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來的自信】
前一陣子寶哥代表班上參加校內國語朗讀比賽,賽前每天認真練習,練到連小文盲梅弟都聽到把指定文章背起來。
賽後當天我問他表現如何,會不會緊張,他一派輕鬆回答:「不會啊,我覺得我講得很好,應該是第一名吧。」
比賽結果發表,兩名優勝,N名佳作,N+2剛好是所有參賽班級數,也就是一個人人有獎的概念。(這年頭學校是有多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寶哥的名字排在佳作的第一位。不知道是不是照順序排,總之我很確定不是前兩名。
我小心翼翼對哥哥說,你不是第一名耶,有可能是第三名,但也有可能是最後一名。不管怎樣,努力過了就很好。
(媽媽本人是個活到四十幾歲上台仍會腦袋空白瞬間軟腳的俗辣,覺得六歲半兒子能上台講話不怯場已是光耀門楣)
我以為他聽到結果不如預期會失望落寞,但竟然沒有。哥只一臉好奇追問:「那前兩名是誰?喔,XX和OO啊,她們也講得很棒!」
說完就繼續跟弟弟玩各種小男孩的打鬧蠢遊戲,根本沒把「不知道拿第三還是最後一名」這件事放在心上。
※
寶哥沒有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社團這學期也因為疫情暫時取消。每天在學校課後班寫完作業,三點半回家,之後的行程就是放空玩耍、看故事書、吃東西,偶爾傍晚阿公會帶他出門運動。台灣鄉下公立小學的小一生活過得愜意無比。
他的國字依然寫得像鬼畫符,但我早在小一上學期開學一個月後就已經放棄治療,左手抓右手忍住不當橡皮擦媽媽,只要每個字都寫得正確,老師也不嫌棄就好。
期中考前我們沒有買評量卷或自修,只在家用國語課本聽寫一遍生詞,並複習一下平常小考寫錯的照樣造句。
小一數學很簡單,但他平常小考經常粗心看錯題目或數錯格子,所以只再三叮囑:「寫完如果還有時間,一定要回頭檢查到最後一分鐘。」
上週考完寶哥歡天喜地回家報告,數學全班只有他考滿分,國語也是最高分。寫完數學考卷他原本要趴在桌上睡覺,但忽然想到媽媽說一定要檢查,所以有檢查出兩個地方不小心寫錯。國語錯的那兩題,就是真的不會。
「很好啊,考第幾名不是重點,但你有記得寫完題目比平常更細心檢查,媽媽覺得這點很棒!然後偷偷跟你說,我聽說你這次月考總分是全班第一名,不要告訴其他同學喔。」
(現在小學不排名,只有前五名會不分名次上台表揚)
「哇,原來我第一名!」他聽完很開心的飄走了。
※
隔天放學回家,寶哥一放下書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鄭重宣布:「馬麻,原來我不只月考,很多東西都全班第一名耶!」
咦,有嗎,比如什麼?
「上次老師把我和A同學、B同學的畫都收走,說要參加學校比賽,但其他兩個人的畫都發回來了,我的還沒,所以這代表我的畫是全班第一名對吧!」
(欸也可能是弄丟了或忘了還你,但參加腦補比賽你肯定拿第一)
「還有呢?你剛剛說還有很多東西第一名?」
「還有,我今天在課後班,和陳XX同時第一個把功課寫完,我們都是第一名!但我中午吃飯常常全班最後一名哈哈哈~」
他不是用一種炫耀或討賞的語氣報告,而是真心沉浸在「我好棒」的歡樂小宇宙中。我就不忍心潑他冷水了......
※
寶哥的聯絡簿經常因為各種放空行為被罰寫,光是這禮拜的前三天,禮拜一那格是「我會帶衛生紙」、禮拜二「上課不要玩撲克牌」、禮拜三「我會帶鉛筆盒」。(今天才禮拜四啊)
月考後,寶哥的導師在line發了一則給家長的提醒:「大家早安,月考檢討,重點是加強閱讀理解。大聲朗讀各類故事書,家長提問,從故事內容明顯提到的,問到從故事內容可以推想出的,甚至孩子自己批判的想法。我們在教室有做,但是放空的孩子,人云亦云的孩子,永遠越差越遠,一定要家長自己一對一陪讀,才會進步。不會考試很吃虧,光會考試也沒有用,擅長理解表達溝通,一輩子受用。」
雖然寶哥月考考得不錯,看到「放空的孩子」,我心頭一驚,想說這講的不就是我兒嗎?我趕緊回line問老師,寶哥在學校有沒有什麼需要加強的地方,不管是課業、生活習慣還是待人處事方面。
老師回答:「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很驕傲,這是老師的評語。」
雖然不是很確定值得驕傲的點是什麼,被誇獎後我還是向寶哥轉述老師的肯定,哥一臉呆問我:「驕傲是什麼意思?」
「驕傲」這個詞我今年已經教過他三次,他每次都像第一次聽到,問我「什麼是驕傲」,是個記憶力跟金魚一樣短暫的孩子。
就是頭腦如此簡單,才能這麼開心又自我感覺良好吧。
問他愛不愛上學,他總是大聲說:「超愛!」
再問他最喜歡哪堂課,答案永遠是:「下課!因為可以跟同學一起玩。」
回台灣不過半年,就從多愁善感糾結細節的憂鬱小生變成自信爆棚又少根筋的歡樂大王,看來鄉下小學是選對了。
媽媽不求你多有競爭力出人頭地,如果可以,就繼續這麼快樂單純又欠揍的活下去吧。
#讀者提醒我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呼籲大家響應國際今天先欠著擇日再揍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10的網紅古箏女神何瑩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笑傲江湖 #滄海一聲笑 #swordsman 萬眾期待我今日以"任盈盈"角色 為大家演奏一曲笑傲江湖之滄海一聲笑 演奏曲目 :滄海一聲笑? 古箏演奏 :何瑩瑩 Melody Ho? 今日人日 "年初七" 人人都生日 恭喜你哋人人都開開心心、健健康康。? 古箏雙指搖 : 一般採用懸腕搖法,大指與...
「修教程不當老師」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洪秀柱 Facebook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呱吉 Facebook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古箏女神何瑩瑩 Youtube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請益] 家人希望我讀研究所修教程-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請益] 後悔沒修教程...上班常一直想當老師多好-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教師當不當老師? - 教師板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Re: 教師證是否真的很重要? - 看板CareerPla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未來想就業念師大好嗎?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國中] 想推甄高師大教育所+中等教程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問題] 有女孩上過師培課程嗎? - PTT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修教育學程的好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修教育學程的好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修教育學程的好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閒聊] 讀教育大學後的出路是不是很窄??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新聞] 薪水太少!學校鬧「代理老師荒」 數學、體育師代打教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心情] 中文系卻不想當老師-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Re: 想請問大家我該如何選擇呢? - CareerPl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作者: baobaoPTT (三點一刻) 在PTT 的推文記錄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Re: [新聞] 薪水太少!學校鬧「代理老師荒」 數學、體育師代打教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Re: [新聞] 薪水太少!學校鬧「代理老師荒」 數學、體育師代打教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沙漠玫瑰“八爪根”完整教程,自己在家就能做,2年後價值翻幾倍 的評價
- 關於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心得] 不要把教甄當成人生的一輩子- 看板studyteacher 的評價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反省與承擔》洪秀柱閉關感言(完整全文)
(YouTube記者會全程錄影:http://youtu.be/7bgtRoiSv8o)
各位朋友:
大家好!幾天不見,抱歉!讓大家掛心了。
這幾天我在山中靜思。由於這段時間的紛紛擾擾,我需要在完全安靜的狀態下,以寧靜的心面對自己,仔細檢討這段時間的種種,把問題的所有層面再看清楚。也想清楚該如何繼續出發,走我該走的路。
我是帶著許多問題與困惑來靜思的。幾年來我心頭一直有著許多疑問,我們社會有那麼多良善的面向,比如志工的無私奉獻,民間的敦厚人情,但一旦進入政治領域,這些好像都變了。我們社會為何可以如此容忍政治人物的不真誠?如此的翻雲覆雨?我常想,無論馬英九總統的個人和施政,各界有多少不同看法與評價,他畢竟兢兢業業,清廉自守,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的民調和民間聲望,竟然會低於極度貪腐弄權的陳水扁前總統?人民為何如此苛責於馬而寬待於扁?這公道嗎?何以李登輝在每次背信忘義和數典忘祖之後,卻都能得到曲意迴護,乃至於他終於敢說出古今中外一個國家領導層級的人,所能說出的最恬不知恥的話?而在他背叛國人,貽笑中外之後,為何泛綠朋友還能寬容?他們究竟怎麼考慮這個涉及忠誠與公義的問題呢?這個國家還有公義嗎?還有是非嗎?
我在想,聖經裡呼籲人民要高舉公義的大旗,這面大旗為何不能真正在台灣高舉?是台灣還不夠民主?還是轉型正義做得不徹底?又或者這二十多年來,由於我們沒有處理好國家認同、身分認同與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大問題,以致讓政客們得以任意煽動人民的情緒?坦白說這二十多年以來,台灣的社會不就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內戰嗎?當認同成為內戰的主要訴求時,把切割式的認同視為最高價值,對不認同自己者,視為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因此,人與人間基本的道德,政治人物應有的規範,社會其它良善的價值,是不是也就變得都不重要了呢?
這些問題都常讓我輾轉反側,最近尤其深深困擾了我,於是我知道我必須先清澈一下自己,否則我內心無法寧定,必然無法走好往下的路,所以我選擇了暫時放下一切,靜思自省。
也許人在心定下來之後,格外會看清楚一些事。幾天下來,我益發確定我們這個國家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這個病若不趕快救治,就要病入膏肓了。而我處在斯時斯地,就沒有逃避的餘地。
前天我看到了一段影片,是李前總統過九十歲生日的畫面,在祝壽者中出現了兩位他的衣缽傳人。一位是民進黨的蔡主席,另一位則是宋省長。這畫面總讓我感到一種特別的感慨。
李登輝先生曾用血書宣示加入日本皇軍,後又加入過共產黨,後來背叛了他的同志,也加入了國民黨,國民黨當然也點滴在心。他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卻讚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於軍國主義曾為中華民國帶來的災難。之前他主張釣魚台是日本的,以前元首的身分將國土拱手送人,前些天又宣稱原來他效忠的是日本。這種政治背叛與賣國行徑能不令人瞠目咋舌?至於蔡主席,是李先生的愛徒,她為李先生炮製了切割兩岸認同的兩國論,也曾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現在卻又回來選中華民國總統了。她一直到今天,都還不願吐露她心中對中華民國的真實看法。我感到奇特的是,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不以為意。老話說「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當廟堂人物公然以翻雲覆雨為能事時,國家怎麼會不生病呢?但是,我也不禁要問,究竟是甚麼力量使得這些人還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呼風喚雨呢?
最近發生的高中生反課綱微調行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二十年前,民進黨以民主為名,發動了黨政軍退出校園的運動,希望還給校園純淨的空間。二十年後,國民黨真的退出校園了,但民進黨卻進入了校園,還不只進入了大學,更進入了高中。他們發動大學生學運也就算了,現在還要鼓動未成年的高中生來發動學運。而且這個學運想推動的內容是甚麼?是要反對依據國家的憲法所訂定的課綱,而改依日本的殖民史觀來訂定課綱。這些可都是涉及國族認同的史觀大問題啊!更甚的是,當這個學運不幸有人輕生時,民進黨還希望踩著血跡來擴大戰果,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依然不以為意。像這樣可以把政治黑手伸入未成年人世界的行徑,是甚麼心態讓我們社會居然可以容忍呢?
這些事例,這幾年來實在太多了,媒體上整天連篇累牘的造謠汙衊,網路上各種不負責任的批評謾罵,我們好像都不能遏止,這個社會似乎在某些領域就是陷入了歇斯底里狀態,整個價值也都陷入了混亂。前些天一則報導說,我們現在的老師們職業成就感越來越低,因為在許多家長的霸凌下,老師們已經不敢管學生了。其實何止老師,任何涉及公領域的部門,不都有著同樣的感慨?前些天颱風災後,有多少維修人員被包圍,被打,只因為沒有先去維修某些人受損的災情?我們都知道這些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但是只要涉及了公領域,我們社會好像就亂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曾說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危機社會,我們內外在的挑戰極多,包括我們國家存在著安全的威脅,我們的經濟存在著停滯的現象,我們有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我們有貧富差距擴大的危險等等不一而足的問題,這些都是事實,也都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與決策的執行品質,才可以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可是坦白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社會存在著撕裂的危機,這撕裂的危機已經造成了政治上的惡鬥、公共事務上的無法決策,乃至意識上的分裂與人民間的仇視,這些問題已經深深困擾著我們,但大家卻又似乎束手無策。我上面所說的種種現象,就是明顯的例證。
這次閉關,可以說我把這個問題看得更透徹了。我說我們的國家病了,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各位試想,如果社會不在意真誠,我們哪有信任?如果社會不在意是非,我們哪有道德?如果社會不在意理性,我們哪有方向?如果社會不在意因果,我們哪有明天?
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很多人都說,那些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官員,比如孫運璿、李國鼎等前輩,如果在今天的政壇,他們也一樣束手無策,因為他們就算再會擬定政策,也沒有政治空間可以讓他們揮灑。所以我們是病在政治,政治上有太多人不擇手段,視不真誠與反覆為能幹,視能捲起風潮以謀取政治利益為本事,上可以背叛國家,下當然就可以黨同伐異,上行下效的結果,國事也就不堪聞問了。
如果說這個病還只是一些個別的人的不擇手段,也許還好。但是我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經發展為一種「民粹政治」的結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可以因為一個部隊管教不當的事件而把軍法整個給廢掉了,這是一種成比例的理性決策嗎?可是民粹政治已經成為一頭怪獸,只要發動,就沒有人可以抵擋得住,它以摧枯拉朽之勢,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決策方式。
而且很不幸的,這個民粹政治的發動力量,主要掌握在綠營人士以及部分所謂的名嘴與媒體手裡,他們擁有定義敵我的權力,於是民粹的刀鋒所指,對象就很快被輾成碎粉。這當然不是說綠營有多厲害,之所以造成這股民粹的狂潮,綠營固然要負相當責任,藍營的放棄抵抗,乃至部分有影響力人士的推波助瀾,恐怕也要負起同等的責任。
所以不只國家病成了這樣,我還看到我們的黨也病了。也許各位還記得,我六月十日在中央黨部的講話,我說這麼些年我們的黨在立場上是不是產生了漂移,我們「是不是總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也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了,更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的確,這些年來,我們的黨經常讓外界感到是軟弱的、媚俗的、沒有立場的、遇到壓力就立刻退卻的。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課綱問題,我們的教育部遇到了壓力,就只好同意新舊兩案並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讓違背憲法的課綱與遵守憲法的課綱並存。為甚麼會如此呢?
這段時間以來,在這點上我的感覺更是深刻。這段日子,有不少人好意地告訴我,選舉的首要目標就是勝選,只有贏得選舉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而勝選是唯一的真理。也有人用他的經驗告訴我,我們台灣人民「好騙不好教」,不要談太深的道理,人民是聽不懂的,要迎合多數人的想法,才能得到選票。是這樣的嗎?我了解他們是關心我,也希望我能夠勝選。靜思期間我不斷地問我自己,選舉要求勝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該要一種甚麼樣的勝選?台灣這二十年來經常有選舉,勝選的人無數,總統也換了好幾位,他們都勝選了,台灣卻每下愈況,請問這樣的勝選有何意義?
坦白說,我們許多同志對民粹狂潮不是無感,但的確有很多人總認為這些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難在短時間內釐清,而在選舉頻繁的狀況下,也就常常因循而不去解決了。漸漸地當話語權落入了綠營手裡,就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於是從先前的忍辱負重,然後不斷被軟土深掘,到最後甚至有些人也變成這股民粹狂潮的俘虜,也跟隨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述,轉而質疑自己原本的精神與立場,也讓國政的處理,陷入雖為多數黨,卻形同是少數黨,讓國家大方向淪為綠營所操控的局面。然而大家思考過沒有,如果這樣的民粹狂潮繼續延燒下去,國家將會是個甚麼樣的結局呢?
作為本黨提名的候選人,很多同志確實對我懷抱高度善意,但也許因為我並沒有足夠的德望,讓他們信任我對國家困局的判斷。我承認我在知識上有待充實,在經驗上仍有不足,在職位上也並非一方之霸,但也許正因為我的平凡,我提醒自己,不要有知識、經驗或職位上的傲慢,應該向有能力的人學習,向值得尊敬的人看齊。在我準備參選的過程中,我努力學習與思考。也許我的知識經驗的確遠不如大多數政治前輩,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自己方向正確,並以誠懇的態度就教於同志,他們一定願意協助我一起為國家社會效力。可是實際上觀望待變的思維仍然所在多有。
靜思期間,我想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我的參選初衷。今年四月我開始認真考慮參選,單純的就是提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當時我絲毫沒有考慮過大位與權力的問題,因為我的評估跟各位一樣,我從不認為自己有出線的可能。當時只想到國民黨的危局,做為黨員的一分子,我必須點出國家困局與未來應走的道路,如果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願意出來承擔,我會毫無罣礙地飄然退出政壇。
對於這條正確的道路,我的考慮是,如果我們國家面臨的最大政治困局,就是民粹狂潮的話,我就要找到造成這股狂潮的原因,然後提出解決辦法。其實大家都很清楚,這股民粹氣氛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兩岸問題不得解決,因為兩岸問題無解,所帶來的安全與發展困境,讓對岸成為台灣所有問題的標的。我們社會把所有的焦慮都指向對岸,於是就無法準確看待對岸所發生的變化,同時也在台灣內部製造了這個民粹政治的結構。如果問題的根本在此的話,我當然要以替兩岸創造真正的和平為首要目標。
七年多來,馬總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自上任以後,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簽訂二十一項協議開啟了兩岸經貿文化的密切交流,維持了兩岸的穩定,也為台灣創造了發展契機。但是從去年太陽花反服貿開始,我們看到兩岸關係的發展的確碰到瓶頸,交流已有猶豫,穩定已顯脆弱。我們要繼續選擇不碰政治議題,讓兩岸關係一直拖下去,還是要選擇民進黨的路線,讓兩岸關係既「鬥」又「拖」?我認為,無論是選擇鬥還是拖,都不是正面積極的態度,或許我們可以拖過這幾年,但是下一個十年,下一代呢?從個人的利益或選舉考量,選擇「鬥」或「拖」這兩個隨俗依眾的政策,比較容易討好,也不容易被扣帽子,但是為了台灣的前途及後代子孫的福祉,我不想看到我們繼續模模糊糊的坐困愁城,甚或像溫水煮青蛙似的坐以待斃。做為總統候選人,我必須誠懇地告訴各位,我堅定地要走一條為台灣創造和平的道路。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同時為青年朋友開創更開闊的發展空間,更為台灣創造被世界需要的價值。
我認為,為兩岸創造和平穩定的架構,乃是台灣得以解除困境的起點,所以我不僅主張要鞏固九二共識,還希望能夠延續、深化,進行兩岸政治協商,在恪遵憲法、平等尊嚴、民意為本的原則下,簽署兩岸和平協定,共同確定「分治不分裂」的兩岸定位原則,並同時解決國際參與、永久和平的問題。
確定這個根本方向後,國家才能有充分的開放空間,來創造均富的環境,並讓台灣可以進行價值重建。這就是我的參選初衷,也是我提出「和平、開放、均富、道德」為我的競選主軸的原因。我完全相信只有破除民粹才能為台灣解決亂象,重建道德與價值,只有創造和平才能為台灣內部與兩岸解除對抗的引信,也為台灣創造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同時,我也認為我有義務以最大的力量來宣示這條道路,就算功成不必在我也無所謂。
跨過初選門檻後,我不再只是理念宣揚者,我必須轉換為國家領導人,我要負責讓這理念落實。這幾天,我腦海裡經常浮現這一個多月來我全國走透透的場景。我想起了許多鄉親不斷問起的一些問題,他們問我: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沒有是非,充滿暴戾之氣?為什麼我們的執政黨會變得懦弱與不敢堅持?為什麼有些媒體可以一直顛倒黑白?為什麼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言論自由,然而我們卻不想聽、不想看?為什麼我們的在野黨明明就只會抗議、杯葛,無視台灣的整體前途與利益,卻似乎越來越壯大?為什麼我們社會善良理性的人,都漸漸只能選擇冷漠以對?這些可愛的民眾不斷以充滿焦慮的聲音,問出了這些沉重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民眾以擔憂的口吻,不斷問我,台灣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面對這樣的聲音,我心頭真是充滿了歉意。坦白說,我覺得我們這些所謂的廟堂人物,無論在朝與在野,真的都對不起人民,特別是對不起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媚俗地叫著各種口號,可是實際上卻陷入了無止盡的政治惡鬥,一方不計一切手段地企圖奪取政權,一方庸懦地不斷從底線退卻,只求能夠明哲保身。於是我們的政經社會發展,無一不陷入泥淖,我們的下一代看不到希望。政治人物為了不要惹火燒身,很少人敢去解決關鍵性的問題,也很少人敢去推動真正能夠幫台灣脫離困局的構想,長此以往,台灣還會有希望嗎?於是我想,除了堅持初衷,我還有甚麼辦法可以回應那一張張焦慮的臉孔呢?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種甚麼因得甚麼果」,這不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嗎?我們如果輕率地投下選票,大家就會讓政客隨意玩弄;政客如果用製造族群、地域等分歧的方式來選舉,這個社會絕對會愈來愈分裂;當我們把勝選看得比甚麼都重要,心中想到贏者可以全拿時,社會的良善價值必將離我們遠去。而如果我們能夠用正確的道路來推動國家的改變,人民也才能獲得希望,不是嗎?
於是,我想起了「國家、責任、榮譽」這幾個字。在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之前,我沒有退縮的餘地,只有把自己當成一塊指標磚,讓千千萬萬的磚與我共同舖設一條正確的道路,讓國家得到和平,讓人民得到安定、繁榮與均富。事實上我反覆思索,我相信,做為國家領導人,他所需要的也許不是最豐富的知識,最強的行政能力,但他一定需要有堅定的信念,能準確認知國家處境、掌握國家發展方向,還需要有真誠的人格,以及和人民溝通對話的能力。也唯有做到這點,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並因而勝選。而所謂的榮譽,就在於我是不是對得起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平靜。
各位朋友,其實我與大家一樣,都是平凡人,只是一些特有的因緣,讓我今天站上台前,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也像大多數台灣的女性一樣,在家中有困難時,就會挺身而出,挺住一個家,而從來不會去想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而是必須承擔。我的參選不是因為想到天將降大任的天命,也不敢自詡為英雄救國的情操,而只是覺得該出來就出來,該承擔就承擔。未來,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平凡,但會更提醒自己,人格與價值是一個領導人應有的品質,包容與視野是領航者應有的內涵。我視這段時間烈火焚身的鍛鍊,為上天對我的試煉,我謹以誠懇的反省,向各位承諾,我仍舊是那個敢說敢言,勇於承擔,以真誠來做人處事的洪秀柱!所有流言與觀望,請到此為止!我會為我的信念奮鬥到底,決不退縮!
靜思期間,我反覆與自己對話。我的參選,在眾人眼中或許是個偶然,但何嘗不是否極泰來,正面力量必會湧現的必然?我會堅持參選的初衷,高舉「真誠、理性、和平」的大旗,用真誠來揚棄虛假,用理性來擊潰民粹,用和平來開啟大道,這樣我才對得起自己,也才對得起支持我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將視這次選舉意義為:這是國家領導人人格上「真誠與偽善」的抉擇;這是國家決策上「理性與民粹」的抉擇;這是國家方向上「和平與逃避」的抉擇。
我希望我這次的參選,不僅可以讓國家有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可以讓台灣的政壇有一股完全清新的面貌,也希望促成我所屬政黨的體質更為健全,讓國人更為幸福,讓年輕人更有未來。在這個台灣極需改變的時代,我希望「真誠而非虛假,質樸而非狹隘,能力而非權謀,包容而非含混,自重而非自戀,堅定而非固執」,能夠重新成為我們評選領導人的必要品質。從九合一敗選後,本黨的檢討似乎並未能感動社會,因此我也非常希望在必要的或有爭議性的重要議題上,以開放方式進行辯論或討論,大家一起把政策路線講清楚,讓人民清楚知道為何要支持本黨。
最後,我也想向我的對手蔡英文女士說幾句話:我們兩人何其有幸,能夠以女性身分為台灣民主寫下歷史的新頁。台灣的選舉有些地方太違反人性了,該是共同「放下屠刀」的時候了,我希望我們兩人引領的選舉,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選舉」,而不再是「選戰」。讓我們一起來展現,誰更有決心與能力來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向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有這樣的胸懷,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將是全民之福。我將從我自己做起,如果您同意,我願意親自前往拜訪,邀請您一起藉著這次選舉,透過女性無私的良知與深厚的愛心,終結藍綠立場的惡鬥和理盲偏見的民粹,將各自關鍵的治國理念與做法,透過反覆的說明與辯證,交給選民抉擇;讓我們的社會因為選舉而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國家可以真正地透過民主而走出美好的未來。
親愛的朋友們,希望大家在選擇支持我時,是因為認同我的「真誠」,也是了解我對「破除民粹、創造和平、真誠治國」的堅持,這才是讓我們國家能夠再起的方向,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勝選,才是有意義的勝選,也才是國家與人民真正的勝利。
各位朋友,我堅定相信,這次選舉是台灣轉變心靈的時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挑戰固然嚴峻,但一念轉變,光明就在眼前!
謝謝大家!也祝福大家!
#洪秀柱 #反省 #承擔 #道路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感謝大家昨天來我的「公開議政」,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公開討論市政。以下是我昨天所講的內容,想來卻無法來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這份文件,了解我做過的政策及關心的議題。關於昨天最後的QA,我會再另外發一篇文讓大家了解。
這三個會期以來,我實踐了哪些政見、哪些政策在推動上窒礙難行,我會跟大家誠實報告。
【主要政績】
#公開議政
本來在今年初,我就預定要舉辦座談會,邀請大家一起面對面討論市政議題,不過因為疫情影響,只好到現在才與大家見面,這點是我比較抱歉。但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舉辦公開議政,往後還是會有機會像昨天一樣,跟大家一起討論對市政議題的看法。
#透明選服網站上都看得到
我們經手的選服,都會在「選服魔鏡號」選民服務系統上公開回應。
比如說,大家關心的交通議題(機車路權、交通動線規劃、道路壅塞、公車駕駛問題、行人安全等等)就佔了選服案件的三分之一。在確定成案之後,我們會評估,是要透過市府索取資料來取得回應、召開協調會(例如建照因為其他戶都更發不下來),還是現場會勘(例如塗銷禁行機車、行穿線退縮),來解決市民陳情的問題。這些回覆,都可以透過系統內的搜尋功能,找到我們的回應。
「選服魔鏡號」改版後,新增了一些新功能,包含案件數統計、類型分析、關鍵字分析、甚至可以「抽牌」看我們的案件有哪些回覆內容。也有一些神秘功能,歡迎大家多上去玩玩看。網址:https://service.froggychiu.com/
#不是所有選服都會在一開始公開
有一些很特殊的選服,為了保障當事人,我們在第一時間不會公開,但完成之後會與大家報告進度。
像是員工說公司違反勞基法沒給加班費、要求超時加班、不合理的勞動契約等等,希望我們協助匿名勞檢;也有一些是讓人很遺憾的案件,例如導師不當體罰學生,甚至有學校隱匿性平案件的證據,讓同學身心受創。這些案件,為了保護當事人、特別是未成年當事人的權益,我們絕對不會在魔鏡號提到個資,但會希望通案性的回覆,能夠幫忙到其他遇到類似案件的市民。
#我們也有不受理的案件
不受理的案件比例大概只佔8%,其中很多是屬於中央權管的案件,或者是外縣市的案子,原則上我們也會盡可能轉介給在地的市議員或立委協助。包含先前入境檢疫的問題、其他縣市學校老師霸凌的問題等等。
#做選服的感想
我做選服到現在有一個感想,就是我過去認為萬惡的「喬罰單」、「喬病床」,其實最終反映的都是一個問題:在市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不能夠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幫助到對方?如果真的是我無能為力的案件,我能多做些什麼,讓陳情人好過一點?例如有一些案件,是我怎麼樣都無法挽救的生命,例如在醫院被霸凌後自殺的醫師,或者在馬路上被公車撞死的祖孫;有一些案件,是歷經各個議員、立委、甚至陳情人寫信到總統辦公室,都無法獲得回應的。這些案件,不一定是我職權能夠協助的,甚至往往超過了法律可以協助的期限,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大家覺得求助無門的時候,找到一個可以聽你說話,而且聽得懂你說話的人吧。
#針對社宅活化進行多次質詢
每個會期的總質詢,我都會質詢市府公宅進度、營運管理問題及未來規劃的進度。包含公宅的用地取得及建設工程,是否落後市府自己的目標;市府其實有逐年審核資格來調漲租金的疑慮;許多市民對於公宅建設期間的綠地或停車空間縮減也有質疑,我們也敦促市府一定要在規劃階段就開始公共工程說明。除了建案進度外,我們也一直在追蹤市府成立專責行政法人的進度,來積極管理至少要用五十年的社宅。
當然,社宅因為數量相對稀少,更多買不起房的市民,也同樣需要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的政策,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質詢的重點。
不過,社宅活化是一個很難在短期看到成效的政策。很多在魔鏡號反應的市民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央地方都積極在主張居住正義,房價卻還是那麼高?蓋公宅又抽不到,租金也降不下來,我要如何在台北市生存?我認為,複雜的問題無法有單一解方,居住正義要能落實,除了我持續關注的社宅進度外,我也會在議會持續推動囤房稅的調升,讓更多空屋可以在合理的價格被釋出。
#道路平權從微小的改變開始
在我的「未來交通」政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精神是「道路平權」,也就是不論行人、機車騎士、汽車駕駛,都能夠在尊重對方用路權益的前提下行進。
這包含我透過會勘協助塗銷了禁行機車道並開放直接左轉、擴大路口,讓人行道更能順利銜接行穿線、增設Youbike 2.0的新站點,或透過質詢要求市府增加充電站位、請市警局嚴加取締南京東路、基隆路、中山北路二段、延壽街、羅斯福路四段等地的違規停車、儘速決定民生汐止線方案等,都是我這三個會期關注的重點。
我知道很多市民不一定會滿意現在市府對於道路平權的作法。不過,就像我在民主開箱EP11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一點一滴地發動微小的改變,但我希望,這樣的改變不只是結果,更是改變市府思考問題角度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我之外,更需要團結的市民才能夠做到。也希望大家之後可以持續提供更多你們認為應該改變的路段。
#對於五分埔商圈將會重新調整政策
過去,我在政見中提到,原先是希望比照首爾東大門的服飾基地,讓五分埔再度活化,成為台北市的商圈亮點。而這必須改變目前在住宅區所規範的土地用途。
然而,經過我與其他熟悉在地的朋友一起討論後,我發現到若真的放寬土地使用類別,很可能留下的不是五分埔商圈,而是另一個信義新天地的商辦大樓區,或者成為建商炒作豪宅的新地段。這與我原先的想法相互違背,所以我也得很坦白跟大家說,我先前五分埔商圈的政策會有大幅度的調整,我會希望優先透過都發局針對信義區的通盤檢討,重新檢視五分埔在未來都市規劃的定位,才能夠檢視未來這裡真正適合的商業型態。
#持續追蹤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後續規劃
從我在教育委員會時,我就持續關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和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工程進度;現在我在民政委員會,我也仍然趁著考察的機會,在六月底實際走訪北流考察南北區的設施,以及董事會未來對扶植藝文產業的規劃。
以北流來說,雖然已經在上週六舉辦完壓力測試,也即將在九月初正式開幕,作為十月金曲獎的主舞台,但未來對於小型藝文團體是否有實質幫助?會不會反而擠壓民間經營者的空間?未來要如何培植下一代的創作者?我當場也與黃韻玲董事長討論這些問題。北流未來將規劃三間分別為200人、800人、1600人的livehouse供表演者使用,目前正在規劃辦理招商作業當中,我也將持續追蹤後續收費標準,在未來提供合適的空間、價位給需要的團體提出申請。
#針對小巨蛋開放政策的質詢
今年,許多藝文活動在疫情初期被迫取消。隨著疫情趨緩,商業演出和防疫的拉鋸如何平衡,是許多民間業者的難題。中央當時雖然開放了國家級場館,但北市府對於所有場館解封,是否有統一的政策,在當時並不明確。
我針對小巨蛋的開放政策就做過一次質詢,當時要求市府要明確訂定一個開放標準,在疫情到什麼階段,可以讓業者得以憑市府公文,向國外廠商協調取消演出後的費用計算。5/30時,市府終於訂定原則及減租方案,我希望這能讓後疫情時代的演出單位,能在動盪中找到可以依賴的遊戲規則。
#調整演出娛樂稅
另外,在這次會期,我也針對娛樂稅課徵的標準,向稅捐處提出除質疑。主要是台上有沒有人唱歌的音樂表演,稅率居然相差四倍,你能想像晨曦光廊跟滅火器的演出,對Livehouse課的稅居然不一樣嗎?另外還有不合時宜的說書、馬戲等項目,我們也藉著這次的部門質詢,一併向稅捐處提出修改建議。
最終我與稅捐處達成共識,將演出娛樂稅調整至1%、2.5%、5%,針對票價高低來做調漲,基本上Livehouse的收費將維持在1%,除非一場演出的票價超過1500元才會調漲。這樣一來也相對減少的場地方成本支出,能夠更支持他們舉辦更多藝文活動,在這個疫情時刻,給予大家抒發的空間。
【其他重要政績】
・交通運輸
推動公車上下車刷卡
公布公車評鑑審議紀錄
宣導捷運手扶梯定點站立
質詢(大巨蛋旁)光復南路路型改善工程
・公共設施
松榮公園綠地保留
質詢共桿竣工勘驗不完全問題
・衛福勞動
誠實蜜蜂平台倒閉記者會
愛評網勞資爭議記者會
BOT租客紓困方案
防疫期間協助保障員工配戴口罩權益
推動租屋糾紛處理統整網站
爭取聯合醫院獎金依法發放
針對北捷夜點費勞檢
爭取公立醫療機構人員獎勵金發給要點提撥總額提高
・文教科技
質詢愛叫車使用率低
質詢悠遊付成效不佳
推動高中學生自主分配社團預算
質詢彩虹媽媽入校
聲援社工應提高待遇並稽查機構違法核銷
爭取吳興國小特教空間
號召終結放榜新聞
・環境建管
協調雙連市場攤販
清除興隆整宅廢棄物
改善百齡、迎風足球場場地設施問題
要求整頓無照攤販佔用道路問題(攤販精進計畫)
持續推動公園符合零流出標準
・警消政風
爭取消防員外勤勤修制度改革
專案查緝統促黨(包含2019/10/1在北車違法搭台問題)
退役消防犬領養制度
完善查察消防栓埋沒機制
因應疫情取消計算住警器績效
質詢警察防疫裝備不完善及減少降低不必要勤務
・市政議題
爭取索資電子系統
敦促市府爭取大巨蛋重新議約有利條件及參與歷次都審會議
提案調高囤房稅
性平教育委員會及其他府級委員會開放錄音錄影
環保局徵件簡章修正,取消著作權不平等條約
舉辦公聽會,確認無人機專章實施後的使用原則
修正競選廣告物自治條例
推廣彩虹經濟及設置地景
組成性平連線及民政委員會政團
研議日租套房合法化
質詢市府未登記遊說
防疫租金優惠回饋給實際使用人
・長期關注案件
牯嶺街小劇場整修工程
TMS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大巨蛋工程安全性與法律、議約等問題
濫用救護車機制
松菸場館營運狀況
龍山文創數位內容實驗場
公車行車事故問題
勞檢人力不足,勞檢覆蓋率偏低
提案修正臺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
・其他
幫忙香港抗爭者勸募防毒面罩物資
協調申請台大地下道作為聲援香港連儂牆之用
聲援樂生保留運動
聲援巴奈訴願案件
聲援華航及長榮罷工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古箏女神何瑩瑩 Youtube 的評價
#笑傲江湖 #滄海一聲笑 #swordsman
萬眾期待我今日以"任盈盈"角色
為大家演奏一曲笑傲江湖之滄海一聲笑
演奏曲目 :滄海一聲笑?
古箏演奏 :何瑩瑩 Melody Ho?
今日人日 "年初七"
人人都生日
恭喜你哋人人都開開心心、健健康康。?
古箏雙指搖 : 一般採用懸腕搖法,大指與食指或中指,保持在三度或與三度接近的和弦位置上,手指關節自然彎曲保持不動,其餘三指自然放鬆,彈奏時依靠手腕的力量帶動,完成一個連續和弦的效果。
古箏刮奏:刮奏的時候,指甲片不能插入太深,也不適合太淺。感覺就比平時彈琴的深度稍微淺一點。手掌和手肘的姿勢和彈琴差不多,要抬起來,不能因為隨意刮奏而失去了手型,耷拉下來。
搖指:使用大指或食指連續的向里、向外快速彈弦,以達到音色連貫的一種古箏演奏技法。近年來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發展及樂曲表現力的要求,搖指這一指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並派生出以搖指為基礎的多種演奏形式如八度搖、雙指搖、掃搖、扣搖、多指掃搖等。
懸腕搖——在扎桩摇和支腕摇的基礎上將指法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放,懸腕搖不需要任何支架,完全靠手腕的控制和力量來完成搖指,這種搖指擺脫了扎樁的局限,可以完成自前岳山到碼子之間任何地方音色的要求,如游搖等。
左手彈弦時,可以選擇戴指甲、指肉撥弦、指甲 撥弦 。
差別在於: 戴指甲——要花較長的時間習慣左手戴指甲撥時,那 種 「 怪 怪 」的感覺。
純用指肉撥弦:較痛、練習不當可能會起水泡,但 音色醇厚的優點難以取代。
Facebook:
古箏melody何瑩瑩
https://m.facebook.com/melodyingying/
IG:
Melodyguzhen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dyguzheng/
Youtude:
Melody Ho
https://www.youtube.com/c/MelodyHoying
電郵:
Melody25673575@gmail.com
#古箏 #中樂 #古箏碩士 #滄海一聲笑 #任盈盈
#笑傲江湖 #何瑩瑩 #MelodyHo #瑩聲雅集
#古箏教學 #古箏專業班 #千金古箏表演團
#古箏小組班 #古箏專業個人教授 #古箏碩士
#秋葉緣 #滄海一聲笑 #冰封的心 #仲夏夜戀曲
#春霜 #古箏 #中樂 #音樂學校 #音樂教室
#千金古箏表演團 #MissHK #古箏調音班
你是否想支持我的古箏專輯 ?
古箏女神 箏心真意
?? 如果是的請入數$128在以下戶口, 然後email聯絡我,給我一張入數紙,確認購買。 然後請寫低你的地址,和電話號碼, 我會順豐給你,郵費順豐到付。 ??thanks!
#卡農
https://youtu.be/hofSF86EmK8
#鬼滅之刃
https://youtu.be/nM4ts9Qh4rs
#夢中的婚禮 千金
https://youtu.be/G5152xXsIXc
#冰封的心 古箏女神原創曲
https://youtu.be/oVD5MfXTq-o
#誰令你心癡 張國榮
https://youtu.be/hF5gkwgwxUM
#追 張國榮
https://youtu.be/pifnKs2V-2s
#倩女幽魂 張國榮
https://youtu.be/yvu0c5GxUps
#沉默是金 張國榮 許冠傑
https://youtu.be/ignEIqCEkQw
#邊個話我傻 #旱天雷
https://youtu.be/QJi3h6QgWT8
#步步高 #廣東音樂
https://youtu.be/hZNl__IeSyw
#Last Christmas
https://youtu.be/XdC6O_H2U34
#秋葉緣 古箏女神原創曲目
https://youtu.be/vJNXI-6WH-c
#月圓花好
https://youtu.be/i1amyo1Wvvs
#幸福渠水到俺川
https://youtu.be/Q_YWVsNcEag
何瑩瑩個人簡介
?音樂學習歷程: 九歲學鋼琴,十歲學古箏。 古箏師隨許菱子教授,啟蒙於吳曉紅老師,獲錢璟老師的指導。 在演藝學院期間, 跟隨彭俊傑老師學習作曲,鄧樂妍老師學習編配。
?何氏多次獲得奬學金,得到名師指導: 多次獲《匯豐銀行慈善奬學金》到內地進修: 到廣州隨饒寧新教授, 到北京隨王中山教授。 到台灣隨樊慰慈教授 。 ?何氏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會:
?主辦了: 2013《王中山作品專場》 2014《活五調與潮州箏曲》講座音樂會 2014《何瑩瑩碩士畢業演奏會》(全院滿座) 2016 瑩聲雅集《純箏》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 《純箏2》音樂會 2019 《純箏3.千金之夜》音樂會 2020 《樂行純箏慈善音樂會》
?協辦了: 2013《箏動心弦中日箏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5 《箏琛》音樂會(全院滿座)
?音樂會重點嘉賓: 2017《二胡金曲欣賞》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水月鏡花原是夢》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經典重溫》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情人節音樂會之鄧麗君名曲》(全院滿座) 2018《粵語電影音樂與插曲》(全院滿座) 2018《秋月》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9《萬花吐豔伴梁祝》音樂會 (全院滿座) 與著名二胡演奏家辛小玲小姐同台演出 2019《梅豔芳名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參與大型表演活動: 2013-2015 擔任「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文化大使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獲選以《曉霧》一曲擔任《交流音樂會》的獨奏。 2017 遠赴大溪地擔任 《大溪地華裔小姐選舉》表演嘉賓 2020 帶領千金古箏表演團以滄海男兒和秋葉緣,兩首曲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八音和鳴」 參與古箏論文演講: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發表《從活五調看潮州箏曲的調性轉換》。
✨何氏以獨奏身份與不同的樂團合作: 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合作: 2012《周成龍專場音樂會》獲選二重奏《苗山春》 2014《周煜國專場音樂會》獲選領奏《雲裳訴》。 與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合作: 2014勝出協奏曲比賽,獲選獨奏《雲裳訴》。
✨何氏比賽屢獲殊榮: 《首屆國際古箏之星協奏曲銀奬 》 《首屆國際箏之星專業組銅奬》 《校際音樂比賽箏深造組亞軍》 《校際音樂比賽古箏高級組亞軍》 《中華國際音樂藝術大賽十級組金奬 》 《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活動古箏金奬》 《古箏少年組新聲柸優異奬》 《香港國際青少年器樂大賽中樂青年專業組銅獎》《青樂杯專業組銀奬》等等。
⚡️曾參與樂團: 香港青年彈撥中樂團成員、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中阮及古箏)、 香港演藝學院古箏團、 2017 創立千金古箏表演團。
?電視節目: 2014-2019《TVB文化廣場》十多場的演出嘉賓 2019《TVB明愛䁔萬心》與區瑞強先生和吳岱融先生同台演出 2019《TVB流行經典50年》與黎耀祥先生同台演出 2020《藝文誌》半小時古箏專輯 2020《TVB流行經典50年》與歐瑞強先生和鄭子誠先生同台演出
https://www.facebook.com/523322747744477/posts/2850607571682638/
?配樂: 戲劇《只有香如故》 電影 《我媽媽是男人》
?演唱會伴奏嘉賓: 2012《張偉文唱好爸爸》 2013《李龍基濃情金曲夜》 2018《區瑞強慈善私房音樂會 2019《區瑞強名曲巨星真經典演唱會》 2019《新二胡唱演流行夜-李軍20世紀魅力香港》 2019《張偉文離別的叮嚀40周年演唱會》 2020 《歐瑞強我家你online演唱會》
?音樂專欄: 現任東周刊 e-blog《瑩瑩樂樂》專欄作家。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eblog/365
?音樂創作: 2018 何氏積極創作古箏曲目,並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的會員。 2018 何氏與關振宇先生創作的《秋.葉.緣》入選《第二屆盛事華箏.國際古箏音樂節》作品前40強,何氏並獲邀請擔任其決賽的評委。 2020 何氏與朋友一起創作的 《疫風中破浪》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新韻傳音」。 2020 何氏首張個人音樂大碟《箏心真意古箏女神》面世。
?學生屢獲殊榮: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演奏級(優秀)。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九級(優秀)。 校際音樂節高級,中級,初級的組冠亞季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wkSiVTVec/hqdefault.jpg)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評價
學了可能賣菜時10元的高麗菜可以賣成100元的樣子
發摟我的推特:https://twitter.com/yuler4u
歡迎使用綠界斗內:https://p.ecpay.com.tw/236E1
今天教的是我在以下課程學到的,大家可以自尋搜尋唷!
周震宇老師:聲入人心-周震宇的人聲必修課
羅鈞鴻(小虎老師):聲音教練的口條訓練課|表達思維・口條速成・說話靈魂
【聊天室守則】
謝謝大家來收看直播,請遵守以下規則唷!
1. 友善聊天,共創美好環境!
2. 請尊重予樂和其他的觀眾,請勿自己聊起來,可以多跟予樂互動聊天唷!
3. 除非我提起,請不要提到的其它頻道,也請不要在其它頻道主動提起我。
4. 如有人洗頻或發言不當,請使用檢舉功能,或等我們扳手協助禁言,不要理會壞壞份子。
----
¡Hola!我是予樂,喜歡分享遊戲,分享快樂🌟
如果是初來乍到的小樂們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予樂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er4u
💟追蹤我的IG,會有日常的予樂(?👉yuler4u
💗歡迎加入頻道會員,成為我的小樂⭐
https://ler4u.pros.si/JOIN
BGM音樂製作 羽天 ‣ https://pse.is/3jkz6e
==================
業務工商相關請聯絡我的Buddy
email➡ ler4u@capsuleinc.cc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徳路3段34號15樓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Ci_zawZbjo/hqdefault.jpg)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評價
【#議會開箱 】第44集 不當教材進國小,品德教育亂了套
2018年,我的參選政見其中一項是「適性教育不輸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影響一個人重要的歷程,雲林的特殊教育、營養午餐、教學教材都是我非常重視的議題。
張縣長上任以來,在各國中小放了「禮義廉恥」的牌匾,更在記者會說今年是雲林線的品德元年,設計了一套 #品德教育教材 給國小的孩子做使用。品德教育我也支持,但當我細細地閱讀這些教材,其中有幾篇文本內容非常不當,可能會讓孩子衍伸錯誤的價值觀念。
#不當的性別刻板印象
《超人媽媽》一文中,煮飯、做家事的依舊是媽媽,完全看不到爸爸的角色,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再複製,不就是再一次深化過去教材裡,「媽媽早起忙打掃,爸爸早起看書報」的僵化的性別分工?
#不當的職業歧視
《只要我長大》一文中,為了考上更好的學校,老師建議曉珊去補習班,但曉珊家中務農,讓補習的費用成為負擔。課文好似在告訴大家從事農業是貧窮的、不好的,把農民、貧窮畫上等號,然後讀書成績好才能翻轉貧窮,甚至還要學生去補習,那沒有錢的人怎麼辦?孩子們回去要如何面對自己家長的職業?身為農業大縣的縣長,這種職業歧視的方式我真的無法接受!
在第四次定期會中,我也特別要求縣府,針對有爭議的文本,要盡快提出修正,在既有的品德教育中,也納入多元性別及人權的普世價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6dMCgj-IXo/hqdefault.jpg)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請益] 後悔沒修教程...上班常一直想當老師多好- 看板Teacher 的八卦
之前研究所有機會修教程,因為教授反對又害怕少子化沒修。
看到身旁的認識有修教程的人,兩位一年就考上,一位30歲考上,一位兩年成功由台北調
回台中,覺得考老師好像沒有很困難,很後悔沒修教程。
目前在半公家單位有份穩定工作,但是要調回台中困難,對老師一直存有美好幻想,加上
對教學有憧憬,對老師這份工作念念不忘,好像考上不難,調回台中不難,請問各位過來
人的經驗?
現在在去修教程,當生物老師是否風險太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42.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463718347.A.771.html
... <看更多>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教師當不當老師? - 教師板 的八卦
目前是大四的師培生(中等教育),但是還差20學分才修畢專業跟專門課程,本身因為一些因素一定會延畢,不過近期很猶豫到底要不要修完教程, ... ... <看更多>
修教程不當老師 在 [請益] 家人希望我讀研究所修教程- 看板CareerPlan 的八卦
原po女生,北部人,目前就讀南部某國立地名大學中文系,即將升四年級。
是這樣的,我從高中就開始學貸,因為在升高中前家裡發生一些事情,爸爸媽媽瞬間面臨破產。
而我在考重要考試的時候身體總是出問題,基測考差唸私立高中,學測更是慘。
原本是想唸私立前段的中文系,但是兩老認為唸中文不必唸到私立,所以我就靠繁星勉強去了國立大學,省下不少學費。算了算,我畢業後大概是背債30萬以上。
我這個人幾乎沒什麼興趣......會唸中文僅是不排斥而已......在學期間幾乎都逼自己拿到書卷,因為想要獎學金。
前陣子因緣際會下隨一位學姐到學校附近某專收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之類的協會去當課輔老師,算是當志工吧並沒有支薪,但是我做的很開心,可以輔導他們的作業,又可以陪他們吃飯。
裡面的某老師找我開學後每天去幫他們處理一些行政工作,會再支付我薪水。
爸爸媽媽覺得讀中文就是要當老師,而且最好是當高中老師,因此希望我再去唸研究所修中教,會讓我去補個習要我好好準備。(本校有小教學程但是我沒有去考)
目前的想法是:
1.要為了修教程去唸研究所嗎?我很希望畢業能直接工作,把學貸給還掉,唸研究所出來考到老師我都不知道幾歲了......而且好多人說老師是夕陽產業。
2.可是唸中文的我沒有什麼專長,沒有雙主修也沒有輔系,該挑戰老師這個職業嗎?(僅有服務業打工的經驗)
3.一定要把英文學好QQ至少這個是職場必要吧(?)
請求各位指點,我真的很懊惱,謝謝看到這裡的你們。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D82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137.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04699389.A.84E.html
※ 編輯: jij61029 (39.12.137.43), 09/06/2017 21:17:06
※ 編輯: jij61029 (39.12.137.43), 09/06/2017 21:22:57
※ 編輯: jij61029 (39.12.137.43), 09/06/2017 21:25:52
※ 編輯: jij61029 (27.52.129.39), 09/07/2017 09:57:54
※ 編輯: jij61029 (27.52.129.39), 09/07/2017 09:58:21
※ 編輯: jij61029 (27.52.129.39), 09/07/2017 10:39: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