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簡單說說 HBO紀錄片《#麥克響噹噹》(McMillions)
上一次我看紀錄片有這種翻天覆地的感覺,是看《黑色豪門疑案》(The Jinx),而那是5年前了。
而那是什麼感覺呢?就像坐雲霄飛車。
日劇有個短小精悍的流派,就叫雲霄飛車派(jetcoaster drama),各國影集在每一集最後,都會放一個所謂的高潮(cliffhanger),留下爆點,讓妳還想再看下一集。肥皂劇很常這樣做,雲霄飛車派也是,但是他們的爆點更大、情感落差更劇烈、發生時機更精準,甚至通常只發生在最後一個鏡頭,讓妳瞬間找不到眼鏡與下巴。
《麥克響噹噹》與《黑色豪門疑案》就是這樣搞,劇情出神入化,而《麥克響噹噹》還比《黑色豪門疑案》強,因為牽涉人物更多、劇情更複雜、影響更深遠、甚至情感層面也更多元,有復仇、贖罪、逃避、釋懷與原諒。
對了,《黑色豪門疑案》也是HBO的。
我一直講劇情劇情的,這樣形容紀錄片似乎不太適合,但說真的,《麥克響噹噹》基本上就是披著紀錄片的劇情片,而且絕對比你看過的劇情片還要誇張、還要破腦洞、還要揪心驚嚇。虛構故事必須合乎邏輯,真實事件則不屑邏輯,因為慾望沒有邏輯,所以可以把你嚇得半死。
事實是,《麥克響噹噹》紀錄的事件本身已經很獵奇,但紀錄片的劇情安排方式使其更加獵奇,這種高度娛樂化的手法,勢必引發道德層面的批評,但它娛樂嗎?它確實娛樂。
該死的,我好像越寫越長了。
你還記得民生東路那家天字第一號麥當勞嗎?我記得,而且我記得還在那看過大富翁。麥當勞在90年代推出大富翁,簡單說,就是「假面騎士集卡貼紙簿」——你可以從麥當勞漢堡盒或飲料杯上獲得一張貼紙,這張貼紙對應大富翁地圖上的一個格子,貼紙可能寫著「車道」或「木陽台」,而車道也許需要三張貼紙,集滿就送你一台轎車。我真的記得台灣也玩過,但我記憶力真的不好,忘記了細節。
總之,在美國版的大富翁地圖正中央,有一個格子,只有一個格子,只要你有對應這個格子的貼紙,就可以得到最大獎——100 萬美金。
麥當勞幾乎年年都舉辦大富翁,因為一辦,全美的麥當勞營收就會增加4%。賭性堅強,大家就要拼大富翁的最大獎。而年年都有人中獎。
回到《麥克響噹噹》,這齣紀錄片影集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原來是這樣,從90年代中期開始,所有的麥當勞大富翁頭獎得主,都是透過詐騙手段贏獎的,這幾年間,沒有任何人真的能在麥當勞買漢堡、撕開貼紙、然後發現上頭寫著100萬。
誰能贏得100萬?只有一個神秘大叔能決定,而他決定了這幾年間誰能贏。以此,他建立了一個完美的粽子網路,以他之下,有幫他發送中獎貼紙的人、有負責中獎的人頭戶,層層串連,而沒人知道,這個大叔是如何能拿到每一期大富翁的中獎貼紙。
這是真實故事,真的。
但我剛說了,這故事已很離奇,但《麥克響噹噹》可以把故事說得更加離奇:有線民秘報了這樁詐欺案,而負責接手的FBI探員道奇,於是尋線推理……終於勇破大案……並不是,沒那麼簡單。
《麥克響噹噹》不是在講一個離奇故事,它是想辦法把這個故事裡的每一段,都講成高潮迭起:道奇是你見過最不正經的FBI探員,他就是台語裡說的「給洨」,他甚至連接受採訪時都可以大言不慚,甚至直言他就是愛風騷愛刺激愛裝英雄。原本只是小探員的道格,竟然屢出奇招,甚至挑釁這些明知有罪的得獎者,只因為他想讓他們親口吐實罪行,道格真的有病,他比《致命武器》裡的瑞格還要神經病、跟《死侍》一樣不知輕重,但他在這個故事裡,站在正義的一方,他帶來了歡樂,也還真的讓他摸到了真正刺激離譜的超級大案,讓他大願成就。
道格只是一小部份,《麥克響噹噹》鋪開整張犯罪網路,然後試圖在6集的小篇幅裡,把網路上每個節點最戲劇化的部份都突顯出來,而且是以雲霄飛車的方式,讓妳捂著臉大叫不要不要啊然後下一秒劇情偏偏往最姆湯的方向發展。這讓後半段的集數裡,在我們已經知道真兇是誰的情況下,卻仍然會對這張犯罪網之中的每個小角色,是否能平安無恙、或是罪有應得,而跟著七上八下。
我真寫太多了。
去訂閱妳的HBO GO,我以為我不用再說了,大王都幫妳測過了(https://bit.ly/3eZ5OF9),它介面很難用,但HBO不是靠濫竽充數的爛片子得到今日地位的,當然HBO GO不是HBO max,但它仍有過去30年HBO的精華內容,HBO GO仍然很強,特別是紀錄片。
我寫過:「當然話說回來,長期以來的紀錄片巨人還是HBO,現在仍然是。許多紀錄片大導仍然在HBO麾下發展,你看看每年的年度十佳紀錄片片單,HBO永遠是勝者。但至少N家就是以量取勝──反正沒有用錢買不到的東西。許多新一代的創作者,也會直接選投胃口特大的N家,至少不必像HBO那裏一樣還要排播映檔期。」
這句話是說N家現在紀錄片也培養得很強了,但我可沒說HBO晚節不保,它仍然很強,只是現在有了個堪與爭鋒的好對手罷了。
況且HBO GO才月租150,come on。
去加入HBO GO,然後點這個網址:
https://www.hbogoasia.tw/#series/sr398
HBO Asia
「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心得] ps4/ns遊戲假面騎士英雄尋憶- 看板Tokusatsu 的評價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Switch遊戲】假面騎士英雄尋憶KAMEN RIDER Memory of ... 的評價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KAMEN RIDER 英雄尋憶》繁體中文版假面騎士W篇遊玩影片 的評價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KAMEN RIDER 英雄尋憶》台灣繁體中文版假面騎士OOO篇 ... 的評價
- 關於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心得] ps4/ns遊戲假面騎士英雄尋憶- 看板Tokusatsu 的評價
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Switch遊戲】假面騎士英雄尋憶KAMEN RIDER Memory of ... 的八卦

#KamenRider # 假面騎士英雄尋憶 #Switch #羅卡Rocca 上一部影片: https://youtu.be/ADiLURfrEYU 用僅有的時間挑款遊戲玩吧! ✓更多熱門影片Switch遊戲 ... ... <看更多>
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KAMEN RIDER 英雄尋憶》繁體中文版假面騎士W篇遊玩影片 的八卦

《KAMEN RIDER 英雄尋憶 》中 假面騎士 W的戰鬥場面公開! 全面收錄普通戰鬥中的連擊與必殺技畫面! 遊戲名稱:KAMEN RIDER 英雄尋憶 發售日: 2020年10 ... ... <看更多>
假面騎士英雄尋憶角色 在 [心得] ps4/ns遊戲假面騎士英雄尋憶- 看板Tokusatsu 的八卦
這遊戲定價說真的有夠高...
在eshop看到,看到價格一直沒有入手
最近剛好港區中文版80% off就入手來玩
這遊戲片主要是以W 跟 OOO兩部假面騎士為主軸去寫的劇情跟故事
然後那個Zero one很顯然就是被硬加進去的
劇情概要蠻簡單的
壞人博士 利用了蓋亞記憶體跟核心硬幣的技術還有財團X never的技術
想製造出不老不死的最強生命體
以下個人腦補遊戲資訊
我在想蓋亞記憶體--提供記憶的部分
一般細胞硬幣跟核心硬幣--提供肉體構成其能力強化
Never技術--提供不老不死的技術
壞人還利用這技術,把之前OOO跟W本篇主要的反派角色
都復活起來讓主角們再鞭屍一次
遊戲中好像除了W翔太郎 菲力浦 還有 歐茲安庫的配音不一樣,
其他幾乎都是找原配音來配
其中就OOO配音的違和感最重吧
這遊戲基本上就是看劇情為主的遊戲,所以劇情部分就不太透漏了以免雷到想玩的人
直接講心得
1.這部算服務W跟OOO粉絲的作品
大家喜歡的反派角色出來再跟粉絲見面,也在遊戲中有達到關鍵的作用
有看過這兩作的人玩起來會覺得是很好的作品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沒看過這兩部作品就會扣分很多
2.遊戲性部分
感覺上是10年前遊戲的品質吧,遊戲3D模組完全沒現代遊戲的感覺,
很像PS2-3時期的水準,遊戲是以單場遭遇戰的模式,走一定距離遇到一場小兵
清完才能前進,然後遊戲探索自由度是0,完全照主線走沒任何支線,
頂多有少量的升技能的代碼元素會藏在角落,
或是特殊裝備的設計圖要用點點sensor去找,其實裝備設計圖沒找也沒差
我到破關前都是裝增加角色經驗值或是增加技能點數的裝備
小兵雜魚就那幾種,種類非常的少
小兵的動作也呆到像站著給你打那種感覺,唯一有趣的是BOSS戰
這遊戲BOSS戰不能無腦亂砍,要找BOSS攻擊空隙的特定時機出手攻擊
或是用閃避反擊才能有效破甲,破甲之後才有傷害
而且大部分破甲配合用大招都有機會在2次破甲內收掉BOSS
難度偏簡單,至少我選標準難度,沒有BOSS會Re超過3次
有時候Re也不是沒打贏,是想拿SSS的獎勵分數
不過BOSS戰都有把各個摻雜體 跟Greed的特色攻擊做出來,這點蠻加分的
遊戲注重在W 跟 OOO的型態切換,這點我覺得不錯,各種形態的特色都有出來
可以用你喜歡的型態或是利用型態的特色去對付BOSS
也蠻多時候給你的新形態剛好適合打當次的BOSS
當然很明顯有幾個型態是做壞的強
像是OOO的貓系聯組 跟 W的旋風槍手型態 因為打BOSS注重閃招大於輸出
這兩個能適當閃招的型態變成能萬用打任何BOSS
然後OOO很多形態在小兵割草更是爆炸強
Zero one也是蠻強的不過只給了五種形態
當然你也可以挑戰自我用其他的角色去打BOSS
像是其他能用假面騎士Joker A哥 Birth Birthprotype
其實除了最後幾個魔王以外
覺得用其他角色要贏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沒有閃避招的角色打起來就是難度高
3.劇情部分
個人覺得還可以接受,至少情懷都有賣到,但是Zero one加進去真的很硬要....
雖然是本人配音,但是不知道為啥配起來感覺,聽起來很想揍他那種...
然後OOO的說話個性有點不一樣,但主軸個性還是一樣
4.破關後要素
第二輪多了Fang joker可以使用跟蛇龜鱷聯組可以使用,然後給幾個超強的裝備
還有一個BOSS run的生存模式讓你可以只打BOSS過過乾癮
另外就是難度可以調困難,小兵動作AI變好,打人頻率變高
總結論
這遊戲聽說是當初W 跟 OOO時期就有計畫要出的遊戲,所以選角才會選這兩個
其實我覺得也還好是選這兩個人氣高的,也是兩部連接的騎士
本來在劇場版就有互動過,所以互相認識很合理
但是因為遊戲製作進度緩慢,拖到了Zero one時期才上市,
為了增加賣點加入最新的騎士,劇情上就當他是NPC配角就好
其實實際玩了內容,我是覺得遊戲製作組對W跟OOO這兩部騎士是有愛的
遊戲基本玩法我覺得設計不錯,形態切換放大招
有精力條、大招能量條
招式連段,破甲找空隙的打法都是很成熟的動作game模式
整個遊戲玩法構想是好的,但技術力不足
沒辦法做成探索型的無雙game,導致遊戲探索度自由度不足
遊戲難度考量到遊戲年齡,我覺得設定這樣是OK的,我當粉絲也是想玩割草爽game居多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英雄角色太少扣分,
個人反而覺得能注重描寫兩個主騎去寫劇情
跟形態切換玩法這部分是很加分
至少如果以後再出像這樣同類型的騎士遊戲我會再買單就是
另外就是萬代擺明就是要吃粉絲會買單的感覺,這遊戲的訂價是發生甚麼事了
這樣的內容定價可以高成這樣普通版快8000日幣,限定版快12000日幣
限定版好像只多了音軌可以自由聽,遊戲中可以調整你想要的撥放音樂,
開場給你幾個強的裝備這樣而已(我是玩一般版)
說真的這定價不是粉絲肯定買了覺得被騙錢,
(B社:反正不是粉絲也不會買就是要吃定你們腦粉)
我就是因為價格因素一直不入手,之前看到50% OFF也猶豫沒買
個人是覺得如果有80%以上的特價入手是非常超值,
一輪的遊戲時間大概是10小時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71.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kusatsu/M.1657855264.A.C0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