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做好防空準備了嗎?你有沒有去過你家附近的防空避難所?】
解放軍擁有上千枚足以威脅台灣的巡弋飛彈與導彈,也持續建置從空轟炸的能力。
萬安44號演習,就是模擬共軍空襲我國政經軍設施。雖然今年因疫情,而不實施人車管制,但回顧過去演習,一般民眾也只是待在室內、車輛靠邊停。我們的防空演習,長期以來,似乎只是為了演習而走流程。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是真的遭遇轟炸,建築物會倒塌、馬路會被炸裂。躲進室內就安全了嗎?
如果我們進一步搜尋「警政署防空疏散避難專區」https://reurl.cc/0xz39k ,會連結到各縣市防空設施的地圖。我接受澳洲公共電視台採訪時,與記者實地走訪了其中一個避難設施。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你家附近的防空避難所,是不是跟我去的一樣,只是個停車場、地下室或捷運站?
這些空間如果只是為了年度的演習,或許就足夠了。
可是如果解放軍有武統台灣的企圖、如果有空襲的可能,那麼現有的防空避難所恐怕不切實際。防空避難所應分成不同類型,從小型的社區應變場所,到大型的避難設施;依照短期停留,到長時間避難需求區別,定期維護並配給適當的物資,例如:通訊設備、發電系統、手電筒、醫療物資、乾糧與瓶裝水等;也需要專業人員確保出入口與結構的安全。
戰爭會波及社區裡的每個民眾。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想像國防與社會的連結。從軍方到民間,都有確實的準備,才能贏得更多人對國防的信心。
我在軍人節時說「台灣的安全,不只是十多萬軍人的事,是全體國人的責任」。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討論:緊急情況下,一般人要怎麼自保、互相幫助?政府與民眾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SBS Dateline 澳洲公共電視的採訪報導
原影片無中文字幕:https://youtu.be/qsxr0Ll9FOk
中文字幕:https://youtu.be/CKVFOobsXOE
台北市有兩萬七千個防空避難所。你去過你家附近的嗎?搜尋一下,如果它平常是公共空間,不妨走一趟看看,拍張照片。上傳在你的臉書,也貼在留言處。
👉 #離我家最近的防空避難所
信捷手電筒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讀者來信】:口罩哥你好,想請問你,我男友高中畢業想去當職業軍人,我很擔心他,有看過你的影片知道你曾經也是職業軍人,想問你,這條路好嗎?謝謝。
_____________
妹妹你好,你這問題真勾起了我一些回憶,我不能跟你說好不好,因為每條路都會因為人的心態、際遇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
二十年前我剛高中畢業,分數只能去就讀私立大學,當時家裡經濟已經很不好, 雖然父母叫我不用擔心,但當我一手拿著學費單一手跟母親要錢的時候 ,我的心真的在滴血,才唸完一學期我就決定休學工作。
一開始在飲料店上班,工作時數長薪水少,有一天我高中同學問我要不要陪他去考職業軍人,因為他一個人去會害怕,我一口就答應,結果他沒上我考上了。
其實要去的時候心態都調整好了,我都告訴自己說:「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我新訓是在成功嶺,軍中有一句話是:「魂斷金六結,命喪成功嶺。」
記得第一天只是多看了排長一眼,他就臭罵我一頓說: 「我看他幹嘛?暗戀他嗎? 」
然後班長就會像罵狗一樣的開始對你,一連串的下馬威跟震撼教育,總之新訓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回憶,永遠有唱不完的軍歌、排不完的隊、做不完的事情,加上我們又是自願役,隊上長官更是毫不留情的能磨練我們就磨練,誰叫我們領的薪水多呢。
第一次懇親會的時候我不想讓家人擔心,我故意跟他們說,不用來啦,這麼麻煩,但我家人還是堅持要來,當時我母親煮了一鍋我最愛喝的雞湯跟油飯,邊跟我說: 「弟阿 (我媽習慣的叫法) ,很辛苦喔?還是不要當了?」
老實說,我只吃了第一口,眼淚就流了下來...
但我頭都洗一半了還是要洗到底阿,因為這是當時對家裡什麼貢獻都沒有的我 ,唯一能想到幫家裡的方法。
之後新訓結束又是惡夢的開始,因為我們受訓地點移到了高雄鳳山步兵學校,有一句話是用來形容這個地方:「走不完的先鋒路,攻不完的714。」
來這裡之後你就會發現,新訓所受的磨練都只是小兒科,而且步校特色就是大 、很大、超大,身為東南亞最大軍事學校不是假的,上課地點真的就是走路走到瘋掉那種,如果又是野外課的話,全副武裝加上裝備真的還沒走就全身汗 ,當時我們衣服上都會有白白的鹽巴結晶,那都是我們的汗水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所造成。
【當然我依舊沒有後悔,因為這是我選得道路。】
受訓完之後就是分發單位了,因為我是選海巡步兵士所以當然是到海巡去了, 第一天剛到單位的時候 (二十幾年跟現在不能比,現在已經非常人性化) , 當時還有一些陋習什麼流星追月(老兵用手電筒照海岸線,光線到之處菜兵便要立即到)、 七龍珠(撿地上七顆石頭丟出去,要你去撿回來) 、倒背包(老兵叫你把包包裡面東西全部倒出來,然後叫你再收回去,就這樣重複做一個小時以上)
我當時因為最菜,還被凹了一個多月沒放假,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打公共電話回家裡,一聽到母親聲音又紅了眼眶, 當時的我,19歲。
本來計畫當完三年多有存到一些錢之後就退伍,但很幸運的 ,我突然被長官叫去支援了查緝隊,跟著一群查緝走私跟毒品的長官辦起了案子,當然我能做的都是基本中的基本,但這突然的轉變讓我整個心態都不一樣了。
因為這些工作太有趣也太有意義,可以接觸到很多平時無法觸碰到的領域跟知識,記得有一次出勤抓犯人,長官要我踹門,我一踹結果木門就破了我腳還卡在裡面,還有一次一個通緝犯看到我們就跑,我跟學長追了好幾條街,長官打來說你們年輕人跑這麼快幹嘛,我們哪跟得上?
也有看過吸毒犯突然毒癮發作,然後用頭去撞牆壁爆頭噴血,整個辦公室都是他的血。
也有拿搜索票去家裡抓人的時候,嫌犯的媽媽都已經80幾歲滿頭白髮了,還跪在地上求我們不要帶走他的兒子,畫面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還有執勤完回去的時候,深夜遇到前方車禍,導致我們後方直接追撞,在高速公路上整個翻車轉了好幾圈,還好命大我跟其他學長都只是擦傷,趕快爬出車外。
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回憶跟故事, 可以加入成為維護國家跟社會安危結構下的一顆小小螺絲,付出自己一點點的微薄之力,我真的做的非常開心。
一做就是14年.....
之後因緣際會轉型開始寫書創作,也在今年回歸校園開始唸書,專攻新媒體領域這一塊,誰能想到當初只是陪同學去考試,我的人生竟然可以發生這麼多有趣的事情。
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沒有什麼正確的道路、也沒有什麼固定通往人生勝利組的捷徑,只要你有心要走有毅力堅持下去,不管在哪個領域,你都會發光發熱的,共勉之。
信捷手電筒 在 毒舌痞子的543日記 Facebook 八卦
狂到爆表,居然是台灣人~~~~~
提要:
1.大概一萬多個字吧,文章跟照片可以分開閱讀,哪天心血來潮就會多寫一些。
2.軍方有熱像儀,每隔2小時巡邏一次,90%機率會被抓,但能撐多久?還有被逮到後的搜身程度跟拘留幾天則看運氣。
3.關鍵人物是那位懂英文又知道路的司機,但他記性不好,適時適量的美金有助於他恢復記憶。
4.合法參訪(賄賂)的方法也有,但需要從俄羅斯那頭疏通跟入境,一個人3000-5000歐不等。
5.這裡難度極高,需超強意志力及抗壓性,相信隊友、互相扶持。
6.俄羅斯軍隊沒有對空鳴槍這種規矩,被逮就雙手舉高,別試圖掙扎。
7.假如台灣人被逮,需要花很多時間解釋:為何國籍台灣,但護照卻有China,只要牽扯到China,都讓事情變得非常複雜。
8.有錢好辦事,花大錢則天下無難事。這趟旅程,同行的美國友人富蘭克林幫了不少忙。
-\-\-\-\-\-\-\-\-\-\-\-\-\-\-\-\-\-\-\-\-\-\-\-\-\-\-\-\-\-\-\-\-\-\-\-\-\-\-\-\-\-\-\-\-\-\-\-\-\-\-\-\-\-\-\-\-\-\-\-\-\-\-\-\-\-\-\-\-\-\
沉寂的暴風雪
哈薩克南部人煙稀少的沙漠地帶,有一塊占地6700平方公里的軍事禁區。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便是拜科努爾航太基地,早在上個世紀,它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航太科技研究中心,目前由俄羅斯導彈部隊的官兵駐守。
拜科努爾是人類征服太空的起點,作為人類進軍宇宙的聖地,這裡有著震撼人心的過去。它曾創造過人類航太史上三項第一:1957年,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上了太空,震驚了全世界。1961年,它完成了將人類首次送入太空的壯舉。1963年,它將史上第一位女太空人送入太空。這三個第一奠定了拜科努爾在人類史上無法撼動的地位。1955年至今,從拜科努爾升空的各種類型航太機具及導彈超過1000個,經由它跨入宇宙遨遊的太空人超過150位,無論是從規模或是發射數量來看,都無愧於世界最大之盛名。
1991年蘇聯解體,拜科努爾遭逢巨變,俄羅斯不再是基地的主人,而獨立後的哈薩克政府則對這座看似風光威武的航太基地興致缺缺。原因不外乎:隨著華沙公約組織瓦解,蘇美雙方的軍備競賽,早已默默結束。再來~承接這如此燒錢揮霍的軍事單位,對於馬步都沒紮穩的新政府而言壓力頗大。
然而,愛面子的俄羅斯無意放棄這座聞名遐邇的航太基地。1993年哈俄兩國就共同使用拜科努爾達成共識,雙方簽署了備忘錄,哈薩克將此區租賃給俄羅斯使用,租期20年,俄羅斯每年給付1.15億美金,當作場地租借費用。2003年7月,俄羅斯與哈薩克再次簽署協議,繼續租賃拜科努爾航太基地50年。
1973年,蘇聯在拜科努爾開啟了暴風雪計畫(Buran),蘇聯政府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打造一台能夠重複使用的航太載具,除了宣揚國威,更希望能對美方造成潛在性的軍事威脅。這蘇聯軍事史上最昂貴的航太計畫,共打造出五台正式的暴風雪號太空梭,八台測試機。但整個暴風雪計畫,僅只有一架次的太空梭離開地球,採無人控制飛行,繞行地球軌道兩周後,自動降落返航。1993年,因資金拮据加上蘇聯解體,想靠著暴風雪計畫制霸太空的夢想宣告終止。
暴風雪計畫沉寂至今26年,造價百億的太空梭四散各地,無人聞問,成了最昂貴的廢棄物。但在拜科努爾航太基地,仍藏有兩台廢棄的暴風雪號,26年來原封不動的停在機棚裡。2015年,一位俄羅斯攝影師曝光了機棚內的照片,頓時,此處成了廢墟攝影的終極目標,廢墟客有生之年一定要前往朝聖的麥加聖地。
我在九月時的義大利之旅,順道與幾位歐洲拍廢墟的攝影師見了面,一同討論前往拜科努爾的事宜,我們一行五位成員(包括我老婆),預計明年的九月成行。但局勢變動往往出乎意料,隨著各國通訊產業崛起,越來越多的衛星需要送上太空,頻率已經高到一個月要發射兩次航太載具。換言之,拜科努爾航太基地變得非常的繁忙,相對上軍備維安都會升級,成功潛入的機率則會更低,最近的消息是一組法國人跟一組挪威youtuber,兩隊人馬都在第一天就買單出場。尤其是法國人進機棚不到一小時就被活捉的風聲,在歐洲廢墟界傳開,該說法國人天性浪漫還是蠢?法國隊伍進了機棚之後,沒人警戒、沒人搶制高點,一群人居然先在太空梭旁開香檳慶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討論結果不了了之,各自回歸到工作岡位及家庭後,一切回到現實,但太空梭仍在我腦海裡的軌道繞行運轉,揮之不去。10月的某一天,小史傳了訊息給我,他說同事跟他換班,他多了一個禮拜的假期不知如何是好,我則好意邀請他來台灣拍攝廢墟,我可以帶著他跑。不知是誰先提到那個關鍵字Space shuttle(太空梭),我倆的小宇宙再次爆發,而且炸到破表。我嗆了他一句:You go I follow .距離不到40天的時間,別說機票都還沒訂,我們連如何穿越沙漠的路線都還沒摸出來。更何況11月的拜科努爾沙漠,夜間的平均氣溫是-12~-22度之間,我們需要高機能性的衣物及裝備,不然死在沙漠裡根本無人得知。
雙方都在等對方開口放棄,但率先發難的是我,10月21號時,我傳了訊息提到機票跟邀請函搞定,只剩沙漠的座標及路線圖,而小史聽聞我機票買了,隔天他也回覆說機票訂了。
我們倆剩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及調整體能,小史年輕時是跑三鐵的,不菸不酒,是個連咖啡跟含糖飲料都不喝的人,非常自律,感覺他隨時可以進入備戰狀態。而我吃了一個月的水煮餐來調整體脂,搞得自己生不如死。
因為轉機時間還有台籍旅客必須申報流動戶口的關係,我提早兩天到達哈薩克,順便採買食品及瓦斯罐,並連絡好把我們送到拜科努爾航太基地邊界的司機(他是全村唯一聽得懂英文的)。24號中午左右,我和小史碰面,再次討論計畫。我們問了幾位當地人,關於基地裏頭哨點及裝甲車巡邏的時間,但根本沒人聽得懂英文。好吧~只好請司機出馬充當翻譯,但也聽不出個所以然。在無法確認基地裏頭維安的狀況下,我倆只能硬幹,要是被發現了,希望軍方不要真的開槍才好。
我在邊界處的村落看見不少驢子,似乎是這裡的主力運輸工具。我把司機拉過來,叫司機翻譯我強烈想購買一頭驢子的企圖心。問了驢子的價錢,折合台幣約4000元,也不知是貴還不貴,但有驢子可以馱貨,我倆可以走得非常輕鬆。這傢伙長得實在有夠醜,見人就吐口水,我懷疑老闆要賣的這隻是輕度智障,我試著跟牠溝通,但根本拉不動,可能新車需要一點磨合期。小史看不下去,很嚴肅的否決買驢子這檔事,他說等我們進到機棚內後,留在外頭的驢子一定會凍死變成標本,基於人道考量及太招搖的前提,我的小毛驢計畫宣告終止。
司機的房車要開進沙漠,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把我們送到基地邊界的廢棄碉堡,他深怕引來追兵,頭也不回立馬疾駛而去。現在我們已經在俄羅斯的領土內,而唯一可以帶我們離開的救兵三天後才會出現。我倆走在路徑上等著夜晚來臨,還沒開始就已經領教到這片沙漠的可怕之處,天色漸暗,氣溫以每小時降一度的速度往下探底,我採買的飲用水已經開始結霜,我告訴小史先把瓶蓋打開,每罐都喝一口,不然結凍後的寶特瓶可能會炸開。
由於這裡是航太科技的軍事區域,電子訊號都會被屏蔽,我想也沒人笨到會在這裡把手機打開定位,那等於告訴塔台的警戒雷達我現在站在這裡,快點來抓我。我用最傳統的方式,畫了紙本地圖用指北針來導航,我把路線切分成七個檢查點,避開車軌明顯的道路(那有可能是車巡的路線),迂迴繞過疑似哨點及有在使用的建築物,把51公里分成七等分來完成,預計在5點天亮前可以進到停機棚。
我們一路上都走得非常小心,我實在想不出方法可以掩蓋掉我們在雪地及沙地上的足跡,只希望要是有巡邏車經過,車燈可千萬別照到我們的腳印。這路程長到不可思議,似乎永無止盡。我和小史沒啥說話,彼此都專注在周遭瞬間的燈光及不自然的聲響,因為那有可能是巡邏車。
抵達第三個檢查點,溫度是-17度,寒冷的沙漠已經吃掉我大半的體能,但地圖上的路徑顯示我們才走了不到20公里。整路上找不到一個封閉的掩體,後來遇到一個被炸開的廢棄碉堡,我們決定生火煮點熱飲,但我倆背包裡的礦泉水已經全數結冰。我告訴小史:要是我陣亡了怎辦?小史回答我:Yes . You will ,but not today。我倆靜靜地坐著啜飲著熱茶,小史忽然開口:這裡好安靜,我們需要一支小提琴,這個梗實在爛到爆,我冷冷地回答:這很難笑........
我們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前進,寒風刺骨、舉步維艱,我緊盯著手心的指北針及地圖,這一望無際的沙漠在夜裡更讓人心生畏懼。走在沙地上時,我心想:還好聯合國已經頒布渥太華公約,要是這裡佈滿地雷,我倆可能撐不到半小時就被炸飛。凌晨兩點左右,我本能的回頭一望,發現有燈光在我身後,是巡邏的裝甲車!我連忙叫住走在前方的小史。接著~我們開始狂奔找掩蔽,幸好裝甲車並未朝我們的方向開過來,那探照燈掃過來的同時,我差點尿在褲子上。
天將破曉,停機棚終於出現在我們的視線內,這是終點前最後的4公里。此時我倆需要賭一把,冒著被瞭望塔發現的風險切西瓜走捷徑,可以省下一個小時。這一區完全沒有掩蔽物,但瞭望塔的守衛似乎也沒有打探照燈的意思。小史最愛掛在嘴邊的那一句:Carzy Wu !!他老覺得我是個城府很深又瘋狂的人,那我們就用最瘋狂的方式,”切中路過去”。
超級低溫加上一路上都沒有休息,我的大腿不堪負荷,痛到快暈倒,很明顯拖累隊友。小史很夠義氣,揹起我的重裝備走了約三公里。通過瞭望塔後,再翻過兩層鐵網,終於到了機棚。我們在距離機棚約150公尺的廢棄建築停下來,詭異的是機棚內部居然有燈光,我倆討論的結果是這一定是巡邏的軍隊,拍廢墟的人馬不敢這麼囂張。
已經是早上五點多,我們極需要睡眠及熱食,以及一個可以棲身的掩體讓我們休息。我們放棄進機棚,決定先前往到1公里外的建築物去,這是此行的另一個目標:能量火箭基地(Энергия)。
火箭基地的門窗全部焊死,只留下一道門鎖給巡邏軍隊進出,我們爬了約兩樓高的窗戶進到火箭基地,找到一個庫房攤開睡袋準備休息。在零下17度睡覺,已經不是冷不冷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生命危險的顧慮,除了睡袋外,我還捆了兩層錫箔紙,把自己弄成紙包雞,但那地板還是冷到靠北。
我們睡了兩個小時,但我們都知道彼此沒睡好,因為鋪了錫箔紙的關係,冷到發抖的聲音其實很明顯,但躺著對雙腿還是有些幫助。起床時點開頭燈發現,睡袋跟錫箔紙因為口鼻呼吸的水氣結成冰,打了哈欠嘴唇也裂開,那畫面真的很狼狽。
微弱光線中的火箭基地,宛如踏進魔戒電影裡矮人的地底神殿,挑高的廠房氣勢雄偉,抬頭仰望,火箭如同泰坦巨像般睥睨著眼前的人類,站在推進器底下的我們顯得如此渺小。組裝好的能量火箭高約70公尺,裝滿燃料後重達2400噸,當年的蘇聯急需要這顆推進火箭問世,用來與美國阿波羅計畫中的農神5號相抗衡。這顆廢棄的能量火箭原本打算載著暴風雪號升空,抵抗地心引力並穿越各個氣層,將太空梭送上地球軌道,功成身退後墜地,再由軍方回收。但隨著暴風雪計畫停擺,碩大無比的能量火箭再也沒有機會和暴風雪號合體,漸漸被世人遺忘,塵封於此。
這趟旅程準備的相機是M43系統旗艦機種EM1X,而這次所有的照片都是JPG檔案直出,完全無修圖(其實是我的電腦跑不動EM1X的RAW檔)。
在這種極端氣候之下,EM1X的功能完全不受影響,即便是白天時基地內室溫僅僅只有-15度,電池完全沒有衰退的跡象。雖然相機頭好壯壯,但我那打算用完即丟的便宜腳架卻因為熱脹冷縮變得軟腳,由於隨時要躲藏,我捨棄腳架全靠手持拍攝,這EM1X的防手震功能完全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不管是手持3秒5秒10秒,通通不是問題。
正當我們仰望著能量火箭,互道恭喜之際,我看到手電筒的燈光朝著我們過來。我倆抱著相機躲進火箭推進器的下方,但我們的背包還留在原地,俄羅斯軍人距離我們5公尺不到,而小史的背包是螢光黃色,連蕭煌奇都看得見,他發現我們的背包後,居然沒有拿走,而是先在一樓晃了一圈後,接著上樓搜索。
躲了五分鐘後,我倆連忙拿回背包,躲到樓梯轉角下,我們納悶為何他不拿走我們的行李,這詭異事情至今還是想不透,也許他知道我們無處可逃。小史說:反正我們遲早會被逮,那就直接分頭拍吧。
待續,下一篇,我們即將遭遇駐軍。
信捷手電筒 在 [問卦] iPhone使用者大多不知道內建功能? - Gossiping 的八卦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6.180 (臺灣) ※ 文章 ... 17樓 噓wpd: iphone預設最快捷的是相機跟手電筒 61.228.184.28 12/01 18:48. ... <看更多>
信捷手電筒 在 南高未來最宜居的地方 - Mobile01 的八卦
手電筒 與照明 ... 綠地:五甲公園萬坪大公園+75期重劃區+前鎮河畔景觀交通方面:鄰近紅線R5捷運站又有未來黃線,輕軌前鎮之星跟瑞田站也在五分鐘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