟之道,向皇帝提出「內聖外王」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帝王要繼承孔孟的儒家仁愛思想,做到勤政愛民。
但是經過蒙古人統治之後,朱元璋的明朝,對士大夫不但極盡羞辱之能事,還非常殘酷。因此,到了王陽明出現,明代的讀書人已經不敢以「內聖外王」來約束帝王統治者,而轉向知識分子本身的心性修養。也就是說,不敢再碰「外王」。明朝的統治比宋朝趙性更殘酷,明代的理學,比宋代有了更嚴苛的自我審查。
宋朝的官員,追求的是「得君行道」,亦即有一個賢良的皇帝,帶頭實踐孔孟的道統。到了明朝,士大夫開始發現,這種道德要求,等同與虎謀皮。同樣是帝皇統治,明朝比宋代更黑暗。
今日,學生對於中國文化,若只死背名詞,即使知道「宋明理學」也沒有用處。宋明本是不同的兩代,理學又如何能一致?余英時是第一個將兩個朝代不同的政治生態與中國的思想結合的人,他悟出中國的思想文化歷史都不能與政治脫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87佛教大小乘及佛家慈悲與儒家仁義作對比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儒家仁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八卦
《犧牲別人,成就自己》
有線電視今日新聞︰
八艘載了四千噸垃圾的躉船,由上海嘉定出發,運到毗鄰的蘇州太湖一個碼頭,準備傾倒。
上海是大陸人的驕傲,面向世界的龍頭城市,成就這個驕傲,周遭的河山作出犧牲,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這就是今日中共的邏輯,這就是毛澤東思想。
將自己的理想,建築在別人的痛苦犧牲之上。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就的是自己,煩惱痛苦的是別人。
心中只有自己,放眼沒有他人。
舉國都用這種價值觀行事,上至中央,下至賤民,都覺得自然合理。
中華文化,追求的仁者價值,剛巧相反。
顏淵在論語第五“公冶長”篇說:
「願無伐善,無施勞。」
希望服務社會,低調地做事,不誇耀自己的貢獻;辛勞的事,自己一力承擔,不麻煩別人。
願意背負起天下人的煩惱痛苦,不會將自己的煩惱放在別人身上。
這就是儒家仁者的追求。
大陸價值真空,北京再捧出孔子的神主牌出來,但舉國上下,和孔門心法,南轅北轍。
在上述論語的同一章內,孔子訴說著自己的理想: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老人們,在精神或物質層面,都可以安頓下來,老有所養;
社會上,人人能互諒互信,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沒有懷疑;
少年人有夢想,有抱負,有明天。這個懷,是關懷,對年輕人永遠關懷。
這是作為人的最高追求。
香港不斷大陸化,行動上,意識形態上,價值觀上,不知不覺地和大陸看齊。
我們的土豪劣紳,也將建築廢料泥頭,傾倒在鹿頸的紅樹林上,落日勝地的白泥海灘,也弄得烏煙障氣,社會竟認為是發展的代價。
看見上海污染太湖的新聞,不必恥笑,香港亦步亦趨。
儒家仁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八卦
【 廉恥心的重要 】-孔子有話說
《論語‧子路二十》中有說道:「行己有恥,使於四方……。」這是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為能夠產生羞恥心,而不會去做一些不適當的行為。
某一社會新聞中說道,有一名年輕的女學生看到了一名即將要臨盆的大腹便便的孕婦,很不舒服地站立在座位旁,而那一名年輕女子竟佯裝瞌睡,又時而滑動手機把玩,完全無故於這名孕婦的痛苦,強行霸佔了博愛座,最後是司機看不下去,出來講話,這名女學生才若無其事地離座。
這不禁令人對現代的教育和道德感產生疑問,所謂的禍福不在天,一切從心照,善心若起時,善神早隨之。呼籲有心人士應該多注意周邊有無需要照顧的弱小族群。-王薀先生
熱烈加開【薀言堂讀書會】➡http://goo.gl/forms/khz8ZCF8ak
#王薀先生 #儒家 #仁
感恩留言/分享,歡迎來主頁按讚訂閱📢📢📢
☀尊重版權,圖文請勿重製或修改☀
儒家仁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187佛教大小乘及佛家慈悲與儒家仁義作對比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8uQIwBs8lo/hqdefault.jpg)
儒家仁 在 不只是愛人!「仁」字秘密大公開!儒家的「仁」與佛家的「性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仁等於愛人嗎? 儒家 說一個「仁」,竟然與佛家的「性」竟是同一義!《尚書》:康誥曰,如保赤子。這與佛陀提倡的慈悲心又有何關聯? ... <看更多>
儒家仁 在 孔子解構「仁」字的意義 - YouTube 的八卦
推己及人#為仁由己#當仁不讓#行仁政#孔子#孟子#孔孟# 儒家 思想#中國文化「仁」是孔子 儒家 學說的核心,它是天地之間的大道理、聖人的德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