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Podcast 很夯,透過朋友們的推薦,我偶爾會聽 大人學 的職場經驗談、 雷蒙三十|個體經營者 x 生活黑客成長社群|個體小聚|Podcast 的人物專訪,也會聽聽有娛樂性的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跟 呱吉 的節目。
因為我的 AirPods 會被寶寶從我耳朵裡拔出來亂丟(住手!),讓我很少有機會戴耳機靜靜的聽,所以用無聲模式看 YouTube 影片的機率仍比收聽 Podcast 更高。
然而這幾個月來,我的教練課開始有學員專程為了 Podcast 來諮詢,要練口條,或是解鎖自己的聲音表情。讓我相信,說話口條的重要性會因此越來越被人重視。
我想跟大家聊聊,這陣子當聽眾的觀察與專業角度的建議,不過我也藉由這波熱潮正在學習著,所以請有在收聽 Podcast 的朋友們,給點不同角度的補充喔~
(一)關於距離感
Podcast 的談話距離是很近的,空間感大概介於親密對談到小團體聊天,所以用演講的空間感和語調說話,會很讓人覺得不耐聽。然而太近的距離,不僅語調會變得催眠,在姿態上也不討喜。
錄製 Podcast的時候,想像自己在餐桌上,用愉悅的態度跟朋友們說話,這樣能創造比較容易讓人參與聆聽的氛圍。
小空間,可以聽聽「大人的 Small Talk」,Joe 或 Bryan 像是隔著一張咖啡桌,親切的跟你分享過來人經驗。
空間感比較大的,可以聽「台通」,雖然好像沒幾句話就在大笑,但好像你參與了一群好朋友的喝酒飯局,一下開玩笑,一下又有主題性的聊天,即使你不說話,也會很想聽聽大家在說些什麼。
Podcast 的魅力之一,就是在任何時刻,都可以選擇一個此刻讓你安全又舒服的氛圍去參與。
(二)關於節奏感
我發現自己因為習慣了 YouTube 影片快節奏的剪輯,我已經回不去以前在錄製有聲書時那種重視停頓、氣息緩和流動的速度感了。
現在收聽 Podcast 的聽眾,也許跟我一樣,口味都被養得很相似,喜歡稍微快一些的節奏。所以我發現,在收聽排行榜上的那些節目,通常都是多人談話,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的,補掉那些空白。
有些節目是只有一個人聲的,也就是一個人從頭錄到尾,我觀察排行榜上這些單人節目的說話習慣,發現他們說話都很快,或是聽得出來在後製時有稍微加速。
雷蒙三十的訪談,雖然雷蒙與來賓說話,一來一往,本身就已有一定的節奏,但因為後製加速,讓我在聽的時候可以在短時間內吸收到更多重點。
總而言之,Podcast 不是用來收藏的有聲書,它是個內容平台,讓聽眾短時間聽到得多、理解得快,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關於聲音質感
Podcast 是個用聲音傳達內容的平台,聲音的質感好聽,應該很重要吧?可是我聽了一些節目之後,覺得「好的聲音質感」的優先度還不如我上面提及的兩個重點呢。
目前聽起來,讓人提高專注力的聲音,除了說話帶著熱絡的氣氛,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真誠」。
我聽一些節目的說話方式,他們因為很注重咬字發音,反而卡卡的,聽一下子就聽不下去。相反的,有些人說話雖然有點不標準,但因為很真,所以一點也不影響聽眾的意願。(目前平台上是沒聽到口齒不清得太誇張的節目啦)
聲音好聽當然有加分,但是如果好聽卻不真誠,分數是倒扣十倍的!
以上是我的幾點觀察囉~
___________
抓寶:「各位叔叔阿姨,如果爸爸媽媽要開 Podcast 的話,你們會想聽什麼呢?還是你們比較想看我四處搗蛋?^___^」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月天 [ 諾亞方舟 Noah’s Ark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 from 阿信: 五月天很短? 一個小時的Live,才不短咧。 那些歌, 你以真實人生緩緩累積 光陰終於帶你來到這個搖滾區。 是你讓這67分鐘,每秒都充滿無與倫比的醍醐回憶。 / 四...
個體小聚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八卦
昨晚參加 柚智夫妻 YuiRaymond 主辦的 #個體小聚讀書會,三位不同領域的講者,分章節導讀的形式,除了講者自身故事,後半段更進行分組案例討論,不只主題性強,有了輸入也多了輸出。
驚喜的是,《暢玩一人公司》的作者 于為暢(暢哥)直接現場連線,聆聽大家的分組發表並點評,氣氛實在很 High!
這本書對我而言,意義很大。
我跟慧玲創業後,在跌跌撞撞中學習,發現很多原先有的觀念和作法,在我身上是不完全適用,也因爲如此,剛開始起步時,一片混亂,讓我低潮到不行。
所以,當我讀到《#暢玩一人公司》的時候,有一種被拯救的感覺,在創業路上亮起了一盞明燈。(我真的沒有誇張!)
暢哥書裡提到:「因內容而來,因社群而待,因信任而買。」這句話解決我大半的困惑。
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己做了一個「低調」的角色設定,讓我對社群的互動與經營感到陌生,所以這一直是我很沒自信的一塊。
不過,認真檢視自己,因為過去處在安全環境,本人惰性又很強,內容的輸出一直都太少。沒有內容,怎麼讓人來,又何來的「社群」呢?
所以現在得直面這項人生功課了。
幸好,這十年的認真授課,至少讓我在專業上仍是很有自信的,也才忽然覺得,太好了,我還有救,那就從基本功重新開始吧!
好高興參與雷蒙三十的第一場實體活動,支持我們超喜歡的一對夫妻:雷蒙和柚子,還見到了同樣都是而立人物的荃鈺和小羊,以及許多在社團裡的優質臉友。
2020年,無論在家庭還是事業經營上,對我們夫妻來說都是高濃度的學習、嘗試和反思的一年,所幸一路上許多貴人和朋友,提供指點。
這是一個質感超高的社群,推薦給我的學員們!
如果你還沒聽過「而立人物」的Podcast專訪,那就快點入連結吧!
【羅鈞鴻 小虎專訪】從配音到聲音訓練講師,夫妻創業的故事?一場身體的警訊,告訴自己拿下面具?
https://raymondhouch.com/raymondpodcast/the30s/tigerlch/?fbclid=IwAR0doVy85wAu4vFfmxIM2Y89BbpG1OHEmkXy5s6Tb43ViabvKUh4HjqRI-4
【#雷蒙三十 #個體小聚】
個體經營者與生活黑客成長社群
生活還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實踐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加入社團雷蒙三十|個體經營者 x 生活黑客成長社群|個體小聚|Podcast
個體小聚 在 柚智夫妻(雷蒙&柚子) Facebook 八卦
【去年的今天,今年的我們】
剛可惡的臉書又跳出難過的動態回歸
提醒著我們同樣的 8 月 13 日
過了 365 天後,有沒有變得一絲絲不一樣?
去年的今天,
是我們帶著 80 公斤的行李抵達北京的日子
定機票、找工作、租房子、銀行開戶、換門號、正式上工
我們在陌生的城市中摸索著
牽著手走在北京國貿 CBD 的大街上
「你還喜歡這城市嗎老婆?」
他害怕我不適應的問著。
「喜歡啊,只是我會有點想家」
「我就是你的家呀!」
私底下的雷蒙,
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忽然從嚴厲的父親變成溫暖的老公。
- - -
說好的北漂三年旅程
卻因為 COVID-19 提早結束
離開北京的家時以為只是回台灣過個年
沒想到從此就再也回不去了⋯
而選擇留在台灣,出現了好幾條路可以走
但雷蒙還是依舊叛逆,
他說既然有選擇,那就們就選最難走的那一條吧!
於是白天當了社畜
晚上做 Podcast 週更兩集
半夜用來剪輯跟寫文章
一邊經營雷蒙三十啟動了青色組織
在社團內開始燈塔計劃幫大家打磨自己的知識
接下來還有個體小聚的讀書會即將開始
我們幾乎把每一場的演講邀約都推掉了
他總說:「轉錢不是目的,
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 - -
經過了一年回頭來看,
雖然有時候的我們還是會不小心的問自己
「如果現在我們還留在北京的話⋯」
但相信總有一天,
今天難過的這些點最終都會連成一條線的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會說,
「如果當初沒有疫情讓我們回到台灣,
可能也不會有現在的我們了。」
是吧!
無論你現在在哪裡,也許是正在哪裡辛苦的蹲著
但蹲得越低,之後一定會彈得更高的❤️
place/ 清華大學
eat/ 全北京最好吃的羊雜湯沒有之一
mood/ 台灣哪裡有好喝的羊雜湯啊想喝
____
#Bejing #memory #柚智夫妻 @ 北京清華大學
個體小聚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評價
五月天 [ 諾亞方舟 Noah’s Ark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
from 阿信:
五月天很短?
一個小時的Live,才不短咧。
那些歌,
你以真實人生緩緩累積
光陰終於帶你來到這個搖滾區。
是你讓這67分鐘,每秒都充滿無與倫比的醍醐回憶。
/
四月底
第一次會議
在只有五個人的群組裡
我們討論,這個五月,是不是不能失約?
答案是:是。
/
於是 第二次會議
就在大雞腿錄音室
與必應創造、相信音樂、8id studio、討論場地、形式、歌單⋯⋯
我們幾乎是
羅列出了所有不可能的事物
與最不可能執行的方式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
就選擇了那些,一樣都沒漏掉⋯(哭笑不得)
就像你們看到的
舞台、燈光、螢光棒⋯
整個團隊夥伴
卻沒有人質疑過一句
我們在一個空蕩蕩的體育場
整進那麼多東西到底要給誰看?
因為我們都相信,
你會在這裡。
/
就是你。
第一秒就進入演唱會的你、
異鄉中為了生活奮戰的你、
孩子在沙發上跟著唱跳的你、
在朋友圈聽說才急忙加入的你、
疲倦的結束夜班才補刷的你、
終於把孩子哄睡,戴上耳機的你⋯⋯。
是那樣一直努力活著的你,
我們知道
你會在這裡。
/
值得嗎?
不知道。
我們只希望
每當未來的你,想起2020
不只有那些令人恐懼的、害怕的 失望的、迷惑的⋯。
我們希望你記得2020
我們曾經那樣的分離了,
我們也曾用這樣的依偎相聚著。
美好的、歡樂的、感動的、不羈的、緊緊相繫的、滿血復活的⋯
還有一點笨拙的浪漫。
/
什麼浪漫?
據說是為你包下一個體育場
唱歌給你聽的
那種浪漫。
/
mayday live in the sky
2020五月天線上演唱會
[ 才不短咧 ] 完整版搖滾區入口:
https://youtu.be/eIib9hh2UCE
#再一次向全體夥伴至上最高敬意
-
▍諾亞方舟 Noah’s Ark
再見 草莓甜甜圈
街角咖啡店 落下雨點
再見 黑白老照片
回憶電影院 埋進地面
再見 我們初識的那個公園
那天是誰先吻了誰 被誰遺忘的鞦韆
再見 那麼多名車名錶名鞋
最後我們只能帶走 名為回憶的花園
如果要告別
如果今夜就要和一切告別
如果你只能打一通電話 你會撥給誰
晚安 鸚鵡和孔雀
花豹和人類 望著海面
晚安 底片和唱片
沉浮在浪間 就像詩篇
晚安 自由女神漂到華爾街
我們在甲板上摸到 杜拜塔頂的塔尖
晚安 海豚躍出西藏的屋簷
原來幻想中的這天 會比幻想更唯美
還是要告別
還是放棄海拔以下的世界
你會裝進什麼回憶紀念 在行李裡面
終於要告別
終於沒有更多的明天要追
你有什麼遺憾依然殘缺 還沒有完美
當彗星燃燒天邊 隕石像雨點
當輻射比陽光還要熾烈
當愛變得濃烈 當每段命運更加壯烈
當永遠變成一種遙遠
當句點變成一種觀點
讓人類終於變成同類
勇敢的告別
勇敢地向過去和未來告別
告別每段血緣身分地位 聰明和愚昧
最後的告別
最後一個心願是學會高飛
飛在不存在的高山草原 星空和藍天
讓諾亞方舟 航向了海平線
讓諾亞方舟 航向了換日線
讓諾亞方舟 航向了天際線
讓諾亞方舟 航向了無限
-
影像導演:8ID Studio
相信音樂
音樂製作:五月天 / 黃士杰
平面攝影:周浩詠
視覺設計:吳建龍
化妝:杜佳蓉
髮型:李宗諺
造型:曹偉康
必應創造
製作人:五月天 / 周佑洋 / 吳育璇
執行製作人:陳思潔
執行製作:林欣慧 / 郭容純 / 彭思瑾
技術總監:譚明文
硬體統籌:游東翰
硬體執行:宋采儒
Monitor 音響設計:莊志揚
燈光設計:施皓哲 / 傅喬怡 / 張家銘
視訊統籌:陳彥志
現場視訊執行:鄭宇翔 / 蔡晏彤
視訊設計:
陳彥志 / 鄭宇翔 / 蔡晏彤 / 林子德 / 王語
林昀嬋 / 晚熊創意 RAQOON STUDIO
舞台設計:林沂柔
8ID Studio
導演:魏奕旻 / 張天城
副導:張家毓 / 劉任修
動態攝影:
張天城 / 洪建凱 / 劉俊宏 / 陳翔科 / 陳韋翰
郭彥澤 / 王建智 / 莊竣瑋 / 章弘毅 / 吳東峻 / 朱華陽
攝影大助:余書豪 / 楊家哲 / 陳紀唯
燈光:
林宏洋 / 許原毓 / 楊青翰 / 鄭智遠 / 吳思賢
曾宥運 / 林建志 / 葉丞遠 / 林盈宏 / 王厚恩 / 連翊翔
製片:王漢聲
執行製片:王璽皓
剪接:
魏奕旻 / 張天城 / 何政霖
何冠臻 / 李依純 / 蘇志豪
歌詞字幕:吳東峻
錄音室場景美術:寓囍制映工作室
現場字幕:黃品瑄
音響助理:莊硯凱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
結構工程:鉉儀結構
舞台工程:銓閎舞台
燈光工程:必應燈光
視訊工程:必應視訊
音響工程:必應音響
樂器工程:發聲現場
特效工程:宏益特效
電力工程:助盛電力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
燈飾佈置:順裕昕光電
場地佈置:玩美企業
五月天是
怪獸 / 石頭 / 瑪莎 / 冠佑 / 阿信
與你
#2020五月之約
#五月天
#諾亞方舟
‥‥訂閱・看更多‥‥‥‥‥‥‥‥
▶ 追蹤 五月天 Mayday 相關資訊
https://imayday55555.soci.vip/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音樂MV http://bit.ly/YTBinMusic
相信日常 http://bit.ly/YTBinNow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i3Q98X1sQc/hqdefault.jpg)
個體小聚 在 潘瑋柏官方頻道Will Pan Youtube 的評價
曲:潘瑋柏 詞:潘瑋柏
我是我 他是我 你是我 那我是誰 我是他 我是你 我是我 那我是誰
我是我 他是我 你是我 那我是誰 我是他 我是你 我是我 那你是誰
體內的細胞正在蠢蠢欲動
不知名的面貌在異度空間領域瞬間轉動
異樣的眼光全都注視著我
不知情的請你小心因為我可能無法承受 太多 太多
比利: 這是我的身體但我發現我卻不是唯一
各個個體都在分離幾時幾何幾個聚集在我心底
說什麼是黃金比例
他們分明喜歡角力
如何能同體共存成為唯一的習題
維祺/
瑞奇:我有個秘密祕密
藏在我的心裡心裡
本尊他毫無詳情不知誰現身的時機
托比:請你不要告密
我隨時會爆發
你看的是我但你看到並不是我 你面對就是我但我早已經就不是我
Go Crazy
誰X 3
我到底是誰
比利:時間幾點幾分當時我到底哪個你 又躲在哪裡
湯米:請你不要在逼我 請相信我聽不懂
馬里:我也都看不清 離開了光明
蘇奇:顛覆了黑夜白天 你的尊重決定我的在場證明
so 慢慢 抽離開and GO
或快快 喚醒後自由
誰存活 誰逃脫 我該只屬於一個我
別太多BODY BODY
不要在MOVE MOVE
哭笑 酷肖 苦笑的不得 shout shout shout shout
KKBOX
http://kkbox.fm/1a0Jbt
myMusic(EZpeer)
http://www.ezpeer.com/#!http://www.ezpeer.com/album/album.php?cd_id=148081
Omusic
http://music.fetnet.net/albumpage.php?album_id=1038254
http://www.ezpeer.com/#!http://www.ezpeer.com/album/album.php?cd_id=147718
MyMusic(EZPEER)獨家上架潘瑋柏的Baby tongight和不想醒來
Mobile:
Baby tonight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60→按1→輸入713178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841959
不想醒來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60→按1→輸入713175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84196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NqZGbH9dR8/hqdefault.jpg)
個體小聚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傍晚時分,筲箕灣電車總站旁的金華街,總是擠滿人。看真一點,清一色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聚在一家燒臘店前,安坐於摺椅上,手持一個個食物盒,高談闊論,閒話家常。過了不久,一個年輕人站到店門外指揮,公公婆婆緩緩站起了,原來是個派飯活動。他熱心地將一殼殼的叉雞飯、燒鴨飯,舀到盒內,遞到手中,老人們咧嘴而笑,報以一句「多謝」……此一幕,四年來默默上演。
他是鄺羨予,人稱「予仔」,三十餘歲,一名八十後。四年前,他頂手了筲箕灣的好運燒臘飯店,也開始了派飯給附近的老人家。某一天,他收到一位善長仁翁的捐款,「有個女士想做點善事想派飯,但好多家店都嫌麻煩,拒絕咗佢。我諗咗一陣,不如試試吧。」所以就開始了售慈善飯票,一試,便做了四年。現在每星期派兩天,逢星期二和五傍晚,會預先提早派籌以便維持秩序。每次派飯派一百個飯盒左右,只要你持長者卡、有需要,就能受惠。送的飯餸有十樣左右,如自家燒味爐做的叉燒、油雞、燒肉,質素較有保證;或者幾味家常小菜如蒸魚、蒸肉餅等等,希望老人家吃得健康且開心。
予仔開燒臘店四年,由純粹做生意,到肩上添了一份責任。「無論捱得幾辛苦,都一定要開到鋪,因為有一班老人家等住你的飯盒。老人家叫我唔好唔派,我唔派他們無飯食。」店內有一本善長仁翁贊助記錄冊,記錄了各人的捐款,金額少則幾十元,多則一千元,清清楚楚,捐的有心人都是無名氏、個體戶,並不是說,很有條件的人才能幫人。亦試過來資助的善長仁翁減少了,予仔就唯有自掏腰包派飯,由數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儘管燒臘店生意慘淡,甚至蝕本,但是他對幫人總是義不容辭:「幫到人開心,自己都會開心。如果有需要的人,真的獲得幫助,我不介意賺少點。」
他如此有善心,不怕厭煩,原來是源自一份童年經歷。他自小於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獨力湊大他與哥哥。小時候試過窮到沒飯吃,一切歷歷在目:「所以真的很明白,有人幫助你,會好好多。」長大後,當他有能力時,他希望回饋社會,幫到幾多就幫幾多。到去年,他生了一個女兒,更加希望做個好榜樣,以身教說明,施比受更為有福。
漸漸,此派飯活動於區內廣為人知,老人家都視之為重要聚會:「來取飯的,有些是獨居、有些領綜援,這個社會,不能為這班有需要的人,給予足夠的幫助。」他嘆一口氣,惟有自己落手落腳,盡點綿力。派飯讓他看盡人生百態,也始明瞭,自己原來比其他人幸運。
「我想學明哥那樣,天天派飯,沒問題的……深水埗會有明哥,筲箕灣會有好運。」睏得雙眼通紅的予仔,說這句時卻是神采飛揚。
採訪:莫小巧
攝影:邱覺達、謝致中
剪接:麥煒軒
好運燒臘飯店
地址:筲箕灣金華街21號
營業時間:7:30 am- 9pm
電話:2866 2618
詳情: http://bit.ly/2AyUFc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rDcznCz7Y/hqdefault.jpg)
個體小聚 在 【殷瑗小聚】20161023 - 紅書- 心靈整合的道路(上) - YouTube 的八卦
這本日記記錄了榮格個人的夢境、靈魔與精神追尋歷程,成為他日後寫作的主要靈感,並由此發展出如「原型」、「集體無意識」、「共時性」、「 個體 化」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