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什麼?學測前還敢玩遊戲!
你沒看錯,學測前大家忙著K書,
我卻帶孩子們玩遊戲,
嘿!別急著傻眼。
誰說玩遊戲和K書是對立的?
如果你會遊戲化思維,
就不會把兩者劃清界線,
而是想辦法合而為一,
來吧!我融合給你看。
學測國文要考寫作,
寫作不難,但難在找素材,
我已經花了整個學期帶學生讀
王溢嘉的《青春第二課》,
把裡面的名人故事記到信手拈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別太相信自己的記性,
因爲「記憶太短,遺忘太長。」
所以,我要用一節課,
把這些故事召喚回他們腦內。
於是設計一個「故事我是誰」的遊戲。
這個遊戲靈感來自曾培祐老師,
我上過他的「即刻引導」、「有感表達」,
腦洞大開,也學到超多有趣的運課手法。
那麼,「故事我是誰」要怎麼玩呢?
還記得前幾天,
我文章提到的「解謎元素」嗎?
就是這個元素的再創造。
ㄧ、遊戲準備
這遊戲的核心在於「題目設計」,
每個《青春第二課》的名人就是答案,
然後你必須設計「四個提示」,
從模糊到精確。
比方說:
男人—足球—演講—課程
看到這四個提示,你會想到誰?
答案是戴爾.卡內基。
他本來想成為足球明星,
後來發現,他只是嚮往掌聲,
透過其他方式也能得到。
而他的天賦在於演講,
所以他把演講練到極致,
成為最偉大的演說家,
還開創了「卡內基訓練課程」。
我一共設計了15道題目,
全部玩完,孩子們就重溫15個故事。
二、遊戲進行
遊戲方式很簡單,
每一排就是一隊,
只要有人答對,就可以幫隊伍搶分。
好,重點來了,
這遊戲要用ppt玩。
關鍵在「四個提示」要依序開,
每開一個提示,就讓學生搶答,
越前面答對,分數就越高。
若在提示1、提示2、提示3、提示4答對,
分別可得3分、2分、1分、1分。
以上個例子來說,
若你ㄧ看到提示1「男人」,
就猜出是卡內基,那就得3分。
(不過這太神,通常很難)
若看到提示2「足球」而猜出,
那就會得到2分,
以此類推。
「故事我是誰」玩起來非常刺激,
我從沒看過學生如此專注。
更有意思的是,
他們常會因為想到大概是誰,
卻叫不出名字而感到懊惱。
「啊啊啊!我知道,就三個字那個嘛⋯⋯」
「是哪個?倒數三秒!」
「等一下啦!我真的記得!」
「來不及了,下一組!」
等到公佈答案,
他們就會捶胸頓足的說:
「對啦!就是他就是他,
原來叫卡內基啊!」
你看,懊惱也是有好處的,
因為錯失,所以深刻。
出個幾道題目給你來猜:
1.好動—蒲公英—演藝圈—滑板男孩
「木村拓哉!」
2.黑人—帽子—國務卿—女人
「康多麗莎.賴斯!」
3.無處可逃—櫻桃—侏羅紀公園—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果然厲害!
好,這是最後一道題目了。
我先說,這題很難、超難、非常難。
聽好囉!
愛講—愛寫—桌遊—國文
猜到了嗎?就跟你說很難吧!
全班舉手,異口同聲的回答:
「歐陽立中!」
好小子,真有你們的,
不枉費我們培養兩年的默契。
答對!全班加分!
學測前,這是最嗨的一堂課,
也是最有故事的一堂課。
誰說學測前不能玩遊戲呢?
————————————————
好的,今天我們聊遊戲:
#你有沒有玩過特別印象深刻的課堂遊戲?
#有沒有什麼桌遊是用這個解謎元素的呢?
歡迎你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