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彰銀案 歹戲拖棚十餘年仍無解?
囤房稅 財政部應落實全國歸戶與執行】
🔥台新金彰銀案十餘年 財政部找上壽險業「團購」彰銀?
台新金控自去年8月宣布娶親保德信人壽後,台新金與財政部長年以來,對於彰銀經營權的爭議未解決,又再次受到討論。
嘉瑜自去年第一會期3月中時,就針對彰銀董座改選之際,台新金有意併購彰銀與董座席次,在財政委員會向當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提出質疑與提醒。
而今台新金宣布併購保德信人壽後,需要高達120多億資金,其資金來源是否全來自出售手中彰銀持股?以目前彰銀股東持股分布來看,台新金握有彰銀22.55%的股權,與第二大股東財政部的12.19%仍有一段差距,台新金如今似乎真的有意售出全部持股,但提出的方案是分年逐批釋出彰銀持股,嘉瑜質疑分年度釋出股份,彰銀經營權之爭,今年有可能解決嗎?
🔥純投資無席次誰願意 彰銀竟成燙手山芋?
早在去年9月媒體爆出財政部有意找上寶佳集團接手時,嘉瑜就強烈表達不妥之處,認爲台新釋股不應讓外界認為是「官商勾結」的私相授受,也不應讓民眾認為財政部要拜託財團接手燙手山芋,而也和金管會推動的「金金分離」政策背道而馳!
但財政部現在陸續與幾家財團接洽,包括滿手現金的壽險業者在內,討論接手彰銀股票的可能性,嘉瑜提出質疑,認為目前這些買家資訊、價格等,皆無法揭露,僅由財政部從中牽線,若各業者僅認購彰銀3~5%股權,不但沒有經營權,也無法取得席次,且是按照「財政部和台新金商量好的價格」,而這未知價格又是多少?是市價嗎?合理的買價就是多少?
嘉瑜認為,彰銀釋股若像次長所說是個值得購買的標的,絕非是請託財團業者請幫忙購買的局面,各家財團業者們早就搶著接手了,財政部這麼做就是急著將爛攤子推給別人,財政部自己反欠下人情。
✅財政部應落實 囤房稅全國歸戶與執行!
房地合一稅、囤房稅問題,嘉瑜長期關注許久,也提出許多落實居住正義的提案,其中囤房稅稅基與各縣市政府稅率執行問題,早已引人詬病。
財政部也說,正在跟地方政府討論稅基調整,但討論溝通這麼久時間,目前溝通進度到哪了?
嘉瑜質疑財政部與地方政府溝通要求,有多少地方政府會應財政部要求執行?且財政部也曾表示將囤房稅納入中央補助款考核重點之一,但隔天就改口表示此方法不可行!?嘉瑜想問財政部,到底能拿出何種獎勵與懲罰方法來約束地方政府?
次長僅回應已納入業務考核項目中,將會影響地方政府的名次。但嘉瑜點出這名次,也不實際影響地方政府的補助款核發,根本毫無實際約束力!嘉瑜拜託次長不要再逃避這個問題!財政部對於囤房稅的問題,似乎都還停留在與縣市間的溝通,嘉瑜長期呼籲、並且拜託財政部真的拿出落實囤房稅的具體作為!
🔥TISA違反租稅原則?未見財政部有合理評估!
鑑於勞金弊案爆發,民眾開始對將退休金交給政府操盤一事感到質疑,推動勞退自選的呼聲也日漸加劇,而在此之前,學者與團體亦有倡議可效法美國401K有限度開放自選組合,推行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TISA:每人每年減免「投資列舉扣除額」最高2.4萬元,並設有投資年限5年限制。藉以鼓勵民眾投資、保障退休生活,亦能帶動台股更上層樓!
惟TISA的推動涉及稅制問題,財政部基於租稅中性原則,始終認為不宜採行,並提出納稅者保護法第6條規定:「租稅優惠應以合理之政策目的為限,不得過度。」,作為論據。
然嘉瑜質疑,上開條文所謂「過度」,財政部是否確實做過評估?每人每年僅2.4萬免稅額度,還設有5年投資年限,對比其他更優惠的租稅減免,根本小巫見大巫!更何況是否過度,也應與欲達成的積極施政目標做權衡才能論斷,若施行TISA的「利」大於租稅優惠所影響政府收益之「弊」,則財政部本就沒有阻擋的理由。
就政府政策而言,TISA個人儲蓄帳戶之免稅優惠,不盡然一定會衝擊政府稅收,若以泰國實施之成果為例,2006 年實施之後泰國整體稅收金額仍呈增加趨勢,未見明顯受到影響。
依學者推估,TISA上路後將會有六、七十萬人參與,可讓台股基金年增160億元規模,證交稅稅收每年可增加80億元;反觀稅收損失,若以國人平均稅率12%計算,稅收損失約20億元。嘉瑜呼籲財政部應重新審酌推行TISA個人儲蓄帳戶的必要性!
👉2020.03.11 彰銀爭奪戰 立委提醒金管會避免重演富邦併北銀案
https://reurl.cc/jq7EDD
👉【公股銀行不能以身作則 如何監理民營行庫】
https://reurl.cc/WEdmGy
👉【實價登錄還不夠,囤房稅是關鍵!
推動TISA免稅帳戶,帶來台股新活水】
https://reurl.cc/pmdN5Z
👉2021.01.13 臨時會財政委員會🔗 https://youtu.be/78w0pjR6UME
https://youtu.be/78w0pjR6UME
保德信 人壽出售 保 戶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八卦
蝦米!又一家外商壽險公司要退出台灣
在台已經30年的保德信人壽驚傳出售,而且已在尋找買家
這已是第N家外商壽險公司落跑了......
希望保戶權益不會被影響才好
https://www.phew.tw/article/cont/phewpoint/current/topic/8633/202002148633
保德信 人壽出售 保 戶 在 呂翊榮的財經讀書會 Facebook 八卦
台新金控昨宣布以五十五億元併購保德信人壽,是今年國內金融市場最大交易案。台新金控表示,保德信人壽的員工將全數留任,既有保戶權益也不會改變;為了讓交割順利,將採取兩階段籌資,且考慮賣掉部分彰銀股票(約占整體三%),這也是自二○○五年七月以來,台新金首度出售彰銀。
保德信 人壽出售 保 戶 在 保德信人壽出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台新金控給保德信人壽保戶的一封信. 資訊公開· 公司治理· 高齡化商品專區· 保障型商品專區· 檢舉管道· 法令專區· 共銷專區/客戶資料保密措施 ... ... <看更多>
保德信 人壽出售 保 戶 在 保德信人壽出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台新金控給保德信人壽保戶的一封信. 資訊公開· 公司治理· 高齡化商品專區· 保障型商品專區· 檢舉管道· 法令專區· 共銷專區/客戶資料保密措施 ... ... <看更多>
保德信 人壽出售 保 戶 在 [新聞] 標保德信人壽第一金、台新金纏鬥- 看板Stock 的八卦
1.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insurance/294970.html
2.原文內容:
原本預定在6月底公布的台灣保德信人壽出售案,由於兩組買方積極爭取,在價格不是唯
一成交條件下,該案至今仍未有定局。據了解,台灣保德信人壽出售案經過第二輪的出價
結果,由第一金控與台新金控出線,兩者價差不大,但保德信人壽集團除了價格,也考量
未來企業文化融合與員工權益問題,主管機關也將進行財務評估,都將成為最後誰是贏家
的關鍵。
金管會指出,一般來說,併購雙方在對外發表說明前,需先向金管會報告,但截至7月2日
止,尚未收到保德信人壽的通知、預約,所以也不知保德信人壽最終選誰當「新郎」。至
於外傳金管會對買家人選傾向第一金控,金管會強調,一切要等保德信人壽送件才能審核
,並未預設立場,而且除了要保險局點頭,銀行局也要審核買家的財務規劃妥適性。
市場盛傳第一金與台新金都對保德信人壽有高度興趣,因此第二輪出價超過原本出價最高
的聯邦銀行。另外,相對有官股色彩的第一金控,據悉保德信人壽集團偏好外資持股比重
高的台新金控,評估認為和同是外商背景的保德信人壽文化會較為契合,但也有保德信人
壽員工透露偏好形象較為穩健保守的第一金控,這些多少都牽動賣方出售的方向。
由於兩組金控買家旗下都有銀行,該併購案除保險局核准外,還需銀行局審核,之前金管
會開出的五大把關條件,即買家財務健全度、具增資能力、具專業經營能力、長期經營承
諾、保障員工與保戶權益等,都需等保德信人壽送件後評估,因此出售案未如預期在上半
年定案。
3.心得/評論:
聯邦銀掰~
我猜金管會比較希望讓第一金買到?
如果台新金要買就要吐出彰銀?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25.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93742371.A.9C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