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第一天,然後呢?
一起走吧!
.
謝謝阿山虎神,國璽綺貞,還有現場跟線上的每個你。
ps. 場地完好復原,是這場同樂會最完美句點。謝謝大家。:)
--
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前一把長椅乘載20年回憶重量
五月天回到「自傳」起點只想說:謝謝
.
20幾年前,幾個大專院校玩團的學生組成的「北區大專搖滾聯盟」號召發起了北台灣第一個音樂祭《野台開唱》。隔年其中一名來自實踐大學的聯盟創始成員,也和另外四個從師大附中時期吉他社就認識的好朋友火速成軍,報名了第二屆《野台開唱》。為了填寫報名表,他們匆忙決定採用貝斯手在BBS論壇上的帳號「MAYDAY」作為團名,並在1997年3月29日這天有了破天荒的第一場演出。 那年的《野台開唱》的30分鐘表演,是五月天的天字第一場演出,他們隨後也變成一條支流,匯入了華人樂團史。20年後,五月天在別具意義的20週年成軍日,他們決定回到「自傳」的起點—「7號公園」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和老朋友們來場溫暖開心的聚會。
.
1997年的阿信不僅是樂團成員,更是主辦《野台開唱》的「北區大專搖滾聯盟」的成員之一。那年《野台開唱》首度擴大為二日的活動,在「聯盟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阿信接下了「徹夜看守器材」的任務,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前的長椅上,看著幾個小時前熱鬧非凡,而這時卻空無一人的舞台,路燈和數以百計的蚊子陪伴放大了寂寞的感覺。那一夜,阿信想著:「遙遠遙遠的以後,會不會有人記得我?在這個寂寞的星球,曾這樣的活過?」
.
然而從那一天開始,「五月天」三個字在未來的20年裡,沒有一刻被人遺忘過。而很多年過去,當阿信傾全力投入五月天第九張專輯《自傳》的歌詞創作時,某一天深夜,他穿上外套戴起耳機,竟漫步回到了這個老地方。就和當年一樣,阿信獨自一人坐在音樂台前的同一張長椅上,「我身在當時你,幻想的未來裡⋯⋯。」突然間彷彿像是可以和20年前的自己對話,當天空逐漸破曉之時,阿信起身回家,迫不及待的寫出了《頑固》這首歌。歌詞裡這一句「謝謝你,一路陪我到這裡。」不只對五月天自己,更是對20年來一路支持的老朋友們說。因此在歌迷們和五月天20歲生日這一天,五月天決定回到故事的起點、也是第一次與眾人相遇的老地方,親自向各位說聲「謝謝你,一路陪我到這裡。」
.
在《201⑦.3.29 五月天20週年 回到1997.3.29 > 7號公園第一天》活動一開始,大螢幕上便以《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20週年版MV作為五月天成軍20年紀念演出的楔子,緊接著五月天現身演唱《志明與春嬌》、《終結孤單》等經典歌曲,時光也瞬間倒流回到眾人初識五月天的年代。五月天說:「今天是1997年3月29日,不是我們講錯日期,是把時光倒流回20年前。」在五月天「20歲成年禮」這天,他們希望帶給大家一場像同學會一樣的小團圓,藉機會和老朋友們敘敘舊、說說唱唱。因此五月天也特別邀請到20年前一樣在這舞台上演出的老朋友—四分衛主唱阿山及吉他手虎神,驚喜現身合唱《人生海海》以及《破銅爛鐵》。
.
四分衛主唱阿山爆料,20年前那一場演出,他也在台下。阿山說:「那時候我們都沒聽過五月天的名字,主持人介紹他們的時候說,接下來這組樂團有個響亮的名字,未來會名揚四海、大紅大紫。」他笑說,當時聽到這句話,心中想的是「怎麼會有人這樣介紹樂團?」而另一個令阿山難忘的,是阿信當時是從觀眾席跑上台,他笑說:「我印象非常深刻,這主唱太臭屁了。」阿信雖然忘了這段往事,但也妙答:「我那時候應該是在台下顧器材。」
.
然而驚喜還沒結束,在唱到《孫悟空》時,脫拉庫主唱國璽也突然現身,一起唱出了「記得找我,我的好朋友」這句貼切的歌詞。事實上,當年五月天、四分衛和脫拉庫三團感情之好,在樂迷心中無人不曉,三組人馬更曾經一起入圍過2000年金曲獎「最佳演唱團體獎」。儘管三團最後都落馬,但他們一起站在得獎者亂彈的身後,看著主唱阿翔拿起獎盃,豪氣千雲的一句:「樂團的時代來臨了!」一群人都激動得想落淚。那是一起走過的輝煌年代和回憶,也是一輩子的革命情感。
.
身為20年的好友,國璽義氣相挺,加碼合唱了《最重要的小事》以及《我愛夏天》。阿信稱讚國璽:「在我們這群老朋友裡,國璽是飛得最高的。」國璽則從東京為五月天帶回零食、糖果作為伴手禮,並開玩笑邀請阿信「手牽手一起把糖果丟給觀眾」。此舉令五月天狂虧:「怎麼差這麼多,阿信前一陣子是牽林志玲,今天是牽張國璽。」阿信也笑說:「今天就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演唱會。請到這種嘉賓,就是很普通的證明。」國璽也回憶起往事,原來當年瑪莎除了在3/29的《野台開唱》外,隔一天的3/30也有演出,「當時瑪莎代班脫拉庫的貝斯手,大概代班了一年多。」瑪莎也爆料:「而且我看過高雄妹本人。」一搭一唱也顯示出20年的好交情。
.
而在一連兩組男性嘉賓後,當然也少不了女生的「好朋友」。在《我不願讓你一個人》的歌聲中,陳綺貞隨即現身,再次為這個團圓的特別演出帶起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原來20年前的同一天,陳綺貞也同樣在這個舞台上以「防曬油」樂團的身份演出,她笑說:「所以樂團取名字有多重要。我的『防曬油』,過了一個夏天只剩『陳綺貞』,五月天過了20年,還是五月天。」回到大安森林公園,石頭說:「感觸滿多的,我們以前高中組樂團的學校就在附近。我的第一次失戀、喝酒,就在(前面)那棵大樹下。看到這舞台有很多回憶,沒想到有天還可以站在這裡表演給大家看,過了20年好像很多事情都一一實現。」瑪莎則說:「今晚沒有看到很多的螢光棒,其實心裡滿感動的。對我來說,公園就是公園,可以看到星星 、吹吹自然風。希望大家一起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好好愛護7號公園。」
.
怪獸回憶道:「20年前只要有地方讓我們表演,我們就很感激了。沒想到今天會有這番光景,謝謝你們,讓五月天20年來的每步都有驚喜。接下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能和你們一起走,五月天就很感恩了。」而阿信接著說:「要來介紹鼓手了。」正當眾人喊著:「冠佑!冠佑!」時,阿信卻喊出當晚最大的彩蛋,「讓我們歡迎,20年前跟五月天一起在這個舞台上、五月天的第一任鼓手錢佑達、達叔!」這時「達叔」突然走上舞台,讓時光真的倒流回1997年,成為這場《201⑦.3.29 五月天20週年 回到1997.3.29 > 7號公園第一天》演出的最大驚喜。眾人也回憶起過去,高中時代下課後,他們常常一起穿過大安森林公園,搭公車去士林吃火鍋。錢佑達也對現任鼓手冠佑笑說:「20年了,乾脆一點,收入分我20分之一就好。」冠佑也笑說:「我OK啦!」不過五月天也說:「後來找到冠佑加入五月天,我認為我們找對人了,沒有更好的人選。」但也不改五月天愛互相吐嘲的本性,說道:「除非達叔願意留下來。」
.
演出接近尾聲時,在《憨人》的歌聲中,台下觀眾都舉起了手比出「5」,阿信感性的說:「一開始就說過,今天是一場很普通的演唱會,屬於五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傢伙。我們最感動的,不是五月天做了什麼,而是不論去到哪裡,你們都陪我們走到這裡。20年,我們從五個小夥子變五個中夥子。我們一起長大、一起變老、一起變成生活的形狀,然而現在這一刻,對五月天是幸福而且是重要的。」他也說道:「20年前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但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我們都相遇了。20年前此時此刻,我守在台下被蚊子叮,現在換你們了吧!如果音樂真的是一台時光機的話,現在我希望你們的歌聲,可以傳到20年前正在台下守著夜的我吧,還有一起上台的怪獸、瑪莎、石頭,還有我們即將遇到的冠佑。」演出的最後,LED螢幕上播放著《成名在望》LIVE版MV,呼應著開頭的《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更點出了「While we were so young , We're stupid but strong 」的主題。
.
從20年前的《野台開唱》30分鐘演出,到如今1.5小時的20週年特別演出,如同瑪莎在前些日子所說:「當初我們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有一家唱片公司願意發一張屬於我們的專輯。這麼多年來,五月天一直只是認真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大家給我們的,已經比當年我們想像的多太多了。」不過在20歲成年禮這天,五月天除了半開玩笑的期許「希望20年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說說唱唱」外,他們的另一個「生日小心願」,就是希望讓相對機會與資源較少的青少年朋友可以一起現場感受溫暖、微笑和音樂。因此儘管五月天能做的不多,但仍決定將現場座位席將優先保留給台北市社會局及家扶中心等社福團體。
.
而回到「7號公園」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這樣意義重大的地方,對五月天來說,對周遭環境、學校、住戶的打擾降至最低是第一要務。因此主辦單位相信音樂早已和北市府公園處進行多次會議及沙盤推演,並嚴格遵守場地的規定。因此不論歌迷多依依不捨,對五月天來說,更重要的是「不打擾是我們的溫柔」,遵守每個場地的規定才是演出的最大前提。在3/29演出過後,五月天全新世界巡迴LIFE《人生無限公司》將繼續到世界各地開設分公司,包括4/2廈門、4/8、9杭州、4/15合肥、4/22鄭州、4/29大連、5/1濟南、5/6太原、5/10、11、13、14、16、17、19、20、22、23香港、5/27哈爾濱、5/29重慶、7/8呼和浩特、12/15、16新加坡等場次外,更早已確定巡演場次將會突破至少100場,可以預見五月天成軍20週年的2017又將是全球五迷目不暇給的五月天Live年!更多五月天新專輯《自傳》以及全新世界巡迴演唱會《人生無限公司》相關訊息,請密切關注五月天及相信音樂官網、官方臉書粉絲團及官方微博。
來自新世界線上看 在 Facebook 八卦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昨天是我主演的戒指流浪記的最終回,一趟如同飛行一般與眾人起起伏伏的旅程,終於也告一段落了。在最終的播出日,我也用去年廣告的A7C拍下了人生中第一張月亮攝影,檢視照片時心裡滿是感動,我知道自己迷上月亮了,我知道往後還會有千千萬萬張,就像一段故事結束之後,還會to be continued。謝謝戒指流浪記一起工作的所有演員、導演、工作夥伴們,讓我們一起to be continued。
明天是生日,同時也是原訂2021國際書展的開幕日,但因為疫情,連續第二年都在緊要關頭取消了,我以國際書展大使的身份,守護這個命運多舛的孩子也兩年了。書展取消之後,看到各界朋友的PO文與感嘆,我也消極了幾天,剛好碰上Ubisoft官網特賣,用半價左右的價格入手了「美麗新世界Anno 1800」跟全部的DLC,那是一款17、18世紀的經營遊戲,Ubisoft的遊戲總是會成功把我擊下馬,每天停不下來的經營將近8小時,加上閱讀的時間,大概總共10小時都在一個非現充的狀態,還好有跟牙醫與健身教練約定時間出門。
閱讀的方面,因為書展原定的朗讀,我重新看了部分的漫讀者出版社的「82年的金智英」,很巧地也收到博客來「試讀偵探」一月號大來賓的邀約,幸福地搶先看完了同為漫遊者文化出版、來自英國小說家麥特海格的「午夜圖書館」。因為生病而對時間非常敏感的作者,與總是有時差的我頻率也許有點相近,看完意猶未盡,1500字的心得總覺不夠寫,1/25-2/8如果各位在博客來指定網頁寫下200字簡單書評,然後#我是試讀偵探,便有機會得到100元閱讀金。
然後還看了長年旅居歐洲的時尚編輯許育華小姐的「戀物絮語」,處女座的她夢想是開博物館,愛物之情由此可見一斑;她鉅細靡遺地分享戀物的美好,愛物的哲理,以及永續的真諦,可以輕鬆地當作時尚書籍翻閱,也可以當哲學書來閱讀,甚至是旅遊指南也行...看完想起之前很紅但也被罵爆的「艾蜜莉在巴黎」,我很快就看完了,其實也挺喜歡,膚淺跟傻氣需要哲學跟勇氣,besides...看美好的人們走在美好的街頭,I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t。
讀畢許小姐的書,令我想起另一位致力於品味與美感的陳易鶴先生、好氏研究室室長,他用心良苦的「美感努力運動」,打開這本有香氣的書,裡面有150 則美感生活實踐 x 18 道美感養成習題,讓大家從多元面向檢視自己的想法,讓平凡的日常多了一個不同的生活角度。
接下來還想看因為不堪得獎隨之而來的名聲紛擾,跑去隱居砍柴的西班牙作者羅倫佐的新作「摩丑世代」,堪稱現代「湖濱散記」;還有「午夜圖書館」底下的相關推薦Ted Jiang的「呼吸」,前一本小說「妳一生的故事」改編的電影「異星入境」整體美感好好,配樂來自冰島已故配樂家,Jóhann Gunnar Jóhannsson。
寫了這麼多,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夠時常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比起攝影跟打電動這些嗜之如命的喜好,我不敢說自己是top 1愛書人,但閱讀的魅力、美感與那無限的時空與意念延伸,是我由衷想推薦大家的。2021台北國際書展還是會有種線上活動推出,請大家stay tune、持續買書愛書,有機會多多交流,多給為了文化產業努力的人們一點支持與鼓勵。
台北國際書展
昨晚在家(非常不擅長出門就是)拍月亮的時候,雙眼看著月亮,思緒一頁一頁地翻過;個人的命運在更巨大的命運之前總是渺小而謙卑。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戒指流浪記
#美麗新世界
#Anno1800
#2021台北國際書展
#82年的金智英
#漫遊者文化
#試讀偵探
#午夜圖書館
#MattHaig
#戀物絮語
#許育華
#陳易鶴先生
#好氏研究室
#美感努力運動
#艾蜜莉在巴黎
#摩丑世代
#姜峯楠
#月亮攝影
#時差意識
#遊目
#A7C
來自新世界線上看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年參加了1400場視訊會議,沒有交到一個朋友」
疫情對AI行業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今年最令人興奮的AI新技術、新應用,有哪些?
甚至未來10年、20年,AI發展的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針對這幾點,前陣子做了個有點意思的 MEET2021 年度對話,也在這裡分享,原文來自「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
站在2020年,如此不平凡一年的歲末,AI業界有太多諸如上述的問題急需回答。
要點
• 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加快了資料化,加速了線上化和AI化。
• 疫情是巨大的災難,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這一年可能相當於三年的進程。
• 最讓人振奮的黑科技,是AlphaFold和GPT-3,後者對行業更具有潛在的顛覆力量。
• 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肯定不是黑科技。
• 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
• 大陸的新基建會進一步推動AI新經濟,這會是一個新的時代,一次新的文藝復興。
• AI從業者們需要記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疫情加速AI化,一年相當於三年
李根:再次感謝開復老師來幫我們總結這一年,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李開復:今年的工作節奏改變了,我一共參加了1400次線上會議,非常有效率,進行了特別多的開會和演講。但是1400次這樣的會議,沒有讓我交到一個朋友。所以我覺得線上會議雖然帶來了效率,但是還是要回歸面對面的本質交流。
李根:但受疫情影響的這個過程,也是線上化被加速的過程?
李開復:這是疫情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加快了資料化、線上化和AI化。AI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海量的資料,可以催化更多新的應用。
比如線上會議,我們並不見得那麼容易區分視訊會議中的那個人,是不是真人。所以有時候線上講座或者網路不穩定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錄製,而且錄製一次,也可以用很多次。由此延伸,以後線上上,比如你做推銷,做客服,甚至做電視節目,其實都是可以用虛擬人來替代的。我們現在還無法造出一個讓你分不出來的3D虛擬人,但是在視頻裡完全可以。DeepFake不是一個向善的應用,但是把它的技術應用在建設性、有益的方向,我覺得可以帶來特別多的應用。而且有了資料,各行各業就可以評估哪些工作或者流程,可以進一步數位化。數位化以後,重複性的工作就可以被AI取代了。
此外,除了社交距離縮短,可以發現機器人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去餐館時,會有機器人送餐到客人那裡。很多機器人產品遍佈很廣,無論是倉庫、工廠,甚至我住的公寓裡面,每次最後配送都是機器人了。在美國情況也很相近。美國以前也沒有支付寶,也沒有美團,現在都開始有了。所以總結起來,我覺得新冠疫情是巨大的災難,但與此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帶來數位化、IT化,帶來AI化,可能這一年相當於過去的三年。
▎AI最大的經濟價值並非“黑科技”
李根:今年依然有令人興奮的技術進展?
李開復:今年最讓人振奮的技術是DeepMind的AlphaFold,還有OpenAI的GPT-3。其中,我認為可能對行業更有潛在顛覆力量的是GPT-3。不見得說是用它生成小說什麼的,而是用特別大的海量、自然語言資料,訓練一個預訓練模型,這個模型是可以應用到很多新領域,比如說寫詩、做對話,或者是寫小說等等。而且這個新技術一推出,其他公司很快就採用了,比如說搜尋引擎,因為這個技術已經能提高了好幾點的精確度;此外,OCR在提升,客服也在提升,微軟小冰也在繼續提升對話精確度。
所以我覺得這種預訓練語言模型,它可能帶來的就是一次性訓練一個巨大的模型,然後快速產生AI應用。當然,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 它做一個模型要花1200萬美金,一般的創業公司該怎麼辦?教授學者該怎麼辦?
• 此外,訓練一個模型就要燒掉好多能量,這對於我們節能的未來又怎麼辦?
• 還有,巨頭會不會產生壟斷,只有巨頭公司等才能做這麼巨大的模型。
當然,GPT-3本身還沒有驗證足夠多的商業價值,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最大的科技創新。不過我想強調的是,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或者帶來最大的經濟價值,肯定不是這種黑科技。黑科技會有很多,我們也在繼續投機器人等項目。但是,我覺得今天AI的技術已步入成熟,可以被傳統公司擁抱。比如剛成為AI獨角獸的創新奇智,就可以看到AI給傳統行業,無論是製造、健康、醫療、零售、金融、保險、物流等等,都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巨大效果。所以今天我在這裡呼籲一下,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越晚擁抱AI,生存的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
李根:怎麼樣才能大家擁抱AI?
李開復:還是要有資料,說了這麼多打雞血的話,但是務實的來說,是不是今年傳統公司擁抱AI就會帶來價值?大部分是不會的。
因為AI是要吃資料的,所以就要求公司擁有海量的、結構化的、有標注的,達成商業目標的脫敏精確資料,而且最好是只有你有,別人沒有的,那你的機會就來了。
什麼樣的公司有呢?比如說銀行、保險公司天然就有,金融領域的資料必須要符合要求。而有些領域就會難一點,比如說做工業製造等等,需要先把你的工業製造替換成機械臂、替換成無人叉車,可能要放很多的感測器,才能瞭解機器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對有些公司是很容易的,但一些公司卻是很難的。如果今天你有資料,趕快想怎麼去應用;如果你沒有資料,快想想怎麼把資料累積出來。
新基建推動AI新經濟
李根:剛才都在談這一年,而新基建被認為會奠定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李開復:我們回顧中國人工智慧奇跡般地崛起之路,可以發現其中的創業者、移動互聯網、資料,還有大陸優秀高校培養的高科技人才,這些是最重要的。但其實,還有非常英明的政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在很多國家都有討論,例如美國,奧巴馬政府當時大力支持了一個新能源的公司結果沒有做成,受到了很多的垢病。
而中國就有很鮮明的對比,大陸的科技政策整體來說應該是讓民間、業界做他們擅長的事情,用市場經濟來競爭,而政府幫助他們做民間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說我們AI的崛起,很大的程度是因為各地有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這樣可以選擇性的去做LP,幫助早期的AI產業能夠創立起來。
另外,“新基建”政策的落實也是非常大的利好。新基建除了5G和大資料中心,還有IoT、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落實,利好的政策會進一步的拉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地往數位化、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所以,當政府把上述的事情做成並且形成一個平臺,讓創業公司以及大公司能用到,我覺得這就是非常明智的。
當然,新基建裡AI涵蓋的範圍有多大,一些新技術是否有機會納入?可能值得進一步探討。比如類似GPT-3等需要大量資源去做訓練,才能進一步推動起來的潛力新技術等。我們發現AI的訓練越來越貴了,已經不是一個教授團隊和創業公司可以承受的。對於這樣存在類似潛在爆發性成長的技術,是否能有機會能從更高的維度推動,值得期待。
李根:您最近也旗幟鮮明提出了“AI新經濟”,所以是時候用這個新概念來定義這個時代了嗎?
李開復:對,雖然很正面的描述,但是時候了,我最近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裡面談到的就是說剛才講的疫情促進了資料化、IT化、AI化。疫情推動了各行業的數據化,其實一個隱憂就是“工作被資料化”了,可以被外包或者AI取代。當我們有這麼多機器人的時候,它也會取代很多藍領的工作,白領其實也是一樣的,很多後臺、BPO的工作,在做檔處理的,或者是做客服的,這些工作都會被挑戰。有些人會說我們要把技術發展的慢一點,但這些絕對不符合實際,因為沒有技術是會慢下來的。
AI新經濟一方面我們要擁抱這些技術進步,讓它儘快觸達每一個角落。但同時,它所帶來失業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所以我的文章主要談的就是,怎麼樣能夠快速地讓社會認知,繁複的、無技巧的重複性的工作將會消失,然後如何重新訓練這一批人,幫助他們快找到新的方向,去做更有價值也更擅長的事情。與此同時,大家就能花寶貴的時間在我們更有價值、更熱愛的事情,比如藝術、公益等創意和決策類的工作,或者是多和親友相處,結交認識新朋友等等。
這將發揮人類的光芒,我把他稱為一個新的文藝復興,讓人可以再一次找到意義——人為什麼而存在?
▎全球化依然是必然之路,中國大陸軟體將占世界半壁江山
李根:上一次文藝復興伴隨著第一次全球化開端,但這幾年全球化進程似乎受阻?中國創業者想做80億人的生意,但事實證明很難。
李開復:全球化是必然之路,很多“美國至上”的人說中國是沒有創新的,只有中國人用中國的軟體,但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中國大陸過去10年發生了巨大了改變,這句話在今天是完全錯誤。因為中國的創新從TikTok到華為,到小米,到美團,還有很多創新的公司,包括我們AI四小龍,這些都是美國沒有的。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的自豪,今天中國的創新至少在IT、AI的領域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有一些地方美國更強,技術更深,但是我們的商業化做得更快。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自然也必然會走向全球。
我們怎麼樣走向全球呢?這裡我還要比較務實的說一下,其實很多國家的使用習慣和語言文化是有巨大差別的。如果今天要把中國所有好的產品都推到歐美,這其實不現實,因為歐美的使用習慣已經固化了。他們用的那一套無論是To C還是To B都很難去改變,但是我覺得其他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從東南亞到“一帶一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中東、非洲、南美等,這些國家的用戶其實更像我們的年輕用戶。而且,他們使用美國產品的習慣還沒有固化,與此同時,美國公司不太重視這些市場,但是這些國家的經濟,我們認為未來都會起來的。
所以你剛剛說的“走向80億”,我覺得不現實,但是走向60億是可以的,應該是世界GDP的1/4,人口的3/4。我們的創業者是願意走出去的,所以我覺得出海會變得非常重要。我們的軟體出口、技術出口,人工智慧出口,這些一定會發生。在我寫的《AI·新世界》出版的時候我就說過,在10年之內,中國將占世界軟體的半壁江山。當時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但是現在看來我們正在往這個方向去做,而且當時還沒有看到TikTok這樣的產品。但是我們要謹慎,不是說歐美這些國家還是相當牛,而是TikTok在歐美的成功,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AI”會在各個行業開花結果
李根:剛才開復老師談到現在技術創業越來越難,您還會投技術公司嗎?
李開復:當然投技術公司,我剛剛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投資的策略,我講了那麼多對機器人看好,我講了對大語言模型特別看好,還會投的。只是說我們不能夠期待像過去出來那麼多,創新工場在過去的4年,我們的AI領域一共出了7家AI獨角獸;未來4年的小目標,先定個3家AI獨角獸公司吧。
李根:但AI深入傳統行業已是趨勢?最近創新工場還投了“農業”領域的公司,這是以前很難看到的。
李開復:你指的是極飛科技吧?但極飛不能按農業來定義,極飛科技的產品是很高科技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場景是把農業工業化。
工業製造和農業生產大有不同,比如你想做智慧製造,用AI來做機器人,或者做一個iPhone,做衣服,做鞋子,場景不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農業播種或者施肥等場景較容易標準化。比如棉花田、稻田等,較容易批量化大規模作業。
不但大陸是這樣,國外也是如此。目前,農業市場AI滲透率只有大約5%,我們對極飛本身不但非常認可,而且也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國際化的產品。因為農業場景比如播種子等,在全球幾乎通用,沒有太多語言的障礙。
李根:可以解決80億人的吃飯問題。
李開復:是。(笑)
李根:剛才談論的都是傳統領域“+AI”的話題,不妨讓我們更發散一些,請您談談以下幾個領域可以如何“+AI”?比如今年最受關注的“線上教育”。
李開復:線上教育中國做的是非常好,互動化很強,而且是孩子真的很喜歡。但是一些課程,尤其是小朋友的,用一些卡通人物AI或許更有效果。我們可以想像,未來會是一些可愛的卡通人物作為孩子的老師,甚至可能有一些同學是虛擬同學。有氛圍,也更高效。
這種情況下,不但你的成本更低,而且小朋友考試分數更高,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所以“+AI”後的人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降本提效,還能提升孩子趣味性。
李根:這個領域聽起來對開復老師挑戰不是很大,我們出一個難的,我們說一個雞尾酒如何“+AI”?
李開復:其實雞尾酒肯定是機器調得比人好,因為雞尾酒有不同的成分,機器可以算得更准。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如果去酒吧喝酒,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有一個非常善解人意的酒保來跟你聊天。所以我覺得以後酒保跟你聊一聊就可以了,酒還是要機器來做,歸根結底,機器調酒師替代不了人之間的交流和陪伴。
▎找對象也能“+AI”,媒婆AI知道誰最適合你
李根:不知道在酒吧,能不能順便把找對象的問題,用“+AI”的方式解決了?
李開復:這可能會在下一代成真——不過不是我的下一代,我的下一代已經有對象了。你們的下一代找對象,可能會跟今天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就像今天美團比你更知道你想吃什麼,攜程比你更知道你想去哪裡,今日頭條更知道你想看什麼,未來你的媒婆AI一定知道誰最適合你。
每一個人這一輩子找對象,可能就是周圍認識的人裡面找,無論怎麼算都是幾萬人,最多幾十萬人。但是,以後AI可能會更瞭解你,瞭解你是什麼人,瞭解你會喜歡什麼物件,它幫你推薦的人,一定比你自己找的人,或者朋友幫你推薦的人更靠譜,更合適。也就是說,你選擇的範圍可能不是從幾萬人裡面選一個,可能是在80億人中幫你選。
當然,最後的選擇權在你手裡,今天你靠朋友幫你推薦5個對象你選一個;未來AI幫你推薦的5個對象,會來自於80億人,會更貼近於你的需求。所以你們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幸福!
▎AI從業者也得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李根:謝謝開復老師,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最後再請您站在明天給一些建議吧?比如站在20年後(2041年)思考,我們該有怎樣的責任和使命?
李開復:對於AI的工作者,我們今天都低估了AI道德帶來的一些影響。我們可能看到網上說隱私問題、公平問題,或者大公司掌握太多資料左右我們思考問題。但隨著大公司對AI資料的掌控,其實這些問題越滾動越嚴重,我們去怎麼處理?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做AI的從業者,就像醫療的從業者有一個叫做希波克拉底誓言,作為一生我要把人的生命作為最神聖的事情,我一定要捍衛。
做AI工作者其實不是一個工程師,你要考慮到所做的每一個演算法,你的每一個貢獻都有可能造成因某一個人種或者性別帶來的不公平待遇;可能會帶來某一些人不能夠被公司雇傭;可能會造成某些人終身可能沒法往上爬;可能會造成一些醫療錯判傷害人、會造成無人駕駛撞到人。
所以每個工程師應該有一個神聖的誓言,應該認真的去用各種工具,來確保自己做出來的軟體帶給人類的是進步,而不是帶來各種的這種不好的後果。我覺得要特別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責任,With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我非常認可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
其實AI的工程師、AI的從業者,你們的權力是巨大的,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責任。同時,確保以後的用戶得到的是幫助和福利,而不是被傷害。
▎One More Thing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小小小環節,來一次今年的快問快答。
李根:今年最成功的個人股票投資?
李開復:Zoom。
李根: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或者電影?
李開復:《皇后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
李根:今年最有啟發的一次交流?
李開復:跟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對一交流。
李根:到底米其林靠譜還是黑珍珠靠譜?
李開復:中國黑珍珠靠譜,國外還是要靠米其林。
李根:為什麼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馬斯克的2020年百萬RoboTaxi?
李開復:馬斯克有一句名言,我認為最貼近他的個性。他說他一切預測都會成真,只是時間上別聽他的。所以我相信他會成功,只是可能會需要5年或者10年。
來自新世界線上看 在 來自新世界線上看- 動漫全集線上看 的八卦
劇情介紹. 《來自新世界》改編自貴志祐介所著的科幻類小說作品。1000年後的日本,孩子們不斷地消失,隻存在想象中的恐怖動物與人類展開殊死戰爭。反烏托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