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場的演唱會,如果每埸每人派發兩枝pong pong stick, (或螢光棒) 就會製造和永久留下了二十六萬枝廢物, 所以,在細意權衡之下, mi和公司選擇了環保為大前題 #這是歷史性的開始,為了我們已經被破壞得七七八八的生態環境,值得儘最大努力,做得幾多得幾多. 💝 沒有了我們一向慣常的全場pong pong stick, 但我們大家卻為環保作出了努力,#生態環境會為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和願望改變而微笑喔! 請download #inEVENT 這個apps,免費的,就可以用手機代替螢光棒🥰
#其實觀眾真摯熱情的掌聲遠勝pongpongstick🥰 #大家一起為環保儘點綿力 #儘量不要膠下去 #凡事都有第一次 #坐言起行 #
#其真的很困難在生活範圍或工作上完全沒有用到塑膠所以大家就在可以的範圍之內盡量作出努力吧🌷
DOWNLOAD: #inEVENT 就可以把手機當作螢光棒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府首次禁止食肆「晚六朝五」不可堂食,由7月15日起,為期七日。 連平民不夜城的旺角,亦較往日寂靜,儼如死城。 晚上7時的女人街,牌檔陸續收檔、拆棚,往日燈火通明的街道亦變得冷清。在女人街擺檔五年、賣手錶的廖先生,本身在牌檔後有間賣肥人褲的小店,和太太兩人已做了廿年,往日開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半...
「做得幾多得幾多」的推薦目錄: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鄭秀文 Sammi Cheng Facebook 八卦
十三場的演唱會,如果每埸每人派發兩枝pong pong stick, (或螢光棒) 就會製造和永久留下了二十六萬枝廢物, 所以,在細意權衡之下, mi和公司選擇了環保為大前題 #這是歷史性的開始,為了我們已經被破壞得七七八八的生態環境,值得儘最大努力,做得幾多得幾多. 💝 沒有了我們一向慣常的全場pong pong stick, 但我們大家卻為環保作出了努力,#生態環境會為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和願望改變而微笑喔! 請download #inEVENT 這個apps,免費的,就可以用手機代替螢光棒🥰
#其實觀眾真摯熱情的掌聲遠勝pongpongstick🥰 #大家一起為環保儘點綿力 #儘量不要膠下去 #凡事都有第一次 #坐言起行 #
#其真的很困難在生活範圍或工作上完全沒有用到塑膠所以大家就在可以的範圍之內盡量作出努力吧🌷
DOWNLOAD: #inEVENT 就可以把手機當作螢光棒用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辦公室日報 Facebook 八卦
我朋友做retail sales,住屯門但係舖頭喺港島區,而家佢已經唔再搭黨鐵,返工時間長咗,轉車次數多咗,依然無怨無悔。
佢今日off,lunch之前打畀我講咗兩句:「好在今日放假,頭先見到我阿媽喊。」
我:「做咩事喊?因為你唔搭黨鐵辛苦咗所以心痛?」
「唔係,佢睇新聞見到有幾個女仔跪喺太子站,要求公開CCTV,阿媽不嬲好硬淨,我咁大個女見過佢喊兩次啫,一次係阿婆過身,一次係今日見到呢幾個跪地嘅女仔。平時佢同阿爸鬧交,阿爸差啲畀佢鬧到喊就有。」
我:「真心尊敬!加上你而家又要早咁多出門,屋企人支持就最好。」
「佢支持,佢仲話唔好同講利益嘅人講道理,直接罷搭,站內嘅舖頭直接罷買,做得幾多得幾多,就算有啲人返工趕時間冇辦法唔搭,起碼放工都搭少程,一個人嘅力量有限,多啲人做就會有影響。」
雖然只係傾咗短短幾分鐘就要收線,但我個腦不斷重複住呢句-----唔好同講利益嘅人講道理。
無論喺任何範疇都適用,一日未滿足到訴求,一日就唔畀對方喺我哋身上得到好處,我記低咗喇。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政府首次禁止食肆「晚六朝五」不可堂食,由7月15日起,為期七日。
連平民不夜城的旺角,亦較往日寂靜,儼如死城。
晚上7時的女人街,牌檔陸續收檔、拆棚,往日燈火通明的街道亦變得冷清。在女人街擺檔五年、賣手錶的廖先生,本身在牌檔後有間賣肥人褲的小店,和太太兩人已做了廿年,往日開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半,現在提早至晚上8時收檔。「今年全條街都早收咗3個鐘,遊客冇晒,所以特別靜。你見對面牌檔連搭棚都無,因為好多都執咗,我哋兩公婆仔大女大,都係打發時間,其他就真係好難頂得住。」
黑布街近年有不少型格食店進駐,是有名的食街,街道特別昏暗。其中一間酒吧只有一個店員坐鎮,她坐在店內看着電腦打發時間。「我哋只有外賣啤酒,舖頭返淨我一個,老闆話做得幾多得幾多,其實都冇咩人會來,應該都會早兩個鐘關門。」人流不多,街道上最多的便是外賣員,外賣員Nadeem正準備用電單車送下單外賣,「我返晚上7時至凌晨1點,噚日(7月15日)開始就最忙,返6個鐘賺咗600蚊,係一個唔錯嘅收入。」泰籍清潔工人Malee像往常一樣,推着大板車,正準備收垃圾,「人流明顯少咗,未試過條街咁乾淨,不過我哋都係照做,但就冇往日咁辛苦。」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逃走他鄉】80後碩士生英國做廚師 開小食檔賣雞蛋仔 「港人做亞洲菜有優勢」(果籽)(https://youtu.be/CKRgIvLl2kw)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https://youtu.be/nu03OL8jXzM)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未試過條街咁乾淨 #果籽 #StayHome #黑布街 #女人街 #旺角 #堂食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oQYY1iefR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GnQMSOCAavMd2VXoko0QJWZGIBg)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有這麼的一片天空,碧空如洗。
有這麼的一個大海,翠藍如黛。
滄海尺空之間,存在着一幅寸土,飄搖陣陣鹹香。
馥郁之鄉,名為大澳。
垂涎之馡,來自蝦醬。
此股鮮味,處處勾搭食魂。
出處不如聚處,強叔如此形容大澳的蝦醬業。他一生時光都與蝦醬相伴,是大澳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蝦醬廠,「鄭祥興」的第四代。要數蝦醬、蝦膏由哪一年開始出現,他也搔搔頭,只知道鄭家的香蝦廠,一九二零年已存在。
那個年頭,大澳居民大多以捕魚或務農為生。每年六月至十月,是漁民捕獲銀蝦的旺季,銀蝦屬「下欄」貨,但因為窮苦,漁民當然不會浪費,於是他們想到用大量鹽將其保鮮,攪拌其間蝦被磨碎,於是將計就計,把銀蝦與鹽製成醬狀、膏狀,用以炒菜、拌飯,強叔憶述:「嗰個年代,大家一羹蝦醬就送到一碗飯,咁所以咪變咗好受歡迎嘅副食品囉。」他把一個個大澳人稱作「芼欄」的竹篩子攤放於陽光之下,倒入未曬的蝦醬推勻,每小時再用名為「笛」的架生為蝦醬反面,反覆進行五次左右。原來此舉為了把醬中水分曬乾,令其保鮮期更長,「喺曬嘅過程中,我哋又發現蝦醬會變得更香醇。」烈日正雄,汗腥默默被鹹鮮掩蓋。
穿出「鄭祥興」的鏽閘,玉步稍移,鵝黃色的古舊雲石牆上,「勝利香蝦廠」五個大字映入眼簾。此蝦廠同是一九二零年代屹立至今,老闆平哥是土生土長的大澳居民,幾歲起開始做蝦醬,他傲言大澳蝦醬之所以馳名,全賴船隊於夜晚捕魚,銀蝦入夜後爪子離開海床,因此捕獲的蝦子裏頭沙石甚少,故為純蝦。憶起以往的大澳,他遠眺彼岸:「以前大澳幾萬人口,成個海都係漁船,見唔到對面。」奈何忽至海浪,水上漁民影蹤不再,大澳人口如今只餘數千。波濤湧起之年,正值二零一二,政府立例禁止拖網漁船於香港海域捕魚,結果除了漁民上岸,香蝦廠亦隨浪而去,只餘下現存的三至四間,「其他地方好似長洲﹑屯門﹑馬灣嗰啲,都因為收地而唔做,除咗大澳,都冇人做蝦廠。」他為蝦膏印模,語畢,又把印好成一磚磚的蝦膏捧到外頭曬太陽。晴空依舊,人面全非。
人啊,總得跟隨時代步調。留下來的蝦廠,都要接受現實,作出改變。因此,強叔及平哥都只能跟陽光﹑台山等大陸地區廠房合作,向他們提供技術及鹽蝦比例配方要求,由他們負責捕蝦,醃製,再把發酵好的半製成品送來大澳,再自行磨滑曬乾及包裝。
「一手做梗係最好啦,但你都要因應個時勢改變,唔通坐以待斃?」平哥苦笑着,拉起兩桶半製成的蝦醬準備加工。
「呢個行業可以話係無所謂,做得幾多得幾多,回憶只可以喺自己腦海裏面。」相隔不到三百米的強叔除低墨鏡坐下,滿目唏噓。
梧桐一葉落鏡水,漣漪泛,落葉隨波浮。
鄭祥興香蝦製造廠
地址:大澳石仔埗街17號A
電話:2985 7347
營業時間:不定
勝利香蝦廠
地址:大澳石仔埗街10號
電話:2985 7330
營業時間:不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qG8uppqSVU/hqdefault.jpg)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停泊在銅鑼灣避風塘超過半世紀、香港唯一船廟 —— 銅鑼灣三角天后廟,將於下年搬到陸上新廟。
船廟現時由一群平均 60 歲的漁民後代守護,他們都稱這位海上女神為「阿媽」。三角阿媽庇佑幾代漁民,亦不只是信仰。「當拜神,或是維護自己一班兄弟。我們是屬於這裡、屬於這個阿媽的。」負責人梁帶好說起小時候拜阿媽,笑得特別開懷:「就是為了吃,跟著爸爸去廟船,一定有東西吃,以前 5 月賀誕更有豬肉分,很多小孩一起玩…… 長大就求出海平安,搵到兩餐。」
7、80 年代是香港漁業黃金時期,梁帶好看著上一輩出錢出力,維護船廟,一年一度的賀誕亦愈來愈盛大。直到近年他接手,只能慨嘆愈來愈吃力:「年輕的不信你這些,我們這一代做得幾多得幾多。」雖然不捨得船廟,但打理陸上廟較慳水慳力,亦更方便善信入廟,他認為是延續這項傳統的必要一步。
研究天后信俗多年,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廖迪生指出,2000 年間,國際興起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潮,影響了本地政府和新一代。這個契機如何幫助延續傳統文化?這些本土文化對今日香港人又有何意義?
延伸專題:
【子承父業,化傳統為潮流】
http://bit.ly/2kZkiOy
【氣候變化之下,300 年意製樂器傳統亦受威脅?】
http://bit.ly/2Giwzo3
【「消失」的撈金魚檔,為難的養魚業者】
https://bit.ly/32RXT98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M-5IkmSQQI/hqdefault.jpg)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大家返pt正常平均每月可以賺到幾多蚊- 港澳日常板 - Dcard 的八卦
原po老豆就話左如果同女仔出街就經濟封鎖,d人就話返pt就得,講下原po情況啦,佢老豆同佢關係好差,有可能會唔比學費生活費,同趕佢出去,咁學費就每 ... ... <看更多>
做得幾多得幾多 在 【武漢肺炎】海俊傑深水埗派口罩贈長者:做得幾多得幾多- YouTube 的八卦
... 現身深水埗,特別向一眾海麗邨長者居民派發口罩惠澤社群:「其實見到啲公公婆婆冇渠道去搵口罩真係覺得好唔開心,所以今日落區派口罩都係盡做,做得幾多得幾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