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負責任的人,愈容易有內疚感。
理性的內疚,能驅使我們前進、成長;
不理性的內疚,會讓我們磕磕絆絆、喘不過氣、生無可戀……
能夠自我評價是件好事,但評價若總是朝著負向傾斜,人往往容易變得消極,與自己和他人失去情感連結。
我們需要好好梳理自己與親人、伴侶、朋友、同事間的關係,設定好界線,不過分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不越界去任意加重他人的負擔,阻礙了關係的良性發展。
取自《內疚清理練習》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是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的新作,關於內疚,我們可以參考下面幾個問題:
#你是否總是迎合別人而忽略自己的需要,只因為不想被討厭?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或一個縈繞腦海的念頭而內疚不已?
#你是否為自己設下了種種做人做事的原則,如果一時沒做到,就苛責自己?
#你是否覺得曾經犯過的錯,讓自己一生都難逃離良心的譴責……
內疚顯然跟慣性的自責關係密切,我們文化裡的教養手段,又主要以打罵處罰為主。所以在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容易內化之後變成自責,在心裡揮之不去,並且困擾我們的生活。
自責,不等於負責,自責甚至會妨礙負責。而沒辦法好好為自己負責,沒辦法專心過眼前的生活,又容易引來自責。
延續之前的主題,能自我專注,並且有能力分化思維與感受,是定義自己,為自己負責的重要方式。這本書在為自己負責這個議題,又有精彩豐富的延伸。
這本書在星期五晚上9點半會辦贈書直播,歡迎各位朋友參與。
祝願您,能找到方法跟內疚與後悔和諧共處,因為由它們主宰我們的生活,常常把我們困住,也消耗我們能走出去的能量!
... ... ... ... ... ... ... ... ... ... ... ... ... ... ...
15種內疚清理練習
【文/ 伊麗絲.桑德】
1.彌補自己做錯的事
如果你真的對自己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感到抱歉,可以對牽涉其中的人表達你的歉意,甚至提議做出彌補。道歉並沒有任何限制規範。即便存在著不愉快,也沒有什麼理由讓你無法回到過去的關係中。
2.修正你的守則
確認自己所遵循的守則,對你和所面臨的情境是否恰當。如果你太容易感到內疚,你的守則或行事準則或許太嚴格了。
3.調整你對生活的期待
如果你覺得自己或你所愛的人不需要面對失敗、悲哀和危機就可以過日子,一旦失望的感覺湧入,並讓大家都感到震驚的時候,就會產生太多需要分擔的責任。
4.和別人一起分擔責任
如果可以和別人一起分擔,就沒有理由一肩扛下所有責任。除了你,還有誰也對某個特定的狀況有影響力?列出一張清單,並把責任分配給清單上的所有人。可能的話,在每個人身上加上應該承擔的責任百分比。分配給別人的責任愈多,你感到的內疚就會愈少。即便你卸下了一些責任,你還是可以負起全責,讓狀況從這一刻起變得更好。在某些情境當中,這樣做是最明智的舉動。
5.把心裡的憤怒發洩出來
寫信給其他也有錯的人,開誠布公地說明他們應該分擔的責任,告訴他們應該做或已經做的事情是什麼。信件不必寄出,它們的用意單單是為了你自己。這些信或許會讓你想找所處情境中一個或多個也有責任的人談談,或者它們只會讓你開始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
6.檢查你的內疚是否出於理性
寫一封內疚信和一封道歉信。在寫信的同時,你最有可能發現內疚當中不理性的部分,那可能是你不自覺排除的。
7.原諒你自己
你要決定不再為自己所犯的錯做出補償。不要用餘生來懲罰自己,而是要專注在你從此刻起所擁有的機會。
8.檢查是否有其他隱藏的情緒
內疚感有時會掩蓋其他情緒。試著查明你在一段關係中想要或嚮往的是什麼。 問問你自己:
有什麼事情讓我感覺很差嗎?
我失去了什麼嗎?
有什麼事情是我懷念的?
我在生那個人的氣嗎?
即便我覺得這樣有點不恰當,我也真的感到開心嗎?
9.你是否經營過有人缺乏責任感的關係?
你必須明白,在一段關係中,若對方缺乏責任感,你可能會因為攬下過多責任讓自己被壓垮,而那其實應該是別人的責任。你或許需要在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中設立界線。
10.放棄戰鬥
內疚是壓抑的憤怒,憤怒是來自戰鬥精神的能量。有時候,我們面臨的戰鬥是贏不了的,或者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仔細想想自己到底為何而戰,並考慮目標是否實際可行。你或許會因為放下希望和戰鬥而感到釋放。
11.和內疚成為朋友
我們最大的問題,往往在於為了擺脫情緒所做的一切。要提醒自己,情緒其實不危險,並要樂於接納它們。請對你的內疚感到好奇,仔細檢視它。不要讓這種感覺牽著你的鼻子走。對自己和你的價值觀誠實,並用你的尊嚴去忍受內疚。
12.把內疚視為附加稅額
當你做了不符合他人希望或期待的舉動,你或許會害怕他們生氣或評斷你。請訓練自己可以和恐懼共處,也接受你因為無法讓大家都開心而悲哀的感覺。告訴自己,內疚感是你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你做了真心覺得正確的舉動。
13.把責任奉還給別人
如果你曾在過去的某段時間讓別人感到痛苦,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悔恨和對那件事的遺憾。但不要為此做出補償,也不要覺得你有責任確保對方的生活過得很好。對方若是成年人,只有他或她自己才是唯一能承擔責任的人。承擔了屬於對方的責任,並不是件好事。
14.承認你也有責任
如果你做的決定傷害了別人,對每個人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承認你也有責任。不要一直想證明你做得沒錯。承擔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很勇敢,也很值得讚許。感受一下這麼做會讓你有多大的成長。
15.仁慈地對自己說話
買一本筆記本,每天寫下三件具體事蹟以表揚自己,並持續三到四個月。這項練習可以訓練你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內疚清理練習:寫給經常苛責自己的你
圓神書活網∣http://bit.ly/T0400060
博客來∣http://bit.ly/T0400060-B
誠品∣http://bit.ly/T0400060-E
金石堂∣https://bit.ly/3msxyGo
電子書∣http://moo.im/a/cwHIOP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pg/BookLife99/posts/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 在 DJ夏葳 Facebook 八卦
Dears~
原來愈負責任的人,愈容易有內疚感。
而理性的內疚,能驅使我們前進、成長
但不理性的內疚,會讓我們牽牽絆絆、喘不過氣、生無可戀…
📔書名:內疚清理練習:寫給經常苛責自己的你
👱🏻♀️作者:伊麗絲‧桑德
📚出版社:究竟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或一個縈繞腦海的念頭而內疚不已?你是否為自己設下了種種做人做事的原則,如果一時沒做到,就苛責自己?你是否覺得曾經犯過的錯,讓自己一生都難逃離良心的譴責…作者說,能夠自我評價是件好事,但如果評價總是朝著負面傾斜,人往往就容易變得消極,之後會讓自己和他人失去情感連結。因此我們要學習放下內疚感,不再只為別人而活,也不再被恐懼、憤怒所驅動,便可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與自由!
🔰🔰現在只要🔰🔰
✅1-給DJ夏葳粉絲團按讚
✅2-留言寫下你/妳最容易感覺到內疚的事,為什麼?
就有機會獲得好書唷!📚
#1122截止
#幸運兒3名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在任務結束之後,他的小組搭檔知會他關於新興起的恐怖組織「旗幟破壞者」的訊息,
這個組織認為被彈指之後的世界確實是更好的世界,
更提倡一個沒有國籍、邊界的聯合世界。
順帶一提,這名搭檔是瓦金托瑞斯,在漫畫中也有帶著獵鷹的稱號,
差別就在於他是被實驗變成人鳥的混合體,不是靠機械飛行。
這個角色在漫畫中是在Sam Wilson: Captain America這個漫畫故事線中首次出現,
其中的故事提到了山姆接下年邁的美國隊長的位置,
更與旗幟破壞者以及「山寨美國隊長」USAgent交手,
所以這影集應該有受到那個系列啟發。
托瑞斯更是向山姆提起了一個陰謀論,說美國隊長住在月球上,
在漫畫中,月球上確實有人,像是之前推出影集卻完全失敗的異人族,
或是即將在動畫系列What if 出現的觀察者。
那麼,有些人一定非常好奇,美國隊長到底去哪裡了?
之前《終局之戰》的導演有解答老隊長的來龍去脈(雖然跟編劇的回答完全互相牴觸)
他們說,隊長真的是在另一個時間線與佩姬白頭偕老,
最後才回到這個時間線把盾牌交給山姆。
所以...他也許是又回到了原本的時間線?或者是不想要造成麻煩,就此歸隱了。
記得,在《蜘蛛人:離家日》之中,我們看到學生製作的影片之中有其中一個畫面是"RIP美國隊長"
所以至少世界認為他是死的
注意此處獵鷹說了一句話:
"When things get better for a group, it gets worse for others"
這裡,我們看到了漫威也許真的想要透過這部政治驚悚影集探討一些不一樣的議題,
獵鷹這句話也許不是在諷刺某個特定的事件,但是絕對是在闡述最近的政治紛爭,
無論是去年的BLM,兩方都無盡地爭論到底誰獲得了比較多好處、特權。
或是近期因為某些族群因為覺得受到進步派興起而日漸壯大的民粹主義,
現代兩極化的政治,全都是起因於「我的東西被另一群人奪走了」。
如英國脫歐,就是原本的英國人因為歐盟移民而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就是因為傳統的價值受到挑戰,而一開口就受到訕笑,才會使脫歐公投成功
甚至是到台灣最近雙方都互相恥笑的政治,全都來自於這種相互「受剝奪感」。
一旦作出修正、反彈,又換成另一方受到壓迫,於此開啟了無盡的循環。
這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也許是我想要漫威有深度,為了尋求意義而過度解讀,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正因為這一集接下來的發展,你馬上就會看到他們欲探討的議題了。
任務完成,山姆來到華盛頓DC發表演說,將美國隊長的盾牌隆重的歸還給政府保管,
他認為一個象徵,如果少了背後帶來象徵的人,就會失去意義。
這種觀點跟《黑暗騎士》三部曲所闡述的觀點完全相反,或許很多人也不會認同,
但是這兩種觀點並沒有對錯,象徵確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以及啟發,
然而,如果實際履行理想的人已經不在了,我們是否只是在緬懷歷史?
《獵鷹與酷寒戰士》從前幾場戲就連續展現
它將用超級英雄的故事探討再人性不過的問題:
傳承以及身分。
什麼是傳承?傳承不就是在一個你永遠也看不到的花園裡種下一顆種子,
這不只跟傳承者有關,那些往後在花園裡倘佯的人們,
也必須面對維護這個花園的重擔。
我們,要如何知道前人對於他傳承事物的期待是什麼,其他人又是怎麼看待我們處理這些傳承的?
究竟,我們有沒有義務接下這個我們不願接下、或是無法接下的責任?
美國隊長確實是一個傳奇性的象徵,他象徵著希望、改變、以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有些人也許會說山姆將盾牌歸還政府保管,
將美國隊長的稱號拱手讓人的選擇是個不負責任,甚至懦弱的展現。
但這也正是漫威英雄吸引人之處。
在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英雄,摘下面具終究是一個「人」,
對自己身分感到懷疑、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懼怕,是再也人性不過的事了。
山姆可能是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也可能是不想活在史帝夫的陰影之中。
無論如何,如果這影集接下來能夠不只是蜻蜓點水地探討這個主題,那絕對會是漫威的一大創舉。
接下來,有在現場的戰爭機器找他私下聊天,在對話中隱隱透露了自己擔憂,
現在鋼鐵人跟美國隊長都走了,輪到誰來保護世界?
不需要明說,其實我們也看得出來他自己正在思索如何維護鋼鐵人的遺志,
我就問一句:
為什麼我們這麼少看到超級英雄作品的角色用這種「表面說一句,心理說另一句」的方式呈現?
就因為他們穿著緊身衣,不代表我們不能像這樣給他們微妙的對白啊!
故事此時一個大轉折,我們看到巴奇,也就是酷寒戰士,殘忍地屠殺一群人,
這段真的超兒童不宜,
最後甚至還冷血處決了一個只是剛好倒楣經過現場的路人。
巴奇突然驚醒,我們才知道這全是一場夢境。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巴奇睡在地板上,這正是戰爭對他帶來的影響,
山姆在《美國隊長2》也有提到這點
畫面再切到他坐在諮商室,心理諮商師問他最近做了什麼噩夢,
想當然耳,他含糊帶過,
但是坦承了他依照諮商師的指示開始「彌補過去」,也就是修正了他在酷寒戰士時期所犯下的錯,
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被他拱成參議員的九頭蛇走狗,
而他彌補的方式,就是讓參議員被逮捕。
而這整段-抱歉,我會一直稱讚這部影集-透過與諮商師的對話直接尖銳地解構巴奇這個角色,
更在這場極為安靜,後半段甚至只有特寫的戲之中,探討創傷後遺症的影響。
注意此處用了異常的構圖,讓巴奇處於壁紙下方,
象徵著他現在仍然受到這個看似祥和的世界壓迫。
巴奇一直以來都是像是個襯托美國隊長的配角,現在我們終於開始進入他的本質。
跟汪達一樣,這影集透過他來探討創傷,
但是巴奇的創傷不是來自於他所失去的親人,而是自己在過去犯下的駭人罪行,
雖然他並不是出於自願,但是就如現實生活中,
人們總會將許多錯誤完全怪罪於自己身上,久而久之,
這就形成了一層如繭一般的防護網,把所有試圖親近之人都拒於門外。
就如巴奇現在所做的一樣,我們害怕會再次犯錯,即使那錯誤並不見得是出於自己。
即使是如這場戲之中的醫生,堅定地告訴巴奇「你自由了」,
失去指令和目標的他反而變得漫無目地與迷惘,
這個世界仍然有如囚牢,好似隨時都會再次把他一把攫走
而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方式也都有所不同,有時較為劇烈,
像是把一整個城鎮綁架飾演一場情境喜劇之類的劇烈法。
有時,如巴奇,不過就是想彌補自己曾造成的傷害。
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面對,漫威目前這兩部影集都顯示「孤立」所帶來的附帶傷害,
就這樣,在這五分鐘之內,這影集就給巴奇帶來了好幾部電影都無法達成的立體。
回到故事劇情,我們看到巴奇幫鄰居解決糾紛之後-
你沒有聽錯,幫鄰居解決糾紛,這影集就是這麼日常化,我超愛。
這也讓人想起了美國隊長第一集,
巴奇真的很愛在巷子裡救人。
兩人到壽司店吃飯,而鄰居就這樣一言不合幫他把妹,
問服務生要不要跟巴奇約會,而對方就這樣爽快地答應。
但是鄰居在看到桌上的紅豆麻糬之後,突然潸然淚下,
說他兒子以前最愛吃麻糬,但是在出差的時候突然被殺害,警方也不願意告知死因。
我們可以看得到巴奇的神情不太舒服,等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的這場戲則更讓人驚喜,畫面來到了山姆的老家,
我們才知道他有個妹妹,還有兩個外甥,
在對話之中,我們得知了妹妹因為經濟困難而想要賣掉父母親所遺留的的漁船,
但是山姆不願意,認為一定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他可是復仇者聯盟的獵鷹啊!
這一整段,以及接下來的許多橋段,都是用這種寫實主義的自然手法拍攝,
運用手持鏡頭,親密地跟隨角色。
如果你給一個不知情的人看,他甚至會以為這是個小眾獨立電影。
(再次表示,我真的超愛。)
在多次上演拯救世界以及英雄內心掙扎的偉大戲碼之後,
漫威在山姆身上第一次探討了所有人-幾乎所有人-
都會面臨的問題:錢。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
漫威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角色,為什麼要兩個角色探討如此稀鬆平常的問題?
但這也許就是重點-希望是啦。
這影集接著《汪達幻視》的奇異詭譎,從預告中看來似乎又要走回漫威的公式化,
可能是間諜片、又是可能戰爭片,總之就是會以很爽的動作戲作為核心。
然而,第一集直接告訴了觀眾,不,這並不只是那樣的影集,
我們要把這幾個角色當成人來看,這已經不再是你習慣的超級英雄作品了。
而在這樣的切入點之下,
我們更能夠深刻體會彈指以及五年後反彈指兩大事件對於這個世界的劇烈影響,
這不再只是個毀天滅地的危機,而是深刻影響到原先社會的本質,甚至造成歧異的變因。
想想看,在彈指之後,世界全然失序,有些人失去身邊的人,重要基礎機能無法運作,
在一陣慌張之後,世界好不容易恢復運作,人們好不容易學會放下,
但是...在五年之後,浩克彈指,消失的人口忽然又出現。
這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秩序又瞬間被打亂,
人們辛苦建立的生命觀又變成了不知如何應對的焦慮。
光是從山姆與沒被彈走的妹妹對話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留在世上的人,必須獨自面對被彈掉的人無須面對的恐懼以及無助,
當然也無法維持正向思考,只求如何生存下去。
而這也不只是漫威奇幻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的2020年之後,
我們恐怕也無法完全回復以往的狀態。
說說看,即使是在疫情完全解決之後,你敢不戴口罩上捷運嗎?
故事回到山姆身上,他與妹妹到銀行貸款,但是,即使山姆是個多次拯救世界的英雄,
銀行還是無法借錢,他們只能悻悻然地離開。
這十足顯現了山姆所代表的問題,即使是像他這樣的英雄,
還是會面臨現在眾多非裔美國人面臨的問題。
不是明擺著的歧視,那當然還是有,而是這種因為膚色而產生的差別待遇,
我不敢說如果他是白人就能馬上借到錢什麼的,但是這場戲絕對是有其諷刺標的,
無論是日漸重新崛起的種族主義,還是只能在底層打轉、永不得翻身的邊緣族群。
更是一再深化「彈指」這個漫威大事件對於一般市民所造成的影響,
這不只是失去自己親近的人而已,更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不信任。
全宇宙的人,等於是硬生生地產生了五年的代溝。
也許,山姆無法接下美國隊長的傳承,還是與自己的身分不斷掙扎,
就是因為他打從心底知道,分歧的美國,還是無法完全接受他成為美國隊長。
當然,漫畫中也有一個橋段直接講出了這點
下一場戲,則更加深了這點諷刺,
山姆在電視上看到了國防部驚為天人的宣布:
為了維持美國的傳統,保持啟發人的象徵,國家決定指派新一任的美國隊長,
他手上拿的,就是山姆捐贈給博物館的盾牌。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他的腰間掛了一把槍,
一個美國隊長在二戰過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的武器,
當然,你不用槍,怎麼代表美國價值勒?
而這一整段刻意呈現得像《黑袍糾察隊》那種假惺惺的人工英雄形象,
新美國隊長的微笑看起來正義凜然,卻又不懷好意。
再一次地,這影集又強化了「傳承」這主題,
一個人的傳承並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所能夠定義的,
傳承,或是象徵,許多時候只會被某些強大勢力用來操作情勢,達成私利。
但是,這樣反而也更顯現了像是山姆以及巴奇這種人存在的必要性,
也證明美國隊長看上他們繼承自己理念的眼光。
汪達幻視 正義聯盟 獵鷹與酷寒戰士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每年七月一日,香港都是哀傷的。這一代的孩子,在暴政黑警之下成熟了。香港太陽花,佔領立法會的年輕人背後只有視死如歸,和台灣太陽花學運不同。習近平G20孤獨戰士異像,反影了兩件事。林鄭要推《逃犯條例》修訂,將這個政治矛盾,推給了最前線的警員,警員和示威市民對立;警員和記者對立;警員和醫生護士對立;警員和學生老師對立。蔣麗芸、何君堯和林鄭有仇,撐警大集會收買阿伯阿婆對記者講粗口吐口水,低級。(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送中 #佔領立法會 #香港太陽花 #G20峰會 #撐警大集會 #大阪峰會 #習近平 #百萬人上街 #逃犯條例 #香港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下午5:00
香港的年輕人,在苦無出路的時代,看見白蓮花開。他們接下了薪傳的棒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西風凋碧樹,引喻當時形勢相當惡劣,環境不可為,人人醉生夢死,隨波逐流。
但大成就者,能獨上高樓,看到遠方天際盡頭,看到掌權者看不到的天涯。他能排除萬難,不為一時的煙霧所迷。他看到歷史發展的規律,立定志向,引出了第二境。
第二境,知道了目標,確認了方向,儘管遇到了各式困難,能堅持奮鬥。人消瘦,容憔悴,但乾坤定位,天地確立,就像新亞子弟: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第三境,經過無數周折,吃盡苦頭,度過無盡試煉之後,用血汗灌出了鮮花,他看到一生追求的成果,就在身邊。道不在天涯,原來只在糞溺。
90後、00後出生的孩子,在暴政黑警之下成熟了。他們終於明白,香港成功的原因。
一是英國人有效的管治,制度的確立;另一方面,香港人義利之辨的是非價值確立,和反共熾熱的感情,從來無變。
四九年中共竊政,大批中國人逃亡到這個殖民地。這些人,別井離鄉,赤手空拳,基於避秦反共,為下一代追尋一片自由成長之地。
七十年過去,證明生命趨吉避凶本能的正確。他們從木屋區貧民窟,單靠雙手打拚,建立了家庭,創造了幸福。
留在大陸的親友,鬢髮如催,人亡家破。
1997之後,廿二年來,共產政權對香港步步進逼。香港的文明,彰顯它的墮落。香港這東方之珠,成為他們心中的鬼火。
特區政府為虎作倀,林鄭變本加厲。
年輕人要奪回自己的未來。
三位孩子倦了,離隊而去。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大家都是乘願而來,了卻因緣。希望他們乘願再來的時候,香港的孩子,已不用在催淚煙,橡膠子彈下追求理想。
林鄭要推《逃犯條例》修訂,無論背後什麼動機,政治議題,應該在議會解決。
人民選出議員,代表他們在議會中,阻止或通過議案,這便是人民的議會。
但林鄭將這個政治矛盾,推給了最前線的警員。
惡法傷害了在香港生活的各階層市民,各國領事,商會,專業團體都表達了反對聲音,6月9日一百萬人上街,林鄭仍執意的跳過所有正常程序,繼續二讀,才觸發警民衝突。
用不必要的武力對付和平示威者,定性暴動,成功的將前線警員和示威市民對立起來;然後,警員和記者對立起來;然後,警員和醫生護士對立起來;然後,警員和學生老師對立起來……
好了,成功將前線艸馬警員激怒成為四出咬人的猛獸,以後,特區政府如何管治香港呢?
林鄭對著李澤鉅他們一班政協人大,顧盼自豪的說:
很多人以為我死了,但我不會死得去。
似乎她又收到北方的定心丸。她唯一的依靠,就是緊貼北京指令,將香港的特性,和中共政權看齊,即是與民為敵,用警隊取代文官系統,管治香港市民。
一個政府,政治信念就是與民為敵,它的災禍,必在蕭牆之內。
《周易》第十一卦,是地天泰卦。
《序卦傳》說: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泰者,通也。
按照社會大部份的人的價值、規矩來行事,便可以平安通達了。
地天泰,地代表群眾,人民。
天代表國君,執政者,政府。
執政者以坤卦低下謙卑的態度,置身於人民之下,了解民情,使全國上下一心,這就是為政平安通達的竅門了。
隨著泰卦而來的,是《周易》第十二卦,天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執政者高高在上,群眾被拋離在下,那就是否卦了,蔽塞不通。
否卦第五支爻,九五爻辭:
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這是提醒政治領袖:
快跌了,快跌了,像吊在桑樹樹枝上的東西,危危乎了。
孔子在《繫傳》中,特別為這爻引申:
危者,安其位者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亂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意思是,君子在安居時不忘危險,在保存時不忘記會滅亡,在太平時不忘記動亂。如此,可能使自身平安,並保住國家。
一個社會,能否國泰民安,關鍵在於政治領袖,如何擺於自己的位置,騎在人民頭上,必然無法施政。
用警隊槍彈,只會將問題惡化,各走極端。將人民放前放先,便政通人和了。
孔子在最後第二十篇《堯曰》篇,是這樣作結的: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這便是中華文化政治領袖最重要的政治道德。自己錯誤,不要推卸,不要賴俾下屬或者民眾。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即使下屬或者老百姓錯了,也是我全權負責。
這就是中華文化。
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武,都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精神。
每年七月一日,香港都是哀傷的。
香港的城市在沉淪,香港的價值在剝落,中華文化的精神在湮沒中。
2019年7月2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要來跟 @旅行YJ @諾斯Nox @後撤步 一起來玩密室逃脫桌遊《大搜查》! 真的是被這個遊戲搞到腦細胞死一堆啦!
以下介紹來自https://kknews.cc/zh-tw/news/oane6rp.html
謎題,從人類文明誕生之際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比如經典的斯芬克斯之謎:「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從公元前400年左右被創作出來至今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到了21世紀,這個人類最為傳統的興趣愛好也與時俱進的以遊戲的姿態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在當代,解謎遊戲一直是遊戲中的一個重要分類。從網際網路萌芽時代的《逃離紅色房間》,到剛推出不久的《銹湖》系列遊戲,雖然表現的形式稍有改變,但一直占有自己的角落,靜靜的發出璀璨的光輝。
在桌遊的世界當然也不會缺少解謎遊戲的身影。比如最近在摩點大熱並籌得了超過兩千萬人民幣的話題作品《迷宮·如意琳琅圖籍》就是一個圖書的形式將謎題呈獻到玩家眼前的桌遊。不過他並不是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遊戲(畢竟還沒正式發貨並沒有辦法介紹)。今天真正要介紹的桌遊是另一個頗受推崇的解謎遊戲,也就是近期剛剛推出中文版的《大搜查(Unlock)》
《大搜查》是一個推出於2017年的系列作品,遊戲由一系列的卡牌組成。玩家在遊戲中的最終目標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得出一個四位數的密碼逃離「密室」。在不同的劇本中密室所代表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可能是個封閉住的房間也可能是一個荒島。這根據劇本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個劇本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目前推出了中文版的是大搜查的第一季。打開遊戲外盒就可以看到作為劇本象徵的整整齊齊的三刀牌,但這其實還並不全部的遊戲配件。
《大搜查》在實際的遊戲進行中,除了需要這些卡牌之外,還有一個不在遊戲盒子中,但地位舉足輕重的額外配件,也就是APP,大搜查的遊戲無法脫離這個APP來完成。APP在這個遊戲中扮演的角色遠遠大於一個單純的計時器,他除了用於記錄一個小時的時間經過了多少之外,還負責驗證密碼正確與否,機關的破解方法是否正確,玩家錯誤嘗試扣除時間以及玩家提示。
這個提醒的作用要比想像中大很多,解謎遊戲中出現卡關再正常不過了,如果只是需要時間還好,但很多時候玩家卡關的原因是與設計師的腦迴路對不上,或者說沒有理解到設計師的用意,因為這種原因而造成的卡關往往無法通過時間來解決。比如《時間守望》基礎劇本的最終謎題筆者就因為這層原因卡了一個多小時,如果不是看了網上大神的攻略恐怕就要強行開門了。但在《大搜查》遊戲中,因為有了這個提示功能,雖然失去了些許懸念,但至少遊戲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遊戲規則
遊戲中的主要卡牌分為四類:地點,物品,機關,密碼。
地點即是遊戲中的我們所處在的密室,在遊戲中起始卡背面必然是地點卡,地點卡上會有許多數字和字母代表著在遊戲中我們可以調查的事物(當然有些會隱藏起來,如果不仔細觀察是找不到的)。物品卡就很直接的是遊戲中我們獲得的物品了。物品的頂端通常會分為紅藍兩種,如果你覺得兩件物品組合在一起可能會發生奇妙的效果時,可以將這兩張卡的編號相加並打開對應的卡牌。機關卡意味著一個機關,我們需要在APP中輸入對應的號碼來開始挑戰機關,機關的正確解法可能就在機關自身之中,但也可能是需要在其他卡牌上尋找線索。密碼卡的意義就簡單了,它代表了這個地方有一道鎖,當玩家獲得了正確的密碼之後輸入APP,就會得到相對應的內容,如果這就是最終要打開的門的話,玩家也就通關了,遊戲會根據玩家在遊戲中的表現(耗時,錯誤嘗試,尋求提示次數等)給玩家得出一個最終得分,當然對於筆者這樣的體驗向玩家來說,只要能通關就好了(笑)
遊戲劇本
遊戲的第一季里包含了四個劇本,一個教學劇本和三個正式劇本。教學劇本由十張卡組成,但包含了正式遊戲中的所有內容,它會手把手帶著玩家了解這個遊戲如何進行,實際上可以起到一個代替說明書的作用——當然正式的說明書還是存在的。
遊戲的其他三個劇本就是正式的遊戲內容了,他們分別出自三個作者之手,每個作品的風格各不相同,劇情上也沒有什麼連貫性,應該算是獨立的。因為作者不同的原因,謎題的傾向也有所不同,比如第二個劇本「香腸鼠俠」就和其他兩個劇本迥然不同,不僅畫風無厘頭,很多謎題也十分的無厘頭。不過為了保證玩家的體驗我就不多講了,此間真意就留給玩家朋友們自己去體會吧。
作為一款A社漢化的劇本類遊戲,就不得不順便聊一聊它的翻譯,畢竟A社再翻譯上有著很多不光彩的過去。不過這次A社的翻譯還是做的不錯的,至少在筆者遊玩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麼嚴重影響遊戲進行的BUG,大家可以安心購買。不過倒是有一個非翻譯問題帶來的BUG嚴重影響了遊戲。那就是教學任務中的67指的實際上是69,這個問題是英文一版就有的,並且在二版進行了糾正。而A社在推出中文版時是根據英文一版來的,這個錯誤並沒有糾正,而是完美的繼承了下來,讓大家可以體驗「原汁原味的錯誤冒險」。大家在進行遊戲的時候千萬要多留意一下。
小結
《大搜查》是我目前玩過的最好的劇情向遊戲之一,他在遊戲體驗上十分靠近電子遊戲的解謎遊戲和真人的密室逃脫。和電腦上的解謎遊戲相比在一些設定上還是有不同的,比如隱藏數字。在卡片上沒找到就是沒找到,可不存在靠亂點矇混過關的可能性哦(笑)。另一個不同在於可以和小夥伴們互動,小夥伴們群策群力逃出生天的感覺是電子遊戲里無法獲得的。
而且在《大搜查》的後期一些劇本中甚至還會出現一些需要兩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謎題,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電子遊戲的能力範圍里,充分發揮了桌遊的優勢(雖然這個劇本真的很難)。而相比與真人的密室逃脫相比,《大搜查》的最大特點就在於體量,遊戲的本體只是一刀牌,攜帶方便,開局也方便。不過這三類遊戲體驗各不相同,難分伯仲,各種取捨還是要看玩家自己的傾向了。
《大搜查》比較創新的採用了APP來輔助遊戲,這個模式曾經很少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漸漸變的多了起來,比如《瘋狂詭宅》第二版就也採用了APP輔助遊戲的這個模式。不過實際上最初看到這個模式筆者是不太喜歡的,畢竟桌遊的一大特點在於可以不插電的進行遊玩,用插電的設備來輔助本應不插電的桌遊讓人不由得覺得有些失去本心。但是實際體驗下來,APP的表現確實非常好,讓筆者不由得說一句真香。APP的加入能提供很多一般桌遊配件很難給予玩家的東西,比如時限步步逼近的緊張感,比如說用聲畫和遊戲的配合,不採用這種模式的話是絕難做到的。另一方面還可以封印一個玩家的手機讓他專心投入到桌遊當中,更是妙不可言(笑)。
《大搜查》的外文版目前總共推出了五個季度十五個劇本,這對於一個2017年推出的遊戲來說算是比較誇張了,不過作為一個以劇情為賣點的遊戲,擴展多意味著玩家可以體驗到的內容多,實際上也是一件好事。雖然目前中文只推出了第一季度的中文版,但是開坑的畢竟是A社,至少應該不會出現挖坑不填的現象。如果你是一個密室愛好者,又或者是一個愛好思考愛好解謎的玩家,這都是極為合適的遊戲,不妨趕快去入手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oane6rp.html
Unlock! is a cooperative card game inspired by escape rooms that uses a simple system which allows you to search scenes, combine objects, and solve riddles. Play Unlock! to embark on great adventures, while seated at a table using only cards and a companion app that can provide clues, check codes, monitor time remaining, etc.
Unlock! Escape Adventures includes three separate scenarios for you to explore:
In The Formula, you enter a secret laboratory to recover a mysterious serum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by a scientist. Will you solve all the riddles and get out in less than an hour?
In Squeek & Sausage, you need to thwart the plans of the despicable Professor Noside!
In The Island of Doctor Goorse, you must visit the island of an eccentric antique collector billionaire and overcome its traps!
An included ten-card tutorial allows you to learn how to play without reading the game rules.
Use the link below in order to download the Tutorial and a demonstration scenario, both in print-and-play!
This box is not distributed in the U.S
Note: Unlock! requires a free application to be downloaded from the App Store or Google Play. Once downloaded, an internet connection is not required during game play.

你是否因為一個極小的錯誤 在 粉刺小心機ptt 的八卦
雖然粉刺的出現是因為肌膚油脂過量分泌,與老廢物質還有環境髒污一起堵塞住毛孔 ... 不過其實許多人在冬天保養時都會有一些錯誤的刻板印象,導致你的皮膚越保養越差! ... <看更多>