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晚上特別厭世,假日太短,重點是假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備課跟改作業 QQ
--
今天來談〈出師表〉。
在我正式上台教〈出師表〉之前,〈出師表〉是讓我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一篇文章。「出師北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感覺像是反共時代的文宣品。「忠君愛國」?這難道不是封建舊時代的觀念嗎?——說真的,在我還沒深入玩味思考前,我覺得這是一篇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文章,我真的不知道要讓學生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什麼。
為了教書,這次狠狠地 K 了〈出師表〉幾天幾夜,反復思索,朗誦了無數次,默寫到已經滾瓜爛熟;某一天晚上,腦中自動循環播放〈出師表〉全文字句,竟突然深深陷入「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無力感之中無法自拔,默默哭了一個晚上。
--
突然體會到,原來諸葛亮是抱著「寫遺書」的心情在寫這篇文章的啊。
--
〈出師表〉這篇文章是寫給後主劉禪看的。當時劉備剛死不久,劉禪甫登基,作為一個新手皇帝,治國的經驗值幾乎是0,而且還是個有點犯中二病的青少年。諸葛亮以一個「老臣」的身份,教導他治國的時候要把握「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至於朝中有哪些值得信任的「賢臣」,諸葛亮也都幫他安排好了,基本上,劉禪只要照著諸葛亮的安排去做就行。
簡單來說,〈出師表〉是諸葛亮為後主精心規劃的一份「執政懶人包」。因為這次出師北伐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所以這是諸葛亮在死前,能為後主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的身份不只是「老臣」,還是劉禪的「代理父親」。他不完全把劉禪當成皇帝,在寫〈出師表〉的時候,主要還是把劉禪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的,所以整篇文章讀起來更像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瘋狂碎碎唸」。
作為代理父親,諸葛亮對劉禪最殷切的耳提面命,就是要他乖乖聽爸爸的話,繼承爸爸的遺志,不要讓死去的爸爸失望。
--
「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你今天之所以能當皇帝,有這麼多忠臣為你效忠,都是你爸爸替你辛苦爭取來的,你千萬不要辜負他的期望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你一定要當個英明的皇帝,任用賢才,興復漢室,千萬不要成為你爸爸最痛恨的桓靈二帝呀!
--
站在劉禪的角度,看了諸葛亮說的這些話,想必會覺得有點刺耳——為何凡事都要拿死去的爸爸來壓我呢?難道我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嗎?不能做些我自己想做的事嗎?
不能。
別任性了,孩子。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你不是別人,你是劉備的兒子,蜀漢的皇帝。當今的局勢是「危急存亡之秋」,任何一點行差踏錯,都有可能會讓蜀漢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對不起,我必須逼你把「皇帝」的態度拿出來,不能讓你任性妄為。
其實,劉備死後,諸葛亮大可一走了之,不必留下來輔佐劉禪;他也可以不去北伐,而是留在朝廷裡當個權高位重的丞相,豈不輕鬆?或者,像是很多人說過的,從劉禪手中把權力給謀奪過來,自己來當實際的掌權者,只要諸葛亮願意,他隨時都可以這麼做。
但他沒有這樣做。他仍尊劉禪為帝,苦口婆心地勸諫他,為他安排好一切(縱然這可能不是劉禪最想要的);在沒有任何人逼迫他的情況下,為了完成先帝的遺志,他主動請纓北伐,最終操勞過度,肝硬化而死。
諸葛亮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一個抽象的「忠」就可以解釋嗎?
--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是這樣跟我們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直都有濟世之志,渴望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他怎麼可能只是「苟全性命」?怎麼可能「不求聞達」?——諸葛亮的意思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他早就絕望了,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很有可能永遠也沒有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
想不到,有個人出現了,這個人徹底改變了諸葛亮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先帝,劉備。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是劉備,讓諸葛亮成為真正的諸葛亮;如果沒有他,諸葛亮現在仍是一介布衣,或許在南陽躬耕,在柴米油鹽中度過一生,也或許天涯飄零、死於戰亂,無人聞問。
在諸葛亮二十八歲那一年,劉備禮賢下士,在草廬中屈身聆聽諸葛亮為他謀劃的「三分天下」大計。從那時候起,諸葛亮的這條命就已經是劉備的了;諸葛亮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劉備,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而活。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雖然先帝已經死了,但只要我諸葛亮還活著,就會背負著我們共同的理想走下去。「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你活著時沒辦法完成的理想,我會替你完成——哪怕拚了我的這條命!
我想,現代人應該很難了解這樣的情懷了吧。如果連自己的理想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理解何謂「知己」;如果沒有知己,又怎麼可能理解知己死後,仍堅持替對方完成理想的這一份赤誠之心?
--
文章總有寫完的時候,停筆的那一刻,也就是出征的時候了。
諸葛亮即將要出兵北伐了,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諸葛亮不怕死,他唯一遺憾的是,他若真的死了,還有誰能完成他與劉備這一份共同的理想?
他看向劉禪的面容,也許他的眉目之間仍有幾分先帝的神態。諸葛亮歎了一口氣,你終究不是他,但若你能有幾分像他,那也就夠了。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好好聽你父親的話,當個好皇帝,繼承他的遺志;若你真能做到如此,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我與先帝的理想,也總算是後繼有人。
呵呵,諸葛亮,別傻了,把希望寄託在後主的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了呢?這是你我都心知肚明的呀。
陛下,請原諒我,我這就走了,再也不能留在你身邊輔佐你了。接下來的,就交給郭攸之、費褘跟董允吧。
丞相,你……你要去哪裡?
我要去北伐。不,應該說,我要去找先帝了。
先帝,我這就來了。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諸葛亮之歌〉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將會是在哪裡
日子過得怎麼樣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許遇見某一人
過著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會不會
變成丞相在這裡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照顧你的子女
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日前在郁主席帶領下,和漢廷一起上舊金山KTSF電視台「有話要說」現場直播節目。主持人特別問到,我祖籍台南,長在艋舺,理論上應該很「本土」,怎麼沒被影響? 我告訴她,我的故鄉台南及家鄉艋舺,當然都是台灣最本土的地方。我向來非常「本土」,因為「本土」本來就是最「中國」的。我的阿嬤教我台灣民俗、歲時...
侯漢廷父親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八卦
星期天晚上特別厭世,假日太短,重點是假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備課跟改作業 QQ
--
今天來談〈出師表〉。
在我正式上台教〈出師表〉之前,〈出師表〉是讓我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一篇文章。「出師北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感覺像是反共時代的文宣品。「忠君愛國」?這難道不是封建舊時代的觀念嗎?——說真的,在我還沒深入玩味思考前,我覺得這是一篇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文章,我真的不知道要讓學生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什麼。
為了教書,這次狠狠地 K 了〈出師表〉幾天幾夜,反復思索,朗誦了無數次,默寫到已經滾瓜爛熟;某一天晚上,腦中自動循環播放〈出師表〉全文字句,竟突然深深陷入「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無力感之中無法自拔,默默哭了一個晚上。
--
突然體會到,原來諸葛亮是抱著「寫遺書」的心情在寫這篇文章的啊。
--
〈出師表〉這篇文章是寫給後主劉禪看的。當時劉備剛死不久,劉禪甫登基,作為一個新手皇帝,治國的經驗值幾乎是0,而且還是個有點犯中二病的青少年。諸葛亮以一個「老臣」的身份,教導他治國的時候要把握「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至於朝中有哪些值得信任的「賢臣」,諸葛亮也都幫他安排好了,基本上,劉禪只要照著諸葛亮的安排去做就行。
簡單來說,〈出師表〉是諸葛亮為後主精心規劃的一份「執政懶人包」。因為這次出師北伐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所以這是諸葛亮在死前,能為後主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的身份不只是「老臣」,還是劉禪的「代理父親」。他不完全把劉禪當成皇帝,在寫〈出師表〉的時候,主要還是把劉禪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的,所以整篇文章讀起來更像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瘋狂碎碎唸」。
作為代理父親,諸葛亮對劉禪最殷切的耳提面命,就是要他乖乖聽爸爸的話,繼承爸爸的遺志,不要讓死去的爸爸失望。
--
「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你今天之所以能當皇帝,有這麼多忠臣為你效忠,都是你爸爸替你辛苦爭取來的,你千萬不要辜負他的期望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你一定要當個英明的皇帝,任用賢才,興復漢室,千萬不要成為你爸爸最痛恨的桓靈二帝呀!
--
站在劉禪的角度,看了諸葛亮說的這些話,想必會覺得有點刺耳——為何凡事都要拿死去的爸爸來壓我呢?難道我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嗎?不能做些我自己想做的事嗎?
不能。
別任性了,孩子。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你不是別人,你是劉備的兒子,蜀漢的皇帝。當今的局勢是「危急存亡之秋」,任何一點行差踏錯,都有可能會讓蜀漢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對不起,我必須逼你把「皇帝」的態度拿出來,不能讓你任性妄為。
其實,劉備死後,諸葛亮大可一走了之,不必留下來輔佐劉禪;他也可以不去北伐,而是留在朝廷裡當個權高位重的丞相,豈不輕鬆?或者,像是很多人說過的,從劉禪手中把權力給謀奪過來,自己來當實際的掌權者,只要諸葛亮願意,他隨時都可以這麼做。
但他沒有這樣做。他仍尊劉禪為帝,苦口婆心地勸諫他,為他安排好一切(縱然這可能不是劉禪最想要的);在沒有任何人逼迫他的情況下,為了完成先帝的遺志,他主動請纓北伐,最終操勞過度,肝硬化而死。
諸葛亮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一個抽象的「忠」就可以解釋嗎?
--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是這樣跟我們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直都有濟世之志,渴望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他怎麼可能只是「苟全性命」?怎麼可能「不求聞達」?——諸葛亮的意思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他早就絕望了,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很有可能永遠也沒有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
想不到,有個人出現了,這個人徹底改變了諸葛亮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先帝,劉備。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是劉備,讓諸葛亮成為真正的諸葛亮;如果沒有他,諸葛亮現在仍是一介布衣,或許在南陽躬耕,在柴米油鹽中度過一生,也或許天涯飄零、死於戰亂,無人聞問。
在諸葛亮二十八歲那一年,劉備禮賢下士,在草廬中屈身聆聽諸葛亮為他謀劃的「三分天下」大計。從那時候起,諸葛亮的這條命就已經是劉備的了;諸葛亮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劉備,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而活。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雖然先帝已經死了,但只要我諸葛亮還活著,就會背負著我們共同的理想走下去。「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你活著時沒辦法完成的理想,我會替你完成——哪怕拚了我的這條命!
我想,現代人應該很難了解這樣的情懷了吧。如果連自己的理想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理解何謂「知己」;如果沒有知己,又怎麼可能理解知己死後,仍堅持替對方完成理想的這一份赤誠之心?
--
文章總有寫完的時候,停筆的那一刻,也就是出征的時候了。
諸葛亮即將要出兵北伐了,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諸葛亮不怕死,他唯一遺憾的是,他若真的死了,還有誰能完成他與劉備這一份共同的理想?
他看向劉禪的面容,也許他的眉目之間仍有幾分先帝的神態。諸葛亮歎了一口氣,你終究不是他,但若你能有幾分像他,那也就夠了。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好好聽你父親的話,當個好皇帝,繼承他的遺志;若你真能做到如此,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我與先帝的理想,也總算是後繼有人。
呵呵,諸葛亮,別傻了,把希望寄託在後主的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了呢?這是你我都心知肚明的呀。
陛下,請原諒我,我這就走了,再也不能留在你身邊輔佐你了。接下來的,就交給郭攸之、費褘跟董允吧。
丞相,你……你要去哪裡?
我要去北伐。不,應該說,我要去找先帝了。
先帝,我這就來了。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諸葛亮之歌〉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將會是在哪裡
日子過得怎麼樣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許遇見某一人
過著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會不會
變成丞相在這裡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照顧你的子女
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義
侯漢廷父親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周遭許多朋友看到謝長廷大使針對 #謝維洲 的發文都有很深感觸,包括我在內。
在那篇謝大使的臉書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對兒子的愛。那是超越政治、超越黨派的愛,素樸而真摯。即便是養子,父親還是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是啊,三十年的父子情,縱使後來因故無法繼續,但父子情終究還在,怎麼可能說斷就斷?
我自己也是身為人父,看到謝大使的文章,完全能感同身受。兒子有難,父親怎可能袖手旁觀?
看到謝大使說「如果真有此事,他願意下跪拍照讓對方選舉使用」,完全能感受出他對於兒子的疼惜跟不捨。
我跟維洲在2018年士林北投選戰中碰過幾次面,印象中他總是和善對人,我們偶爾私下寒暄,算是淡淡的君子之交。這次爆發這件事情,我雖未特別去打聽,但情感上我是相信維洲的。
謝大使文章有句話,我想特別跟大家分享,就是「共產黨的錢不要拿」。有新聞說 #條子鴿 是侯漢廷的副主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為真,那這起事件究竟是選舉考量?還是中共為了打擊在前線替台灣爭取疫苗的謝大使?
真相在哪?
攻擊的人,必須要拿出證據,否則應該公開道歉,還給當事人一個公道。
當然,如果這件事是共產黨的政治計謀,我們更要思考背後的嚴重性。
從爭取疫苗、東奧到帕奧,謝大使跟駐日代表全體同仁已經忙得人仰馬翻,為何有心人士選擇在此時出手?
永遠不要低估共產黨的心機。
侯漢廷父親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日前在郁主席帶領下,和漢廷一起上舊金山KTSF電視台「有話要說」現場直播節目。主持人特別問到,我祖籍台南,長在艋舺,理論上應該很「本土」,怎麼沒被影響?
我告訴她,我的故鄉台南及家鄉艋舺,當然都是台灣最本土的地方。我向來非常「本土」,因為「本土」本來就是最「中國」的。我的阿嬤教我台灣民俗、歲時節慶,我的父親重視為人處世的忠孝節義。我們從小拜王爺、拜媽祖,聽布袋戲、歌仔戲吟詩作對,從來沒聽說台灣人要拜八田與一,什麼慰安婦是自願的。
所謂「本土」對抗「中國」,那是政客的語言,曲解的政治話語。更別提,太陽花要角有幾個平常說閩南語?談草根文化?更多的是說英語,滿口西方價值吧?
一路在美國,很多人都在問「天然獨」,我一向認為,年輕人更多是沒有主張,活在小確幸,談不了真正的統與獨,跟風而已。就如同食品添加了塑化劑,男生從小一點一點吃,長大後累積毒素,造成生殖器萎縮,你能說這是「天然娘」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侯漢廷父親 在 柯、蔣今同台「合體」議員侯漢廷異口同聲「不尷尬」 - YouTube 的八卦
柯文哲#蔣萬安#身上炸彈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才說,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 父親 蔣孝嚴,沒有公開幫兒子站台,是因為身上ㄧ堆炸彈,結果13號出席新黨議員 ... ... <看更多>
侯漢廷父親 在 侯漢廷父親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八卦
侯漢廷 (1988年10月30日-),字紹華[1],號遠山,台灣政治人物。生於台灣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學碩士,現任第13屆臺北市議員(第一選舉區,北投區、士林 ... ... <看更多>
侯漢廷父親 在 侯漢廷 的八卦
他指出,「如果不投身政治,政治就會繼續迫害我。」 2018年6月13日,侯漢廷再次以違反《國家安全法》為由與王炳忠、林明正、王進步等4人一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