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籽的教育不能等,觀念必須從小扎根!!
在等待通知的同時,我除了部落客還有另一個《健康教育》老師的身份,今天的課程剛好就來到了20章節-醫療vs.消費行為,所以視訊課程內容為:
🔆最近一週是否有快樂的事?
同學超狗腿,直接講每個禮拜最開心的事,就是上老師的課(一週整一次老師嗎)😑😑😑,還有人期待韓星代言的速食產品。
看著同學在一大早還很有精神的講鬼話,真的是不錯👌
🔆防疫期間做什麼事紓壓?
我媽說做家事很紓壓(你被騙過?
打遊戲、群聊⋯
老師,我們無聊到每天用IG tag 人,昨天桌子,今天拍椅子⋯
⭕️為什麼問這兩題,也WFH的大家想想,宅在家裡要如何讓自己的身心可以平衡?
你可以罵政府無能,罵群聚的人沒良心,可是你的心情有沒有辦法轉換回來,讓自己還是開心的? 是不是會關掉新聞追一部喜劇大笑一場??
紓壓,這件事真的很重要,撇開不合法的👉👌方式,人生漫漫,隨時都有可能面對滿滿的壓力,但你要有方式釋放。
跟同學閒話家常後,回到了今日的課程主題,是否有在網路、電台、電視看到與醫療相關的廣告,廣告無其不有,但最後決定者是自己,怎麼分析、批判思考,購物前都要三思,真的吃了會變六塊肌,還是只有六塊雞?
🆘醫療資源不足,會演變成怎樣的結果?
想想目前的新聞寫新冠肺炎病床增加到1/10,有想過台灣還有很多種疾病嗎?若床位都收治新冠肺炎,其他病人該何去何從?總不會自然痊癒吧!
大家看到目前床位很多,但真的睡的到?還是有想過是回推給5-10天前確診,可能轉重症的人?
沒人想要得病,也沒人想要被確診,病人都是無辜的,但刻意群聚、連結染病的,就是讓人感到討厭。
當醫療資源不足,一台救護車把你從台北載到屏東,有可能在路上就掛了⋯這樣的情形大家都不想要發生,所以需要好好的珍惜醫療資源。
✅下課,還是提醒大家別忘了勤洗手、戴口罩、遵守防疫措施,出門就是哪裡人少哪裡去,早早辦完事回家大消毒。
若你想知道為何我會喝到毒咖啡,因為我在玩電動虹吸壺,很漂亮也很好玩,但咖啡粉的劑量要算對
https://gbf.tw/uvx6k
#大家都說老人不聽勸
#沒關係我教小孩
#人家還會拍限動跟按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銀河舍《偽婚世代》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
健康教育 桌 遊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八卦
你覺得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正式談人的(不是動物的)性教育?
我在十八年前,幫遠流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性教育繪本"我從哪裡來",寫過一篇導讀文,已經說得很清楚-永遠不嫌早!慢了一點,就太遲了!
十八年後的今日,保險套廣告已經公開在電視上放映;網路更是無遠弗屆,孩子隨處都可以看到A片;露骨的,一點也不好笑的黃色笑話,在電影電視上,來去自如。性教育,更是不宜遲。
我自己是在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時,就拿著繪本書,一面說,一面看圖,跟孩子談性了。
今天,我知道一位創意十足,非常用心的小學老師,因為在課堂上為孩子上非常實在的性教育課程,即使事前有經學生家長同意,教完,家長也反應很好,感激老師如此用心教導,幫家長解決了難以開口的難題,但是,還是被某些並非班上家長的外人(只能說是有心人士了!)告到教育部去了!我知道之後,覺得有些大人真的是還活在百年以前,完全沒有活在2017年,更不瞭解孩子的世界。孩子懂得遠比,真的是遠比,大人以為的還多很多,很多,很多!
與孩子坦誠談「性」
李佳燕(高雄傳家家庭診所醫師)
這是一個古老的遊戲──一群在廢棄工地嬉戲的孩子,一時尿急,於是女孩蹲著尿,男孩站著灑,好奇的孩子則或蹲踞,死命彎下腰壓下頸子,恨不得頭下腳上,能瞧盡女孩兩腿之間的凹槽,是如何流出尿來;或瞪大眼,以最誇張的近距離,盯著男孩那柱小管子,研究它是如何噴出尿來。
這是在我們那「性資訊蠻荒時代」,許多孩子首次如此伸手可及地與異性的生殖器官打照面的情景。隨著社會的開放,孩子接觸性的管道,更是幾近「強迫接收」。色情漫畫、姿態撩人的裸女廣告,脫衣女郎的電動玩具,A片、電視上的「黃帝」,擺在書店櫥窗的寫真集,挑逗情慾的歌曲與偶像……。在孩子還沒有機會認識性是什麼時,性卻以成人世界裡面扭曲染色的形貌,大量湧進孩子的認知視窗。
這是我在許多演講的場合,經常面對焦慮不堪的父母(大部分是母親)及老師質疑──「告訴孩子這些,不會太早嗎?」「講這些有的沒有的,孩子聽得懂嗎?」或者「有必要跟才八歲的孩子講這麼多嗎?」──我一貫肯定,但其實也非常著急的答案是──「永遠不嫌早,再慢就來不及了!」「正因為它是有的沒有的,沒有你的講解,孩子怎麼會懂!」「父母再怎麼『盡釋前嫌』地講,也不可能講得比孩子想懂得還多!」
而我最大的焦急來自於──其實,我們是在跟環繞孩子四周、洶湧而至,傳達什麼是性的各類媒介競賽。哪一種觀念與想法,透過什麼樣的情境與神情,「捷足先登」地進入孩子的腦海,影響他日後對異性、同性與自己性的探索能力與心情。所以,我們怎能不以衝刺的速度,豐沛的內涵,生動有趣的姿勢,大聲地告訴我們的孩子:「嗨!孩子!這就是性了!」
可惜,當愛惜孩子的成人有此認知時,卻不知如何下手。我們不曾被體貼、明朗地教過性,更遑論有趣。於是我們深深期待一本像《我從哪裡來?》的書,能幫大人把性說得既豐富又吸引小孩,而且可以大人小孩一點也不臉紅地共讀。
《我從哪裡來?》開宗明義,即挑明了大人與孩子說性時的心理(知識上呢?)障礙,讓自覺「任重道遠」的大人,因被同理心後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而接著一些大人瞎掰用來搪塞幼兒問起:「我從哪裡來?」的答案,足以笑翻那些自認為很懂事的孩子。「小孩是大人造的」,才是標準答案,因此必須一五一十談及男女外生殖器官。這是寫給孩子讀的談性書,最難下筆的部分,很容易流入如健康教育課本般,正確、清楚而索然無味。但是《我從哪裡來?》藉看了就令人想發笑的插圖,成功地讓全書一貫生動地延展──那是我看過最寫真的爸爸媽媽裸體畫!
全書最精彩地讓人想跳上桌子鼓掌叫好的部分,是描述「做愛」的章節。這是許多父母、老師,至今仍不知如何向孩子啟齒的性事,它明明是性的主軸,卻常常逼得大人在介紹完性器官後,不知所措地跳過。書裡不僅敘述它發生的動作,而且以美好而愉悅的感覺描述做愛的心情。這是在國內給孩子讀的談性書裡,罕見的誠實與輕鬆。
本書在懷孕、胎兒的發育、生產章節中漸漸進入尾聲,最後以肚臍眼畫上句點。全書仍保有「認識你的身體」之類工具書的系統性。但是因為這是關乎「性」的書,貫穿書裡書外的,有一種「癢癢的」,既活躍又舒適的感覺。我想,最樂的是,那群有心但難掩尷尬的大人了,《我從哪裡來?》,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健康教育 桌 遊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 ┓
小六的性平課這樣上
┗ ┛
▪學生問「這是男的還是女的」,老師怎麼回答?
▪性平桌遊玩著玩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班上孩子被笑娘娘腔,老師該怎麼處理?
▫有人抗議性平教育「不適齡」,但其實「視需要」才是真正的準則
▫不去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孩子知道「家」本來就這麼多元
「當成年人對性平教育的觀念還停留在「健康教育第14章」時,台灣各地已有許多教師嘗試更活潑的教法,新北市樂利國小教師王筱慧便利用桌遊,帶領學生反思性別的刻板印象。」(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3日電)
本會王筱慧理事的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吧: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5230047.aspx
健康教育 桌 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銀河舍《偽婚世代》傳送門~
★博客來:https://is.gd/sjsnvu
★誠品:https://is.gd/lwnNz2
★金石堂:https://is.gd/Rcst5k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G5XZS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捉弄班上的同學,如果有男生或女生,走得比較近一點,我們就會用一種很奇怪的聲調說:「齁!男生愛女生」,然後被影射的當事人就會自動彈開,好像再靠近一點就會懷孕出事。
大人為了保護孩子,避免小孩太早談戀愛,也會一直耳提面命,男女授受不親,不可以隨便牽別人的手,然後問大人為什麼?他們只會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問太多」(台語),彷彿牽手就跟佛地魔一樣,做了就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真的有朋友,在還沒有升國中,上健康教育之前,他真的相信牽手會懷孕,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碰到自己,怕得要死,斷絕很多跟人互動的機會,變得超內向害羞。好險,現在的性別教育有比較早落實,相信這樣的狀況會比較少。
不過,我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冷知識,就是其實牽手,真的會懷孕,某些生物,真的不可以隨便跟別人牽手,牽下去很有可能是生死交關的問題。
你覺得太誇張?但這是真的。
其實大多數雄性章魚的精囊,都放在八隻腕足的其中一隻上,而這隻特別的腕足,就叫做交接腕。
交接腕的功能就跟陰莖一樣,都是為了把精子輸送給雌章魚,以完成交配和繁殖的生存大事。
之所以會有這種奇怪的交配模式,普遍猜測是因為雌章魚常在交配完,順便就把雄章魚給吃了。為了保命,也害怕受到傷害,雄章魚只好盡可能跟雌章魚保持距離,只能遠遠的看著心愛的人,卻不敢不顧一切勇敢去愛。於是只好選擇牽牽手,做朋友,至少小命還在。
知道這個冷知識後,我就跟我身邊的朋友分享,然後發現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反應很不一樣,十分值得玩味。
女生朋友覺得雌章魚把雄章魚吃掉,很實際,因為男人捐精完,通常就沒有功能,也不會帶小孩、也不會做家事,在那裡礙眼,不如就吃掉,還能補充養份,對下一代有具體實質的幫助。
但男生朋友聽到後,覺得很可怕,真的很怕老婆生完小孩,有小孩就不要老公了。因為除了精子,他老婆什麼都可以自己來,沒他真的沒差。
我自己就是男性,很能體會現在男人的苦悶。以前爸爸只要把錢帶回家,回家後可以什麼都不做,喝茶看報紙,媽媽就會自動忙進忙出,把一切打理好,讓爸爸有足夠的休息,隔天可以繼續去打獵、賺錢。
可是現在,女人有自己的事業、夢想、獨立思考,她也會帶錢回家了,而且帶的錢不見得比男人少,這時候你要她回家還要伺候一個老爺,她鐵定是不甘心的。所以球就落到我們男人身上,可偏偏我們男人因為從小有一個強大的媽媽,很多家事都不會,想幫忙老婆,還笨手笨腳,什麼都做不好,你說,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真的很怕被吃掉,或是休掉。
這該怎麼辦?我建議廣大的男性,認清自己的處境,不要再幻想找一個年紀小、聽話的女人回家,就可以繼續當大爺。實際一點,該學會的能力,就趕快學,掃地不會,買台好一點的掃地機器人,要捨得。廚房太小,沒地方裝洗碗機,就挽起袖子,吃完飯就趕快把碗洗好,不要等球賽看完才來洗,Curry打得再好,獎金也不會分你,但你老婆心情好,你有可能就能換好一點的車。
但除了具體的家務功能,不要忘了女人是聽覺的動物,別一回到家就開啟省電模式,跟你說話就只有:「喔、嘿、哈」,你覺得你只是「放空」,但你老婆卻已經想「放生」你。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我老婆最近寫了一本小說叫【僞婚世代】,裡面就有四條雌章魚,啊不是,是四個女主角,用非常精彩寫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廣大的男性,女人要的是什麼,然後你也不用自己當白老鼠,小說裡面有六條可憐的雄章魚,啊,又說錯,是六個男主角,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維持關係,當然他們的下場有好有壞,但放心他們都沒有被吃掉,這是一本都會寫實小說,不是驚悚推理小說。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自己選那個下場比較好的來模仿。
我就提醒到這裡,聽得懂的人,趕快去買小說回來看,保你婚姻或愛情關係風平浪靜。遲了,就真的只能握握手,當朋友囉!
相關的購買連結都在Youtube下方,我自己讀過,非常好看,而且也從中學會好幾個絕招,以及千萬不可以犯的錯,不論是已婚未婚,都一定要讀過,從此人生會海闊天空。簽名版是限量的,再晚就沒有囉!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x3I1HWJBJ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