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香港人的歴史學者
劉細良
由不丹回到曼谷,一看新聞舗天蓋地是“支那宣誓”事件,想起一場騷亂在計劃部署中,共産黨政治權謀之險惡,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反而最仆街是一群所謂歷史學者聯署,我認得的人名是自己認識的。這些所謂學者過去有為中國歷史受侮辱践蹅而表態嗎?
1)共產黨聲稱自己領導抗日,篡改抗戰史。你地班歷史學者有冇出聲。
2)有否尊重香港抗日中印度丶加拿大陣亡軍人,陳佐洱話英國冇保衛香港,你地班歷史學者有冇出聲。
3)共産黨毁㓕中國傳統文化丶践蹅家庭宗族社會丶践蹅儒家思想丶孝道丶人倫,挑動鬥爭丶残害知識分子。反右運動至今死不認錯,你地班歴史學者有冇出聲!
往事並不如煙,文人無行丶學者冇腰骨,只依附權勢,想不到今日巳降臨香港。
如果是中大歷史系畢業者,應知道任何人可以宣稱自己是民族主義者,唯獨是共産黨不可以。環顧世界有那個民族主義政黨會如此有計劃而徹底地剷除自己民族文化!
儒家人倫思想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八卦
所有一切人倫之中所關轄之
仁、義、禮、智,都和禮有莫大的關聯
《禮記》一系,包含朱熹大儒,已經早有堅固不移的禮學根基,初期他也只認為《禮記》不過講述禮儀之事而已,但他到了晚年,思想有所改變,反而認為《禮記》至難且繁,非一般初識孔學者可以詳解,原因是所有一切人倫之中所關轄之仁、義、禮、智,都和禮有莫大的關聯。《禮記》在現代人來看不啻是極難理解的文字,但在當時的古人來看卻是篇篇饒富有文學內涵的文章,其中深入了解之後,更有多篇精湛動人的寓言故事可看,其實極具有人道思想。有些文字結構頗為嚴謹,卻又不失有啟發人性、勾勒人類潛在心理成因之描繪,至於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警策世人不可造次、違背人倫之因果道理,盡在《孔子家語》之中。在後代學人眼中,《禮記》雖然表面上看來好像是一部專講典章制度的書籍,但其實真正的內涵卻是在於宣揚人倫道統很重要的書籍。
更重要的是,後來它有些基本架構是源自於先秦諸子大家重要論文所記,也不是一人專著,洋洋大觀者幾乎把從孔子年代以及孔子七十二門生所記錄的內容全部包含於內。這些文章大部分都完成於春秋、戰國,內文中所說的離不開古先秦的制度,加上孔子的講錄和對門生思想的啟迪。在錢老居士這些老輩文人心中,《禮記》傳承之必要是由於在孔子過世之後,儒家的派系愈來愈多,愈來愈雜,晚後雖然也有孟子和荀子等聖人出世留存重要史料,但其實所失多矣,已不復存其原貌,此為可惜之處。但無論如何,現代人的責任是要把這些僅存的史料繼續保存,不使其原有的資料更加散佚,同時使未來世的後學也有豐碩的原始資料可以展讀、參研之外,更重要的是應該推廣於千秋萬世之後,我想這是這個時代之中這一代文化人的重責大任。
節錄|天下事離不開「心」,心者才是人世間的王道 https://teacherwang.pse.is/師者第貳冊
📝【薀解心開】留言:https://forms.gle/gUCZyUr3PrrbVZ898
IG :teacheryun777
儒家人倫思想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 儒家:「接地氣」的大神|武聖關羽|06 >
儒道關公——「夜讀春秋」
有一對聯: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刀,隱微處不愧青天。」
前一句講忠義,後一句講無愧青天。這就足以解釋關公被儒家推崇為聖人。崇尚忠義,頂天立地,關羽是符合儒家禮制思想的。他一生盡忠劉備,為人剛直不阿。這點是民間普遍能夠接受的。
史書中關羽喜讀《春秋》,「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在後世,「關老爺夜讀《春秋》」,也是畫師們常常採用的題材。《春秋》是儒家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典籍,它的要義只是八個字,「君臣父子,尊王攘夷」,如前人所言,「《春秋》之義,大一統也」。關羽喜讀《春秋》,並以《春秋》大義來指導自己的人生,他和儒家的聯繫更加緊密。以儒立國的歷朝統治者們,推崇關羽,實際上也是標榜自己的正統和合法。
關羽的神聖之路,從北宋開始,其時宋正與遼、大理、吐蕃及稍後的金等對峙,隨後還會退往淮河以南偏安一隅。居華夏正統是他們唯一可以標榜並凝聚人心的東西,而關羽,正是這種觀念的載體。期間的歷史邏輯,清晰可循。仁、義、禮、智、信,所謂五常,是儒家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中國人倫理的最高法則,這一切都在關羽身上得到完整體現,怎麼能不被主流社會所關注和褒獎呢?尤其是關羽的忠,更是所有統治者都喜歡和提倡、在一切道德之上的道德。
兩千年來,儒家文化優秀的踐行者有許多,而關羽無疑是其中最優秀的之一。甚至可以說,關羽,是儒家文化一個完美的象徵。
----------------------------------
更多精彩故事|
「知史」網站: www.mychistory.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mychistory
追蹤 Instagram: mychistory_ig
儒家人倫思想 在 儒家人伦观的思想特质与现代转化- 综合研究 的相關結果
[摘要]人伦观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根本性看法。儒家的人伦观奠基于中国传统家庭、家族本位基础上的君主专制主义等级社会,它主张. ... <看更多>
儒家人倫思想 在 儒家思想中的倫理與道德關系 的相關結果
孔子以后,在中國傳統道德體系尤其是儒家體系中,總有三個結構性元素:倫理性的禮或人倫,道德性的仁或德性,而修養則是它們之間使二者同一的“第三元素”。 ... <看更多>
儒家人倫思想 在 子計畫名稱:儒家倫理思想及其現代意義〈結案報告〉 的相關結果
另一方面由於西方個人主義的發展造成了人倫關係的破壞,使家庭、社會失去了和諧,儒. 家倫理思想開始受到西方社會的重視:西方文化的發展有其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如重民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