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我非常認同Buffett的幾個觀點,押注於美國市場仍是最好的選擇,目前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通貨膨脹率只有2%,長期來看,股票的回報會比國債高,會比你將現金藏在床墊下更高,投資不是賭博,是正經八百的投資。」
2020年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期間,Buffett表示,關於疫情我和大家了解的一樣多,結果可能不會更壞了。他承認投資航空公司犯了錯,已清倉航空股。Buffett稱自己和Munger身體狀況很好,未宣布接班人,Munger不出席股東大會,取而代之的是57歲的Berkshire Hathaway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Greg Abel,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一季度財報,Berkshire Hathaway一季度淨虧損497.46億美元,創歷史紀錄,投資組合遭遇「帳面巨虧」超545億美元,同時帳面現金達到了創紀錄的1373億美元,股神和Abel談到了疫情、Munger缺席、做空美國、大型收購、巨額現金和航空股等話題。以下為本次大會的要點集錦:
Buffett:Munger狀態很好,將在2021年回歸年會,以前習慣和Charles·Munger在這裡進行講話,Charles·Munger現在已經96歲了,他的身體還很強壯,但是覺得今年最好的選擇是讓Munger不要過來開會。Charles·Munger狀態良好,他將會在2021年年會回歸。副董事長Ajit Jain沒必要從紐約出發參加會議。
Buffett:關於疫情我和大家了解的一樣多,結果可能不會更壞了,在學校的時候會計學的不錯,但是生物是一塌糊塗,所以我對於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了解和大家一樣多,結果可能不會更壞了。我目前還無法完全預測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未來的發展,「你們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致死率沒有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高,但傳染性很強。近期各國針對病毒的封鎖措施是「相當大的一個實驗」,相信美國經濟能夠克服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的困難。
Buffett:感謝Anthony Fauci,擁有Anthony Fauci對美國是「非常幸運的」,感謝白宮衛生顧問Anthony Fauci,讓他知道並了解美國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發展,他欠了Anthony Fauci一個「巨大的感激之情」。此外,Buffett還指出,擁有像Anthony Fauci這樣能以「非常直接的方式」進行全球健康危機溝通的人,對美國來說是「非常、非常幸運的」。
Buffett在股東大會上援引了一些歷史事件(例如美國內戰和大蕭條)來說明美國有能力抵禦逆境。Buffett年會上的PPT引用前白宮總管Rahm Emanuel的話:「千萬不要白白浪費一次嚴重的危機,大蕭條也有「好處」。
1929年,美股在大蕭條期間崩潰。當時,汽車工業、家用電器、飛機等現代化行業可謂蓄勢待發,但道指在很短時間內下跌48%。當年,Buffett父親26歲,在本地銀行做證券買賣,有一個股票跌了40%,他覺得無法面對自己客戶,他就自己開始「居家隔離」,這期間Buffett出生。他出生時1000元市值股票不到2年之內,市值縮水至170元,但大蕭條也有「好處」:催生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能很好地解決銀行破產、居民持續流失的問題,這是大蕭條後出現的最好事物,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還要看到,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接受了Keynesian主義,接受了赤字產生,比如將GDP2%轉化為赤字等。
Buffett:沒有什麼能從根本上阻止美國,美國奇蹟,美國魔力能夠戰勝一切,這一次也不會例外,在2008年和2009年,我們的經濟列車脫軌了。從銀行的角度來看,路基很脆弱是有原因的。這一次,我們只是拉著火車脫離軌道,把它放在岔線。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相似之處--就一個世界上非常非常好的最重要的國家,最有生產力的國家,龐大人口的國家而言--實際上是讓其經濟和勞動力靠邊。」
美國已經接受過考驗,比如大蕭條。不要在美國上下錯賭注,美國(經濟)是相當強壯的。相比於1789年的時候,我們現在是一個更好且更富裕的國家,我也不覺得任何人知道,就是這個市場明天會怎麼樣,下個禮拜怎麼樣,下個月怎麼樣,明年怎麼樣。我是相信美國,我的過往生涯,就是抓住了美國成功的機會,如果說你要打賭做空美國,你就應該非常小心。因為你要在這方面下注的時候要非常注意,因為市場可能會發生任何事情,就是在1987年10月份,那一天市場就下降了21%。在「911」之後當時市場關閉了4天,然後又開放了,但是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人們在失去信心的時候,並未看到股市的潛力。目前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通貨膨脹率只有2%,長期來看,股票的回報會比國債高,會比你將現金藏在床墊下更高。投資不是賭博,是正經八百的投資,我希望每一個人在買股票的時候,都能夠有一種思維。就是說你買的並不是股票,而是買到這個公司的一部分。
Buffett:分散投資是比較好的,我也是這麼做的,取得不錯的結果。對許多投資者而言,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持有S&P500基金,很多人為了他們根本不需要的建議支付了很多錢。如果你把賭注押在美國身上,並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內保持這種持有,那麼你最終所獲得的收益會比持有國債更高,或者會比聽從那些告訴你該投資什麼的人的建議所獲得的收益更高,要收購就直接買整個企業,Berkshire Hathaway的工作方式跟其他美國企業是不一樣的,我們買的話就是買整個企業,我們常常這麼做。現在常常會選擇一些了解的業務才進行購買,當然購買的時候都是買全部的產業。不見得我們可以找到好的業務,不見得能夠買到覺得非常好的業務,因為他們也不見得是要銷售的,如果能夠買到部分的股權,我們也可以這麼做。比如說6%、7%、8%的股權,不管到底這中間是合作的關係或者買到股權,我們都是可以接受的。
Buffett在股東大會上表示,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一季度運作收益是比以前低得多,某一些業務現在可能在關閉的狀況,可能更嚴重。事實上保險業務,還有鐵道公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來他們的位置,其實都是挺理想的,我們沒有什麼現金上的允諾。但是現在我們一直是保持很高的現金,包括從「911」之後,那幾天市場關閉,我們也是有很多的現金準備。
我一直都把Paula Volcker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上,就多年以來的歷任Fed主席而言,他是個特殊的標竿。在我看來,Jerome Powell和現在的整個Fed理事會所處的位置都應該是高於這個標竿的,因為他們在3月中旬就採取了行動,現任的Fed主席將來可能也會被載入史冊,因為在3月中旬就採取了行動,看上去2008年、2009年的教訓,他們的回應是非常大的行動,你看一下Fed的資產負債表,他們會定期放出來,所以你們看一下會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在過去6到7個星期的他們的變化非常大。我們不知道這個的後果是什麼,沒有人會知道,沒有人會確切地知道。
Buffett在股東大會上表示,Berkshire Hathaway一季度買入股票40億美元、拋售股票21.6億、買入債券17.4億美元。4月份Berkshire Hathaway回購了4.26億美元股票,但是同期賣出股票65.09億美元,淨賣出60億美元股票,現在買航空股風險更大,航空業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困難的行業,尤其是在目前的情況之下。現在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飛行、不要再旅行。今天所有的業務到底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的趨勢,我們還是不知曉的,特別是在所謂的旅遊或者航空,以及遊船、油輪行業,但是航空公司受到的影響巨大,世界在進行重大的改變,對航空公司來講也是如此。我現在祝福他們,因為我們也擁有這些航空公司的股票。現在如果再進行購買,風險也是會更大的。
Buffett確認,Berkshire Hathaway已經賣出了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全部(股票)持倉」,我們買其他航空公司的股票,當時投進去,現在想要拿出來,這是我的錯,但是總會有這方面問題的。因為方面有比較低的可能性,但是還是有可能發生,就是發生在航空業裡面了,所以我要做出這樣的決定,賣這個股票的時候,經常是我們全部的股票,並不是說在一個公司裡面還持有一部分還是怎麼樣,我們要賣就全部賣掉。不是說本來擁有100%的話,現在減到只持有90%或80%,我們不要這樣做。我們要改變主意的話是要全部賣出的。
Abel:現在對全美國人來說,這個時候是借錢最好的時機。對於Berkshire Hathaway來講,這不見得是我們要做的時機,我們的錢是要用在刀刃上。
Buffett:押注於美國市場仍是最好的選擇,但同時指出鑑於中國武漢肺炎大流行的不確定性,人們不該借錢買入股票,當像現在這樣的大流行發生時,很難對其影響進行考量。正因如此,你們永遠都不該借錢來進行投資,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在美國大順風時借錢投資是不需要理由的,但現在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做,現在還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但是要做好長期應對疫情的準備,可能買了還會跌,現在買入了,也許是對的,但下週一開盤,也可能會下跌,我們無法預測,要做好應對疫情的長期準備,我們沒有做任何大規模的收購,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任何有吸引力的機會可以去做。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會很快發生改變,但也有可能不會改變。
Buffett表示,不看好航空公司、飛機製造商。疫情對許多行業都有影響,特別懷疑疫情後市場是否需要這麼多飛機,不知道波音和空中巴士的未來將如何,疫情將長時間改變生活習慣 有些小企業可能不會再開門,疫情對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某些商務邏輯,或者讓一些行業受到很長時間的影響,Berkshire Hathaway的製造業務可能會裁員,有些小企業可能不會再開門,面對影片發佈會現場台下空蕩蕩的座位,Buffett也不禁感慨疫情徹底顛覆了生活,同時他也強調健康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
Abel:不管Buffett或Charles在不在,公司投資文化不會有任何的轉變,公司管理團隊都在努力工作,尋找更多投資機會,以維持原有的強勁動力,我們有商業上的睿智,能夠做經濟上的部署以及積極的轉變,Berkshire Hathaway的經理人都有這個能力。
Buffett:疫情導致某些行業進一步衰退,也許這些行業裡面的顧客會有其他的消費習慣,不再使用這些產品了,零售業現在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行業以前就有過問題,現在他們的問題更大。比如說報紙業,我們現在增加了更多報業的投資,而且幫助他們償還債務。但現在報業,在疫情之前,他們的廣告、銷售量、發行量都已下降。在疫情之後,加劇了這個情況,情況更為嚴重。汽車業也是一樣,現在對汽車業的影響,這些賣汽車的汽車商也不會在報紙上做廣告了。所以,以前這種情況就在發生,現在只是這個情況強化了、嚴重了。
有投資者提問,被動投資的好時候過去了,之後將是主動投資的好時光。你怎麼看?
Buffett表示,沒有理由停止在S&P500基金上的投資。我建議大家買S&P500基金。
年會上,有投資者提問:Berkshire Hathaway現在有沒有Fed或是國家開始保護你們脫離困境,接受他們的一些補助?
Buffett回答道:「航空公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有在航空公司投資,但我講的這些問題是,我們沒有任何全額擁有之類公司,葛列格,我們有沒有任何的公司接受了政府的救助? Abel:沒有。我們現在所有的這些業務之中都沒有。我們都瞭解Berkshire Hathaway的每一個公司是什麼樣子。今天講到政府補助項目我們是沒有的,我們全額擁有的公司沒有參與。」
Buffett:如果你是西方石油公司或是其他任何一家石油生產公司的股東,那麼你就和我一樣,在對油價走勢的判斷上犯了一個錯誤。不知道未來油價是不是會顯著增長。產油企業的未來無法預測。未來會有很多能源業的壞帳,這樣你可以想像對於能源業股東意味著什麼,「(這項投資)在當時的油價之下頗具吸引力,(但)在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時很明顯就不行了,到每桶-37美元時肯定更不行。這就是原油產量將在未來幾年時間裡下降的原因所在,因為在當前的油價之下,鑽探是不划算的。當儲存的原油變得太多時,市場沒辦法很快走出困境。」
Buffett:若將Berkshire Hathaway分拆,將產生巨大的稅收和費用,對股東並不利,目前Berkshire Hathaway的架構對於資本的佈署亦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利率降到負區間,投資者應該持有股票,或至少持有「債務以外的其他資產」。他不知道結果負利率會怎麼樣。Fed應對危機在做對的事情,但是這些對的事情不是沒有代價的。至於代價是什麼,Buffett稱不清楚。
Buffett談到他1972年收購的See's Candies公司時表示,雖然該公司因中國武漢肺炎大流行病而面臨巨大變化,但這仍然是他鍾愛的投資。
Buffett說:「復活節對See's Candies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銷售期……雖然我們基本上被關閉了,說到底這是一項非常季節性的業務,但我們有很多復活節糖果,我們不會出售它。我們自1972年以來就擁有它,我們熱愛它,我們將繼續熱愛它,我持有的所有Berkshire Hathaway股票將來都會交給慈善,捐獻出去,14年前就做出了這一決定。」
當被問及誰會負責Berkshire Hathaway未來的資本配置管理時,Buffett回答稱,身為該公司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的Greg Abel,以及另外兩位重要投資高級主管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將共同負責此項管理,Charles和我就在他們的周圍。我們本身也喜歡資本配置。我們不會主動去任何地方,但在那之前,我們可能會非主動地去一些地方,Ajit Jain並不負責資產配置,在保險業有他的優勢。他是Berkshire Hathaway非常重要的人才,Charles的身體狀況很好,我的身體狀況很好,回購的價格比它的價值更低時,這是一個合理的回購。只有在對繼續持有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有利時,Berkshire Hathaway才會回購自己的股票。
Buffett:目前來看,銀行體系不會發生太大的問題。雖然能源公司或者消費者信貸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但銀行體系資本充足,儲備很多,所以銀行業不是我們主要的擔憂方向。
https://xw.qq.com/finance/20200503000013/FIN2020050300001300
健康管理ppt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八卦
農委會的惡搞能力說真的真是讓人相當敬佩,5/20才自己發新聞稿:
為突破小農加工取得工廠登記不易,無法上架販售之困境,農委會以分級管理負責之態度,研訂「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正草案,作為管理農產品初級加工場之法源依據。該草案已於今年5月16日經行政院第3651次會議討論通過,函送立法院審議。
---------------------
這說明的很清楚,是為了突破小農加工取得工廠登記不易,所以研訂這個辦法。
農地可不可以作為蓋農業設施做農產運銷加工之用呢?一直以來都可以,但一直以來的問題都是限定於990平方米,把大家都想得很小,農委會一直強調冷鏈物流,如果這些農業設施真得導進現代化的冷鏈物流設備場,這種990平方米的空間真的夠嗎?
所以這問題現在怎麼解決?就是專案申請囉,要多久會過?
嘿嘿嘿~~~
而且農委會又在散佈假消息,假新聞了,真的很可惡。
農委會自己的ptt上面說明
農地上加工廠可以申請工廠登記
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
第33條規定.農糧產品加工室得辦理工廠登記
那我們把這個辦法第33條拿出來看
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
第33條
依本辦法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者,應依原核定之計畫內容使用,並不得作為住宅、工廠或其他非農業使用。但經核准工廠登記之農業設施,不在此限。
農委會剛發佈的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允許辦法就不允許農地上蓋的加工廠作為工廠使用!
農委會剛發佈的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允許辦法就不允許農地上蓋的加工廠作為工廠使用!
農委會剛發佈的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允許辦法就不允許農地上蓋的加工廠作為工廠使用!
第33條根本沒有任何農糧產品加工室得辦理工廠登記
的字
農委會又公然散布假訊息、假新聞了,真的沒人管的了農委會嗎?
那為什麼小農加工取得工廠不易,還不是你農委會自己造成的。
經濟部早在107年7月21日就修法通過
從事經農業主管機關登記之農產品初級加工場業務。
也就是經濟部去年就同意,同意農地加工場可以拿到廠登,但要農委會同意,但都快一年了,農委會的法條修了嗎?
結果農委會怎麼同意呢?
這個月5月8號剛發佈的新版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也沒有修改第33條,到底33條哪來的農糧產品加工室得辦理工廠登記?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這個法規很簡單,就是跟生產驗證相關的農產品有關,第一條也寫得很清楚:
為提升農產品與其加工品之品質及安全,維護國民健康及消費者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這個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沒有跟你講農地加工場的許可,要修法請先把農委會自己對於農地作農產運銷加工設施不得作為工廠使用的條文先修掉,不然農委會好像又在放假消息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前幾天才在說,推動這個驗證辦法會帶動500家初級加工場、年產值增加20億,提高農產品加工量7.5萬。
農委會的ppt檔馬上打臉陳主委,說這個驗證辦法沒有擴大加工設施使用或增加產能,而是輔導加工品安全,使通路認可。
這樣我可以一次檢舉兩個假新聞嗎??
健康管理ppt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八卦
近期網路瘋傳的乳房圖,其實不那麼正確的。
https://www.livescience.com/65346-milk-duct-image-explained…
第一張是用現代影像技術模擬的泌乳期乳房乳腺管分佈,期刊點進去還有其他的圖。我講課時會用來提醒大家,乳腺管這麼細,請溫柔對待,任何「推」「壓」「擠」都有可能造成傷害。
http://www.infantjournal.co.uk/pdf/inf_014_lbt.pdf
第二張是我講乳房的PPT,Cooper醫師是第一個解剖泌乳期乳房的醫生,改變了以往對哺乳期乳房的想像,是個實體的乳房解剖。
第三張是取自美樂(擠乳器廠商)官網的超音波模擬圖,其實跟第一張圖引用的是同一個研究,內容有蠻不錯的分析。不是葉佩雯喔!研究所時做訪談,覺得美樂是一家嚴守哺乳規範守則的公司,深深感到佩服,有機會想去瑞士拜訪。
https://www.medela.com/breastfeeding-profe…/…/breast-anatomy
==============
節錄自己的碩論
[寶寶優先]
雖然我沒用過美樂(Medela,瑞士公司)的擠乳器,但是無論在醫院或是期刊論文上,總是以美樂為擠乳器的領導品牌。查詢擠乳器的專利登記,許多設計專利都屬於美樂公司。究竟是母乳哺育率提升,才造成擠乳器的普及,還是因為擠乳器取得方便,所以也維持了母乳哺育率,我想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在台灣這些年來擠乳器的普及,也超乎我的想像。對於美樂在台灣銷售情況一直很好奇的我,跟美樂公司銷售許經理約了時間訪談。
許:總公司對我們有兩個要求,一個是任何產品都不能凌駕於寶寶之上;另一個是任何產品都不能凌駕"breastfeeding"之上。
萍:指的是親餵這件事嗎?
許:是的,總公司希望所有媽媽學會親餵之後,遇到像是工作必需與寶寶分開的情況,才使用擠乳器。
(訪談逐字稿,2014年12月24日)
Cowan認為工業化之後,原本是夫妻、小孩、雇用的人一起協力分工的家務工作,變成男人與小孩外出工作,女人獨立挑起所有的家務工作。所有家庭內的工具,都是以每個家庭會有一個女主人的想法來設計的。隨著女性主義、婦女運動的興起,女性開始也大量進入職場。家庭從「製造」(production)的功能,轉變為「消費」(consumption)的功能。哺(擠)乳是家庭中女性的再生產勞動,屬於製造功能。為了維持這個製造功能,「擠乳器」同時是家庭內使用的工具,也是職場上使用的工具,並無法二分,而哺(擠)乳也成為橫跨家務與職場的一種勞動。但是「育兒」這件事情,目前看來還是屬於家庭內(家人)或是機構(托兒中心)的,有沒有可能在一切內/外、家庭/職場、製造/消費的二分鬆動之後,有更多符合人性的選擇方式?我認為「寶寶優先」的想法推到極致,從生物性來看,應該是寶寶與媽媽一直在一起。
許經理從民間企業的角度來看,認為政府開始推母嬰親善政策之後,對母乳哺育是很大的推力。除了媽媽們的觀念改變之外,改變最多而從「最大阻力」成為「最大助力」的,是醫療專業人員。許經理強調公司提供的服務並不止於提供產品,很多時候其實是在做「心理諮商」。平時與媽媽們互動的經驗,她發現媽媽們下定決心要餵母奶其實很早,通常在懷孕初期就已經決定了。然而她們卻常常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產後常因家人覺得「餵得那麼辛苦不要餵了!」而放棄。這裡的「辛苦」,指的是上班要擠奶,職場卻不友善。回到家還有忙不完的家務工作,讓家人們覺得母乳哺育是「多出來的工作」。所以無論是打電話來詢問,或是親自到公司來的母親,「就是給媽媽支持,讓她們能餵久一點,讓她們知道餵奶並不是『疼痛』與『辛苦』。當初公司就是本著讓台灣的媽媽也可以用到好工具的初衷,不要讓擠奶一直與痛連結,才開始進口這些產品的。」許經理這麼說。
在月子中心工作時,我發現其他擠乳器廠商的業務跑得勤勞,有的還提供月子中心媽媽們「免費」的母乳哺育課程,或是在媽媽入住時,床頭已經擺著廠商免費提供試用的擠乳器,但不曾看到美樂這麼做。原來是因為公司有著「寶寶優先」的考量,「月子中心的媽媽們,我們還是希望經由護理專業人員,視臨床上有這樣的需求,才建議並教導她們使用擠乳器。」許經理這麼說。這是這家公司的自律與企業精神,然而從研究田野中,我發現護理人員並非依媽媽的需求,對媽媽們做使用擠乳器的建議。如前面一章所提,月子中心護理人員的處境,陷入一種兩難。必須配合媽媽們要求要有「獨立」不受寶寶干擾的休息時間,而使得提早使用擠乳器成為多數媽媽的「理所當然」。
母嬰親善政策的推行,規範了配方奶的行銷,但是擠乳器的行銷,卻因為與母乳推廣的結合而不受任何規範。在台灣擠乳器是一個「商品」,不屬於醫療器材,所以不需要受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規範。但是擠乳器的使用,並不是如同一般商品般無害。如果設計不良,有可能造成母親的乳頭受傷、感染。而從乳汁擠出進到奶瓶,放到冰箱儲存,再回溫給孩子喝,這一路牽涉到多種繁複的「技術」。先前國外也發生過因為擠乳器設計不良,導致擠出的乳汁回流而造成細菌汙染,危害到寶寶健康的事件。近年來在一些民間舉辦的媽媽教室講座,經常看見將擠乳器當作獎品贈送。在美國擠乳器目前屬於醫療器材,受食品藥物管制署(FDA)的規範。我們若以「寶寶優先」應該要先學會親餵,讓母親泌乳達到平衡為考量,就應該要規範擠乳器的使用。這對哺乳婦女與寶寶來說,並不是一種限制,而是一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