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的朝日零秒活力鍋(壓力鍋)團購,開團囉!!
錯過這次優惠,下次可能會等很久喔!
團購請往這裡走:👉👉https://reurl.cc/raaxzN
😋海外粉絲請到這裡下單喔!(已結單)
還沒有看過開箱文的人,可以參考一下喔!
https://rosalinakitchen.pixnet.net/blog/post/331781491
=======
昨天有粉絲留言詢問壓力鍋是否安全的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耳聞過壓力鍋爆炸事件,造成對壓力鍋產生恐懼感。
以我自己為例,使用壓力鍋約10年的經驗,小廠牌或者廉價的壓力鍋我沒有用過,一直都是選擇大廠牌頂級的壓力鍋。使用上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危險事件,壓力鍋安全性是沒有疑慮的。
當然,我個人使用的狀況不能代表全部。不管是壓力鍋或者是任何鍋具,在烹調的時候人離開或者不注意都會發生危險。
很多年前,因為自己的疏忽,差點把房子都燒了,被鄰居痛罵一頓。
當時是使用鑄鐵鍋燉煮紅豆,因為燉煮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就想說離開去做其他的事情沒關係。當時也沒有使用計時器的習慣,心裡覺得我還年輕,我不會忘記,我會記得時間到回去關火的。
但離開去忙其他的事情後,腦袋開始放空,接著持家男又問我要不要出去超市買東西。結果一逛逛了很久才回來,快到家時發現鄰居站在我家門口,想說發生什麼事?一靠近家門聞到非常濃的燒焦味。才知闖大禍。
經過這件事事情之後,我才反省自己,改掉自己認為“不會忘記的”壞習慣。在廚房至少備兩個計時器。只要一開瓦斯就習慣開計時器 時時謹惕自己。
今天的事件並不是表達使用鑄鐵鍋的危險性,而是要注意烹調時的安全!只要瓦斯開著,人就不要隨意離開。
當然不想一直站在爐火前罰站很累,除了使用電子烹調器具外,壓力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至少壓力鍋開火的時間比一般鍋具來的短,而且壓力鍋一上壓力後就會發出聲響,想要忽略都很難。除非你帶著耳罩離開廚房。所以壓力鍋對於不想在廚房罰站太久、忙碌的人,是非常適合的,只要關火後離開,安全都沒有疑慮。
那電子式的烹調不是更方便更安全嗎?
沒錯!但是電子式的烹調跟在爐上烹調的成品,味道絕對有差!
如果你不是那麼在意煮的好不好吃,那電子式除了安全之外,也很方便。
想要改善電子烹調的不足,只能先用鍋子烹調過,例如先煎出焦香、炒過之類,然後再放到電子烹調器具,等燉煮完之後,再倒回到鍋子,用瓦斯煮滾幾分鍾後,讓味道融合,才能改善。
有沒有比較方便我不知道,我只覺得電子烹調始終很難適應。而且有些電子烹調器具,烹調中還會產生水蒸氣,讓廚房充滿濕氣,也是另一種困擾。
不過這世上沒有100%完美的鍋具,沒有絕對好的鍋具,也沒有100分的情人,不同材質的鍋具跟設計,做出來的料理風味都會有些許不同。
選擇鍋具的時候,只要問自己能不能接受這些缺點,優點大過缺點,那樣就足夠了。
老公再帥,都有不雅的時候吧?我們總不能強迫情人不能放屁、挖鼻子吧?
😋有關今天團購的日本製 朝日壓力鍋,是我自己用過三年多,很喜歡的一款壓力鍋。
三年多前剛接觸日本製的朝日壓力鍋(零秒活力鍋),覺得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就是很一般的壓力鍋??應該大同小異吧?
但是真正使用過、比較後才懂,一樣是壓力鍋但是煮起來卻很不一樣。
譬如我覺得最難煮、最難吃的黃豆,朝日的壓力鍋可以不需要加糖就可以把黃豆煮的很香甜,單吃黃豆就非常鬆軟好吃!!
讓我這個不吃黃豆料理的人,愛上吃黃豆,而且朝日壓力鍋煮出來的黃豆拿去打豆漿都非常好喝,不需要加糖、不需要過濾豆渣,原汁原味,非常好喝!
除了豆類之外,想要尋求健康一點改吃糙米飯的人,卻因為糙米太難入口而卻步更應該要選擇一款好用的壓力鍋。
以前我會用鑄鐵鍋煮糙米飯,但是鑄鐵鍋烹煮糙米飯需要把糙米先泡10個小時才能烹煮,如果前一天晚上忘記泡米,那隔天就沒辦法吃糙米了。
現在有了壓力鍋,煮糙米完全不需要泡,只要將糙米洗乾淨瀝乾,用1:1.3、1.4左右的比例來煮糙米,大概煮六分鐘關火,20幾分鐘後就有一鍋非常好吃的糙米飯了!朝日壓力鍋的糙米飯不僅是大人覺得好吃,連小孩都會喜歡吃的糙米飯。
不僅是糙米飯,這款壓力鍋連煮白米飯都好吃到讓人欲罷不能!
上次在高雄、台中場的簽書會上,塔塔示範了兩道米飯料理,讓現場的粉絲試吃,紛紛問“這是哪一家的米,這麼好吃?”其實好吃米飯的秘密並不是哪一家米,而是鍋子!!
白米的話是用白色壓力閥,米不需要泡,洗三遍之後,瀝乾,放到壓力鍋裡面來,加入1:1.1的水。例如300ml的白米,330ml的水。
壓力閥上來開始劇烈搖晃後,計時2分鐘關火,等待洩壓即可。
而且壓力鍋還特別適合料理比較瘦的肉類部位,例如牛腱、梅花豬、排骨等等,都可以輕易的煮出不柴鬆軟好入口的料理,讓原本不愛吃肉柴柴的女兒,喜歡上媽媽燉煮的山藥排骨、豆豉排骨、燉牛腱。
不愛吃五花肉又怕梅花肉太柴卡牙齒的人,完全可以用梅花替代來做料理!
不僅口感好,連入味的時間也縮短了。像是滷肉、燉豬腳、咖喱等等,都不需要花上兩天的時間就輕易入味。
所以說,做料理只要用對好鍋子,絕對有加分!連新手都可以輕易的烹調出美味!
當然市面上這麼多壓力鍋,有貴有便宜,有傳統的、電子的,到底該怎麼選?
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他的KPa 壓力指數。
我們生活的環境裡水的沸點(將生水煮沸的溫度)通常是100℃,隨著氣壓的不同,沸點也會跟著變化。例如,在海拔較高的山上壓力較低,水在不到100℃的溫度就會沸騰。反之,壓力越高沸點就跟著提高。壓力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而朝日的壓力鍋力可達世界最高等級146kPa,鍋內溫度約可達128℃。實現“零秒”快速烹煮的理想!而且透過高壓的烹調,可以萃取更多食物的影養素,保留食物的風味,這就是為什麼朝日的壓力鍋烹煮出來的料理會特別美味的原因了。
像是煮稀飯,只要看到配重洩壓閥開始搖晃就可以關火了,不僅省時也省瓦斯!
而牛肉也只要烹煮兩分鐘就能達到軟嫩的口感!豬軟骨只要四分鐘,就可以化骨,這是其他家的壓力鍋所不及的!
而且日本製的朝日壓力鍋有5層特殊複合鋼材結構,一體成形,不僅保溫效果好,質感也是一流,安全性更是沒話說,當等配重洩壓閥大幅度左右晃動並發出咻咻的聲音時,其實就是在自動洩除多餘的壓力,讓鍋中蒸氣向外排出,避免鍋內太過高壓,造成危險。這也是朝日壓力鍋的特點之一。
😋另外,有關壓力鍋的問題 到底要買5.5公升還是3公升?
每一種尺寸都有需要它的人,尺寸的大小還是要依照個人使用的狀況來選購,不是越大越好喔!
如果只想買一個尺寸。Fusiontec 頂級款壓力鍋 4.5L是比較剛好,大小通吃。�朝日的壓力鍋有兩個尺寸,大的可以煮湯類,小的3公升可以煮少湯類的料理,還有煮糙米、白米,煮紅豆湯之類的,都很輕便好用!
但是不管是5.5公升還是3公升都可以做炊飯。
只不過拿5.5公升來做炊飯,因為鍋深比較深,將會比較不好挖取出來,也有可能不小心被鍋壁燙到,會有一點不方便。而且拿5.5公升來煮飯 會比較重一點,有點大才小用。
我自己的話,第一個入手的朝日壓力鍋就是3公升。因為用過無數款壓力鍋後發現,真的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大越重,如果平常烹調不多卻要拿大鍋子來煮,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很重 很懶,最後就會懶得用,那就失去購買的意義了。
所以當初我在選購朝日壓力鍋的時候 最喜歡他3公升這一款,因為他比較小一點,重量也比較輕一點,很容易拿出來使用。我通常都是用3公升來煮糙米、紅豆,燉煮紅豆,還有少湯水的料理,例如燉滷肉這些。3公升就很夠用了。
但是如果你是習慣用電子鍋煮飯的人,壓力鍋煮飯對你來說 應該就不太適合。
😋壓力鍋哪一個牌子比較好,是塔塔最推薦的呢?
WMF Fusiontec 頂級款壓力鍋跟日本製朝日壓力鍋,這兩款都是最頂級的壓力鍋,沒有分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如果你希望壓力鍋可以替你省去更多的時間,也經常需要燉煮羊肉、牛腱、牛肚、牛筋,燉豬腳、還有黃豆、紅豆、糙米這些不容易煮透的食材,朝日的壓力鍋是業界最大,會更適合你使用。對於家裡有老人、小孩咀嚼能力比較差的人會更適合。
朝日的壓力鍋因為壓力很大,幾乎可以做到化骨,魚骨頭經過高壓後,幾乎可以化到入口的程度,想要燉牛骨湯、豬骨湯、魚骨高湯,就非朝日不可了。
不過,如果你平常並沒有特別習慣煮這些,也希望可以比較容易掌控食物的口感又入味的話,可以選擇WMF Fusiontec 頂級款壓力鍋。
😋每一款壓力鍋的設計都不同,有些壓力鍋幾乎沒有聲音,WMF Fusiontec 頂級款壓力鍋,如果是害怕壓力鍋聲音的人,WMF Fusiontec 幾乎沒有聲音,不會吵到正在熟睡的寶寶。�不過對於健忘的人,烹調中有聲音,才會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用朝日壓力鍋就在適合不過了。朝日壓力鍋的聲音,並不會很恐怖,他聽起來會像是蒸汽火車一樣,蠻舒服的~
😋所謂有一好沒兩好,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壓力鍋,會用的更得心應手!
今天的文比較長,感謝大家的耐心。
我們粉絲團團購的商品不多,每次團購推薦的商品,我都得要跟他培養感情好長一段時間,我認為除了團購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大家懂得如何使用,讓大家的錢花的值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
因為目前壓力鍋到貨日延遲,所以這次團購出貨日會在1月27日開始發貨喔!
有任何下單問題都可以加入朝日官方LINE客服做詢問喔!
朝日官方LINE ID: @asahikei
#################�
朝日零秒活力鍋(日本製)官網介紹:
👉 https://www.asahikei.com.tw/?unit=page&id=product1
❤分享幾道壓力鍋的食譜:
極簡料理:太好喝的蘿蔔牛肉湯
https://youtu.be/KJie9qEAoLs
懶人食譜:山藥排骨湯
https://youtu.be/joLvZNMKidc
超簡單的香濃豆漿作法!!口感綿密,無敵好喝!
https://youtu.be/dqZ9PnxXNHE
日式蘿蔔燉肉,簡單,下飯,幸福晚餐開動~!
https://youtu.be/7AwHI8_69ss
煮筍的兩種方法!保證不苦又好吃!
https://youtu.be/5z-RMcssK3s
👉非常好喝的羅宋湯版本,一定要收藏!
https://youtu.be/f-qDVh2hnqE
保溫袋原理 在 岑永康張珮珊窩幸福 Facebook 八卦
官網完整產品介紹 https://bit.ly/2xJaK0o
#吃粉紅舒肥牛排力挺粉紅色❤❤
隔海看珮珊在紐西蘭三不五時分享美食好手藝,對在台灣獨居的我來說,有點折磨,因為她做的每道菜的飄香,都鎖在我的腦海深處,但看得到吃不到,曾合作過的鍋具客戶似乎感受到我的”心事誰能知”,最近送來Tefal法國特福「鮮呼吸智能萬用鍋」,讓我抗疫期間在家,就算珮珊不在身邊,也能滿足舌尖味蕾的期待。
拿到這鍋子,有點相見恨晚,因為它真的「一個打十個」,東西方料理的各種烹調樣式,除了炸比較不適合,其他煎、煮、炒、燉、烤……通通一鍋搞定,甚至還可烤蛋糕!如果您家的廚房不大,有了這萬用鍋,就不用買平底鍋、炒菜鍋、壓力鍋、燉鍋、電飯鍋、鑄鐵鍋、烤箱……省錢同時省空間!
打開隨鍋附贈的36道世界料理食譜,立馬被最近很夯的<舒肥料理>(Sous Vide)吸引,因為看起來超簡單,手殘失敗的機率幾乎是零!一台獨立的舒肥機要好幾千塊,這款萬用鍋價錢跟舒肥機差不多,功能包羅萬象同時可搞定舒肥,感覺賺很大,就從高CP值料理下手,才不辜負我<精算大師>的美名~
先簡單介紹<舒肥料理>,原理就是真空低溫慢煮,用溫度、時間,控制食材熟度,這個萬用鍋有雙重智慧溫控器,絕對比老師傅的經驗,更能精準控制火候,只要溫度、時間設定對,就能吃到對的熟度,肉質軟嫩。舒肥除了食材均勻受熱外,能避免過度烹煮的水份流失,保留原味和營養。我買了上等肋眼牛排加一塊牛油放進耐高溫的密封袋,把空氣盡量擠出來封袋、入鍋,加水淹蓋過牛排,然後溫柔的跟肋眼說聲:「我愛你,要乖喔!」接著蓋上鍋子,設定五小時。
吃個牛排得等五小時,感覺耗時,但其實真正花在料理的時間,前後不到三分鐘,在等待過程不妨先做個瑜珈、重訓、洗衣、掃地、消耗熱量……終於,時間到,鍋子嗶嗶叫!我再優雅地將牛排取出,兩面稍微煎三十秒,搞定!傳統牛排煎烤,上下熟、中間還有血水,低溫舒肥的作法,不但鎖住牛排營養,讓五分熟度均勻分布、呈現完美的粉紅色!而且沒有血水(肌紅蛋白),直接沾海鹽、吃原味,就PERFECT!重點是,不會手殘,不會浪費好牛排,一次就上手!而且,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的美味口感一致~這時,真心的跟「肋眼」還有「特福萬用鍋」說聲,謝謝~下回端出這盤好料,相信珮珊也會投以欽敬的眼神!
#一個打十個之完勝不敗鍋
#一鍵解鎖世界料理
#舒肥牛排
#法國特福鮮呼吸智能萬用鍋
#星辰銀CY625870
全台百貨及Outlet特福專櫃均有銷售
4/16-4/26慶祝新品上市現折$500
Tefal (特福鍋具)
❤❤附上 食譜 <法式舒肥肋眼牛排>❤❤
食材:
肋眼牛排 2片,每片約200-250g
有鹽奶油 2 茶匙
耐高溫可料理用密封袋/真空袋 2個
橄欖油 適量 (舒肥完成後煎牛排表面用)
粗鹽/玫瑰鹽/黑胡椒/ 適量沾取食用
👉牛排放入密封袋,每袋內分別加1茶匙有鹽奶油,空氣擠出後封口
👉內鍋加水,放入密封袋 (水蓋過袋子)
👉按「特殊行程」按鍵,選擇「舒肥料理」,預設溫度58°C,1.5公分厚的牛排使用預設的3小時即可,可呈現出5分熟效果;視牛肉厚度增減時間。 (58°C=五分熟,63°C-六分熟,69°C=全熟》
👉溫度及時間設定完成,關上上蓋但不要鎖上,按下「開始」,萬用鍋及開始進行舒肥。
👉舒肥程式結束後,萬用鍋會發出嗶嗶聲,烹煮狀態列跳到保溫,按「取消」鍵後開蓋取出牛排,並將鍋內的水倒掉。
👉擦乾內鍋後放回萬用鍋中,按「特殊行程」按鍵,選擇「爆炒煎烤」程式,時間設定為10分鐘,按下「開始」 ,當鍋子預熱完成後會顯示時間倒數,此時鍋中加入適量橄欖油。
👉廚房紙巾擦乾牛排後,放入鍋中,將牛排兩面各煎10-15秒。
👉長按萬用鍋上的「取消鍵」結束熱鍋.取出牛排靜置,沾海鹽/黑胡椒,即可品嚐舒肥牛排的美妙原味!
保溫袋原理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八卦
〈在台灣學做手工皂,把環保和節儉的理念帶回家鄉〉
🧼#聖誕小精靈🎄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其實我一直在悄悄地跟老師學做手工皂。
聖誕節快到了,我拜託老師教我做聖誕老公公皂,這是我第四次做皂,剛試著自己將皂脫模並切割,說真的,好久沒有這麼緊張了!
做聖誕皂實在是狀況百出,第一次製作時,將皂放進保麗龍盒子保溫後,才想起來忘記放精油,和老師兩個人「啊哦」了老半天。
第二次,我因判斷錯誤,将老公公眼睛模型放早了,拿出來時又弄斷成七八截,只好安慰自己:「這樣出來的老公公的每一塊皂都會不一樣,微表情會有差異。」
綠色帽子的皂油因前面做太慢,整個皂化得硬梆梆,哭笑不得地跟老師解釋:「聖誕老公公他今天打了髮蠟!」
今晚,當我看到切割出來的成品,因「錯誤百出」,卻陰差陽錯導致每一隻老公公都獨一無二、神態各異時,真的覺得好奇妙、好有趣!
#因為老師,我開始接觸手工皂
印象中,去年有一次見到老師,她手上抱著一本厚厚的書,我問這是什麼書?
老師告訴我這是手工皂的書,一提起這個話題,她就像被上了發條,興奮地跟我分享說手工皂可以分為哪些種類、需要用到哪些材料,這種怎麼做、那種怎麼做⋯她說自己打算好好研究。
但說老實話,我當時不太感興趣,因為我沒有用皂的習慣,心裡還難免嘀咕,搞不好老師跟我一樣,只是「三分鐘熱度」,畢竟從「說」到「做」,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呢!
沒想到的是,去年的下半旬開始,老師陸陸續續送給我了好多塊自己做的皂,先是簡單的純色皂,而後是花紋特別的渲染皂,快到聖誕節的時候,老師送了我一塊珍珠奶茶皂⋯
但我都當紀念品收起來,
所以手工皂到底好不好用,
我也不清楚。
我要回廣東過年的時候,老師又給了我兩塊皂,回到家後,為了給老師反饋,我就逼著老爸試用,老爸被我叨叨得不行,才拿起來認認真真地洗了一次臉⋯
結果這次以後,我發現手工皂的體積縮小得越來越快,老爸不僅用它洗臉,洗澡洗頭都在使用它了!
不過這一次,
除了手工皂,
我更想跟大家分享,
手工皂的背後,
我學到的事。
#手工皂的好處
我在廣東時,身邊幾乎沒有親戚朋友使用手工皂,但是台灣隨處可見手工皂專櫃,在東門甚至還有很多巨大的門市體驗店,讓遊客感受手工皂的觸感和味道。
手工皂代表著一種環保和節約的理念,一塊皂出來,最後可以完全「消失」,不會留下洗髮精、沐浴乳需要用到的塑料瓶瓶罐罐。
輕便、好攜帶,最重要的是,上好的手工皂,除了必要的皂化料,不需添加任何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潤滑成分,也能夠起到清潔和保濕效果,若能自己製作,成本還可以大大壓縮。
我現在洗頭洗澡洗臉都用手工皂,皮膚越來越好,洗完臉不立刻用潤膚露也不覺得乾,真的很神奇。
若莓以前說我的腦袋很臭,頭皮有一股陳年老油味,結果這次我讓她聞聞看,她說:「哇,王老師的皂真的很厲害!」
我下定決心要在臺灣學會手工皂,把這樣的好東西帶回去,分享給家人朋友們。
#手工皂的平行世界
大家都知道2020年有多麼地不太平,地球「兵荒馬亂」,災難連連,令人悲傷的、讓人憤怒的消息層出不窮,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受疫情影響,長官們壓力無窮、員工們人心惶惶,留學生們被困在原地,與老師和同學隔岸相望。
疫情爆發初期,籠罩在城市上空的低氣壓真讓人煎熬難耐,我的心情也總是低落到極點,打開電視、手機一看,全都是經濟衰退、確診人數激增的壞消息,除了縮在被窩裡喀喀啃薯片,哪也去不了⋯
而那段時間,老師的畫風卻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她總是很高興地跟我分享自己做的新皂,杯子蛋糕、西瓜、咖啡豆、玫瑰花、冰淇淋、海洋與雪山,三角形的、圓形的、方形的、磚型的⋯
從老師做的皂裡,我覺得老師簡直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2020年的台灣也同樣波濤洶湧啊,風雲巨變的庚子年,老師卻有這樣的「閒情逸致」,
絲毫不受外境影響,在學皂、做皂、修皂、包裝皂、與人分享皂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提升,每天都生活在平靜與祥和之中。
作為時刻被外境震盪著,
身不由己的其中一朵小浪花,
我真的很讚嘆老師的心境和態度。
#第一件事:毫無保留的教學
9.11-9.26日,我隔離期間,老師給我送來了一個愛心包裹,裡面就有一塊自己做的手工皂。
當我順利解除隔離後,
終於有機會跟老師學手工皂啦!
老師在教我和外甥女時,是毫無保留的手把手教學,用一句流行語來說,就是「乾貨滿滿」,三小時做皂的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有所收穫。
人之常情,很多手藝人在傳授學徒時,總是不得不「留幾手」,許多工序細節是不會讓學生知道的,都只敢教到剛剛好而已。
可是老師不僅沒有跟我們兩個算學費,讓我們使用她的工具和材料,還把所有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秘訣知無不言地傳授給我們。
老師看過大量的書和視頻,也親身去上過手工皂的課,但發現做皂的許多細節和門道,還是需要自己摸索才能得知。
也就是說,若不花費大量心力去研究,做出來的皂永遠「馬馬虎虎」,套公式、用模具而已。
正因為老師經歷了這個困難重重的摸索過程,在教我們的時候,才會把自己一年多來的功夫,鉅細靡遺地全部講給我們聽,其中的原理、竅門、秘笈,一點都沒有藏著掖著,就是希望我們不是一知半解,而能真正學會。
我問自己,如果是我,會願意這樣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經驗和秘密,傾囊相授嗎?我在跟老師學皂的同時,也是在觀察老師如何教人學皂,在當好一名學生的時候,我也想要學會如何當一名好的老師。
老師說自己很佩服教「根治飲食法」的賴宇凡醫師,這位心理諮商師讓病人真正康復,她捨得讓病人永遠「離開」自己、離開藥物,但她不會因此就關門大吉,反而來找她的人越來越多!
我明白了,抱著一顆真心與人分享真知,樂於助人、樂於法佈施,自己絕不「吃虧」,更不會因為通通教會別人了,自己就沒價值了,
相反,真心誠意地幫人、教人,最後一定會真正的幫到自己,因為善意的緣分,就是一個很妙的循環啊!
這樣的度量和為人師者的態度,是我跟老師學手工皂過程中學到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拿出兩塊皂讓我們摸摸看,一塊是修過邊邊的,一塊是沒有修過的,外表看起來差不多,但修過邊的那一塊手感真的不一樣,非常溫潤而圓滑,沒修過的那塊,握在手上就很膈應,想馬上放下。
老師對我們兩個小朋友說:「修過的拿在手上感受會不一樣,心情也會不一樣。我們要站在收到這塊皂的人的角度來思考,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
上課的講義是老師自己整理設計的,其中很特別的是,老師單面列印,一般翻開時,留白頁都會在左手邊,但老師將留白頁留在右手邊,是為了讓絕大部分學員方便做筆記。老師的細緻與貼心,時刻為他人著想的念頭,在這裡展露無餘。
處處看到他人的需要,是我跟老師學手工皂過程中學到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殘缺的留給自己,完美的才給他人
我建議老師,那些自己做得不滿意的,還可以送給別人啊!
老師卻慈祥地對我說,「拿給別人的東西,一定是自己覺得很好用的,如果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就一定不會塞給別人。」
啊,我以前都是把自己不要的、閒置的東西,「慷慨」地給別人,好的、漂亮的、新鮮的才留給自己,我很慚愧。
老師做皂的過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風順,她也有過許多做得不完美的皂,她會選擇留下來自己使用,或乾脆毫不留情地刨掉,當作下一次皂的材料。
怪不得,收到老師的手工皂的朋友,
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好東西才能分享給別人,
這是我跟老師學到的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做皂沒有快功夫
我總是沉不住氣,例如倒珍珠奶茶的中間層的時候,倒得太快,切皂的時候看到花紋不細膩,才懊悔不已。
還有一次,老師拿出印章讓我給自己的皂打印章,需要用小錘子將印章力度均衡地慢慢敲入皂中。
可是我一心求快,敲得邦邦響,老師敏感地從這急促而不規則的聲音中聽出我此刻心亂如麻,便溫柔地提醒我:「不能急,慢慢來。」
一塊皂要設計造型、構想功能、計算油料比例、搭配色彩、一層一層地舖陳,要想、做、切割、晾曬、打磨、製作包裝、清洗滿是油污和顏料的工具⋯
圖案皂需要提前做準備,如聖誕皂,前一天就把老公公的眼睛和鼻子做起來。從用料理紙製作模型到最後封箱保溫,光是四顆眼睛、兩隻嘴巴,老師就用了五六道工序才完成。
如果有熱油,一定要先加熱,溫度降至40度後才能和其他冷油拌在一起。氫氧化鈉作用時會急劇升溫,老師想到何不直接加入冰塊中,這樣最安全,所以做皂的液體(水、牛奶等)要提前做成固態冰狀。
一開始我不明白,明明有電動攪拌器,為什麼老師還要讓我們用打蛋器打,手痠死了!
後來才知道,使用機器的話,皂液一下就皂化了,但這時的氫氧化鈉和油料,或許根本還未完全融合。
顏料也一定要攪拌均勻,在混合的過程中,還要記得同時刮量杯的邊邊,把蕩上去的油料也刮下來一起拌,否則不勻的話,老公公的臉上可能會出現一條線。
称各种油的重量时,如若分心,油很容易一下倒太多造成超脂,老师现在的功夫几乎能做到一克不多一克不少。
裝油料的鍋子,老師一定會用刮子刮好幾次,动作慢慢的、细细的,惜福,在耐心做皂的過程中就得以成全。
精油的搭配也有讲究,苦橙、苦橙叶、雪松、甜橙、柠檬香草...不同的比例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香气,每一种香都有独特的功能,如薰衣草可以舒缓压力、安眠,玫瑰天竺葵可以振奋精神,协调荷尔蒙系统。
脫模切割後,還要放在晾架上置於通風處氧化處理,帶皂化到一定程度,要修邊、蓋印章、保鮮膜包裝、貼上含量標籤、裝盒等。
如上所述,一塊皂的出爐,至少要等待一個月的時間,最好是晾四十五天以上,根本急不來。
老師說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很著急的人,但是做皂讓她不得不學會放慢腳步、撫平自己內心的每一道褶皺,感受每一個步驟背後的靜思和沈澱。
调配颜料的深浅难有定数,皂化过程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精油添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几乎每一次做皂,都会带来惊喜。
咖啡、牛奶、母乳、左手香、蘆薈,一切我們能想到的,老師都拿來做手工皂實驗。
為了呈现每块皂最好的效果,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調試配方,她曾一天洗三次澡,手都快搓疼了,就是要切身感受每一塊皂的細微差異。
原來啊,不只是盤起腿來在禪堂打坐,三百六十行、柴米油鹽醋,無處不是修心養性的過程。這是我學手工皂過程中,體悟到的第四件事。
#第五件事:失敗則反思,成功則謹慎
做第一塊皂之前,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要怕失敗,即使失敗,把那一塊刨掉就好了,刨下來的碎屑,又可以入下一次的純色皂,變成色彩斑斕的花紋皂!
懊惱沒有用,反思和總結才是有意義的。老師的筆記本裡詳細書寫每一次做皂的過程和心得,其中一頁「卡布災難」,記錄老師做卡布奇諾皂時出現的危機和轉機。
老師鼓勵我們大膽嘗試,靈活運用,每一次失敗,都是為自己積累寶貴的經驗,都能讓自己有所成長。
這個觀念,除了做皂,平日做飯下廚,我也常常如此提醒自己:哪怕鹹了、淡了、焦黑了,也不怕啊!
下一次再調整不就好了,
人生又不是只吃一頓飯,
我也不會只做一條皂啊!
豁達地面對失敗,謹慎地對待成功,
是我跟老師學皂過程中,明白的第五件事。
#分享手工皂的幸福:感恩的心意
在做皂的幾個小時裡,雖然我們的手、眼、腦都在高速公路上,但我們的心情總是非常舒適而喜悅,我時不時問老師一些最近生活和學業上遇到的問題,老師也與我分享最近的心情和境遇...
老師會點上一座手作香薰燭臺,放點SPA音樂,我們在電子秤上稱量各式各樣的油,為調出的莫蘭迪色系而歡喜雀躍,懷著感恩和期待的心情酿造每一块皂。
手工皂是最好的伴手禮,因為每個人都用得上,用完就完全不見,和其他禮物不一樣,不需擔心變成對方的累贅。
我的小本本裡記著每一次做皂的日期和數量,例如這一次收成的皂要寄給老爸老媽、爺爺奶奶、這位老師、那位老師、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下一次要給這位叔叔、那位阿姨,這個朋友、那個同學、這一位幫助過我的人、那一個教會我某件事的人⋯
正如我所說的,我不會只做一條皂,因為我想要分享幸福給對方的人,會越來越多。
關於皂的故事啊,
我一定會繼續分享下去的!
2020.12.01
手工皂收成日
保溫袋原理 在 保溫袋效果、保冷袋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保冷袋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保溫袋效果、保冷袋原理、保冰袋推薦就來手搖飲社群資訊站,有最完整保冷袋原理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保溫袋原理 在 保溫袋效果、保冷袋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保冷袋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保溫袋效果、保冷袋原理、保冰袋推薦就來手搖飲社群資訊站,有最完整保冷袋原理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保溫袋原理 在 鋁箔紙的[原理] 到底是甚麼呀 - Mobile01 的八卦
有的人說鋁箔可以隔熱所以汽車遮陽板上面有鋁箔有的人說鋁箔可以導熱所以烤肉要包鋁箔比較可以加熱均勻不會燒焦有的人說鋁箔可以保冷所以有保冷袋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