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3)阿中部長拿西班牙流感疫情中美國兩個城市做比較,費城在疫情開始時沒有做檢疫,所以感染人數快速飆高,像現在的歐美各國;聖路易斯一開始有做檢疫,感染人數被控制在很低的範圍,像現在的台灣。
不幸的,聖路易斯人後來鬆懈了,結果在費城人產生群體免疫效應疫情緩解時,爆發第二波疫情,因為聖路易斯人大多數沒被感染過流感,身上沒有抗體,反而在第二波疫情中造成遠比費城人更嚴重的傷亡。
台灣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表現搶眼,沒有大規模社區疫情、沒有封城、大多數的經濟活動可以維持,但相對來說,因為感染人數極少,絕大多數人身上沒有武漢肺炎病毒抗體,在疫苗出現前,免疫系統面對武漢肺炎病毒仍然是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如果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或是保持好安全社交距離,還是可能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
歷史的教訓是最好的導師,期望我們都可以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徹,防止第二波疫情在台灣出現。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西班牙流感的時候,美國的有名例子,費城在開始的時候沒有做相關檢疫,因此死亡率一下飆高,聖路易斯有做,所以比較低。但是聖路易斯後來又起了一波疫情,就是因為後期的警戒鬆懈,導致悲劇發生。
陳時中表示,我們現在在疫情的坡底,但是我們希望不要疫情再起來。個人的健康行為養成,就不會發動第二波。當然不期待天天零確診,但是把傳播連切開,就不會變成大型的,相關活動就可以展開,把防疫做到最好。歷史教訓才不會再犯。」
新聞連結:
https://heho.com.tw/archives/81303
健康行為 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什麼時候該放手了?
「什麼時候該放手了?」
有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是談情愛關係,也有談親子關係。在這兩種關係裡,談「放手」的意義其實有點不太一樣。每種關係的現況不同,講的方式也不太一樣。
而且,這個問題很大,我也不見得有個標準答案。很有可能當時正看了某本書,書中有談到類似的概念,我就往那個概念開始延伸了,也不一定。所以我的狀態不同,講出來的答案就不一樣。
有時候我在想,什麼叫做放手?是實質上脫離了某些關係嗎?還是做了某些舉動?
譬如,在婚姻關係裡,到戶政事務所辦了離婚就算放手了嗎?可是,我也看過離了婚的前配偶,苦苦糾纏,要報復、要討回公道的例子,這也很不像放手啊!
轉個方向來說,也有配偶是還在婚姻裡面,但是各過各的生活,比普通朋友之間的連結還弱。這不知道真正放手了沒有,但大概有某種程度上的放棄了!
我現在想到的是,重點不在放不放手。更直接的思考方式是,以目前的關係現況來說,怎麼相處能讓雙方比較平靜和諧?
對方就是看到我們,情緒反應很大,或者嫌惡、或者生氣、或者不滿。有時候我們知道原因,有時候我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這就是「無常」--而且這只是我們要面對的許多無常裡的其中之一。
有時候是相反,是我們看到對方,情緒很大。有時候我們知道原因,有時候我們搞不太清楚。
但是,假設我們實在搞不太清楚,對方或我們自己,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我們還是可以以行動來回應,包括我們最後選擇不回應,也是一種回應。當然知道原因所在,我們會比較好辦事,但不知道原因,也要面對,這也是常有的事。
對方或我們自己有情緒,即使目前不知道情緒的來源與原因,這情緒本身就可以是我們要回應的對象。在心理學方面,會常講到用「健康行為」來回應。
譬如,我們實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看到對方,就會有這麼大的情緒。那麼,以生理層次來說,吃得健康、睡得穩飽、動得足夠,就是我們自己回應情緒的健康行為。當然,在心理層次來說,寫寫日記、用減法過生活、靜坐冥想…,也是使用健康行為來回應。
同理,如果講到對方,除了在我們的能力範圍,照顧對方的健康。在心理層面,傾聽、同理、陪伴、安撫、討論、約定…,這些也都是蠻好的回應方式。
不過我們要注意,我們要回應的是,關係的當下,而不是關係的過去,或者關係的未來。過去已逝,未來仍有許多可能的變化,脫離了當下的回應,常抓不到對方或自己的心,流於徒勞。
譬如,有人一有情緒,一定要把好久以前的事翻出來,非得要對方平撫他從以前到現在累積的情緒。有人則會虛擬各種未來的危機,要自己或對方提出因應方案來沙盤推演,現在的生活不知道過好了沒,但要先過未來的生活。
然而,沒有辦法聚焦在當下回應,那容易吃眼前虧,情緒常累積或擴大。心神遊蕩在過去與未來,連對方或自己當下的情緒是什麼,說不定常弄不明白。
如果對方的情緒實在不可理喻、難以處理,那麼保持距離也是一種選擇。至於保持多少距離,那要看相關當事人的情緒變化,是不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其實只要雙方都健在,放手也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如果定義距離拉遠就是疏離,那就不排除距離有拉近的一天,雙方又重新感覺連結。
有人不知道如何回應被疏遠,情緒躁動,也算不知道怎麼回應自己的情緒,所以開始對對方口出惡言,或者實施報復,這就比較像「不健康行為」。我看過一些例子,其實這些行為,讓對方難堪、讓自己難過,會直接再把對方推開到難以觸及的遠方。這時候談要不要放手,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我們也可以跟自己保持距離,那可以用靜心來談。我們的行為,除了用情緒驅動,也可以用理智驅動,該做、想做的事可以不同,不是只能做想做的事。
「放手」不好定義,通常很多人指的是放棄,不想再繼續維繫關係,但不是只能這麼想。其實,如果放手能讓彼此都過得更安詳平靜,那麼,那這樣的放手,更是讓將來有機會繼續牽手,就算不想牽手,見了面還有心量微笑揮揮手。祝福大家!
.
延伸閱讀》不是什麼事馬上就要回應,其實有些事不回應也行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1651913828158254/…
.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
博客來三本一套75折(即日起至8/3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健康行為 例子 在 Facebook 八卦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也是要接納自己,做到在內心與自己和解。所謂與自己和解,指的就是無條件地接納自己、善待自己和關懷自己的一種心態。
▍無條件的自我接納意味著不加評斷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把關注力放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從而更有效地改變和成長。
執意去改變一些不在掌控範圍之內的事情,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有時候,可以接受現實本來的樣子,反而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內心力量。
#真正的接納其實是和現實及自己和解。
接納不等於放棄。放棄指的是做事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相反,無條件地接納自己與現實,指的是無論現實困境有多難,我們依然選擇把關注力放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並最大化地利用現有資源去實現個人價值,而不是以個人期望去強求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事。
▍無條件地接納自己和現實,指的是不加評斷地接受自己的缺點,以及當下所處的現實環境,同時不讓它們束縛和定義自己。這來自內心深處對個人價值的認可和對標準及目標的尊重。
接納和容忍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兩個概念。
容忍一件事,指的是我們意識到這件事並不理想,但還是選擇不作為,允許它繼續發展下去。接納一件事,指的是我們意識到這件事已成事實,無法被改變,懊悔或抱怨已無濟於事,因此選擇把關注力放在我們可控的因素上,盡量讓全域對我們更有利。
拿減肥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明明要減肥,但又忍不住吃了一頓速食,那麼容忍的心態是:「我又沒管住自己的嘴,我對自己簡直失望透頂了。我的自控力這麼差,減肥計畫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了。算了,反正已經開戒了,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然後,繼續吃了N頓不健康的速食,同時依然在內心因為體重而感到自卑,因為沒有實現減肥計畫而自責。
相反,接納的心態是:「我又沒管住自己的嘴,減肥計畫又中斷了。當時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無處排解,才沒管住自己。但是,現在飯已經吃進去了,事已至此,繼續懊悔對我沒有任何好處。我現在需要看看該如何能重新走回減肥的正軌上來。同時,我也應該好好想想該如何幫助自己學會排解壓力,這樣下次就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問題了。」
▍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它意味著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事情是否按照我們的心願發展,我們都接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並選擇以愛和關懷的心態來善待自己。
只有我們學會如何在內心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它才能給我們帶來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驅動有效率有目標的健康行為。只有我們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尋快樂,我們才能體會到真實的長久的快樂,而不是基於物質生活的短暫的空虛的快樂。
當我們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時,我們反而會因為相信自己的個人價值,想去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而去做出改變。這樣的改變,來自我們對個人價值和夢想的尊重,而不來自於恐懼和焦慮。因此,只有當接納了自己時,我們才能去改變。自我接納其實是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並與自己建立一段新的關係。它不是一個可以一次性完成的待辦事項,而是一個過程。
.
摘錄自《#其實你很好》
作者:考拉小巫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曾經在某次直播,談「接納」與「接受」。接納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嵌合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脈絡裡面,難以獨立分開。
具體作法,常使用「可以」作為內在對話的開頭,包括「我可以生氣……」、「我可以做不好……」。這允許我們接納自己與現實,但同時保持觀照,也能對自己慈愛。
並且能在自己還有餘力的時候,實現自我價值,滿足自己。不過,「接納」帶著某種體驗性,跟「高我」的狀態,有相當的關係。我之前直播說過了幾次,常感覺文字語言有其侷限。
但我猜版面上的朋友,長久學習,或許早有體驗。能進入這種狀態,喜悅就能由內而外,不必刻意追求。
祝願您,能體驗接納與改變,兩個看似相反的概念,能同時存在與發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fb.watch/4y_tYtWKQq/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其實你很好》0331新書上市
停止自我苛責,擁抱內在小孩,和死纏爛打的焦慮Say Goodbye!
👍博客來 https://reurl.cc/5oXvv6
👍誠品 https://reurl.cc/OXQMrg
👍金石堂 https://reurl.cc/YWmEYO
👍momo https://reurl.cc/Gdgjn3
方舟IG🌠歡迎追蹤:https://reurl.cc/bRy5av
作者: 考拉小巫
方舟文化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健康行為 例子 在 2019 國人不健康行為報告:七大「不健康」關鍵詞你佔了幾個? 的八卦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個人的健康和壽命有60%的因素取決於人們的生活方式,好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但是,在生活中,鮮有人能真正做到克己守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