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海胆:我愛香港
中文名5個字,還以食物海胆為名的「胆哥:激烈的海胆」確有其人,《巴士的報》早前更確認到「胆哥」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本網再為大家披露更多有關「胆哥」怪名因由。
「胆哥」接受《星島日報》獨家專訪,透露中文名原來是香港帶給他的其中一個深刻印象。20歲的「胆哥」真為 Humphrey Dupont,在法國南部城市出生,與父母於巴黎長大;高中畢業後,帶着冒險精神成為當年唯一一名到亞洲升學的學生,現於香港科技學攻讀計算機科學。
兩年前初次到港,「胆哥」對香港第一印象除了高樓林立,就是在科大附近的海灘奇遇,意外地踩中「海洋地雷」-海膽!被海膽刺傷的他靈機一動,為自己改中文名。
Humphrey 說:「有人英文名竟叫 Lemon (檸檬),那我可以叫海膽吧!」認為那粒刺傷他的海膽天性兇猛,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唯有 Google Translate,誤打誤撞打進「Fierce Urchin(兇猛的海膽)」,最終譯成簡體中文「激烈的海胆」。他申請香港身分證時毫不猶疑地抄在申請表「中文姓名」一欄,料豈職員並沒有提問,令這位「激烈的海胆」順利獲得身分證。
想起當時幽默的行為藝術成為網絡熱話,獲得網民瘋狂 like,「胆哥」很興奮:「完全出乎意料!」開朗大方的他卻不介意身分證於網絡曝光,也不介意自己中文名成為笑料,認為這是結交本地朋友的破冰方法:「他們都會笑得很開心!」
「胆哥」又說很多法國人一輩子都不願離開,來香港讀書更是一個瘋狂想法,父親一度勸阻建議他選擇傳統的法國大學,但母親卻義無反顧支持他飛越半個地球來港體驗不同文化:「她總是說我是她的驕傲。」
「胆哥」媽媽更親身演繹法國人的浪漫情懷,特別在「胆哥」去年十二月生日突然現身香港為他慶生:「真的讓我很驚喜!」從浪漫之都到東方明珠,「胆哥」感受到不少文化衝擊,但令他感觸最深卻是在遠離家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從稚嫩的高中生蛻變為獨立的大學生,既要平衡學習與娛樂,更要管好銀袋,甚至學會享受孤獨。對於有人揭露他是皇室成員,他卻不置可否:「父母與弟弟都在巴黎,哥哥在倫敦,有時會很想他們。」
到港讀書兩年,直言「我很愛香港!」指繁華與自然之美相映成趣的香港,讓「胆哥」領略到法國古堡之外的美麗,他更於課外與好友結伴徒步跨越麥理浩徑,或到大浪灣露營,飽覽海天山色。但他卻略微抱憾香港的高樓密集及人潮洶湧,令他無法腳踏最愛的單車,邊踏單車邊欣賞香港風光。「我以前經常踩單車周遊巴黎,還在十天內從柏林踩到哥本哈根,太美妙啦!」
身證上的「海胆」爆光,都是因為代表學校參加越野賽。一向熱愛運動的他是校內田徑隊的猛將,多次與本地學生一起比賽,他更計劃大學畢業後用半年時間從上海騎回到巴黎,一嘗周遊世界的心癮,再立另一個瘋狂夢挑戰世界紀錄。
外國人果然是外國人,完全沒有擔心被起底的後果。在接受訪問期間,另一名「鬼佬」同學問:「身分證被人發布在網上的是你嗎?」「胆哥」大方回答:「是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m0z7WZQX8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plastic-post/%E6%B5%B7%E8%83%86?r=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郭慧禪,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藝術家,新樂園藝術空間成員,現於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村,亦為元智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的兼任講師。1999 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2001 年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以數位影像、動畫為主要創作媒材,探討人和環境的關係,將環境的元素融合或採集於作品中,將...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Molly Moda 茉莉 Facebook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倫敦藝術大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倫敦藝術大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AGI(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每年會在一個城市定期舉辦年會,2011年在巴賽隆納、12年香港、13年倫敦、14年在巴西、15年在瑞士的Biel,今年在首爾,明年九月則會於巴黎舉辦。
AGI年會包含兩大活動,OPEN與CONGRESS;「AGI OPEN」為兩天全天對外開放給專業設計與學生族群的20分鐘連續性講座接力,購票入場制,來自全球的AGI會員都有可能受邀為當年度講者。「AGI CONGRESS」為兩天僅對會員開放的論壇,邀請新會員以及資深會員以20分鐘接力發表分享專案及作品,同時針對教育、社群、傳播、基金會、未來運作等議題對會員進行年度報告與討論。
雖然看起來認真嚴肅,但由於堪稱平面設計領域世界上最強集會,每年參與的會員、作品、專案與發表主題,都是一個接一個的霹靂屌炸、讓人血脈噴張,會讓人害怕似乎錯過這場,生命就再也看不見下一個春天。
我第一次發表是在2012年倫敦的CONGRESS,非常的junior也非常的freshman,面對三四百位有些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崇拜的masters坐在面前,情緒緊繃到胃抽筋,每天在旅館看講稿看到放聲鬼叫,發表當下20分鐘腦袋一片空白,沒想到頭過身過,那幾天懵懵懂懂的修羅場社交窒礙就這樣溜煙過去,附贈愛上倫敦。
這幾年間因為聯盟的關係,漸漸開始與他國會員有越來越多的聯繫與交流;去年經過另兩位德日會員的幫忙、聯合簽署提名了王志弘,在複雜的運作程序下遞交新會員申請資料並進入嚴苛的評審決議(十分之七表決通過制),2015年臺灣平面設計史增加了新一筆,王志弘順利拿下第二個AGI席位。
這一切真的來得不簡單,經過了很多時間,臺灣在平面設計上有越來越多經嚴苛檢驗的、正式的、highly qualified的representatives 。AGI除重視高度影響力外,更重視被提名人作品的藝術性、實驗精神與風格上的獨特排他性。
然後這幾年在公開場合上,我越來越有某種心理障礙,從來不覺快樂或享受,致總是一路推掉所有的座談或海內外TED邀約。由於AGI的神聖與榮譽性(硬著頭皮性),我在首爾AGI OPEN關於選舉視覺與就職郵票的short talk可能也是近期最新、最唯一的一次發表(講太快最後只講了十二分鐘);當然也由於AGI的對會員的群聚力量實在太大,而今年在亞洲舉辦,諸多難得同時一起出現的日本會員如服部一成、菊地敦己、祖父江慎、中村至男、佐藤卓、淺葉克己與原研哉等,也都一起赴會。
另一件something huge,我被邀請擔任今年新會員申請入會的十位評審之一;其他評審為來自日、美、德、澳、西、荷、愛爾蘭的各國會員,所有人花兩天的時間在秘密會議室裡針對四十多份的新會員申請簡報進行重複審視再審視的長時間激論,真的是激論,so tough,but so inspirational。
新進會員在昨日最後一天的會員大會中正式公布,幾位在評選中覺得很棒的設計師也獲得多數評審的無異議通過,日本設計師色部義昭、韓國設計師Jaemin Lee與Na Kim、澳洲團隊Tin&Ed、荷蘭的Sigrid Calon,他/她們的作品拓增、豐富了平面設計各種形式的可能性跟迷人的眼界,他們必須進。
這麼多美好的事物跟強者在我們眼前不斷被挖出來,我們真的只能開始愛他們、只能繼續學習,要不然怎麼辦。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Molly Moda 茉莉 Facebook 八卦
跟大家聊聊,嘻嘻嘻。私信來問茉莉精品創業與出國到歐洲念時尚或奢侈品管理的人請先看這篇喔!因為太多人問了,統一在這回答。
有關回覆私訊,那我們上班時間是每天的11am~8pm,下班後不一定會回,但上班時間一定會回,至於私信回覆人其實都是小幫手,不然又要拍照,又要買貨,又要跟廠商談生意,又要管理公司,又要照顧狗,茉莉哪有時間啊!
最近小幫手跟茉莉說,很多粉絲私訊詢問有關出國念書以及如何創業的事情,其實這類型的問題,從以前就非常非常多人詢問茉莉,茉莉鮮少給予意見,茉莉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左右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每一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的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一直去問別人,自己該念哪間學校,自己該念什麼科系,或是想著念了奢侈品管理的學校就可以做奢侈品的生意。
如果事事那麼容易,只要做了ABC就可以得到DEF的話,那世上大家都可以賺到錢了,也不會有生意失敗的人了。一個人要能夠成功,除了自己要非常努力以外,也要有機運,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茉莉自己決定在台灣念大學,考上彰化師範大英語教學系畢業,其實當時大學畢業前一年就已經申請上倫敦藝術大學的Fashion Marketing和Fine Art的碩士,(茉莉並非從小就學畫是大三每天日夜不睡學畫一年就考上),但是我突然大學一畢業找到了在台灣精品公關的工作,我就放棄了那麼好的offer,在台北工作2年才再度選擇出國,公關公司的工作每天五光十色,這兩年每天超過12小時的工作時數,是我快速累積自己工作經驗的階段,不過精品公關的生活雖然看遍世上最貴最美好的精品,但是我領著微薄的薪水,甚至連去參加Party要買的衣服的錢都不太能負擔,所以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經驗累積夠了,我就放棄當初人人稱羨的精品業的生活,選擇到義大利攻讀奢侈品管理碩士,累積自己的實力,會選擇義大利是因為喜歡義大利。
到了全世界買精品最便宜的地方,每個月只有1500歐的零用錢,我沒有買任何一個精品,同學都說我這麼不時尚怎麼念奢侈品啊!甚至冬天不開暖氣在家穿著羽絨外套睡覺,省吃儉用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旅行,我每個月去2個不同的歐洲國家,我想用有限的資源去看看這個世界,所以我當背包客睡車站,看著朋友去外面吃飯,我告訴朋友我不餓,留在Hostel泡泡麵吃,因為我沒錢但是我想旅行卻又不想占朋友便宜,在義大利的這一年除了學校給我的知識,我學到最多的是在義大利生活以及旅行時的辛苦所磨鍊出來的毅力。畢了業我沒有閒著,立刻回台灣到精品店當店員,每天站到腳都腫了,因為我認為沒有當過員工怎麼知道員工的想法呢!等我學夠了才又回到義大利去尋找貨源,買貨的Key Man。
茉莉做生意,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思考,我從來不會去跟我的上游殺價,而且我付款非常迅速,不玩槓桿也不借錢,即使我知道別人買的比我便宜,我依然不會去殺價,2年了我當然贏了那些愛殺價的人,大家將心比心,如果一樣好的貨,是要賣給愛殺價的人,還是不殺價的人呢?我瞭解做生意的辛苦,所以我不願意去殺價,不是因為我笨,是因為我懂得將心比心。我寧可自己坐轉機好幾次的廉價飛機,住在要跟別人公用廁所的酒店,我自己省吃儉用也絕對絕對不會去殺價。
看完非常簡單的介紹這些,當然中間很多很多辛苦的細節都沒有寫出來,不過大家還是可以用心去體會,真的覺得茉莉的一切只是因為念了A學校,做了B工作,認識了C人脈,就可以得到現在D成果嗎?人生沒有絕對的成功SOP範本可以依樣畫葫蘆,正因得來不易又容易失去,所以即使到現在我依然不敢怠慢的去生活,我每天都覺得自己是走鋼索的人如履薄冰,才會一直告訴自己叮嚀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的人。
我沒有辦法回答有關出國念書或創業的問題,因為我不想要因為我的一句話,直接或間接影響一個我不認識人的人生,任何一個人即使跟我念跟我同一個學校,也未必會跟我有一樣的發展,不念奢侈品管理不到義大利念書,只要有心也能做精品事業,因為我相信人定勝天,珍惜身邊每一個機會,感恩生命每一個際遇,勇敢接受每一個考驗,這就是我想給大家的建議。
#mollymoda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評價
郭慧禪,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藝術家,新樂園藝術空間成員,現於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村,亦為元智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的兼任講師。1999 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2001 年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以數位影像、動畫為主要創作媒材,探討人和環境的關係,將環境的元素融合或採集於作品中,將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狀態轉化成圖像,反映生活在都市中失序及焦慮,藉由找尋生命光點及回憶的片段,建構與累積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方向。
近年,美術科班出身的郭慧禪,也重拾畫筆,再度嘗試繪畫創作。她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與展覽補助、臺北市文化局展覽補助。作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
個展計有《遊戲迷宮V》、《日‧常》、《遊戲迷宮 IV》、《遊樂場》、《遊戲迷宮III》、《遊戲迷宮II》、《遊戲迷宮》、《光線寫作》、《繪畫》、《擬態》、《自畫像》等,並參與過許多聯展與藝術節,場所遍及宜蘭、臺北、桃園、臺中、高雄、屏東、香港、澳門、廣州、雲南、新加坡、巴黎、紐約、溫哥華等地,也曾擔任策展人。
早年,郭慧禪以光頭裸身於大眾運輸系統、人造花店倉庫或水上入鏡等一系列作品,如《無題》、《Byniki》、《漂浮》等,備受矚目,她經由最自然的肉身展演,以畫面實踐無性別的可能與樣態。
《擬態》亦為郭慧禪攝影代表作之一,在光頭系列以後,郭慧禪驚覺攝影作難以賣出,各種展覽邀約都讓她賠錢,過著絢爛但彷如無底洞般的生活,再加上試圖回英攻讀博士,卻沒有任何學校申請成功,挫敗感讓郭慧禪覺得世界彷若崩塌。
2005年,在種種失敗、失落圍困之下,因為想要自我消解,成功隱身於環境,也就有了拍攝鐵門、牆壁、磁磚等的《擬態》,其後間隔多年,於2014年的兩岸四地駐村計畫,該系列再重啟,《擬態》乃進入第二階段,郭慧禪取駐村地點居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如澳門的大三巴,進行影像合成創作。
郭慧禪會在現場拍攝空景與個人自拍,再以Photoshop合成,做出彷如幽靈現身的照片,一方面與棲息地融合,達到自我保護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環境的重新認識,並完成對自我的解構與再建構。
2015年,《擬態》從平面攝影,發展為如在萬華楊氏古厝拍攝的錄像作品,郭慧禪本人消失於螢幕中,展現關於被拆遷異地重建的古厝門面,以及無法移動、終將毀滅的活水古井的深刻哀愁。
相關新聞
https://goo.gl/AacRCY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我的名字叫甜甜」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朱勵雯
內容簡介:
「縱使面對死亡,我們總是心碎;
但背後留下的愛 卻是永恆。」
生命終究會走到盡頭,但愛卻能延綿不絕。
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安慰每個曾經受傷的心靈。
女孩的名字叫「甜甜」,是外婆幫女孩取的。外婆是女孩最喜歡的人,女孩很喜歡這個名字。
曾經有段時間,外婆像睡美人一樣,睡了好久好久。媽媽告訴女孩,外婆睡著的時候,醫生幫外婆動了很多次手術。當外婆終於從夢中醒來時,所有的語彙能力卻如同空氣蒸發般消失了!
唯一記得、唯一會說的,就是女孩的名字。
「甜甜、甜甜」外婆用這個平凡的名詞表達著每一個想法,訴說所有的悲傷、幸福、痛苦或喜悅。這單字成了外婆唯一表達的方式,也成了女孩最珍視的詞語。
有天晚上,女孩做了一個夢,外婆在夢裡,笑得好燦爛、好開心。隔天,女孩的爸媽說要帶女孩一起去看外婆,但是,當女孩見到外婆時,外婆卻又像睡美人一樣睡著了。
只是,和女孩小時候讀的童話故事結局不一樣的是,這次女孩知道,外婆永遠不會再醒過來了……
● 作者創作歷程
《我的名字叫甜甜》是我就讀劍橋藝術學院時所創作的繪本之一,也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創作。那時在思索故事腳本的同時,我想起了外婆,以及那環繞著她對整個家族,還有我自己而言格外深刻的經歷,最後我才決定將這個被我內心深處上鎖的記憶編寫成這個故事。
對我而言,「甜甜」這名字雖然平凡卻也極度特別,因為它與外婆的人生緊密的連結著,也緊緊的牽動著我去思考生命中最深刻的議題:疾病、死亡和失去,還有超越這之上的-人與人之間的愛與羈絆。
『接受失去,才能更珍惜回憶』
完成這個繪本是對「失去」的理解和接受。在外婆走了十餘年後,我仍舊會時不時的想起她,但是目睹生命消逝的過程總算不再是逃避的空白,我終於可以舒坦的與這段經歷面對面,也讓我更加珍惜每段曾經與外婆一起度過的回憶,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我們都在流淚過後漸漸成長」
面對死亡後的故事,每個人都不同,或許有些人不願意面對,或許有些人停滯在那個時刻很久,或許有些人輕輕地拿起卻沉重地再也放不下。
寫這個故事時,很期待大家能在這個故事中被同理,帶給大家更多的溫暖和安慰。
作者簡介:朱勵雯
半個嘉義人半個花蓮人,從小喜歡在山林與田野間奔跑,
大自然成為她作品的基調。
2011年負笈倫敦藝術大學進修插畫。
2015年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兒童繪本插畫碩士班。
喜歡繪本、花草樹木、旅行、聽別人的故事,也寫自己的故事,更喜歡把他們畫出來!
求學時期,曾因不擅長術科技法,認為自己畫不好而暫時放下畫筆 ; 之後在高中導師的建議下轉而學習服裝設計,不過大學四年卻讓她發現,畫圖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於是赴倫敦藝術大學就讀插畫課程,期間漸漸對繪本創作產生莫大的興趣。畢業後即申請入劍橋藝術學院,主修童書插畫碩士。
在大自然間嬉戲成長的童年,對她日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花草樹木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曾在倫敦當中文保母的打工經驗,讓她有機會更近距離觀察孩子們,也是她日後創作的養分之一。
喜歡以水彩混合不透明水彩、壓克力、鉛筆及色鉛筆、電腦拼貼及繪圖等等方式創作。溫暖繽紛的色彩,細緻的線條是她作品一貫的調性。現為上班族兼接案插畫家,並仍持續地在創作路上探索前進。
作者粉絲頁: Li-Wen Chu illustration
出版社: 布克文化
粉絲頁: 城邦讀書花園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倫敦藝術大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我的倫敦藝術大學英國留學申請過程-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心路歷程對留學英國學設計是我心中的一個夢想,目前在倫敦著名的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倫敦藝術大學UAL . ... <看更多>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留學板 - Dcard 的八卦
本板提供各種留學申請資訊、留學經驗、國外求學生活分享。 ... Hi 大家,我目前人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念供應鏈管理碩士。上學期的課都順利pass,因此想分享一下就讀 ... ... <看更多>
倫敦藝術大學申請 在 倫敦藝術大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我的倫敦藝術大學英國留學申請過程-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心路歷程對留學英國學設計是我心中的一個夢想,目前在倫敦著名的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倫敦藝術大學UA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