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當婦產科醫師每天接生,自己怎麼不生一個?」、「夫妻都是醫師,生的小孩一定很優秀,不生很可惜耶。」
從十年前結婚後,這類問題就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中,同樣的問題被問久了,除了一點無奈與不耐,其實偶爾也會自我懷疑:「對齁,到底為什麼我不打算生小孩呢?」畢竟現在的社會普遍仍認為「無孝有三、無後為大」,更將結婚和生育綁在一起,不論是童話故事裡的公主、金庸筆下的黃蓉、小龍女,最後似乎都要洗盡鉛華變為人母。小時候我也曾誤以為結婚生子是人生終極目標,國中摔車撞到骨盆,還傻傻直問醫師,會不會從此無法懷孕,影響下半身/生。
在這樣的氣氛下,現在的我卻如此叛逆地不生兒育女,我想這確實不能單用一句不喜歡小孩、不想當媽媽來解釋。
仔細回想,我第一次對生育排斥應該追溯到高中讀了一本科普課外讀物「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認為人像是被「基因」控制的機器,我們種種的行為包含求偶、競爭、生殖、偏心、外遇乃至於男女不平等,追根究底都是為了將我們的「基因」持續地傳遞下去。雖然事隔二十年再重讀此書時,不免覺得這樣的角度太過狹隘,抽離了人類的文化與喜怒哀樂,但書中對繁衍後代的詮釋讓當年的我覺得這像極了登革熱的傳播,而我只是一隻埃及斑蚊。我叛逆地不想「同流合污」,更不想當那隻蚊子。
再來就是高二時,我因搗亂班級秩序被老師警告,當時的班導師竟然為此打電話向我兩個死黨的媽媽告誡:「烏恩慈是單親家庭,我建議你們的小孩離他遠一點,免得被帶壞。」
雖然當時我們情誼不受影響,我也表現得毫不在意,但內心深處卻感到深刻的不平,暗自決定未來一定不要生小孩,免得有朝一日離婚時會害孩子被社會貼標籤、歧視。
上了大學進入戀愛的世界。愛在濃情蜜意時當然也會有點動搖,覺得如果對方盼望,那「幫」他生一個小孩好像不錯,也會好奇彼此的基因融合起來到底是什麼樣子。只不過當時對方無心的一句「我們的小孩以後一定很高吧!」卻瞬間讓我又意識到自己又變回一隻蚊子,只不過這次在傳播之餘還順勢「優化」了身高的基因。
當然,我也不是一直就懷抱著這樣有點複雜又偏激的情緒。成為婦產科醫師,我在產房見證了許多溫馨的場景,接觸到無數胎兒異常媽媽的辛酸煎熬,體驗新生命降臨或逝去的衝擊,我逐漸感受到在孕育生命的時刻,我們是有血有淚的主角,並非單純是傳遞基因的機器,我心中那隻蚊子也隨著新生兒的哭聲漸漸模糊。
不過當時的我只想好好工作,任何會中斷學習的事,從懷孕、生產、到產假都被我視為進步的障礙。試想,放兩個月產假會錯過多少練習縫合、做超音波的機會?我還記得,當時科內的老師還笑笑地和我說「你是不想負責任,才不想生小孩對吧?」我雖點點頭,但我心中沒說出口的是,「就現在的狀況,我不生才是對新生命負責吧!」
當然在那時候我也不敢把話說死,反正還年輕等到事業穩定再來重新考慮也不遲。
當上主治醫師工作漸漸穩定,身邊的朋友也接續當了媽媽,大家紛紛在社群上曬嬰。我也開始出現一種「大拍賣倒數」的矛盾心情。就專業而言,我也知道成功懷孕的機率會隨年紀而走下坡,錯過這一波,懷孕要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高。是不是也該和大家一樣趕緊來生個小孩?
不過,我先生一語驚醒夢中人:「你就從來沒真的想生小孩啊!小孩是包包嗎?別人有你也要跟風?到時候生了一定是我在照顧」。
知我者莫若君。我發現比起成為一個母親,我似乎更喜歡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興趣,在有限的歲月力毫不保留的探索自己的潛能,不為別人,只對自己負責。
觀察身邊的朋友,很多人在發展自己事業的同時,也是把所有家務、孩子的教養的都打點完善。每每看到她們努力的樣子,我總會幻想如果她們沒有小孩,事業的高度會不會有所不同?我也會好奇她們的另一半在育兒過程中,付出的是一樣的嗎?還是就如同「自私的基因」那本書所描述,女性終究是個被剝削的母親?
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永遠不會揭曉,也可能因人而異,但膽小如我並不敢身體力行去進行一場不能回頭的實驗,或許也可以說自私如我,並不想努力去兼顧這些、去分掉我本來能完美掌控的資源及生活品質。
或許有人會說,教育也是自己的成就、孩子健康快樂長大就是媽媽的事業成功,但我卻無法真心以其他人的成功為榮,即使他留著我部分的血液。況且要是不幸失敗,孩子去作奸犯科,我也難辭其咎。簡單說,這個選擇就是不划算。
回首這些想法和轉折 ,每個時機點我的想法雖說是個人意志,但總感覺被一股無形力量控制。 雖說受到身邊人事物的影響,但最終還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我得感嘆的說,任何決定,人總是在自由與屈服之間爭取最大的空間。
我不敢說我不會後悔,因為我永遠不會知道我錯過了什麼,或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我會和其他媽媽一樣,因新生命快速成長而感動、甘願放棄一部分的自我,不計一切參與影響另一個人的生命、不求回報。
但在現在這時空,有了更多時間成本,我對自己的其他目標就更不敢鬆懈。想盡力撕掉單親家庭的標籤,因此每每看到刻板單親家庭的言論,我都忍不住變身糾察隊;我也希望這個社會不要打各種迷思連結到生育來束縛女性,喝一杯冰水都要被恐嚇會不孕、練重訓就要被威脅傷子宮;
當然我更想藉著自己婦產科醫師的角色,鼓勵孕婦努力維持最完整的自己。
這些都是我答應過自己,要努力做到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好好的保養、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因為老去時應該沒有人能幫我翻身推輪椅。
最後我想說是,如果你也和過去的我一樣,在生與不生中擺盪,我會鼓勵妳多從自己個人意願去思考、生育這件事,它本該是個選擇,而不是什麼女人天生的使命、更不是要做了才能完整自己的儀式。別人有,你未必要有,你沒有欠這個社會、也沒有義務要「幫」誰生一個小孩。
#果然得用兩千字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偏心率 地 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資優生也容易有情緒困擾,這是常見的現象。越是聰明的孩子,越要讓孩子了解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會讀書並不代表懂得讓自己快樂、平靜,當有情緒困擾,常也會影響讀書效率。認知與非認知技能,兩者皆應兼顧不偏廢。
--------------------------------
小團體互動 協助資優生情緒管理(102年7月5日)
文/薛育青、李明洋
我帶的資優資源班,平時學生是在普通班上課,部分時間才會到資優班進行加深加廣的課程;由於離開原班上課,行動常受到同學,甚至是學生家長的關注,也容易成為同儕比較的對象。
資優生常忿忿不平的說:「每次考完,同學就會問我考幾分;考得好,他們會說應該的;考得不好,就說資優生怎麼考成這樣?」普通班的學生家長常告誡孩子:「你要以某資優生為目標!」科任教師也有較高的期待:「你是資優生,應該成為同學的楷模。」許多諸如此類的關注,使資優生承受莫大的壓力,甚至引發情緒問題。
資優班導師不僅要做好與普通班教師、家長的溝通外,也不可忽略資優生的情意教育。以下分享一個輔導經驗,提供參考。
手足比較 壓力長期累積
國小資優班學生偉偉(化名),兄姐都非常優秀;哥哥從小六就跳級到國二,姐姐則保送高中第一志願。偉偉的表現沒有那麼突出,因此受到爸媽較少的關注。長期下來,他深感被冷落,產生不平衡、自卑的心理,變成「渾身是刺」的人。
在家裡,每當與兄姐發生衝突時,不論誰是誰非,他總是認為爸媽偏心,只責備他,於是大哭大吼,絲毫沒有溝通的餘地,結果讓家人更不喜歡他。
在學校,遇到同學稍微挑釁,或只是不小心碰到他,偉偉不是口出髒話,就是拳頭相向,一副要拚個你死我活的樣子。他習慣性的情緒失控,讓老師頭疼,同學恐懼。
逐步排除情緒風暴
有鑑於偉偉的情緒風暴逐漸擴大,我在學期中安排「情緒管理課」,希望藉由小團體教學來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學習人際互動技巧、紓解不良情緒,做好情緒管理。這門課的教學主軸有:
●認識情緒:讓學生了解人有正、負面情緒,以分享真實故事、新聞剪報的方式,讓他們體會情緒失控的後果,了解情緒管理十分重要,並認同適度發泄情緒有益身心健康。
●理性思考:讓學生學會分辨什麼是非理性思考,並了解可以透過情緒、行為的改變,增加個人的理性。
我設定在六人內的小組實施教學,以便充分關懷每個學生,讓他們願意在互信的氛圍下,吐露心中困擾,鼓勵同組的成員。
在第三次上課時,偉偉忽然說:「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他敞開心房,發出求救信號。於是,我回應:「如果老師沒有你這個學生,我會很難過的。」剎那間,偉偉眼中的憤怒與不滿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欣喜的光芒。
這時,小組成員發揮了預期功效——正向互動,給予正面的回饋。聽到我們對話的小毅(化名)說:「老師,您把偉偉當成自己的孩子嗎?」「對!我把全班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小孩,加上家裡一個娃娃,共有三十一個孩子!」我表達重視偉偉的想法,給他自信。
偉偉開心回應:「老師,你太會生小孩啦!」我回歸正題說:「偉偉,老師覺得你很棒,也很重要,沒有一無是處。」小組成員小函(化名)和小美(化名)馬上附和:「偉偉真的很好!」「對!他喜歡幫助別人。」
教導自我覺察
在小組成員給予認同後,小毅(化名)更提出偉偉的長項說:「偉偉作文寫得很好呵!」藉此機會,我拿出偉偉的聯絡簿,以朗讀方式和學生分享他的「心情札記」。
札記內容是:練習直排輪時,另外參賽的兩隊都遠遠落後偉偉這一隊,但是他看到對方拚命追趕,深受感動。大家聽完後,紛紛讚美偉偉心思細膩,懂得欣賞別人。
最後,我讓學生閱讀王永慶語錄〈王爺爺的一席話〉,讓孩子檢討自己身上有哪幾根破壞力無窮的火柴棒。偉偉回應:「那可怕的四根火柴棒,我都有,不過我希望可以先丟掉『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這根火柴棒,因為我知道只有做好情緒管理,才能改善自己在家裡、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他能這麼說,表示已了解面臨的問題,就差如何實踐了。
下課後,我鼓勵小組成員:「偉偉雖然脾氣不好,但他也很困擾;我們不要激怒他,一起幫他調整,好嗎?」「你們今天很貼心,懂得適時讚美偉偉,給他信心!」
偉偉的心結,雖然仍需要時間才能慢慢解開,但至少有了起步。只要明瞭問題所在,相信以他的聰慧,應該很快就能改善處境。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100
偏心率 地 科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八卦
【立場轉載】【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廣義相對論與宇宙最黑暗秘密
打風落雨留在家,為何不試試學習黑洞的理論呢?😹😹😹
//諾貝爾獎有三個科學奬項,我們在學校也習慣以「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科目去區分不同科學領域。這種分界當然能夠方便我們以不同角度去理解各種自然現象,但大自然其實是不分科目的。科學最有趣的是各種自然現象環環相扣,我們不可能只改變大自然的某一個現象而不影響其他。就好像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廣義相對論間接推論暗物質存在的必要
廣義相對論是目前最先進的重力理論,它能夠解釋迄今為止所有實驗和觀測數據。然而,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轉速和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分佈,都顯示需要比觀測到的物質更加多的質量。這是物理學的其中一個未解之謎,有時會被稱為「消失的質量」問題。那些「應該在而卻看不到」的物質,就叫做暗物質 (dark matter) 。
有些物理學家猜測,會否根本沒有暗物質,而是廣義相對論需要被修改呢?他們研究「修正重力 (modified gravity) 」理論,希望藉由修正廣義相對論去解釋這些觀察結果,無需引入暗物質這個額外假設。可是從來沒有修正重力理論能媲美廣義相對論,完美地描述宇宙一切大尺度現象。
天文學研究向來難以得到諾貝爾獎,因為天文發現往往缺乏短期實際應用。然而過去十年之間,有關天文發現的研究卻得到了五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換言之,過去幾十年間改變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的,有一半是來自於天文現象。其中有關廣義相對論的包括 2017 年的重力波觀測、 2019 年的宇宙學研究,以及 2020 年的黑洞研究。
不過很少人提及這三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發現其實同時令暗物質的存在更加可信。因為這些發現測量得越精確,就代表廣義相對論的錯誤空間更小。換句話說,物理學家越來越難以靠修正重力去解釋「消失的質量」問題,所以暗物質的存在就越來越有其必要了。
換句話說,如果證明黑洞存在,其對科學的影響並不單止是為愛因斯坦的功績錦上添花,而是能夠加深人類對構成宇宙的物質的理解。
描述四維時空的圖
談黑洞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一下,物理學家是如何研究時空的。研究時空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所謂的時空圖 (spacetime diagram) 。一般描述幾何空間的圖,在直軸和橫軸分別表示長和闊,形成一個二維平面。有時更可按需要加多一條垂直於平面的軸,代表高度。長、闊、高,構成三維空間。但如果要再加上時間呢?那麼就再在垂直於長、闊、高的第四個方向畫一條軸吧。咦?
怎麼了,找不到第四個方向嗎?這是當然的,因為我們都是被囚禁在三維空間之中的生物。如果有生活在四維空間裡的生物,牠們會覺得我們很愚蠢,問我們:「為什麼不『抬頭』?第四個方向不就在這邊嗎?」就像我們看著平面國的居民一樣,在二維生物眼中,牠們的世界只有前後左右,沒有上下。到訪平面國的我們也會問:「為什麼不『抬頭』?第三個方向不就在這邊嗎?」但牠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
宇宙是三維空間,另外加上時間。如果要加上時間軸這個「第四維」的話,我們就必須犧牲空間維度。物理學家使用的時空圖就是個三維空間,直軸代表時間(時間軸)、兩條水平的橫軸代表空間(空間軸)。當然,把本來的三維空間放在二維的平面上,我們需要一些想像力。在時空圖上,每個點都代表在某時某地發生的一件事件 (event)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時空圖看出事件之間因果關係。一個人在時空中活動的軌跡,在時空圖上稱為世界線 (world line) 。
由於時間軸是垂直的,並且從時空圖的「下」向「上」流動。一個站在原地位置不變的人的世界線會是平行時間軸的直線。由於光線永遠以光速前進,光線的世界線會是一條斜線。而只要適當地選擇時間軸和空間軸的單位,光線的世界線就會是 45 度的斜線。因為沒有東西能跑得比光快,一個人未來可以發生的事件永遠被限制在「上」的那個由無數條 45 度的斜線構成的圓錐體之間,而從前發生可以影響現在的所有事件則永遠在「下」的圓錐體之間。這兩個「上」和「下」的圓錐體內的區域稱為那個人當刻的光錐 (light cone) ,而物理學家則習慣以「未來光錐 (future light cone) 」和「過去光錐 (past light cone) 」分別表示之。
所有東西的世界線都必定被位於未來和過去光錐之內。在沒有加速度的情況下,所有世界線都會是直線。如果涉及加速,世界線就會是曲線。而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概念,就是重力與加速度相等,兩者是同一種東西。因此我們就知道如果在時空圖上放一個質量很大的東西,例如黑洞,那麼附近的世界線就會被扭曲。不單是物質所經歷的事件,連時空也會被重力場扭曲,因此時空圖上的格網線和光錐都會被扭曲往黑洞的方向。換句話說,越接近黑洞,你的越大部分光錐就會指向黑洞內部。因為你的世界線必須在光錐之內,你會剩下越來越小的可能逃離黑洞的吸引。
2020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了彭羅斯 (Roger Penrose) ,以表揚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嚴謹預測」。在彭羅斯之前的研究,大都對黑洞的特性作出了一些假設,例如球狀對稱。這是因為以往未有電腦能讓物理學家模擬黑洞,只能用人手推導方程。但廣義相對論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就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也是極端難解開的,所以物理學家只能靠引入對稱和其他假設去簡化方程。因此許多廣義相對論的解都是帶有對稱假設的。這就使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許多物理學家就疑惑,會不會是因為額外加入的對稱假設才使黑洞出現?在現實中並沒有完美的對稱,會不會就防止了黑洞的出現?
黑洞只是數學上的副產品嗎?
彭羅斯發現普通的高等數學並不足以解開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因此他就轉向拓撲學 (topology) ,而且必須自己發明新的數學方法。拓撲學是數學其中一個比較抽象的分支,簡單來說就是研究各種形狀的特性的學問。 1963 年,他利用一種叫做共形變換或保角變換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的技巧,把原本無限大的時空圖(因為空間和時間都是無限延伸的)化約成一幅有限大小的時空圖,稱為彭羅斯圖 (Penrose diagram) 。
彭羅斯圖的好處除了是把無限縮為有限,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故名思義,經過保角變換後的角度都不會改變。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把圖變換為另一種表達方式,例如世界地圖。由於地球表面是彎曲的,如果要把地圖畫在平面的紙上,就必須利用類似的數學變換。例如我們常見的長方形或橢圓形世界地圖,就是利用不同的變換從球面變換成平面。有些變換並不會保持角度不變,例如在飛機裡看到的那種世界地圖,在球面上的「直線」會變成了平面上的「曲線」。
扯遠了。回來談彭羅斯圖,為什麼他想要保持角度不變?因為這樣的話,光錐的方向就會永遠不變,我們可以直接看出被重力影響的事件的過去與未來。彭羅斯也用數學證明,即使缺乏對稱性,黑洞也的確會形成。他更發現在黑洞裡,一個有著無限密度的點——奇點 (singularity) ——必然會形成。這其實就是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 (Penrose-Hawking singularity theorem) ,如果霍金仍然在世,他亦應該會共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奇點處,所有已知物理學定律都會崩潰。因此,很多物理學家都認為奇點是不可能存在宇宙中的,但彭羅斯的計算卻表明奇點不但可以存在,而且還必定存在,只是在黑洞的內部罷了。如果黑洞會旋轉的話(絕大部分都會),裡面存在的更不會是奇點,而是一個圈——奇異圈 (singularity ring) 。
黑洞的表面拯救了懼怕奇點的物理學家。黑洞的表面稱為事件視界 (event horizon) ,在事件視界之內,你必須跑得比光線更快才能回到事件視界之外。因此沒有任何物質能夠回到黑洞外面,所以黑洞裡面發生什麼事,我們都無從得知。就是這個原因給予了科幻電影如《星際啟示錄 (Interstellar) 》創作的空間——在黑洞裡面,編劇、導演和演員都可以天馬行空。只要奇點永遠被事件視界包圍,大部分科學家就無需費心去擔心物理學可能會分崩離析了。甚至有些科學家主張,研究黑洞的內部並不是科學。
雖然如此,卻沒有阻礙彭羅斯、霍金等當代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利用與當年愛因斯坦所用一樣的工具——紙和筆——去研究黑裡面發生的事情。雖然或許我們永遠無法證實,但他們的研究結果絕非無中生有,而是根據當代已知物理定律的猜測,即英文中所謂 educated guess 。利用彭羅斯圖,我們發現不單奇點必定存在,而且在黑洞裡面,時間和空間會互相角色。
但這是什麼意思?數學上,時間和空間好像沒有分別,但在物理上兩者分別明顯:在空間中我們可以自由穿梭,但在時間裡我們卻只能順流前進。彭羅斯發現,帶領掉入黑洞的可憐蟲撞上奇點的並非空間,而是時間,因此我們也說奇點是時間的終點。亦因為在黑洞裡面掉落的方向是時間,向後回頭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旦落入黑洞,就只能走向時空的終結。
看見黑洞旁的恆星亂舞
另一半諾貝爾獎由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s Ghez 平分,以表揚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銀河系中心的確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物體,而且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這些質量極大的物體,就是所謂的超大質量黑洞 (supermassive blackholes) 。
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會釋放出無線電輻射的天體,稱為類星體 (quasars) 。之後其中一個類星體 3C273 被觀測確認是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心。根據計算, 3C273 釋放出的無線電能量是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 100 倍。起初,天文學家認為這些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類星體,必然是些比太陽重百萬倍的恆星。但是理論計算結果卻表明,這麼重的恆星會是極不穩定的,而且壽命會非常短,因此類星體不可能是恆星。
為什麼這些類星體不可能是恆星?因為恆星的發光度是有極限的,而且正比於恆星的質量。這個極限稱為愛丁頓極限 (Eddington limit) 。如果恆星的發光度超出愛丁頓極限,光壓(radiation pressure ,即光子對物質所施的壓力)就會超過恆星自身的重力,恆星就會變得不穩定。因此,天文學家逐漸改而相信類星體是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這也令類星體多了一個名字: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每個黑洞旁邊都有一個最內穩定圓形軌道 (innermost stable circular orbit) ,依據黑洞會否旋轉而定,大概是黑洞半徑的 3–4.5 倍。比最內穩定圓形軌道更接近黑洞的範圍,環繞黑洞運行的物質都會因不穩定的軌道而墜落黑洞之中,並在墜落的過程中釋放出 6–42% 的能量,因此可以解釋活躍星系核的強大發光度。
另一方面,彭羅斯在 1969 年亦發現一個旋轉的黑洞能夠把能量轉給物質,並且把物質拋出去,這個過程稱為彭羅斯過程 (Penrose process) 。換言之,從黑洞「偷取」能量是有可能的。科學家估計,科技非常先進的外星文明有可能居住於黑洞附近,並利用彭羅斯過程從黑洞提取免費的能源。這個過程亦進一步支持超大質量黑洞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理論。
由於 E=mc2 ,能量即是質量,因此被偷取能量的黑洞的質量就會減少。霍金在 1972 年發現一個不會旋轉的黑洞的表面積不可能減少。黑洞質量越大,其表面積就越大,因此不會旋轉的黑洞不會有彭羅斯過程。他亦發現,如果是個會旋轉的黑洞,其表面積是有可能減少的。因此霍金的結論支持了彭羅斯的理論。
Genzel 和 Ghez 兩人的研究團隊已經分別利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的望遠鏡和位於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 (Keck Telescope) 監察了距離地球約 25,000 光年的銀河系中心區域將近 30 年之久。他們發現有很多移動速度非常快的恆星,正在環繞一個不發光的物體轉動。這個不發光的物體被稱為人馬座 A* (Sagittarius A*, 縮寫為 Sgr A*) 。 Sgr A* 會放出強大的無線電波,這點與活躍星系核的情況相似。
他們不單確認了這些恆星的公轉速率與 Sgr A* 的距離的開方成反比, Genzel 的團隊更成功追蹤了一顆記號為 S2 的恆星的完整軌跡。這兩個結果都表明, Sgr A* 必然是一個非常細小但質量達 400 萬倍太陽質量的緻密天體。這樣極端的天體只有一種可能性:超大質量黑洞。
霍金輻射 黑洞的未解之謎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在解釋科學背景的文件中亦特別提及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以及霍金輻射 (Hawking radiation) 。現時仍然未能探測到霍金輻射的存在,未來若成功的話除了將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以外,更會對建立量子重力理論 (quantum gravity theory) 大有幫助。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重力波研究、宇宙學研究、黑洞研究,都是直接檢驗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方法。加上 2019 年 4 月 10 日公布的黑洞照片,大自然每一次都偏心愛因斯坦。相信愛因斯坦在天上又會伸出舌頭,調皮地說:「我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